<strong>蘩漪的形象</strong>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對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樸園,也不放在眼裏。當然,她對舊製度的反抗是有一種畸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她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這是蘩漪無法擺脫的弱點。正象作者所說,她陷入了“一口殘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畫了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悲劇的意義於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劇中蘩漪在雙重的悲劇衝突雖走完她心靈的全部曆程。在這個悲劇女性身上,閃爍出曹禺卓越的藝術才華。


    <strong>周衝和四鳳</strong>


    周衝是一個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他富於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沒有韌性,對封建製度的頑固性認識不足,這注定了他悲劇命運。周衝和四鳳是整出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們兩個同樣的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麽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他們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湧,一心隻勾勒著幸福的輪廓,當他們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麵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刹那,老鍾就已經鳴起。四鳳隻是因為和周萍相戀,不料卻卷入一場風波。她本是個有著青春、活力的人,然而一連串的打擊卻使她的命運變得坎坷多難。其實周衝化比四鳳更加無辜,看上去他隻是一個孩子,沒有周萍的成熟,沒有周樸園的罪惡,有的是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思想,憨厚,甚至在知道四鳳同他哥哥戀愛時,不像繁漪那樣妒火中燒,但是他對四鳳還有一種執著,在四鳳衝出去之後,他義無返顧去救她,致使自己也落個觸電而亡的結局。


    <strong>魯大海的性格</strong>


    魯大海是一個有思想、有行動的年輕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質樸但又頭腦清醒。他是一個較為粗獷的人,他厭惡資本家,所以他才會直麵周樸園,盡數她的罪惡,並且說話直接坦城,我們還可以從他的言語中讀出他的正義感。他代表的工人階級將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鋒,他們是雷雨,是閃電,將要摧毀黑暗沒落的舊製度,作者的立意也在這裏。和周樸園進行了堅決的鬥爭,顯示了他的反抗精神。但是,曹禺畢竟對工人不熟悉,所以,魯大海的形象與別人相比,還是顯得單薄。


    <strong>周萍的性格</strong>


    周萍,他可以說是一個矛盾的人,他對於他的父親有一種敬畏,不敢違背他的話,他在這個家庭中也是十分壓抑的,否則不可能和自己的後母發生感情。然而,四鳳的出現,讓他感覺到了生氣,青春——他極力渴望的東西。他想擺脫繁漪對他的幹擾,因此他決定離開這個家,由此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不敢麵對問題,極力逃避困難的人。但是他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不會配上蘩漪,到最後,擺在他眼前底一件件事實,卻讓他選擇了死——一個最好的逃避方式。


    <strong>周樸園簡介</strong>


    周樸園是劇中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製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出場時55歲19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國留學。19世紀歐洲社會主義思潮上升德國是馬克思的故鄉。大學地域和曆史背景對其人生道路的影響。事業地點軌跡無錫—哈爾濱—天津步步上升。


    有錢門第的小姐是周樸園有意識地將她的那段記憶抹去了,甚至對其有某種敵對情緒,令他放棄了侍萍,放棄了與社會對抗,從此踏上了歸順之路。


    在周樸園的內心深處權利,名譽,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他此時隻會用金錢來安撫侍萍,心理已經成為人倫親情淡漠,情感扭曲的了。在序幕和尾聲中的老人展現了周樸園天性的回歸。在老人身上看不出個性的強硬,眼睛平靜而憂慮,絕望地認為自己唯一的兒子已經死了,呆呆地望著火。從中寄托了作者對人物命運的悲哀。作者對周樸園有一縷淡淡的溫情並為他戴上了上一代父輩的影子。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過他與侍萍、蘩漪兩位女性形象以及他與魯大海等人物的關係表現出來的。他是個內心較深沉的人,他有著當時社會中資本家都有的一麵:陰險,狡詐,虛偽。由魯大海對於他的控訴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折手段,甚至不惜犧牲別人的生命。作者通過周樸園與侍萍的關係,主要考察了他的曆史,而通過他與蘩漪的關係,則集中展示了他在現實中作為一個封建專製家長的表現。而他與魯大海,以及與魯貴等人的關係,又從不同的側麵補充了他作為一個資本家的本質特點。


    在劇中還有一些人物也是可圈可點的。魯侍萍,雖然處境艱難,但她憑借自身堅強的性格,不屈不撓走過了人生最艱苦的時期,可以說,她是一個頑強的女性。侍萍的沉默卻讓我們不敢同樣沉默地漠視命運。意義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經曆最沉重地敲擊著《雷雨》的悲劇喪鍾:將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侍萍作為一個舊時代的下層婦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兩部分:一半屬於丈夫;一半屬於兒女。她希冀在默默無私地為他人奉獻中得到對方的關愛與理解,從而確證自己存在的價值。魯貴是資產階級常見的小人物,他見錢眼開,巴望女兒找一個有錢人的奸惡嘴臉在他的言語中盡顯無疑。


    《雷雨》的創作中心本來在蘩漪身上,但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下,由於劇中魯大海反對周樸園的工人運動,使得這一矛盾被放大,一直延續下來,使人們對《雷雨》的理解與曹禺的本意發生了偏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雷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曹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曹禺並收藏雷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