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____君王率先?a href=''http:///s/dongwu/xiaogou/'' target=''_nk''>狗?/p>


    【原文】


    思齊大任(1),


    文王之母。


    思媚周薑(2),


    京室之婦(3)。


    大姒嗣徽音(4),


    則百斯男(5)。


    惠於宗公(6),


    神罔時怨(7)。


    神罔時恫(8),


    刑於寡妻(9)。


    至於兄弟,


    以禦於家邦(10)。


    雝雝在宮(11),


    肅肅在廟(12)。


    不顯亦臨(13),


    無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


    烈假不瑕(16)。


    不聞亦式,


    不諫亦入(17)。


    乃召司空(15),


    乃召司徒(16)。


    俾立室家,


    其繩則直。


    縮版以載(17),


    作廟翼翼(18)。


    肆成人有德,


    小子有造。


    古之人無歝(18)。


    譽髦斯士(19)。


    【注釋】


    1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齊(zhai):端莊。大任:太任,指周文王 的母親。2媚:敬愛。周薑:太薑,周文王的祖母。3京室:周王 室。(4)人姒(si):太似,指周文王的妻子。嗣:繼承。徽音:美好的名 聲。(5)則百斯男:意思是說子孫眾多。(6)惠:孝順。宗公:宗廟的 先人。(7)時:是。罔,無(8)恫(tong):傷痛(9)刑:法則, 這中指做典範。寡妻:周義上的正妻。(10)禦:治理。(11)雝雝:和諧 的樣子。宮:家。(12)肅肅:莊嚴恭敬的樣子。(13)不顯:丕顯,指國 家大事。臨:視察。(14)射:不明顯,隱蔽。保:提防,警惕。(15)肆: 因此,所以。戎疾:大災難。不: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殄(tian):斷絕。 (16)烈假:指大病。瑕:過,去。(17)入:容納,采納。(18)歝(yi): 厭倦。(19)譽;同“豫”,樂於。髦:選拔。


    【譯文】


    儀態端莊的太任,


    就是文王的母親。


    德高敬重的太薑,


    做了王室的主婦。


    太姒繼承好名聲,


    養育了眾多的子孫。


    文王孝敬先祖宗,


    神靈對他沒怨恨。


    神靈不使他傷痛,


    為了家人做表率。


    自己兄弟也守法,


    以此治理國和家。


    文王在家很和睦,


    宗廟祭祀也恭敬。


    國家大事親視察,


    隱蔽小事也警惕。


    古今大難已斷絕,


    大病災難不再有。


    聽到善言就采用,


    下臣進諫便采納。


    故今成人德高尚,


    弟子孩童可造就。


    文王誨人永不倦,


    樂於選拔好人才。


    【讀解】


    人們常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此話的意思是說領頭的人總是 跟隨的眾人效法的榜樣,他的一言一行對眾人有看直接影響。好榜樣會產生好影響, 壞榜樣會產生壞影響。因此領頭的人與普通人就有了差別:普通人有時可以不顧及影響問題而隨心所欲, 而領導者則必須考慮影響而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應當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即使是細小的枝節問題,也得從大處著眼來考慮和處置。


    周文王被譽為一代聖賢君主。這首祭祀他得樂歌,再讚頌他得美德得同時,也順帶讚頌了他得祖母、母親、和妻子,讓人感到家庭中的美德似乎像遺傳似地代代相傳。


    當然,美好的德行肯定不會像傳宗接代似地遺傳。但是,良好的德行環境,宗會對身處其中的人產生或明顯或隱蔽的影響,宗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這也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樣。子們的祖先對這一點尤其看重,既反反複複講述這個道理,又搜尋羅列例證,使得這方麵的觀念在生活於這種文化傳統之中的人們心目中已牢牢地紮下了根。


    中國曆史上能像周文王那樣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君主大概不多,這樣他的榜樣便顯得特別可貴。榜樣不多的事實也表明,美德無法靠遺傳獲得,同時,它促使我們反思榜樣不多的原因。


    身處高位的人,尤其是在權利頂峰的人,大概很難抵禦權利的巨大誘惑與衝擊力,特別是在傳統的世襲製度之中,權利對於富家子弟來說,似乎是上天的特別恩賜,不經過個人努力奮鬥取得。得來輕易得東西,用起來便也輕易。運用權利獲得了好處的結果,-可以反過來刺激更大的欲望。如此循環往複,豈有不濫用權利的道理。也許,周文王與其他做不了表率的君主的差別,正在於他知道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解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良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良申並收藏詩經解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