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稱謂各殊。


    【譯文】


    黃帝劃分了中國的疆域,才有了都邑的界限,夏禹平治了洪水,才奠定了山川的位置。天地間的山川河脈雖然不曾更改,自古以來它們的稱呼卻各有不同。


    【原文】


    北京原屬幽燕,金台乃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別名。


    【譯文】


    北京古時稱幽州或稱燕國,別名又叫金台,南京就是建業別名又叫金陵。


    【原文】


    浙江係武林之區,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郡,又號吳皋。


    【譯文】


    浙江從前稱為武林,本是越王的故國;豫章、吳皋都是舊時江西的稱呼。


    【原文】


    福建省屬閩中,湖廣地名三楚。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


    【譯文】


    福建一省古時統稱七閩,湖廣地方舊名叫做三楚;東魯、西魯就是山東、山西的舊名,東粵、西粵即為廣東、廣西。


    【原文】


    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陝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


    【譯文】


    河南位於中原的中心位置,所以又稱為中州;長安為陝西首府,古代是秦國的轄地。


    【原文】


    四川古稱為蜀國,雲南漢置滇池;貴州僻處蠻方,荒服舊為黔地。


    【譯文】


    四川就是西蜀,雲南漢朝時建置滇池;貴州地處南蠻所以叫做荒服,是古時黔中之地。


    【原文】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此之謂五嶽;饒之鄱陽,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潤之丹陽,蘇之太湖,此之謂五湖。


    【譯文】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這是中國著名的五大高山。饒州的鄱陽湖、湘陰的青草湖、巴陵的洞庭湖、潤州的丹陽湖、蘇州的太湖,這是中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原文】


    金城湯池,謂城池之鞏固;河山帶礪,實封建之誓盟。


    【譯文】


    金城湯池形容城牆和護城河堅固、牢不可破,如金鑄成的城,如湯沸熱的池。黃河像衣帶萬古流長,泰山像礪石與天共存,是帝王分封功臣時的誓盟之辭,祝他永久存在,並誓立永久和好的盟書。


    【原文】


    帝都曰京師,故鄉曰梓裏。


    【譯文】


    皇帝居住的都城稱為京師,旅居在外的人,稱自己的故鄉為梓裏。


    【原文】


    蓬萊、弱水,非飛仙不可渡;十洲三島,惟眞修乃可居。


    【譯文】


    蓬萊和弱水路途遙遠艱險,隻有神仙才能飛渡到那裏,十洲和三島山高路遠,隻有虔誠修養的仙人才能居住在那裏。


    【原文】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譯文】


    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河清海晏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原文】


    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祿。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閭。


    【譯文】


    掌管河水的神稱為馮夷又叫做陽侯。管理火的神稱為祝融又叫回祿。海神的名字叫海若,海眼是海下泄水的洞孔,又稱為尾閭。


    【原文】


    望人包容曰海涵;謝人恩澤曰河潤。


    【譯文】


    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含,說如同大海能涵容得下;感謝他的恩澤,就說像受到河水一樣的滋潤。


    【原文】


    無繋累者,江湖散人;負豪氣者,湖海之士。


    【譯文】


    沒有責任牽絆的人叫做江湖散人;自負豪氣的人叫做湖海之士。


    【原文】


    問舍求田,原無大誌;經天緯地,方是奇才。空中起釁,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譯文】


    一個人隻會尋問屋舍講求田畝,那就表示胸無大誌;能夠掀天揭地做大事業的人,才能稱為有才能的奇人。爭端憑空而起,而產生了意外糾紛,好像平地生了風波。有自己的主張能擔當大任,遇事毫不動搖者,可稱為中流砥柱。


    【原文】


    黑子、彈丸,渺小之邑;咽喉、右臂,要害之區。獨立難持,一木焉能支大廈;英雄自恃,丸泥可以封函關。


    【譯文】


    黑子和彈丸都是形容很小的地域;咽喉和右臂都是身體上重要的部位。


    【原文】


    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譯文】


    勢單力孤難以完成大事業,就好像隻用一根大木,怎麽撐得住即將倒塌的大屋子呢?英雄好漢誇耀自己的膽識本領,說一丸泥團可以封得住函穀關。


    【原文】


    以蠡測海,喻人之見小;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


    【譯文】


    做事先失敗,後來才得以成功,叫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情將要成功,隻差最後一點點的功夫,半途忽然停止了,就稱為「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原文】


    跋涉謂行路艱難,康莊謂道途平坦。


    【譯文】


    拿瓠瓢來測量海水,譬喻人的見識太淺;精衛的銜石塡海,是指做事從勞無功。跋涉是說行路非常艱難,康荘大道是說道路極為平坦寬廣。


    【原文】


    瘠土曰不毛之地,沃壤曰膏腴之田。得物無用,如獲石田;為學有成,已登道岸。


    【譯文】


    土壤貧瘠,地麵長不出五榖草木的,稱為不毛之地。肥沃豐饒的田地,叫做膏腴之田。得到某物卻一無所用,就如同獲得長不出農作物的石頭地,做學問而有了成就,則可用誕登道岸來形容。


    【原文】


    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泌水樂饑,隱居不仕;東山高臥,清節可風。


    【譯文】


    淄水和澠水都位於山東境內,淄水甘甜,澠水苦味,淄水和澠水的味道不同,放在一起也能分辨得出來,涇水和渭水有清有濁,當二水合流後,依然清濁分明。拿泌河的水來充饑,也覺得很快樂,是讚美人安貧樂道,隱居在家不肯出來做官。情願在清靜的東山高枕無憂,是說辭去官職以求輕鬆悠閑,由此可見他清高的節操可以風世。


    【原文】


    聖人出而黃河清,太守廉而越石見。


    【譯文】


    聖人降臨世間,黃河的水也會陳現清徹,太守清廉愛民,越王石才會顯現於世。


    【原文】


    醇俗曰仁裏,惡俗曰互鄉。裏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


    【譯文】


    風俗淳樸的鄉裏稱為仁裏,風俗惡劣的地方叫做互鄉;孝順父母的曾子,不願進入裏名叫勝母的地方是恨它不孝;主張非樂的墨子,車子走到名叫朝歌的顯邑時,就掉頭而返,是嫌它失時。


    【原文】


    擊壤而嬉,上世之黎民自得;讓畔而耕,西周之百姓相推。


    【譯文】


    堯帝時黎民百姓都能怡然自得,拍著土壤引吭高歌;西周時的百姓樸實講仁義,都能互相謙讓耕地。


    【原文】


    長房有縮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


    【譯文】


    費長房通曉收縮土地,化遠為近的方法;秦始皇時有揮鞭驅趕石頭造橋的奇術。


    【原文】


    堯有九年之水患,湯有七年之旱災。


    【譯文】


    堯帝時洪水為患九年,商湯時有七年的大旱滅。


    【原文】


    商君不仁而阡陌開,夏王無道而伊洛竭。


    【譯文】


    商鞅沒有仁德,廢除自古以來的井田製度,開阡陌獎軍功。夏桀暴虐無道,上天便使伊、洛二水同時枯竭,以示懲戒。


    【原文】


    路不拾遺,由在上之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之有聖人。


    【譯文】


    路上不撿拾他人的失物,是因為在上的人治理有方的緣故。海裏揚不起大波浪來,由此可知中國境內有了聖明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幼學瓊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幼學瓊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幼學瓊林並收藏幼學瓊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