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十三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b>


    詩曰:


    漫道文章不療饑,揮毫也有賣錢時


    黃金滕閣償文價,白壁長門作酒資


    儒士生涯無壟斷,書生貨殖有毛錐


    更憐閨豔千秋意,死向才人一首詩。


    卻說蘇友白曠野被劫,馬匹行李俱無,隻剩得主仆兩個空身,一時間天色又昏暗起來,因與小喜商量道:“前去路遠,一時難到。就是趕到,我兩個空身人又無盤纏,誰家肯留。莫若回到舊主人家,再作區處。”小喜道:“事出無奈,隻得如此。”遂扶了蘇友白一步步竟回舊路而來。


    蘇友白去時情興匆匆,回來時沒精沒神,又沒了馬,越走不動,隻到傍晚將放上燈方才到得店裏。店主人看見,吃了一驚道:“相公為何又轉來,多分吃虧了?”蘇友白遂將被劫事說了一遍。店主人跌腳道:“我頭裏就叫相公不要去,相公不聽,卻將行李馬匹都失了,豈不可惜!”蘇友白道:“行李無多,殊不足惜。隻是客途遭此,空身如何去得?”店主人道:“相公且請進裏麵用夜飯,待我收拾舊鋪蓋,與相公權宿一夜,明日再處。”蘇友白依言,過了一夜。


    到次早起來,正與店主人在店中商議,隻見對門一個白須老者走過來,問道:“這位相公象是昨日還承差銀子的,去了為何複來?”店主人歎一口氣道:“天下有這等不平的事。這位相公昨日拾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到好心腸還了人。誰知天沒眼,走到路上倒將自己的行李馬匹被強盜劫去,弄得如今隻身進退兩難。”


    那老者道:“原來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報。且請問相公高姓,貴姓哪裏,今將何處?”蘇友白道:“學生姓蘇,金陵人氏,要到京中見個相知。不意遭此一變,盤纏盡失。老丈何以教我?”那老者道:“原來是蘇相公。此去京中止有八九日路,若論路上盤費也消不多,隻恐要做行李,並京中使用便多了。”蘇友白道:“如今那顧得許多,隻要路上費用並行李一二件,得十數金便好了,其餘到京再當別處。”店主人道:“小人受蘇相公大恩,這十數兩銀子我該措邊。隻是窮人,一時不能湊手。若是張老爹有處挪移與蘇相公去,容小人慢慢加利償還,斷不敢少。”


    張老道:“我看蘇相公一表人物,德行又高,又是江南人物,料想文才必定高妙。若是長於詩賦,就有一處。”蘇友白道:“學生文才雖未必高妙,然詩賦一道日夕吟弄,若有用處,當得效勞。”張老道:“如此甚好。我有一個舍親,姓李,原是個財主,近日加納了中書,專好交結仕官。前日新按院例甚是優待舍親,舍親送重禮與他,這按院又清廉不受。舍親無以為情,要做一架錦屏送他,因求高手畫了四景。如今還要煩一個名人做四首詩,標題於四景之後,合成八幅。若是蘇相公高才做得,這盤纏便易處了。”


    蘇友白道:“做詩自不打緊。隻是貴縣人文之邦,豈無高和,何俟學生?”張老道:“不瞞蘇相公說,我這山東地方,讀書的雖不少,但隻曉得在舉業上做工夫,至於古文詞賦,其實沒人。隻有一個錢舉人會做幾名,卻又裝腔難求。春間舍親求他做一篇壽文送縣尊,請了他三席酒,送了他二三十金禮物,他猶不足,還時常來借東借西。前日為這四首詩,舍親又去求他,他許說有興時便來領教,要我舍親日日備酒候他,尚不見來。若是蘇相公做得時,舍親便省得受他許多氣了。”


    蘇友白道:“既是這等,學生便與令親效勞也使得。隻是學生行色匆匆,今日去做了,今日還要行。煩老丈就同去為妙。”張老笑道:“前日一篇壽文,錢舉人做了半個多月。難道這四首詩,一時容易就完?若是蘇相公高才做得完時,舍親自然就送禮,決不敢耽擱。”蘇友白道:“全賴老丈先為致意。”張老道:“既如此,就同蘇相公去。”蘇友白道:“有多少路?”店主人道:“不多遠,李爺家就在縣東首盧副使緊隔壁。”蘇友白道:“既不多遠,我去了就來。有好馬煩主人替我雇下一匹。”店主人道:“這不打緊。”說罷,張老遂同蘇友白帶了小喜,徑進城望李中書家來。正是:


    要知山路樵攜去,欲見波濤漁領回。


    白雲本是無情物,又被清風引出來。


    張老同蘇友白不多時便到了李中書家門前。張老道:“蘇相公請少待。我先去通知舍親,就出來相請。”蘇友白道:“學生恭候。”張老竟進去了。


    蘇友白立在門前一看,隻見一帶是兩家鄉宦。隔壁門前有八根半新不舊的旗杆,門扁上“風憲”二字顏色有些剝落,分明是個科甲人家,卻冷冷落落。這邊雖無旗杆,門扁上“中翰第”三個大字,卻十分齊整,一望去到象個大鄉宦。


    蘇友白正看未完,隻見內裏一個家人出來,說道:“家爺在廳上請相公進去。”蘇友白進到儀門,隻見那李中書迎下階來。蘇友白將李中書一看,隻見:


    冠勢峨峨,儼然科甲;腹聲橐橐,酷類鄉紳。年華在四五十以上,官職居八九品之間。數行黃卷,從眼孔中直洗到肚腸,縱日日在前而實無;一頂烏紗,自心坎上徑達於顏麵,雖時時不戴而亦有。無限遮瞞,行將去隻道自知;許多腔套,做出來不防人笑。


    李中書迎蘇友白到了廳上,見過禮,分賓主坐下。李中書就說道:“適間舍親甚稱蘇已高雅,尚示奉謁,如何倒辱先施?”蘇友白道:“學生本不該輕造,隻因窮途被劫,偶與令親變及老先生德望,又聞知有筆墨之役,多感令親高誼,不以學生為不才,欲薦學生暫充記室,聊以代勞,故靦顏進謁,不勝唐突。”李中書道:“正是。前日按台到此,甚蒙刮目,意欲製一錦屏為賀。已請名手畫了四景在此,更欲題詩四首,默寓讚揚之意,合成八幅一架。幾欲自獻其衛,若無片刻之暇。今蒙仁兄大才美怪不得,肯賜捉刀,感激不盡。隻是乍得識荊,如何就好重煩?”蘇友白道:“隻恐菲才,不堪代割。若不鄙棄,望賜題意。”李中書道:“既辱見愛,且到後園少酌三杯,方好求教。”遂叫左右備酒,就起身邀蘇友白,直到後麵東半邊一所花園亭子裏來。


    那亭子朱欄曲檻,掩映著疏竹名花,四圍都是粉牆,牆外許多榆柳,樹裏隱隱藏著一帶高樓,到也十分華藻。


    蘇友白此時也無心觀景。到得亭中,不多時左右即捧出酒來。李中書遜了席,二人正欲舉杯,隻見一個家人來報道:“錢相公來了。”李中書道:“來得妙,快請進來。”一麵說,一麵就自起身出來迎接,須臾迎了進來。蘇友白亦起身相接。隻見那錢舉人生得長須大腹,體厚顏豐。


    錢舉人見了蘇友白,便問李中書道:“此位何人?”李中書道:“金陵蘇兄。”錢舉人道:“這等是遠客了。”就讓蘇友白居左,相見畢,各照次坐下。錢舉人因問道:“蘇兄大邦人物,不知有何尊冗,辱臨敝鄉?”蘇友白未及答,李中書就應道:“蘇兄不是特到敝鄉,隻因進京途中被劫,踟躕旅次。今日舍親偶然遇著,詢知這等少年美才。又因見小弟前日所求賀按台國詩未蒙吾兄捉筆,就要煩勞蘇兄,蘇兄不棄,故翩然賜顧。正慮賓主寥寥,不能盡歡,恰值吾兄見枉,可謂有興。”


    錢舉人道:“如此甚妙。小弟連日不是不來,緣舍下俗冗纏擾,絕無情興。今聞接台出巡將回,恐誤仁兄之事,隻得強來應教,其實詩思甚窘。今幸天賜蘇兄到此,可免小弟搜索枯腸矣。”蘇友白道:“學生窮途無策,故妄思賣賦以代吹蕭。隻道潦草應酬,初未計其工拙,今見大巫在前,小巫自應氣折而避舍矣。”李中書道:“二兄俱不必太謙,既蒙高誼,俱要賜教。且快飲數杯,發詩興。”遂酌酒相勸。


    二人吃了半晌,蘇友白道:“學生量淺。既是李老先生不鄙,到求賜了題目,待學生完了正事,再領何如?”李中書猶不肯。錢舉人道:“這也使得,且拿題目出來看了,一邊吃酒,一邊做詩,也不相礙。”


    李中書方叫左右拿過一個拜匣來開了,取出四幅美人畫,並題目遞與二人。二人展開一看,第一幅是補袞圖,上畫二美人相對縫衣;第二幅是持衡圖,上畫一美人持秤秤物,數美人旁看;第三幅是和美圖,上畫數美人當廚,或炊,或□,或洗,或烹;第四幅是枚卜圖,上畫三四美人花底猜枚。詩題即是四圖,要各題一詩,默哈推尊入相之兆。


    蘇友白看了,略不言語。錢舉人說道:“李老太費心了,這等稱讚甚是雅致。隻是題目太難,難於下手,必須細細構思,小弟一時實是不能,但看蘇兄高才。”蘇友白道:“錢先生尚為此言,在學生一發可知。但學生行色倥傯,隻得勉強呈醜,以謝自薦之罪,便好告辭。”李中書道:“足見高情。”遂叫左右送上筆硯並一幅箋紙。蘇友白也不推讓,提起筆來一揮而就。正是:


    步不須移,馬何足倚?


    兔起鶻落,煙雲滿紙。


    蘇友白寫完,就送與李錢二人道:“雖未足觀,幸不辱命。”李錢二人展開一看,隻見:


    第一首 補袞圖


    剪裁猶記降姬年,久荷乾坤黼黻穿。


    賴得女蝸針線巧,依然日月壓又肩。


    第二首 持衡圖


    顰笑得時千古重,須眉失勢一時輕。


    感卿雙手扶持定,不許人間有不平。


    第三首 和美圖


    天地從來爭水火,性情大抵異酸甜。


    如何五味調和好,汝作梅兮汝作鹽。


    第四首 枚卜圖


    非美偶爾浪猜尋,姓字應先簡帝心。


    玉筋金甌時一發,三台遙按五雲深。


    錢舉人讀了一遍, 驚喜讚歎道: “風流敏捷,吾兄真仙才也!”蘇友白道:“一時狂言,有汙台目。”李中書看了雖不甚解,卻見錢舉人滿口稱讚,料想必好,不覺滿心歡喜,說道:“大邦人物,自是不同。何幸得此,增榮多矣。但隻是人心不足,得隴望蜀,當欲求大筆一揮,不識允否?”蘇友白道:“這等何難!”遂立起身,叫左右移了一張幹淨書案到階前,磨起墨來。李中書忙取了四幅重白綾子鋪在案上。蘇友白此時也有三分酒興,遂乘興一揮,真是龍蛇飛舞,頃刻而成。錢李二人見了,讚不絕口。


    蘇友白心中暗想到:“這等俗物,何足言待?若有日與白小姐花前燈下次第唱酬,方是人生一快。今日明珠暗投,也隻是為白小姐,窮途之中沒奈何了。”正想著,忽台頭見隔壁高樓上依稀似有人窺看,遮遮掩掩,殊覺佳麗。心中又想:“縱然而美如白小姐,也未必有白小姐之才。”一想至此,不覺去心如箭,因對李中書說道:“蒙委已完,學生即此告辭。”李中書忙留道:“高賢幸遇,何忍戛然就去?況天色日暮,如何去得?就是萬分要緊,也須屈此榻一宵,明日早行。”蘇友白道:“明日早行也可,隻是馬匹行李俱無,今日還要到店中去打點。”李中書道:“蘇兄放心,這些事都在小弟身上。”錢舉人道:“蘇兄不要太俗了。天涯良朋聚會,大是緣法。 明日小弟也要少盡地主之誼, 李老先生萬萬不可放去。”蘇友白道:“明日決當早行,錢先生盛意隻好心領了。”李中書道:“這到明日再議,且完今日之事。”又邀二人進亭子去吃酒。三人說說笑,直到上燈,錢舉人方別去。李中書就留蘇友白在亭後書房中住了。正是:


    俗子客來留不住,才人到處有逢迎。


    蘇友白一夜無眠,到次早忙忙起來,梳洗畢,就催促要行,隻不見主人出來。又捱了一會,方見張老走來說:“蘇相公為何起得恁早?”蘇友白道:“學生客邸,度日如年,恨不得飛到京中。萬望老丈與令親說一聲,速速周濟,盛德不淺。”張老道:“盤纏小事,自然奉上。隻是舍親還有一事奉懇。”蘇友白道:“更有何事?”張老道:“舍親見錢舉人說蘇相公才高學廣,定然是大發之人,甚是愛慕,願得時時親近。今有一位公子一十三歲,欲要送一封關書拜在蘇相公門下,求蘇相公教訓一年。束修聽憑蘇相公填多少,斷不敢吝。”蘇友白道:“學生從不曉得處館,況是過客立刻要行,如何議及此事?”


    正說著,隻見一個家人送進一個請貼來,卻是錢舉人請吃酒的。蘇友白忙辭道:“這個斷不敢領! 煩管家與我拜上, 多謝了。原帖就煩管家帶去。”那家人道:“酒已備了,定要屈蘇相公少留半日。”說著,將帖子放下去了。張老道:“館事蘇相公既不情願,舍親也難相強。錢舉人這酒是斷斷辭不得的。況這錢舉人酒也是難吃的,若不是二十分敬重蘇相公,他哪裏肯請人?這是落得吃的。”蘇友白道:“固是高情,隻是我去心甚急。”張老道:“蘇相公請寬心。我就去備辦馬匹行李。錢家酒也早,蘇相公略領他兩杯就行吧。”蘇友白道:“萬望老丈周旋。”張老說罷去了。


    蘇友白獨坐亭中,甚是無聊,心中焦急道:“些須盤纏隻管伺候,可恨之極!”因叫小喜道: “你看看前邊路好走, 我們去了吧,誰奈煩在此等候。”小喜道:“園門是關的,出去不得。就是出去,也沒有盤纏。相公好歹耐今日一日,明日定然走路了。”蘇友白沒法奈何,隻得住下。


    又等一會,忽聽得隔壁樓上隱隱有人說道:“後門外榴花甚茂。”蘇友白聽了,心下想道:“這園子隻怕也有後門。”就轉身沿著一帶高牆來尋後門。又繞過一層花朵,卻見山石背後果有一個後門,關得緊緊的。蘇友白叫小喜開了,往外一看,原來這後門外是塊僻地,四邊榆柳成蔭,到也甚是幽雅。雖有兩棵榴花,卻不十分茂盛。蘇友白遂步出門外來看,隻見緊隔壁也是一座花園,也有一個後門,與此相近。


    正看時,隻見隔壁花園門開,走出一個少年,隻好十五六歲,頭帶一頂弱冠,身穿一領紫衣,生得唇紅齒白,目秀眉清,就如嬌女一般。真是:


    柳煙桃露剪春衣,疑謫人間是也非;


    花魄已銷焉敢妒,月魂如動定相依。


    弱教看去多應死,秀許餐時自不饑;


    豈獨兒郎輸色笑,閨中紅粉失芳菲。


    蘇友白驀然看見,又驚又喜道:“天下如何有這等美貌少年!古稱潘貌,想當如此。”正驚喜間,隻見那少年笑欣欣向著蘇友白拱一拱道:“誰家美少年?在此賣弄才華,題詩驚座,也不管隔壁有人。”蘇友白忙陪笑臉,舉手相答道:“小弟隻道室鮮文君,瑤琴空弄;不意東鄰有宋,白雪窺人。今珠玉忽逢,卻叫小弟穢形何遁?”那少年道:“小弟聞才之慕才,不啻色之慕色。睹仁兄之貌,自是玉人。小弟願附蒹葭,永言相倚,不識仁兄有同心否?”蘇友白道:“千古風流,尚然神往;芝蘭咫尺,誰不願親?隻恐弟非同調,有辱下交。”那少年道:“既蒙不棄,於此石上少坐,以談心曲。”


    二人就在後門口一塊白石上並肩而坐。那少年道:“敢問仁兄高姓貴處,貴庚幾何,因何至此?”蘇友白道:“小弟舍陵蘇友白,賤字蓮仙,今年二十。因要進京訪一大老,不意途中被劫,隻身旅次,進退不能。偶逢此間李老,要小弟做四詩,許贈盤纏。昨日詩便做了,今日尚未蒙以盤纏見贈,故在此守候。不期得遇仁兄,真是三生有幸。不識仁兄高姓?”那少年道:“小弟姓盧,家母因夢梨花而生小弟,故先父取名夢梨,今才一十六歲。昨因舍妹在樓上窺見吾兄才貌,又見揮毫敏捷,以為太白複生。對小弟說了,故小弟妄思一麵。不意果從人願,得會仁兄。仁兄若缺資斧,小弟自當料理,如何望之李老?李老俗物,隻知趨貴,哪識憐才?”


    正說未完,隻見小喜來說道:“裏邊擺出飯來,請相公去吃,李爺也就出來也。”蘇友白正要說話,不肯起身。盧夢梨聽見,忙立起身來說道:“既主人請吾兄吃飯,小弟且別去。少刻無人時,再會於此。隻是見李老千萬不可說出小弟,小弟與此老不甚往來。 ” 蘇友白道:“既如此,小弟去一刻便來。幸勿爽約。”盧夢梨道:“知心既遇,尚有肝膈之談,安肯相負?”說罷,就進園去了。


    蘇友白回到亭中,李中書恰好出來。相見過,李中書就說道:“小弟失陪,得罪。今日本當送仁兄早行,隻因老錢再三托小弟留兄一敘,故鬥膽又屈於此。些須薄禮俱已備下,明早定可登程矣。”蘇友白道:“荷蒙高情,銜感不盡。”須臾,擺上飯來,二人吃罷。李中書說道:“昨日縣尊有一貴客在此,小弟還要去一拜,隻是又要失陪,奈何?”蘇友白因心下要會盧夢梨,巴不得他去了,忙說道:“但請尊便。學生在此盡可盤桓。”李中書道:“如此得罪了,小弟拜客回來,就好同兄去赴老錢之酌。”說罷,拱拱手去了。


    蘇友白得了空,便走到後門口來,要會盧夢梨。隻因這一會,有分教:閨中路上,擔不了許多透骨相思;月下花前,又添出一段風流佳話。正是:


    情如活水分難斷,心似靈犀隔也通。


    春色亦人隨好處,東君何以別西東?


    不知蘇友白來會盧夢梨不得一見否,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嬌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荑秋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荑秋散人並收藏玉嬌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