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時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癡傻。有一天,父親把兒子叫來說:


    “你給我到集市上去買一頂帽子回來。我聽別人說,帽子是套在頭上的,要能裝得下腦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找那樣的帽子才能買。”


    兒子按父親的吩咐到集市上買帽子,他到處找,找到一個別人說是賣帽子的地方。掌櫃拿出一頂黑色的綢帽給他,那帽子是疊著的沒有打開,這個傻兒子看了半天也沒找到能套下腦袋的地方,他放下綢帽就走了。接著,他又走了好多店鋪,找了一整天也沒見到他所想要的帽子。在他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忽然看到一個賣甕的小店,裏麵擺放著一個個大口的甕子,甕子是空的,正好可以容得下人的腦袋。他想,這大概就是帽子了,於是他把甕買回了家。


    他的父親也以為這就是帽子,將甕拿起來往頭上一戴,便連臉和脖子都套進去了,結果什麽也看不見。這個傻父親每次戴著“甕帽”外出,鼻子在裏麵就被磨得生疼,而且被堵得氣都很難出,憋得心裏慌。然而,他以為帽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他還是常常忍痛戴著它出去。久而久之,鼻子磨破了皮,生了瘡,脖頸處也被磨得長了厚厚的繭。到這種地步,他還是不願意把這“帽子”摘下來。隻不過,從此以後,他每次戴上帽子就疼痛難忍,於是隻好戴著帽子坐在家裏,而不敢出外行走了。


    戴帽子本來是為了使人更舒服一些,連這樣起碼的、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寧肯吃虧、忍痛也不肯向他人請教一下,當然隻有吃虧到底。這也是那些既無頭腦又執迷不悟的傻瓜的必然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寓言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金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金安並收藏中國寓言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