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五牛分十十屍十十
秦孝公一見衛鞅得了西河,打了個大勝仗,就封他為侯,把商於[在河南省淅川縣西,淅xi一聲]一帶十五座城封給他,稱他為商君。衛鞅就叫商鞅了。
商鞅謝恩回來,非常得意。家臣們和親友們都向他慶賀。有的說,秦國能夠這麽富強,全是他的功勞;有的說,他是從古以來最出名的改革家;有的說,他改變了土地製度,真了不起;有的說,他壓住了貴族,實行連坐法,哪一件不是大事情。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商鞅心裏挺舒服。他挺自傲地問他們:“我比五羊皮大夫怎麽樣?”大夥兒都奉承著他,說:“他那兒比得上呐!”內中有位門客,叫趙良,聽了這些話,實在忍不住了,大聲地說:“你們都在商君門下吃飯,怎麽不替他擔點心事,反倒十胡十說八道,一味地奉承他!”大夥兒聽了,不敢出聲。商君有點不高興,在他發光的臉上浮上一層怒氣,問他:“先生有什麽話要說?”趙良說:“您要知道一千個人瞎稱讚,不如一個人說真話。要是您不見怪的話,我就說給您聽聽。”商鞅挺會籠絡門客,立刻改了樣兒,挺恭敬地說:“俗話說,‘良藥苦口’,請先生指教。”
趙良一想,要說就說個透,要罵就罵個夠。他挺鄭重地對商鞅說:“您說起五羊皮大夫,我就把他跟您來比一下吧。百裏奚在楚國給人看牛,秦穆公知道了,想盡法子,請他來當相國。您呐?屢次三番地托個小人景監給您介紹。百裏奚得到了秦穆公的信任,就推薦蹇叔,自己情願當他的助手。您呐?獨自掌著大權,也不想想辦法推薦別人。百裏奚當了六七年相國,一連三次平定晉國的內亂,中原諸侯個個佩服,西方的小國都來歸附。您呐?冤了朋友,奪了西河,隻講武力,不顧信義,誰還能誠心誠意地相信您?百裏奚處處替老百姓著想,減輕兵役,不亂用刑罰,叫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您呐?把老百姓當做十奴十隸,拿頂嚴厲的刑罰管理老百姓。百裏奚自己平素的生活非常儉樸,出去的時候不用車馬,夏天在太十陽十底下走,也不打傘。您呐?每逢出去的時候,車馬幾十輛,衛兵一大隊,前呼後擁,嚇得老百姓來不及躲。百裏奚一死,全國男男十女女痛哭流涕,好像死了自己的父親。您呐?把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割了鼻子,把太師公孫賈臉上刺了字,一天之中殺了七百多人,連渭河的水都變紅了。上十上十下十下,哪一個不恨您,說句不中聽的話,他們恨不得您早點死呐。別人一味地奉承,我可真替您擔心哪。”
商鞅聽了這番話,一聲沒言語,跟著歎了口氣,說:“我這麽為秦國盡心竭力地打算,怎麽反倒叫人家都怨恨起來?這是什麽道理?”趙良說:“我知道您替老百姓打算,可是您的辦法很不妥當。您有兩個最大的十毛十病:第一、您光是說服了國君,得到他一個人的信任,可是沒有別的人來幫助您;第二、您隻管替老百姓打算,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推行新法,可不許老百姓替自己打算。老百姓就算得到了好處,他們不但不感激您,還都怨恨您。您自以為事事都替老百姓著想,其實,您的心目中連一個小民也沒有。”商鞅插嘴說:“他們知道什麽?”趙良說:“您以為用不著聽從老百姓的意見。老實說吧,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國君或是一個大臣單憑著自己的威力,違反老百姓的意誌,能夠成功的。俗話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句話一點也不錯。違反了老百姓的意誌,就是違反天意。違反了天意,沒有不失敗的。‘天’是什麽啊?天沒有耳朵,他憑著老百姓的耳朵來聽;天沒有眼睛,他憑著老百姓的眼睛來看。我看著上十上十下十下的人都怨恨您,就知道天也怨恨您。為這個,我非常替您擔心。為什麽您還不快點推薦別人來代替您呐?要是您現在能夠立刻回頭,安分守己地去種地,也許能夠保全您自個兒。”商鞅聽了趙良這些話,心裏頭悶悶不樂。可是他哪兒舍得把大權十十交十十給別人?種地也得有福分哪!
公元前338年(周顯王31年,秦孝公24年),秦孝公得了重病。他想把君位傳給商鞅,商鞅怎麽也不肯接受。秦孝公一死,太子駟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做太子的時候,為了反對新法,給商鞅定了罪,割去了公子虔的鼻子,又把公孫賈臉上刺了字。如今太子當上了國君,公子虔和公孫賈他們就得了勢。這一幫人都是商鞅的冤家對頭。以前的仇恨可得清算一下。秦惠文王就加了個謀叛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打扮成個老百姓,打算跑到別國去。他到了函關[在河南省靈寶縣南],天黑下來了,隻好上一家客店去住。客店掌櫃的要檢查憑證,商鞅可十十交十十不出來。掌櫃的說:“你這位客人真不明白。商君下過命令,不準我們收留沒有憑證的人。我要是收留你,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商鞅一聽,這可真是“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當天晚上,他不能住店,可給他混出了函關,連夜逃到魏國。魏惠王恨他當初欺騙了公子卬,奪去了西河,正想拿他,好報當年的仇。商鞅這才覺得這麽大的天下,容不下他這麽一個人。他又跑回商於。秦惠文王立刻發兵圍住商於,把商鞅活活地逮住。拿最殘酷的刑罰把他弄死。有的說,他的身十子是叫車馬撕十開的。有的說,他的腦袋和兩隻手兩隻腳上各拴上一頭牛,有五個人往五下裏打牛,那五頭牛分頭一跑,商鞅的身十子就這麽扯成五六塊。這就叫“五牛分十十屍十十”。商鞅自己被弄死了不算,全家還滅了門。
秦國殺了商鞅,可並沒改變商鞅的法令。商鞅所製定的新的土地所有製,不但在秦國得到了鞏固,而且在別的國家也有這麽做的。各國都有新興的商人地主,他仍要把封建領主土地公田製改變為稅畝製。六國的舊領主還想保持他們原來的割據的統治,新興的土地所有者要求有個符合於他們利益的統一的政權。這種新舊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形成了當時最突出的兩派對立的政治鬥爭。列國分成了兩派,不管使用什麽名義,也不管其中發生了多少錯綜複雜的事件,新的土地所有者主張親秦,展開“連橫”運動,舊領主和他們的追隨者主張抗秦,展開反連橫的“合縱”運動。有時候親秦派得勢,有時候抗秦派抬頭。就在這種時勢下出來了兩個能說會道的政客。一個主張“合縱”,認為中原諸侯應當聯合起來一齊抵抗西方的秦國,造成南北聯合的局麵。從地理上著,南北合成一條直線,所以叫“合縱”。一個主張“連橫”,認為中原諸侯應當跟秦國親善,造成東西聯盟的局麵。從地理上看,連成一條橫線,所以叫“連橫”。從這兒起,合縱啊,連橫啊,鬧得天下雞犬不寧。
<strong>評:商鞅被“五牛分十十屍十十”,我們可以為他收束作結了。司馬遷說他是“天資刻薄人”,這顯然是以儒家的標準來評價一個法家的代表人物,對商君有所不公。其實從一開始商鞅覲見秦孝公的時候,他就想先以“帝道”、“王道”來說服秦孝公,最後選擇了“霸道”,也是秦孝公的決定。你想以商鞅的悲慘結局來說明他的做法有問題,那你又如何解釋秦孝公的壽終正寢呢?其實,趙良的話倒是比較客觀,說出了商鞅之所以被車裂的原因。其被車裂的根源在於損害了原有貴族階層的利益,說他謀反隻不過是一個打擊報複的借口罷了。另外,商鞅的做法雖然在客觀上順應了生產發展的需要,但他采用的強力的手段絕不能算是順應民意。最後,商鞅講究排場、貪圖榮華富貴、不懂得急流勇退和貪贓自汙的道理,這是他滅亡的個人原因。總的來說,我認為商鞅可以叫做極符合中國國情的悲劇式的政治人物,他的死不能叫做作法自斃,而更應歸結於沒搞好各種關係、施政偏於急功近利、缺少恩澤教化等因素。</strong>
<strong>中國人有一個很不好的思維十習十慣,就是以人定事、以事定人,將一個人的形象和品質固化和模十式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國人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偏見。我不否認刑滿釋放人員中確實有再次犯罪的,但其中必然有能夠悔過自新的,這實際上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商鞅亦是一例,由於他“一天之中殺了七百多人,連渭河的水都變紅了”(且不論其真假)這樣的說法給人的印象太深,他得到的評價必然偏向於暴力、刻薄之類的詞語,他的功績往往會為人所不屑。但實際上秦國能夠並吞六國正是始於他和秦孝公領導的變法,這是應該承認的。所以,客觀理智的看待事物是一件極難的事,首先需要的應該是獨立思考判斷的十精十神。</strong>
秦孝公一見衛鞅得了西河,打了個大勝仗,就封他為侯,把商於[在河南省淅川縣西,淅xi一聲]一帶十五座城封給他,稱他為商君。衛鞅就叫商鞅了。
商鞅謝恩回來,非常得意。家臣們和親友們都向他慶賀。有的說,秦國能夠這麽富強,全是他的功勞;有的說,他是從古以來最出名的改革家;有的說,他改變了土地製度,真了不起;有的說,他壓住了貴族,實行連坐法,哪一件不是大事情。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商鞅心裏挺舒服。他挺自傲地問他們:“我比五羊皮大夫怎麽樣?”大夥兒都奉承著他,說:“他那兒比得上呐!”內中有位門客,叫趙良,聽了這些話,實在忍不住了,大聲地說:“你們都在商君門下吃飯,怎麽不替他擔點心事,反倒十胡十說八道,一味地奉承他!”大夥兒聽了,不敢出聲。商君有點不高興,在他發光的臉上浮上一層怒氣,問他:“先生有什麽話要說?”趙良說:“您要知道一千個人瞎稱讚,不如一個人說真話。要是您不見怪的話,我就說給您聽聽。”商鞅挺會籠絡門客,立刻改了樣兒,挺恭敬地說:“俗話說,‘良藥苦口’,請先生指教。”
趙良一想,要說就說個透,要罵就罵個夠。他挺鄭重地對商鞅說:“您說起五羊皮大夫,我就把他跟您來比一下吧。百裏奚在楚國給人看牛,秦穆公知道了,想盡法子,請他來當相國。您呐?屢次三番地托個小人景監給您介紹。百裏奚得到了秦穆公的信任,就推薦蹇叔,自己情願當他的助手。您呐?獨自掌著大權,也不想想辦法推薦別人。百裏奚當了六七年相國,一連三次平定晉國的內亂,中原諸侯個個佩服,西方的小國都來歸附。您呐?冤了朋友,奪了西河,隻講武力,不顧信義,誰還能誠心誠意地相信您?百裏奚處處替老百姓著想,減輕兵役,不亂用刑罰,叫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您呐?把老百姓當做十奴十隸,拿頂嚴厲的刑罰管理老百姓。百裏奚自己平素的生活非常儉樸,出去的時候不用車馬,夏天在太十陽十底下走,也不打傘。您呐?每逢出去的時候,車馬幾十輛,衛兵一大隊,前呼後擁,嚇得老百姓來不及躲。百裏奚一死,全國男男十女女痛哭流涕,好像死了自己的父親。您呐?把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割了鼻子,把太師公孫賈臉上刺了字,一天之中殺了七百多人,連渭河的水都變紅了。上十上十下十下,哪一個不恨您,說句不中聽的話,他們恨不得您早點死呐。別人一味地奉承,我可真替您擔心哪。”
商鞅聽了這番話,一聲沒言語,跟著歎了口氣,說:“我這麽為秦國盡心竭力地打算,怎麽反倒叫人家都怨恨起來?這是什麽道理?”趙良說:“我知道您替老百姓打算,可是您的辦法很不妥當。您有兩個最大的十毛十病:第一、您光是說服了國君,得到他一個人的信任,可是沒有別的人來幫助您;第二、您隻管替老百姓打算,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推行新法,可不許老百姓替自己打算。老百姓就算得到了好處,他們不但不感激您,還都怨恨您。您自以為事事都替老百姓著想,其實,您的心目中連一個小民也沒有。”商鞅插嘴說:“他們知道什麽?”趙良說:“您以為用不著聽從老百姓的意見。老實說吧,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國君或是一個大臣單憑著自己的威力,違反老百姓的意誌,能夠成功的。俗話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句話一點也不錯。違反了老百姓的意誌,就是違反天意。違反了天意,沒有不失敗的。‘天’是什麽啊?天沒有耳朵,他憑著老百姓的耳朵來聽;天沒有眼睛,他憑著老百姓的眼睛來看。我看著上十上十下十下的人都怨恨您,就知道天也怨恨您。為這個,我非常替您擔心。為什麽您還不快點推薦別人來代替您呐?要是您現在能夠立刻回頭,安分守己地去種地,也許能夠保全您自個兒。”商鞅聽了趙良這些話,心裏頭悶悶不樂。可是他哪兒舍得把大權十十交十十給別人?種地也得有福分哪!
公元前338年(周顯王31年,秦孝公24年),秦孝公得了重病。他想把君位傳給商鞅,商鞅怎麽也不肯接受。秦孝公一死,太子駟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做太子的時候,為了反對新法,給商鞅定了罪,割去了公子虔的鼻子,又把公孫賈臉上刺了字。如今太子當上了國君,公子虔和公孫賈他們就得了勢。這一幫人都是商鞅的冤家對頭。以前的仇恨可得清算一下。秦惠文王就加了個謀叛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打扮成個老百姓,打算跑到別國去。他到了函關[在河南省靈寶縣南],天黑下來了,隻好上一家客店去住。客店掌櫃的要檢查憑證,商鞅可十十交十十不出來。掌櫃的說:“你這位客人真不明白。商君下過命令,不準我們收留沒有憑證的人。我要是收留你,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商鞅一聽,這可真是“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當天晚上,他不能住店,可給他混出了函關,連夜逃到魏國。魏惠王恨他當初欺騙了公子卬,奪去了西河,正想拿他,好報當年的仇。商鞅這才覺得這麽大的天下,容不下他這麽一個人。他又跑回商於。秦惠文王立刻發兵圍住商於,把商鞅活活地逮住。拿最殘酷的刑罰把他弄死。有的說,他的身十子是叫車馬撕十開的。有的說,他的腦袋和兩隻手兩隻腳上各拴上一頭牛,有五個人往五下裏打牛,那五頭牛分頭一跑,商鞅的身十子就這麽扯成五六塊。這就叫“五牛分十十屍十十”。商鞅自己被弄死了不算,全家還滅了門。
秦國殺了商鞅,可並沒改變商鞅的法令。商鞅所製定的新的土地所有製,不但在秦國得到了鞏固,而且在別的國家也有這麽做的。各國都有新興的商人地主,他仍要把封建領主土地公田製改變為稅畝製。六國的舊領主還想保持他們原來的割據的統治,新興的土地所有者要求有個符合於他們利益的統一的政權。這種新舊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形成了當時最突出的兩派對立的政治鬥爭。列國分成了兩派,不管使用什麽名義,也不管其中發生了多少錯綜複雜的事件,新的土地所有者主張親秦,展開“連橫”運動,舊領主和他們的追隨者主張抗秦,展開反連橫的“合縱”運動。有時候親秦派得勢,有時候抗秦派抬頭。就在這種時勢下出來了兩個能說會道的政客。一個主張“合縱”,認為中原諸侯應當聯合起來一齊抵抗西方的秦國,造成南北聯合的局麵。從地理上著,南北合成一條直線,所以叫“合縱”。一個主張“連橫”,認為中原諸侯應當跟秦國親善,造成東西聯盟的局麵。從地理上看,連成一條橫線,所以叫“連橫”。從這兒起,合縱啊,連橫啊,鬧得天下雞犬不寧。
<strong>評:商鞅被“五牛分十十屍十十”,我們可以為他收束作結了。司馬遷說他是“天資刻薄人”,這顯然是以儒家的標準來評價一個法家的代表人物,對商君有所不公。其實從一開始商鞅覲見秦孝公的時候,他就想先以“帝道”、“王道”來說服秦孝公,最後選擇了“霸道”,也是秦孝公的決定。你想以商鞅的悲慘結局來說明他的做法有問題,那你又如何解釋秦孝公的壽終正寢呢?其實,趙良的話倒是比較客觀,說出了商鞅之所以被車裂的原因。其被車裂的根源在於損害了原有貴族階層的利益,說他謀反隻不過是一個打擊報複的借口罷了。另外,商鞅的做法雖然在客觀上順應了生產發展的需要,但他采用的強力的手段絕不能算是順應民意。最後,商鞅講究排場、貪圖榮華富貴、不懂得急流勇退和貪贓自汙的道理,這是他滅亡的個人原因。總的來說,我認為商鞅可以叫做極符合中國國情的悲劇式的政治人物,他的死不能叫做作法自斃,而更應歸結於沒搞好各種關係、施政偏於急功近利、缺少恩澤教化等因素。</strong>
<strong>中國人有一個很不好的思維十習十慣,就是以人定事、以事定人,將一個人的形象和品質固化和模十式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國人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偏見。我不否認刑滿釋放人員中確實有再次犯罪的,但其中必然有能夠悔過自新的,這實際上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商鞅亦是一例,由於他“一天之中殺了七百多人,連渭河的水都變紅了”(且不論其真假)這樣的說法給人的印象太深,他得到的評價必然偏向於暴力、刻薄之類的詞語,他的功績往往會為人所不屑。但實際上秦國能夠並吞六國正是始於他和秦孝公領導的變法,這是應該承認的。所以,客觀理智的看待事物是一件極難的事,首先需要的應該是獨立思考判斷的十精十神。</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