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賣國求榮
楚靈王正打算借個懲辦亂臣賊子的名目去侵略蔡國,沒想到陳國的使臣到了。他向楚靈王報告,說:“先君得病死了,公子留即位,特意打發我上貴國來報喪。”楚靈王一聽,眼睛瞧著伍舉,好像叫他出個主意似的。伍舉覺得這件事不對頭。他想:“公子留是陳侯的第二個兒子,還是姨太太生的。要是他當了國君,那麽大兒子偃師哪兒去了呐?”他正疑惑著的時候,陳侯的第三個兒子公子勝和偃師的兒子公孫吳都跑到楚靈王麵前,趴在地下直哭。公子勝十抽十抽十噎噎地說:“哥哥偃師給司徒招和公子過害死了,害得君父上吊。我們沒有辦法,隻好逃出來,求大王作主。”
原來陳哀公[陳成公的兒子,陳靈公的孫子]有三個兒子:一個叫偃師,年齡最長,是正夫人生的,早已立為太子;一個叫公子留,是妃子生的;一個叫公子勝,是另一個妃子生的。陳哀公十愛十著妃子,心想把偃師廢了,預備把君位傳給公子留。可是偃師並沒做錯什麽事,不能無緣無故地把他廢了。陳哀公叫大臣司徒招和公子過做公子留的師傅,對他們說:“你們好好地輔助公子留,別對不起我這一片心。”他們就知道陳哀公成心要把君位傳給公子留。他們就拉攏私十十黨十十,準備將來立公子留為國君。後來陳哀公得了病,老是起不來。太子偃師倒是個孝子,一天三趟去瞧他父親,簡道成了日常功課了。司徒招見了,對公子過說:“主公病了這麽多日子,趁他還沒死,先把偃師殺了,事情可就好辦得多了。”公子過也同意。他們就叫刺客趁著偃師進來的時候,把他刺死。宮裏立刻亂起來了。呆了一會兒,司徒招和公子過假裝不知道,大驚小怪地一邊叫人搜尋刺客,一邊宣布說:“太子已經死了,主公又病得那麽厲害,應當先把公子留立為國君,以安民心。”陳哀公聽了這個消息,非常生氣。他怪司徒招和公子過不該把偃師刺死,更不應該自作主張,把他當做死了似的就立公子留為國君。可是大權在他們手裏,有什麽法子呐?他又是生氣,又是後悔,就上吊自十殺了。公子勝和公孫吳眼見這班人刺死太子,十逼十死國君,怕遭到毒手,都跑到楚國來了。
楚靈王聽完了公子勝和公孫吳倆人的報告,就罵那個使臣不該來騙他。陳國的使臣自己知道一個嘴敵不過兩個人,隻好閉口無言地站在那兒。楚靈王吩咐武士把那個使臣殺了。伍舉說:“大王已經殺了亂臣賊子的使臣,就應當去征伐司徒招跟公子過。這是名正言順的,誰敢不服。平定了陳國,然後再去征伐蔡國。先君莊王的霸業也不過如此。”楚靈王想做楚莊王第二,就發兵跟著公子勝和公孫吳去懲辦陳國的亂臣。
公子留一聽說楚靈王殺了他的使臣,已經坐立不安了,又聽說發兵來打他,嚇得他扔了君位跑到別國去了。公子過見新君跑了,就對司徒招說:“怎麽辦呐?咱們也跑吧?”司徒招說:“怕什麽?等楚國大軍來了,我自然有法子叫他們退回去的。”呆了幾天,楚國兵馬到了。陳國的老百姓都替偃師抱不平。現在聽說偃師的兒子公孫吳向楚國借了兵馬來處治亂十十黨十十,誰也不起來反對。
司徒招已經有了準備。公子過可急壞了,跑去問司徒招,說:“你說有辦法叫他們退去。辦法在哪兒呐?”司徒招說:“要想楚國兵馬退去,並不難,不過我先得跟你借一樣東西。”公子過說:“什麽東西?”司徒招說:“借你的腦袋使一使!”公子過嚇了一跳,剛要跑,已經給司徒招左右的人殺了。
這個殺害同十十黨十十的司徒招拿著公子過的腦袋,親身去見楚靈王。拿膝蓋走路,跪到楚靈王跟前,像兔兒爺搗碓似地磕著頭,說:“這回刺死太子偃師,立公子留做國君,一切全是公子過幹的勾當。我已經把他殺了,請大王饒我這條狗命吧!”楚靈王看他這麽低聲下氣的,心裏倒也喜歡。司徒招又往前跪上一步,低聲地,說:“當初貴國莊王懲辦了夏征舒,滅了敝國。把敝國改為貴國的一個縣。後來莊王聽了別人的話又把敝國恢複過來,這實在是件可借的事!現在敝國的國君死了,太子也死了,公子留跑了,敝國已經沒有國君了。大王不如把敝國仍舊改為貴國的一個縣。這不光對貴國有好處,對敝國也有好處。您瞧好不好?”楚靈王說:“難得你說出這樣兒的話來。這樣吧,你先回去給我收拾宮室。”司徒招聽了,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又磕了個頭,歡歡喜喜地回去了。
這個大賣國賊挺得意地吩咐手下的人打掃宮室。他一邊指使著大夥兒,一邊想:“陳國雖然斷送在我手裏,我可是第一個當了楚國的大臣。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那些後來投降的人,當然全在我的手下了。我有這麽大的功勞,楚王準得重用我,也許叫我當個縣公。我一當上縣公不是等於當了陳國的君主了嗎?再說我是為了求太平才這麽幹的。我要是不投降,我們不知道要受多少苦呐!凡是有見識的人決不會罵我是個十奸十賊。就算做了十奸十賊,隻要於心無愧就是了。當大人物的本來就得任勞任怨。”他越想越有理,越覺得自己是個明智的人物。
第二天,他一清早起來,親身把宮室預備好了,然後催著陳國的大臣去迎接楚靈王。楚靈王到了陳國的朝堂上,所有怕死的大小官員都來拜見。他叫司徒招上來。司徒招得意洋洋地跪下,準備受封領賞。楚靈王對他說:“你的功勞可真不小!”司徒招挺謙虛地說:“哪兒,哪兒!”楚靈王接著說:“我本來想封你來著,可是大夥兒都抱不平,怎麽辦呐?這麽吧:我就答應你昨天的要求,饒你一條狗命。讓你到東海去吧!”司徒招好像迎頭挨了一棍子,當時天昏地黑,哆嗦著說不出話來。楚靈王派幾個士兵把他押走。
公子勝和公孫吳拜謝了楚靈王的“恩德”。楚靈王對他們說:“司徒招和公子過雖然都消滅了,可是他們手下的人挺多。他們準得恨你們,向你們報仇。你們還是跟著我上楚國去吧。”這兩位想借敵國的兵馬來救本國的糊塗蟲自己也當了俘虜。陳國就這麽給楚國並吞,變成了楚國的一個縣。陳國人眼睜睜地瞧著亡了國,隻有連聲叫苦。
<strong>評:賣國求榮者從來就沒有好的下場,即使有那麽一個半個的漏網之魚能夠得到善終,也必將留下千古罵名。做人還是要有氣節,講大義,有十愛十國十精十神的;一個連自己國家都不十愛十的人是很難取得他人的認同而成功的。把這些擺在前麵,再說說這件事。小小的陳國最後被楚國吞並是曆史的必然,不是哪個人能夠改變的。無論是“暴君”楚靈王還是“小醜”司徒招,在曆史車輪麵前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更想借此說說“十愛十國”這個詞。</strong>
<strong>張藝謀的《英雄》想必絕大多數的讀者都看過,不知大家怎麽評價那三個劍客(無名、殘劍、飛雪)的。是飛雪十愛十國呢,還是殘劍十愛十國呢?無名最後的選擇是對是錯?應該說飛雪和殘劍都是十愛十國的,隻不過飛雪十愛十的是趙國,殘劍十愛十的是日後統一的中國。這也就揭示出什麽是十愛十國,就是維護一種集體利益不惜現身的十精十神。很遺憾,但十愛十國最後還是和利益有關。相信大多數的人最後還是認同無名的,因為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後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曆史,而我們當下又處於一個國家統一的和平時期。我們認同無名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認同維護當下這個統一的中國是代表著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是能夠保證自己根本利益的。但是我再提兩個問題:當全人類的利益和這個利益衝突時,你會如何選擇?當整個國家不再能代表你的利益時,你又如何選擇?很值得思考的兩個問題,答案恐怕隻能由各位讀者自己給出了。</strong>
楚靈王正打算借個懲辦亂臣賊子的名目去侵略蔡國,沒想到陳國的使臣到了。他向楚靈王報告,說:“先君得病死了,公子留即位,特意打發我上貴國來報喪。”楚靈王一聽,眼睛瞧著伍舉,好像叫他出個主意似的。伍舉覺得這件事不對頭。他想:“公子留是陳侯的第二個兒子,還是姨太太生的。要是他當了國君,那麽大兒子偃師哪兒去了呐?”他正疑惑著的時候,陳侯的第三個兒子公子勝和偃師的兒子公孫吳都跑到楚靈王麵前,趴在地下直哭。公子勝十抽十抽十噎噎地說:“哥哥偃師給司徒招和公子過害死了,害得君父上吊。我們沒有辦法,隻好逃出來,求大王作主。”
原來陳哀公[陳成公的兒子,陳靈公的孫子]有三個兒子:一個叫偃師,年齡最長,是正夫人生的,早已立為太子;一個叫公子留,是妃子生的;一個叫公子勝,是另一個妃子生的。陳哀公十愛十著妃子,心想把偃師廢了,預備把君位傳給公子留。可是偃師並沒做錯什麽事,不能無緣無故地把他廢了。陳哀公叫大臣司徒招和公子過做公子留的師傅,對他們說:“你們好好地輔助公子留,別對不起我這一片心。”他們就知道陳哀公成心要把君位傳給公子留。他們就拉攏私十十黨十十,準備將來立公子留為國君。後來陳哀公得了病,老是起不來。太子偃師倒是個孝子,一天三趟去瞧他父親,簡道成了日常功課了。司徒招見了,對公子過說:“主公病了這麽多日子,趁他還沒死,先把偃師殺了,事情可就好辦得多了。”公子過也同意。他們就叫刺客趁著偃師進來的時候,把他刺死。宮裏立刻亂起來了。呆了一會兒,司徒招和公子過假裝不知道,大驚小怪地一邊叫人搜尋刺客,一邊宣布說:“太子已經死了,主公又病得那麽厲害,應當先把公子留立為國君,以安民心。”陳哀公聽了這個消息,非常生氣。他怪司徒招和公子過不該把偃師刺死,更不應該自作主張,把他當做死了似的就立公子留為國君。可是大權在他們手裏,有什麽法子呐?他又是生氣,又是後悔,就上吊自十殺了。公子勝和公孫吳眼見這班人刺死太子,十逼十死國君,怕遭到毒手,都跑到楚國來了。
楚靈王聽完了公子勝和公孫吳倆人的報告,就罵那個使臣不該來騙他。陳國的使臣自己知道一個嘴敵不過兩個人,隻好閉口無言地站在那兒。楚靈王吩咐武士把那個使臣殺了。伍舉說:“大王已經殺了亂臣賊子的使臣,就應當去征伐司徒招跟公子過。這是名正言順的,誰敢不服。平定了陳國,然後再去征伐蔡國。先君莊王的霸業也不過如此。”楚靈王想做楚莊王第二,就發兵跟著公子勝和公孫吳去懲辦陳國的亂臣。
公子留一聽說楚靈王殺了他的使臣,已經坐立不安了,又聽說發兵來打他,嚇得他扔了君位跑到別國去了。公子過見新君跑了,就對司徒招說:“怎麽辦呐?咱們也跑吧?”司徒招說:“怕什麽?等楚國大軍來了,我自然有法子叫他們退回去的。”呆了幾天,楚國兵馬到了。陳國的老百姓都替偃師抱不平。現在聽說偃師的兒子公孫吳向楚國借了兵馬來處治亂十十黨十十,誰也不起來反對。
司徒招已經有了準備。公子過可急壞了,跑去問司徒招,說:“你說有辦法叫他們退去。辦法在哪兒呐?”司徒招說:“要想楚國兵馬退去,並不難,不過我先得跟你借一樣東西。”公子過說:“什麽東西?”司徒招說:“借你的腦袋使一使!”公子過嚇了一跳,剛要跑,已經給司徒招左右的人殺了。
這個殺害同十十黨十十的司徒招拿著公子過的腦袋,親身去見楚靈王。拿膝蓋走路,跪到楚靈王跟前,像兔兒爺搗碓似地磕著頭,說:“這回刺死太子偃師,立公子留做國君,一切全是公子過幹的勾當。我已經把他殺了,請大王饒我這條狗命吧!”楚靈王看他這麽低聲下氣的,心裏倒也喜歡。司徒招又往前跪上一步,低聲地,說:“當初貴國莊王懲辦了夏征舒,滅了敝國。把敝國改為貴國的一個縣。後來莊王聽了別人的話又把敝國恢複過來,這實在是件可借的事!現在敝國的國君死了,太子也死了,公子留跑了,敝國已經沒有國君了。大王不如把敝國仍舊改為貴國的一個縣。這不光對貴國有好處,對敝國也有好處。您瞧好不好?”楚靈王說:“難得你說出這樣兒的話來。這樣吧,你先回去給我收拾宮室。”司徒招聽了,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又磕了個頭,歡歡喜喜地回去了。
這個大賣國賊挺得意地吩咐手下的人打掃宮室。他一邊指使著大夥兒,一邊想:“陳國雖然斷送在我手裏,我可是第一個當了楚國的大臣。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那些後來投降的人,當然全在我的手下了。我有這麽大的功勞,楚王準得重用我,也許叫我當個縣公。我一當上縣公不是等於當了陳國的君主了嗎?再說我是為了求太平才這麽幹的。我要是不投降,我們不知道要受多少苦呐!凡是有見識的人決不會罵我是個十奸十賊。就算做了十奸十賊,隻要於心無愧就是了。當大人物的本來就得任勞任怨。”他越想越有理,越覺得自己是個明智的人物。
第二天,他一清早起來,親身把宮室預備好了,然後催著陳國的大臣去迎接楚靈王。楚靈王到了陳國的朝堂上,所有怕死的大小官員都來拜見。他叫司徒招上來。司徒招得意洋洋地跪下,準備受封領賞。楚靈王對他說:“你的功勞可真不小!”司徒招挺謙虛地說:“哪兒,哪兒!”楚靈王接著說:“我本來想封你來著,可是大夥兒都抱不平,怎麽辦呐?這麽吧:我就答應你昨天的要求,饒你一條狗命。讓你到東海去吧!”司徒招好像迎頭挨了一棍子,當時天昏地黑,哆嗦著說不出話來。楚靈王派幾個士兵把他押走。
公子勝和公孫吳拜謝了楚靈王的“恩德”。楚靈王對他們說:“司徒招和公子過雖然都消滅了,可是他們手下的人挺多。他們準得恨你們,向你們報仇。你們還是跟著我上楚國去吧。”這兩位想借敵國的兵馬來救本國的糊塗蟲自己也當了俘虜。陳國就這麽給楚國並吞,變成了楚國的一個縣。陳國人眼睜睜地瞧著亡了國,隻有連聲叫苦。
<strong>評:賣國求榮者從來就沒有好的下場,即使有那麽一個半個的漏網之魚能夠得到善終,也必將留下千古罵名。做人還是要有氣節,講大義,有十愛十國十精十神的;一個連自己國家都不十愛十的人是很難取得他人的認同而成功的。把這些擺在前麵,再說說這件事。小小的陳國最後被楚國吞並是曆史的必然,不是哪個人能夠改變的。無論是“暴君”楚靈王還是“小醜”司徒招,在曆史車輪麵前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更想借此說說“十愛十國”這個詞。</strong>
<strong>張藝謀的《英雄》想必絕大多數的讀者都看過,不知大家怎麽評價那三個劍客(無名、殘劍、飛雪)的。是飛雪十愛十國呢,還是殘劍十愛十國呢?無名最後的選擇是對是錯?應該說飛雪和殘劍都是十愛十國的,隻不過飛雪十愛十的是趙國,殘劍十愛十的是日後統一的中國。這也就揭示出什麽是十愛十國,就是維護一種集體利益不惜現身的十精十神。很遺憾,但十愛十國最後還是和利益有關。相信大多數的人最後還是認同無名的,因為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後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曆史,而我們當下又處於一個國家統一的和平時期。我們認同無名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認同維護當下這個統一的中國是代表著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是能夠保證自己根本利益的。但是我再提兩個問題:當全人類的利益和這個利益衝突時,你會如何選擇?當整個國家不再能代表你的利益時,你又如何選擇?很值得思考的兩個問題,答案恐怕隻能由各位讀者自己給出了。</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