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六章 加以附則</b>
第二十三條曰,本條例自經都督核準之後,即公布施行。
第二十四條曰,本條例至鄂省大定,交戰團體鞏固之日,即行廢止。另由都督令軍政府國民組織臨時議會,公舉政務委員,分任責任。
以上條例,讀吾書者至此必顰眉無味,且掀過此一章,另覓下章,取其新奇有趣者。不知此為必存之故事也。
凡小說一道,有但言情愫,供酒客花前月下之談;有稿本出諸傷心之人,目擊天下禍變,心懼危亡,不得已吐其胸中之不平,寓史局於小說之中,則不能不談正事。諸君試觀革命中英雄,有堂堂正正,心存民國,坐鎮武漢,堅如山嶽,如黃陂黎公者耶?冷紅生與公初無一麵,亦不必揄揚其人,為結好之地。但見名為時傑者,多不如此,且以私意征及外兵,戕其同胞,尚覥然以國民自命,其去黎公寧止霄壤r隕鹹趵塘偈輩荽矗槐刂鼙福灰炎慵眯囊印!
第六章述憾
中秋月圓時,仲英尚在滬上。繼聞武昌之變,即匆匆俶裝赴鎮江。伯凱方出未歸。以林述卿甫至鎮,鎮兵人人鹹欲踵武昌之轍。林以時會未至,不之許,呼伯凱商酌軍事,至晚始歸。
伯凱一見仲英,喜溢眉宇,握手不能言說,久乃曰:“老父如何?得家書,言至康劍然翁忠於清室,恒不直阿兄所為,胡以今日容吾弟至此?”仲英曰:“翁實哀悼德宗皇帝。方帝賓天時,痛哭彌月。聞侍醫言,每進一藥,而閹人崔瑰恒用東朝之命沮梗。禦藥房所儲者,多蟲蛀,不堪進禦。侍醫偶言請諸東朝禦藥房,而崔即厲色拒絕。大漸之前二日,侍醫入覲,東朝禦養心殿,中坐,李太監用長杆煙筒跪而進煙。帝氣息僅屬,坐於殿右。禦案用藍布為幕。侍醫請脈。帝問:‘何如?’侍臣曰:‘上脈息較前為縮。’而內務府尚書魁崇,老而聵,亦隨侍臣之後問脈狀。帝怒,厲聲曰:‘縮。’東朝努目顧帝曰:‘汝乃不知魁為聾子乎?’侍醫震懾,移跽東朝案下,陳奏皇帝脈息已呈虛象。東朝抗聲言曰:‘汝不聞虛不受補邪?’崔瑰及李太監侍側,齊聲大呼曰:‘汝滾下列方!’方進時,崔瑰傳東朝旨曰:‘凡藥不經皇帝禦過者勿進。’明日,帝已彌留。侍醫入瀛台,進涵元殿。帝居左廂,案上但一墨盒,有片紙書曰:‘今日不能。’地上陳一白壚,禦榻上盛陳舊之氈氈,枕畔有《貞觀政要》一卷及《鐵道章程》。帝喘息言曰:‘汝質言,吾脈息果如何?’侍醫奏曰:‘仍縮如前日。’帝曰:‘能萬分得生否?’侍醫曰:‘上天佑我皇家,聖壽必無疆。’帝歎曰:‘汝今尚為此言乎?我知之矣。汝退而處方。’時有太監入奏,言佛爺不豫。帝尚欲強起問安。顧瀛台去儀鸞殿,須遵石路,穿榆柳而行,為路可裏許。帝疲不能起,明日崩於瀛台。近習摘纓入侍東朝。東朝怒曰:‘汝輩乃敢持服,用不祥以魘我耶!’趣令吉服。又明日,東朝亦晏駕。遂立少帝。阿兄外出數年,或未之了了也。”
伯凱歎曰:“果戊戌變政得行,亦不至有今日武昌之事。
蓋柄政者彌不如前矣。”仲英曰:“時相童公,方大起邸第於銀雁胡同,輦太湖之石無算,自巷東達於西口,粉牆均加堊治。
聞外間言,飽受洋人金錢也。而純郡王則抽調崇陵之匠,大興土木於靈清宮之側,高樓上聳雲表,仙樂風飄,處處皆聞。而矯為清白者為膏公,亦以陵工起第。陶王則時時餉純王以音樂。
全旗之人,皆傾心於賈郎。議政王起邸,其初估值二十八萬,後乃一百五十萬成之。匡王邸中,但以鸚鵡論,已達二百架以外。王子奉使,為英人侮辱,不聽專車,且列班於埃及、土耳其之下,覥不以為辱。父子爭進苞苴,國之欲存寧可得邪?”
伯凱曰:“人心喪失至此!試問國亡,財將焉植?林述卿蒿目時事,將起而應黎公,殊閩產中之表表者。”
言次,忽聞門外大呼曰:“若兄弟談心至樂,乃棄擲朋友於不顧,此為何理?趣辨黑白!”仲英愕然。伯凱笑曰:“此述公也。”
第二十三條曰,本條例自經都督核準之後,即公布施行。
第二十四條曰,本條例至鄂省大定,交戰團體鞏固之日,即行廢止。另由都督令軍政府國民組織臨時議會,公舉政務委員,分任責任。
以上條例,讀吾書者至此必顰眉無味,且掀過此一章,另覓下章,取其新奇有趣者。不知此為必存之故事也。
凡小說一道,有但言情愫,供酒客花前月下之談;有稿本出諸傷心之人,目擊天下禍變,心懼危亡,不得已吐其胸中之不平,寓史局於小說之中,則不能不談正事。諸君試觀革命中英雄,有堂堂正正,心存民國,坐鎮武漢,堅如山嶽,如黃陂黎公者耶?冷紅生與公初無一麵,亦不必揄揚其人,為結好之地。但見名為時傑者,多不如此,且以私意征及外兵,戕其同胞,尚覥然以國民自命,其去黎公寧止霄壤r隕鹹趵塘偈輩荽矗槐刂鼙福灰炎慵眯囊印!
第六章述憾
中秋月圓時,仲英尚在滬上。繼聞武昌之變,即匆匆俶裝赴鎮江。伯凱方出未歸。以林述卿甫至鎮,鎮兵人人鹹欲踵武昌之轍。林以時會未至,不之許,呼伯凱商酌軍事,至晚始歸。
伯凱一見仲英,喜溢眉宇,握手不能言說,久乃曰:“老父如何?得家書,言至康劍然翁忠於清室,恒不直阿兄所為,胡以今日容吾弟至此?”仲英曰:“翁實哀悼德宗皇帝。方帝賓天時,痛哭彌月。聞侍醫言,每進一藥,而閹人崔瑰恒用東朝之命沮梗。禦藥房所儲者,多蟲蛀,不堪進禦。侍醫偶言請諸東朝禦藥房,而崔即厲色拒絕。大漸之前二日,侍醫入覲,東朝禦養心殿,中坐,李太監用長杆煙筒跪而進煙。帝氣息僅屬,坐於殿右。禦案用藍布為幕。侍醫請脈。帝問:‘何如?’侍臣曰:‘上脈息較前為縮。’而內務府尚書魁崇,老而聵,亦隨侍臣之後問脈狀。帝怒,厲聲曰:‘縮。’東朝努目顧帝曰:‘汝乃不知魁為聾子乎?’侍醫震懾,移跽東朝案下,陳奏皇帝脈息已呈虛象。東朝抗聲言曰:‘汝不聞虛不受補邪?’崔瑰及李太監侍側,齊聲大呼曰:‘汝滾下列方!’方進時,崔瑰傳東朝旨曰:‘凡藥不經皇帝禦過者勿進。’明日,帝已彌留。侍醫入瀛台,進涵元殿。帝居左廂,案上但一墨盒,有片紙書曰:‘今日不能。’地上陳一白壚,禦榻上盛陳舊之氈氈,枕畔有《貞觀政要》一卷及《鐵道章程》。帝喘息言曰:‘汝質言,吾脈息果如何?’侍醫奏曰:‘仍縮如前日。’帝曰:‘能萬分得生否?’侍醫曰:‘上天佑我皇家,聖壽必無疆。’帝歎曰:‘汝今尚為此言乎?我知之矣。汝退而處方。’時有太監入奏,言佛爺不豫。帝尚欲強起問安。顧瀛台去儀鸞殿,須遵石路,穿榆柳而行,為路可裏許。帝疲不能起,明日崩於瀛台。近習摘纓入侍東朝。東朝怒曰:‘汝輩乃敢持服,用不祥以魘我耶!’趣令吉服。又明日,東朝亦晏駕。遂立少帝。阿兄外出數年,或未之了了也。”
伯凱歎曰:“果戊戌變政得行,亦不至有今日武昌之事。
蓋柄政者彌不如前矣。”仲英曰:“時相童公,方大起邸第於銀雁胡同,輦太湖之石無算,自巷東達於西口,粉牆均加堊治。
聞外間言,飽受洋人金錢也。而純郡王則抽調崇陵之匠,大興土木於靈清宮之側,高樓上聳雲表,仙樂風飄,處處皆聞。而矯為清白者為膏公,亦以陵工起第。陶王則時時餉純王以音樂。
全旗之人,皆傾心於賈郎。議政王起邸,其初估值二十八萬,後乃一百五十萬成之。匡王邸中,但以鸚鵡論,已達二百架以外。王子奉使,為英人侮辱,不聽專車,且列班於埃及、土耳其之下,覥不以為辱。父子爭進苞苴,國之欲存寧可得邪?”
伯凱曰:“人心喪失至此!試問國亡,財將焉植?林述卿蒿目時事,將起而應黎公,殊閩產中之表表者。”
言次,忽聞門外大呼曰:“若兄弟談心至樂,乃棄擲朋友於不顧,此為何理?趣辨黑白!”仲英愕然。伯凱笑曰:“此述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