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智慧的屬性
最後,我再與大家研討圓滿智慧的屬性,目的在使大家進一步了解真實的、成熟的、圓滿的智慧應該具備那些內容,以便各位在作自我鑒定,或鑒定他人時有所憑準,從而肯定“智慧”的的確確是人生幸福的秘鑰,是永恒快樂的泉源,是人類共同的救苦靈丹。
我們要知道所謂圓滿的智慧乃是大智慧,與一般世俗所謂高智商有所差別。心理學家測驗智商隻重在人的記憶力、推理力、反應力、想象力、聯想力、判斷力,以及一般性的常識,並不注意人的道德觀念與心靈狀態。因此,所謂高度智商與本文所稱的圓滿智慧(有時稱大智慧、真實智慧)有所不同。筆者認定圓滿的智慧必須具有四種屬性,即“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缺其一二,或有所偏重,其智慧即非圓滿、非真實、不成熟。而高度的智商往往隻是意味他的心靈本錢較為充足,但不一定具足這四種屬性;換言之,即難保不走向邪惡,難保能主持公理正義,君不見古今中外的專製暴君及其鷹犬,他們的智商不是都很高嗎?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小智小慧、邪智邪慧,真實的、圓滿的智慧是難能可貴的。
圓滿智慧的第一屬性即“理性”智慧,乃因內心的光明照見真理所產生,因此,一個人對真理無所了悟不能算擁有智慧。了悟越多,智慧越高,所以理性越強。理性加強的結果是:他麵對事物不為表麵所惑,他能透過外表,深入研究事物內在的性質、條理、本末。他好學深思,鍥而不舍,對一切道理——包括各種哲理和各種科學原理都饒有研究的興趣。他覺察到天地萬物處處皆有“理”的存在,一事有一事的“理”,一物有一物的“理”,且理理互相貫通,故表麵的差別的眾理之中又蘊含著基本的、共同的原理,那就是“道”。“道理”是無價之寶,是宇宙的主宰,此外別無主宰。順理者昌,逆理者亡,所以掌握了真理也就是掌握了一切,成為真正的富者貴者。因為他重視“理”,所以內心想的是“理”,口裏講的也是“理”,因此解決問題,處理事務便能合乎理,能心平氣和,不意氣用事,不訴諸暴力,不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他是一國的領袖,他不會剛愎自用,野蠻專製,以君臨萬民的姿態出現;他會關心人民的疾苦,為他們做最合理的解決。如果他是一位教師,他會透徹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予以最合理的教導。如果他是丈夫,他不會有大男人沙文主義的觀念,夫妻遇有爭執,不會強迫對方服從自己,他知道對方的意見若是合於理,則聽從之,使整個家庭獲益。如果他一時糊塗而犯錯,在真理的麵前,他會勇於認錯、改錯,他會認真認錯、改錯,才能獲致長遠的幸福,頑固倔強隻會帶來悲慘的結局。如果他談戀愛,他會保持強度的理性,看清對方的優點與缺點,將豐富的情感置於理智的控製之下,不致越軌,不會做出傻事,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總之,一個擁有真實智慧的人,其內在必有堅強的理性力量,使他對己、對人、對事、對物,以“理”為依歸,為準則。
圓滿智慧的第二屬性是“悲憫”。悲憫就是對受苦的人表現深切的同情。有人以為一個人太理智了便會變得冷酷無情;其實不然,因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也具有豐富偉大的情感。他心地廣大,包容萬有,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他的愛心廣博,他不隻關心一己的禍福,更會進而“親親”、“仁民”、“愛物”。因為他以智慧覺察到,個人不能孤立於社會人類,甚至一切萬物之外,所以同情心若不能普及一切,坐視一部分人受苦受難,畢竟是一種缺憾,良心終不得安。再者,他深切了解“愛人者人恒愛之”以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所以知道關懷別人並不是吃虧。因此,他能發自內心的去為他人設想。總之,大智慧者掃去心中的迷霧,心如太虛,明齊日月,他釋放了心中的光明,同樣也釋放了心中的情感,因此他跳出了情感的小圈圈,不再僅憂心忡忡於一己的、家庭的利害祝福,而會進一步慷慨地愛國家、愛人類、愛萬物;而且這種愛心有異於世俗的愛心,因為智慧心湧出的愛是淨化的愛、超然的愛;無危險性的愛,純粹是關懷;施予而不染著、不占有。因此,不致於由愛生恨,造成悲劇。若追究這種偉大的悲憫心究竟從何而來,我們便發現它與大智慧是連貫一氣,密不可分的。因為大智慧源於內心勤勉的“思想”,悲憫心也離不開經常的“思想”。人因“思想”宇宙人生之至理而產生“智慧”,同樣也因“思想”人類萬物的痛苦而產生“悲憫”,所以“思想”原來是“智慧”與“悲憫”共同的根源。明乎此,將“悲憫”列為“智慧”的屬性,也就不會令人懷疑了。
圓滿智慧的第三屬性是“信念”。“信念”亦恒與“智慧”相表裏。大智慧者因為了悟真理的緣故,對事物的因果理則產生堅定的信念。他對古今聖賢所揭示的明訓,無所疑惑,堅固執持。他相信公理與正義才是無價之寶;相信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獲;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以及“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此他對自己的念頭、言行非常注意檢點。他的信念是智信而非迷信,所以不怕考驗,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別人如何破壞攻擊,如何蠱惑引誘,他終不為所動,甚至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他對自己無限的潛力深具信心,但自信隻導致自尊,並不造成自傲,因為他也相信任何人也平等地擁有無限的潛力,所以他能以平等心尊重任何人。他相信為聖為賢,達成人 格的圓滿,其可能性人人均等,隻要努力學習 磨練,人人均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哲人、領袖、科學家、藝術家、宗教家。總之,大智慧者的內心不再有懷疑。因為懷疑是人生必要的曆程,但人不可以也不可能始終懷疑。懷疑的目的在於肯定,當智慧展現,如旭日之初升,疑霧自然消散,代之而起的是信念、信心、信仰。
圓滿智慧的第四屬性是“和平”。“和平”就是心平氣和,不慍不火,內心無所衝突、掙紮,也不會與人起衝突、糾紛,他與萬物合諧而不對立,為友而不為敵。當然,在他眼中,這周遭的一切以至於宇宙萬物,並非圓滿無憾,而如何改善何時改善,改善的進度與幅度如何,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不生煩惱。如果暫時無法改善,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語),不作無功之徒勞,故轉而設法適應。他知道萬物自有其一定的理則,從因到果之間,其時間的距離各自不同,有的事物很快有結果,有的事物遲遲才有結果,急躁懊惱,於事無補,所以他能平靜以待,從容不迫。他的所言所行皆順乎理,故能心安理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語)。他知道什麽時候做什麽事,什麽場合講什麽話,一切事務該如何處理,他都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可以說,無論何時何地,麵臨何人何事,他都能保持內心的和平安詳。當他睡眠之時,不但不做惡夢,甚至達到“至人無夢”(莊子語)的境界。他的智眼已開,他已明白宇宙人生的至理,光明的大道理展現在他的麵前,他不再疑惑、結濉⒚允В內心充實而篤定。大智慧者的內心如黃昏無雲晴空,如浪靜大海,如無風燈燭,如無垢明鏡;在和平的心境中,智者享受著人生真正的、高級的快樂,這種快樂異於世俗危險的狂歡與短暫的感官之樂,那是源於智慧心的無聲音樂,無形美景,無副作用,極微妙、最永恒且不可壞。
以上所說四者即圓滿智慧的內容,每一種屬性均與智慧相伴隨,相表裏,相輔相成,相生相長。換言之,智慧能產生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同樣地,培養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也可以增進智慧,這是極為奧妙之事。進一步更可知,真正的智慧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呆板的,而是互為融通的、溫 暖的、活潑的。智慧心中有高度的理性與豐富的情感並存,但兩者並不衝突,且能互為助長。智慧心中的和平並不是死寂的狀態,因為它具有敏銳的悟性和偉大的同情心。智慧心中的信念貌似固執而實異於世俗的固執,因為信念與理性相結合,所以不生偏誤;而世俗的固執常以非為是,所以後果堪虞。
根據這些尺度衡量,於是我們明白:不講理、逞意氣、不辯是非、排斥異己的人非智者;冷酷無情、幸災樂禍、心胸狹窄、麻木不仁的人非智者;不信宇宙有真理,毀謗聖賢,人雲亦雲,無中心信仰的人非智者;情緒激動,滿腹牢騷,浮躁不安,心猿意馬的人非智者。
最近看到一張書箋,其中有一張寫道:
處事超然
處人藹然
靜處澄然
處理斬然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作這些詞句的人,你說他會是沒有智慧的人嗎?
真智慧之門——緣起性空哲學的應用
最後,我再與大家研討圓滿智慧的屬性,目的在使大家進一步了解真實的、成熟的、圓滿的智慧應該具備那些內容,以便各位在作自我鑒定,或鑒定他人時有所憑準,從而肯定“智慧”的的確確是人生幸福的秘鑰,是永恒快樂的泉源,是人類共同的救苦靈丹。
我們要知道所謂圓滿的智慧乃是大智慧,與一般世俗所謂高智商有所差別。心理學家測驗智商隻重在人的記憶力、推理力、反應力、想象力、聯想力、判斷力,以及一般性的常識,並不注意人的道德觀念與心靈狀態。因此,所謂高度智商與本文所稱的圓滿智慧(有時稱大智慧、真實智慧)有所不同。筆者認定圓滿的智慧必須具有四種屬性,即“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缺其一二,或有所偏重,其智慧即非圓滿、非真實、不成熟。而高度的智商往往隻是意味他的心靈本錢較為充足,但不一定具足這四種屬性;換言之,即難保不走向邪惡,難保能主持公理正義,君不見古今中外的專製暴君及其鷹犬,他們的智商不是都很高嗎?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小智小慧、邪智邪慧,真實的、圓滿的智慧是難能可貴的。
圓滿智慧的第一屬性即“理性”智慧,乃因內心的光明照見真理所產生,因此,一個人對真理無所了悟不能算擁有智慧。了悟越多,智慧越高,所以理性越強。理性加強的結果是:他麵對事物不為表麵所惑,他能透過外表,深入研究事物內在的性質、條理、本末。他好學深思,鍥而不舍,對一切道理——包括各種哲理和各種科學原理都饒有研究的興趣。他覺察到天地萬物處處皆有“理”的存在,一事有一事的“理”,一物有一物的“理”,且理理互相貫通,故表麵的差別的眾理之中又蘊含著基本的、共同的原理,那就是“道”。“道理”是無價之寶,是宇宙的主宰,此外別無主宰。順理者昌,逆理者亡,所以掌握了真理也就是掌握了一切,成為真正的富者貴者。因為他重視“理”,所以內心想的是“理”,口裏講的也是“理”,因此解決問題,處理事務便能合乎理,能心平氣和,不意氣用事,不訴諸暴力,不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他是一國的領袖,他不會剛愎自用,野蠻專製,以君臨萬民的姿態出現;他會關心人民的疾苦,為他們做最合理的解決。如果他是一位教師,他會透徹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予以最合理的教導。如果他是丈夫,他不會有大男人沙文主義的觀念,夫妻遇有爭執,不會強迫對方服從自己,他知道對方的意見若是合於理,則聽從之,使整個家庭獲益。如果他一時糊塗而犯錯,在真理的麵前,他會勇於認錯、改錯,他會認真認錯、改錯,才能獲致長遠的幸福,頑固倔強隻會帶來悲慘的結局。如果他談戀愛,他會保持強度的理性,看清對方的優點與缺點,將豐富的情感置於理智的控製之下,不致越軌,不會做出傻事,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總之,一個擁有真實智慧的人,其內在必有堅強的理性力量,使他對己、對人、對事、對物,以“理”為依歸,為準則。
圓滿智慧的第二屬性是“悲憫”。悲憫就是對受苦的人表現深切的同情。有人以為一個人太理智了便會變得冷酷無情;其實不然,因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也具有豐富偉大的情感。他心地廣大,包容萬有,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他的愛心廣博,他不隻關心一己的禍福,更會進而“親親”、“仁民”、“愛物”。因為他以智慧覺察到,個人不能孤立於社會人類,甚至一切萬物之外,所以同情心若不能普及一切,坐視一部分人受苦受難,畢竟是一種缺憾,良心終不得安。再者,他深切了解“愛人者人恒愛之”以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所以知道關懷別人並不是吃虧。因此,他能發自內心的去為他人設想。總之,大智慧者掃去心中的迷霧,心如太虛,明齊日月,他釋放了心中的光明,同樣也釋放了心中的情感,因此他跳出了情感的小圈圈,不再僅憂心忡忡於一己的、家庭的利害祝福,而會進一步慷慨地愛國家、愛人類、愛萬物;而且這種愛心有異於世俗的愛心,因為智慧心湧出的愛是淨化的愛、超然的愛;無危險性的愛,純粹是關懷;施予而不染著、不占有。因此,不致於由愛生恨,造成悲劇。若追究這種偉大的悲憫心究竟從何而來,我們便發現它與大智慧是連貫一氣,密不可分的。因為大智慧源於內心勤勉的“思想”,悲憫心也離不開經常的“思想”。人因“思想”宇宙人生之至理而產生“智慧”,同樣也因“思想”人類萬物的痛苦而產生“悲憫”,所以“思想”原來是“智慧”與“悲憫”共同的根源。明乎此,將“悲憫”列為“智慧”的屬性,也就不會令人懷疑了。
圓滿智慧的第三屬性是“信念”。“信念”亦恒與“智慧”相表裏。大智慧者因為了悟真理的緣故,對事物的因果理則產生堅定的信念。他對古今聖賢所揭示的明訓,無所疑惑,堅固執持。他相信公理與正義才是無價之寶;相信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獲;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以及“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此他對自己的念頭、言行非常注意檢點。他的信念是智信而非迷信,所以不怕考驗,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別人如何破壞攻擊,如何蠱惑引誘,他終不為所動,甚至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他對自己無限的潛力深具信心,但自信隻導致自尊,並不造成自傲,因為他也相信任何人也平等地擁有無限的潛力,所以他能以平等心尊重任何人。他相信為聖為賢,達成人 格的圓滿,其可能性人人均等,隻要努力學習 磨練,人人均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哲人、領袖、科學家、藝術家、宗教家。總之,大智慧者的內心不再有懷疑。因為懷疑是人生必要的曆程,但人不可以也不可能始終懷疑。懷疑的目的在於肯定,當智慧展現,如旭日之初升,疑霧自然消散,代之而起的是信念、信心、信仰。
圓滿智慧的第四屬性是“和平”。“和平”就是心平氣和,不慍不火,內心無所衝突、掙紮,也不會與人起衝突、糾紛,他與萬物合諧而不對立,為友而不為敵。當然,在他眼中,這周遭的一切以至於宇宙萬物,並非圓滿無憾,而如何改善何時改善,改善的進度與幅度如何,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不生煩惱。如果暫時無法改善,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語),不作無功之徒勞,故轉而設法適應。他知道萬物自有其一定的理則,從因到果之間,其時間的距離各自不同,有的事物很快有結果,有的事物遲遲才有結果,急躁懊惱,於事無補,所以他能平靜以待,從容不迫。他的所言所行皆順乎理,故能心安理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語)。他知道什麽時候做什麽事,什麽場合講什麽話,一切事務該如何處理,他都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可以說,無論何時何地,麵臨何人何事,他都能保持內心的和平安詳。當他睡眠之時,不但不做惡夢,甚至達到“至人無夢”(莊子語)的境界。他的智眼已開,他已明白宇宙人生的至理,光明的大道理展現在他的麵前,他不再疑惑、結濉⒚允В內心充實而篤定。大智慧者的內心如黃昏無雲晴空,如浪靜大海,如無風燈燭,如無垢明鏡;在和平的心境中,智者享受著人生真正的、高級的快樂,這種快樂異於世俗危險的狂歡與短暫的感官之樂,那是源於智慧心的無聲音樂,無形美景,無副作用,極微妙、最永恒且不可壞。
以上所說四者即圓滿智慧的內容,每一種屬性均與智慧相伴隨,相表裏,相輔相成,相生相長。換言之,智慧能產生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同樣地,培養理性、悲憫、信念與和平也可以增進智慧,這是極為奧妙之事。進一步更可知,真正的智慧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呆板的,而是互為融通的、溫 暖的、活潑的。智慧心中有高度的理性與豐富的情感並存,但兩者並不衝突,且能互為助長。智慧心中的和平並不是死寂的狀態,因為它具有敏銳的悟性和偉大的同情心。智慧心中的信念貌似固執而實異於世俗的固執,因為信念與理性相結合,所以不生偏誤;而世俗的固執常以非為是,所以後果堪虞。
根據這些尺度衡量,於是我們明白:不講理、逞意氣、不辯是非、排斥異己的人非智者;冷酷無情、幸災樂禍、心胸狹窄、麻木不仁的人非智者;不信宇宙有真理,毀謗聖賢,人雲亦雲,無中心信仰的人非智者;情緒激動,滿腹牢騷,浮躁不安,心猿意馬的人非智者。
最近看到一張書箋,其中有一張寫道:
處事超然
處人藹然
靜處澄然
處理斬然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作這些詞句的人,你說他會是沒有智慧的人嗎?
真智慧之門——緣起性空哲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