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到9月期間,騰訊收到了來自美國在線發送的兩封律師函,函件中指出,icq是他們的專利,而騰訊在1999年1月26日注冊的oicq和在1998年11月7日注冊的oicq兩個域名中都包含了“icq”,這是對他們的知識產權的侵犯。美國在線提出,騰訊應當將oicq和oicq這兩個域名免費轉讓給他們。


    對於這樣的兩封律師函,馬化騰也沒有做出什麽明確回應。然而美國在線似乎是動了真格的,他們於2000年3月3日正式向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全美仲裁論壇(naf)遞交了一份起訴書,同時以律師函的形式通知騰訊向全美仲裁論壇提交域名爭議答辯書。


    在這份新的律師函中,美國在線還特意指出,他們曾打過一個有關“smsicq”的案件,並且贏了官司,言外之意是法官會以之前的案例作為參考,騰訊將注定輸掉這場官司。


    盡管在域名這個問題上,美國在線似乎占了不少理,不過騰訊還是為oicq進行了答辯,他們尖銳地指出oicq畢竟不是在美國境內注冊的,甚至也沒有在中國國內注冊,根本和icq扯不上什麽關係。雖然這個申辯的理由也同樣堅挺,但是全美仲裁論壇似乎並不買賬。


    在這次“辯論大賽”中,雙方都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美國在線指出,騰訊曾經用數字0來代替字母o,注冊了一個0icq,這體現出了一種惡意的態度。騰訊也寸步不讓,指責美國在線在正式訴訟開始之前的一個月,惡意注冊了一個oicq.org的域名,這顯然是對方為了達到其目的而采取的陰險招數。


    2000年3月21日,一位名叫詹姆士·卡莫迪的仲裁員簽署了仲裁判決書——騰訊須將oicq和oicq這兩個域名還給美國在線。


    2000年的一天,.oicq忽然出現了萬人同時掉線的事件,這個域名就是騰訊曾經用過的域名之一,不過這次掉線並非有人惡意“黑”騰訊,而是騰訊自己所為。這樣做是迫於美國在線施加的壓力。


    對於騰訊輸掉這場官司,一些業內人士並不覺得意外,因為早就有人指出,icq是美國在線的注冊商標,所以凡是在名稱中使用icq字樣的同類型軟件都涉嫌侵犯了美國在線的商標使用權。


    官司輸了,oicq的人氣並沒有輸。馬化騰也沒有太在意域名的更換和轉讓,甚至沒有將這次更名事件作為一個特別的公告向用戶告知,一切都在平靜中悄然進行著,不過一些細心的用戶發現了變化。


    2001年3月25日,一直以“oicq2000”為名字的小企鵝,在之後推出的0325版本中,安裝文件改成了“qq2000”,等到軟件安裝結束之後,在版權說明中也將之前的“oicq2000”改換成了“qq2000”,軟件麵板左下角處的主菜單按鈕上的oicq字樣也被qq2000所取代。


    為什麽oicq忽然變成了qq呢?


    其實,早在美國在線和騰訊打官司之前,很多用戶對oicq這個名字就感覺有些別嘴,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以“qq”來代替。後來,騰訊也了解到用戶的這個習慣,幹脆將oicq改成了qq,這樣既免去了專利之爭,也符合了大眾的習慣。qq這個名字也更符合互聯網稱謂的慣用法則:簡單、上口、可愛。


    實際上,馬化騰對qq名稱的及時更改,是一種很高明的經營策略,它避免了和icq發生更深度的法律碰撞,避免了官司纏身的厄運。更讓馬化騰欣慰的是,對於oicq這個名字的消失,廣大用戶沒有表現出異常或者不接受,相反還覺得是一種進步。這大概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騰訊的名字發生改變之後,頭像也跟著一起變了臉。當時很多用戶的反應是:新頭像比之前的更漂亮了。


    頭像的變化其實並不是設計上的考慮,而是肖像版權問題。騰訊最初的頭像都源自於已經流行了的卡通形象,比如唐老鴨、加菲貓、皮卡丘、大力水手、藍精靈等。後來,與美國在線的一場官司讓騰訊對版權問題更加重視,所以才將這些涉嫌侵犯版權的頭像全部更換掉了。


    雖然oicq已經遠去,但是新生的qq似乎具有更頑強、更本土化的實力,給馬化騰和騰訊帶來了勃勃的生機,也為騰訊開啟了一條越來越寬廣的發展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馬化騰:先人一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湖並收藏馬化騰:先人一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