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原木複古收音機是收音機設計,而貓王小王子的故事和陪伴是設計力;口紅是化妝品設計,而ysl聖誕限量版星辰口紅和bobbi brown金管口紅的社交屬性是設計力;小黑裙固然是品類符號設計,而線上線下融合體驗承接及會員體係、商品物流的全數據管理是設計力。


    貓王收音機以ip姿態重新定義收音機並力壓諸多藍牙音箱品牌


    設計與設計力的區別在於:設計是商業工具,是如何通過合理、愉悅、人性化的設計讓產品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設計力則是創造性的商業思維和方法,是包括產品設計、文化設計、空間設計、用戶體驗設計、商業模式設計在內的豐富、多重、結構性的商業能力。作為新物種商業基因,設計力需要進化出全新的連接方式與話語體係。


    設計力的三個基礎原則


    設計領域曾提出過經典的“五感設計”理念,認為一款產品的設計不應隻著重在視覺和觸覺上,更應融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受,才會帶來更為驚喜而美妙的體驗。日本工業設計大師深澤直人則提出了“無意識設計”,也稱為“直覺設計”,仿佛設計的“第六感”,強調的是關注細節的用戶哲學,“將用戶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田中一光在《設計的覺醒》一書中也提出“手法可以借鑒,概念絕不混搭”。這些被設計界奉為圭臬的理念,也道出了設計力的底層邏輯——用戶思維、體驗升級、融合力法則,它們直指新商業時代遊戲規則的變化核心。


    用戶思維,是用戶價值觀導向的設計哲學,是對獨特個體意誌表達的理解、尊重、放大和承接。bilibili表麵是彈幕視頻網站,但通過參與感的運營規則設計,充分調動了用戶的注意力和內容創造積極性,良好的upgc(用戶與專家生成內容)機製保證了類似《拜年祭》、《古箏千本櫻》、papi醬等ip的用戶輸出。快手也是如此,簡單、樸素且克製的產品設計邏輯使用戶易上手且樂於分享,以gif(圖像互換格式)、短視頻和直播為主要分發形態的內容更是讓信息流用戶欲罷不能。


    體驗升級指向精神消費時代對用戶的情緒訴求和文化訴求的滿足,核心是捕捉用戶的心智信號,構建超越期待的體驗場景,與用戶建立基於文化認同的情感連接,本質是創造不確定性,完成用戶預期管理設計。知乎的“鹽club”線下活動產品就是通過大v見麵稀缺性的儀式感設計完成用戶黏性強化,而張佳瑋、李老鼠也在鹽club活動中被賦能為ip。


    融合力法則,是混合與重混,是邊界溶解,包括重新定義、跨界連接、新舊交融,是商業創新的內容規劃體係。近年來流行的複合空間就是通過不確定性設計用以升級用戶體驗的新零售方法。內外(neiwai)品牌內衣體驗店選擇和運動健身品牌curves合作,不僅縮短從購買產品到體驗運動的過程,且聯動內容更有場景感和內容力。與例外服飾選擇融入方所空間近似又有不同,之禾服裝直接打造之禾生活空間,融服飾、策展、書店、法式餐廳為一體,品牌內容的多樣性采集能力被強化,與用戶的溝通更加可視化,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將用戶未被充分表達的訴求、小眾但穩固的亞文化表達、潛流湧動的生活方式等,經由設計力範式進行創意性構建,用足夠獨特的場景組合進行承接,用新的意義進行恰如其分的輸出,用新的商業模式完成承載,以此誕生真正符合新消費精神的新品類、新品牌,正是設計力的演繹路徑和方法論價值。加拿大瑜伽服飾品牌露露檸檬近年來複活的商業要素鏈條即是如此組合:瑜伽深度流行的品類化、每日媒體化的主題策劃、圍繞瑜伽的活動空間、健康輕食的心理暗示和持續運動的情感聯係,使瑜伽服飾擴展為新的品類賽道,是品牌即品類的範例。  │產品設計:設計超越期待的感受


    新一輪消費升級中,美學消費成為新的商業機會。但美學消費的本質不是感官經濟,而是意義經濟,它追求的是美之於內心的意義所在,因而體驗升級是新消費精神的核心,指向的是審美文化與連接效率,本質在於能否以超越期待的體驗形成與用戶的情感連接。因而,設計超越用戶期待的體驗與感受是產品設計力的核心所在,它通過用戶情緒湧現激發出新的連接機會,需要的是對用戶心智的洞察和體認,是功能與美、設計與人性、場景與情感的融合。


    手機qq推出的厘米秀是pc時代qq秀在移動端的一次完美遷徙:從表情包設計入手,2016年1月開始迭代,通過“偷膠囊”小遊戲黏住用戶非聊天場景的零散時間並引入互動形象機製,短短三個月用戶即達上億,厘米秀部落用戶已經躍升到《天天酷跑》遊戲部落一個級別。其中的關鍵詞是聊天表情包、非聊天場景小遊戲和互動裝扮秀——典型的手機qq用戶畫像。


    科技音響品牌sonos經過深入調研,發現全球70%的用戶喜歡將電視機放在電視櫃上,包括中國為數眾多的樂視和小米等智能電視用戶的此項比例更是高達80%,於是sonos在2017年一季度發布了專門放置在電視機下的超薄音響設備ybase。這個既是家庭影院又是在線音樂音響係統的解決方案,是無線便利性需要,也是音樂隨時隨地嵌入生活需要,更是音質細節提升需要。所以一方麵hifi(高保真)會成為手機功能點,另一方麵音樂播放器又和黑膠唱片一樣悄悄複活,在ipod被蘋果產品體係邊緣化的今天顯得不可思議又順理成章。


    pantone在發布2017年流行色草木綠後,與airbnb聯手推出了一個跨界合作,在倫敦以草木綠打造一間民宿。整幢房子的裝修,從主體色調到廚房一個小小的玻璃杯,處處使用草木綠,一推開門就完全沉浸在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意裏,草木綠的“熱情”“活力”“希望”真正被切實感知。房屋裝修秉持“可持續和自然”的生態理念,全部使用可回收材料,民宿內還為住客精心設計了各類符合草木綠調性的體驗式活動。


    這次跨界合作在airbnb的聯名營銷中似乎司空見慣,但對於pantone的意義似乎更大——流行色從時尚圈中走出,在生活場景中擁有被重新表述和演繹的機會。顏色是設計的一部分,而設計的最終意義是進入生活方式的無意識。經由一間民宿的沉浸式體驗設計,作為工具的色卡、作為時尚指標的流行色成為一個個具體可感知的生活細節,色彩通過生活空間、居住環境、日常器具與生活和人有了真實交流及情感傳遞,色彩屬性逐漸被賦予情感寄托、生活意義和人格特征,色彩構建的場景也因這樣的連接交互升維成新的生活方式表達。


    設計體驗與感受,就是設計讓用戶情緒湧現、情感連接、意義承載的新消費場景,這個新場景可以是如草木綠民宿這樣的體驗空間,也可以是一部帶來無與倫比體驗的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 )。


    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在紐約上演後迅速在全世界引爆,它以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為劇情原型,講述的是由權力貪婪所引發的一個又一個直指人性弱點的陰謀。然而,這部劇不是“看完”,而是“跑完”的……在亞洲首演地上海,劇方將市中心一座5層的廢棄大樓改造成了故事發生地“麥金儂酒店”,進入後觀眾被戴上白色麵具,隨著劇情展開跟著演員在麥金儂酒店中跑來跑去,時不時還要與演員對戲,而不經意中觸碰的某個小道具便有可能解鎖特定的關鍵劇情。更加燒腦的是,多條支線與主線同時上演,你選擇跟隨的演員不同,到達的地點就不同,因而看到的劇情也就不同,最後需要根據線索推理出整個故事的真相。所以很可能整場看下來,觀眾還是一頭霧水。但是又有什麽關係呢?在充滿陰謀、懸疑、驚悚的戲劇場景中,一次血腥到通透的人性體驗才是最大的意義賦予。


    浸沒式大行其道,與體驗升級相關,也因此對體驗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性體驗”就是這部沉浸式戲劇所定義的全新消費場景。通過全感官、參與感、卷入感的體驗設計,完全引導觀眾將情緒代入劇情的層層推進,並讓其在猝不及防的戲劇衝突裏直麵人性這個深刻、複雜卻足夠引起每個人心理共振的人生終極問題。《不眠之夜》也在設計力的構建中,完成了從“戲劇”到“人性體驗”的意義變更。


    “體驗”是新場景中產品設計的核心,“情緒湧現”帶來新的消費機會或支付機會,設計力正是構建體驗式產品新物種的核心能力——有今日頭條,為何還有即刻和mono;有大眾點評,為何還有味覺大師和enjoy;有攜程,為何還有同程和麥淘親子遊?  │文化設計: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


    商業新物種的進化過程中,必須具備持續的動力機製,這個動力必然來自內容力,它是新物種表現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在打造內容力的過程中,所有的內容產品、傳播路徑、連接機製必須從內在邏輯服從於頂層的文化屬性。隻有文化統領才能形成內容間的意義互洽,激發內容的結構效應,並最終構成文化認同的唯一性辨識,這便是文化設計的核心所在。否則即便在當下看似獨特、流行,因缺乏文化設計的內驅力,其本質也必將是脆弱、沒有生命力和不可持續的。我們下麵提到的諸多網紅餐廳和餐飲品牌即有此隱憂。


    從方法層麵去理解文化設計,可以提出一個概念——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什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對於質造是“生活儀式感”,對於熊貓精釀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精釀”,對於小罐茶是“蘋果思維創新中國茶體驗”,對於壹果科技、小小包麻麻是“媽媽經濟”——必須是獨一無二和不可替代的,是能夠形成差異化識別的文化符號,隻有文化的唯一性才能成就消費者的第一性。


    2016年你可能被一篇文章刷屏——《他在lv[1] 邊上開了家燒餅油條店,火遍上海灘,網紅們為吃上一口甘願排隊兩小時》,這正是連鎖餐廳桃園眷村團隊策劃的爆文。這背後的策略是什麽?因為餐廳承載的是越來越多的娛樂屬性、社交屬性,吃本身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訴求,簽到、拍照、分享才是。所以餐廳開在哪裏定義了調性,餐廳的顏值決定了值不值得被分享,餐廳的文化屬性代表了值不值得被討論。雖然是簡單平常的豆漿、油條和飯團,但從食物品相到餐廳環境,桃園眷村每一個細節都展現著超高的顏值,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手工細細研磨的古早味,濃濃的對逝去舊時光的懷念,甚至盛豆漿的碗都會猝不及防來一句暖心表白——“我願意為你磨盡我一生”,滿滿的話題熱度讓桃園眷村在社交網絡被引爆,成為現象級的網紅餐廳。互聯網招聘網站boss直聘在一眾平台中脫穎而出,是因為產品設計暗合了移動互聯時代的組織平等原則、雇員與老板直接對話的效率要求和人力資源的民主化趨勢。價值觀層麵的領先度決定了這款app對傳統招聘網站的降維打擊。


    要做與眾不同、占據用戶心智的獨特性,這是文化設計告訴我們的道理。桃園眷村的階段性成功似乎證明了這一點,然而隱憂在於,持續性在哪裏?是產品持續創新,還是服務體驗的差異化?韓寒“很高興遇見你”餐廳遇到的是相同的拷問。網紅易逝、ip長存,時間讓國民嶽父餐廳漸冷,時間也會殺死桃園眷村,如同2017年初大熱的各類茶飲。


    因味茶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路:精心打磨產品力,持續創新年輕態茶飲,但更重要是建設內容,營造氛圍,喚醒社區價值。創始人繆欽認為,產品渠道可以是電商或線下門店,用戶體驗可以是服務或口碑,但因味茶的本質是創造體驗,讓分享、社交、知識、辦公等年輕態需求圍繞因味茶的產品力和空間功能細節展開,因味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有茶的空間體驗”——重新定義下午茶。阿迪達斯旗下的運動品牌銳步(reebok)也在2017年找到了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聚焦運動健身。銳步找來中國最時尚爺爺王德順擔任品牌形象大使(出生於1936年的王德順因在2015年北京時裝周半裸上身走秀而為眾人所熟知),銳步希望借助王德順的形象重塑人們對老齡化的看法並將集中精力發展健身品牌,2017年開設50家集零售、健身於一體的fithub。即便在耐克“創變,絕不停”(kiss my airs)、阿迪達斯originals“原創不息”(original is never finished)、安德瑪(under armour)“i will.我的意誌”這些態度壓力下,銳步“挑戰式健身”的理念和成為中國最好的健身品牌的目標仍舊值得期待。


    因味茶已經開始形成自身的產品美學語言  │商業模式設計:基於效率或信用的獨特性


    立足用戶追求自我的精神表達,個體崛起時代商業規則的逆轉,傳統商業模式必然麵臨顛覆。在底層邏輯的改變中,同一維度中的“更好”已無法跨越曲線持續增長,升維打擊或降維攻擊的“不同”才是突圍關鍵,代表著設計力的顛覆式創新。


    在設計力構建更具擴展性的商業模式裏,整個商業路徑的內容力、連接勢能、人格化背書、新技術整合、流量變現模式都在被重組。內容力表現為邊界融合、意義自生長的混合內容,連接勢能在於更開放的姿態和更強的多元跨界能力,人格化背書在於品牌的魅力人格和用戶的客體定義,新技術整合以數據的智能效率為核心,流量變現模式在於社群經濟的多維引爆。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的時尚概念店丹佛街集市(dover street market),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設計力對商業模式的建構。


    設計力構建更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


    川久保玲以不規則的解構主義在時裝設計領域獨樹一幟,作品中的大膽和衝突常常讓整個時尚界陷入迷思。丹佛街集市在風格上是一家集市型買手店,靈感來自倫敦kensington集市,“雜亂的美感”是其最大的特色。從店內的空間設計到商品擺設,讓來訪者有種逛集市的“熱鬧感”,奢侈品牌、街頭潮牌、實驗性品牌混雜在一起卻並不衝突,在店內空間氛圍的營造中擁有迷之和諧。相比於時裝店,丹佛街集市更像博物館,古著、複刻、複古藝術裝置、先鋒攝影、珍藏雜誌等被陳列在空間中的各個角落。同時足夠獨特、先鋒、有態度的設計作品才能經得起藝術陳列的考驗,即便是古馳、蔻依這樣的大牌,也隻能以聯名設計的獨家款在店內占據一席之地。如同博物館更換展覽一樣,丹佛街集市每隔半年會關閉一周重新設計店內空間。


    川久保玲對時尚產業的理解是丹佛街集市文化設計之源


    在丹佛街集市看似混亂的空間中,匯聚著來自各個國家的新銳設計師作品,它們各自散發著獨特而美麗的光彩,與“雜亂的美感”進行著衝突性的內容創造,丹佛街集市也由此成為一個新銳設計師的孵化平台,當紅的俄羅斯設計師戈沙·魯布欽斯基(gosha rubchinskiy)、英國設計師凱蒂·羅伯茨-伍德(katie roberts-wood)、中國設計師組合shushu/tong(雷留樹、蔣雨桐)等均在其列。


    川久保玲打造的奇幻世界,是其“通過時裝鼓勵人們追求自由獨立”的文化表達,和持續的人格化內容輸出,是“獨立意誌、自由表達”的設計理念演繹,是以聯名設計、體驗式複合空間、新銳設計師孵化平台這一混合內容機製構建的多維流量變現模型,是充滿想象力和連接勢能的新商業模式。它既有潮流設計的先鋒屬性,也有獎掖後進的大師情懷。丹佛街集市設計力的核心是“全球設計發現者”的文化定位——川久保玲模式的核心是信用。


    另外,心怡科技用大數據改造物流供應鏈,智臻網絡用小i機器人改造傳統客服都說明基於效率痛點的創業機會比比皆是。而在線教育領域的vipkid,則是效率與信用的結合典型——外教在線少兒英語教學,隨時上線的效率與可視化外教的信任同樣證明了共享模式的神奇之處。  │新物種方法論


    對商業新物種基因的設計力探討方向,早已跳出商業工具的功用,而是作為創造性的商業思維和方法,源於對社會觀念與人性洞察的創意性提煉,而成果又反向促進用戶審美觀念與新消費精神的形成。  <h4>┆對社會觀念與人性本質的敏銳洞察</h4>


    連接科技與人文,融合運用跨學科知識,基於對用戶的行為觀察和心理探知,基於對社會觀念和潛流生活方式的洞見,洞悉用戶痛點,通過設計構建產品力,帶來基於美學、基於人性的商業創新。這在空間設計領域被安藤忠雄、隈研吾、丹下健三、呂永中、張永和等熟練運用的理念應該像美國ideo公司的創新設計一樣大規模推廣到互聯網的所有商業維度。  <h4>┆基於認知升級對用戶痛點的創意性提煉</h4>


    從對用戶痛點的洞察到對背後心理動因的探究,找到合理且符合美學精神的場景解決方案、升級體驗,形成依靠設計力驅動的跨領域商業方法,就有創造新價值的商業機會。全球最大的鼠標企業羅技在收購ue和jaybird後,正在由工程師驅動變為設計師主導,例如做藍牙音箱,不是從藍牙技術或者音箱本身推動出發,而是從用戶角度歸納痛點,由設計師推動產品研發流程:消費者是不是要聚在一起聽音樂,圓柱體是否更科學;海灘邊或泳池邊如果是高頻聽歌場景,防水和音效怎樣平衡——設計力讓羅技公司真正轉型為一家數碼生活方式類公司。  <h4>┆反向機製完成用戶認知的迭代</h4>


    在設計力的驅動機製中,更多時候不是對用戶的追隨,而是引領和反哺,是通過設計成果反向促進用戶認知的完整升級,以此定義新的消費精神,新品類、新品牌也因此被創造。但不可回避的是,設計力反向作用的逆向打法,注定是需要持續造浪的過程,必須依靠持續的勢能疊加,才有可能撬動用戶的固有認知,引發消費精神的革新。


    對設計力的理解已經被置於一個更大的商業視野,甚至是我們的生存處境。增田宗昭認為,所有公司都應是設計公司。我們看ai也是這樣的設計邏輯:ai與人類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埃隆·馬斯克認為,人類要在ai時代不被淘汰,和機器的結合,進化為某種半機器人是尤為必要之事。誠然如此,設計力的邊界也會消解,正如微整是對顏值的管理設計,基因編輯已經在重新設計“人”的時間(生命),設計力通往的終將是對人的設計:對新智人的設計是設計力的頂點,充滿未知,但也必然充滿希望。如果ai是人類超越自我的一種方式,那這種方式必然來自設計的偉創之力,蠻如洪荒,也精妙絕倫。


    [1] lv即路易威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物種爆炸:認知升級時代的新商業思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聲並收藏新物種爆炸:認知升級時代的新商業思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