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美國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有很多,從貸款到物資,從“飛虎隊”到武器裝備。


    但其實,中國人也為自己的戰友做出很多的幫助。


    比如1942年的那次轟炸。  1


    1942年9月4日這一天,在中日戰場上的“浙贛會戰”結束了。


    這場會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曆次會戰中,規模不算大,也不算小——中國方麵,投入了大約30萬的兵力,傷亡7萬人,而日軍傷亡3萬餘人。


    這是一場日本人主動挑起的會戰,但關鍵是,這場會戰,原來完全在他們的計劃之外。


    一切的原因,是16架轟炸機。  2


    這件事,還是要從1941年的12月21日說起。


    那一天,在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了一個要求: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應該盡快針對日本進行一次報複性打擊。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回過頭去看,當時的日本去招惹美國,無疑是自尋死路,美國慌什麽呢?事實上,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剛剛在珍珠港遭受重創,東南亞各個國家的盟軍占據的據點又在日軍的狂飆突進下紛紛陷落。在整個國家戰爭機器還沒充分運轉起來的時候,美國從白宮到民間,心裏還是有點忐忑的。


    所以,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立刻實施一次報複打擊,是提升所有人士氣的絕好辦法。


    但是,珍珠港一敗,美國已經暫時將太平洋拱手讓給了日本的聯合艦隊,在那個沒有導彈的年代,要對日本實施報複性打擊,隻能派轟炸機去轟炸日本本土。


    從美國西海岸到日本本土,遠隔萬裏,當時全世界都沒有一個型號的轟炸機能飛那麽遠——關鍵,還要返航。


    這個問題困擾了美國軍方整整一個月,直到一個叫弗蘭西斯·羅爾的上校提出了一個想法:用海軍的航母,將美軍的中程轟炸機送到盡可能離日本本土近的地方(當時美國的海軍在太平洋上得偷偷摸摸躲著日本海軍行動),然後轟炸機起飛去轟炸日本本土——飛機一起飛,航母掉頭就走,防止被日本的轟炸機發現並擊沉。


    那麽,飛出去的轟炸機怎麽辦?


    羅爾的建議是:別回來了。


    難道是一場自殺式攻擊?並不是,羅爾規劃了轟炸機的降落地點:中國東南沿海的衢州機場。  3


    要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首先要選一個帶頭人。最終被選中的人,叫作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james harold doolittle)。


    46歲的杜立特在退役前是陸軍航空隊的一名中校,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他立刻放棄了自己在殼牌公司待遇優厚的工作,重新回到部隊。


    選中杜立特還有一個原因:他26歲時,曾駕駛著一架dh-4b飛機,用21小時19分鍾的時間,創造了一天之內從美國東海岸飛到西海岸的紀錄。


    青年時期服役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杜立特


    有了帶頭人,然後就是要選飛機。


    這次轟炸任務對飛機的要求非常高:這架飛機必須是雙引擎的中型轟炸機,因為要攜帶910公斤的炸彈;但這架飛機必須要在25米寬、150米長的短距離內起飛(不然就從航母甲板上掉到海裏去了);這架飛機必須能續航飛行4000公裏以上(不然也掉到海裏去了)。


    杜立特最終選擇了最新型的b-25轟炸機——這個型號的飛機,還沒投入過實戰,但一切條件都符合這次轟炸行動的要求。


    b-25轟炸機


    有了帶頭人,有了轟炸機,接下來就需要一起跟著幹的人了。


    杜立特選中了美軍第十七飛行大隊,因為這個大隊的4個中隊,全都配備了b-25轟炸機,每個飛行員都有駕駛這個型號飛機的經驗。


    隨後,這個大隊的飛行員們被告知“即將被派遣執行一項非常光榮但又非常危險的任務”,自願報名。


    執行任務人員的名額很快就報滿了。


    但是,當這批經驗豐富的小夥子在杜立特的帶領下來到航空訓練基地,見到他們早就熟悉的b-25轟炸機時,還是嚇了一跳——整架飛機已經被改裝得認不出來了:


    飛機上隻要條件允許的部位,都被加了各種油箱,包括飛機腹部的炮塔也被改為副油箱;無線電裝置全被拆除;武器係統基本都被拆除,隻剩下兩挺機槍;安裝了除冰器。


    杜立特再次向所有參加任務的飛行員強調任務非常危險,很有可能會有去無回,“現在退出的話還來得及”。


    沒有一人退出。


    杜立特(左二)和他的隊員們


    於是就開始訓練。訓練的場地,是一塊大的平地,上麵劃了一定的長度和寬度,然後大家就駕駛著滿載炸彈的轟炸機,一次又一次地在那塊畫線的平地上練習起飛。


    很快,飛行員全都可以在飛機滑出規定的畫線之前起飛了。


    除了杜立特,沒有人知道這次的任務究竟是什麽。


    但大家心裏都清楚:這肯定是要在航空母艦上起飛。  4


    1942年4月2日,揭曉秘密的那一天終於來了。


    美國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在一艘重巡洋艦和一艘輕巡洋艦的護衛下,載著16架b-25轟炸機,緩緩駛離舊金山港。在駛離港口後,對任務一無所知的艦長米切爾將軍拆開了寫有“絕密”字樣的信封,終於搞清楚了此行的目標:


    艦隊將駛向日本本土,艦上的轟炸機將執行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


    與此同時,經過秘密訓練的b-25轟炸機的飛行員們,也終於知道了自己原來承擔著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作為反應,船艙裏傳來一陣歡呼聲。


    任務公布後,杜立特在5枚炸彈的尾翼上係上了日本政府當年授予美軍官兵的“友好”獎章,用意十分明顯——把這些炸彈,帶著這些勳章,統統扔到日本的本土上去


    當以“大黃蜂號”為首的美國第18機動艦隊行進到夏威夷北部海域的時候,以“企業號”航母為首的第16機動艦隊加入了隊伍,因為“企業號”上的艦載機,要隨時準備為“大黃蜂號”護航——雖然“企業號”上的水手根本不知道“大黃蜂號”上裝那麽多轟炸機是要運送到哪裏——他們覺得不可能有那麽大的轟炸機能從航母上起飛,更讓他們困惑的是,當時美國在太平洋上已經幾乎沒有軍事基地了。


    由兩艘航母和一批護航艦組成的“特混艦隊”,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默默地向日本本土方向前進。


    停在“大黃蜂號”甲板上的b-25轟炸機


    4月18日清晨7點38分,意外發生了。當這支美國“特混艦隊”行駛到距離日本本土還有1200海裏左右的地方時,他們被日本人發現了。


    當時發現這支艦隊的,是日軍巡邏船“日東丸23號”。


    日本艦船發現敵船後,第一個行為就是立刻用無線電向國內發回預警。這時候,考驗“大黃蜂號”艦長米切爾的時候到了:如果繼續駛往指定海域再起飛轟炸機,很有可能艦隊會被聞訊趕來的日本陸基戰鬥機和轟炸機摧毀——而這是目前美國海軍為數不多的存貨了。


    那怎麽辦?隻能讓轟炸機提前起飛,航母提前掉頭返航。


    但是如果提前起飛的話,杜立特和他的飛行特攻隊將比原定計劃提前10個小時到達日本上空,由黑夜轟炸改為白天轟炸,轟炸機被日本防空火力擊落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同時,因為提前起飛,所有的b-25轟炸機將多飛310公裏,油耗將大大增加,這也意味著它們成功抵達中國機場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在起飛前,杜立特和他的敢死隊隊員們一起在“大黃蜂號”甲板上,留下了這張合影


    換句話說,這支飛行別動隊將成為真正的“敢死隊”,他們生還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杜立特站到了飛行甲板上,眼前是列隊站立的所有參加行動的飛行員。杜立特把突發情況告訴了隊員,然後告訴他們:可以自願退出。有替補隊員願意出100美元,換下不去的飛行員。


    沒有一個人願意退出。


    4月18日上午8點15分,杜立特身先士卒,駕駛第一架b-25轟炸機在“大黃蜂號”航母的甲板上迎空而起。


    1個小時後,全部16架轟炸機起飛升空。所有轟炸機保持無線電靜默,貼著海麵低空飛行,撲向日本本土。  5


    4月18日下午3點。


    在日本近海捕魚的日本漁民,看到低空呼嘯而來的幾架飛機,於是興奮地向空中揮手——他們以為自己看到了大日本帝國的空軍。


    但那正是杜立特率領的16架b-25轟炸機。


    那艘發現美國艦隊的“日東丸23號”雖然把消息傳回了東京,但日本人認為在那個海域,美國人的艦載機是不可能飛到日本本土來進行轟炸的。


    所以,他們並沒有重視那個情報。


    就在飛臨東京上空的時候,杜立特的轟炸機中隊看到迎麵飛來了一架飛機。事後他們才知道,那是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的座機,當時,他正準備去視察一所航空學校。


    杜立特空襲東京時從空中拍下的照片


    東條英機的秘書西浦大佐首先發現迎麵飛來的飛機樣子很奇怪,再仔細一看,他驚恐地發現:居然是美軍的飛機!


    但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杜立特率領的16架b-25轟炸機,按照事先製定的目標,將一枚枚重達200多公斤的炸彈和燃燒彈扔了下去,轟炸了東京、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6個城市的多個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


    日本的防空警報,在炸彈落下後才開始響起,而截擊的戰鬥機起飛時,b-25轟炸機的炸彈已經基本扔完了。


    這可能也怪不了日本人,這是日本本土有史以來第一次受到真正的轟炸。(1938年,中國空軍曾對日本實施過一次“紙片轟炸”,詳見本書收錄的“隻剩兩架轟炸機了,但還是要轟炸日本……”一文。)


    日本官方隨即開始了輿論宣傳,表示美軍的這次轟炸效果很小,甚至拿杜立特的名字來證明(杜立特:doolittle,日本人說是do little)。


    被轟炸後的日本建築廢墟


    但是,美軍這次轟炸的目的,並不是要造成多大的物理傷害。


    從來沒有在本土挨過炸彈的日本人,不僅被重重地羞辱,而且日本民眾開始出現對戰爭的恐懼。


    而那16架b-25轟炸機,在扔光炸彈後,按照預定計劃,朝著中國沿海方向飛去。


    預料中的困難,還是發生了。  6


    首先,機隊中的8號機因為油耗過大,已經飛不到中國了。


    經過考慮,8號機改道飛向了蘇聯的海參崴。其實杜立特的“敢死隊”最初考慮的降落地點就是更近的蘇聯,但當時蘇聯和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美國派人密談後被拒絕。


    8號機一降落,5名機組人員就被蘇聯方麵扣留了。一年後,5名機組人員被押送到蘇聯和伊朗邊境的一個地方,他們買通了一個走私的阿富汗人逃到了伊朗境內,輾轉後回國(後來檔案解密,阿富汗人背後的指使者是蘇聯克格勃。蘇聯人當時注意力在德國,不想得罪日本,隻能通過這種方式放走美國人)。


    但其他飛機上的戰友們,就不是個個那麽好運氣了。


    由於美國方麵要保密,準備在4月18日24點左右通知中國的衢州機場,打開通信係統和機場跑道燈,讓美國飛機降落。


    但是,杜立特和他的戰友因為提前起飛,在晚上10點就到了衢州機場上空。衢州機場因為沒有得到任何通知,按照規定,為了避免日軍空襲,所以關閉了一切通信係統和燈光。


    找不到降落地點的杜立特和他的隊員,隻能一圈圈在空中徘徊,看著燃油一點點耗盡。


    最終,他們隻能選擇在浙江西部的山區進行迫降。


    傷亡終於出現了:3號機的機槍手法克托爾在迫降過程中不慎翻落墜崖犧牲,成為當日空襲的第一名犧牲者。


    6號機因為燃油耗盡,連中國大陸也沒有飛到,在象山附近的海麵迫降,投彈手迪特爾和機槍手菲茨毛萊斯溺水身亡。三名遊上岸的機組成員在被中國當地老百姓護送前往安全區途中,被日本人發現,成為俘虜。


    16號機因為迫降地點接近當時日軍控製的南昌,在迫降成功後1小時,五名機組人員全被日軍俘虜。連同3號機的三名幸存戰友一起,這八名美國飛行員被日本法庭開庭審判有罪,罪名是“殺害日本的無辜百姓”。其中三人被立即槍決,剩下的五人飽受折磨,一人被折磨至死,剩下的四人最終在1945年獲救。


    所幸,剩下的64名飛行員和機組成員,全部在迫降後獲救。


    救他們的,都是中國當地的老百姓。


    杜立特的1號機組成員和救助他們的中國百姓在浙西行署門前合影  7


    其實,當時杜立特和他的戰友們根本就無法選擇迫降的地點。


    所以,他們中有的飛機降落在了中國人控製的地區,有的飛機降落在了日占區和中占區犬牙交錯的地區,有的飛機直接降落在了日占區。但無論降落在哪個區域,所有幸存的飛行員,都得到了中國老百姓最大的幫助。


    根據杜立特後來的回憶,他們在出發前,每個人特地都學了一句漢語——“我是美國人”。但迫降之後,他們那些糟糕的發音,聞訊趕來的中國老百姓根本聽不懂。


    不過,在他們讓中國老百姓看了降落傘、飛機殘骸,或者美國軍章等證明物,手腳並用地解釋“我們是去轟炸日本東京”之後,所有的中國老百姓都從最初的驚恐中恢複過來,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美國飛行員提供幫助。


    64名幸存的飛行員,後來被通過各種方式運送到了中國安全的大後方。他們後來一致回憶,一路上,中國人有條件的用飛機、火車、汽車、馬車,沒條件的用毛驢、轎子、滑竿,總之用上了一切可用的交通工具護送他們。沿途的老百姓提供了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食物、衣服和住宿,有的老百姓拿出家裏僅有的雞蛋塞給美國飛行員,而他們全家還在餓著肚子。


    而老百姓的理由隻有一個:你們是來幫我們打鬼子的。


    被感動的美國飛行員也留下了各種紀念品以感謝幫助過他們的老百姓,包括鋼筆、手鏈和勳章等。


    但他們當時不知道,他們的這些好意,最終卻給他們的恩人帶來了大麻煩。  8


    因為本土被轟炸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最終決定在1942年5月發動“浙贛會戰”。


    而日本人進攻的一大目的,就是要摧毀浙江沿岸的中國機場,防止類似的轟炸東京事件再度上演。


    而另一個目的,就是報複。他們大肆搜查美國飛行員迫降地點周邊的中國老百姓家裏,凡是發現有美國飛行員留下的任何東西的,這個村莊的所有人就被集體屠殺。


    在江西撫州南城縣,當地的中國老百姓曾給美國飛行員提供過食物,日本士兵便逼著當地人吃糞便,接著讓這些人前胸靠後背地站在一起,然後開槍射擊,隻為看看一顆子彈究竟能穿過多少個人的身體。最終,這座縣城在日本人的奸淫擄掠之後,被燒成灰燼。


    加拿大傳教士比爾·米切爾當時在教會救濟中國委員會任職,他曾統計過日本戰機對杜立特他們原定的著陸點——浙江衢州造成的破壞:日軍一共進行了1131次轟炸,造成10246人死亡,27456人無家可歸。日本軍隊還摧毀了當地62146間房屋,搶走了7620頭牛,焚毀了三分之一的農作物。


    這是在中國戰區作戰的盟軍飛行員飛行服後背上的身份標識,他們在敵後迫降後隻要向中國百姓展示這個標識,就會得到救助和掩護


    日本人還嫌這樣的報複速度太慢。


    在轟炸之後,日軍的731細菌戰部隊開始在各個村鎮中投放炭疽、瘟疫、霍亂和傷寒病毒,據統計,死於日軍屠殺和細菌戰的中國老百姓,高達25萬人。蔣介石曾給美國政府拍去一份電報,稱“杜立特空襲”讓中國付出了25萬條生命的代價,當美國飛行員撤到中國沿海地區後,日軍對那裏發動了攻擊,“屠殺了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


    但是,在“杜立特空襲”之後,隨著美國“飛虎隊”的逐漸活躍,中國大地上各處依舊出現迫降的美國飛機和幸存的美國飛行員。中國老百姓並沒有被日本人的血腥屠殺嚇倒,所有的美軍迫降飛行員,無論落在淪陷區還是半淪陷區,隻要附近有中國的老百姓,就立刻能得到他們的冒死幫助。


    日本人用各種辦法威逼和恐嚇過中國老百姓,不準他們幫助美國飛行員,但沒有人因為膽怯而退後一步。


    1992年4月18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喬治·布什在“杜立特空襲”五十周年紀念儀式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在轟炸以後,那些善良的中國人不顧自己的安危,為我們的飛行員提供掩護,並為他們療傷。在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我們也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做出的人道主義努力,是他們的幫助才使我們的飛行員能夠安全返回。


    “‘杜立特空襲’雖然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但這些英雄一直受到美國人民的敬仰和尊重。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做出的偉大功勳,也永遠不會忘記為自由和正義事業做出貢獻的中國人。”


    饅頭說


    今天的這篇文章,其實說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16架美國轟炸機轟炸日本的故事。


    第二個,其實是美國飛行員迫降中國後,得到中國老百姓幫助的故事。其實每一隊機組成員受到中國百姓幫助的過程,都是一段故事,有驚險,更有溫暖。


    戰爭年代,最無力、最孱弱的,其實就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但也正是在戰爭年代,普通老百姓的那種堅韌、勇敢和無畏,會更凸顯出來,甚至一點兒都不比手裏拿著武器的士兵遜色。


    當自己的家園麵臨被侵略的危險時,子弟兵是頂在最前麵的那堵牆,而百姓則是牆下堅實的土壤,是士兵們的職責和使命,也是士兵們的動力和根基。


    就像電影《敦刻爾克》裏那個觸動無數人的鏡頭:看到海平麵上出現了無數普通英國民眾駕駛著各類船隻跨海而來,指揮官把望遠鏡放了下來,旁邊人問他看到了什麽,他輕輕吐出一個單詞:


    “home.”


    讀者評論


    會做軟裝的食上社社長luzy:2012年“杜立特空襲”70周年紀念,美國杜立特轟炸者協會特意邀請了浙江衢州江山的村民廖明發前往美國。他的父親廖詩原,正是當年救下3號機領航員沃朱克(charles john ozuk)的人之一。衢州江山是什麽地方?是“三毛一戴”(毛人鳳、毛萬裏、毛森、戴笠)的故鄉……


    煙小火:老百姓真的非常簡單,那個年代可能不論你是哪國人,隻要說,我也是打鬼子的,老百姓一定傾囊相助,哪怕自己有的也隻是那麽可憐的一點點……以他們的腦袋,並不會認真地思考分析,我幫了你,將來可能會遭到什麽樣的折磨。這不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這是民心的本能。


    不亦樂乎:專業就是研究太平洋戰爭,覺得需要補充一點。“杜立特空襲”對戰局最重要的影響應該是,日本因此急於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許多戰略決策的失誤。案例之一就是登陸中途島被美軍擊退,自此太平洋戰場態勢轉折。當然,日本發起太平洋戰爭是注定要失敗的。但曆史過程總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杜立特空襲”促進了戰爭主動權的轉移,曆史意義大於實際戰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的溫度2:細節裏的故事、彷徨和信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瑋並收藏曆史的溫度2:細節裏的故事、彷徨和信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