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h2>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h2>【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天邊金銅仙人掌上的托盤裏,露水已凝結成霜,雁行一去是那麽遙遠,唯見雲闊天長。綠酒杯,紅袖女,趁著重陽佳節,大家來樂一場;人情之溫暖,倒有幾分像在家鄉。 我佩帶著紫莖的蘭花,把幾朵黃菊插在頭上,竭力再做出從前那種狂放的模樣。我想要用沉醉來換取悲涼,動人的歌聲啊,千萬別撩起我心中的哀傷!


    <strong>注釋</strong>


    1金掌:銅仙人掌。漢武帝劉徹曾在建章宮築神明台(一作柏梁台),上鑄銅柱二十丈,有仙人掌托承露盤以佇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長生。


    2綠杯:美酒。紅袖:美女。


    <h2>【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賞析</h2>


    此詞寫於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鬱之情,但並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從和婉到悠揚,適應感情的變化,整著詞的意境是悲涼淒冷的。


    起首兩句以寫秋景起,點出地點是在京城汴梁,時序是在深秋,為下文的“趁重陽”作襯墊。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二十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以承武帝想飲以求長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築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但作者詞風不求以峻峭勝,故第二句即接以閑淡的筆調。白露為霜,天上的長條雲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雲影似乎也隨之延長了。這兩句意象敏妙,滿懷悲涼,為全詞奠定了秋氣瑟瑟的基調。三、四兩句將客居心情與思鄉之情交織來寫,用筆細膩而蘊涵深厚,一方麵讚美故鄉人情之美,表達出思鄉心切的情懷,另一方麵又讚美了重陽友情之美,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過片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和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接下來一句,寫詞人仕宦連蹇,陸沉下位,情緒低落,不得不委屈處世,難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於是不妨再理舊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負友人的一片盛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說:“‘綠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舊狂’,五字三層意: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於外者也。狂已舊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試想,本是清狂耽飲的人,如今要喚起舊情酒興,還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層層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訴說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為深厚的高度。結尾兩句:“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由上麵的歸結,再來一個大的轉折,又引出很多層次。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並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蕙風詞話》又說:“‘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注腳;‘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此乃中肯之語。詞之結句,竟體空靈,包含著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極盡回旋曲折、一詠三歎之妙。“蘭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轉為寬鬆;“殷勤”句隨著內容的迅速濃縮,音節也迅速轉向悠揚;“欲將”二句,感情越來越深沉、曲折,音節也越來越悠揚、激蕩。譚獻評周邦彥《蘭陵王》詞的“斜陽冉冉春無極”句,說“微吟千百遍,當入三昧,出三昧。”讀晏幾道這首詞的最後三句,使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它的意境、音節配合得極有韻味和感染力,妙處須細細體會。《宋詞舉》中雲:“小山多聰俊語,一覽即知其勝。此則非好學深思,不能知其妙處。”此詞正說明了這一點。


    縱觀全詞,盡管作者那種披肝瀝膽的真摯一如既往,但在經曆了許多風塵磨折之後,悲涼已壓倒纏綿;雖然還有鏤刻不滅的回憶,可是已經害怕回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晏幾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晏幾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晏幾道並收藏晏幾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