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原文</h2>
手撚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裏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隻應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h2>【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譯文</h2>
<h2>【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賞析</h2>
這首詞是為懷念歌妓小蓮而作的。首句直呼小蓮之名,等於明確地標出題目,這與把她們的名字嵌入句中的那種隱蔽含蓄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直呼其名更為突出,更為強烈。“手撚香箋”,刻畫詞人凝神沉思之情狀,因為“欲將遺恨倩誰傳”,把思念之情寫成詩句,題上香箋,卻無人為之傳遞,小蓮本人也是見不到的。暗中表示,不知小蓮如今流落何方!故而思念之情也就被沉痛地稱作了“遺恨”。接下來的對偶句中,“逍遙”和“酩酊”隻是填充和配搭,並沒有什麽實際的內涵,兩句所說的就是“歸來獨臥”,“夢裏相逢”。想做個什麽夢,隻是一種主觀的意願,而且是十九不能實現的,所以最終還是連夢中相逢都是不可能的。寫到下片,詞人認識到了,自己和小蓮等人的“歡緣”,隻能如花之易落、月之難圓。行筆至此,詞人的傷感之情已是相當濃烈的了。人稱小晏是古之“傷心人”,於此可見一斑。最後,又把遺恨的想法交付給了秦箏。“秦箏算有心情在”,這表明是經過選擇,才想起了秦箏的,認為這種樂器還算能夠寄托自己的哀傷。“在”字是語助詞,有音無義,隻起加重語氣、強調所述事情的作用,用在這兒,是表示詞人對秦箏可以寄情的信賴之意。能否真的起作用呢?全詞的結句仍然把懸念留給了讀者——“試寫離聲入舊弦”,隻是試一試看,那結果呢?讀者自己去猜測吧。
手撚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裏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隻應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h2>【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譯文</h2>
<h2>【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賞析</h2>
這首詞是為懷念歌妓小蓮而作的。首句直呼小蓮之名,等於明確地標出題目,這與把她們的名字嵌入句中的那種隱蔽含蓄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直呼其名更為突出,更為強烈。“手撚香箋”,刻畫詞人凝神沉思之情狀,因為“欲將遺恨倩誰傳”,把思念之情寫成詩句,題上香箋,卻無人為之傳遞,小蓮本人也是見不到的。暗中表示,不知小蓮如今流落何方!故而思念之情也就被沉痛地稱作了“遺恨”。接下來的對偶句中,“逍遙”和“酩酊”隻是填充和配搭,並沒有什麽實際的內涵,兩句所說的就是“歸來獨臥”,“夢裏相逢”。想做個什麽夢,隻是一種主觀的意願,而且是十九不能實現的,所以最終還是連夢中相逢都是不可能的。寫到下片,詞人認識到了,自己和小蓮等人的“歡緣”,隻能如花之易落、月之難圓。行筆至此,詞人的傷感之情已是相當濃烈的了。人稱小晏是古之“傷心人”,於此可見一斑。最後,又把遺恨的想法交付給了秦箏。“秦箏算有心情在”,這表明是經過選擇,才想起了秦箏的,認為這種樂器還算能夠寄托自己的哀傷。“在”字是語助詞,有音無義,隻起加重語氣、強調所述事情的作用,用在這兒,是表示詞人對秦箏可以寄情的信賴之意。能否真的起作用呢?全詞的結句仍然把懸念留給了讀者——“試寫離聲入舊弦”,隻是試一試看,那結果呢?讀者自己去猜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