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之後的第一天,趙家來了客人。
客人姓紀,叫紀良。他是三郎、四郎的同窗。更重要的是,他是趙小妹的未婚夫。
說來大家以前都在梨東鎮上念書,祁明誠和三郎、四郎也是同窗。但原身這個人吧,即使麵上裝得很好,骨子裏卻是有些瞧不起泥腿子們的,因此很少和三郎、四郎有什麽交流。碰巧那時原身在甲班,三郎、四郎在丙班,碰麵的機會少,原身就以一副“我時刻都要念書”的勤學模樣糊弄過去了。
不過,那時的三郎、四郎就隱隱有些不太喜歡祁明誠此人,隻是礙於大嫂的麵子,又見祁明誠果然沒有做過什麽壞事,他們便覺得也許大家隻是氣場不合而已,因此隻順著原身的意思減少了往來。
後來趙家要結冥親,真的都是看在祁二娘的麵子上,才選中了祁明誠。等到祁明誠成為趙家人以後,三郎、四郎見他的品性與他們當初想象中的全然不同,這才覺得自己狹隘了,心裏都愧疚不已。
說這麽多隻是想要表明一點,其實原身對於三郎、四郎的交友情況所知不多,連帶著現在的祁明誠也沒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並不知道這位姓紀明良的學生到底有何本事,竟然叫趙家人看中了。
按照梨東鎮這邊的規矩,兩戶人家定了親事後,就已經是親戚了,但在沒有正式成親前,兩家人在年後拜年時是互不走動的。如果男方想要表明對女方的重視,就需要在年前上女方家裏送些年貨。
紀良十五六的模樣,樣子有些清瘦,是一副會讓人想起“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的書生模樣。不過,其實他很有力氣,至少比祁明誠有力氣多了。年貨裝了兩籮筐,他用肩膀擔著進了趙家院子。
祁明誠掃了一眼,發現紀良送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米是新米,糖也是買了好糖。
原本坐在火爐前烤火的趙小妹立刻起身躲去她自己的房間了。其實,她今個兒早早就梳妝好了,還特意在臉上抹了胭脂,祁明誠本以為她會好好和未婚夫說說話呢,沒想到兩人隻是打個照麵而已。
紀良從懷中摸出一根細細的銀簪子,紅著臉,卻又不敢追上去。年貨是家裏人準備的,簪子卻是他自己攢錢買的。閑暇時他常常替書坊抄書,私底下還偷偷寫過話本,積少成多就有了一些私房錢。
祁二娘趕緊說:“紀家兄弟你坐,這是送給妹妹的吧?嫂子幫你轉交了。”已婚的女性總是很樂意開新人的玩笑,好在祁二娘說的話都還得體,才沒有讓剛剛進門的紀良羞得想直接從門口退出去。
祁明誠看著覺得有趣。
比起後世總把愛啊恨啊掛在嘴上的年輕男女,像紀良和趙小妹這樣的,還真是單純啊。
趙家的兄弟們顯然對於紀良這個未來妹夫很滿意,祁二娘去廚房裏弄了一碗糖水雞蛋,足足放了九個雞蛋!在這個物資並不是很豐富的時代,大家隻知道雞蛋是個好東西,可不管膽固醇高不高的。
雖說紀良的年紀瞧著並不算大,不過他在為人處事方麵很是進退得體。知道自己吃不了九個雞蛋,他也不死要麵子,喚了幾位舅兄,一碗雞蛋分作幾碗,大家分著吃掉了。祁明誠也分到了一個。
紀良估計是淩晨時就從他自己家裏出發了,到達趙家時還是上午。
因為已經料到了紀良要來,為了招待紀良,趙家早上的那頓飯故意吃得有點晚,等著紀良來了以後才一起吃。而且,祁二娘做得非常豐盛。他們現在對著紀良好,就指著他日後能對趙家小妹好啊!
趙小妹始終沒有從房間裏走出來。
即使紀良的眼神總是忍不住朝小妹房間所在的方向瞄,舅兄們卻都裝作沒有看到這一幕,也沒有誰想去把小妹叫出來。祁二娘指揮著三郎去給小妹點了個爐子,早飯也是送到小妹房裏去給她吃的。
因著紀良家遠,吃過飯沒多久,他又該回去了。再多留一留,他就得走夜路了。
當紀良要走時,三郎又去了趟趙小妹的屋子,很快就拿了一個包袱出來。
這都是趙小妹不久前剛剛做好的新衣服,紀良一套,紀良的奶奶一套,紀良的母親一套。除此以外,她還繡了一個書袋和兩個荷包,那是給紀良弟弟妹妹們的。這算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回禮了。不說這些布料上就花了一些錢,也不說趙小妹的手藝又極好,最重要的是這一針一線裏麵都帶著心意啊!
紀良摟著包袱,站在趙家的院子裏局促半天,最後隻憋出一句話來:“叫新妹兒照顧好自己。”
“行啦,我的親妹子,我能不照顧好了?”趙三郎拍著紀良的肩膀說。
待紀良紅著臉離開後,祁明誠才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怎麽紀家就他一人來了?”
祁二娘臉上原本還有些笑模樣,聽到這話卻神色一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可不就隻有他一人來?這麽冷的天,紀良奶奶那個身子……肯定是出不了門的。他一人來,我反而覺得放心些。”
奶奶出不了門,那不還是還有父母嗎?
卻原來,紀家的情況有些複雜。紀良的母親後來改嫁了。
景朝的民風還算開放,所以民間女子改嫁是常有的事情。打個比方,祁渣爹在原配去世以後,不就立馬把同村的一個寡婦娶進門來了嗎?下河村裏有些人瞧不上祁渣爹為人,也隻是因為有流言說祁渣爹早幾年就和這個寡婦無媒苟合了,倒是從未以“寡婦再嫁”這個理由來抨擊祁渣爹和他的繼妻。
紀良的父親是個秀才,還是個病秧子。紀秀才病逝時,紀良剛剛一歲,和父親一樣體弱多病,瞧著就是個不易養活的。紀良還有一個奶奶,她的身體也是一般,兒子去了以後,她跟著去了半條命。
生活的重擔就這樣全部壓在了紀良母親身上。
因著婆婆和兒子都是藥罐子,家底很快就被掏空了。紀良的母親既要侍奉老人,又要照顧幼子,哪怕家裏還有幾畝地,她也照應不過來啊!她強撐了兩年,最後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隻能改嫁。
紀良母親的人品、樣貌都不錯,即使是二嫁,還是有人上門求娶。
紀良母親卻直接放了話:“雖說阿良父親是個沒良心的,拋下我們孤兒寡母就這麽走了,可我不能和他一樣狠心。所以,哪怕我要改嫁了,我也要帶上阿良和阿良奶奶。阿良此生姓紀,不改姓。”
這條件一出,立馬讓不少人退卻了,但有一位姓何的木匠師傅還是堅持求娶,並且他誠意十足。何師傅家裏的條件不錯,有田有地有手藝,不嫖不賭不鋪張,這樣的人哪能把日子過差了?他前頭也娶過一個妻子,回了趟娘家,好端端地在娘家落水死了,家裏已經有了一兒兩女。三個孩子都還小。
紀良母親就這樣帶著兒子和婆婆改嫁了。
婆媳相依為命幾年,紀良的奶奶其實舍不得兒媳婦改嫁。但是,舍不得也得嫁啊,她老婆子活著就是兒媳婦的拖累,要不是因著紀良還小,老人實在不舍得閉眼,她有時都想一根繩子吊死自己了。
按說,前頭的婆婆都同意了,而且紀良母親改嫁後還繼續奉養婆婆,她根本就沒有做錯什麽,改嫁是應該受到祝福的,可是,在她二嫁的那天,紀家的宗親忽然站出來堵住了何木匠來接她的牛車。
宗親們說了很多看似有道理的混賬話,總結一下他們的意思,就是不讓紀良母親改嫁。
因為紀良的父親是個秀才,是附近幾十個村子裏唯一的秀才,姓紀的人走出去都仿佛叫人高看了一眼,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給紀秀才抹黑的行為都必須是要被阻止的,秀才娘子怎麽能夠改嫁呢?
紀良的母親把蓋頭一掀,指著宗親們破口大罵:“阿良父親成為秀才時,你們一個個把良田掛在他的名下避了田稅,不知道占了多大的便宜!阿良父親一走,你們要重新交田稅了,就覺得他死得太不是時候,因此一個個都轉過來恨上了一個死人!我家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你們怎麽不站出來?現在眼看著我家的日子要變好了,你們又出來說些不著四六的混賬話?老天爺怎麽不把你們收了呢?”
族長把脖子一梗,道:“你今天要是敢走,我就開祠堂,把你的名字從紀秀才的名字後劃掉。”
紀良母親冷笑一聲:“把我的名字劃了,叫阿良做野種去?他可是跟你們一樣姓紀的!”
“你這不貞不潔的女子哪裏有資格教養我紀氏兒郎?沒了你,自然有好人家的女兒照顧紀良。”
紀良的母親姓祁——就是祁明誠的祁,祁在這一片地方算是大姓——祁氏瞬間就想明白了。族長姐姐裏有個老閨女,因為生而癡傻一直沒有嫁出去,族長在她二嫁時鬧了這麽一場,莫不是想要讓他的外甥女取代她的位置?即使紀秀才已經死了,沒法再活過來辦一場婚禮,但如果族長好好操作一下,完全可以讓那個外甥女占了祁氏的位置,成為紀秀才禮法上的妻子,還白撿了紀良這麽一個兒子!
祁氏的憤怒可想而知。她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落到這麽自私的人手裏去!
見祁氏寸步不讓,族長隻覺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他原本就是有備而來,心中早就想好了一條毒計,說:“那就讓紀良自己來選,他若是不想要你這個母親了,你又有什麽臉賴在我們紀家?而他若是非要跟著你一起走,我們紀氏一族定是容不下這種敗壞門風之事的,就讓他出族吧。”
族長無非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反正紀秀才已經死了,如果紀良懂事,能順了族長的心意,那紀良日後也算是他家的人,他家就是供紀良讀書也未嚐不可;而如果紀良不懂事,執意要跟著祁氏走,那何木匠有親兒子,能給紀良一口吃的就算是不錯的了,難道會供他念書?就算供了他念書,紀良真能考上秀才?天底下就沒有這麽容易的事兒!所以借著把他出族來確立權威,族長覺得這買賣不虧。
出族,是讓紀良離開現有的宗族,另開一族。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處置。
一般情況下,什麽樣的人會被出族呢?是那種作奸犯科之人,是那種讓祖宗蒙羞之人,是那種人品敗壞到讓族人忍無可忍之人……這麽說吧,村子裏有些痞子混混,平時一直好吃懶做,手腳不太幹淨,喜歡小偷小摸,人人都厭惡他們,氣急了會直接叫他們去死,但大家也沒想過要讓他們出族啊!
“紀良那時年紀也不大,卻已經能知道好賴,就義無反顧地跟著祁氏走了。”趙大郎對祁明誠解釋說。他雖沒有正經念過書,卻認識幾個字,因此有時說話,還能用上一兩個成語,顯得很有文化。
趙家人覺得紀良的選擇是對的,但是,出族一事其實給紀良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紀良的家距離趙家有兩個山頭,這距離不能說是遠的,但那裏就不算是陽泉縣梨東鎮境內了。他其實是惠常縣人。那他為何要來梨東鎮上求學呢?因為,惠常縣內那家書院的夫子,聽說了紀良是出族之人後,不問原因,不辨真相,直接表明他不會收下紀良這個學生。紀良無奈之下才來了梨東鎮。
這樣的影響或許會跟隨紀良的一生。
客人姓紀,叫紀良。他是三郎、四郎的同窗。更重要的是,他是趙小妹的未婚夫。
說來大家以前都在梨東鎮上念書,祁明誠和三郎、四郎也是同窗。但原身這個人吧,即使麵上裝得很好,骨子裏卻是有些瞧不起泥腿子們的,因此很少和三郎、四郎有什麽交流。碰巧那時原身在甲班,三郎、四郎在丙班,碰麵的機會少,原身就以一副“我時刻都要念書”的勤學模樣糊弄過去了。
不過,那時的三郎、四郎就隱隱有些不太喜歡祁明誠此人,隻是礙於大嫂的麵子,又見祁明誠果然沒有做過什麽壞事,他們便覺得也許大家隻是氣場不合而已,因此隻順著原身的意思減少了往來。
後來趙家要結冥親,真的都是看在祁二娘的麵子上,才選中了祁明誠。等到祁明誠成為趙家人以後,三郎、四郎見他的品性與他們當初想象中的全然不同,這才覺得自己狹隘了,心裏都愧疚不已。
說這麽多隻是想要表明一點,其實原身對於三郎、四郎的交友情況所知不多,連帶著現在的祁明誠也沒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並不知道這位姓紀明良的學生到底有何本事,竟然叫趙家人看中了。
按照梨東鎮這邊的規矩,兩戶人家定了親事後,就已經是親戚了,但在沒有正式成親前,兩家人在年後拜年時是互不走動的。如果男方想要表明對女方的重視,就需要在年前上女方家裏送些年貨。
紀良十五六的模樣,樣子有些清瘦,是一副會讓人想起“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的書生模樣。不過,其實他很有力氣,至少比祁明誠有力氣多了。年貨裝了兩籮筐,他用肩膀擔著進了趙家院子。
祁明誠掃了一眼,發現紀良送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米是新米,糖也是買了好糖。
原本坐在火爐前烤火的趙小妹立刻起身躲去她自己的房間了。其實,她今個兒早早就梳妝好了,還特意在臉上抹了胭脂,祁明誠本以為她會好好和未婚夫說說話呢,沒想到兩人隻是打個照麵而已。
紀良從懷中摸出一根細細的銀簪子,紅著臉,卻又不敢追上去。年貨是家裏人準備的,簪子卻是他自己攢錢買的。閑暇時他常常替書坊抄書,私底下還偷偷寫過話本,積少成多就有了一些私房錢。
祁二娘趕緊說:“紀家兄弟你坐,這是送給妹妹的吧?嫂子幫你轉交了。”已婚的女性總是很樂意開新人的玩笑,好在祁二娘說的話都還得體,才沒有讓剛剛進門的紀良羞得想直接從門口退出去。
祁明誠看著覺得有趣。
比起後世總把愛啊恨啊掛在嘴上的年輕男女,像紀良和趙小妹這樣的,還真是單純啊。
趙家的兄弟們顯然對於紀良這個未來妹夫很滿意,祁二娘去廚房裏弄了一碗糖水雞蛋,足足放了九個雞蛋!在這個物資並不是很豐富的時代,大家隻知道雞蛋是個好東西,可不管膽固醇高不高的。
雖說紀良的年紀瞧著並不算大,不過他在為人處事方麵很是進退得體。知道自己吃不了九個雞蛋,他也不死要麵子,喚了幾位舅兄,一碗雞蛋分作幾碗,大家分著吃掉了。祁明誠也分到了一個。
紀良估計是淩晨時就從他自己家裏出發了,到達趙家時還是上午。
因為已經料到了紀良要來,為了招待紀良,趙家早上的那頓飯故意吃得有點晚,等著紀良來了以後才一起吃。而且,祁二娘做得非常豐盛。他們現在對著紀良好,就指著他日後能對趙家小妹好啊!
趙小妹始終沒有從房間裏走出來。
即使紀良的眼神總是忍不住朝小妹房間所在的方向瞄,舅兄們卻都裝作沒有看到這一幕,也沒有誰想去把小妹叫出來。祁二娘指揮著三郎去給小妹點了個爐子,早飯也是送到小妹房裏去給她吃的。
因著紀良家遠,吃過飯沒多久,他又該回去了。再多留一留,他就得走夜路了。
當紀良要走時,三郎又去了趟趙小妹的屋子,很快就拿了一個包袱出來。
這都是趙小妹不久前剛剛做好的新衣服,紀良一套,紀良的奶奶一套,紀良的母親一套。除此以外,她還繡了一個書袋和兩個荷包,那是給紀良弟弟妹妹們的。這算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回禮了。不說這些布料上就花了一些錢,也不說趙小妹的手藝又極好,最重要的是這一針一線裏麵都帶著心意啊!
紀良摟著包袱,站在趙家的院子裏局促半天,最後隻憋出一句話來:“叫新妹兒照顧好自己。”
“行啦,我的親妹子,我能不照顧好了?”趙三郎拍著紀良的肩膀說。
待紀良紅著臉離開後,祁明誠才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怎麽紀家就他一人來了?”
祁二娘臉上原本還有些笑模樣,聽到這話卻神色一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可不就隻有他一人來?這麽冷的天,紀良奶奶那個身子……肯定是出不了門的。他一人來,我反而覺得放心些。”
奶奶出不了門,那不還是還有父母嗎?
卻原來,紀家的情況有些複雜。紀良的母親後來改嫁了。
景朝的民風還算開放,所以民間女子改嫁是常有的事情。打個比方,祁渣爹在原配去世以後,不就立馬把同村的一個寡婦娶進門來了嗎?下河村裏有些人瞧不上祁渣爹為人,也隻是因為有流言說祁渣爹早幾年就和這個寡婦無媒苟合了,倒是從未以“寡婦再嫁”這個理由來抨擊祁渣爹和他的繼妻。
紀良的父親是個秀才,還是個病秧子。紀秀才病逝時,紀良剛剛一歲,和父親一樣體弱多病,瞧著就是個不易養活的。紀良還有一個奶奶,她的身體也是一般,兒子去了以後,她跟著去了半條命。
生活的重擔就這樣全部壓在了紀良母親身上。
因著婆婆和兒子都是藥罐子,家底很快就被掏空了。紀良的母親既要侍奉老人,又要照顧幼子,哪怕家裏還有幾畝地,她也照應不過來啊!她強撐了兩年,最後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隻能改嫁。
紀良母親的人品、樣貌都不錯,即使是二嫁,還是有人上門求娶。
紀良母親卻直接放了話:“雖說阿良父親是個沒良心的,拋下我們孤兒寡母就這麽走了,可我不能和他一樣狠心。所以,哪怕我要改嫁了,我也要帶上阿良和阿良奶奶。阿良此生姓紀,不改姓。”
這條件一出,立馬讓不少人退卻了,但有一位姓何的木匠師傅還是堅持求娶,並且他誠意十足。何師傅家裏的條件不錯,有田有地有手藝,不嫖不賭不鋪張,這樣的人哪能把日子過差了?他前頭也娶過一個妻子,回了趟娘家,好端端地在娘家落水死了,家裏已經有了一兒兩女。三個孩子都還小。
紀良母親就這樣帶著兒子和婆婆改嫁了。
婆媳相依為命幾年,紀良的奶奶其實舍不得兒媳婦改嫁。但是,舍不得也得嫁啊,她老婆子活著就是兒媳婦的拖累,要不是因著紀良還小,老人實在不舍得閉眼,她有時都想一根繩子吊死自己了。
按說,前頭的婆婆都同意了,而且紀良母親改嫁後還繼續奉養婆婆,她根本就沒有做錯什麽,改嫁是應該受到祝福的,可是,在她二嫁的那天,紀家的宗親忽然站出來堵住了何木匠來接她的牛車。
宗親們說了很多看似有道理的混賬話,總結一下他們的意思,就是不讓紀良母親改嫁。
因為紀良的父親是個秀才,是附近幾十個村子裏唯一的秀才,姓紀的人走出去都仿佛叫人高看了一眼,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給紀秀才抹黑的行為都必須是要被阻止的,秀才娘子怎麽能夠改嫁呢?
紀良的母親把蓋頭一掀,指著宗親們破口大罵:“阿良父親成為秀才時,你們一個個把良田掛在他的名下避了田稅,不知道占了多大的便宜!阿良父親一走,你們要重新交田稅了,就覺得他死得太不是時候,因此一個個都轉過來恨上了一個死人!我家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你們怎麽不站出來?現在眼看著我家的日子要變好了,你們又出來說些不著四六的混賬話?老天爺怎麽不把你們收了呢?”
族長把脖子一梗,道:“你今天要是敢走,我就開祠堂,把你的名字從紀秀才的名字後劃掉。”
紀良母親冷笑一聲:“把我的名字劃了,叫阿良做野種去?他可是跟你們一樣姓紀的!”
“你這不貞不潔的女子哪裏有資格教養我紀氏兒郎?沒了你,自然有好人家的女兒照顧紀良。”
紀良的母親姓祁——就是祁明誠的祁,祁在這一片地方算是大姓——祁氏瞬間就想明白了。族長姐姐裏有個老閨女,因為生而癡傻一直沒有嫁出去,族長在她二嫁時鬧了這麽一場,莫不是想要讓他的外甥女取代她的位置?即使紀秀才已經死了,沒法再活過來辦一場婚禮,但如果族長好好操作一下,完全可以讓那個外甥女占了祁氏的位置,成為紀秀才禮法上的妻子,還白撿了紀良這麽一個兒子!
祁氏的憤怒可想而知。她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落到這麽自私的人手裏去!
見祁氏寸步不讓,族長隻覺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他原本就是有備而來,心中早就想好了一條毒計,說:“那就讓紀良自己來選,他若是不想要你這個母親了,你又有什麽臉賴在我們紀家?而他若是非要跟著你一起走,我們紀氏一族定是容不下這種敗壞門風之事的,就讓他出族吧。”
族長無非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反正紀秀才已經死了,如果紀良懂事,能順了族長的心意,那紀良日後也算是他家的人,他家就是供紀良讀書也未嚐不可;而如果紀良不懂事,執意要跟著祁氏走,那何木匠有親兒子,能給紀良一口吃的就算是不錯的了,難道會供他念書?就算供了他念書,紀良真能考上秀才?天底下就沒有這麽容易的事兒!所以借著把他出族來確立權威,族長覺得這買賣不虧。
出族,是讓紀良離開現有的宗族,另開一族。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處置。
一般情況下,什麽樣的人會被出族呢?是那種作奸犯科之人,是那種讓祖宗蒙羞之人,是那種人品敗壞到讓族人忍無可忍之人……這麽說吧,村子裏有些痞子混混,平時一直好吃懶做,手腳不太幹淨,喜歡小偷小摸,人人都厭惡他們,氣急了會直接叫他們去死,但大家也沒想過要讓他們出族啊!
“紀良那時年紀也不大,卻已經能知道好賴,就義無反顧地跟著祁氏走了。”趙大郎對祁明誠解釋說。他雖沒有正經念過書,卻認識幾個字,因此有時說話,還能用上一兩個成語,顯得很有文化。
趙家人覺得紀良的選擇是對的,但是,出族一事其實給紀良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紀良的家距離趙家有兩個山頭,這距離不能說是遠的,但那裏就不算是陽泉縣梨東鎮境內了。他其實是惠常縣人。那他為何要來梨東鎮上求學呢?因為,惠常縣內那家書院的夫子,聽說了紀良是出族之人後,不問原因,不辨真相,直接表明他不會收下紀良這個學生。紀良無奈之下才來了梨東鎮。
這樣的影響或許會跟隨紀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