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薑,生莊公及共(gong)叔段。莊公寤(wu)【通.啎wu】生,驚薑氏,故名曰寤生,遂惡(wu)之。愛共(gong)叔段,欲立之。亟( qi )請於武公,公弗(fu)許。
及莊公即(ji)位,為之請製。公曰:“製,岩邑也,虢(guo)叔死焉。佗(tā )【通.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通.太】叔。祭(zhài)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參【通 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製也,君將不堪。”公曰:“薑氏欲之,焉辟【通避bi】害?”對曰:“薑氏何厭【通饜yàn 】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通毋】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lin)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shèng),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yān)。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舊讀gong】。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通悌ti】,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誌。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通置)薑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穀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嚐小人之食矣,未嚐君之羹,請以遺(wèi)之。”公曰:“爾有母遺,繄(yi)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在這裏讀yu】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薑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yi)。”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kui),永錫【通賜】爾類。’其是之謂乎?”
注釋
1選自《左傳·隱公元年》。鄭伯,指鄭莊公。鄭屬伯爵,所以稱鄭伯。鄭,春秋時國名,姬姓,在現在河南省新鄭縣一帶。克,戰勝。段,鄭莊公之弟。鄢(yān),鄭地名,在現在河南省鄢陵縣境內。
2〔初〕當初。《左傳》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這個詞,這裏指鄭伯克段於鄢以前。
3〔鄭武公〕名掘突,鄭桓公的兒子,鄭國第二代君主。
4〔娶於申〕從申國娶妻。申,春秋時國名,薑姓,在現在河南省南陽市北。後為楚所滅。
5〔曰武薑〕叫武薑。武薑,鄭武公之妻,“薑”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諡號。
6〔共(gong)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歲小,因此稱“叔段”。失敗後出奔共,因此又稱“共叔段”。共,春秋時國名,在現在河南省輝縣。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7〔寤生〕難產的一種,胎兒的腳先生出來。寤,通“啎”,逆,倒著。
8〔遂惡(wu)之〕因此厭惡他。遂,連詞,因而。惡,厭惡。
9〔亟(qi)請於武公〕屢次向武公請求。亟,屢次。於,介詞,向。
10〔公弗許〕武公不答應她。弗,不。
11〔及莊公即位〕到了莊公做國君的時候。及,介詞,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12〔製〕地名,即虎牢,在現在河南省滎(xing)陽縣西北。
13〔岩邑〕險要的城鎮。岩,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4〔虢(guo)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裏。虢,指東虢,古國名,為鄭國所滅。焉,相當於“於是”“於此”。
15〔佗邑唯命〕別的地方,聽從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唯命,隻聽從您的命令。
16〔京〕地名,在現在河南省滎陽縣東南。
17(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三。
18〔祭(zhài)仲〕鄭國的大夫。
19〔都城〕都邑的城牆。
20〔雉(zhi)〕古代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21〔國〕國家。
22〔製〕製度。
23〔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大的城不能超過國都城的三分之一。參,同“三”(因繁體作“叁”)。國,國都。
24〔不度〕不合製度。
25〔非製〕不是(先王的)製度。
26〔不堪〕受不了,控製不住的意思,
譯文
從前,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名叫武薑,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難產,武薑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從此就厭惡他。武薑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
到莊公即位的時候,武薑就替共叔段請求分封到製邑去。莊公說:“製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裏,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武薑便請求封給太叔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裏,稱他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城牆超過三百方丈長,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製度規定,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現在,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不符合法製,您將要不能控製。”莊公說:“薑氏想要這樣,我如何躲開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薑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很難鏟除幹淨,何況是您那受到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趨滅亡,你姑且等待。”
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於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暗中歸自己控製。公子呂說:“一個國家受不了兩個國君的統治,現在您打算怎麽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麽我請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給,那麽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莊公說:“不用管他,他自己會遭到災禍的。”
太叔又把兩處地方改為自己統轄的地方,一直擴展到廩延。子封說:“可以行動了!土地擴大了,他將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擁護。”莊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大了,也終將崩潰。”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準備好了充足的糧食,修繕盔甲兵器,準備好了步兵和戰車,將要襲擊。鄭國都。武薑準備為共叔段打開城門做內應。莊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襲鄭的日期,說:“可以出擊了!”於是命令子封率領二百輛戰車,去討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於是逃到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城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國。
《春秋》記載道:“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意為大哥),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共叔段是出於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隱含責難鄭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莊公就把武薑安置在城潁,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到死後埋在地下),不再見麵!”過了些時候,莊公後悔了。有個叫潁考叔的,是潁穀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特意把貢品獻給鄭莊公。莊公賜給他飯食。潁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麽這樣。潁考叔答道:“小人有一個母親,我吃的東西她都吃過,隻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請讓我帶回去送給她吃。”莊公說:“你有個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獨我就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為什麽這麽說?”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潁考叔他後悔的心情。潁考叔答道:“您有什麽憂慮的?隻要掘地挖出泉水,挖個隧道,在那裏見麵,那誰能您違背了誓言(不是跟誓詞相合)呢?”莊公依了他的話。莊公走進隧道去見武薑,賦詩道:“大隧之中相見啊,多麽和樂相得啊!”武薑走出地道,賦詩道:“大隧之外相見啊,多麽舒暢快樂啊!”於是薑氏和莊公作為母親和兒子跟從前一樣(即恢複了母子關係)
君子說:“潁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僅孝順自己的母親,而且把這種孝心推廣到鄭伯身上。《詩經·既醉》篇說:‘孝子不斷地推行孝道,永遠能感化你的同類。’大概就是對潁考叔這類孝子而說的吧?”
評析
此文作為編年體史書《左傳》的一個片段,卻儼然一篇完整而優美的記事散文。文章把發生在兩千七百多年前的“鄭伯克段於鄢”這一曆史事件,具體可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仿佛真的進入了時間隧道,麵對麵地聆聽曆史老人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一事件的緣起、發生、發展和最後結局。從而,不僅讓我們明了這一曆史事件的真實情況,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相關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進而感悟到鄭國最高統治者內部奪權鬥爭的尖銳性和殘酷性。
此文能有這樣的藝術效果,有多方麵的原因,但主要是記敘得法。此文並不平鋪直敘地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而是緊緊抓住相關人物性格的發展邏輯及其言行展開記述。這樣,不僅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正是相關人物的固有個性決定著事件的發展和結局;同時又使我們在事件的發展和結局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相關人物的固有個性。
通過此文,我們還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左傳》的一種總體行文特點,即不著一褒字,也不著一貶字,而褒貶自在其中。這種手法,也正是《春秋》一書所用的手法。即後來常說的“春秋筆法”。即如我們所說的鄭莊公陰險狡詐、薑氏偏心溺愛、共叔段貪得無厭,並非作者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通過他們各自的言行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好的敘事體作品,作者的傾向是在真實而客觀地敘述和描寫故事的發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的。《左傳》作者對“鄭伯克段於鄢”這一事件的政治傾向和思想傾向不也是這樣顯現出來的嗎?
當然本文還有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言簡潔等特點,這屬於具體的表達技巧的問題,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及莊公即(ji)位,為之請製。公曰:“製,岩邑也,虢(guo)叔死焉。佗(tā )【通.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通.太】叔。祭(zhài)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參【通 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製也,君將不堪。”公曰:“薑氏欲之,焉辟【通避bi】害?”對曰:“薑氏何厭【通饜yàn 】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通毋】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lin)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shèng),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yān)。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舊讀gong】。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通悌ti】,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誌。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通置)薑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穀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嚐小人之食矣,未嚐君之羹,請以遺(wèi)之。”公曰:“爾有母遺,繄(yi)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在這裏讀yu】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薑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yi)。”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kui),永錫【通賜】爾類。’其是之謂乎?”
注釋
1選自《左傳·隱公元年》。鄭伯,指鄭莊公。鄭屬伯爵,所以稱鄭伯。鄭,春秋時國名,姬姓,在現在河南省新鄭縣一帶。克,戰勝。段,鄭莊公之弟。鄢(yān),鄭地名,在現在河南省鄢陵縣境內。
2〔初〕當初。《左傳》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這個詞,這裏指鄭伯克段於鄢以前。
3〔鄭武公〕名掘突,鄭桓公的兒子,鄭國第二代君主。
4〔娶於申〕從申國娶妻。申,春秋時國名,薑姓,在現在河南省南陽市北。後為楚所滅。
5〔曰武薑〕叫武薑。武薑,鄭武公之妻,“薑”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諡號。
6〔共(gong)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歲小,因此稱“叔段”。失敗後出奔共,因此又稱“共叔段”。共,春秋時國名,在現在河南省輝縣。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7〔寤生〕難產的一種,胎兒的腳先生出來。寤,通“啎”,逆,倒著。
8〔遂惡(wu)之〕因此厭惡他。遂,連詞,因而。惡,厭惡。
9〔亟(qi)請於武公〕屢次向武公請求。亟,屢次。於,介詞,向。
10〔公弗許〕武公不答應她。弗,不。
11〔及莊公即位〕到了莊公做國君的時候。及,介詞,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12〔製〕地名,即虎牢,在現在河南省滎(xing)陽縣西北。
13〔岩邑〕險要的城鎮。岩,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4〔虢(guo)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裏。虢,指東虢,古國名,為鄭國所滅。焉,相當於“於是”“於此”。
15〔佗邑唯命〕別的地方,聽從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唯命,隻聽從您的命令。
16〔京〕地名,在現在河南省滎陽縣東南。
17(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三。
18〔祭(zhài)仲〕鄭國的大夫。
19〔都城〕都邑的城牆。
20〔雉(zhi)〕古代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21〔國〕國家。
22〔製〕製度。
23〔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大的城不能超過國都城的三分之一。參,同“三”(因繁體作“叁”)。國,國都。
24〔不度〕不合製度。
25〔非製〕不是(先王的)製度。
26〔不堪〕受不了,控製不住的意思,
譯文
從前,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名叫武薑,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難產,武薑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從此就厭惡他。武薑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
到莊公即位的時候,武薑就替共叔段請求分封到製邑去。莊公說:“製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裏,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武薑便請求封給太叔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裏,稱他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城牆超過三百方丈長,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製度規定,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現在,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不符合法製,您將要不能控製。”莊公說:“薑氏想要這樣,我如何躲開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薑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很難鏟除幹淨,何況是您那受到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趨滅亡,你姑且等待。”
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於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暗中歸自己控製。公子呂說:“一個國家受不了兩個國君的統治,現在您打算怎麽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麽我請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給,那麽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莊公說:“不用管他,他自己會遭到災禍的。”
太叔又把兩處地方改為自己統轄的地方,一直擴展到廩延。子封說:“可以行動了!土地擴大了,他將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擁護。”莊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大了,也終將崩潰。”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準備好了充足的糧食,修繕盔甲兵器,準備好了步兵和戰車,將要襲擊。鄭國都。武薑準備為共叔段打開城門做內應。莊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襲鄭的日期,說:“可以出擊了!”於是命令子封率領二百輛戰車,去討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於是逃到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城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國。
《春秋》記載道:“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意為大哥),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共叔段是出於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隱含責難鄭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莊公就把武薑安置在城潁,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到死後埋在地下),不再見麵!”過了些時候,莊公後悔了。有個叫潁考叔的,是潁穀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特意把貢品獻給鄭莊公。莊公賜給他飯食。潁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麽這樣。潁考叔答道:“小人有一個母親,我吃的東西她都吃過,隻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請讓我帶回去送給她吃。”莊公說:“你有個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獨我就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為什麽這麽說?”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潁考叔他後悔的心情。潁考叔答道:“您有什麽憂慮的?隻要掘地挖出泉水,挖個隧道,在那裏見麵,那誰能您違背了誓言(不是跟誓詞相合)呢?”莊公依了他的話。莊公走進隧道去見武薑,賦詩道:“大隧之中相見啊,多麽和樂相得啊!”武薑走出地道,賦詩道:“大隧之外相見啊,多麽舒暢快樂啊!”於是薑氏和莊公作為母親和兒子跟從前一樣(即恢複了母子關係)
君子說:“潁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僅孝順自己的母親,而且把這種孝心推廣到鄭伯身上。《詩經·既醉》篇說:‘孝子不斷地推行孝道,永遠能感化你的同類。’大概就是對潁考叔這類孝子而說的吧?”
評析
此文作為編年體史書《左傳》的一個片段,卻儼然一篇完整而優美的記事散文。文章把發生在兩千七百多年前的“鄭伯克段於鄢”這一曆史事件,具體可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仿佛真的進入了時間隧道,麵對麵地聆聽曆史老人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一事件的緣起、發生、發展和最後結局。從而,不僅讓我們明了這一曆史事件的真實情況,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相關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進而感悟到鄭國最高統治者內部奪權鬥爭的尖銳性和殘酷性。
此文能有這樣的藝術效果,有多方麵的原因,但主要是記敘得法。此文並不平鋪直敘地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而是緊緊抓住相關人物性格的發展邏輯及其言行展開記述。這樣,不僅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正是相關人物的固有個性決定著事件的發展和結局;同時又使我們在事件的發展和結局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相關人物的固有個性。
通過此文,我們還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左傳》的一種總體行文特點,即不著一褒字,也不著一貶字,而褒貶自在其中。這種手法,也正是《春秋》一書所用的手法。即後來常說的“春秋筆法”。即如我們所說的鄭莊公陰險狡詐、薑氏偏心溺愛、共叔段貪得無厭,並非作者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通過他們各自的言行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好的敘事體作品,作者的傾向是在真實而客觀地敘述和描寫故事的發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的。《左傳》作者對“鄭伯克段於鄢”這一事件的政治傾向和思想傾向不也是這樣顯現出來的嗎?
當然本文還有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言簡潔等特點,這屬於具體的表達技巧的問題,這裏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