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舜四十二年冬天,霜降之後,草木仍舊青蔥,絕不凋萎,大家以為稀奇,有人說是草木之妖。伯禹道:“這不是妖,是木氣太勝之故。”帝舜聽了,笑道:“恐怕是應在汝身上呢。
朕德在土,汝德在木,克土的是木。前年青龍出現,青色屬木,連年草木非常暢茂,亦是木的征兆。照這樣看來,汝可以代朕即位了。”伯禹聽了,非常惶窘,稽首固辭。帝舜亦不再說。
過兩日,帝舜向群臣道:“古來君主治道告成,總要舉行封禪之禮,以告成功於天。如帝嚳及先帝各朝都是如此的。朕忝承大寶四十餘年,仰賴先帝的遺烈,及爾等大小臣工的輔佐,居然四海乂安,亦可以算為成功了。朕想舉行一次封禪之禮,諸臣以為如何?”群臣聽了,自然無不讚成。於是由秩宗伯夷籌備一切,擇定了日期,率領群臣,徑到泰山。所封的是泰山,所禪的亦是雲雲。禮畢之後,帝舜向群臣道:“朕有私事,尚想歸去省墓一次,不免勾留多日,汝等各有職務,可先歸去吧。”群臣聞言,紛紛先歸。
帝舜帶了幾個從人到諸馮山一帶省餅了墓,然後向各處遊覽。偶然到得一個地方,名叫鳴條。愛其山水清幽,便叫人造了幾間房屋,就此住下,不歸蒲阪了。原來帝舜這個辦法,就是帝堯作遊宮於成陽的辦法,避開都城,好讓伯禹獨行其誌,省得他有事總來稟白,可見帝堯、帝舜的心腸正是一樣的。哪知鳴條地方離蒲阪近,不比成陽離平陽遠,所以帝舜雖則避居鳴條,但是伯禹遇事仍是要來請示,帝舜覺得有點失計了。
一日,伯禹又來覲見,說道:“據南方諸侯奏報,有一個怪物出現於崇山,獸身人麵,乘著兩龍,他們不知道是何神祇,因來詢問。”帝舜道:“汝從前號召百神,誅擒萬怪,當然能夠知道究竟是什麽神怪,汝猜猜看。”伯禹道:“獸身人麵,乘兩龍的神祇甚多,不過出現於南方,當然是祝融了。”帝舜道:“汝看祝融無端而降,主何征兆?於國於民有害嗎?”伯禹道:“依臣看來,不過偶然耳,恐沒有什麽關係。”帝舜道:“那麽恐怕亦應在汝身上呢。祝融是火神,木盛則生火,想來亦是汝之德所感召也。”
伯禹正要謙謝,忽見外麵遞到一信,說是有庳國送來的。
帝舜忙接來,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闊別觚棱,瞬經十載,河、汾瞻望,靡日不思。本擬應循例入朝,藉修君臣之誼,亦朕兄弟之情。不意去歲猝得痼疾,醫藥罔效,恐難久延。伏思弟早歲瞀謬,屢屢開罪於兄,承兄推骨肉之愛,不忍加誅,仍複分茅胙土,俾享尊榮,此德此恩,高天厚地,犬馬齒雖盡,九泉之下仍當銜感不忘也。弟年逾期頤,死亦何恨?所恨者不能歸正丘首,並與兄為最後之一麵,殊為耿耿耳。敤妹聞亦困頓床褥,衰頹之身,恐難全愈。如弟噩耗到日,千乞勿使聞知,以增其悲,而促其生。並望吾兄亦善保玉體,勿為弟作無益之悲!則弟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書不盡意。
帝舜看完之後,即頓足說道:“朕弟病危,朕須親往一視之!”伯禹道:“南方道遠,帝春秋高,恐不宜於跋涉。”帝舜道:“不打緊,朕自問尚可支持。”伯禹知道帝舜天性友愛,一定要去,無從攔阻,隻好不言,告辭而去。這裏帝舜就進內,吩咐女英和登北氏預備行李。女英等聞之,皆大驚,苦苦勸阻。
帝舜哪裏肯聽,說道:“吾弟病危,在理應該前往看視,況且現在祝融降於崇山,南方之地,訛言朋興。三苗之國,本來是好亂而迷信神道的,會不會因此而發生變故,均未可知。朕雖已將大政盡行交給伯禹,但是於國於民有關係的,仍當盡其義務,不敢以付托有人而遂一切不管。所以朕此番出行,可以說不純屬私情,還帶一點急公之義,就是鎮撫南方。你們趕快給我預備吧。”女英等聽了沒法,隻得督促宮人去預備,按下不提。
且說帝舜一個長女,是嫁給伯益的,此外還有兩個小女,一個叫宵明,一個叫燭光,都是登北氏所生,年紀都在二十左右。聽見說老父要遠行,亦齊來勸阻。帝舜歎口氣道:“你們來勸我,亦見你們的孝心。但是你們的意思不過以我年老,怕我死在外麵就是了。殊不知人之生死,是有天命,要死,不必一定在路上。不該死,不必一定在家裏,你們放心吧。”二女道:“那麽母親等總同去的。”帝舜道:“不必不必。還是朕輕車簡從的前去為是,大隊人馬,又費周折了。”官明道:“那麽父親路上無人服事,怎樣呢?”帝舜道:“不妨事,朕自有從人可以伺候。”燭光道:“父親帶了兩個女兒去,如何?”帝舜忙道:“動不得,動不得。汝等豈沒有聽見高辛氏女兒的故事嗎?南方蠻苗性質不好,汝等豈可前往輕試呢?”二女聽了,不敢複盲。但念父親垂老遠征,骨肉乖離,實屬可傷:姊妹兩個隻得暗暗共去垂淚。
過了一日,行裝辦好,正要起身,忽見伯禹帶了百官前來勸止,說道:“現在有苗氣勢正高,心懷叵測,帝以高年,豈可往冒此險?還以慎重為是。”帝舜道:“朕以至誠待人,想有苗亦不至為難於我。倘有變故,朕自有應付方法,汝等放心吧。不過汝等前來,亦甚好,有一項物件,是前代所遺下來的,此刻不知在平陽,還是在蒲阪?汝等能替朕尋到送來最妙。”
群臣忙問何物,帝舜道:“就是帝嚳時代,丹丘國所貢的瑪瑞甕甘露。從前先帝時,由毫邑遷到平陽,曾經班賜群臣共嚐過的,汝等可將此物尋來,朕將攜至南方,為此露是仙品,可以卻死長生,或者能救朕弟之命也。”眾臣聽了唯唯。伯益忙飭人兩處去找。
這裏帝舜與家人及群臣作別,帶了許多從人,就逾過中條山,徑向南行。走到嵩山相近,那瑪瑙甕甘露已經送到。帝舜揭開一看,仍舊是滿滿的,不覺心中大慰,就載了瑪瑙甕徑向南行。直到雲夢大澤,果有人報告有苗國君。有苗國君大驚,不知帝舜此來何意,忙召集群臣會議。那時成駒已亡,繼任的人非常平和,亦頗有遠慮,當下就說道:“放他過去吧,不必刁難他。”有苗國君道:“虞舜久已不巡守了,前幾次巡守都是禹代行的,此次忽然親來,難保不有陰謀。”那繼任的人道:“有庳國君是他的胞弟,前數月聞得正在患病,虞舜此來,必是去望病的。而且聽說所帶的人不多,又無兵隊護送,必無他意,放過去吧。”
有苗國君正要答應,旁邊一個臣子讒言道:“依我看,不放他過去,等他來了之後擒住他,將他弄死,或者將他拘起來,叫人和伯禹去說平分天下。他們要保全虞舜的性命,一定答應,豈不是好嗎?”那繼任的人道:“我看不好。虞舜向來號稱以德服人,四方諸侯和他要好的多,不比伯禹,崇尚武力,諸侯和他要好的少。況且他又是天下的共主,年紀又大了,現在輕車簡從的來到此地,並無不利於我們的形跡,我們無端的拘他起來,或將他弄死。四方諸侯必定不直我們之所為,我們的形勢就孤立了。況且伯禹久有即位之心,礙著虞舜不死,他這個天子的名義還不能實受。我們倘將虞舜拘起來,或弄死他,那麽他正中下懷,可以早即尊位,而且正可以趁此借報仇之名奉詞伐罪,與我們為難,以為他統一集權之計,豈不是我們倒反不利嗎?我的意思,虞舜此刻已經一百多歲了,能有幾日好?
我們對於他,這個虛人情落得做的。所以我說不但應該放他過去,而且此刻先要去迎接,一切禮節,極其恭順,給四方諸侯看看,知道我們對於中央政府並無不臣之心。那麽將來伯禹如果再用非法的政策來箝製我們,我們和他反抗,大家一定原諒,和我們表同情了。”
有苗國君聽了這番話,極口稱是。於是即刻帶了許多侍從,備了許多禮物,親自到雲夢大澤南岸迎接朝見。這時各地諸侯一路扈從帝舜而來的已不少,聲勢甚盛,有苗國君才佩服那謀臣的識見真是不錯。朝見之後,就隨同各路諸侯直送帝舜到南嶽。這時南方諸侯聽說帝舜南巡,來朝見的尤多,帝舜遂和眾諸侯說道:“朕此次南來是私人行動,並非正式巡守。承汝等遠來相訪,感激之至,心實不安,但汝等既可前來,朕與汝等藉此一敘,亦是難得之事。朕有一種異物異味,係先朝所遺,幾百年了。此刻朕從北方帶來,少頃到了衡山之上,與諸位共嚐吧。”眾諸侯聽了,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隻得唯唯答應。
帝舜徑上衡山,先叫人擇一塊平地,築起一個壇來,將那瑪瑙甕安放在上麵。卻是奇怪,那壇上自從寶甕安放之後,便不時有雲氣氤氳而生,如煙如絮,朝暮不絕。眾諸侯見了,都覺得有點奇異。過了一日,帝舜大會諸侯,將這瑪瑙甕的曆史告訴了他們,並且說時淳則露滿、時澆則露竭的奇妙。諸侯等聽了,似信不信,帝舜就飭人將寶甕蓋揭去,眾諸侯上前一望,隻覺一股清香直透腦際,非蘭非麝,甜美無倫。甕中盛著滿滿寶露,其清如水,可以見底。帝舜又飭人拿了盂勺來,一勺一孟的分給各路諸侯。大家飲了,其甘如醴,覺得遍體芬芳,個個精神陡長。足足舀了數十勺,但是細看甕中,依然滿滿如前,並無減少,眾諸侯才知道它真是神物,那時淳則滿、時澆則竭的話,當然必定可信的。
這麽一來,不但眾諸侯格外傾心吐膽的誠服,就是心懷叵測的有苗國,亦打消他的異誌了。有人說,這是帝舜的神道設教,一種桑服苗民的策略,不知究竟是不是。後來帝舜又與眾諸侯就在壇下一座賓館中共同宴飲。這日正值望日,一輪明月高掛天空,照得萬裏河山如銀似水,都覺快樂非凡,盡歡而散。
次日,諸侯紛紛告辭歸去,帝舜亦載了瑪瑙再向南行。一日走到零陵,離有庳不遠,忽有人來報,說有庳國君已去世了。
帝舜手足情深,當然傷悼之至,但亦無法可想。本來載了寶露前來,原想仗它的力醫治象病的,現在人既死了,那麽這寶露亦無所用之。於是就將它安置在零陵之地,自己卻與從人急急趲行。後來零陵地方的人給舜造了一個廟,將這瑪瑙甕安放在廟前。不知何年何月,廟塌了,瑪瑙甕亦埋人地。到得秦始皇南巡到零陵時,偶然掘地,得到這個甕,可容八鬥,亦不知道它是何人所造的。直到漢朝的東方朔,它是博古通今之人,知道這個甕的曆史,方才給它說明,又給它做了一個《寶甕銘》,因此流傳到後世。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舜到了有庳之後,在象靈前慟哭祭奠一番,自不消說。一麵仍叫象的長子承襲君位,並訓勉了他幾句。象的事情至此總算結束。想想象的為人,屢謀殺舜,又想篡奪二嫂,平日又非常傲慢,可謂極無良心之人了。但自經帝舜感化之後,頗能改行為善。他在有庳地方,雖然沒有一點實權,一切治民的方法,統由帝舜所派遣的人做主。但是他自己頗知道,自己毫無政治知識,並不去顧問,又不去掣那個代治人的肘。又不是今日要這項,明日要那項,做那驕奢婬佚流連荒亡之事。所以幾十年之中,有庳的地方治理得很好。那些百姓不知道象是沒有實權的,都以為是他用人得當之所致,因此無不歌頌他。
現在死了之後,就給立起一個祠來,春秋祭祀。照這樣看來,象這個人還不算是下愚不移,還算是個中材之人。然而舜竟能夠感化他,這種力量亦可謂偉大了。現在靈博之山?還有他的祠宇,大家尊他為鼻天子祠。雖則中間給唐朝的柳宗元所毀,但是不久依舊複興。直到明朝,王陽明先生且給他做了一篇祠記。一個不孝不弟的人,有如此一種結果,亦足以自豪了。閑話不提。
且說帝舜自從象死之後,鬱鬱不樂,從人恐怕他發病,都勸出外遊散。帝舜依他們,就向東南而行。一日,行到蒼梧之野,路上遇見一個人,仙風道骨,氣概不凡。帝舜詫異,就上前與他施禮,問他姓名。那人知道帝舜是天子,亦非常起敬,慌忙答道:“小人姓何,名侯。今日得遇天子,真是萬幸。”
帝舜便問他:“作何生業?”何侯道:“慚愧慚愧。小人無所事事,妄想成仙,除耕樵之外,專務修練,以求飛升而已。”
帝舜聽了,搖搖頭道:“這個恐是空話。朕當初亦曾研究此事,吐納導引,行之頗久,神明雖是不衰,然而飛升談何容易!”
何侯道:“不然。成仙之人有兩種,一種是根器淺薄之人,全恃自己苦修而得,如小人就是這一類。一種是根底深厚的人,不必怎樣苦修,時刻一到,自然有上界真仙前來迎接,如聖天子就是這一類。小人飛升之期已不遠,聖天子飛升之期亦到了呢。”帝舜聽了這話,哪裏肯信,說道:“朕向來最惡的是諂媚談詞。南方無人可談,今日和汝相遇,汝萬不可再以這種話來觸耳。”何侯笑道:“這個不是小人的話,是赤鬆子的話。
赤鬆子現為昆林仙伯,治理南嶽衡山,前日曾向小人說,聖天子超凡人聖之期到了。明日過此,汝可善為引導。小人所以前來迎接。”
帝舜聽了,益覺不信,說道:“赤鬆子遊戲人間,在先帝時確係有的,但既然要引朕超凡出世,何不親來,而叫汝來?
假使汝是個凡人,不過和朕一樣,何以能引導朕?假使汝是仙人,必有仙術,必須試演一二與朕觀看,朕方能信汝。”侯笑道:“這亦容易。寒舍不遠,可否屈駕暫往一坐?小人自有以副聖天子之望。”帝舜聽他如此說,要試驗他的真假,便欣然帶了從人跟著他走。
起初路旁盡是梧桐,後來迤邐入一山麓,兩旁盡是翠竹蒼鬆仰望山勢,覺比衡山還要來得高。有九個峰頭,隱隱約約掩映於煙靄之中。帝舜到得此間,心曠神怡,不但憂鬱頓釋,而且塵慮盡消。又走了一程,已近山腰,何侯止住步道:“寒舍到了,請裏麵小坐。”帝舜一看,隻見門臨溪水,後接危峰,茅屋數間,精潔之至。進內坐下,那些從者無可容身,都在門外憩息。何侯家中別無他人,隻一小童烹泉供客。何侯至此,先向帝舜耳邊切切私語了一陣,不知說什麽話。從人等從門外望之,但見帝舜連連點首而已。
後來二人對談,聲細語微,足足有一個時辰。忽然帝舜站起來向那些從人道:“汝等行帳都帶來嗎?”從人答道:“都帶來。”帝舜道:“今日時已不早,朕就寄住在此,汝等亦在此住下吧。”從人答應,自去支帳炊飯。這裏帝舜與何侯一直談至夜深,方才就寢。次日,二人依舊繼談。從人等亦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麽,但聽何侯說一句道:“明日大吉,晚間可以去了。”帝舜連連點首。
又過了一日,帝舜拿了幾塊竹簡,提起刀筆,各各在上麵寫了幾句話,就放在案上。又吩咐從人預備盤水?沐浴餅了,換了一套新衣。看看近晚,帝舜叫過從人來吩咐道“朕今晚就要上升於天了,汝等待朕上升之後,可急急歸到帝都去通報。
朕另有遺書幾件,可以拿去。所有話語都寫明在上麵,此外別無它語。”從人聽了帝舜這番話,正似青天一個霹靂,亦不知道他說的是神經病話,還是真話,但亦不好究潔,隻好唯唯答應。
又過了片時,已到黃昏,天空中忽起音樂之聲,頓時異香撲鼻。這些從人抬頭仰望,漸見西北角上彩雲繚繞,雲中似有無數仙人,各執樂器而來。中間幾個像是上仙氣象,又與群仙不同。後麵又有瑤車、玉軿、霓旌、羽蓋,四麵簇擁著,冉冉徑向何侯之家而來。這時帝舜與何侯方走出茅屋,西北向拱手相迎。
那時眾仙已到地上,隻見當中一個上仙向帝舜拱手道:“某等奉上帝鈞旨,以汝在人間功行已滿。著即脫離塵世,還歸上界,就此去吧。”帝舜聽了,稽首受命。那瑤車玉軿已到麵前,帝舜隨即上車。隻見何侯拱手向帝舜說道:“請先行。請先行,再見,再見。”那時瑤車、玉軿已漸漸上升,由群仙簇擁著飛馳而去。
這時帝舜從者目睹帝舜上升,初時驚疑駭怪,如癡如夢,大家不能作一語。繼而帝舜去遠,望不見了,大家回想,不禁都悲慕痛哭起來。這時何侯站在旁邊,勸他們道:“聖天子龍馭上賓,做了上界真仙,是極難得極可喜之事,汝等何必悲哀呢!”從人道:“我等隨天子數十年,天子待我們的恩惠自不消說。如今扈從南巡,忽然仙去,以後無從見麵,怎得不悲傷呢!況且我們有保護天子之職,如今天子杳然不見,我們何以回去複命呢?雖說確是升天,但是這種虛無縹緲之事,除出從前黃帝之外,古今少見,哪個肯相信呢?”
何侯道:“不要緊,天子慮到這層,所以於飛升之前,留下幾個書劄,叫你們拿回去作為憑信,諒來天子的筆跡大家總能認識的。還有一層,某亦慮到有這個疑問,所以暫時不去。
如果朝中不信,某亦可以做個證人。汝等放心,趕快歸去通報吧!”眾人聽了有理,就互推了幾個人,拿了帝舜的遺囑,星馳入都,前去報告。其餘的人都在此伴住何侯,以等音信。
朕德在土,汝德在木,克土的是木。前年青龍出現,青色屬木,連年草木非常暢茂,亦是木的征兆。照這樣看來,汝可以代朕即位了。”伯禹聽了,非常惶窘,稽首固辭。帝舜亦不再說。
過兩日,帝舜向群臣道:“古來君主治道告成,總要舉行封禪之禮,以告成功於天。如帝嚳及先帝各朝都是如此的。朕忝承大寶四十餘年,仰賴先帝的遺烈,及爾等大小臣工的輔佐,居然四海乂安,亦可以算為成功了。朕想舉行一次封禪之禮,諸臣以為如何?”群臣聽了,自然無不讚成。於是由秩宗伯夷籌備一切,擇定了日期,率領群臣,徑到泰山。所封的是泰山,所禪的亦是雲雲。禮畢之後,帝舜向群臣道:“朕有私事,尚想歸去省墓一次,不免勾留多日,汝等各有職務,可先歸去吧。”群臣聞言,紛紛先歸。
帝舜帶了幾個從人到諸馮山一帶省餅了墓,然後向各處遊覽。偶然到得一個地方,名叫鳴條。愛其山水清幽,便叫人造了幾間房屋,就此住下,不歸蒲阪了。原來帝舜這個辦法,就是帝堯作遊宮於成陽的辦法,避開都城,好讓伯禹獨行其誌,省得他有事總來稟白,可見帝堯、帝舜的心腸正是一樣的。哪知鳴條地方離蒲阪近,不比成陽離平陽遠,所以帝舜雖則避居鳴條,但是伯禹遇事仍是要來請示,帝舜覺得有點失計了。
一日,伯禹又來覲見,說道:“據南方諸侯奏報,有一個怪物出現於崇山,獸身人麵,乘著兩龍,他們不知道是何神祇,因來詢問。”帝舜道:“汝從前號召百神,誅擒萬怪,當然能夠知道究竟是什麽神怪,汝猜猜看。”伯禹道:“獸身人麵,乘兩龍的神祇甚多,不過出現於南方,當然是祝融了。”帝舜道:“汝看祝融無端而降,主何征兆?於國於民有害嗎?”伯禹道:“依臣看來,不過偶然耳,恐沒有什麽關係。”帝舜道:“那麽恐怕亦應在汝身上呢。祝融是火神,木盛則生火,想來亦是汝之德所感召也。”
伯禹正要謙謝,忽見外麵遞到一信,說是有庳國送來的。
帝舜忙接來,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闊別觚棱,瞬經十載,河、汾瞻望,靡日不思。本擬應循例入朝,藉修君臣之誼,亦朕兄弟之情。不意去歲猝得痼疾,醫藥罔效,恐難久延。伏思弟早歲瞀謬,屢屢開罪於兄,承兄推骨肉之愛,不忍加誅,仍複分茅胙土,俾享尊榮,此德此恩,高天厚地,犬馬齒雖盡,九泉之下仍當銜感不忘也。弟年逾期頤,死亦何恨?所恨者不能歸正丘首,並與兄為最後之一麵,殊為耿耿耳。敤妹聞亦困頓床褥,衰頹之身,恐難全愈。如弟噩耗到日,千乞勿使聞知,以增其悲,而促其生。並望吾兄亦善保玉體,勿為弟作無益之悲!則弟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書不盡意。
帝舜看完之後,即頓足說道:“朕弟病危,朕須親往一視之!”伯禹道:“南方道遠,帝春秋高,恐不宜於跋涉。”帝舜道:“不打緊,朕自問尚可支持。”伯禹知道帝舜天性友愛,一定要去,無從攔阻,隻好不言,告辭而去。這裏帝舜就進內,吩咐女英和登北氏預備行李。女英等聞之,皆大驚,苦苦勸阻。
帝舜哪裏肯聽,說道:“吾弟病危,在理應該前往看視,況且現在祝融降於崇山,南方之地,訛言朋興。三苗之國,本來是好亂而迷信神道的,會不會因此而發生變故,均未可知。朕雖已將大政盡行交給伯禹,但是於國於民有關係的,仍當盡其義務,不敢以付托有人而遂一切不管。所以朕此番出行,可以說不純屬私情,還帶一點急公之義,就是鎮撫南方。你們趕快給我預備吧。”女英等聽了沒法,隻得督促宮人去預備,按下不提。
且說帝舜一個長女,是嫁給伯益的,此外還有兩個小女,一個叫宵明,一個叫燭光,都是登北氏所生,年紀都在二十左右。聽見說老父要遠行,亦齊來勸阻。帝舜歎口氣道:“你們來勸我,亦見你們的孝心。但是你們的意思不過以我年老,怕我死在外麵就是了。殊不知人之生死,是有天命,要死,不必一定在路上。不該死,不必一定在家裏,你們放心吧。”二女道:“那麽母親等總同去的。”帝舜道:“不必不必。還是朕輕車簡從的前去為是,大隊人馬,又費周折了。”官明道:“那麽父親路上無人服事,怎樣呢?”帝舜道:“不妨事,朕自有從人可以伺候。”燭光道:“父親帶了兩個女兒去,如何?”帝舜忙道:“動不得,動不得。汝等豈沒有聽見高辛氏女兒的故事嗎?南方蠻苗性質不好,汝等豈可前往輕試呢?”二女聽了,不敢複盲。但念父親垂老遠征,骨肉乖離,實屬可傷:姊妹兩個隻得暗暗共去垂淚。
過了一日,行裝辦好,正要起身,忽見伯禹帶了百官前來勸止,說道:“現在有苗氣勢正高,心懷叵測,帝以高年,豈可往冒此險?還以慎重為是。”帝舜道:“朕以至誠待人,想有苗亦不至為難於我。倘有變故,朕自有應付方法,汝等放心吧。不過汝等前來,亦甚好,有一項物件,是前代所遺下來的,此刻不知在平陽,還是在蒲阪?汝等能替朕尋到送來最妙。”
群臣忙問何物,帝舜道:“就是帝嚳時代,丹丘國所貢的瑪瑞甕甘露。從前先帝時,由毫邑遷到平陽,曾經班賜群臣共嚐過的,汝等可將此物尋來,朕將攜至南方,為此露是仙品,可以卻死長生,或者能救朕弟之命也。”眾臣聽了唯唯。伯益忙飭人兩處去找。
這裏帝舜與家人及群臣作別,帶了許多從人,就逾過中條山,徑向南行。走到嵩山相近,那瑪瑙甕甘露已經送到。帝舜揭開一看,仍舊是滿滿的,不覺心中大慰,就載了瑪瑙甕徑向南行。直到雲夢大澤,果有人報告有苗國君。有苗國君大驚,不知帝舜此來何意,忙召集群臣會議。那時成駒已亡,繼任的人非常平和,亦頗有遠慮,當下就說道:“放他過去吧,不必刁難他。”有苗國君道:“虞舜久已不巡守了,前幾次巡守都是禹代行的,此次忽然親來,難保不有陰謀。”那繼任的人道:“有庳國君是他的胞弟,前數月聞得正在患病,虞舜此來,必是去望病的。而且聽說所帶的人不多,又無兵隊護送,必無他意,放過去吧。”
有苗國君正要答應,旁邊一個臣子讒言道:“依我看,不放他過去,等他來了之後擒住他,將他弄死,或者將他拘起來,叫人和伯禹去說平分天下。他們要保全虞舜的性命,一定答應,豈不是好嗎?”那繼任的人道:“我看不好。虞舜向來號稱以德服人,四方諸侯和他要好的多,不比伯禹,崇尚武力,諸侯和他要好的少。況且他又是天下的共主,年紀又大了,現在輕車簡從的來到此地,並無不利於我們的形跡,我們無端的拘他起來,或將他弄死。四方諸侯必定不直我們之所為,我們的形勢就孤立了。況且伯禹久有即位之心,礙著虞舜不死,他這個天子的名義還不能實受。我們倘將虞舜拘起來,或弄死他,那麽他正中下懷,可以早即尊位,而且正可以趁此借報仇之名奉詞伐罪,與我們為難,以為他統一集權之計,豈不是我們倒反不利嗎?我的意思,虞舜此刻已經一百多歲了,能有幾日好?
我們對於他,這個虛人情落得做的。所以我說不但應該放他過去,而且此刻先要去迎接,一切禮節,極其恭順,給四方諸侯看看,知道我們對於中央政府並無不臣之心。那麽將來伯禹如果再用非法的政策來箝製我們,我們和他反抗,大家一定原諒,和我們表同情了。”
有苗國君聽了這番話,極口稱是。於是即刻帶了許多侍從,備了許多禮物,親自到雲夢大澤南岸迎接朝見。這時各地諸侯一路扈從帝舜而來的已不少,聲勢甚盛,有苗國君才佩服那謀臣的識見真是不錯。朝見之後,就隨同各路諸侯直送帝舜到南嶽。這時南方諸侯聽說帝舜南巡,來朝見的尤多,帝舜遂和眾諸侯說道:“朕此次南來是私人行動,並非正式巡守。承汝等遠來相訪,感激之至,心實不安,但汝等既可前來,朕與汝等藉此一敘,亦是難得之事。朕有一種異物異味,係先朝所遺,幾百年了。此刻朕從北方帶來,少頃到了衡山之上,與諸位共嚐吧。”眾諸侯聽了,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隻得唯唯答應。
帝舜徑上衡山,先叫人擇一塊平地,築起一個壇來,將那瑪瑙甕安放在上麵。卻是奇怪,那壇上自從寶甕安放之後,便不時有雲氣氤氳而生,如煙如絮,朝暮不絕。眾諸侯見了,都覺得有點奇異。過了一日,帝舜大會諸侯,將這瑪瑙甕的曆史告訴了他們,並且說時淳則露滿、時澆則露竭的奇妙。諸侯等聽了,似信不信,帝舜就飭人將寶甕蓋揭去,眾諸侯上前一望,隻覺一股清香直透腦際,非蘭非麝,甜美無倫。甕中盛著滿滿寶露,其清如水,可以見底。帝舜又飭人拿了盂勺來,一勺一孟的分給各路諸侯。大家飲了,其甘如醴,覺得遍體芬芳,個個精神陡長。足足舀了數十勺,但是細看甕中,依然滿滿如前,並無減少,眾諸侯才知道它真是神物,那時淳則滿、時澆則竭的話,當然必定可信的。
這麽一來,不但眾諸侯格外傾心吐膽的誠服,就是心懷叵測的有苗國,亦打消他的異誌了。有人說,這是帝舜的神道設教,一種桑服苗民的策略,不知究竟是不是。後來帝舜又與眾諸侯就在壇下一座賓館中共同宴飲。這日正值望日,一輪明月高掛天空,照得萬裏河山如銀似水,都覺快樂非凡,盡歡而散。
次日,諸侯紛紛告辭歸去,帝舜亦載了瑪瑙再向南行。一日走到零陵,離有庳不遠,忽有人來報,說有庳國君已去世了。
帝舜手足情深,當然傷悼之至,但亦無法可想。本來載了寶露前來,原想仗它的力醫治象病的,現在人既死了,那麽這寶露亦無所用之。於是就將它安置在零陵之地,自己卻與從人急急趲行。後來零陵地方的人給舜造了一個廟,將這瑪瑙甕安放在廟前。不知何年何月,廟塌了,瑪瑙甕亦埋人地。到得秦始皇南巡到零陵時,偶然掘地,得到這個甕,可容八鬥,亦不知道它是何人所造的。直到漢朝的東方朔,它是博古通今之人,知道這個甕的曆史,方才給它說明,又給它做了一個《寶甕銘》,因此流傳到後世。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舜到了有庳之後,在象靈前慟哭祭奠一番,自不消說。一麵仍叫象的長子承襲君位,並訓勉了他幾句。象的事情至此總算結束。想想象的為人,屢謀殺舜,又想篡奪二嫂,平日又非常傲慢,可謂極無良心之人了。但自經帝舜感化之後,頗能改行為善。他在有庳地方,雖然沒有一點實權,一切治民的方法,統由帝舜所派遣的人做主。但是他自己頗知道,自己毫無政治知識,並不去顧問,又不去掣那個代治人的肘。又不是今日要這項,明日要那項,做那驕奢婬佚流連荒亡之事。所以幾十年之中,有庳的地方治理得很好。那些百姓不知道象是沒有實權的,都以為是他用人得當之所致,因此無不歌頌他。
現在死了之後,就給立起一個祠來,春秋祭祀。照這樣看來,象這個人還不算是下愚不移,還算是個中材之人。然而舜竟能夠感化他,這種力量亦可謂偉大了。現在靈博之山?還有他的祠宇,大家尊他為鼻天子祠。雖則中間給唐朝的柳宗元所毀,但是不久依舊複興。直到明朝,王陽明先生且給他做了一篇祠記。一個不孝不弟的人,有如此一種結果,亦足以自豪了。閑話不提。
且說帝舜自從象死之後,鬱鬱不樂,從人恐怕他發病,都勸出外遊散。帝舜依他們,就向東南而行。一日,行到蒼梧之野,路上遇見一個人,仙風道骨,氣概不凡。帝舜詫異,就上前與他施禮,問他姓名。那人知道帝舜是天子,亦非常起敬,慌忙答道:“小人姓何,名侯。今日得遇天子,真是萬幸。”
帝舜便問他:“作何生業?”何侯道:“慚愧慚愧。小人無所事事,妄想成仙,除耕樵之外,專務修練,以求飛升而已。”
帝舜聽了,搖搖頭道:“這個恐是空話。朕當初亦曾研究此事,吐納導引,行之頗久,神明雖是不衰,然而飛升談何容易!”
何侯道:“不然。成仙之人有兩種,一種是根器淺薄之人,全恃自己苦修而得,如小人就是這一類。一種是根底深厚的人,不必怎樣苦修,時刻一到,自然有上界真仙前來迎接,如聖天子就是這一類。小人飛升之期已不遠,聖天子飛升之期亦到了呢。”帝舜聽了這話,哪裏肯信,說道:“朕向來最惡的是諂媚談詞。南方無人可談,今日和汝相遇,汝萬不可再以這種話來觸耳。”何侯笑道:“這個不是小人的話,是赤鬆子的話。
赤鬆子現為昆林仙伯,治理南嶽衡山,前日曾向小人說,聖天子超凡人聖之期到了。明日過此,汝可善為引導。小人所以前來迎接。”
帝舜聽了,益覺不信,說道:“赤鬆子遊戲人間,在先帝時確係有的,但既然要引朕超凡出世,何不親來,而叫汝來?
假使汝是個凡人,不過和朕一樣,何以能引導朕?假使汝是仙人,必有仙術,必須試演一二與朕觀看,朕方能信汝。”侯笑道:“這亦容易。寒舍不遠,可否屈駕暫往一坐?小人自有以副聖天子之望。”帝舜聽他如此說,要試驗他的真假,便欣然帶了從人跟著他走。
起初路旁盡是梧桐,後來迤邐入一山麓,兩旁盡是翠竹蒼鬆仰望山勢,覺比衡山還要來得高。有九個峰頭,隱隱約約掩映於煙靄之中。帝舜到得此間,心曠神怡,不但憂鬱頓釋,而且塵慮盡消。又走了一程,已近山腰,何侯止住步道:“寒舍到了,請裏麵小坐。”帝舜一看,隻見門臨溪水,後接危峰,茅屋數間,精潔之至。進內坐下,那些從者無可容身,都在門外憩息。何侯家中別無他人,隻一小童烹泉供客。何侯至此,先向帝舜耳邊切切私語了一陣,不知說什麽話。從人等從門外望之,但見帝舜連連點首而已。
後來二人對談,聲細語微,足足有一個時辰。忽然帝舜站起來向那些從人道:“汝等行帳都帶來嗎?”從人答道:“都帶來。”帝舜道:“今日時已不早,朕就寄住在此,汝等亦在此住下吧。”從人答應,自去支帳炊飯。這裏帝舜與何侯一直談至夜深,方才就寢。次日,二人依舊繼談。從人等亦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麽,但聽何侯說一句道:“明日大吉,晚間可以去了。”帝舜連連點首。
又過了一日,帝舜拿了幾塊竹簡,提起刀筆,各各在上麵寫了幾句話,就放在案上。又吩咐從人預備盤水?沐浴餅了,換了一套新衣。看看近晚,帝舜叫過從人來吩咐道“朕今晚就要上升於天了,汝等待朕上升之後,可急急歸到帝都去通報。
朕另有遺書幾件,可以拿去。所有話語都寫明在上麵,此外別無它語。”從人聽了帝舜這番話,正似青天一個霹靂,亦不知道他說的是神經病話,還是真話,但亦不好究潔,隻好唯唯答應。
又過了片時,已到黃昏,天空中忽起音樂之聲,頓時異香撲鼻。這些從人抬頭仰望,漸見西北角上彩雲繚繞,雲中似有無數仙人,各執樂器而來。中間幾個像是上仙氣象,又與群仙不同。後麵又有瑤車、玉軿、霓旌、羽蓋,四麵簇擁著,冉冉徑向何侯之家而來。這時帝舜與何侯方走出茅屋,西北向拱手相迎。
那時眾仙已到地上,隻見當中一個上仙向帝舜拱手道:“某等奉上帝鈞旨,以汝在人間功行已滿。著即脫離塵世,還歸上界,就此去吧。”帝舜聽了,稽首受命。那瑤車玉軿已到麵前,帝舜隨即上車。隻見何侯拱手向帝舜說道:“請先行。請先行,再見,再見。”那時瑤車、玉軿已漸漸上升,由群仙簇擁著飛馳而去。
這時帝舜從者目睹帝舜上升,初時驚疑駭怪,如癡如夢,大家不能作一語。繼而帝舜去遠,望不見了,大家回想,不禁都悲慕痛哭起來。這時何侯站在旁邊,勸他們道:“聖天子龍馭上賓,做了上界真仙,是極難得極可喜之事,汝等何必悲哀呢!”從人道:“我等隨天子數十年,天子待我們的恩惠自不消說。如今扈從南巡,忽然仙去,以後無從見麵,怎得不悲傷呢!況且我們有保護天子之職,如今天子杳然不見,我們何以回去複命呢?雖說確是升天,但是這種虛無縹緲之事,除出從前黃帝之外,古今少見,哪個肯相信呢?”
何侯道:“不要緊,天子慮到這層,所以於飛升之前,留下幾個書劄,叫你們拿回去作為憑信,諒來天子的筆跡大家總能認識的。還有一層,某亦慮到有這個疑問,所以暫時不去。
如果朝中不信,某亦可以做個證人。汝等放心,趕快歸去通報吧!”眾人聽了有理,就互推了幾個人,拿了帝舜的遺囑,星馳入都,前去報告。其餘的人都在此伴住何侯,以等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