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文命看見屏蓬獸之後,正在大發感慨。那祝良又說道:“此山奇異鳥獸還有兩種。”說著,撮口作聲,隻見一雙異鳥白身青翼,黃尾玄嚎,飛到麵前。祝良用手將它一分,頓時變為兩雙,每雙一目,一翼,一足,在地上跳來跳去,而不能飛翔。跳到後來,兩身並攏,立刻振翼飛去。
文命道:“某記得從前在崇吾之山治水,見過此鳥,原來此地也有。”祝良道:“不是。崇吾之山那鳥名叫蠻蠻,現則天下大水,是個不祥之物。此鳥名叫比翼鳥,又叫鶼鶼,是個瑞禽,形狀大不相同。古時帝王舉行封禪之劄,誇美它的盛德,總說道‘西海致比翼之鳥’,就是此物。兩夫妻要好,亦有拿此物來做比擬的。假使是崇吾山的蠻蠻,那是在西山而不在西海了。”
正說時,忽見一雙大狗,其紅如火,搖頭擺尾的從壑山上跑下來,到那黃姖之屍上,各處嗅了一遍,倏地又向它處跑去。
祝良道:“這獸名叫天犬。它所到的地方必有兵革之事。昨日在此地大戰,今日它跑來,亦是應兆了。”大家又談了一會,文命要想動身,便問句太丘道:“此地離丈夫國有多少路?應該從哪一麵去?”句太丘道:“從東南方去,約有千裏之遙。”祝良道:“某聞崇伯已經到過丈夫國了,何以還要問他?”
文命道:“某曾經允許丈夫國之人與女子國之人合並結婚,為之作合。不料因此惹起刑天氏和夏耕之魔難,如今魔難已平,打算重到二國,了此媒妁之事。”
祝良笑道:“崇伯此舉亦是美意。不過依某的愚見,大可以不必。一則天地間缺陷之事甚多,豈能件件使它美滿?二則女子、丈夫二國之人經夏耕、刑天氏矯揉造作,使他們自能生育以來,亦可以維持到幾千年,不憂種類的滅絕。天地之大,何所不有?使他們存在那裏,以備一種傳代的格式亦是好的,何必普天之下都使他們一律呢?三則女子、丈夫二國之人多少年來既然另有生育之法,則原有的生殖機關和器具當然久已失其能力和效用,即使勉強給他們配合起來,勞而無功,亦複何味?所以某看起來不如中止吧!”文命道:“尊神之言極是。
第三層尤有理由。不過某前已經允許了他們,且受過他們厚渥的供給,萬萬不能自食其言,隻可知其不可而為之了。”當下與祝良、句太丘告別,祝良等自回西海而去。
文命率領眾人跨上龍背,徑到丈夫國,降在地上。天色已晚,就在原處住宿。到得次日天明,早有許多丈夫國人前來探望,一見之後就問文命所允許之事何如了,文命將夏耕、刑天氏二魔之事說了一遍,並且說道:“某此刻正要再派人去呢。”
那丈夫國人聽了文命這一番神話非常懷疑,都說道:“唔,原來還沒有去說過!前幾日我們供給諸位好許多物件,諸位忽然不別而行,我們以為諸位全體去替我們辦這件事了。不料兩三日來竟還沒有去過。”說到這裏,有幾個站在後麵的人低聲說道:“照這個情形看來,我們恐怕遇著騙子呢。本來我們祖上傳下來的古語說中華祖國騙子甚多,騙的方法無奇不有,我們須要謹防。”這幾句話給文命聽見了,真苦得有口難分辯,隻得連連說道:“某等此番轉來,正是為諸位之事,某豈敢失信,欺騙諸位呢!我此刻立即派人前去。”說罷,仍舊叫黃魔、大翳二將前往,並限他們早去早歸。二將領命,淩空而去。
不一時,到了女子國。剛剛又遇到前番所見的那幾個女子。
二將上前施禮,正要開口,那幾個女子本來在那裏說說笑笑的,一見黃魔等立刻將臉沉下,仿佛罩著重霜一般,也不還禮,個個將身軀旋轉。二將討了一個沒趣,待要開口,也開不來了,不得已,再上前行禮告罪,剛說得“我們這番”四個字,那幾個女子一齊拔腳便跑,一麵口中嚷道:“這種無情無義的人,睬他做什麽!”二將又討了一個沒趣,隻得商議。
黃魔道:“這幾個女子想來就是上次要留住我們的,我們不肯留,她們恨極了,所以如此。女子國之大,除去這幾個之外,想來還有女子,我們再去另尋幾個來談吧。”大翳亦以為然,哪知一路行去,所有女子沒有一個肯理睬的。二將無可如何,隻得歸來複命。
那時丈夫國的人還有好些等著呢。一見二將,便問事情怎樣了?二將搖頭,將以上情形略述一遍。文命聽了,亦無法可想。哪知丈夫國人到此竟耐不住了,有些冷笑道:“這個明係騙局,理他做甚!”有些人道:“幾千裏之遠,不到半日就能往返,世界上哪有此事?我們上他的當了。這種外國驅徒到此地來施行他的狡計,若不驅逐他出境,後患無窮。”說著,個個拔出劍來,要想用武。
文命等這時無可分辯,隻得連聲認錯,並答應立刻動身。
那些人氣忿忿直看到文命跨龍而行,方才慢慢散去。後來丈夫國人不更見於記載,是否因為生產不便,失天地之正,因此漸漸絕種;或者遷徙別處,與他族混合,不得而知。至於女子國,直到南北朝還是存在,中國人曾經到過,所以《南史》上麵尚有她的記載,亦可見她的立國之長久了。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跨上龍背,徑向西北而進,一路上個個喪氣。伯益笑道:“這個真叫作‘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了。”文命歎道:“世間之事為好反成怨,大都如此。局外人不諒局中人不得已的苦衷,亦大都如此。吾盡吾心,求其所安而已。”
正說時,隻見下麵已是一座大山,自東向西橫約千裏,而廣不過百裏。文命等降下一看,隻見各處都是鬆樹,蔥蔥鬱鬱,彌望不荊各處周曆一轉,不見居民,大家都覺詫異。
到了次日,再向西北進。到了一國,隻見這來往人民個個都含秀氣,而且言動有禮,衣冠頗像中華。文命看得稀奇,遇到一個少年,文命便過去招呼,問他國名。那少年很謙和的答道:“敝國名叫淑士。請問諸位從何處來,貴國何地?”文命答道:“某等從中華來,是中華人。”那少年聽到“中華”二字,更恭敬的向大眾施禮道:“原來是中華大賢,失敬失敬,敝國君亦出自中華,現在某等所受之教化政治都是取法於中華的。某等間接能夠受到中華的德澤,真是感幸不荊”文命聽他說君主是中華人,便問他道:“貴君主何姓?”
那少年道:“姓高陽氏。”文命一想:“高陽氏,莫非就是顓頊帝的子孫嗎?果然如此,是與我同宗了。當初顓頊帝的兒子很多,後來有許多不知流落何地。現在此國君主不要是顓頸帝的子孫嗎?”想罷,便問那少年道:“貴國京城在何處?離此有多少遠?某等想見見貴君主,可以嗎?”那少年道:“敝國京城離此地很遠。不過諸位要見敝國君卻亦容易,因為敝國君這幾日內就要巡守到此,已見命令了。諸位如能小住幾日,就可以相見。”說完,又問文命道:“諸位遠來,寓居何處?寒舍即在左近,不嫌簡褻,請賞光惠臨,何如?”
文命要想考察他們的一切,亦不推辭,便吩咐天地十四將及真窺等在原處守候,自己就和伯益隨著那少年到他家裏來。
隻見房屋並不寬大,而陳設極其精雅,書籍之外,樂器尤多,當中一塊匾額,大書“成人室”三字,旁邊懸著一副對聯,叫作“高山流水得天趣,六律八音思古人。”文命看了,知道這國的人大約是偏重音樂的。
坐定之後,就問那少年道:“貴國教育重音樂嗎?”那少年道:“是敝國君教育的宗旨,以為禮樂二事,都是做人極重要的事件。但是樂比禮還要重要,因為禮是呆的,樂是活的;禮是機械的,樂是天趣的。一個人不習禮,固然不能自立,但專習禮,而不用樂去調和它,不但渣滓不能消融,就是連性情亦不能涵養,流弊甚大。所以敝國君教育之法,於禮之外,尤注意於樂。以為禮明之後,不過如一種陶器,僅具模型而已。
加之以光澤,施之以文彩,使之美觀,非樂不可。故當初敝國先君立國之初,即定國名為‘淑士’二字,推十合一謂之‘士’。要使某等人民個個讀書,明於古今,無論為商賈,為農工,都不愧為士人。‘淑’字的意思就是禮陶樂淑的意思,一國之人,個個能淑,這是敝先君所期望的。”
文命道:“貴國的樂歌一切都是貴國君創造了、頒布民間的嗎?”那少年道:“是的。當初敝先君從中華帶來一種音樂。
叫作承雲之樂。聽說當日中華天子叫什麽飛龍氏,會八風之音,為圭水之曲,以召氣而生物。適值遇到地不愛寶,水中浮出許多金子來,那金子如萍藻一般的輕,拿來鑄成一鍾。用羽毛一拂,那聲音就達到百裏之遙,取名叫浮金之鍾。又拿那浮金做成一磬,不加磨琢,天然可用,取名叫沈明之磐。拿這兩項鍾磬作成了五基六英之樂,所以敝國所教的音樂都以此為根本,可謂盡善盡美了。”
文命聽到這番話,知道這個君主一定是顓頊帝之後了。便又問道:“貴國君近日到此地來何事?”那少年道:“敝國君宵旰勤民,不遑暇逸,時常到各處巡守省方,問民疾苦。前月早有官長曉諭,說君主就要來臨幸,所以知道。並非有特別之事。”
正說到此,隻見外麵走進幾個人來,匆匆向那少年說道:“君主大駕已到,我們應去迎接了。”那少年連聲應道:“是是。”立即起身,向文命道歉道:“某本應奉陪,奈敝君主已到,禮須往迎,改日奉教吧。”文命、伯益亦站起來,謝過了騷擾,一同出門。那少年人和各人匆匆而去。
文命向伯益道:“我們無事,也過去看看吧。”遂和伯益緩步而行。隻見街上百姓紛紛向前,文命等亦跟蹤而進。須臾,到得一片廣場之上,隻聽得萬眾歡呼君主萬歲,那種熱烈的情形都是出於至誠,並無一毫之勉強。接著,裏麵振鐸一聲,大眾頓然默默,一聲不響,不知何故。
隔了好一會,忽然眾人紛紛移動,中間讓出一條路來。隻見剛才那個少年匆匆走出,舉頭見了文命、伯益二人,不禁大喜,就向文命說道:“某剛才已將二位到此之事奏明敝君主。
敝君主立刻就要來奉訪。叫某先出來先容,不想二位恰在此地,真是巧極了。務請稍待,容某再去奏知。”說罷,又匆匆從人叢中鑽了進去。
這時萬眾睽睽,都屬眼於文命二人。不多時,眾人又複移動,當中讓出一條路徑。隻見那少年側身前行,後麵跟著一個衣冠整肅、氣宇軒昂的人,徐徐過來。那少年先搶前數步,向文命道:“敝君主奉訪。”又回身鞠躬奏知那君主道:“這二位就是中華大賢。”那君主一聽,就過來行禮,說道:“未知大賢蒞止,有失迎迓,甚歉甚歉。請到敝廬中坐坐吧,此地立談不便。”文命、伯益一麵還禮,一麵細看那國君:年約五旬左右,衣冠樸素,既無車輿,又少扈從。若非那少年指明,在稠人之中哪裏辨得出他是個君主。竊歎其道德之高,遂謙謝道:“觀光貴國,極願晉謁。乃蒙先施,何以克當!”當下謙遜了一會,即跟了那國君向左而行。眾百姓盡散,那少年亦自去了。
文命等走不到幾百步,隻見路旁有三間向南的平屋,簡陋之至。當中開著正門,門外站著兩個赳赳武士。看見國君走到,一齊舉手致敬。那國君就讓文命等進去,說道:“這是某的行館,請小坐吧,可以請教。”文命等再三謙謝,然後入內,分賓主坐下。那國君先說道:“某本是中華人,自從先祖流寓於此,已經三世了,回首故鄉,不勝眷念。聞說二位從中華來,某如歸故鄉,倍切歡迎,一切都要請教。敢問現在中華聖天子是哪一位?國中太平嗎?二位大賢到敝地來有何貴幹?”
文命就詳詳細細的告訴了他一番。那國君聽了,重複起身行禮道:“原來是二位天使辱臨小柄,簡慢之至,罪甚罪甚!”後來又談到文命的履曆世係,原來同是一家。文命是顓頊帝之孫,那國君是顓頊帝的玄孫,比文命輩行為小,是在從孫之列。那國君尤其大喜。文命便問他開國情形,那國君道:“先曾祖老童,自顓頊帝崩逝之後,即浪遊西方,生子多人,又複散居各地。先曾祖後來居於騩山,成為神仙。先祖又到處遠遊,偶然遊到此地,覺得民風美茂,就用中華的禮樂去教導他們,頗蒙國人之推戴,遂做了此地之君主。百年以來,禮陶樂淑,頗有成效,傳到某已經三代。某謹守成法,尚無隕越,這是差堪告慰的。”
伯益道:“用中華禮樂改變外邦,固是可喜,但貴國君究係中華人,桑梓之邦,豈可忘卻。況現在聖天子功德震古爍今,貴國君何不入朝修禮,兼省顓頊帝廬墓呢?”那國君道:“某何嚐不想入朝?無奈路程遙遠,約計往返,恐非四五年不辦。
前數年,某曾遣人乘船探測路程,據所報告,僅僅前麵一座方山繞過去,遇著順風已須半年,倘遇逆風更難克期。繞過方山之後,到中華還有多少路,須行幾日,更難預算,所以因此作罷了。請問二位到此走了幾年?坐的是什麽船?”伯益一一的說了。那國君不勝駭異,益發欽佩。
文命道:“貴國對於中華固然交通不便,但是對於鄰邦亦通聘問嗎?”那國君道:“對於鄰邦都相往來,有兩處亦是本家,往來尤熟。”文命便問是哪兩處,那國君道:“一處在敝國西南,上有三山:一名芒山,一名桂山,一名搖山。搖山上所居住的就是先曾祖老童的次孫,名叫長琴。先曾祖老童本來是精於音樂的,發音常如鍾聲。所以這位淵源家學,亦精於音樂,尤長於琴,所以取名叫長琴。敝處最重音樂,有時前往請教,頗得其益。一處在敝國正西,名叫大荒之山,居住在上麵的是先曾祖老童之子。此人已經得道,變更了他本來的狀貌,三麵一臂,怪不可言。”
伯益一聽,便問道:“三麵一臂,那兩麵是如何生的呢?
少去的是哪臂呢?”那國君道:“少去的是左臂。三麵的位置,恰成三角形,所以見了他,任在哪一方,都可以和他談話。”
文命道:“離此地有多遠?”那國君道:“並不甚遠。”
這時天色已不早,那國君就殷勤的將文命等留下住宿,又遣人去招呼真窺等加以款待。等到晚間,國王有事他去,伯益向文命道:“某看前麵那座方山既無居人,又阻塞海道,何妨將中央直辟一條海路,便利西東往來之船,豈不甚妙。”文命道:“我剛才亦如此想,此番到海外來,各國差不多要走遍了,對於治水工作一點未做,如能將此山鑿開,使西方各國由海道到中華的減省不少路程,亦是一種成績,留個紀念,豈不其妙。”當下二人議定了。
到了次日,就和那國君說知。國君聽了,讚成之至,益加佩服。文命就率領大眾乘龍再到方山,拿出伏羲氏所賜的玉尺,測準了高低,勘定了路線。工作之人,除由淑士國選派多人外,又叫了祝良、勾太丘來和他商議。請他派了龍宮精銳之士,無論蝦兵蟹將,凡有能勝工作的,都來幫助。一麵由天地十四將指揮合作,務須於最短期間使其成功。自此之後,方山之上,丁丁啄啄之聲響徹雲宵,日夜不絕。文命與伯益等則乘龍來往於淑士國、方山之間,指督一切。
閑暇的時候,又和伯益等到搖山去訪長琴,與長琴敘起來,是同堂兄弟。那長琴對於文命、伯益亦非常親熱。文命見他室中四壁都掛的樂器,長長短短的琴尤其多。文命本來是聞樂不聽的人,在此無事,又兼為聯絡親誼起見,就請長琴彈奏一闋,長琴亦欣然答應,取了琴,盤著膝,安弦操縵,慢慢的彈起來。
倏見有五彩之鳥三隻飛翔集於庭中,伯益認識一隻是凰鳥,一隻是鳳鳥。彈到後來,那三鳥亦展翅而舞,引吭而鳴,與琴聲如相應和。長琴曲終,那三鳥亦停止。文命等看了不勝稀奇,當下齊勸長琴回歸中華。長琴仰天笑道:“二兄是建功立業之人,弟是世外之人,久已無誌於富貴。一歸故鄉,不但塵俗之氣不可耐,而且難免於富貴逼人,那時再逃避,真是何苦!還不如在此空山之中,較為清淨。”文命等聽了,深歎其高尚,後來又談了一會,文命等告辭,長琴直送到海邊。
路上遇到一隻異獸,其狀如兔,又如猿,自胸以下顏色純青,不能見其裸露之處。伯益便問此獸之名,長琴道:“此山異獸甚多,某亦不能盡識,不知道叫什麽名字。”過了兩日,文命和伯益又到大荒山去訪求宗族,果然遇到一個三麵一臂之人,三麵都能言語。文命和伯益立在兩麵和他談話,他兩麵同時對付,從容不迫,還剩著一麵,仍是空閑。
文命問他變形的原故,他說:“我覺到人生的應事接物非常困難,顧了這麵,往往顧不到那麵;顧了前頭,往往顧不到後頭。所以我添出兩麵,那麽麵麵顧到,可以不致疏忽了。還有一層,人生在世,最不好的是妄作妄取,我去了一臂,使一切動作非常不便,那麽自然不至於妄作妄取了。”文命聽他的話,都是憤時嫉俗之談,也不和他多說。後來又問了他幾句,才知道他是工於吐納導引之術,已可以長生不死,料他隱居遁世,決不願再回中華,所以亦不勸他。
一日,文命和伯益又遊到一處,隻見一座大山,山的石縫中處處露出一種黑的丹藥,不知何用。山的南麵一片平陽,樹木甚多。中間有一大池,周約數十丈。池之四周,砌以條石,工程偉大,顯見是人工所成。但是環山細尋,不見一個人跡,惟見異鳥翔集,有青的,有黃的,內中最怪者,是一隻五色之鳥,人麵而有發,可怕之至。
文命回到淑士國,將此山情形與淑士國君談及。國君道:“這山名玄丹之山,青鳥名叫青,黃鳥名叫黃驁,那五色人麵之鳥不知其名。從前先祖初到之時,帶了幾個知己的朋友同來,有一個姓孟名翼的才略很好,輔佐先祖,成立淑士國。後來又乘船往各處遊覽,曾經到過這個玄丹山,看得那地方有山林,有平原,地勢甚好,所欠缺的就是少淡水,於是和先祖商量,派遣人到那邊去鑿一大池,以備將來殖民之用,取名叫顓頊池。
因為這孟翼亦是顓頊帝的臣民,雖在海外,不忘舊君,所以取這個名字。後來大家叫起來,又添了幾個字,叫作“孟翼之攻顓頊之池”。池鑿成之後,移過去的百姓亦不少。一日,先祖往訪三麵一臂的那個本家,和他談起這件事,他很不讚成。他說這個地方雖好,但是有青鴍黃驁等,都是個不祥之鳥,其所集者其國亡,勸先祖不要去祝先祖拿這話告訴孟翼,孟翼絕對不信,說道:‘國之興亡,在政治,在道德,在教化,與鳥何關?迷信之談,不必聽它。’先祖拗他不過,隻得聽他前去經營。哪知隔不多時,疾疫大作,死者不少,孟翼亦一病不起,大家怕起來,想起不祥鳥的話,趕快一齊搬回,所以成為空地了。”
文命聽了,方始恍然。過了幾日,方山鑿通,船又往來,路程可以省三分之二。後人因為兩山夾峙中如門戶,所以就叫它門戶山。
文命道:“某記得從前在崇吾之山治水,見過此鳥,原來此地也有。”祝良道:“不是。崇吾之山那鳥名叫蠻蠻,現則天下大水,是個不祥之物。此鳥名叫比翼鳥,又叫鶼鶼,是個瑞禽,形狀大不相同。古時帝王舉行封禪之劄,誇美它的盛德,總說道‘西海致比翼之鳥’,就是此物。兩夫妻要好,亦有拿此物來做比擬的。假使是崇吾山的蠻蠻,那是在西山而不在西海了。”
正說時,忽見一雙大狗,其紅如火,搖頭擺尾的從壑山上跑下來,到那黃姖之屍上,各處嗅了一遍,倏地又向它處跑去。
祝良道:“這獸名叫天犬。它所到的地方必有兵革之事。昨日在此地大戰,今日它跑來,亦是應兆了。”大家又談了一會,文命要想動身,便問句太丘道:“此地離丈夫國有多少路?應該從哪一麵去?”句太丘道:“從東南方去,約有千裏之遙。”祝良道:“某聞崇伯已經到過丈夫國了,何以還要問他?”
文命道:“某曾經允許丈夫國之人與女子國之人合並結婚,為之作合。不料因此惹起刑天氏和夏耕之魔難,如今魔難已平,打算重到二國,了此媒妁之事。”
祝良笑道:“崇伯此舉亦是美意。不過依某的愚見,大可以不必。一則天地間缺陷之事甚多,豈能件件使它美滿?二則女子、丈夫二國之人經夏耕、刑天氏矯揉造作,使他們自能生育以來,亦可以維持到幾千年,不憂種類的滅絕。天地之大,何所不有?使他們存在那裏,以備一種傳代的格式亦是好的,何必普天之下都使他們一律呢?三則女子、丈夫二國之人多少年來既然另有生育之法,則原有的生殖機關和器具當然久已失其能力和效用,即使勉強給他們配合起來,勞而無功,亦複何味?所以某看起來不如中止吧!”文命道:“尊神之言極是。
第三層尤有理由。不過某前已經允許了他們,且受過他們厚渥的供給,萬萬不能自食其言,隻可知其不可而為之了。”當下與祝良、句太丘告別,祝良等自回西海而去。
文命率領眾人跨上龍背,徑到丈夫國,降在地上。天色已晚,就在原處住宿。到得次日天明,早有許多丈夫國人前來探望,一見之後就問文命所允許之事何如了,文命將夏耕、刑天氏二魔之事說了一遍,並且說道:“某此刻正要再派人去呢。”
那丈夫國人聽了文命這一番神話非常懷疑,都說道:“唔,原來還沒有去說過!前幾日我們供給諸位好許多物件,諸位忽然不別而行,我們以為諸位全體去替我們辦這件事了。不料兩三日來竟還沒有去過。”說到這裏,有幾個站在後麵的人低聲說道:“照這個情形看來,我們恐怕遇著騙子呢。本來我們祖上傳下來的古語說中華祖國騙子甚多,騙的方法無奇不有,我們須要謹防。”這幾句話給文命聽見了,真苦得有口難分辯,隻得連連說道:“某等此番轉來,正是為諸位之事,某豈敢失信,欺騙諸位呢!我此刻立即派人前去。”說罷,仍舊叫黃魔、大翳二將前往,並限他們早去早歸。二將領命,淩空而去。
不一時,到了女子國。剛剛又遇到前番所見的那幾個女子。
二將上前施禮,正要開口,那幾個女子本來在那裏說說笑笑的,一見黃魔等立刻將臉沉下,仿佛罩著重霜一般,也不還禮,個個將身軀旋轉。二將討了一個沒趣,待要開口,也開不來了,不得已,再上前行禮告罪,剛說得“我們這番”四個字,那幾個女子一齊拔腳便跑,一麵口中嚷道:“這種無情無義的人,睬他做什麽!”二將又討了一個沒趣,隻得商議。
黃魔道:“這幾個女子想來就是上次要留住我們的,我們不肯留,她們恨極了,所以如此。女子國之大,除去這幾個之外,想來還有女子,我們再去另尋幾個來談吧。”大翳亦以為然,哪知一路行去,所有女子沒有一個肯理睬的。二將無可如何,隻得歸來複命。
那時丈夫國的人還有好些等著呢。一見二將,便問事情怎樣了?二將搖頭,將以上情形略述一遍。文命聽了,亦無法可想。哪知丈夫國人到此竟耐不住了,有些冷笑道:“這個明係騙局,理他做甚!”有些人道:“幾千裏之遠,不到半日就能往返,世界上哪有此事?我們上他的當了。這種外國驅徒到此地來施行他的狡計,若不驅逐他出境,後患無窮。”說著,個個拔出劍來,要想用武。
文命等這時無可分辯,隻得連聲認錯,並答應立刻動身。
那些人氣忿忿直看到文命跨龍而行,方才慢慢散去。後來丈夫國人不更見於記載,是否因為生產不便,失天地之正,因此漸漸絕種;或者遷徙別處,與他族混合,不得而知。至於女子國,直到南北朝還是存在,中國人曾經到過,所以《南史》上麵尚有她的記載,亦可見她的立國之長久了。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跨上龍背,徑向西北而進,一路上個個喪氣。伯益笑道:“這個真叫作‘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了。”文命歎道:“世間之事為好反成怨,大都如此。局外人不諒局中人不得已的苦衷,亦大都如此。吾盡吾心,求其所安而已。”
正說時,隻見下麵已是一座大山,自東向西橫約千裏,而廣不過百裏。文命等降下一看,隻見各處都是鬆樹,蔥蔥鬱鬱,彌望不荊各處周曆一轉,不見居民,大家都覺詫異。
到了次日,再向西北進。到了一國,隻見這來往人民個個都含秀氣,而且言動有禮,衣冠頗像中華。文命看得稀奇,遇到一個少年,文命便過去招呼,問他國名。那少年很謙和的答道:“敝國名叫淑士。請問諸位從何處來,貴國何地?”文命答道:“某等從中華來,是中華人。”那少年聽到“中華”二字,更恭敬的向大眾施禮道:“原來是中華大賢,失敬失敬,敝國君亦出自中華,現在某等所受之教化政治都是取法於中華的。某等間接能夠受到中華的德澤,真是感幸不荊”文命聽他說君主是中華人,便問他道:“貴君主何姓?”
那少年道:“姓高陽氏。”文命一想:“高陽氏,莫非就是顓頊帝的子孫嗎?果然如此,是與我同宗了。當初顓頊帝的兒子很多,後來有許多不知流落何地。現在此國君主不要是顓頸帝的子孫嗎?”想罷,便問那少年道:“貴國京城在何處?離此有多少遠?某等想見見貴君主,可以嗎?”那少年道:“敝國京城離此地很遠。不過諸位要見敝國君卻亦容易,因為敝國君這幾日內就要巡守到此,已見命令了。諸位如能小住幾日,就可以相見。”說完,又問文命道:“諸位遠來,寓居何處?寒舍即在左近,不嫌簡褻,請賞光惠臨,何如?”
文命要想考察他們的一切,亦不推辭,便吩咐天地十四將及真窺等在原處守候,自己就和伯益隨著那少年到他家裏來。
隻見房屋並不寬大,而陳設極其精雅,書籍之外,樂器尤多,當中一塊匾額,大書“成人室”三字,旁邊懸著一副對聯,叫作“高山流水得天趣,六律八音思古人。”文命看了,知道這國的人大約是偏重音樂的。
坐定之後,就問那少年道:“貴國教育重音樂嗎?”那少年道:“是敝國君教育的宗旨,以為禮樂二事,都是做人極重要的事件。但是樂比禮還要重要,因為禮是呆的,樂是活的;禮是機械的,樂是天趣的。一個人不習禮,固然不能自立,但專習禮,而不用樂去調和它,不但渣滓不能消融,就是連性情亦不能涵養,流弊甚大。所以敝國君教育之法,於禮之外,尤注意於樂。以為禮明之後,不過如一種陶器,僅具模型而已。
加之以光澤,施之以文彩,使之美觀,非樂不可。故當初敝國先君立國之初,即定國名為‘淑士’二字,推十合一謂之‘士’。要使某等人民個個讀書,明於古今,無論為商賈,為農工,都不愧為士人。‘淑’字的意思就是禮陶樂淑的意思,一國之人,個個能淑,這是敝先君所期望的。”
文命道:“貴國的樂歌一切都是貴國君創造了、頒布民間的嗎?”那少年道:“是的。當初敝先君從中華帶來一種音樂。
叫作承雲之樂。聽說當日中華天子叫什麽飛龍氏,會八風之音,為圭水之曲,以召氣而生物。適值遇到地不愛寶,水中浮出許多金子來,那金子如萍藻一般的輕,拿來鑄成一鍾。用羽毛一拂,那聲音就達到百裏之遙,取名叫浮金之鍾。又拿那浮金做成一磬,不加磨琢,天然可用,取名叫沈明之磐。拿這兩項鍾磬作成了五基六英之樂,所以敝國所教的音樂都以此為根本,可謂盡善盡美了。”
文命聽到這番話,知道這個君主一定是顓頊帝之後了。便又問道:“貴國君近日到此地來何事?”那少年道:“敝國君宵旰勤民,不遑暇逸,時常到各處巡守省方,問民疾苦。前月早有官長曉諭,說君主就要來臨幸,所以知道。並非有特別之事。”
正說到此,隻見外麵走進幾個人來,匆匆向那少年說道:“君主大駕已到,我們應去迎接了。”那少年連聲應道:“是是。”立即起身,向文命道歉道:“某本應奉陪,奈敝君主已到,禮須往迎,改日奉教吧。”文命、伯益亦站起來,謝過了騷擾,一同出門。那少年人和各人匆匆而去。
文命向伯益道:“我們無事,也過去看看吧。”遂和伯益緩步而行。隻見街上百姓紛紛向前,文命等亦跟蹤而進。須臾,到得一片廣場之上,隻聽得萬眾歡呼君主萬歲,那種熱烈的情形都是出於至誠,並無一毫之勉強。接著,裏麵振鐸一聲,大眾頓然默默,一聲不響,不知何故。
隔了好一會,忽然眾人紛紛移動,中間讓出一條路來。隻見剛才那個少年匆匆走出,舉頭見了文命、伯益二人,不禁大喜,就向文命說道:“某剛才已將二位到此之事奏明敝君主。
敝君主立刻就要來奉訪。叫某先出來先容,不想二位恰在此地,真是巧極了。務請稍待,容某再去奏知。”說罷,又匆匆從人叢中鑽了進去。
這時萬眾睽睽,都屬眼於文命二人。不多時,眾人又複移動,當中讓出一條路徑。隻見那少年側身前行,後麵跟著一個衣冠整肅、氣宇軒昂的人,徐徐過來。那少年先搶前數步,向文命道:“敝君主奉訪。”又回身鞠躬奏知那君主道:“這二位就是中華大賢。”那君主一聽,就過來行禮,說道:“未知大賢蒞止,有失迎迓,甚歉甚歉。請到敝廬中坐坐吧,此地立談不便。”文命、伯益一麵還禮,一麵細看那國君:年約五旬左右,衣冠樸素,既無車輿,又少扈從。若非那少年指明,在稠人之中哪裏辨得出他是個君主。竊歎其道德之高,遂謙謝道:“觀光貴國,極願晉謁。乃蒙先施,何以克當!”當下謙遜了一會,即跟了那國君向左而行。眾百姓盡散,那少年亦自去了。
文命等走不到幾百步,隻見路旁有三間向南的平屋,簡陋之至。當中開著正門,門外站著兩個赳赳武士。看見國君走到,一齊舉手致敬。那國君就讓文命等進去,說道:“這是某的行館,請小坐吧,可以請教。”文命等再三謙謝,然後入內,分賓主坐下。那國君先說道:“某本是中華人,自從先祖流寓於此,已經三世了,回首故鄉,不勝眷念。聞說二位從中華來,某如歸故鄉,倍切歡迎,一切都要請教。敢問現在中華聖天子是哪一位?國中太平嗎?二位大賢到敝地來有何貴幹?”
文命就詳詳細細的告訴了他一番。那國君聽了,重複起身行禮道:“原來是二位天使辱臨小柄,簡慢之至,罪甚罪甚!”後來又談到文命的履曆世係,原來同是一家。文命是顓頊帝之孫,那國君是顓頊帝的玄孫,比文命輩行為小,是在從孫之列。那國君尤其大喜。文命便問他開國情形,那國君道:“先曾祖老童,自顓頊帝崩逝之後,即浪遊西方,生子多人,又複散居各地。先曾祖後來居於騩山,成為神仙。先祖又到處遠遊,偶然遊到此地,覺得民風美茂,就用中華的禮樂去教導他們,頗蒙國人之推戴,遂做了此地之君主。百年以來,禮陶樂淑,頗有成效,傳到某已經三代。某謹守成法,尚無隕越,這是差堪告慰的。”
伯益道:“用中華禮樂改變外邦,固是可喜,但貴國君究係中華人,桑梓之邦,豈可忘卻。況現在聖天子功德震古爍今,貴國君何不入朝修禮,兼省顓頊帝廬墓呢?”那國君道:“某何嚐不想入朝?無奈路程遙遠,約計往返,恐非四五年不辦。
前數年,某曾遣人乘船探測路程,據所報告,僅僅前麵一座方山繞過去,遇著順風已須半年,倘遇逆風更難克期。繞過方山之後,到中華還有多少路,須行幾日,更難預算,所以因此作罷了。請問二位到此走了幾年?坐的是什麽船?”伯益一一的說了。那國君不勝駭異,益發欽佩。
文命道:“貴國對於中華固然交通不便,但是對於鄰邦亦通聘問嗎?”那國君道:“對於鄰邦都相往來,有兩處亦是本家,往來尤熟。”文命便問是哪兩處,那國君道:“一處在敝國西南,上有三山:一名芒山,一名桂山,一名搖山。搖山上所居住的就是先曾祖老童的次孫,名叫長琴。先曾祖老童本來是精於音樂的,發音常如鍾聲。所以這位淵源家學,亦精於音樂,尤長於琴,所以取名叫長琴。敝處最重音樂,有時前往請教,頗得其益。一處在敝國正西,名叫大荒之山,居住在上麵的是先曾祖老童之子。此人已經得道,變更了他本來的狀貌,三麵一臂,怪不可言。”
伯益一聽,便問道:“三麵一臂,那兩麵是如何生的呢?
少去的是哪臂呢?”那國君道:“少去的是左臂。三麵的位置,恰成三角形,所以見了他,任在哪一方,都可以和他談話。”
文命道:“離此地有多遠?”那國君道:“並不甚遠。”
這時天色已不早,那國君就殷勤的將文命等留下住宿,又遣人去招呼真窺等加以款待。等到晚間,國王有事他去,伯益向文命道:“某看前麵那座方山既無居人,又阻塞海道,何妨將中央直辟一條海路,便利西東往來之船,豈不甚妙。”文命道:“我剛才亦如此想,此番到海外來,各國差不多要走遍了,對於治水工作一點未做,如能將此山鑿開,使西方各國由海道到中華的減省不少路程,亦是一種成績,留個紀念,豈不其妙。”當下二人議定了。
到了次日,就和那國君說知。國君聽了,讚成之至,益加佩服。文命就率領大眾乘龍再到方山,拿出伏羲氏所賜的玉尺,測準了高低,勘定了路線。工作之人,除由淑士國選派多人外,又叫了祝良、勾太丘來和他商議。請他派了龍宮精銳之士,無論蝦兵蟹將,凡有能勝工作的,都來幫助。一麵由天地十四將指揮合作,務須於最短期間使其成功。自此之後,方山之上,丁丁啄啄之聲響徹雲宵,日夜不絕。文命與伯益等則乘龍來往於淑士國、方山之間,指督一切。
閑暇的時候,又和伯益等到搖山去訪長琴,與長琴敘起來,是同堂兄弟。那長琴對於文命、伯益亦非常親熱。文命見他室中四壁都掛的樂器,長長短短的琴尤其多。文命本來是聞樂不聽的人,在此無事,又兼為聯絡親誼起見,就請長琴彈奏一闋,長琴亦欣然答應,取了琴,盤著膝,安弦操縵,慢慢的彈起來。
倏見有五彩之鳥三隻飛翔集於庭中,伯益認識一隻是凰鳥,一隻是鳳鳥。彈到後來,那三鳥亦展翅而舞,引吭而鳴,與琴聲如相應和。長琴曲終,那三鳥亦停止。文命等看了不勝稀奇,當下齊勸長琴回歸中華。長琴仰天笑道:“二兄是建功立業之人,弟是世外之人,久已無誌於富貴。一歸故鄉,不但塵俗之氣不可耐,而且難免於富貴逼人,那時再逃避,真是何苦!還不如在此空山之中,較為清淨。”文命等聽了,深歎其高尚,後來又談了一會,文命等告辭,長琴直送到海邊。
路上遇到一隻異獸,其狀如兔,又如猿,自胸以下顏色純青,不能見其裸露之處。伯益便問此獸之名,長琴道:“此山異獸甚多,某亦不能盡識,不知道叫什麽名字。”過了兩日,文命和伯益又到大荒山去訪求宗族,果然遇到一個三麵一臂之人,三麵都能言語。文命和伯益立在兩麵和他談話,他兩麵同時對付,從容不迫,還剩著一麵,仍是空閑。
文命問他變形的原故,他說:“我覺到人生的應事接物非常困難,顧了這麵,往往顧不到那麵;顧了前頭,往往顧不到後頭。所以我添出兩麵,那麽麵麵顧到,可以不致疏忽了。還有一層,人生在世,最不好的是妄作妄取,我去了一臂,使一切動作非常不便,那麽自然不至於妄作妄取了。”文命聽他的話,都是憤時嫉俗之談,也不和他多說。後來又問了他幾句,才知道他是工於吐納導引之術,已可以長生不死,料他隱居遁世,決不願再回中華,所以亦不勸他。
一日,文命和伯益又遊到一處,隻見一座大山,山的石縫中處處露出一種黑的丹藥,不知何用。山的南麵一片平陽,樹木甚多。中間有一大池,周約數十丈。池之四周,砌以條石,工程偉大,顯見是人工所成。但是環山細尋,不見一個人跡,惟見異鳥翔集,有青的,有黃的,內中最怪者,是一隻五色之鳥,人麵而有發,可怕之至。
文命回到淑士國,將此山情形與淑士國君談及。國君道:“這山名玄丹之山,青鳥名叫青,黃鳥名叫黃驁,那五色人麵之鳥不知其名。從前先祖初到之時,帶了幾個知己的朋友同來,有一個姓孟名翼的才略很好,輔佐先祖,成立淑士國。後來又乘船往各處遊覽,曾經到過這個玄丹山,看得那地方有山林,有平原,地勢甚好,所欠缺的就是少淡水,於是和先祖商量,派遣人到那邊去鑿一大池,以備將來殖民之用,取名叫顓頊池。
因為這孟翼亦是顓頊帝的臣民,雖在海外,不忘舊君,所以取這個名字。後來大家叫起來,又添了幾個字,叫作“孟翼之攻顓頊之池”。池鑿成之後,移過去的百姓亦不少。一日,先祖往訪三麵一臂的那個本家,和他談起這件事,他很不讚成。他說這個地方雖好,但是有青鴍黃驁等,都是個不祥之鳥,其所集者其國亡,勸先祖不要去祝先祖拿這話告訴孟翼,孟翼絕對不信,說道:‘國之興亡,在政治,在道德,在教化,與鳥何關?迷信之談,不必聽它。’先祖拗他不過,隻得聽他前去經營。哪知隔不多時,疾疫大作,死者不少,孟翼亦一病不起,大家怕起來,想起不祥鳥的話,趕快一齊搬回,所以成為空地了。”
文命聽了,方始恍然。過了幾日,方山鑿通,船又往來,路程可以省三分之二。後人因為兩山夾峙中如門戶,所以就叫它門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