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隻要是人,就有這個基本經驗,可是卻是美國最先把人類此一共同經驗中的一段,變成為一個現象。


    我們都是從我們母親肚子(好,子宮)裏生出來的;我們吃奶、斷奶、爬、坐、站、走、跑;我們上學、長青春痘;我們念書、打工、做事;我們成家、生子、立業……最後是誰也免不了的一死。大同小異,我們的祖先如此,我們如此,我們的後代也如此。不去作任何價值判斷的話,這就是所謂的人生一世。


    但是這個人生一世有那麽一段期間是所謂的“尷尬”期間——青春期。這不是問題,至少不是我要談的問題。我要說的,是美國在20世紀下半葉,把這個人生階段的男孩女孩,不但推上了社會舞台而變成了一個人口組群,而且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集團,同時還為英語製定了一個特定名詞——teenagers。


    中文始終沒有一個恰當的相對名詞。“青少年”是傳統的說法,沒有錯,隻是不夠精確。所謂之“妙齡”是在形容,而且更不精確。不論生理上青春期是從幾歲開始,英文teenagers明確地指“十三”(thirteen)到“十九”(neen)歲的男孩女孩。


    雖然teenagers這個英文字戰前即存在,但是作為一個特定名詞來普遍使用,卻是50年代下半期開始的。為了方便起見,我這裏用“三九少年”來表示,來指英文teenagers所指的十三到十九歲的少男少女。好,它之所以到了50年代才在美國流行,成為一個美國現象,如果允許我用大字眼來說的話,很簡單,自由、民主、開放、富裕。


    直到二次大戰,美國或西方社會在童年和成年之間,在一般觀念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中間地帶。“青春期”基本上是一個生理名詞,指發育的一個必然過程而已,不帶有任何社會意義。說實話,即使在西方國家,戰前的規律是,絕大部分人家的子女,一旦念完小學或初中(十五歲左右),都幾乎立刻開始工作賺錢,因而被視為“成人”。而如果不是法定成人的話,也至少被普遍看做是“成人”。因為哪怕還是小孩兒,一旦開始工作,就有了收入,就貼補家用,就有了責任。隻有至少中上階層家庭才享有讓子女繼續就學,甚至於上大學的奢侈,而使他們在步入“成年”之前享有更久的緩衝時期。


    是富裕社會的普及教育根本改變了美國青少年的生活周期。想想看,隻不過20世紀初,十四歲到十七歲的青少年,隻有13%就學;而到50年代初,這個比例已經增加到75%左右;再到60年代中,可以說幾乎全部(95%以上)就學,而其中過半數上大學。“成年”於是就這樣給推到二十歲以後。


    所以,就算在自由、民主、開放的基礎上,社會不富裕也仍然不會出現“三九少年”這個集團,人們也不會確認“三九少年”為一個單獨的、個別的實體。而“三九少年”之所以得到社會確認,很簡單,他們有錢了。


    他們有人是家裏給的零用錢,而這零用錢在60年代初的一般規矩是一天1美元,相當於今天至少5美元。除此之外,他們多半都有機會打零工,或周末工。這表示什麽?這表示他們多數吃在家裏、住在家裏、基本開支全由家裏負擔,而自己又無家累,所賺所得全花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間,“三九少年”變成了社會上重要的消費者。好,也許不是那麽突然,總之,到60年代初,不考慮父母花在初高中子女身上的錢,“三九少年”自己的消費額是令人震驚的每年120億美元。而這些錢不是用來買房子買家具,而是去買時裝、化妝品、唱片、汽車……


    這個美國“三九少年”現象雖然在50年代中開始成形,但是在50年代下半葉,幾個連續發生的事件加強、鞏固、擴大了“三九少年”的聲勢和地位:好萊塢關於“三九少年”和青少年幫派的電影(詹姆斯·迪恩,馬龍·白蘭度等等),搖滾樂,和1946年出生的第一批戰後嬰兒(baby boomers),他們於1959年剛好滿十三歲,“三九少年”的第一年。“三九少年”一詞從此在美國文化上刻上了它的大名。與此同時,“代溝”(generation gap)一詞也因而誕生。


    “三九少年”不但在馬龍·白蘭度和狄恩身上發現了自己,更在搖滾樂中發現了自己,同時還隨著它跳,隨著它愛,還有後來的隨著它抗議和示威。“三九少年”有了屬於自己的音樂。


    但是真正把“三九少年”變成社會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的是戰後嬰兒的加入。你知道他們當時的力量有多大嗎?


    戰後十五年之間,“三九少年”的數目,從一千萬增加到一千五百萬;再到1970年,又增加到兩千萬。他們的購買力:所有冷飲的55%;所有電影票的53%;所有唱片的43%。他們每年平均花在唱片上是1億美元,五分之一有自己的汽車。


    此外,以“三九少年”為主要對象的快餐店,業務每年增長五分之一。60年代中的一百股“麥當勞”值2250美元,而到1972年,已經漲到不可思議的141000美元。“肯德基炸雞”從1964年的400家增加到1971年的3317家。“三九少年”不但去光顧,而且同時也靠在那裏打工服務賺錢。


    此外,僅占總人口11%的“三九少女”,卻購買了化妝品總銷售量的20%——光是口紅,就是1200萬一年。60年代初,越戰之前的一項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三九少年”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青春痘。


    到了50年代末,已經成了氣候、變成一大勢力的“三九少年”完全知道他們要什麽。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做他們要做的,聽他們要聽的,去他們要去的,吃他們要吃的,穿他們要穿的,玩他們要玩的,也就是說,遠離父母家長社會的幹擾和控製。


    這就是為什麽隻有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還要有錢,才有可能形成“三九少年”這種集團。專製社會免談。第一它專製,誰也別想獨立生活;第二它沒錢,就連比較富裕的家長式社會也不太可能。很簡單,“三九少年”第一個要擺脫的正是這個家長式權威。而在戰後美國,他們成功了,甚至於改寫了美國現代史。


    50年代中的頭一批“三九少年”今年都應該五十上下了。就連1946年出生的第一批戰後嬰兒,今年都四十三四了。這些人是今天美國社會的中堅分子,同時也多半是今天的“三九少年”的父母家長。所以,我想,當他們發現今天的“三九少年”每年在衣裝上花費110億美元、美容上花費60億美元,“三九少女”二十歲以前花在化妝品上的錢,超過她們以後一輩子的化妝費的總和,那就不應該有什麽抱怨了。


    同時,如果再想到今天“三九少年”之中的三分之一也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青春痘的話,做父母的簡直要發出會心的微笑了。


    199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瓢紐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北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北海並收藏一瓢紐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