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愛你的時候
呼吸難過心不停地顫抖
……
汽車駛上寬闊的馬路,兩旁的景象越來越繁華,聽著如水的音樂,我有一種從古代穿越回現代的感覺。一段以來,我的身心都被綁在了臨江村,仿佛已經脫離了現代文明。此刻,看著車窗外呼嘯而過的超市、酒吧、咖啡屋、公園…我隻覺無比親切,恨不得從車裏鑽出去,帶晨星逛個痛快。但是,我不能,前方等待我們的,有可能是驚濤駭浪…那麽,讀者朋友就陪著我們一起,享受一下這片刻的安寧吧…
過了東江大橋,不久,我們便上了高速,一路急馳,下午時,終於趕到了梅州嶺南一個幽靜的小鎮上,小鎮三麵環山,連綿望不到盡頭。
簡單在鎮上吃了點東西,袁本興的堂姐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去的地方離此還有數十裏地,不過,都是山路,磕磕絆絆,汽車根本就進不去。
商議之下,我決定讓阿強留在鎮上等我們,來時趙欣吩咐阿強,一切聽從我的安排。
袁本興的堂姐在鎮上雇了一輛牛車,我們往車箱的草窩裏一坐,便出鎮而去了。
太陽不知又躲去了哪裏,天上的雲就像一塊塊破布,在山頭上蕩來蕩去。這裏是真正的山區,一片荒涼,亂石叢生,不像臨江村那裏的山草木植被那麽豐茂。而且,這裏的山要高多了。
不時有一個個村子,座落在路旁的山坳裏或山坡上,星羅旗布。越走,村子越少,建築也越來越簡陋。這裏的山村比臨江村條件要差多了,簡直不屬於同一個時代。
眼前的一切,對我和晨星來說都是新奇的。坐在顛簸的牛車裏,我們手握著手,不停得東張西望著。
山路崎嶇,十分難行,有些陡峭的路段,我們要下來幫著推車。拉車的老牛‘哞哞’直叫,身上的汗蒸騰起一股股的白煙。
到了後來,那路窄的隻有一米多寬,左側便是深崖,牛車都沒法過了,我們隻得棄車步行。
一直走到晚上,我們才來到目的地,這是一個座落在群山深處的小村子,連電都沒通,家家點煤油燈。據袁本興的堂姐說,隻有村長家才點的起蠟燭,村裏的娃娃小時候都是光著腚長大的…我聽得暗暗咋舌,實在想不到,在現代文明的春風下,還有如此貧窮落後的地方。
第一百零二章袁村
村口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牌坊,看起來威武而又莊嚴,與這村子不怎麽搭調,一問之下,袁本興的堂姐說從她小時候就有,似乎是為了紀念某個人,她也說不清楚,不知建於什麽年代。那牌坊十分古舊,上麵刻的字早已模糊不清了。旁邊一根石碑上的字倒是很清晰,赫然刻著‘袁村’兩個大字。
一路走過來,我有師父的功力都累得夠嗆,晨星更是可想而知了,不過,她愣是咬著牙沒吭一聲,也不讓我背。
村子裏連雞鳴狗叫聲都聽不到,安靜的有些出奇。如果不是從房子裏透出來的一盞盞燈光,我簡直懷疑這是一個死村,家家的門都關得緊緊的。
來到一座破院子前,袁本興的堂姐說,這就是袁本興夫婦搬走前的家。我看過去,隻見院子裏的荒草足有齊腰那麽深,一間破石屋,茅草蓋的屋頂早就塌了,屋牆也倒了一坯,相比之下,臨江村那處宅院簡直成了金鑾殿。
我實在想不通,這麽一個破爛的地方,那袁靜花有什麽好留戀的,難道師父推斷錯了?…
袁本興的堂姐觸景生情,直抹眼淚。
“大姐,那袁靜花家在哪裏,她娘家還有什麽人?”我問。
那婦人指著遠處一條蜿蜒的小路說:“沿著那條路,還要走很遠,她家裏很重男輕女的,還有什麽人我也不大清楚…”
我點點頭,心裏想,今晚按師父教我的方法,看能不能找到袁本興夫婦的魂魄。如果找不到,隻有明天去袁靜花的娘家看看了…
我的肚子不停的‘咕咕’在叫,那婦人說:“走吧,先帶你們去我家吃飯。”
走了幾步山路,婦人帶我們來到一個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子,叫了許久的門,屋裏才亮起燈,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婦人探頭探腦的走了出來。
袁本興的堂姐一見到她便‘哇哇’大哭,邊哭邊連珠炮般說著比‘客家話’還難懂的‘潮州話’,看樣子,他們這裏的人以前是從潮汕一帶遷移過來的。
隨後,那老婦也跟著哭了起來,不停的抹著老淚。
袁本興的堂姐指了指我們,那老婦人便瞟了我和晨星一眼,臉上的皺皮把眼睛擠的隻有兩條縫。突然間,她好像想到了什麽,神色立時變得緊張起來,脖子扭來扭去到處張望,‘哇哇’叫著把袁本興的堂姐往院裏拉。
我和晨星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袁本興的堂姐扭頭對我們說:“快到家裏去,我阿娘說村裏有鬼!”
我吃了一驚,急忙回頭朝四下裏看,突然間反應了過來,我來這裏的目的本來就是抓鬼的,不怕有鬼,就怕沒鬼…
來到屋裏,袁本興的堂姐把我和晨星讓到一根黑乎乎的長板凳上坐了,便和那老婦人‘咦咦哇哇’的說了起來。
我強忍著好奇心,一直等她們抹淨眼淚,老婦人轉身去了隔壁的灶堂才開口詢問。
“大姐,到底怎麽回事?”
袁本興的堂姐朝門口望了望,壓低聲音說:“聽我阿娘說,村裏鬧鬼,嚇死人了…”
我點點頭,怪不得進村時家家都關著門,我忽然想,莫非便是那袁靜花的鬼魂?
“說說看…”
這女人說話十分絮叨,半天不著正題,普通話也不標準,不過,我還是聽懂了…
從她口中得知,袁村裏,大部分人都姓袁,祖輩靠開山種田為生,由於可供開墾的田很少,再加上交通閉塞,一直都很貧窮。改革開放以後,幾乎所有青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村子裏剩下來的,不是老人,便是留在家裏帶小孩的婦女。
出去打工的那些人裏,一走多年杳無音訊的大有人在。這其中,便有一個叫袁阿七的。
袁阿七結婚沒多久就出去打工了,一去就是很多年沒回來,村裏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一些好心人紛紛勸袁阿七的老婆黃三妹改嫁,初時幾年,黃三妹沒答應,一直堅持著送走了自己的公婆。到了第八個年頭,黃三妹終於斷了念頭,嫁給了村裏一個腿有殘廢的老光棍,第二年便添了個兒子。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上個月的一天,消失近十年的袁阿七突然返回了袁村。得知妻子改嫁的消息,袁阿七十分惱怒,天天酗酒,在黃三妹家門口鬧,就連那些勸黃三妹改嫁的人也遭了殃,不是自家的山果樹被砍倒,就是老母雞被勒死掛在柵門上…
眾人敢怒不敢言,就連村長都勸不了他。山裏人沒什麽文化,法律意識淡薄,沒人懂得報警,最終釀成了大禍。
後來一天,袁阿七突然沒了去向,村民們自然高興,這個瘟神終於走了。然而沒過幾天,有人聞到從黃三妹家裏傳出濃濃的臭味,砸開門一看,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
黃三妹和她的後夫、兒子、還有袁阿七,全部死在了屋裏,臭氣熏天。屋子裏一片淩亂,有打鬥的痕跡,血濺得到處都是,最令人驚心的是,那袁阿七坐在地上,臉上帶著一種奇怪的笑,嘴裏銜著一塊肉,而那塊肉,卻是從那個不到兩歲的孩子臉上咬下來的…令人想不通的是,就袁村的建築,晚上摔隻碗隔壁都能聽到響,黃三妹家裏出這麽大事,附近的村民竟然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出事以後,村長才想起來報警,帶著幾個人出了山,幾個警察和一個穿白大褂的來到村裏,草草驗了一下,說他們是互相鬥毆致死的。於是,村裏便出了一些木料,打了幾口薄皮棺材,將四人殮了,葬在了村外。袁村這種地方,偏僻而又閉塞,火不火葬也沒人管。
村裏有個傻子,下葬那天坐在村口的牌坊底下‘嘿嘿’的笑,指著那幾口搖搖晃晃的棺材,邊笑邊說,鬼弄死的,鬼弄死的,嘿嘿,到時候把你們都弄死…
村裏沒有男青年,抬棺材的除了幾個體格硬朗的老頭子,還有兩個婦女,聽了傻子的話,幾個人都嚇得不清。再加上這幾個人本來死的就怪,天剛一擦黑家家就門戶緊閉了。
就在這天晚上,刮起了很大的山風,那風撲天卷地,‘嗷嗷’直叫。有村民聽到,風裏隱隱約約傳來女人的哭聲,還有小孩子的慘叫聲。還有人聽到自家的門‘啪嗒’,‘啪嗒’響。聽到門響的,都是當初勸黃三妹改嫁的那些人…
呼吸難過心不停地顫抖
……
汽車駛上寬闊的馬路,兩旁的景象越來越繁華,聽著如水的音樂,我有一種從古代穿越回現代的感覺。一段以來,我的身心都被綁在了臨江村,仿佛已經脫離了現代文明。此刻,看著車窗外呼嘯而過的超市、酒吧、咖啡屋、公園…我隻覺無比親切,恨不得從車裏鑽出去,帶晨星逛個痛快。但是,我不能,前方等待我們的,有可能是驚濤駭浪…那麽,讀者朋友就陪著我們一起,享受一下這片刻的安寧吧…
過了東江大橋,不久,我們便上了高速,一路急馳,下午時,終於趕到了梅州嶺南一個幽靜的小鎮上,小鎮三麵環山,連綿望不到盡頭。
簡單在鎮上吃了點東西,袁本興的堂姐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去的地方離此還有數十裏地,不過,都是山路,磕磕絆絆,汽車根本就進不去。
商議之下,我決定讓阿強留在鎮上等我們,來時趙欣吩咐阿強,一切聽從我的安排。
袁本興的堂姐在鎮上雇了一輛牛車,我們往車箱的草窩裏一坐,便出鎮而去了。
太陽不知又躲去了哪裏,天上的雲就像一塊塊破布,在山頭上蕩來蕩去。這裏是真正的山區,一片荒涼,亂石叢生,不像臨江村那裏的山草木植被那麽豐茂。而且,這裏的山要高多了。
不時有一個個村子,座落在路旁的山坳裏或山坡上,星羅旗布。越走,村子越少,建築也越來越簡陋。這裏的山村比臨江村條件要差多了,簡直不屬於同一個時代。
眼前的一切,對我和晨星來說都是新奇的。坐在顛簸的牛車裏,我們手握著手,不停得東張西望著。
山路崎嶇,十分難行,有些陡峭的路段,我們要下來幫著推車。拉車的老牛‘哞哞’直叫,身上的汗蒸騰起一股股的白煙。
到了後來,那路窄的隻有一米多寬,左側便是深崖,牛車都沒法過了,我們隻得棄車步行。
一直走到晚上,我們才來到目的地,這是一個座落在群山深處的小村子,連電都沒通,家家點煤油燈。據袁本興的堂姐說,隻有村長家才點的起蠟燭,村裏的娃娃小時候都是光著腚長大的…我聽得暗暗咋舌,實在想不到,在現代文明的春風下,還有如此貧窮落後的地方。
第一百零二章袁村
村口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牌坊,看起來威武而又莊嚴,與這村子不怎麽搭調,一問之下,袁本興的堂姐說從她小時候就有,似乎是為了紀念某個人,她也說不清楚,不知建於什麽年代。那牌坊十分古舊,上麵刻的字早已模糊不清了。旁邊一根石碑上的字倒是很清晰,赫然刻著‘袁村’兩個大字。
一路走過來,我有師父的功力都累得夠嗆,晨星更是可想而知了,不過,她愣是咬著牙沒吭一聲,也不讓我背。
村子裏連雞鳴狗叫聲都聽不到,安靜的有些出奇。如果不是從房子裏透出來的一盞盞燈光,我簡直懷疑這是一個死村,家家的門都關得緊緊的。
來到一座破院子前,袁本興的堂姐說,這就是袁本興夫婦搬走前的家。我看過去,隻見院子裏的荒草足有齊腰那麽深,一間破石屋,茅草蓋的屋頂早就塌了,屋牆也倒了一坯,相比之下,臨江村那處宅院簡直成了金鑾殿。
我實在想不通,這麽一個破爛的地方,那袁靜花有什麽好留戀的,難道師父推斷錯了?…
袁本興的堂姐觸景生情,直抹眼淚。
“大姐,那袁靜花家在哪裏,她娘家還有什麽人?”我問。
那婦人指著遠處一條蜿蜒的小路說:“沿著那條路,還要走很遠,她家裏很重男輕女的,還有什麽人我也不大清楚…”
我點點頭,心裏想,今晚按師父教我的方法,看能不能找到袁本興夫婦的魂魄。如果找不到,隻有明天去袁靜花的娘家看看了…
我的肚子不停的‘咕咕’在叫,那婦人說:“走吧,先帶你們去我家吃飯。”
走了幾步山路,婦人帶我們來到一個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子,叫了許久的門,屋裏才亮起燈,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婦人探頭探腦的走了出來。
袁本興的堂姐一見到她便‘哇哇’大哭,邊哭邊連珠炮般說著比‘客家話’還難懂的‘潮州話’,看樣子,他們這裏的人以前是從潮汕一帶遷移過來的。
隨後,那老婦也跟著哭了起來,不停的抹著老淚。
袁本興的堂姐指了指我們,那老婦人便瞟了我和晨星一眼,臉上的皺皮把眼睛擠的隻有兩條縫。突然間,她好像想到了什麽,神色立時變得緊張起來,脖子扭來扭去到處張望,‘哇哇’叫著把袁本興的堂姐往院裏拉。
我和晨星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袁本興的堂姐扭頭對我們說:“快到家裏去,我阿娘說村裏有鬼!”
我吃了一驚,急忙回頭朝四下裏看,突然間反應了過來,我來這裏的目的本來就是抓鬼的,不怕有鬼,就怕沒鬼…
來到屋裏,袁本興的堂姐把我和晨星讓到一根黑乎乎的長板凳上坐了,便和那老婦人‘咦咦哇哇’的說了起來。
我強忍著好奇心,一直等她們抹淨眼淚,老婦人轉身去了隔壁的灶堂才開口詢問。
“大姐,到底怎麽回事?”
袁本興的堂姐朝門口望了望,壓低聲音說:“聽我阿娘說,村裏鬧鬼,嚇死人了…”
我點點頭,怪不得進村時家家都關著門,我忽然想,莫非便是那袁靜花的鬼魂?
“說說看…”
這女人說話十分絮叨,半天不著正題,普通話也不標準,不過,我還是聽懂了…
從她口中得知,袁村裏,大部分人都姓袁,祖輩靠開山種田為生,由於可供開墾的田很少,再加上交通閉塞,一直都很貧窮。改革開放以後,幾乎所有青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村子裏剩下來的,不是老人,便是留在家裏帶小孩的婦女。
出去打工的那些人裏,一走多年杳無音訊的大有人在。這其中,便有一個叫袁阿七的。
袁阿七結婚沒多久就出去打工了,一去就是很多年沒回來,村裏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一些好心人紛紛勸袁阿七的老婆黃三妹改嫁,初時幾年,黃三妹沒答應,一直堅持著送走了自己的公婆。到了第八個年頭,黃三妹終於斷了念頭,嫁給了村裏一個腿有殘廢的老光棍,第二年便添了個兒子。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上個月的一天,消失近十年的袁阿七突然返回了袁村。得知妻子改嫁的消息,袁阿七十分惱怒,天天酗酒,在黃三妹家門口鬧,就連那些勸黃三妹改嫁的人也遭了殃,不是自家的山果樹被砍倒,就是老母雞被勒死掛在柵門上…
眾人敢怒不敢言,就連村長都勸不了他。山裏人沒什麽文化,法律意識淡薄,沒人懂得報警,最終釀成了大禍。
後來一天,袁阿七突然沒了去向,村民們自然高興,這個瘟神終於走了。然而沒過幾天,有人聞到從黃三妹家裏傳出濃濃的臭味,砸開門一看,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
黃三妹和她的後夫、兒子、還有袁阿七,全部死在了屋裏,臭氣熏天。屋子裏一片淩亂,有打鬥的痕跡,血濺得到處都是,最令人驚心的是,那袁阿七坐在地上,臉上帶著一種奇怪的笑,嘴裏銜著一塊肉,而那塊肉,卻是從那個不到兩歲的孩子臉上咬下來的…令人想不通的是,就袁村的建築,晚上摔隻碗隔壁都能聽到響,黃三妹家裏出這麽大事,附近的村民竟然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出事以後,村長才想起來報警,帶著幾個人出了山,幾個警察和一個穿白大褂的來到村裏,草草驗了一下,說他們是互相鬥毆致死的。於是,村裏便出了一些木料,打了幾口薄皮棺材,將四人殮了,葬在了村外。袁村這種地方,偏僻而又閉塞,火不火葬也沒人管。
村裏有個傻子,下葬那天坐在村口的牌坊底下‘嘿嘿’的笑,指著那幾口搖搖晃晃的棺材,邊笑邊說,鬼弄死的,鬼弄死的,嘿嘿,到時候把你們都弄死…
村裏沒有男青年,抬棺材的除了幾個體格硬朗的老頭子,還有兩個婦女,聽了傻子的話,幾個人都嚇得不清。再加上這幾個人本來死的就怪,天剛一擦黑家家就門戶緊閉了。
就在這天晚上,刮起了很大的山風,那風撲天卷地,‘嗷嗷’直叫。有村民聽到,風裏隱隱約約傳來女人的哭聲,還有小孩子的慘叫聲。還有人聽到自家的門‘啪嗒’,‘啪嗒’響。聽到門響的,都是當初勸黃三妹改嫁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