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編講述了約自1400年至1750年間歐洲文化日趨豐富的發展和歐洲向外擴張的曆程。同期,歐洲的政治與宗教也產生了很大的動蕩。現在開始敘述這兩個方麵的內容。


    西歐的基督教教會曾經於16世紀出現了一場大分裂(西歐的基督教教會稱為天主教教會,在東方卻稱為正教教會)。這場分裂以宗教改革或者新教起義而聞名。從此之後,基督徒不再分成兩大集團,而是分成三大集團:正教徒、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新教起義之後的一個多世紀內,歐洲史上發生了多次宗教爭吵與宗教戰爭。荷蘭和英國在16世紀至17世紀所爆發的反抗專製政體的起義,也有宗教性質的部分。


    專製政體在17世紀至18世紀盛行於歐洲大陸,也可以說,達至一個全盛的顯赫期。野心勃發的專製君王們不僅剝削自己的臣民,還在歐洲,乃至新世界為爭奪殖民地而相互爭戰。


    但是有一些好戰的專製君王卻也是睿智明禮、追求進步的統治者,他們曾經用父母之心為臣民做了很多事,所以他們被稱作開明的或仁慈的君王。


    <h2>


    </h2>


    <h2>


    第24章 專製政體的複活</h2>


    一、一般因素


    在第19章,我們已經知道中世紀國王的權力並非絕對,他們受到種種限製,如封建製度、政治反叛、時常選舉、種種特許狀和議會。在14世紀至17世紀期間的政體產生很大的變化:很多國家的有限君主政體發展成專製政體,或者無限的君主政體。


    在中世紀的歐洲,民主政體與君主政體看起來好像基本平等。可是,事實表明,大部分國家的民主政體一定要讓位給君主政體。本章打算講明為什麽會這樣。


    十字軍的影響?十字軍對推進君主政體的發展有一定關係。因為它讓西方基督教國家統治者和東方發生聯係,而在東方,專製政體很早便是公認的政體形式。不止是國王們,還有加入十字軍的貴族、騎士與平民們都時常聽到絕對君主製,多多少少對心理方麵產生了影響。


    教會的讓步?在中世紀期間,基督教教會曾經阻擋專製君王權力的發展。但之後的幾個世紀,教會對國王逐漸寬容,認可他們的權力,最後還提供幫助。教會力爭用“上帝的和平”“上帝的休戰”與其他方式,限製那些蠻橫無忌的封建貴族們。而教會在阻止私人混戰、削弱封建勢力的時候,卻又鞏固了國王的權力,因為教會認為國王是封建社會良好秩序的保護者。之後,當教會受到內部弊端牽累和受到外部批評時,它覺得有必要向國王靠攏,認可國王的主張。教職人員也通常擁護王室專製。


    中產階級的擁護?中產階級的快速發展和對國王的衷心擁護是這段時期的明顯特征。中產階層是些有財富與有頭腦的人,憑借工業與貿易而發家致富。國王滿足了中產階層的利益需求,保護商人的安全,扶持商業發展。反過來,中產階級也為國王服務。他們支持並協助君主製。同時還為國王輸送法律專家與高效官員方麵的人才,為政府出資,也為軍隊提供人力。


    民族性和國王?十字軍的力量使弱小的民族發展壯大,各民族語言文學的魅力激發了民族自豪感,民族主義萌芽在西歐諸國日益強大。由於國際戰爭頻繁,民族性迅速活躍。英國、法國與西班牙的民眾漸漸地把他們團結起來,讓他們成為偉大民族一員的權力結構與個人,備感深深的忠誠。如今人們向國旗歡呼來表達愛國之心,當時的他們卻是向國王歡呼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愛國主義幫助國王成為專製君王。


    羅馬法的複興?依據羅馬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國家的君主或統治者擁有隨意製定法律或者違反法律的權力。作為古典文藝複興中的一部分,羅馬法的研究也緊隨著恢複了。博洛尼亞與其他大學都開設了羅馬法的課程。學習過羅馬法的法律專家也都利用羅馬法為他們的國王效勞。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著名的意大利政治家馬基雅維利在自己的政論文中,特別是在《君主論》一書裏,曾主張君王高於法律與議會的原則。雖然教會表示抗議,可馬基雅維利的書還是普遍流行,很多野心勃發的統治者都依照他的忠告行事。


    火器?火器讓步兵比使用矛的騎兵,甚至比身披鎧甲手持長矛的騎兵更有殺傷力。國王們開始維持由雇傭兵組成的常備軍,而且給他們配以大炮與短槍。軍隊力量讓國王們變成了封建領主的主人,還變成了各階級臣民的主人。


    接下來的每節,將試圖講述有利於專製政體興起的一些因素。


    二、教會的衰弱


    前麵已說過,在中世紀時期,天主教教會的實力強大,很有影響力。它不僅負責宗教與道德,還做了很多管理工作。之後的幾個世紀,也就是14世紀至17世紀,盡管教會的影響與權威仍非常大,但還是明顯削弱了。教會的衰弱是有利於專製政體興起的因素之一。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究竟是什麽讓教會衰弱了。


    十字軍?十字軍歸根結底反應了對教會,特別是對教皇的不利。12世紀,在十字軍狂熱高漲與勝利時,發起十字軍的教皇們曾得到很高的榮譽;可是13世紀、14世紀的十字軍狂熱低沉遭遇失敗,教皇也相應喪失了榮譽。


    過多的“十字軍”?反抗穆斯林的十字軍未能堅守陣地,因此有損教皇的政治信譽。還有許多善良的人也最終感覺到十字軍已被帶入歧途,因一些毫無價值的目標被利用了。比如,在教會同國家之間的爭鬥中,十字軍被煽動去反抗神聖羅馬皇帝與一些基督教王侯。這讓十字軍變得既庸俗又可疑。許多忠於教會的成員覺得他們被純粹的政治陰謀所利用,所以拒絕關注教會發出的各種號召與訓示。一位英國修士對此做出評論:“在信徒們聽到這個號召的時候,他們感到奇怪,教皇承諾他們去流基督教徒的血的報酬,居然和之前承諾去和不信教者血戰的報酬一樣。”


    金錢的負擔?對於前往聖地的十字軍士兵,教皇發給他們贖罪券,就是向他們許諾死去之後享有特殊的照顧。為籌措十字軍的費用,教皇開始給不上戰場隻捐錢的人頒發贖罪券。同時,對教士與教會的佃戶征收什一稅(一種所得稅)。然而,部分金錢並未用於十字軍,而是花在了其他事情上。在十字軍不征戰時,錢稅仍然照收。教皇開始習慣揮霍,所以征收的教會稅種與數量也逐漸增加。最為不幸的是,有一些教皇是世俗而不稱職的。當然並非全部教皇都如此,其中大部分還是正直與真誠的。可是稱職教皇很難抵消不稱職教皇所產生的惡劣影響。不管怎樣,教會的稅收製度變得愈來愈苛重,愈來愈不得民心了。


    政治主張的失敗?教會的衰弱不隻因為十字軍的失敗與人民對沉重的金錢負擔的憎惡,還因為教會和世俗統治者的政治爭吵。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打敗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後,再沒有教皇鄭重地提出如此極端的主張。大部分人最終讚成了但丁的建議,即教會的領域屬於宗教與道德,而非政治。這個意見並未削減教會的精神權威,可的確削弱了它的政治權力,而主要的獲利者卻是諸國的國王。


    “巴比倫式流亡”?前麵講過,卜尼法斯八世之後的繼任教皇居住在法國。自1309年至1377年的近70年裏,他們都居住在阿維尼翁。這些教皇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法國之外,人們都相信他們隻是法國國王的工具。他們居住在阿維尼翁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巴比倫式流亡”,或“巴比倫式監禁”。正是如此,他們被比喻成曾經在古時巴比倫城流放與囚禁長達70年的希伯來人。


    意大利人對於教皇們在阿維尼翁的長時間居留當然極度憤恨。羅馬民眾於1347年在黎恩濟的領導下起來反叛,成立了一個共和國新政府。他建立的政府既民主又民族。新政府的成立既是對教皇,也是對意大利統治者的一次挑戰。黎恩濟於1354年被殺,他的政府也被摧毀了,但事實證明意大利仍有一種非常深的民族感與反教皇情感。


    最終於1377年,因為錫耶納的修女凱特琳的懇請與脅迫,教皇從阿維尼翁回到了羅馬,“巴比倫式流亡”到此結束。


    教會大分裂?但“教會大分裂”比“巴比倫式流亡”產生的影響更壞。自1378年至1417年存在兩位對立的教皇,一位在羅馬,一位在阿維尼翁,史上被稱作“教會大分裂”。分裂還造成了各國產生敵對的陣容。擁護阿維尼翁教皇的國家有法國、蘇格蘭、薩瓦、西班牙與葡萄牙;而意大利、德國、英國、匈牙利、波蘭與其他國家則站到了羅馬教皇那邊。分裂於1417年結束,但從此之後教皇的權力相對削弱,國王的權力卻相對加強了。


    宗教會議運動?在“教會大分裂”之後的一兩代內,許多人覺得全體宗教會議應該要比教皇擁有更高的權威。由此爆發了“宗教會議運動”,雖然運動不久便失敗了,但運動期間也起到了分裂、削弱了教會的作用。


    三、百年戰爭


    在“巴比倫式流亡”與“教會大分裂”期間,英王與法王展開了一場長時間鬥爭,史稱“百年戰爭”。這並非一場戰爭,而是一係列的戰爭,有時這方獲勝,有時另一方獲勝,整個戰爭自1337年至1453年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封建製度裏的仇人?自威廉一世與亨利二世的時代開始,英國諸王總被當作是法國國王的封臣,因為他們在法國占據或者宣稱有權占據一些土地。這些封建關係是無休無止的衝突的根源。英國諸王嚐試擺脫法國諸王的宗主權,同時後者時常警惕著想要削減英王的權力。比如,法國諸王曾幫助蘇格蘭反抗英國,還對英國人在弗蘭德的貿易進行限製。


    戰爭的近因?法王菲利浦六世於1337年宣布,英王在法國作為采邑占據的加斯科尼與吉延兩塊公爵領地,已經被他依法充公了。他向英國宣戰並派遣艦隊大舉進攻英國。英王愛德華三世立刻編造了一個關於法國王位的法律主張。他與菲利浦六世懷揣野心的封臣們結成了聯盟,準備打一場有決定意義的大仗。


    英國的勝利?戰爭的第一階段是1337年至1360年,愛德華三世與自己才華迸發的年輕兒子“黑太子”愛德華進攻法國,取得了兩場輝煌的勝利——克勒西(1346年)與加來(1347年)。在1348年,一場名叫“黑死病”的可怕瘟疫席卷了歐洲,戰爭暫時停止。接著英國又於1356年在普瓦提埃贏得了勝利,於1360年在布勒丁尼簽署了合約,規定愛德華三世放棄自己對法國王位的主張,但卻得到了盧瓦爾河以南半個法國的土地,以及北方海港加來;這些地方不是法王的采邑,而被當作絕對世業所擁有。


    法國收複失地?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開始於1369年一位新法王對英國的入侵。這次法國人占據了優勢。他們擁有一位幹練的將領,又充分利用英國君主政體的弱點。1395年雙方簽署了停戰協議。英國保住了加來與自波爾多至巴約訥沿岸的一條狹長地帶,但是放棄了在法國的其他領土;英王還娶了法王的女兒為後。


    亨利五世與阿讓庫爾?擁有實力與野心的英國利用了法國的弱點與混亂,自1415年至1420年進入了戰爭的第三階段。法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病,他的封建封臣們迫切希望利用這種局麵。英王亨利五世既勇敢又聰明。他再次向法國宣戰,入侵法國,而且聲稱有權繼承法國王位,於1415年在阿讓庫爾戰役大勝法國人。他還征服了諾曼底,橫掃了整個法國南部。查理六世求和於他,在1420年,亨利下令簽署幾乎完全有利於他的特魯瓦條約。依照這份條約,亨利得到了法國的許多土地;並且在查理六世去世之後亨利能夠當上法國國王,還能娶(之後真的娶了)查理六世的女兒凱瑟琳為妻。


    可是世事難料。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都於1422年去世了。盡管亨利的幼兒亨利六世被宣布既是英王還是法王,可是許多法國人對此表示拒絕。他們緊密團結在查理六世兒子的周圍。


    聖女貞德?如此,戰爭的第四階段開始了。擁護查理六世的兒子查理七世的法國人最初占少部分,並且在漫長的7年時間裏他們打了很多敗仗。此時聖女貞德出現了。她並未揮劍,隻是手舉一麵白旗。法國人卻願意追隨她,她帶領他們邁向勝利。她於1429年把英國人從奧爾良城驅逐出去,沒過多久又把蘭斯與其他地方的英國人趕出去。後來,在幫曆代法王加冕的蘭斯大教堂中,她幫查理七世加了冕。這成為她一生的頂峰。


    這對貞德和法國來講,都是光榮的一天。但就在當時,並非全部的法國人都站在她那邊。翌年她落入英國人的手裏。一個同情英國人的諾曼法庭判決她死刑,她於1431年在魯昂被處以火刑。


    可是貞德的精神卻影響了整個法國。她為法國獻身的精神讓法國人團結在一起。英國人占領的城鎮與省份相繼失守。百年戰爭於1453年結束了。這場戰爭開始於封建戰爭,卻以民族戰爭而結束,愛國的法國人像磐石一般團結在法王周圍。最後,隻剩加來還留在英國人手中。


    長時間的戰爭使法國與英國民族情感得到增加,同時還促進了專製政體的發展。兩國的國王都得到了臣民的衷心擁護,他們的軍隊如今已改成主要由平民組成,而非貴族與騎士。


    四、專製政體在英、法以及其他各國的興起


    百年戰爭在某種程度上間接推進了英、法兩國專製政體的發展。英國隨後發生了一係列內戰,即紅白玫瑰戰爭,它直接有利於英國專製政體的興起。


    玫瑰戰爭?玫瑰戰爭自1453年延續至1485年,它是互相對抗的兩支王族蘭卡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間奪取王位的鬥爭。王國中全部的貴族家族都選擇支持其中一支王族。


    亨利五世的父親亨利四世是首位蘭卡斯特家族的國王。他篡奪王位而當上國王。1415年亨利五世重新對法宣戰的一個原因是想讓他的臣民忘記這個事實。當他們為阿讓庫爾勝利歡呼的時候,他們的確忘了這個事實。並且在亨利五世活著的時候,英國人認可他的政績也很少提及這個事實。可是在他的兒子亨利六世長期不作為的統治時期,許多心存不滿的英國人動搖了。他們憶起亨利四世的篡位;他們看到亨利六世在英國的不妥治理;他們對他於1453年向法國人的投降也當作一種恥辱。


    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人對君主製度失去了信心,它隻是意味著許多英國人提出了有關蘭卡斯特世係的些許問題。所以在約克公爵奪位時,他找到了很多朋友與擁護者。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間長期的流血鬥爭被稱作玫瑰戰爭,因蘭卡斯特家族用紅玫瑰作為標記,約克家族用白玫瑰作為標記而得名。


    事件小結?激戰之後,約克家族廢掉了蘭卡斯特的國王亨利六世,立自己家族的人稱王,叫愛德華四世(1461年)。10年之後,1471年,約克家族在蒂克斯伯裏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殺死了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是一位強有力的國王,在他的後期統治中,他讓蘭卡斯特家族保持了平靜。他卒於1483年,他的兩個年輕兒子被囚禁在倫敦塔內,在那裏被他們的叔叔暗害了,後者篡取了王位,稱為理查德三世。


    但理查德三世卻是約克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他的篡位,他的殘暴與冷酷,對約克家族的事業來說,都成了致命傷。一位來自蘭卡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再次揮起了紅玫瑰的旗幟,於1485年在伯斯沃思戰役中戰勝並殺死了理查德三世。


    在戰場上,獲勝者被加冕為國王亨利七世。他是偉大的都鐸世係的首位國王,但他卻出身於蘭卡斯特王室。他憑借與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的婚姻,讓紅玫瑰與白玫瑰聯合在一起。他花了10年或者更多的時間來撲滅這場長期戰爭的餘火。


    對專製政體的影響?玫瑰戰爭消滅了大批蠻橫霸道的封建領主,激起了中產階級對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政府的渴望。這有助於英國專製政體的發展。都鐸君主們都知道怎樣在事實方麵讓自己變成一位名副其實的君主。他們幾乎變成了絕對的統治者。


    亨利七世?亨利七世於1485年至1509年在位時期遏製貴族,采取強硬手段統治整個國家,還想方設法鞏固了王室權力。他創設了一個新法庭——星室法庭。它在審理案件的時候,並沒有陪審團,新法庭成為國王手裏一個有效的工具。他仍時不時地舉行議會,但想方設法降低議會在政府裏的地位。他獎勵貿易,擴大海軍,還試圖避免戰爭。他靠著睿智的外交與讓子女和一些諸王子女聯婚的方式,而非靠戰爭來獲得國外的聲威。他將一個女兒嫁給了蘇格蘭王,一個兒子娶了西班牙公主為妻。


    就在亨利七世統治時期,哥倫布與卡博特發現了美洲。


    專製政體在法國?百年戰爭以後,法國的專製政體也得到快速發展。從1422年至1461年在位的法王查理七世,在他統治時期所發生的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如聖女貞德的驚人事件、民族愛國主義的高漲、英國人被驅趕和法國領土與人民再次統一於一個君主權威之下,使他獲益匪淺。這些事件讓人民更效忠於國王,即便是一位平庸的國王也幾乎能夠為所欲為。查理沒與三級會議商量便征收賦稅,他還創建了一支由專業軍人組成的忠於自己的常備軍。


    路易十一與勃艮第?自1461年至1483年在位的法王路易十一,不管是精神還是儀容都要比他的父親查理七世更缺少風度,但是身為一個專製政體的創建者,他卻成為了最偉大的一位法國國王。他窮盡畢生精力來削弱封建領主,通過收買、掠奪等各種方式,還不費太多力氣幹掉了一些封建領主。在同勃艮第公爵展開的一場艱苦鬥爭以後,他最終將勃艮第公國變為法國真正的一部分。通過讓兒子和布列塔尼的女繼承人聯姻,他鋪好了徹底吞並勃艮第公國的道路。


    專製政體繼續存在?在下個世紀,也就是16世紀,宗教分裂與內戰一度恢複了法國封建領主的權力,但這隻是暫時現象。在15世紀的時候,法國的專製政體已經根深蒂固,難以被快速推翻。直至17世紀、18世紀,法國的專製政體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專製政體在西班牙?在西班牙,斐迪南與伊莎貝拉統治時期,專製政體代替了封建製度,他們和英國亨利七世、法國路易十一是同一時代的。對戰西班牙穆斯林的最終勝利與美洲的發現,讓君主政體大放光彩。斐迪南與伊莎貝拉將異端裁判所這一教會法庭當作西班牙專製政體的工具,就像英國亨利七世利用星室法庭那樣。他們逢迎貴族的同時又剝奪了他們的政治權力。


    在葡萄牙與斯堪的納維亞諸國,情況也幾乎一樣。國王們通過推翻貴族與利用忠心的中產階級,建起屬於他們自己的權力。


    德意誌與意大利?然而這一時期的德意誌與意大利仍未實現民族統一,也沒有民族的君主政體;但在地方卻存在很多專製君主。德意誌的許多親王、公爵與伯爵們是非常專製的。而意大利已經出現了變城市共和國為世襲君主國的明顯趨勢。


    蘇格蘭與波蘭?蘇格蘭與波蘭可能是此時歐洲各國中唯一達到了民族統一而未淪為專製政體犧牲品的國家。在蘇格蘭,軟弱的國王被強大的貴族所牽製。波蘭的貴族保留了國王選舉製度,防止王位變為世襲製。


    專製君主和戰爭?在15世紀、16世紀,專製政體在西歐與中歐廣泛興起,戰爭的性質與目的發生了明顯變化。中世紀國內的封建戰爭常常是地方性的,並且隻是短期戰爭。而野心勃發的專製君主間的戰爭卻無休無止,並且更為嚴重。


    過渡的特征?專製政體及其所有影響,不管是好的方麵還是壞的一麵都是曆史發展的必要環節,是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合乎邏輯的階段。它推翻了封建製度,引來了民主政治。它又和擴大的貿易、古典學術、好戰的宗教與民族情感密切聯係起來。


    <h2>


    </h2>


    <h2>


    第25章 新教起義</h2>


    16世紀,在西歐向海外的美洲、亞洲與非洲擴張時,歐洲的基督教會出現了明顯的分裂。相當多的北歐基督徒,站出來反抗教皇的權威。他們放棄了天主教會的某些教義,成立了新團體。這些新團體被稱作新教徒,導致新教興起的教會分裂被稱作宗教改革,更準確地說是新教起義。


    教會的這次分裂出現於16世紀,可是它卻是中世紀以來對教會長期不滿的結果,這種不滿早在14世紀、15世紀就已時常出現。


    一、教會早期的分裂


    自很早開始,基督徒中便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比如對教義與教會組織的分歧,經常出現異端與分裂。


    最早的異端,像阿裏烏斯派盡管曾經鼎盛一時,但最終還是消失了。隻是在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與阿比西尼亞各國分立的教會出現了種種不同的信仰。


    更為嚴重的是東西方基督教在11世紀的分裂,希臘語基督徒與拉丁語基督徒分為兩大團體,也就是東方的“正教”教會與西方的“天主教”教會。這兩個教會都聲稱自己是正統教派。東方正教徒拒絕認可羅馬主教,也就是教皇的權威。而西方的基督徒普遍都認可他的權威。


    二、新分裂的原因


    政治方麵的對抗?在西歐,出現了對教會的批判與對教會權威的政治反抗和宗教反抗國王和文職官員對教會的政治權力與影響備感憎恨,並加以壓製。前麵已經講述,在中世紀時期,神聖羅馬皇帝是怎樣反抗教皇的,英國、法國與西班牙的國王是怎樣取得了對教會財產征稅、任用教職人員、限製教會法庭的權力與違犯教皇法令的權力。在14世紀、15世紀,教皇與國王間的衝突並非什麽新鮮事,但僅是政治衝突還不足以引發教會的分裂。


    宗教方麵的對抗?還有一種反抗源於對宗教教義的不同見解。比如,在12世紀,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攻擊教會的聖餐禮與聖職,在13世紀被十字軍鎮壓。14世紀,英國教士兼任牛津大學教授約翰·威克利夫(1320—1384),提出堅決的觀點,對天主教的很多教義與做法表示反對。他聲稱教皇並非是基督在塵世的代表,而是一位“反基督者”;修道製度並非是基督教義的真實部分;由邪惡的教士所實施的聖禮是無效的;基督徒個人應該完全遵循聖經裏的教訓;教會應該附屬於國家。


    羅拉德派與胡斯派?盡管遭到教皇的斥責,可是威克利夫獲得了很多追隨者,有英國的鄉紳、政客,也有窮苦民眾。在他去世之後,他的著作受到一位教士兼布拉格大學教授約翰·胡斯的讚許,而且在波希米亞廣泛傳播。15世紀初,羅拉德派的威克利夫的英國門徒們與捷克胡斯派的人數都在增加。


    正如國王與諸侯曾經積極的與教會當局聯手鎮壓阿爾比派一樣,如今他們也想方設法製止羅拉德派與胡斯派。英國亨利四世與亨利五世采用罰款、囚禁與火刑來遏止羅拉德派運動在國內的傳播。神聖羅馬皇帝西吉斯蒙急切想要在捷克消滅宗教運動,誘使約翰·胡斯參加在瑞士康斯坦茨舉行的全體宗教會議。在會議上,他不顧自己曾經鄭重答應保衛胡斯的人身安全,並實施了會議法令,在1415年對胡斯處以火刑。


    胡斯派戰爭?胡斯被處以火刑不久便在捷克引發了民眾暴亂,這是一場半宗教半愛國的暴亂。德意誌天主教徒向捷克胡斯派宣戰,胡斯派內部也立刻分成幾個支派,彼此交戰。胡斯派戰爭持續了幾年,後來教皇在民族方麵做了一些讓步,大多數地區都恢複了天主教教會。但胡斯派的一個支派摩拉維亞兄弟派,卻一直留存到現在。


    道德方麵的對抗?在14世紀、15世紀,第三種對天主教會的反抗是對教士的出格做法與教會“腐敗”進行批判。人們說有些教士的生活是無恥的,不道德的,搜刮人民膏脂,奢侈無度。人們認為很多主教力爭擁有豐厚的世俗財物,羅馬教廷從德國、英國與法國“好基督徒”的口袋中壓榨了大量錢財,使意大利的“壞基督徒”隨意揮霍,享受世俗享樂。伊拉斯謨在著作《愚人頌》裏既清楚又幽默地列舉了一些人們的抱怨。他認為基督徒已經不再擁有基督教早期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為了對教會進行改革,一定要讓普通民眾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可以有效地監督修士與神學家們,幫助清除教會裏的無恥弊端。


    改革的主張?教會中的嚴重弊端引發了人們廣泛的主張改革。改革的主張會得到人們的關注,弊端也會得到糾正。不隻一般教徒,甚至教皇、紅衣主教、主教、教士與修士們也都期盼改革,而且誠心為此努力。教會的精神使命沒有被完全忽略。在15世紀,修士托馬斯·肯皮斯所創作的《效法基督》是僅次於聖經的最著名的而且流傳最廣泛的有關基督教虔信的書。書中闡述的基本原則受到人們的高度讚同,並被普遍傳授。


    小結


    事實上,在16世紀,已經實現了教會改革,但當時想遏製分裂已為時太晚。政治、經濟與愛國之心對教會的反抗,以及對教會某些教義的不滿,已經形成了王侯與人民的公開對抗。


    專製政體的興起加強了國王與諸侯們想在政治方麵、宗教方麵,變成專製君主的野心,而且想控製本國教會,正如他們控製貴族、議會與城鎮一樣。貴族與商人們渴望財富的野心,在他們心裏引發了一種侵吞教會財產、少交納教會錢稅與終止教會經濟獨斷的奢望。


    民族情感?民族情感與民族愛國之心的發展,大大推進了將英、德、法及其他地方教會從“外國”的統治之下解放出來的主張,還出現了將天主教教會改成各個國家教會鬆散聯盟的鼓動。


    16世紀種種分裂教會的趨勢,教皇與許多基督徒對此表現出了堅決的敵對。他們不願將天主教會“國家化”,不讚同失去教會的土地與收益,不允許將教會徹底置於專製君主的掌控之下。


    兩派改革者?在16世紀,基督教的改革者分為兩個陣營:一派還留在天主教教會,支持其組織與教義,同時盡力補救弊端;還有一派則脫離了教會,放棄某些教義,成立新組織 “改革的”教會。這些新組織被稱作“新教”教會,對人們所抱怨的教會弊端表示抗議。新教起義摧毀了曾是中西歐特征的宗教統一。


    三、新教教會


    德國改革者馬丁·路德?首位領導西歐大批民眾與天主教教會公開分裂的改革者是馬丁·路德(1483—1546)。他是德國人, 20歲時當上修士,不久之後被任命為威滕貝格大學神學教授。身為教師與講道者,他深受學生愛戴。他果敢直率,不懼表達自己的主張。同時他還深切關注著永生拯救的問題。慢慢地他開始懷疑人們是否可以通過某些做法來博取上帝的歡心。他相信人類僅存的希望就在於每個人對上帝仁慈的質樸信仰。


    路德同教會分裂?路德同天主教教會的分裂是逐漸發展的。他於1517年首次在德國引得人們的普遍關注,源於他公開質疑提供“贖罪券”與贖罪券所依托的“善行”的教義。


    贖罪券是一種死後獲得特惠的承諾。一個人真正對自己的罪孽感到憂傷並開始懺悔,贖罪券準許免去所有或者部分死後應該得到的懲罰。為了獲得贖罪券,悔罪之人要念讀某種禱詞、進謁一些教堂或者做其他“善舉”。在中世紀時期,加入十字軍或者資助十字軍都算得上是“善舉”。如今天主教教會中仍存在赦罪的方式,可是不再主張捐錢,也沒人捐錢了。


    論綱與辯論?教皇利奧十世於1517年為籌措羅馬聖彼得教堂的建造錢款,委派很多專職人員去銷售贖罪券。路德被一位名叫特策爾的委派人員激怒了,他在威滕貝格教堂大門上張貼95條論綱,主張和所有前來的人辯論。在這95條論綱裏,他抨擊了贖罪券與教皇的一些主張。兩年以後,在與一位著名學者的一場公開辯論中,路德否認了所有教皇和一次宗教會議擁有解釋基督教教義的神聖權威。他援引胡斯與威克利夫的教義理論,堅決聲稱,每個人都有權遵照自己研讀聖經的體會來料理自己的生活。


    教皇利奧十世於1520年把路德從教會開除,還提議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將他當作異端進行懲罰。


    禁令下的路德?皇帝偏向於懲罰路德和他的信徒,可是在德國有很多人,包括各王侯、貴族們,還有一些教士與修士,都對路德表示同情,讓他能繼續和教皇與皇帝對抗。


    路德分裂德國?在德國,路德發放了很多猛烈抨擊教皇與天主教教會的小冊子。他獲得了虔誠信徒的擁護,因為他們被路德披露的教會內部的各種腐敗現象震驚了。他獲得了愛國的德國人的擁護,因為路德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附屬於一個意大利教皇而感到憎恨。他獲得了貴族與王侯們的擁護,因為路德讓他們見到,他們能從教會與帝國的削弱中增長自己的財富與權力。


    一時間,似乎所有德國人都將對抗天主教教會。可是在德國南部一批批農民起來對抗教會,還對抗國家統治者的時候,王侯們開始驚慌了。農民起義於1525年被殘酷地鎮壓下去。於是農民轉而反抗路德,因為在這場反抗戰鬥中他站到了貴族那邊。同時,許多貴族,尤其是南部貴族看到農民受到路德綱領影響,便背棄了路德理論。當然,皇帝與其他王侯們,無論是從信仰還是從政治的角度,都不會聽從路德的號召。


    最終的結果是德國分裂了。北部邦國追隨路德變成了新教徒。南部邦國否定他的綱領,仍然信奉天主教。


    路德贏取斯堪的納維亞?路德失去了德國南部的擁護,卻在斯堪的納維亞大得人心。因為丹麥、挪威與瑞典國王都將路德教封為國教。16世紀之後,不止德國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絕大部分民眾也都是路德教徒。


    奧格斯堡和約?德國的天主教徒與路德教徒長時間的內戰之後,在1555年簽署了所謂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在和約裏,皇帝認可路德教是基督教中合乎法律的一派。這份和約對德國王侯有利,而對人民卻不一定如此,因為和約規定每個王侯有權代他的民眾選擇宗教。在每個邦內,人們一定要遵奉王侯的宗教。這符合當時的專製政體。


    英國國王?在英國,威克利夫的一些言論已開始生根。可是在16世紀,英國的宗教對抗主要是由英王亨利八世實施的。起初亨利反對路德,還寫了一本書來反對他。之後亨利和教皇決裂了,采取果斷做法,領導全國一起來反對教皇。亨利由於教皇不肯答應他非常期盼的一樁婚事而悲痛絕望;另外他急於提升自己在教會裏的王室權威,就像提升自己在國家中的權威一樣。所以,在1534年,他引導議會通過了一項“最高權力法案”,規定國王替代教皇變成英國教會的元首。


    英國國教教會?英國的教會逐步成為了英國國教教會。亨利八世僅僅希望擺脫教皇而獨立,他並非要改變教義或者禮拜的形式。但在自己的兒子愛德華六世(1547—1553)與女兒伊麗莎白(1558—1603)統治時期,國教教會進行了種種革新。聖經被宣布為信仰的唯一指導;天主教教義裏的“善舉”被斷定屬於迷信;更改了各種聖禮;祈禱書從拉丁文翻譯成了英文,還做了很大的改動。


    亨利的女兒瑪麗女王是一位忠誠的天主教徒,在她為期五年的統治期內(1553—1558),英國再度和羅馬聯合起來。但在伊麗莎白漫長的統治時期,新教又得到了穩固。英國國教教會正式獲得了認可,有時被稱作安立甘教會(又稱為聖公會)還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從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開始,大部分英國人都是安立甘教徒,盡管還有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直至19世紀,英國天主教徒才贏得解放,針對天主教徒的嚴苛律法才被廢除。在愛爾蘭,雖然英國統治者成立了新教教會,可是當地大部分民眾還是信奉天主教。


    英國與愛爾蘭不同的宗教轉變,與其他大部分國家一樣,緊隨而來的是大批的迫害與財產充公。許多人為了信仰而犧牲,許多家族與組織因此變得貧困。在亨利八世、瑪麗與伊麗莎白的統治下,情況更是這樣。


    瑞士改革者——烏爾裏希·茨溫利?在瑞士,烏爾裏希·茨溫利(1484—1531)領導了反抗天主教教會的起義。他和路德有的論點不同,尤其是有關聖禮和教會組織的事。瑞士和德國一樣,有些小邦信奉新教,而其他邦仍然信奉天主教,他們因信仰不同而相互混戰。茨溫利於1531年在卡佩爾戰役中被殺死了。


    法國改革者——約翰·加爾文?年輕的法國人約翰·加爾文(1509—1564),在建立新教教義與組織方麵,被證實是一位要比亨利八世和馬丁·路德更具普遍影響力的人。加爾文在20歲的時候,就與天主教教會鬧翻了。他在法國被看作異端,所以離開家鄉前往瑞士避難。在日內瓦,從1536年直到1564年去世,他一直是這座城市的宗教預言家與政治獨裁者。加爾文的教義自日內瓦遍傳四方。他的教義之所以被普遍接受,存在幾點原因。第一,加爾文教要比大部分其他形式的基督教更為民主,所以得到了許多厭惡專製政體的人的歡迎。第二,加爾文在26歲時創作的《基督教原理》一書中,將教義闡述得清楚精煉,以至於立刻被譽為神學中的一部優秀作品。自那時開始,這部著作在宗教文獻中一直占據明顯地位。


    很多瑞士人追隨加爾文,荷蘭人與部分馬紮爾人也是如此。法國的新教徒胡格諾派也成了加爾文教徒。在蘇格蘭,約翰·諾克斯所引入的加爾文教被封為國教。在不列顛群島的一些地方,它也被許多人所接受。蘇格蘭(與其他一些國家)的加爾文教徒被稱作長老會信徒。清教徒與新英格蘭遷移新教徒也都成為加爾文教徒了。


    新教的很多派別?16世紀出現的新教主要派別有路德教、安立甘教與加爾文教,但還有其他教派。比如,瑞士與荷蘭出現了門諾·西蒙斯的信徒,稱作門諾派;在英國,浸禮會與貴格會(公誼會)不久便知名了。門諾派信徒與貴格會信徒堅定反戰立場。浸禮會信徒由於采用浸水洗禮而得名。一般說來,他們都追隨加爾文的教義。


    四、天主教會的改革


    新教在歐洲諸國興起時,天主教會正進行著一場變革。與德國、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一樣,意大利、奧地利、法國與西班牙也都經曆了宗教騷亂,但最終僅廢除了部分弊政,沒有進行激烈的反抗或徹底的分裂。


    特蘭托會議?在16世紀後半期,連續出現了幾位耿直且具有遠見的教皇,他們極大地改進教會管理,提升了教士們的道德水準。舉行了全體宗教會議——特蘭托會議,並延續了18年(1545—1563)。特蘭托會議對天主教教義做出了合理、到位的闡述,對財務與教育事務進行了良性變革,對教會的祈禱書進行了修訂,同時出版了新版的拉丁文聖經通俗本,製定了禁止天主教徒閱讀的危險與異端的《禁書目錄》。背叛信仰會遭受教會法庭也就是異端裁判所的懲處,特別是在西班牙與意大利,異端裁判所的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伊格納修斯·羅耀拉?天主教教會內部變革的主要力量之一就是新的宗教教團——耶穌會,它的成員常常被稱作耶穌會士。耶穌會由伊格納修斯·羅耀拉於1534年創建。伊格納修斯曾經是一個西班牙兵士,在醫院療傷的時候偶然讀到基督生平與一些聖徒的傳記。據他所說,這次閱讀引發了他內心極大的變化,讓他下決心要從此由一名世俗國王的兵士變為一名基督與教會的騎士,為了上帝更多的光榮而戰。


    耶穌會士的工作?16世紀,耶穌會士立刻在宗教衝突中活躍起來。首先,他們創設了很多學校與學院,他們的博學與修養讓天主教教士再次獲得了人們高度尊重。身為傳道者,他們的宣道與訓誡簡要清楚,因而得到教徒高度的敬仰。


    耶穌會?耶穌會士在教會領域做出了突出的成果。主要憑借他們的力量,波蘭在差點改信新教後重新改變了過來。相似的,在巴伐利亞與比利時間,他們保留了天主教;在捷克與匈牙利,他們保護了大量天主教信徒;在英國,他們時常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天主教教友;在北歐,天主教教會所流失的信徒,通過在中國、印度,還有美洲印第安人之間與巴西和巴拉圭的野蠻人之間的傳教活動,獲得了補償。


    在印度、中國與美洲的天主教教會裏,聖方濟各會修士與多明我會修士也非常活躍,但以耶穌會的修士最為突出。


    教皇和國王簽訂的宗教協議?為了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意大利與奧地利維持住天主教,教皇與這些國家的統治者簽訂了“宗教協議”,規定在教會事宜方麵授予統治者一些特權。這自然有利於讓教會附屬於國王的趨勢。直到19世紀與20世紀,經曆了激烈的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之後,天主教會才再次獲得了16世紀時因為這些協定所喪失的大部分自由。


    五、不寬容與宗教戰爭


    不寬容現象的爆發?在16世紀,歐洲宗教分裂的一個直接與最不幸的結果便是宗教方麵的不寬容。這種不寬容表現在宗教殘害與宗教戰爭方麵,是每個西歐國家的統治者,無論是信仰天主教還是信仰新教,都相信傳統觀點:政治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宗教的統一,所以每個國家都應該運用權力迫使它的全部公民,尤其是基督徒公民遵照唯一的官方信仰。


    菲利普二世的政策?西班牙、葡萄牙與意大利的國王迫使人們仍要信仰天主教,否則就會遭到異端裁判所的處決或者監禁。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是最狂熱的天主教教會支持者,他想盡種種辦法來確保自己的信仰不僅在本國還要在其他地方獲得勝利。他清除了西班牙的新教,處決了上千名異教徒。他隻準許天主教徒遷移到美洲西屬殖民地,為了維持他們的信仰,他向新世界的異端裁判所求助。


    在法國天主教徒和胡格諾派信徒(法國新教徒)的爭鬥中,菲利普給法國天主教徒提供軍事幫助。在神聖羅馬皇帝意圖推翻路德教徒與加爾文教徒的時候,他派遣軍隊前往德國支持他們。他和英國女王瑪麗·都鐸結婚,想要趁此機會讓英國信仰天主教。後來在瑪麗的繼承者伊麗莎白登位再建新教的時候,菲利普派出了大隊無敵戰艦進攻英國(1588年),想要憑借武力推行自己的信仰。由於英國水兵的勇猛和風暴的猛烈,無敵艦隊被趕走並被擊敗了。


    菲利普身為尼德蘭的統治者,卻一定要應對該信加爾文教的大多數荷蘭人的堅決反抗,最終引發了一場可怕的戰爭。結果於1648年,菲利普去世之後的50年,荷蘭被認可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德國的宗教戰爭?神聖羅馬皇帝與大部分選帝侯[ 選帝侯,德國曆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專指擁有選舉權的諸侯,他們有資格確定羅馬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人選。選帝侯製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各諸侯的權力,削弱了皇權,使德意誌的政治分裂日益嚴重。135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在紐倫堡頒發了著名的“金璽詔書”,為了使諸侯承認其子的王位繼承權,該詔書正式確立各封建諸侯選舉皇帝的合法性。詔書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確立了帝國的七個選帝侯,這些人都有權力評判某位王位繼承人是否可以當選國王或皇帝。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侖摧毀,選帝侯從此衰亡。


    ]依然信仰天主教,但很多王侯卻成為了路德教徒,還有的成了加爾文教徒。新教的王侯們殘害天主教的臣民,天主教的王侯們則殘害新教的臣民,新教王侯們還和天主教的皇帝交戰。這說明, 1555年簽訂的奧格斯堡和約並不是高明的解決辦法,每位王侯都有權讓他的臣民信仰自己所信奉的教派,並不是明智的決定。


    三十年戰爭?在1618年,德國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間的戰爭又一次爆發了。它持續了三十年,所以被稱作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既是宗教戰爭,也是政治與經濟的戰爭。它好像烈火般蔓延開來,變成了一場國際戰爭,是史上最殘酷、最具毀滅性的戰爭之一。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隻是波希米亞(捷克)的加爾文教貴族的革命。皇帝的軍隊擊敗了加爾文教徒,但戰爭不久便蔓延得更廣。德國北部路德教的王侯們在丹麥國王的幫助之下,聯合起來反抗皇帝與忠於他的天主教諸王侯。皇帝的軍隊再一次獲勝了,可是戰爭又由另一位信奉路德教的國王——瑞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重挑起來了。


    令人驚訝的是,古斯塔夫由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國家——法國,提供武器與金錢上的幫助。國王們對領土的貪婪超過了對宗教的熱誠。古斯塔夫在1632年的戰爭中被殺之後,法國參加了信仰新教的德國、瑞典與荷蘭一方,來反抗皇帝與他的同盟者西班牙國王。法國純出於政治上的目的,想削弱與它對抗的敵國西班牙與奧地利,以鞏固自身。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的獲勝最終迫使皇帝談和。於1648年結束戰爭的諸項條款被統稱作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得到了阿爾薩斯,可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獲得了兩塊德國領土;勃蘭登堡吞並了波美拉尼亞東部與之前歸屬於天主教主教的一些省份;荷蘭與瑞士取得了獨立。帝國中的每一個德意誌邦都可以不經皇帝答應而自主宣戰與議和。有關宗教方麵,加爾文教徒得到了和路德教徒與天主教徒同樣的地位,但凡是在1624年之前所得到的教會財產也都不需退還。


    英國宗教方麵的不寬容?不列顛群島一樣遭到了宗教不寬容的折磨。亨利八世力爭創建並維持住一個分裂的、走中間道路的安立甘教會,還燒死了路德教徒,以及屠戮了天主教徒。瑪麗·都鐸則力爭恢複天主教,殘害與燒死了安立甘教徒與加爾文教徒。伊麗莎白與自己信奉安立甘教的繼承者製定了嚴苛的法令來反抗天主教,還處決了很多天主教徒,同時還給不信仰安立甘教的新教諸派,比如浸禮會、貴格會與長老會的信徒們帶去很多煩擾。


    17世紀,為了躲避在英國所遭的殘害,清教徒來到了今天美國的普利茅斯,天主教徒則到了馬裏蘭。這個世紀中期,英國的加爾文教徒進入了激烈內戰的最前線,這場內戰持續至1649年,因國王查理一世的被處決而達至頂點。可是在加爾文教徒掌權的時候,他們對天主教徒的殘害要比對安立甘教徒更加嚴酷。


    火與劍?在斯堪的納維亞,丹麥與瑞典的路德教國王們用火與劍來清除天主教。波蘭與匈牙利的天主教國王們采用相同的手段來對付新教徒。蘇格蘭的加爾文教貴族起來武裝對抗天主教徒女王瑪麗·斯圖亞特,還廢掉了她。瑪麗逃到英格蘭,最終於1587年被安立甘教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處決了。


    法國與南特敕令?16世紀的大多數時間,法國都被宗教戰爭所困擾著。在1572年,上千胡格諾派信徒在聖巴托羅繆”日被屠戮,達到了殘酷的頂點。在1598年,一位偉大又開明的國王亨利四世,頒布了有名的南特敕令,停止了法國的宗教戰爭。敕令授予胡格諾派信徒公民權利與宗教方麵的寬容。如此,法國變成了首個證明宗教差異與民族統一能夠並存的國家。隨之而來的是近一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可是,在1685年,另一位偉大的法王路易十四,就沒那麽開明和寬容了,他廢除了南特敕令。所以法國再次遭到了殘害與遷徙的折磨。


    宗教寬容的緩慢發展?在16世紀,基督教教會分裂的直接影響就是加重了宗教方麵的不寬容,引發了無數次的宗教戰爭。可是,歸根結底,這種分裂還是起到了表明基督徒間要采取較寬容的態度的作用。漸漸的,還證明了容忍與仁愛是有可能的。可是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新近的發展?直至現代——真正是當代,宗教寬容原則才獲得勝利,宗教戰爭才能夠停止。如今普遍公認宗教屬於個人自由自願的事情,宗教寬容被當作是人類思想與世界進步的巨大收獲之一。


    六、基督徒的三大團體


    在16世紀的新教起義之前很長時間,基督教已經存在了大分裂,也就是東方的正教與西方的天主教間的分裂。16世紀,西方天主教又分成兩部分或者兩個團體,一個還叫天主教,另一個叫新教。從此,三種形式的基督教同時存在——天主教、新教與正教。


    天主教地區?新教起義之後,天主教主要限於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南尼德蘭(比利時)、瑞士山林區、德國南部、愛爾蘭、波蘭、立陶宛、捷克、大部分匈牙利、南斯拉夫北部、南美、中美、墨西哥、大部分西印度群島、魁北克與菲律賓群島。


    新教地區?新教成立於德國北部與中部、斯堪的納維亞、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北尼德蘭(荷蘭)、大部分瑞士、蘇格蘭、英國、美國、大部分加拿大、南非與澳大利亞。


    這些地區存在許多交錯的地方。比如,在法國、愛爾蘭、匈牙利與捷克存在少部分新教徒;在德國、波羅的海各國、荷蘭、美國與英帝國諸地都仍殘留著少部分天主教徒,並且人數還有所增加。可是一般來說,北歐成為新教時,南歐、中歐還是天主教。


    正教地區?同時,東歐——俄國、羅馬尼亞、巴爾幹地區與希臘還屬於正教地區,盡管其中一些地區在很久之內受到穆斯林土耳其人統治;它的另一些地區——俄國,仍有一些異端派別在發展。


    基督教的共同點?天主教、新教與正教諸國還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它們在和伊斯蘭教與佛教文化地區相比時還能當作一個整體。全部基督徒都尊奉耶穌為他們的共同創教者與靈魂的鼓勵者;都對聖經表示尊重,還珍視早期基督教的傳統。另外,絕大部分新教徒如天主教徒與正教徒一樣,留存早期基督教教會的很多神學觀念,比如相信三位一體、耶穌的神性、人的腐化和由於耶穌被釘十字架而獲得拯救與來世的賞罰。基督的品格與美德都為新教徒、正教徒與天主教徒所擁戴。


    神學方麵的分歧?新教徒與正教徒有關教皇權力的觀點和天主教不一樣,他們拒絕教皇的權威與管轄。在這點上正教徒和新教徒是一致的,可是在其他神學看法上,他們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新教徒在聖禮方麵進行了重大改變,他們還否認煉獄、召喚聖徒與推崇聖跡。他們提議每一個人都有權對聖經進行解釋,不需要教皇或者牧師的協助而自己實行基督的旨意。對新教徒來講,聖經與每個基督徒自己所研讀的體會才是最終的權威;對天主教徒與正教徒來講,一個充滿活力的機構或者教會則是最終的權威。


    文化方麵的對比?在新教國家與天主教國家間,除了教義方麵的分歧之外,還產生了一些社會與文化方麵的明顯不同。在新教國家裏,修道院和它的附屬學校、圖書館與慈善機構都被封閉了。在一些情況之下,宗教繪畫、聖徒雕像與彩色玻璃窗戶被摧毀了,還取消了教會節日。清教徒則對劇院與戲劇表示反對,他們在禮拜天的莊嚴儀式和歡快的節假日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三點事實?第一點,在一段很長時間之內,天主教徒、新教徒與正教徒深陷在對抗中,以至於他們的傳教工作相互阻礙而停止了。第二點,基督徒間互相爭奪的景象,讓許多有頭腦的人逐漸對整個基督教的教義產生質疑。不過,在現代,宗教戰爭已停止了,宗教寬容獲得了認可還被付諸實現,真正的基督徒的仁愛或許正在增加。第三點,和這相關的有趣事實是,許多之前由教會做的事情,現在都由國家做了。換言之,如今的基督教文明要比中世紀更為世俗化。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基督徒之間出現分裂的結果。


    <h2>


    </h2>


    <h2>


    第26章 荷蘭、英國對專製政體的攻擊</h2>


    封建製度的發展是因為嚴守秩序的政府已經失敗;民主政體的發展則因為君主專製政體過於成功。


    君主政體是犧牲了封建製度而建起來的,起初君主政體(在中世紀)是受限的,遭到封建製殘餘、時常的選舉、種種特許狀與議會的限製;可是在15世紀至17世紀的時候,中世紀對君主政體的各種限製差不多都被推翻或者忘記了,專製政體已經變得很強大。之後又轉向一個相當古老的對君主政體的束縛——反抗。最終引發了長時間的流血爭鬥,有些地方獲得了自由,還有一些地方在一段時期之內喪失了自由。


    荷蘭與英國是早期進攻專製政體,而且取得勝利的兩個著名國家。


    一、荷蘭的起義


    荷蘭省與其他尼德蘭北部各省的居民被稱作荷蘭人。40多年以來,他們同強大的西班牙展開鬥爭,最終取得獨立,給世界做出一個英雄主義的著名表率。他們革命是由於他們的國王,皇帝查理五世,特別是他的兒子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是專製的、殘暴的。更準確的說,荷蘭人革命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革命的原因?(1)財政方麵:繁重的賦稅。(2)政治方麵:尼德蘭的權力過於集中在國王手裏,特別是菲利普二世;剝奪了城市與貴族以往的很多特權。(3)宗教方麵:菲利普二世力爭讓全部尼德蘭人都信仰天主教,因此采用了異端裁判所。(4)個人方麵:民眾討厭菲利普這個人。許多荷蘭人與一些尼德蘭人愛戴查理五世,由於他是在他們中間出生與長大的,而菲利普二世是在西班牙出生與接受教養的;他說西班牙語,而且從1559年之後就沒去過尼德蘭。


    鬥爭的性質?雙方都邁向了極端。革命初期,有些激進的尼德蘭人衝入天主教教堂,毀壞了神壇,摧毀了聖像,還做了一些不必要的暴行。在1556年,暴行達至頂點,他們搗毀了安特衛普華麗的大教堂。還有一方麵,被菲利普委派前去統治尼德蘭的阿爾瓦公爵,用重稅摧毀了差不多所有企業,還處死了上千人。約在同時,荷蘭人開始自海上引入一些士兵,幫他們反抗天主教徒與西班牙人。


    萊頓的堤?在這場長時間的戰鬥中,於1574年發生了一起英勇悲壯的事件。它非常能夠說明情況。萊頓城陷入饑荒中——所有的貓與老鼠全被吃盡了。西班牙士兵包圍了這個城市。於是荷蘭人搗毀堤壩引入海水。海水毀掉了長勢非常好的莊稼,可是也逐走了西班牙士兵。借著漲潮,荷蘭艦隊駛進來了,給處於饑荒之中的萊頓送來了糧食。


    西班牙的暴行?在1576年,在尼德蘭的西班牙軍隊由於沒糧沒餉,發生嘩變,還搶掠了安特衛普與一些城市。這場野蠻行徑在史上稱作“西班牙的暴行”。


    緊隨“西班牙的暴行”以後,南方與北方所有17個省的代表聚集在一起,還答應會在起義中站到一起,直至國王廢除異端裁判所,恢複他們以往的自由為止。可是3年之後(1579年),南方各省又決定同國王講和。


    分裂的原因?南方各省和西班牙講和存在很多原因:(1)南方人多數是瓦隆人——說法語,而北方人卻說荷蘭語;(2)南方人多數是天主教教徒,而荷蘭人卻是新教教徒(加爾文教教徒);(3)菲利普商定,如果南方各省認可他是統治者,就會授予他們差不多所有事務上的自治權。


    可是北方革命還在繼續。於1581年在海牙結成了北方7省的聯盟,草擬了誓絕法案。這就是真實的荷蘭獨立宣言。


    緘默者威廉?荷蘭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奧倫治親王威廉。他明智地從未泄露自己的所有計劃,所以因“緘默者威廉”聞名。因為有軍人一般的剛毅與政治家一般的手腕,他還被人稱作“荷蘭的華盛頓”。他好像被挫敗了多次,可是每次失敗以後,他便實行另一個邁向成功的步驟。他不僅用劍還用筆來進行鬥爭——他的著作《聲辯》,是昔日所創作的反抗暴政的最有力的辯詞之一。威廉於1584年被一個雇用的刺客殺死了,可是他的兒子莫裏斯與一些荷蘭領導人繼承了他的事業。


    “無敵艦隊”?1588年,西班牙的菲利普派出強大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伊麗莎白女王曾經幫過荷蘭人。艦隊的失敗不僅救了英國,還救了荷蘭;因為從此之後,西班牙的海上權力再也不如以往那麽強大了。


    無敵的荷蘭人?在戰爭中,荷蘭的艦隊與商業發展起來——荷蘭變富裕了。在西班牙士兵摧毀荷蘭城市,危害土地的水自堤壩缺口衝進來的時候,荷蘭船隻正在東印度搶掠葡萄牙的殖民地。北方7省聯合組建的荷蘭共和國,成立了一個巨大的殖民帝國。在歐亞間從事海上轉運貿易的,要數荷蘭船隻最多。


    休戰與和平?在1609年,簽署了停戰協議,可是西班牙卻從未停止努力征服荷蘭,直到1648年30年戰爭終結,簽署了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才正式認可荷蘭共和國的獨立。尼德蘭南方各省的比利時還臣服於西班牙,直到1713年再落入奧地利的手裏。


    荷蘭革命的結果?自由的取得,並未立刻給予荷蘭民主,甚至連充分的宗教寬容都沒獲得,可是他們的革命是對君權神授說的首次攻擊。他們建立了一個聯省共和國,資產階級在國內非常具有影響力。他們的總統被稱作“執政者”,議會被稱作“三級會議”。在18世紀時期,執政者的職位變成了世襲,事實上,荷蘭變成了一個君主立憲國。


    二、清教徒的起義


    都鐸王朝與斯圖亞特王朝?自1485年至1603年統治英國的都鐸王朝的國王們不僅有權力還有智慧——他們掌控議會,操縱教會,經管商業,全部隨心所欲,並且他們非常聰明,不談論這些。他們留有法律的形式,可實際上是由他們統治。他們屬於專製君王,屬於成功的專製君王。繼承王位的斯圖亞特家族要比都鐸家族提出的要求更多,可事實上行使的權力卻很少。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想既在行動上也在言論上都做專製君王,可是他們卻不聰明——他們的言論毀了自己。當然,除了他們不睿智的言論以外,還存在其他造成失敗的原因。


    斯圖亞特王朝失敗的原因?(1)盡管斯圖亞特家族是都鐸家族的血親,可是他們是蘇格蘭人,所以算是外國人。英格蘭斯圖亞特家族的首位國王是詹姆斯一世,他曾經是蘇格蘭的國王。他也是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瑪麗於1587年被伊麗莎白女王處決了。在詹姆斯一世的統治之下,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王室聯合在一起,並持續至今,但是許多英格蘭人對斯圖亞特家族存在偏見,因為他們來自蘇格蘭。


    1、自1603年至1625年在位的詹姆斯一世,和自1625年至1649年在位的查理一世都想當專製君主,因而高談神授王權論。盡管很多人認同這些主張,但其他人卻感到震驚,並予以反對。


    2、英格蘭人嫌惡斯圖亞特家族還有宗教方麵的原因。詹姆斯一世與查理一世都是很狂熱的安立甘教徒。大多數蘇格蘭人是長老會的信徒,安立甘教並不盛行。在英格蘭,安立甘教也沒有受到所有人歡迎。有些英格蘭人是天主教徒。但給斯圖亞特各王造成最大麻煩的是清教徒。


    3、教徒最初是安立甘教教會的會員,其中有的人一直留在安立甘教教會,有的則脫離出去了。他們都願意在教會中實施革新。所有清教徒都敵對詹姆斯一世與查理一世,因為他們既要當國王又要掌管教會,要讓所有人都屈服在王族的權力與信仰之下。


    4、經濟方麵的不滿也造成了對斯圖亞特各王的反抗。詹姆斯一世與查理一世未經議會允許便征收新稅,尤其是對商人、船主與一些中等階級市民。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清教徒,因而也仇視國王。


    5、斯圖亞特王朝倒台主要是政治方麵的原因。詹姆斯一世與查理一世長時間不經議會同意,獨斷專行,即便議會時而舉行,他們還是不顧議會反對,堅持依照自己的意誌辦事。下議院的多半議員仍然是清教徒,他們肯定是不會被馴服的。


    權利請願書?經曆了四年的爭執,在1628年,議會敦促國王簽訂了一份列舉議會權利的文件。這便是權利請願書,它不僅僅是第二個“大憲章”。所以查理決定不再舉行議會,獨立處理國事。他不顧議會而實施專製統治長達11年之久。英國人表麵上服從了,但他們心裏是反對的。但蘇格蘭長老會的信徒們卻勇敢地拿起了武器。在恐慌之下,查理在1640年舉行了議會。


    長期議會?長期關閉的議會終於召開,人們在惱怒中聚集在一起,清教徒更是特別氣憤。他們下定決心,即便國王勒令解散,他們也不打算回家,他們要將整個局麵掌控在自己手中。一年又一年,這次議會極其漫長,因為有些議題需要持續討論。由於這次議會延續的時間非常長,以至於被人們稱作 “長期議會”。它幾乎整整拖了20年(1640—1660)。其間爆發了一場戰爭,國王被殺死,英國落到了一位獨裁者的鐵腕統治下。


    內戰?自1642年至1649年,英國爆發了內戰與革命。國王和他的黨羽被稱為“騎士黨”,起初他們占據優勢;但最終卻是“圓顱黨”贏得全勝,“圓顱黨”是國王的敵人,由於留著清教徒“剪短的”發型而得名。最終,隻剩國王查理最頑強的敵人還留在議會中。1649年,他們把國王處決了,並聲稱不再設立國王:他們宣布英國成為共和國,或者稱為共和政治。


    一個軍事獨裁者?革命通常以軍事獨裁而宣告結束。這次清教徒起義的結果也是如此。獲勝軍隊的主帥奧利弗·克倫威爾手握大權。他發言的時候引用聖經,而他所說的話便是法律。也許他相信自己與以前的斯圖亞特國王一樣已徹底擁有了“神授王權”。自1653年至1658年,克倫威爾有了“護國主”的頭銜。從此,英國出現了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當蘇格蘭人與愛爾蘭人起來反抗的時候,克倫威爾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他的個人獨裁統治獲得了成功,因為他既是一個幹練的政治家,還是出色的軍事家,統領著一支無法抗拒的軍隊。


    共和國的崩潰?1658年,奧利弗·克倫威爾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理查德變成了“護國主”。理查德是一個32歲的青年,很善良,可是缺少他父親的雄心與才幹。他沒有能力掌控那些蠻橫的將領、想做新的政治試驗的共和黨人、渴望複辟斯圖亞特王朝的保王黨人,和想將長老會教義奉為至上的信徒。理查德·克倫威爾很清楚自己的無能,便明智地自行退位了。


    三、英國的王朝複辟


    君主製的複辟?英國一度變成了軍事獨裁者的犧牲品。但一位將軍下令推選一個新的議會,而這個新議會卻準備複辟君主製。他們請來不幸的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斯圖亞特回英國當王。那時候的查理30歲,曾經長時間逃亡在外,他非常高興回來,在1660年被封為查理二世。


    複辟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製似乎毀掉了清教徒革命的成果。共和國與護國主製突然結束了。英國人用焰火與鳴鍾歡迎查理二世的歸來,再次回到了舊式生活。安立甘教又被奉為國教,不信仰它的人則遭到了殘害。


    凡是反抗安立甘教會的所有新教派別都是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安立甘教教會屬於英國的國家教會,是依法創建、用賦稅來維持的教會,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包括浸禮會信徒、長老會信徒、貴格會信徒等大部分清教徒。


    查理二世與詹姆斯二世?複辟王朝的斯圖亞特王查理二世(1660—1685)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1685—1688),和他的父親查理一世與祖父詹姆斯一世一樣欲圖專製。兩個人都相信自己是憑“神授王權”來統治英國,他們要高於議會。但和早期的斯圖亞特各王不一樣,複辟王朝的斯圖亞特各王不僅討厭加爾文教還討厭安立甘教,可卻支持天主教教會。他們夢想著利用專製政體讓英國再度信仰天主教。


    增長的夢幻?查理二世為人睿智、懈怠而圓滑。他並未誇讚自己的專製政治,直至臨終才表明自己信仰天主教。詹姆斯二世則過於嚴肅,可是不夠圓滑。他公開聲稱自己是天主教教徒,當眾宣布自己有權利“赦免”一切違反議會法律的臣民。他的做法立刻惹怒了大部分英國人。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對他漠視議會與偏愛天主教教徒相當惱怒。安立甘教教徒害怕國教的地位會受到一位天主教專製君王的威脅。的確,天主教信仰與專製政治的結合,使詹姆斯二世的處境要比昔日所有英王都更為艱難。


    破滅的夢幻?詹姆斯二世的直接繼承者是兩個新教教徒女兒瑪麗與安妮,英國人暫時容忍著他的統治,期盼在繼承者的統治下,形勢會變好。但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任妻子是天主教教徒,她在1688年生下了一個兒子,情況完全改變。所有英國新教教徒都知道按照王室繼承法,這個兒子將取代女兒繼承王位。他會是一個天主教教徒,而且十有八九會沿襲他父親的“神授王權”的主張。不久,安立甘教教徒便聯合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懇請詹姆斯的女兒瑪麗與她的丈夫奧倫治的威廉(荷蘭統治者)來英國承繼王位。所以威廉與瑪麗統率一支軍隊登陸英國,未遭抵抗就進入倫敦。


    四、“光榮革命”


    逃走的國王?國王詹姆斯沒進行抵抗便逃跑了,因為他的士兵都拋棄了他。這是一次無須流血的革命。僅在蘇格蘭與愛爾蘭進行了真刀實槍的戰鬥,詹姆斯二世的擁護者不久便被擊敗了。1689年,未經過國王準許就召開的議會廢掉了詹姆斯二世,認可威廉與瑪麗的聯合統治。


    勝利的議會?1688年至1689年發生的“和平”革命,通常被英國史學家描繪成“光榮革命”,它標誌著專製政體在英國的最終失敗與議會的勝利。從此英國真正變成了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采用各種辦法,減少日後的國王與女王們實行斯圖亞特王朝絕對“君權神授”理論的可能性。


    權利法案?1689年的議會為了保證勝利,通過了一項名為權利法案的重要法案。它公開宣布不列顛君主一定要是安立甘教教徒;日後所有國王或者女王都沒有權力像詹姆斯二世與查理二世那麽做,讓法律暫時停止生效,或者使臣民違犯法律而無須受到懲罰。國王未經議會允許不得征稅或者擁有軍隊。議會議員不可以因個人政治行動而被蠻橫地囚禁,或者被剝奪發表主張的自由。囚犯一定要經由公正的陪審人員審理。


    事實上,權利法案是一部限製王權與維護議會權利的憲法。它和大憲章(1215年)以及1628年的權利請願書是一致的。


    其他重要法律?其他幾項重要法律可以看成是1688年英國革命的間接結果。寬容法(1689年)賦予新教每個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自由信仰的權利,但不包括天主教徒。王位繼承法(1701年)中規定,由於威廉與瑪麗無子女,威廉去世之後,王位應該由詹姆斯二世的新教徒小女兒安妮繼承,如果安妮去世以後沒有子嗣,王位則應該由她的堂兄弟,一個德國新教徒的王侯,漢諾威的喬治來繼承。最終,聯合法(1707年)讓蘇格蘭與英格蘭組建成一個真正統一的王國(大不列顛),隻存在一位君主與一個議會。我們記得,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王位是於1603年詹姆斯一世的時候合並的。


    政黨?在查理二世統治時期,英國產生了兩個政黨:輝格黨與托利黨。輝格黨大體上包括在清教徒起義中擁護圓顱黨事業的一些集團,也就是由幾個清教徒貴族領導的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中等階級。托利黨代表的是騎士黨分子,主要包括鄉紳、貴族和信仰安立甘教並持保守政見的人。


    隨著議會在1688年“光榮革命”中的獲勝,輝格黨與托利黨的重要性更為凸顯,開始在選舉中輪流得勝,進而操縱議會,領導政府。如此“兩黨製”變成了英國政治中的慣例。


    內閣的興起?後來英國政治出現的另一個特征 “內閣製”,可以看成是17世紀英國革命的間接產物。斯圖亞特各王有選擇少部分政客(通常是貴族)充任顧問與助手的習慣。這個集團的成員負責管理政府若幹個部門的工作,比如一個人負責財務,還有一個人指揮軍事。他們還同國王一起開會商討公共事宜。在查理二世的時候,這個小顧問團體被稱作“密謀集團”,之後稱作“內閣會議”或者“內閣”,因為他們是在一間小密室裏開會。


    內閣的發展?在1688年之前,內閣由國王個人的寵臣構成。但清教徒起義以後,內閣從國王的私人會議變成議會的執行委員會。慢慢地形成了一種慣例,選取下議院多數黨的領導人來充任內閣成員。


    比如,國王威廉(1689—1702)在輝格黨掌控了下議院的時候,便任命輝格黨組建內閣;而當托利黨取得了下議院的多數的時候,便由托利黨替代他們。安妮女王(1702—1714)盡管寧可選擇托利黨,但在位的大多數時間,認為還是任命輝格黨組建內閣更為明智些。在喬治一世時期(1714—1727),內閣製又向前發展了一步。由於喬治是德國人,不會講英語,他命內閣遵照自己的意誌處理國事,這樣他就連內閣會議也不必參加。如此,內閣的權力與重要性最終得到快速增加。


    近代內閣?如此,英國內閣出現了兩個基本特征:第一,國事由內閣指導;第二,內閣大臣幾乎都是下議院議員。第三個特征是在18世紀時期形成的,由一位“首相”指導內閣。首位被公認為“首相”(相當於內閣主席的職位)的是羅伯特·沃波爾爵士,他是一位偉大的輝格黨政治家,從1721年至1742年主持了喬治一世與喬治二世的內閣。


    小結?1566年左右,在西班牙屬地尼德蘭境內,開始了一場可怕的、反抗專製政體的長期鬥爭,並最終獲得勝利。最初是所有尼德蘭人和西班牙暴政進行戰鬥,之後是北方的荷蘭各省,他們經常得到英國的援助。1588年,英國打垮了西班牙的艦隊,摧毀了西班牙的海上勢力。不僅英國船隻,荷蘭船隻也可以做更多更獲利的買賣。事實上,1609年簽訂的《12年停戰協定》使荷蘭的獨立得到了保證。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又使之獲得廣泛認可。盡管荷蘭未立刻達到民主政治,或者獲得充分的宗教寬容的保證,但他們的確取得了自由,同時有力地打擊了“君權神授”說。


    在15世紀、16世紀,英國興起了與在歐洲其他國家相同的專製政體,直至17世紀,因為清教徒起義與“光榮革命”而衰落並差不多消亡了。在16世紀時期,英國又出現了在中世紀時的君主立憲製,不僅如此,它還擁有近代政黨製與大體上為近代內閣製的議會。


    荷蘭與英國革命的一個原因是宗教方麵的不寬容,但結果獲得的公民自由超過了宗教自由。


    <h2>


    </h2>


    <h2>


    第27章 大陸上專製政體的盛行</h2>


    一、法國的波旁王朝


    法國與英國的專製政體幾乎是同時成長起來的,但比英國專製政體延續的時間更長。的確,在17世紀英國專製政體被清教徒起義所打擊,並被“光榮革命”推翻的時候,法國的專製政體卻正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


    波旁王朝的強固統治?法國人之所以要比英國人接受專製政體的時間更長,存在幾點原因。


    1、與英國的斯圖亞特家族相比較,在17世紀統治法國的波旁家族的國王與大臣要比英國的幹練很多。在1598年頒布南特敕令的亨利四世是一位強有力的、大得人心的領導人,他做了許多工作來治愈宗教戰爭帶來的創傷,促進國家的繁榮。他的兒子路易十三(1610—1643)盡管為人軟弱,但卻有紅衣主教黎世留這個幹練的幫手。路易十四(1643—1715)登位時還隻是個孩子,但在他的童年與青年時期,還有一位偉大的首相紅衣主教馬紮然,繼續能幹地實施黎世留的政策。


    2、在法國,可能反抗專製政體的力量遭到遏製。相當於英國議會的三級會議,自1614年之後長達175年的時間一直被漠視,並不允許舉行。貴族們的防禦堡壘被摧毀,他們便沒法反對國王了。宗教方麵的反對者(胡格諾派)從1598年到1685年期間獲得了宗教寬容與公民權利。在英國,中等階級是反對國王的,可在法國卻是擁護國王的。


    “大君主”?路易十四於1661年成年後,便將法國政府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是一位幹練、受人逢迎的專製君主,在位54年。路易十四儀表莊重,穿著考究,行為言談溫文爾雅,成為“君權神授”君主製的光輝典範。他非常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為“大君主”,實際上他也的確是這樣。法國貴族們群集在他輝煌的宮廷裏。外國君王盡全力效仿他的樣子,可是都沒成功。法國人民除了誇讚他,對他的權力引以為傲以外,還能幹什麽呢?


    路易十四統治下的藝術與文學?文學家與其他各種藝術家都期望沐浴在國王的陽光下,希望從這位揮霍無度的讚助者那兒獲得薪俸與稱頌。這是法國文學與藝術的“古典時代”“黃金時代”。除了戰爭與外交,從文化層麵上來說,路易的宮廷屬於世界的中心,是整個歐洲嫉妒與羨慕的對象。


    但路易十四活著並非純粹為了享樂與頌揚。他說道:“一個人要用工作來統治,而且為了工作而統治。”他勤奮工作,並要求他親自挑選的幹練的大臣們也努力工作。


    財政總監柯爾貝爾?在挑選顧問與幫手方麵,特別是在任命柯爾貝爾為財政總監這件事情上,路易十四是相當幸運的。不像那時的大部分政治家,柯爾貝爾不是貴族,也不是教士。他是商人的兒子,本身就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柯爾貝爾革新了法國的財政。他采用撤革貪官的方法增加了國王的收入,同時他還降低了征收土地的直接稅,來減輕農民的重負。


    柯爾貝爾推進工業,幫扶商業,嘉勉發明者,補貼創辦新企業的商人,從外國聘來了熟練的技工,禁止自己國家的技工離開法國。取消了17個假日,以便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工作。


    貿易與殖民地?柯爾貝爾堅信,為了讓法國富裕起來,一定要向國外賣出比買進的貨物更多。所以他嚐試鼓勵出口,抵製進口。比如,他“補貼”在本國造船的法國人,而對自外國買入的船隻則征收賦稅。為了在印度,以及非洲與美洲創建法國的殖民地,他批給殖民公司特許證,甚至還提供了大量金錢。


    為了推進國內貿易,柯爾貝爾開發運河,修建道路,還嚐試取消對貨物省際運輸所征收的過境稅與貨物稅。他組建了一支龐大的法國海軍,讓法國變成了一個海上強國。他還創設了各種學院來鼓勵科學、建築與音樂。盡管他身兼很多公職,可是對自己的私業也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在職將近20年,於1683年去世的時候,留下了很大一筆私人財產。


    路易十四時專製政體的缺點?雖然有路易十四顯赫一時的宮廷與柯爾貝爾的確傑出的政績,但是法國的專製政體還是很難長久不變。它過度依賴國王的意誌。假如專製君王一直是幹練的、睿智的與善良的,那麽他的家長作風會讓臣民變得軟弱,他們會失去進取精神與責任感。即便專製君王們有非常大的才幹,也很難保證一直是睿智與善良的。路易十四就曾做過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很多人覺得是不公正的、邪惡的。


    南特敕令的廢止?其中一件蠢事就是在柯爾貝爾去世之後沒多久,他禦筆一揮,便剝奪了很多臣民崇拜自由的權利。胡格諾教徒在法國民眾中是為數不多但非常重要的少數派。1598年,亨利四世頒發的南特敕令曾經賦予他們所珍視的權利。這個敕令曾經讓法國維持了近一個世紀的宗教和平,但卻被路易十四於1685年悍然打破了。


    因為敕令的廢止、不明智的專製政治讓法國喪失了在宗教寬容事業的領導地位,同時還破壞了柯爾貝爾為法國經濟所做的很多工作。30多萬胡格諾教徒不久便發現他們的自由特權被剝奪了,紛紛逃往英國、荷蘭與普魯士定居,還有的去往美洲的英屬殖民地。留在歐洲的胡格諾教徒則加入了其他國家對抗路易十四的軍隊。


    由於胡格諾派信徒多數是中等階級、商人與嫻熟的技工,他們遷居國外對法國的繁榮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侵略戰爭?路易十四所做的另一件蠢事,是在侵略戰爭中糟蹋了金錢,犧牲人民的生命。在他統治的大多數時間裏,他年年發動戰爭。他建有一支30萬到40萬人的常備軍,比其他國家的軍隊人數都多。他的軍政大臣盧瓦是一位有天賦的組織者;他的總工程師沃邦是建築與圍攻要塞方麵的奇才;在他很多能幹的將領中,有隨時能夠擔任指揮的司令官。他獲得了非常高的名望,給他的競爭者帶去了無數的煩惱,但最終卻讓法國陷入了民窮財盡、疲勞不堪的地步。


    接下來簡要講述他的對外政策時,會列舉一些路易十四的戰爭。


    路易十四的對外政策?他的對外政策存在三個主要目的:


    1、保證法國的自然邊疆。他想要擴大法國的疆土,讓法國能擁有像古羅馬帝國時的高盧人那樣遼闊的領地,像高盧人那樣,把法國擴至比利牛斯山與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與萊茵河這些“自然”邊疆。


    2、擴大波旁王朝的影響與權力。身為波旁王朝的元首,路易十四想為他的家族成員,為了自己的子孫,取得財富、職位甚至是王位。他不惜在外交與戰爭中,利用國家來達到家族的目標。


    3、削弱在歐洲主要競爭者哈布斯堡王朝。在幾個世紀之前,哈布斯堡家族就已經嶄露頭角,變成奧地利的統治者(大公),之後又稱為神聖羅馬的皇帝。1643年,在路易十四做法王的時候,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支統治著西班牙、一部分意大利,西屬尼德蘭(比利時)、法蘭斯孔德(現今法國東部)與美洲的西屬殖民地。還有一位哈布斯堡統治者,屬於西班牙國王的近親,是奧地利大公、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捷克)國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可以說,哈布斯堡家族包圍了法國。路易討厭強大的鄰國,尤其嫉妒哈布斯堡王朝。他製定了針對他們的對外政策。


    路易十四的戰爭?1、三十年戰爭。在路易十四登位的時候,法國已經在狡猾的黎世留參加了三十年戰爭(1618—1648),站到了德國新教徒——瑞典與荷蘭那邊,同奧地利與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對抗。按照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獲得了萊茵河以西阿爾薩斯的大部分地區;根據1659年的和約,法國在北方與南方又獲得了一些地方,如此法國的邊界沿著比利牛斯向比利時延伸。按照1659年的條約,隻有21歲的路易十四與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國王的長女成婚了。


    2、爭奪西屬尼德蘭的戰爭。1665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國王去世了,路易十四提出了他要繼承西屬尼德蘭(比利時)。因此引發了1667至1668年的戰爭,在英國、荷蘭、瑞典站出來援助西班牙之前,法軍一直在取勝。盡管這樣,西班牙還是將包括裏爾城在內的比利時南部讓給法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塔夫裏阿諾斯並收藏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