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大唐忍者秘史(下冊):大忍無術 作者:索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令孜道:“將軍請放心,現在還有救,隻要將軍肯說出實情,咱家便將解藥給你。”
光波翼問道:“什麽實情?”
田令孜道:“如今西、南二道的確已空無一人,那些忍者究竟去了哪裏?”
光波翼苦笑道:“原來你們已經派人去……打探過了。我已經說過,四道忍者都已……都已離開大唐,遠渡重洋去了……”光波翼已站立不穩,“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昏死過去。
田令孜走近看了看光波翼,回頭對朱友文道:“不會有問題吧?”
朱友文道:“大人放心,在下已施展了禁術,他無法施展任何忍術,不會有詐。”又上前探了探光波翼的頸部脈搏,說道:“不會有錯。”
田令孜點頭道:“好,看來他說的是實話。既然如此,你去把他料理幹淨,千萬不可出差錯。”
朱友文答應一聲,招呼旁邊那小宮監取來一塊長布,將光波翼用布裹住,扛在肩頭,與那宮監一同來到後園僻靜無人之處,二人一起掘了個大坑。
朱友文打開長布,見光波翼麵色已呈青紫,便拔出一柄匕首在他頸上深深刺了一刀,隨後將光波翼扔到坑中,嚇得那名小宮監扭過頭不敢觀視。
忽然那小宮監“嗚”了一聲,原來就在他扭頭之際,朱友文已捂住他的嘴,一刀捅進他的心口,隨即將小宮監的屍首也投入坑中,一並埋了。
料理妥當,朱友文回稟了田令孜,不久便攜了田令孜的書信回開封去向朱全忠複命了。此後朱全忠一直將朱友文帶在身邊,待之勝親生。旁人不知,一向謹慎多謀的朱全忠,是在身邊留了個護身符。
次年——光啟元年(88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僖宗從成都啟程還歸京師長安。不久又因田令孜之故遭受動亂,再次被田令孜挾持西逃。光啟四年(888年)二月,僖宗重回長安,三月六日,病重而死,時年二十七歲。
後人謂僖宗因頻遭變故,顛沛流離而致病。不知其中另有一原因,卻是當年自從“陸燕兒”離開之後,僖宗常常夜不能寐,相思成病,回長安後更是流連於曾與陸燕兒夜夜“纏綿”之所——靈符應聖院,而那夜夜之纏綿乃是由曼陀樂的幻術所成,耗精傷神,久則成虛。最後僖宗死於武德殿,也有記載說僖宗乃是死於靈符應聖院,為避世嫌,假稱死於武德殿。
僖宗死後,曾被田令孜鞭打的壽王李傑即位,為唐昭宗。田令孜不容於朝廷,逃歸成都其兄陳敬瑄處。大順二年(891年),王建攻入成都,囚田令孜、陳敬瑄,兩年後殺之。
自從棄黃巢而降唐之後,朱全忠憑借過人之謀略,不斷壯大勢力,後殺昭宗,借皇後之命,立十三歲的李柷為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廢唐昭宣帝而自稱為帝,改名為朱晃,都開封(後曾一度遷都洛陽),建國號“梁”,史稱後梁,改元“開平”。朱晃即為後梁太祖。中國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光啟元年(885年)三月,江南已是柳綠花繁,明州餘杭寺中走出兩位神仙般的女子,惹得來往遊人不時打量她二人,正是蓂莢與南山姐妹。二人站在寺門前,邊看風景邊說著話。
隻聽南山說道:“難道悟明自心的忍者便不會被禁術所製了嗎?”
蓂莢道:“這個自然,所謂悟心即是證悟實相,便不再為幻相所轉,忍術是幻,禁術也是幻,若能了達實相,自然可於幻中而得自在。”
南山又問道:“禁術原是為了製約忍者,若禁術無效,又如何製約?”
蓂莢道:“製約是為防止濫用,若能證悟實相、了達自心之人,所思所行自然合於正道,又怎會濫用忍術?何必再製約他?”
南山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哥哥既然能從遮族忍者手中遁走,是不是說明他已證悟了實相、了達了自心?”
蓂莢笑道:“我哪裏知道,你去問他好了。不過歸鳳哥自己說是憑借驗毒粉與避毒丸才免遭毒手的。”
南山道:“哥哥騙人!那藥丸隻能避毒,怎能讓他脫身?我便問他,他也自然不肯承認,我隻好來問你這位菩薩姐姐。”
蓂莢道:“我哪裏是什麽菩薩。”
南山道:“在五台山時大家都是叫你菩薩姑娘的,不過如今的確不該再這樣叫你了。”
蓂莢看了一眼南山,南山又道:“如今你已成了人家的娘子,自然不是姑娘了。”說罷咯咯大笑。
蓂莢笑罵道:“好個臭丫頭,你自己還不是一樣,卻敢來消遣我。”
南山道:“不一樣,不一樣。”說罷指了指蓂莢的肚子,又咯咯大笑起來。
蓂莢故作生氣道:“你這丫頭,越學越壞,不理你了!”說罷扭過頭去。
南山忙拉住蓂莢的胳膊道:“好姐姐,別生氣,氣壞了自己不打緊,可別氣著我的小外甥。”說罷轉身便笑著跑下台階去了。
“什麽事這麽好笑?”光波翼與琅玕正好也從寺門裏出來,邊走邊問道。
“石大哥,你把這丫頭慣得越來越不像話了,還不好好管教管教她!”蓂莢向琅玕告狀道。
未及琅玕接話,光波翼笑道:“琅玕兄哪裏管得了她?我看是南山管教琅玕兄還差不多。”
琅玕也道:“正是。”說罷幾人一起哈哈大笑。
三人邊說笑邊走,下了一段台階,見南山正站在那裏專注地向下觀望,琅玕叫了南山一聲,南山聞聲回頭對三人叫道:“你們快來看!”
三人不知發生了何事,都走到南山身邊隨她一同看去,隻見下麵山門外圍著一群人,人群中一位僧人跪在地上向一農人打扮的後生叩頭不止,圍觀的人群在七嘴八舌地對那後生說著什麽,那後生似乎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右手平伸,三人這才看見原來那後生手中拎著一隻野兔,想必是剛剛在山中捕到的。
那僧人連忙雙手捧過野兔,抱在懷中,又向那後生叩首一拜,方才起身。那後生隨即轉身離去,人群也紛紛散去。
隻見那僧人撫摸著野兔,將它抱到山門旁,對野兔說了一陣話。光波翼耳音極靈,聽到那僧人原來在為野兔傳授“三皈依”,隻聽那僧人說道:“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連說了三遍,又為野兔念了數十句“南無阿彌陀佛”,末後說道:“你去吧,願你早日得到善妙人身,具足善根福慧,精進修持正法,速出輪回,成佛度生。”說罷將野兔放在地上,那野兔竟似明白人事一般,轉回身來望著那僧人片刻,又在僧人腳下轉悠了兩番,最後麵對僧人匍匐在地上,好像在向僧人行禮,隨後便轉身奔竄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草木之間。
那僧人眼望著野兔沒了蹤影,這才轉過身,緩步向山上走來。
南山低聲對三人叫道:“你們快看那和尚!”
此時那僧人越走越近,隻見他五十多歲年紀,穿一襲打滿補丁的破舊僧袍,滿頭滿臉盡是膿瘡,額頭上破了一塊兒,血紅殷殷,自然是適才向那後生磕頭所致。
僧人走過四人身旁,與四人對視了一眼,一臉從容淡定,且麵含微笑,似乎尚在為能救得那野兔一命而自高興,眼神中自然透出一股慈悲與喜悅。
待那僧人走進寺門,南山低聲訝叫道:“哥哥,那不是目焱嗎!”
光波翼淡然一笑道:“今晚咱們須好生慶賀一番。”
南山問道:“慶賀什麽?”
光波翼笑道:“慶賀我的仇人已死,大仇得報。”
南山怪道:“那目焱不是好端端地還活著嗎?哥哥如何卻說仇人已死,大仇已報?”
光波翼道:“此目焱非彼目焱,害死我父親與義父者,乃是目焱的嗔恨毒害之心,如今嗔恨已轉為慈悲,毒害已化作忍善,豈不是我的仇人已死,大仇已報?”
石琅撫掌道:“說得好!”蓂莢亦微笑點頭。
南山又回首望了一眼寺門,皺了皺眉,說道:“哥哥說話越來越像個老禪師,仔細姐姐將來也生個禪師出來。”
蓂莢笑道:“那有什麽不好,隻怕求之不得呢。”
南山若有所思道:“禪師也好,禪師都是聰明絕頂之人。哥哥不是要隱名改姓嗎?我看便改換一個天下最聰明的姓氏。”
光波翼卻道:“聰明之士學道難,還是愚魯些好。”
南山調侃道:“難不成哥哥想要姓魯?”
光波翼略微沉吟道:“嗯,也好,今後我便姓魯。”
南山問道:“哥哥不是說笑吧?”
光波翼道:“不說笑。”
南山笑道:“好,魯禪師,你不是說要把阿尊者終生修持之法告訴給我們嗎?何不趁今日大家興致正好時說出來?”
光波翼道:“好,咱們邊走邊說。”
蓂莢道:“咱們走西邊那條直路回家吧。”
光波翼應道:“此路快捷,正合我意。”
四人西行下山,光波翼道:“阿尊者一生不離《金剛經》與《無量壽經》,每日念佛數萬聲,尊者即是憑借此一念佛法門成道。”
南山怪道:“念佛法門並不稀奇,哥哥為何不早說出來?”
光波翼道:“看似平常之法,實不平常,一句佛號即是佛法全部大義,即是諸佛清淨智慧、無為法身,念此一句‘阿彌陀佛’即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法,即是從果起修、即修即果之法,即是深妙之禪,即是諸佛之密。念佛時即是見佛時,見佛時即是成佛時,絕待圓融,超情離見。此事唯佛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如此最勝極妙之法,卻被常人看淺了。”
大家均聽得入神,南山又問:“阿尊者念佛也求往生極樂淨土嗎?”
光波翼道:“自然是求生淨土。當知淨土非在心外,全是圓滿佛德所顯,全土即是自心,全心即是淨土。禪家所悟者亦不外乎此。不過參禪須是上根利智,淨土一法卻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下及愚夫愚婦,無論何人均可借由一句佛號而生淨土,亦可借由一句佛號而悟心,縱然此生不悟,往生至淨土亦必然開悟,不但開悟,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一生補處,都可一生成佛,是以像文殊、普賢這樣的大菩薩也要求生極樂淨土。經中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道盡佛法玄妙,一切功德盡攝於‘普賢十大願王’,普賢十大願王最終導歸於極樂,普賢菩薩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麵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故知此淨土法門乃諸佛心要,於眾生利益獨大。經中亦說,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
南山點頭道:“原來我每日所修,竟是如此殊勝之法,何其幸哉!”
光波翼笑道:“恭喜恭喜!”
南山不禁肅然起敬,雙手合十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光啟元年(885年),一個姓魯的男孩兒降生在餘杭,天資聰穎異常,七歲出家,法號文益,跟隨明州(今寧波)餘杭寺希覺律師學法,從禪宗大德羅漢桂琛處悟心。文益禪師圓寂於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七月,諡大法眼禪師,即法眼宗祖師,有《宗門十規論》傳世。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南屏山慧日峰下的那套宅院被主人施出,由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出資建成一座寺院——淨慈寺,後成著名叢林。
光波翼問道:“什麽實情?”
田令孜道:“如今西、南二道的確已空無一人,那些忍者究竟去了哪裏?”
光波翼苦笑道:“原來你們已經派人去……打探過了。我已經說過,四道忍者都已……都已離開大唐,遠渡重洋去了……”光波翼已站立不穩,“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昏死過去。
田令孜走近看了看光波翼,回頭對朱友文道:“不會有問題吧?”
朱友文道:“大人放心,在下已施展了禁術,他無法施展任何忍術,不會有詐。”又上前探了探光波翼的頸部脈搏,說道:“不會有錯。”
田令孜點頭道:“好,看來他說的是實話。既然如此,你去把他料理幹淨,千萬不可出差錯。”
朱友文答應一聲,招呼旁邊那小宮監取來一塊長布,將光波翼用布裹住,扛在肩頭,與那宮監一同來到後園僻靜無人之處,二人一起掘了個大坑。
朱友文打開長布,見光波翼麵色已呈青紫,便拔出一柄匕首在他頸上深深刺了一刀,隨後將光波翼扔到坑中,嚇得那名小宮監扭過頭不敢觀視。
忽然那小宮監“嗚”了一聲,原來就在他扭頭之際,朱友文已捂住他的嘴,一刀捅進他的心口,隨即將小宮監的屍首也投入坑中,一並埋了。
料理妥當,朱友文回稟了田令孜,不久便攜了田令孜的書信回開封去向朱全忠複命了。此後朱全忠一直將朱友文帶在身邊,待之勝親生。旁人不知,一向謹慎多謀的朱全忠,是在身邊留了個護身符。
次年——光啟元年(88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僖宗從成都啟程還歸京師長安。不久又因田令孜之故遭受動亂,再次被田令孜挾持西逃。光啟四年(888年)二月,僖宗重回長安,三月六日,病重而死,時年二十七歲。
後人謂僖宗因頻遭變故,顛沛流離而致病。不知其中另有一原因,卻是當年自從“陸燕兒”離開之後,僖宗常常夜不能寐,相思成病,回長安後更是流連於曾與陸燕兒夜夜“纏綿”之所——靈符應聖院,而那夜夜之纏綿乃是由曼陀樂的幻術所成,耗精傷神,久則成虛。最後僖宗死於武德殿,也有記載說僖宗乃是死於靈符應聖院,為避世嫌,假稱死於武德殿。
僖宗死後,曾被田令孜鞭打的壽王李傑即位,為唐昭宗。田令孜不容於朝廷,逃歸成都其兄陳敬瑄處。大順二年(891年),王建攻入成都,囚田令孜、陳敬瑄,兩年後殺之。
自從棄黃巢而降唐之後,朱全忠憑借過人之謀略,不斷壯大勢力,後殺昭宗,借皇後之命,立十三歲的李柷為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廢唐昭宣帝而自稱為帝,改名為朱晃,都開封(後曾一度遷都洛陽),建國號“梁”,史稱後梁,改元“開平”。朱晃即為後梁太祖。中國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光啟元年(885年)三月,江南已是柳綠花繁,明州餘杭寺中走出兩位神仙般的女子,惹得來往遊人不時打量她二人,正是蓂莢與南山姐妹。二人站在寺門前,邊看風景邊說著話。
隻聽南山說道:“難道悟明自心的忍者便不會被禁術所製了嗎?”
蓂莢道:“這個自然,所謂悟心即是證悟實相,便不再為幻相所轉,忍術是幻,禁術也是幻,若能了達實相,自然可於幻中而得自在。”
南山又問道:“禁術原是為了製約忍者,若禁術無效,又如何製約?”
蓂莢道:“製約是為防止濫用,若能證悟實相、了達自心之人,所思所行自然合於正道,又怎會濫用忍術?何必再製約他?”
南山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哥哥既然能從遮族忍者手中遁走,是不是說明他已證悟了實相、了達了自心?”
蓂莢笑道:“我哪裏知道,你去問他好了。不過歸鳳哥自己說是憑借驗毒粉與避毒丸才免遭毒手的。”
南山道:“哥哥騙人!那藥丸隻能避毒,怎能讓他脫身?我便問他,他也自然不肯承認,我隻好來問你這位菩薩姐姐。”
蓂莢道:“我哪裏是什麽菩薩。”
南山道:“在五台山時大家都是叫你菩薩姑娘的,不過如今的確不該再這樣叫你了。”
蓂莢看了一眼南山,南山又道:“如今你已成了人家的娘子,自然不是姑娘了。”說罷咯咯大笑。
蓂莢笑罵道:“好個臭丫頭,你自己還不是一樣,卻敢來消遣我。”
南山道:“不一樣,不一樣。”說罷指了指蓂莢的肚子,又咯咯大笑起來。
蓂莢故作生氣道:“你這丫頭,越學越壞,不理你了!”說罷扭過頭去。
南山忙拉住蓂莢的胳膊道:“好姐姐,別生氣,氣壞了自己不打緊,可別氣著我的小外甥。”說罷轉身便笑著跑下台階去了。
“什麽事這麽好笑?”光波翼與琅玕正好也從寺門裏出來,邊走邊問道。
“石大哥,你把這丫頭慣得越來越不像話了,還不好好管教管教她!”蓂莢向琅玕告狀道。
未及琅玕接話,光波翼笑道:“琅玕兄哪裏管得了她?我看是南山管教琅玕兄還差不多。”
琅玕也道:“正是。”說罷幾人一起哈哈大笑。
三人邊說笑邊走,下了一段台階,見南山正站在那裏專注地向下觀望,琅玕叫了南山一聲,南山聞聲回頭對三人叫道:“你們快來看!”
三人不知發生了何事,都走到南山身邊隨她一同看去,隻見下麵山門外圍著一群人,人群中一位僧人跪在地上向一農人打扮的後生叩頭不止,圍觀的人群在七嘴八舌地對那後生說著什麽,那後生似乎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右手平伸,三人這才看見原來那後生手中拎著一隻野兔,想必是剛剛在山中捕到的。
那僧人連忙雙手捧過野兔,抱在懷中,又向那後生叩首一拜,方才起身。那後生隨即轉身離去,人群也紛紛散去。
隻見那僧人撫摸著野兔,將它抱到山門旁,對野兔說了一陣話。光波翼耳音極靈,聽到那僧人原來在為野兔傳授“三皈依”,隻聽那僧人說道:“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連說了三遍,又為野兔念了數十句“南無阿彌陀佛”,末後說道:“你去吧,願你早日得到善妙人身,具足善根福慧,精進修持正法,速出輪回,成佛度生。”說罷將野兔放在地上,那野兔竟似明白人事一般,轉回身來望著那僧人片刻,又在僧人腳下轉悠了兩番,最後麵對僧人匍匐在地上,好像在向僧人行禮,隨後便轉身奔竄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草木之間。
那僧人眼望著野兔沒了蹤影,這才轉過身,緩步向山上走來。
南山低聲對三人叫道:“你們快看那和尚!”
此時那僧人越走越近,隻見他五十多歲年紀,穿一襲打滿補丁的破舊僧袍,滿頭滿臉盡是膿瘡,額頭上破了一塊兒,血紅殷殷,自然是適才向那後生磕頭所致。
僧人走過四人身旁,與四人對視了一眼,一臉從容淡定,且麵含微笑,似乎尚在為能救得那野兔一命而自高興,眼神中自然透出一股慈悲與喜悅。
待那僧人走進寺門,南山低聲訝叫道:“哥哥,那不是目焱嗎!”
光波翼淡然一笑道:“今晚咱們須好生慶賀一番。”
南山問道:“慶賀什麽?”
光波翼笑道:“慶賀我的仇人已死,大仇得報。”
南山怪道:“那目焱不是好端端地還活著嗎?哥哥如何卻說仇人已死,大仇已報?”
光波翼道:“此目焱非彼目焱,害死我父親與義父者,乃是目焱的嗔恨毒害之心,如今嗔恨已轉為慈悲,毒害已化作忍善,豈不是我的仇人已死,大仇已報?”
石琅撫掌道:“說得好!”蓂莢亦微笑點頭。
南山又回首望了一眼寺門,皺了皺眉,說道:“哥哥說話越來越像個老禪師,仔細姐姐將來也生個禪師出來。”
蓂莢笑道:“那有什麽不好,隻怕求之不得呢。”
南山若有所思道:“禪師也好,禪師都是聰明絕頂之人。哥哥不是要隱名改姓嗎?我看便改換一個天下最聰明的姓氏。”
光波翼卻道:“聰明之士學道難,還是愚魯些好。”
南山調侃道:“難不成哥哥想要姓魯?”
光波翼略微沉吟道:“嗯,也好,今後我便姓魯。”
南山問道:“哥哥不是說笑吧?”
光波翼道:“不說笑。”
南山笑道:“好,魯禪師,你不是說要把阿尊者終生修持之法告訴給我們嗎?何不趁今日大家興致正好時說出來?”
光波翼道:“好,咱們邊走邊說。”
蓂莢道:“咱們走西邊那條直路回家吧。”
光波翼應道:“此路快捷,正合我意。”
四人西行下山,光波翼道:“阿尊者一生不離《金剛經》與《無量壽經》,每日念佛數萬聲,尊者即是憑借此一念佛法門成道。”
南山怪道:“念佛法門並不稀奇,哥哥為何不早說出來?”
光波翼道:“看似平常之法,實不平常,一句佛號即是佛法全部大義,即是諸佛清淨智慧、無為法身,念此一句‘阿彌陀佛’即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法,即是從果起修、即修即果之法,即是深妙之禪,即是諸佛之密。念佛時即是見佛時,見佛時即是成佛時,絕待圓融,超情離見。此事唯佛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如此最勝極妙之法,卻被常人看淺了。”
大家均聽得入神,南山又問:“阿尊者念佛也求往生極樂淨土嗎?”
光波翼道:“自然是求生淨土。當知淨土非在心外,全是圓滿佛德所顯,全土即是自心,全心即是淨土。禪家所悟者亦不外乎此。不過參禪須是上根利智,淨土一法卻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下及愚夫愚婦,無論何人均可借由一句佛號而生淨土,亦可借由一句佛號而悟心,縱然此生不悟,往生至淨土亦必然開悟,不但開悟,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一生補處,都可一生成佛,是以像文殊、普賢這樣的大菩薩也要求生極樂淨土。經中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道盡佛法玄妙,一切功德盡攝於‘普賢十大願王’,普賢十大願王最終導歸於極樂,普賢菩薩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麵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故知此淨土法門乃諸佛心要,於眾生利益獨大。經中亦說,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
南山點頭道:“原來我每日所修,竟是如此殊勝之法,何其幸哉!”
光波翼笑道:“恭喜恭喜!”
南山不禁肅然起敬,雙手合十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光啟元年(885年),一個姓魯的男孩兒降生在餘杭,天資聰穎異常,七歲出家,法號文益,跟隨明州(今寧波)餘杭寺希覺律師學法,從禪宗大德羅漢桂琛處悟心。文益禪師圓寂於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七月,諡大法眼禪師,即法眼宗祖師,有《宗門十規論》傳世。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南屏山慧日峰下的那套宅院被主人施出,由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出資建成一座寺院——淨慈寺,後成著名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