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是宋代詞人蘇軾寫的一首詞。“鵲橋仙”本常用來寫男女情愛之事,然此詞卻以詞牌點寫作時間,而反其意寫友人之離別。
【原文】
<strong>鵲橋仙1·七夕送陳令舉2</strong>
緱山仙子3,高清雲渺4,不學癡牛騃女5。鳳簫聲6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7欲去。
客槎8曾犯,銀河9波浪,尚10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11,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釋】
1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2陳令舉:名舜俞,自號白牛居士,是宋宗時朝野名士。
3緱(go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4雲渺(miǎo):高遠貌。
5癡(chi)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
6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7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8槎(chá):竹筏。
9銀河:天河。
10尚(shàng):還。
11前緣:前世的因緣。
【白話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與陳令舉泛舟遊常、把酒言歡,然而歡聚日少,詞人與陳令舉依依惜別,便寫下這首詞送與他。
【賞析】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讚王子喬仙心超遠,縹緲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緱山仙子”取西漢《列仙傳》中關於王子喬的典故。傳說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喜好吹笙,若鳳凰嗚叫,常遊於伊、洛,後來被道士浮丘功引上嵩山。三十餘年之後,他見到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候我於緱氏山頭。”到了那一天,果然乘一白鶴佇立在山頂,數天後方才離去。“癡牛駿女”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作者將其意大而化之,代指癡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進一步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欣羨。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其表現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誌,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甚少,轉瞬即麵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袂,各自西東,“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感慨無限。
上闋緊貼詞牌原意,寫七夕為友人送別。下闕用晉人遇仙的典故入詞,寫與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豔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緊扣七夕,用灑脫自然、高遠曠達的情感來取代內心痛苦,令人感到詞人瀟灑飄逸的情懷脫離世俗之外。
名家點評
南宋詩人陸遊《渭南文集》:昔人作七夕詩,率不免有珠櫳綺梳惜別之意,唯東坡此篇,居然是星漢上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現代文學家薑書閣《論蘇軾詞的源和流》:這裏沒有兒女惜別之意,飄然高舉,高情連雲,用星漢上語放懷歌唱,真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是宋代詞人蘇軾寫的一首詞。“鵲橋仙”本常用來寫男女情愛之事,然此詞卻以詞牌點寫作時間,而反其意寫友人之離別。
【原文】
<strong>鵲橋仙1·七夕送陳令舉2</strong>
緱山仙子3,高清雲渺4,不學癡牛騃女5。鳳簫聲6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7欲去。
客槎8曾犯,銀河9波浪,尚10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11,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釋】
1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2陳令舉:名舜俞,自號白牛居士,是宋宗時朝野名士。
3緱(go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4雲渺(miǎo):高遠貌。
5癡(chi)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
6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7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8槎(chá):竹筏。
9銀河:天河。
10尚(shàng):還。
11前緣:前世的因緣。
【白話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與陳令舉泛舟遊常、把酒言歡,然而歡聚日少,詞人與陳令舉依依惜別,便寫下這首詞送與他。
【賞析】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讚王子喬仙心超遠,縹緲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緱山仙子”取西漢《列仙傳》中關於王子喬的典故。傳說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喜好吹笙,若鳳凰嗚叫,常遊於伊、洛,後來被道士浮丘功引上嵩山。三十餘年之後,他見到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候我於緱氏山頭。”到了那一天,果然乘一白鶴佇立在山頂,數天後方才離去。“癡牛駿女”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作者將其意大而化之,代指癡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進一步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欣羨。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其表現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誌,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甚少,轉瞬即麵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袂,各自西東,“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感慨無限。
上闋緊貼詞牌原意,寫七夕為友人送別。下闕用晉人遇仙的典故入詞,寫與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豔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緊扣七夕,用灑脫自然、高遠曠達的情感來取代內心痛苦,令人感到詞人瀟灑飄逸的情懷脫離世俗之外。
名家點評
南宋詩人陸遊《渭南文集》:昔人作七夕詩,率不免有珠櫳綺梳惜別之意,唯東坡此篇,居然是星漢上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現代文學家薑書閣《論蘇軾詞的源和流》:這裏沒有兒女惜別之意,飄然高舉,高情連雲,用星漢上語放懷歌唱,真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