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鮒魚


    【氣味】(肉)甘、溫、無毒。


    【主治】


    1、脾胃虛冷。用鯽魚半斤切碎,放入煮開的豉汁中,加胡椒、蒔蘿、薑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鶻突羹。”


    2、突患水腫。用鯽魚三尾,去腸留鱗。以商陸、赤粘豆等分,填滿魚腹,紮定,加水三升久煮,去魚,吃豆飲汁。二日吃一次,不過三次,小便通暢,即愈。


    3、消渴飲水。用鯽魚一尾。去腸留鱗,以茶葉填滿,濕紙包好,煨熟吃下。吃過數尾即愈。


    4、腸風下血。用活鯽魚一大尾,去腸留鱗,以五倍子末填滿,包泥中,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或加飯做成丸子,一天服三次。


    5、腸痔滴血。常用鯽魚作湯吃。


    6、反胃吐食。用大鯽魚一尾。去腸留鱗,以綠礬末填滿,包泥中,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7、膈氣吐食。用大鯽魚一尾,去腸留鱗切大蒜片填滿,紙包,泥封,曬至半幹,炭火煨熟。取魚肉和平胃散末一兩,共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8、小腸疝氣。每次取鯽魚一尾,加茴香煮食,久食自愈。


    9、妊娠感寒。用大鯽魚一尾燒成灰,酒送服一匙。無汗,腹中緩痛者。用醋送服。


    10、婦女血崩。用長五寸的鯽魚一尾,去腸,以血竭、乳香填滿,棉包好,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


    11、小兒丹毒。用鯽魚肉五合、赤小豆末二合,一起搗勻,調水敷患處。


    12、小兒頭瘡(晝開出膿,夜即複合)。用四寸長的鯽魚一尾,去腸,以去皮的大附子一個,研末填入魚腹,炙焦,研細,敷瘡上,再搗蒜封住。


    13、走馬牙疳。用鯽魚一尾,去腸,以砒一分、生地黃一兩填入,紙包,燒存性,加枯白凡、麝香各少許共研為末,敷患處。


    14、刮骨取牙。用鯽魚一尾,去腸,以砒填入,露於陰地,待魚體長出霜粉,刮下收存,同時以針挑開牙根,點藥少許,咳嗽牙落。又方:和硇砂填鯽魚肉內煨過,收存瓶中,待有霜粉生成,刮取如上法使用。


    15、諸瘡腫毒。用一斤重的鯽魚,去腸,以柏葉填滿,紙裹,泥包,煆存性,加輕粉二錢,共研為末,調麻油塗搽。


    16、骨詛膿出。用鯽魚一尾,去腸,以鹽填滿,紮定,加水一碗,煮至幹焦。研為末,調豬油塗搽,如有微痛,不必顧慮。


    17、臁瘡。有鯽魚三尾,洗淨,穿山甲二錢,一起夾在劈成兩半的長皂莢之間,所定,燒存性研為末。先以水洗淨膿血,待惡汁流眉盡,即用麻油輕粉調藥末敷塗。一天塗一次。


    18、謀瘡,陰蝕瘡。有鯽魚膽膽汁塗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時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時珍並收藏本草綱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