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薑芥、荊芥、鼠螢。


    【氣味】(莖、穗)辛、溫、無毒。


    【主治】


    1、風熱頭痛。用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茶調下。


    2、風熱牙痛。用荊芥根、烏桕根、蔥根等分,煎湯隨時含漱。


    3、小兒驚症。用荊芥穗二兩、白礬(半生半枯)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丸,薑湯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風(口眼歪斜)。用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爛,取汁濃煎成膏。加將藥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曬幹為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風口噤。用荊芥穗研細,取二錢,酒送服。此方名“荊芥散”。


    6、產後中風(手足抽筋,角弓反張,不省人事)。用荊芥穗子,微焙為末。每服三錢,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則挑齒灌入,齒緊則由鼻灌入。此方名“華陀愈風散”,還有“如聖散”、“舉卿古拜散”(亦即荊芥散之意,因舉卿切音為荊,古拜切音為芥。這是用切音隱語來為藥方名)等名。


    7、產後血眩(精神昏冒)。用荊芥穗一兩三錢、桃仁五錢(去皮尖,炒),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錢。


    8、產後下痢。用荊芥穗四、五枝,燒存性,不能觸油火。燒好後加麝香少許,以熱開水調下。


    9、口鼻出血如泉湧。用荊芥燒存性,研累。每服二錢,陳皮煎湯送下。二服可愈。


    10、吐血不止。用荊芥連根洗過,搗汁半碗服下。服幹穗末亦可。又方:荊芥穗為末。生地黃汁調服二錢。


    11、尿血。用荊芥、縮砂,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12、血崩。和荊芥穗在麻油燈上燒焦,研細。每服二錢,童便送下。


    13、痔漏腫痛。用荊芥煮湯,每日洗痛處。


    14、大便下血。用荊芥(炒)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婦女用酒送下。又方:荊芥二兩、槐花一兩,同炒,研細。每服三錢,茶送下。


    15、瘰鬁潰爛(牽連到胸前兩腋,結塊大如茄子)。用荊芥根下段剪碎,煎湯熱洗。洗後,見破爛處有紫黑點,以針刺破,讓惡血流出。另用樟腦、雄黃,等分為末,麻油調勻掃爛處出水。次日洗過又掃,直至病愈。


    16、疔腫諸毒。用荊芥一把,切細,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為兩次冷飲。


    17、各種瘡疥。用荊芥研末,加地黃自然榨汁熬膏,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腳丫濕爛。用荊芥葉搗爛敷上。


    19、頭目諸疾(眼疾,風氣頭痛,頭昏目眩等)。用荊芥穗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0、小竟急痛,癃閉不通。用荊介、大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溫水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內用量減半;大便不通者荊芥用量減半。此方名“倒換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時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時珍並收藏本草綱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