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書生叫吳筠,字青庵,少年時就很有名氣。當地葛太史曾看過他的文章,給以好評。因喜歡他的文才,就托與吳筠要好的人請他來交談,以觀察他的言談與文采,並說:“哪裏有像吳筠這樣的才學還長期過窮日子的呢?”並叫鄰居們傳話給吳筠:“要是能奮發上進,考取功名,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葛太史有一個女兒,長得很漂亮。這話傳到吳筠耳朵裏,他非常高興,也很有信心。可是第一次考試就落了榜。他就托人轉告太史:“我能富貴那是命中注定,隻不過不知道是早是晚。請等我三年,我實在不能成功,他的女兒再另嫁。”由是他更加刻苦學習。
一天夜裏,明月之下,有一個秀才來拜訪他。這人長得白淨臉,短頭發,細細的腰,長長的手。吳生有禮貌地問這人從哪裏來,有什麽事。那人說:“我姓白,字於玉。”兩人又稍稍說了幾句話,吳生覺得此人心胸開闊,心裏很是賞識,就留白生同宿一處。白生也不推辭,睡到天明才走。吳生再三囑咐,順便時再來敘談。白生也覺得吳生誠實熱情,就提出要在吳生家借住。吳生非常同意,約好搬家的日子,就分手了。
到了搬家的那天,先是一個老頭送炊具及其它用具來,隨後白生才到。他騎一匹白龍馬,吳生迎接進來,忙命家人打掃房間安排住下。白生也打發跟來的人牽馬回去。
從此以後,兩人朝夕相伴,互相研討學問,各有收益。吳生見白生讀的書不是常見的書,也沒有八股文一類的文章,便奇怪地問白生。白生回答說:“人各有誌,我不是求功名的人。”晚上還經常請吳生到他屋裏喝酒,拿出一卷書來給吳生看,書中都是些氣功方麵的事,吳生看不懂,便信手放在一邊。又過幾天,白生對吳生說:“那天晚上給你看的書,書中講的都是些《黃庭經》的要術,是羽化登仙的入門教材呀。”吳生笑著說:“我對成仙不感興趣。成仙得斷絕情緣,沒有雜念,這我是做不到的。”白生問他:“為什麽?”吳生回答是為傳宗接代。白生又問:“為何這麽大年紀還不娶親呢?”吳生笑道:“‘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白生說:“‘王請無好小色’。你想娶個什麽樣的意中人?”吳生才把等葛太史女兒的事告訴了白生。白生懷疑葛家女子未必真美。吳生說:“這女子美是遠近都知道的,不是我自己眼光淺。”白生一笑了之。
第二天,白生忽然整理行裝,對吳生說是要走。吳生依依不舍,難過地與白生絮絮話別,不忍分離。白生就叫童子背了行李先走,自己與吳繼續說話。忽然見一個青蟬叫著落在桌子上,白生告辭說:“車子已經來了,我告辭了。以後你著想我,就掃一掃我睡的床,躺在上麵。”吳生聽了剛想再問什麽,轉眼間,白生就縮小得像指頭一樣大,一翻身騎在青蟬背上,吱地一聲飛走了。漸漸消失在彩雲中。吳生這才知道白生不是平常人。驚愕了很久,才悵然若失地回房。
過了幾天,天上忽然下起蒙蒙細雨來。吳生很想念白生,就走到白生住的房間。一看白生住的床上布滿了老鼠的爪跡,歎了口氣,用條帚掃了一下,鋪上一張席子躺下休息。不多時,就見白生的書童來請他,吳生非常高興,跟了童子就走。一霎時,見一群小鳥飛來,童子捉住一個對吳生說:“黑路難走,可騎小鳥飛行。”吳生顧慮這麽小的鳥能擔負得動嗎?童子說:“可以騎上試試。”吳生就試著騎在上麵,見鳥背非常寬綽,童子也騎在他身後,隻聽嘎的一聲就飛上了天空。
不多時,眼前出現一座紅門。鳥落了地,童子先下,扶吳生也下來,吳生問:“這是哪裏?”童子回答說:“這是天門。”門兩邊有一對大老虎蹲在那裏,吳生很害怕,童子護著他領著進去。隻見處處風景與世間大不相同。童子領他到了廣寒宮,宮內都是水晶台階,走路像走在鏡子上一般。兩棵大桂花樹,高大參天,蔭翳天日,花氣隨風飄來,香氣襲人。房屋、亭子都是一色紅窗紅門,時常有美女出出進進,個個端莊秀美,人間無比。童子說:“王母宮的宮女更漂亮。”因怕白生等久了,沒能多留,童子匆忙領他走出廣寒宮。
又走了一段路,就看見白生在門口等他。白生一見到吳生,忙上前來握住他的手,領他進了院子。吳生見屋簷下清水白沙、涓涓流淌,玉石雕砌的欄杆,好像月宮一樣。剛進屋坐下,就有妙齡女子前來獻香茶,接著就擺上酒宴。四個美女,金佩玉環、叮當作響,侍立兩邊。吳生剛覺背上有點癢癢,就有美人伸入細手用長指甲輕輕搔癢。吳生直覺心神搖曳,一時平靜不下來。不一會兒,就喝得有點醉意,漸漸掌握不住自已,笑著看看美人,殷勤地與美女說話,美女每每笑著避開他。白生又命美女唱歌佐酒。一紅紗女子端著酒杯獻酒,一麵唱動聽的歌曲,眾美女也都隨著一起演奏起來。奏完,一個綠衣女子一麵唱歌,一麵獻酒;一個穿紫衣的和一個穿白紗衣的女子嗤嗤笑著,暗中互相推讓,不敢向前。白生又命她們一人唱歌,一人敬酒。於是紫衣女便來敬酒。吳生一麵接杯,一麵用手撓女子的手腕。女子一笑失了手,把酒杯掉在地上打碎了。白生責備她,這女子含笑撿杯,低下頭細聲說:“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白生大笑,罰紫衣女自唱自舞。紫衣女舞完後,白衣女又來敬一大杯,吳生謝絕;白衣女捧酒不快,吳生隻得又勉強喝了。吳生用醉眼細看這四個女子,都風度翩翩,沒有一個不是絕世佳人。吳生忽然對白生說:“人間的美女,我求一個都很難,你這裏這麽多漂亮的美人,能不能讓我真正快樂快樂?”白生笑著說:“足下不是有意中人嗎?這些你還能看上眼?”吳生慚愧地說:“我今天才知道我見識得太少。”於是白生就召集起所有美女讓吳生選擇。吳生看看哪個也好,一時拿不定主意。白生因為紫衣人曾和他有過捉臂之交,便吩咐她抱了被子去侍奉吳生。
吳生與紫衣女同床睡覺,盡情歡樂,恩愛無比。事後,吳生向紫衣女索取信物,她就摘下金手鐲贈給他。忽然童子來說:“仙人凡人有別,請吳先生馬上回家。”女子急忙起床出門去了。吳生問童子白生哪裏去了,童子說:“早去上朝了,他吩咐我去送你。”吳生悶悶不樂,隻好跟童子按原路返回。到了天門,一回頭,童子不知何時已不見了,門邊的兩個老虎張著大嘴一起向他撲來。吳生急忙快跑,眼前卻是一條無底的山穀,想住腳巳來不及了,一頭紮進了山穀,吃了一驚,出了一身冷汗。一睜眼,原來是做了個夢。太陽已紅彤彤的了。拿起衣服一抖,覺得有件東西掉在床上,一看,正是那金鐲子,吳生心裏好生奇怪。
從此,吳生想升官發財、娶美女的心思,全部沒有了,心灰意冷。對人間不感興趣,一心向往名山大川,拜尋赤鬆子,得道成仙。然而他還一直沒有忘記傳宗接代。
又過了十幾個月,有一天,吳生白日睡覺正濃,忽然夢見紫衣女子自外邊進來,懷裏抱著一個嬰兒,對吳生說:“這是你的骨肉。天上難留這個孩子,所以抱來送還你。”說罷,把孩子放在床上,又用衣服蓋好,匆匆就走。吳生一把拉住她,要她再住一夜。紫衣女說:“上次同床為新婚,這一次同床為永別,百年夫妻就到這裏。若郎君有誌,或者還能相見。”吳生醒來,見嬰兒睡在身邊被褥之中。趕快抱著去見母親。他母親高興得不得了。於是雇了奶娘喂養這個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夢仙。
吳生有了孩子,就托入轉告葛太史,說自己要去隱居,請他女兒另嫁。太史不肯,吳生固辭,太史便告訴了他女兒。女兒說:“遠近沒有不知道我已許配吳生了,今又改嫁別人,這不是嫁了二夫嗎?”於是葛太史又把這話轉告了吳生。吳生說:“我不但已經不圖功名,而且也絕情於男女了。我所以沒有馬上進山,隻是因為尚有老母健在。”太史又把吳生的話告訴女兒。女兒說:“吳郎窮,我甘心跟他吃糠咽菜;吳郎要去,我就在家侍奉婆母,定然不另嫁他人。”如是再三,商量不妥,葛太史最後還是擇了日子,用車馬把女兒送到了吳家。吳生感念妻子的賢惠,特別敬愛她。女子侍奉婆母非常孝順,也不嫌家裏貧窮。
過了兩年,吳母死了,葛女賣了嫁妝,安葬了婆母,盡到了禮節。吳生對妻子說:“我有像你這樣的賢妻,還有什麽憂愁!隻是聽說一人得道,拔宅飛升,所以想離家出走,家中一切就拜托給你了。”葛女也坦然答應,一點也不挽留。於是吳生就辭別妻子出走了。
吳生走後,葛女外理生活,內訓嬌兒,治家井井有條。夢仙也漸漸長大,學習聰明過人,十四歲中了秀才,人稱神童;十五歲又入翰林。每次皇上褒封,不知他的生母是誰,隻封葛氏一人。每次有祭禮,夢仙總是問父親在哪裏?他的養母就實話告訴了他。夢仙想辭官不做,去找父親。養母說:“你父親已走了十幾年了,想來也已成仙了了你哪裏去找?”
後來,夢仙奉旨去祭南嶽,路上碰到一夥強盜,正在危急之時,來了一個持劍的道士,強盜被嚇跑了,為他解了圍。夢仙很感激他,贈給道士銀子,道士不要,隻拿出一封信托夢仙捎回,囑咐說:“我有個朋友與大人是同鄉,托你代問個好。”夢仙問:“你朋友叫什麽?”回答說:“王林。”夢仙想來想去村中沒有這個人。道士說:“他是個老百姓,大人可能不認識他。”道士臨走拿出一隻金鐲子說:“這是閨閣之物,我拾了來沒有用,就送給你作為捎信的報答吧!”夢仙拿著手鐲細看,做工精細,鑲嵌精美,就拿回家去給了他夫人。夫人很珍愛,叫能工巧匠照樣再造一隻配成對,怎麽也造不了這麽好。
夢仙遍問村中百姓,並沒有王林這個人。實在無法找到,就打開信看,信中寫著:“三年鸞鳳,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賴卿賢。無以報德,奉藥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後麵寫著:“琳娘夫人妝次。”念完了仍不知是什麽人,就拿著去問他養母。養母一看便哭了,說:“這是你父親的家書,琳是我的小字。”夢仙才恍然大悟,王林是琳字的拆白,悔恨得不得了。又拿出鐲子請母親看,母親說:“這是你生母的遺物。你父在家時,常拿出來給我看。”又看藥丸,有豆子那樣大。夢仙高興地說:“我父親是仙人,吃了這丸子一定長生不老。”他母親沒有立刻吃,暫時藏了起來。等葛太史來看外孫時,便給他念了吳生的信,並奉上丹丸給他添壽。太史一分兩半,與女兒分吃了,頓時精神煥發。太史已七十多歲老態龍鍾,吃了丹丸忽然筋骨強壯,不坐車馬,步行走得很快,家人跑路才跟上他。
又過了一年,城裏發生了火災,大火終日不滅,全城人都不敢睡覺。夢仙家的人都在院子裏看,見大火漸漸漫延過來,一家人無計可施。忽然夫人手上的金鐲子嘎然作響,自行脫手飛上天空,逐漸擴大,圓圓地蓋在宅子上,鐲子口朝東南。眾人都驚呆了。一霎時,火自西來,燒到鐲子邊就轉向了東。等火勢燒遠了,眾人認為鐲子不會再回來時,忽見紅光一下收斂起來,鐲子當地一聲掉在夫人足下。這次城中大火燒了民房幾萬間,前後左右都成灰燼,隻有吳宅安然無恙。隻有東南角一小閣被燒,正是鐲子口處沒蓋住的地方。
葛女年五十多歲時,有人看見,還像二十多歲人一樣。
葛太史有一個女兒,長得很漂亮。這話傳到吳筠耳朵裏,他非常高興,也很有信心。可是第一次考試就落了榜。他就托人轉告太史:“我能富貴那是命中注定,隻不過不知道是早是晚。請等我三年,我實在不能成功,他的女兒再另嫁。”由是他更加刻苦學習。
一天夜裏,明月之下,有一個秀才來拜訪他。這人長得白淨臉,短頭發,細細的腰,長長的手。吳生有禮貌地問這人從哪裏來,有什麽事。那人說:“我姓白,字於玉。”兩人又稍稍說了幾句話,吳生覺得此人心胸開闊,心裏很是賞識,就留白生同宿一處。白生也不推辭,睡到天明才走。吳生再三囑咐,順便時再來敘談。白生也覺得吳生誠實熱情,就提出要在吳生家借住。吳生非常同意,約好搬家的日子,就分手了。
到了搬家的那天,先是一個老頭送炊具及其它用具來,隨後白生才到。他騎一匹白龍馬,吳生迎接進來,忙命家人打掃房間安排住下。白生也打發跟來的人牽馬回去。
從此以後,兩人朝夕相伴,互相研討學問,各有收益。吳生見白生讀的書不是常見的書,也沒有八股文一類的文章,便奇怪地問白生。白生回答說:“人各有誌,我不是求功名的人。”晚上還經常請吳生到他屋裏喝酒,拿出一卷書來給吳生看,書中都是些氣功方麵的事,吳生看不懂,便信手放在一邊。又過幾天,白生對吳生說:“那天晚上給你看的書,書中講的都是些《黃庭經》的要術,是羽化登仙的入門教材呀。”吳生笑著說:“我對成仙不感興趣。成仙得斷絕情緣,沒有雜念,這我是做不到的。”白生問他:“為什麽?”吳生回答是為傳宗接代。白生又問:“為何這麽大年紀還不娶親呢?”吳生笑道:“‘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白生說:“‘王請無好小色’。你想娶個什麽樣的意中人?”吳生才把等葛太史女兒的事告訴了白生。白生懷疑葛家女子未必真美。吳生說:“這女子美是遠近都知道的,不是我自己眼光淺。”白生一笑了之。
第二天,白生忽然整理行裝,對吳生說是要走。吳生依依不舍,難過地與白生絮絮話別,不忍分離。白生就叫童子背了行李先走,自己與吳繼續說話。忽然見一個青蟬叫著落在桌子上,白生告辭說:“車子已經來了,我告辭了。以後你著想我,就掃一掃我睡的床,躺在上麵。”吳生聽了剛想再問什麽,轉眼間,白生就縮小得像指頭一樣大,一翻身騎在青蟬背上,吱地一聲飛走了。漸漸消失在彩雲中。吳生這才知道白生不是平常人。驚愕了很久,才悵然若失地回房。
過了幾天,天上忽然下起蒙蒙細雨來。吳生很想念白生,就走到白生住的房間。一看白生住的床上布滿了老鼠的爪跡,歎了口氣,用條帚掃了一下,鋪上一張席子躺下休息。不多時,就見白生的書童來請他,吳生非常高興,跟了童子就走。一霎時,見一群小鳥飛來,童子捉住一個對吳生說:“黑路難走,可騎小鳥飛行。”吳生顧慮這麽小的鳥能擔負得動嗎?童子說:“可以騎上試試。”吳生就試著騎在上麵,見鳥背非常寬綽,童子也騎在他身後,隻聽嘎的一聲就飛上了天空。
不多時,眼前出現一座紅門。鳥落了地,童子先下,扶吳生也下來,吳生問:“這是哪裏?”童子回答說:“這是天門。”門兩邊有一對大老虎蹲在那裏,吳生很害怕,童子護著他領著進去。隻見處處風景與世間大不相同。童子領他到了廣寒宮,宮內都是水晶台階,走路像走在鏡子上一般。兩棵大桂花樹,高大參天,蔭翳天日,花氣隨風飄來,香氣襲人。房屋、亭子都是一色紅窗紅門,時常有美女出出進進,個個端莊秀美,人間無比。童子說:“王母宮的宮女更漂亮。”因怕白生等久了,沒能多留,童子匆忙領他走出廣寒宮。
又走了一段路,就看見白生在門口等他。白生一見到吳生,忙上前來握住他的手,領他進了院子。吳生見屋簷下清水白沙、涓涓流淌,玉石雕砌的欄杆,好像月宮一樣。剛進屋坐下,就有妙齡女子前來獻香茶,接著就擺上酒宴。四個美女,金佩玉環、叮當作響,侍立兩邊。吳生剛覺背上有點癢癢,就有美人伸入細手用長指甲輕輕搔癢。吳生直覺心神搖曳,一時平靜不下來。不一會兒,就喝得有點醉意,漸漸掌握不住自已,笑著看看美人,殷勤地與美女說話,美女每每笑著避開他。白生又命美女唱歌佐酒。一紅紗女子端著酒杯獻酒,一麵唱動聽的歌曲,眾美女也都隨著一起演奏起來。奏完,一個綠衣女子一麵唱歌,一麵獻酒;一個穿紫衣的和一個穿白紗衣的女子嗤嗤笑著,暗中互相推讓,不敢向前。白生又命她們一人唱歌,一人敬酒。於是紫衣女便來敬酒。吳生一麵接杯,一麵用手撓女子的手腕。女子一笑失了手,把酒杯掉在地上打碎了。白生責備她,這女子含笑撿杯,低下頭細聲說:“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白生大笑,罰紫衣女自唱自舞。紫衣女舞完後,白衣女又來敬一大杯,吳生謝絕;白衣女捧酒不快,吳生隻得又勉強喝了。吳生用醉眼細看這四個女子,都風度翩翩,沒有一個不是絕世佳人。吳生忽然對白生說:“人間的美女,我求一個都很難,你這裏這麽多漂亮的美人,能不能讓我真正快樂快樂?”白生笑著說:“足下不是有意中人嗎?這些你還能看上眼?”吳生慚愧地說:“我今天才知道我見識得太少。”於是白生就召集起所有美女讓吳生選擇。吳生看看哪個也好,一時拿不定主意。白生因為紫衣人曾和他有過捉臂之交,便吩咐她抱了被子去侍奉吳生。
吳生與紫衣女同床睡覺,盡情歡樂,恩愛無比。事後,吳生向紫衣女索取信物,她就摘下金手鐲贈給他。忽然童子來說:“仙人凡人有別,請吳先生馬上回家。”女子急忙起床出門去了。吳生問童子白生哪裏去了,童子說:“早去上朝了,他吩咐我去送你。”吳生悶悶不樂,隻好跟童子按原路返回。到了天門,一回頭,童子不知何時已不見了,門邊的兩個老虎張著大嘴一起向他撲來。吳生急忙快跑,眼前卻是一條無底的山穀,想住腳巳來不及了,一頭紮進了山穀,吃了一驚,出了一身冷汗。一睜眼,原來是做了個夢。太陽已紅彤彤的了。拿起衣服一抖,覺得有件東西掉在床上,一看,正是那金鐲子,吳生心裏好生奇怪。
從此,吳生想升官發財、娶美女的心思,全部沒有了,心灰意冷。對人間不感興趣,一心向往名山大川,拜尋赤鬆子,得道成仙。然而他還一直沒有忘記傳宗接代。
又過了十幾個月,有一天,吳生白日睡覺正濃,忽然夢見紫衣女子自外邊進來,懷裏抱著一個嬰兒,對吳生說:“這是你的骨肉。天上難留這個孩子,所以抱來送還你。”說罷,把孩子放在床上,又用衣服蓋好,匆匆就走。吳生一把拉住她,要她再住一夜。紫衣女說:“上次同床為新婚,這一次同床為永別,百年夫妻就到這裏。若郎君有誌,或者還能相見。”吳生醒來,見嬰兒睡在身邊被褥之中。趕快抱著去見母親。他母親高興得不得了。於是雇了奶娘喂養這個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夢仙。
吳生有了孩子,就托入轉告葛太史,說自己要去隱居,請他女兒另嫁。太史不肯,吳生固辭,太史便告訴了他女兒。女兒說:“遠近沒有不知道我已許配吳生了,今又改嫁別人,這不是嫁了二夫嗎?”於是葛太史又把這話轉告了吳生。吳生說:“我不但已經不圖功名,而且也絕情於男女了。我所以沒有馬上進山,隻是因為尚有老母健在。”太史又把吳生的話告訴女兒。女兒說:“吳郎窮,我甘心跟他吃糠咽菜;吳郎要去,我就在家侍奉婆母,定然不另嫁他人。”如是再三,商量不妥,葛太史最後還是擇了日子,用車馬把女兒送到了吳家。吳生感念妻子的賢惠,特別敬愛她。女子侍奉婆母非常孝順,也不嫌家裏貧窮。
過了兩年,吳母死了,葛女賣了嫁妝,安葬了婆母,盡到了禮節。吳生對妻子說:“我有像你這樣的賢妻,還有什麽憂愁!隻是聽說一人得道,拔宅飛升,所以想離家出走,家中一切就拜托給你了。”葛女也坦然答應,一點也不挽留。於是吳生就辭別妻子出走了。
吳生走後,葛女外理生活,內訓嬌兒,治家井井有條。夢仙也漸漸長大,學習聰明過人,十四歲中了秀才,人稱神童;十五歲又入翰林。每次皇上褒封,不知他的生母是誰,隻封葛氏一人。每次有祭禮,夢仙總是問父親在哪裏?他的養母就實話告訴了他。夢仙想辭官不做,去找父親。養母說:“你父親已走了十幾年了,想來也已成仙了了你哪裏去找?”
後來,夢仙奉旨去祭南嶽,路上碰到一夥強盜,正在危急之時,來了一個持劍的道士,強盜被嚇跑了,為他解了圍。夢仙很感激他,贈給道士銀子,道士不要,隻拿出一封信托夢仙捎回,囑咐說:“我有個朋友與大人是同鄉,托你代問個好。”夢仙問:“你朋友叫什麽?”回答說:“王林。”夢仙想來想去村中沒有這個人。道士說:“他是個老百姓,大人可能不認識他。”道士臨走拿出一隻金鐲子說:“這是閨閣之物,我拾了來沒有用,就送給你作為捎信的報答吧!”夢仙拿著手鐲細看,做工精細,鑲嵌精美,就拿回家去給了他夫人。夫人很珍愛,叫能工巧匠照樣再造一隻配成對,怎麽也造不了這麽好。
夢仙遍問村中百姓,並沒有王林這個人。實在無法找到,就打開信看,信中寫著:“三年鸞鳳,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賴卿賢。無以報德,奉藥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後麵寫著:“琳娘夫人妝次。”念完了仍不知是什麽人,就拿著去問他養母。養母一看便哭了,說:“這是你父親的家書,琳是我的小字。”夢仙才恍然大悟,王林是琳字的拆白,悔恨得不得了。又拿出鐲子請母親看,母親說:“這是你生母的遺物。你父在家時,常拿出來給我看。”又看藥丸,有豆子那樣大。夢仙高興地說:“我父親是仙人,吃了這丸子一定長生不老。”他母親沒有立刻吃,暫時藏了起來。等葛太史來看外孫時,便給他念了吳生的信,並奉上丹丸給他添壽。太史一分兩半,與女兒分吃了,頓時精神煥發。太史已七十多歲老態龍鍾,吃了丹丸忽然筋骨強壯,不坐車馬,步行走得很快,家人跑路才跟上他。
又過了一年,城裏發生了火災,大火終日不滅,全城人都不敢睡覺。夢仙家的人都在院子裏看,見大火漸漸漫延過來,一家人無計可施。忽然夫人手上的金鐲子嘎然作響,自行脫手飛上天空,逐漸擴大,圓圓地蓋在宅子上,鐲子口朝東南。眾人都驚呆了。一霎時,火自西來,燒到鐲子邊就轉向了東。等火勢燒遠了,眾人認為鐲子不會再回來時,忽見紅光一下收斂起來,鐲子當地一聲掉在夫人足下。這次城中大火燒了民房幾萬間,前後左右都成灰燼,隻有吳宅安然無恙。隻有東南角一小閣被燒,正是鐲子口處沒蓋住的地方。
葛女年五十多歲時,有人看見,還像二十多歲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