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41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b>
詩曰:
金繡雙花福分商,赤繩緣巧配英豪。
一朝得受藩王爵,鸞鳳和鳴瑞聖朝。
再說那程咬金下了轎,見了柳剛父子,嗬嗬笑道:“親翁不必拘禮,今日來迎侄媳,快快請令媛上轎。”那員外父子連聲答應,迎進大廳,父子下拜,咬金扶起。敘及寒溫,三盞香茗,柳剛父子在傍相陪。柳剛說:“承老千歲下降,隻恐小女消受不起。請回鑾駕,老夫親送小女到王府,還有薄儀相送。”咬金大悅,說:“這也不必費心。本藩先回,致意令嬡,舍侄候令嬡到王府團圓。”說罷,起身別了員外,大門上轎,吩咐各官同護國夫人送歸王府。各官跪下說:“是。”咬金先自回去。然後各官同柳剛到大廳見過禮,一麵小姐轉身,本宅家人婦女,半副鑾駕,前呼後擁,兵丁護從,放炮起身。然後那各官同員外起身,離了柳家莊,前往絳州城。一路風光,不必細說。
來到轅門,三通奏樂,一聲炮響,兩旁各官,跪接夫人。進了王府,直到後殿下轎。仁貴接見,然後出轎拜見父親,夫妻相見。柳員外過來賠罪。仁貴說:“嶽父,何出此言,少不得一同受享榮華。小婿命內所招。”員外辭別出府,回家去了。平遼王與夫人後堂設宴共酌,敘其久闊之情,不必細講。少刻傳令出來,令文武官各回衙署,不必伺候。外麵一聲答應,回衙不表。
再講員外回去,與院君商議,整備銀子三千兩與程千歲,各官送銀三百兩,兵丁各役俱有賞賜。嫁妝備不及,折銀一萬兩。程咬金見了禮單,對仁貴說:“令嶽送我三千銀子,再不敢受。”仁貴說:“有勞貴步,自然請收,不必過謙。”咬金說:“又要令嶽費心,老夫隻得收了。”
再講王茂生見金花出門之後,窯中剩下這些破家夥,收拾好了,顧氏乳娘跟隨小姐也進王府去了,弄得冷冷清清,回到自己家中,對毛氏說:“薛禮無恩無義,做了王位,忘記了我王茂生。他說著人前來接我,怎麽今日還不見人來?”走門出戶,東一望,西一望。毛氏大娘見了,倒也好笑,說:“官人,他不來,我們到要去駕他。”王茂生道:“這也說得有理。拿甚東西去駕他?也罷,將兩個空酒壇放下兩壇水,隻說送酒與他,他眼睛最高,決不來看,就好進去見他,自然有好處的。”夫妻二人商議已定,次日果然挑了兩壇水,同了毛氏,徑望絳州而來。到得轅門,隻見送賀禮的紛紛不絕,都到號房掛號,然後稟知中軍,中軍送進裏麵,收不收,裏麵傳出來。王茂生夫妻立在轅門外,眾人睬也不去睬,理也不去理,卻被巡風官大喝一聲說:“這是什麽所在,把這牢擔放在這裏。快些挑開去。”王茂生道:“將爺,我與千歲爺是結義弟兄,煩通報一聲,說我王茂生夫妻要見。”巡風聽見說:“瞎眼的奴才,難道我千歲爺與你這花子結義。不要在這裏討打,快快挑開去。”王茂生無可奈何,今日才曉得做官這樣尊重。隻得將擔子挑在旁首,叫妻子看守,自己來到簽房,看見投帖子的甚多,不來細查,茂生就將帖子混在當中。簽房送與中軍,中軍遞與裏麵去了。仁貴正與咬金言談,相謝接夫人之事。傳宣官稟上說:“外麵各府行台、節度、族中具有手本帖子禮單,送上千歲爺觀看。”仁貴看了,對傳宣說:“各府等官三日後相見,族中送禮,原帖打還。你去對他說,千歲不是這裏人,是東遼國人,沒有什麽族分,回複他們這班人去。”咬金說:“住著,平遼公,這些都是盛族,禮也不受,說什麽東遼國人,不明不白,說與我知道。”仁貴說:“老千歲不知,晚侄未遇之時,到叔父家中借五鬥米,都不肯的,反叫莊客打我轉身。虧了王茂生夫妻,救了性命,與他結義在破窯中。”即將當時受苦之事,說了一遍。咬金道:“這也怪你不得,老夫少年時,也曾打死了人,監在牢中,沒有親人看顧,後來遇赦出來,同結義哥哥尤俊達做成事業。這樣勢利的人,我就不睬他。如今貴族中也有勢利人,禮物不要收他,傳他進來,每人罰他三碗糞清水,打發他回去。”仁貴道:“禮物不收就夠了,糞清水罰他,使不得的。”傳令一概不收。咬金說:“你拿帖子再看一看,內中也有好的,也有歹的,難道一概回絕不成?”仁貴見說:“老千歲高見。”就將帖子看過,內中有一帖,上寫著:“眷弟王茂生,拜送清香美酒二壇。”仁貴見了帖子大喜,對咬金說:“方才晚侄說恩哥恩嫂,正要去接他,不想今日倒來拜我。”咬金說:“如何?我說好歹不同。”
仁貴一麵傳令,回絕合族眾人,一麵吩咐開正門,迎接王老爺。這一聲傳話,外麵都知道了。巡風把總聽得千歲出來接王老爺,大家都嚇得膽戰心驚,走上前見了王茂生,跪下說:“小人們不知,多多得罪。求王老爺在千歲麵前不要提起。”竟亂磕頭,一連磕了好幾個。王茂生說:“請起,我說結義弟兄,你不信呀,磕頭無益。”巡風看來不答對,連忙袖子裏拿出一封銀子,送與茂生。茂生接了,放在身邊,說:“發利市了。”隻聽得裏邊擊鼓三通,報說:“千歲出來,接王老爺。”王茂生摸不著頭路,黑膝皮燈籠,冬瓜撞木鍾,迎將進去。仁貴一見,叫聲:“恩哥,兄弟正要差官去接,不想哥哥先到,恕兄弟失接之罪。”茂生說:“不敢。”同進銀鑾殿,到後堂見過了禮。茂生說:“你嫂嫂毛氏也在外麵。”吩咐打轎。即有數名婦女隨轎,毛氏在外麵上轎,來到後堂。這兩壇酒也挑進來。仁貴夫妻拜謝哥嫂,請嫂嫂裏麵去。金花同毛氏來到裏麵不表。
再講仁貴吩咐,將王老爺酒取上來。王茂生看見,滿麵通紅,想道:“這不是酒,是兩壇清水,不打開便好。”好似天打一般。仁貴吩咐家將,將王老爺酒打開來。家將答應,將泥壇打開一看,沒有酒氣,是水。稟道:“不是酒,是水。”仁貴嗬嗬大笑,說:“取大碗來,待本藩立飲三碗。叫做人生情義重,吃水也清涼。”仁貴忙將水喝了,王茂生置身無地。仁貴吃完水,封王茂生轅門都總管,一應大小事情,以下文武官員,俱要手本稟明王茂生,然後行事。如今王茂生一腳踏在青雲裏,好不快活。請程千歲相見。王茂生見了咬金,跪將下去。咬金說:“如今,平遼王恩哥,就是我子侄一樣,以後不必行此禮。”吩咐設酒,與哥哥賀喜。此話不表。
另回言說那傳宣官到外麵,對送禮人說:“千歲不是這裏人,是東遼國人,禮物一概不收。請回,不必在此伺候。”薛氏族中一聞此言,大家沒興,商議送銀三千與程千歲,不知此事允否。又聽得傳宣官言是東遼國人,禮單一概不收,將信將疑。聽得擊鼓開門,接王茂生。薛雄員外說:“他是賣小菜背簍子,妻子做賣婆,倒開正門出接,無疑是我侄兒。我是他嫡親叔父,怕他不認?”內中有一人姓薛名定,開言說:“王小二夫妻尚然接見,叔父頭頂一字,無有不見之理。”員外想起前事,懊悔不已,隻得去央王茂生了。忙打點三千銀子,到次日用衙門使費,央傳宣官先送銀子給王茂生,然後送禮單進去。傳宣官說:“這個使不得,王爺出令如山,不敢再稟。”巡風道:“昨日王老爺得罪了他,幾乎弄出事來。他是千歲的叔父,就是通報也無妨。現今王老爺得了銀子,怕他則甚。”
卻說王茂生是個窮人,不曾見過銀子麵的,今見了許多銀子,心中想道:“我沒有這宗膽量得這注財喜,必要與程千歲商議,況且他是前輩老先生,與仁貴合得來的。”算計已定,來到咬金麵前,說:“程老千歲,我有句話上達。”咬金道:“茂生,你有什麽話,說便了。”茂生道:“那薛雄員外要認侄兒,送禮來慶賀不收;如今特地請我,送銀子三千兩,要我在千歲麵前幫襯。我一人得不得許多銀子,特來與老千歲計議。”咬金說:“老王不要哄我。這銀要對分,不要私下藏過,有對會的。”茂生道:“若要獨吞,我不來對老千歲說了。”即一同來見仁貴。那仁貴正在大怒,說:“狗官,昨日已經發還,今日又拿禮單來。混帳,要斬,要打!”傳宣官在地磕頭。咬金說:“平遼王為何大氣?”仁貴說:“老柱國不知,昨日寒族來送禮,要認本藩。已經將禮單發出,不認他們這班勢利小人。今日又來混稟,你道可惱不可惱。”咬金說:“世態炎涼,乃是常事。如今做了王位,族中不相認,覺得量小了些。”仁貴說:“這些是無情無義之物。那恩哥送來水,吾也吃三碗。這官兒一定要正法。”茂生跪下說:“這個使不得,要說兄弟不近人情,做了藩王,欺滅親族,這是一定要受的。”仁貴連忙扶起,說:“既承老千歲、哥哥二位指教,吩咐將禮物全收了,與我多拜上各位老爺,千歲爺改日奉謝。”“是,得令!”傳宣官傳出外麵去,那薛氏合族見收了禮,大家歡喜回家。這是仁貴明曉咬金、茂生二人在內做鬼,落得做人情。此話不表。那王茂生做了轅門都總管,冠帶榮身,這些大小文武官員,那一個不奉承,個個稱他王老爺,千歲言聽計從,文武各官要見,必先要打關節與茂生,然後進見,足足摸了幾萬餘金。咬金完工複命,仁貴送程儀三千兩,設酒送行。次日清晨,送出十裏長亭,文武百官都送出境外,滿載而歸。一路風光,徑望長安而去,不必細表。
再講風火山樊家莊樊洪海員外,對院君潘氏說:“你我年紀都老了,膝下無兒,隻生女兒繡花,十二年前被風火山強盜強娶,被薛仁貴擒了三盜,救了女兒。我就將繡花許配他,說投軍要緊,將五色鸞帶為定,一去許久,並無音信。我欲將女兒另對,後來有靠。女兒誓不重婚,終身守著薛禮,這也強她不得。若沒有薛禮相救,失身於盜,終無結局,所以忍耐到今。但是老來無靠,這兩天聞得三三兩兩說薛仁貴跨海征東,在海灘救駕有功,平了東遼,班師回朝,封為山西全省平遼王之職,上管軍,下管民,文武官員,先斬後奏。手下雄兵十萬,鎮守絳州。前日程千歲到家中,接取護國夫人,難道忘記了我女兒不成?”院君聽了,大喜說:“此言真的麽?”員外說:“我不信,差人到絳州打聽,句句是真。指望他來接,半月有餘,不來迎接,卻是為何?”院君說:“員外不要想癡了,前年薛禮原說有妻子的,你對他說願做偏房,故將鸞帶為定。止有女兒嫡親一脈,你我兩副老骨頭,要他埋葬,做了王府偏房,決非辱沒了你。不要執之一見,要他來接到絳州,路又不遠,備些妝奩,親送到王府,難道他見了鸞帶,不收留不成?”員外點頭說:“此言倒也有理。”吩咐莊客備齊嫁妝,叫了大船,一麵報與小姐。繡花聞知大喜,連忙打扮。果然天姿國色,猶如月裏嫦娥。打扮停當,員外取了五色鸞帶,同了院君、小姐下船,一路來到絳州,泊船碼頭,在館驛安頓,扯起了旗:“王府家眷”四字。府縣聞知,忙來迎接。員外說起因由,府縣官好不奉承。一同員外來到轅門,隻見弓上弦,刀出鞘,扯起二麵大黃旗,上書“平遼王”三字,有許多官員來往。員外心中倒覺害怕,不敢上前。府縣官說:“你到奏事房中坐坐,待我稟知都總管王老爺,然後來見。你將鸞帶待吾拿去。”員外將鸞帶付與府縣官。府縣官見了,連忙來到總管房內稟明,說:“樊家莊樊洪海,向年有女繡花,曾與千歲爺有婚姻之約,現有五色鸞帶為定,如今親送到此,未知是否有因。卑職們不敢擅專,求總管老爺轉達千歲。”王茂生聽了,說:“二位老爺請回,待本總見千歲便了。”府縣官打一拱辭出,回複員外,此話不表。
單講王茂生拿了鸞帶,到裏麵見了仁貴,叫聲:“千歲恭喜,今有樊家莊樊洪海員外夫妻,親送小姐到此,與兄弟成親。”仁貴竟忘懷了,聽了此言,便叫:“恩哥,哪一個樊員外送小姐到此,此話從何而來?”王茂生說:“向年在樊家莊降了大盜三人,員外將女繡花許配,現有五色鸞帶為定。方才府縣官問,果有此事麽?”仁貴低頭一想:“嗄,果有其事。出去十多年,此事竟忘了。如今員外在哪?”茂生說:“大船泊在碼頭,員外在奏事廳相候,兄弟差人去接。”仁貴說:“我道他年遠另行改嫁,到任之後,自有原配夫人,所以不放在心上。今日他親送小姐到此,難道不去接麽?須要與夫人商議,夫人若肯收留,差官前去相接;若不收留,隻好打發他們回去。”叫聲:“哥哥,待我見過夫人,然後對你講。”仁貴來到後堂,叫聲:“夫人,下官有一件事,要與夫人商議。”夫人說:“相公有甚言語,要與妾身商議?”仁貴說:“夫人不知,那年出門投軍不遇,回來打從樊家莊經過,員外相留待飯,問起因由,說是風火山強盜三人,內有一個薑興霸,要逼他女兒成親。我因路見不平,降了三寇。那三人見我本事高強,結為兄弟,員外竟將女兒許配與我,我彼時原說家中已有妻房,不好相允。他說我救了他女兒,願為偏房。我將鸞帶為定。隻道年遠,自然改嫁,不料樊員外夫妻親送女兒到來。夫人,你道好笑不好笑,我今欲要打發她回去,夫人意下如何?”夫人說:“相公,你說哪裏話來。既然定下樊小姐,員外夫妻親送到此,豈有不接之理。就是妻子,也當姊妹相稱,相公不差官去接待,妾身自去相接。”吩咐侍女們打轎,同我去接樊小姐。左右答應一聲。仁貴說:“不勞夫人貴步,煩恩哥同府縣官前去接便了。”王茂生帶了千百戶把總執事,先到奏事廳叫道:“府縣官在麽?”那絳州府龍門縣官立起身來說:“卑職在。” “千歲有令,著你二位同我去接樊小姐。”府縣官答應道:“是。”員外抬頭一看,這人是王小二,肩簍子的阿好闊綽,圓翅烏紗,圓領紅袍,隨了數十名家丁,昂昂然。員外叫聲:“王茂生,你認得我麽?”茂生回轉頭一看,說:“是員外,小官不知,多多得罪。”茂生做生意時,常到樊家莊去買賣,所以認得。
閑話休講,再言王府差出許多衙役,兩乘大轎,丫環婦女不記其數。王茂生帶了兵丁千百戶府縣官,都有執事,員外也乘了轎子,好不鬧熱。一路行來,已到碼頭,府縣官侍立兩旁,然後院君上轎,隨後小姐上轎,放炮三聲,一路迎來。前呼後擁,百姓看者如市。來到轅門,放炮一聲,開了正門,三吹三打,抬到銀鑾殿下轎。姊妹相見,又過來見了院君。樊小姐再三不肯,上前說:“夫人在上,賤妾樊氏拜見。”夫人見小姐一貌如花,滿心大悅,說:“賢妹何出此言。”正該姊妹相稱,同拜了。選定吉日,看曆本說,今日正當黃道天喜,忙喚儐相,就在後殿成親。仁貴大悅,好一個賢德夫人,成就好事。分為東、西兩房,修表進京,旨下封為定國夫人,拜謝聖恩,此言不表。次日清晨,拜見恩哥、恩嫂,請員外、院君相見。仁貴稱為嶽父、嶽母,留在王府養老終身,受享榮華。又接柳員外夫妻到來,仁貴夫妻同了樊氏一起拜見,吩咐設宴慶賀。外麵文武官都來賀喜,此話不表。
再講柳員外夫妻,在王府三日,告辭回家。仁貴夫妻再三留不住,隻得送出轅門。你道柳員外夫妻為何不肯住在王府?他有萬貫家財,又有兒媳侍奉,在家安享,可以過得,所以必欲回去。這樊老夫妻單生小姐,無有子媳,故靠女婿、女兒養老。薛雄員外同了合族也來賀喜,薛爺此番留進私衙,款待筵席,盡醉而散別去。來日千歲,出了關防告示,不許親族往來,恐有嫌疑人情。禁約已出,誰人敢進來混擾,就是欽差察院衙門,有了關防禁約,尚不容情出入,何況這是王府,非當小可。管下有五百多員文武,難道倒不要謹密麽。
不表仁貴山西安享之事,再說程咬金進京複旨,君臣相會,朝見已畢,朝廷自有一番言語,也不必細表。單言咬金退朝回府,有裴氏夫人接見,夫妻敘禮已畢,分賓坐定,夫人說:“相公,皇事多忙,辛苦了。”咬金笑道:“夫人有所說的,若無辛苦事,難賺世間財。方才這樁差使做著了,果然好欽差,賺了三萬餘金的銀子,這樣差使再有個把便好。”夫人亦笑道:“相公,有所說有利不可再往。你如今年紀高大,將就些罷了。”吩咐備酒接風。程鐵牛過來拜見父親,孫兒程立本也來拜見祖父。立本年紀止得十三歲,倒也勇力非凡,今日老夫妻同了兒孫家宴,也算十分之樂。此話不表。
次日,各位公爺來相望,就是秦懷玉、羅通、段林等這一班。那徐茂功往河南賑濟去了,不在京中;尉遲恭真定府鑄銅佛,也不在京。魏丞相雖在朝,他是文官,不相往來。惟有程咬金是長輩,坐滿一殿,上前相見。咬金一一答禮,程鐵牛出來相陪,把平遼王事細說一遍,眾小公爺相辭起身,各歸府中。又有周青輩八個總兵官,一同到來問安。問起薛大哥消息,咬金道:“那平遼王好不興頭,他有兩個老婆,兩個丈人都有萬貫家財,發跡異常,不須你們掛念。”周青對薑興霸、李慶紅、薛賢徒、王新溪、王新鶴、周文、周武說:“如今我們在長安伴駕,不十分有興。薛大哥在山西鎮守,要老柱國到駕前奏知,保舉我們往山西,一同把守,豈不是弟兄不時相敘手足之情,好不快活麽。”咬金說:“好弟兄聚首,最是有興的事。我老千歲也是過來的人,當初秦大哥在日,與三十六家弟兄猜拳吃酒,好不鬧熱,如今他們都成仙去了,單留我一個老不死的在此,甚覺孤孤伶伶,不十分暢快,這是成人之美,老夫當得與你們方便方便。”各人大悅,起身叩謝辭去。
次日五更三點上朝,天子駕坐金鑾,文武朝見已畢,傳旨有事啟奏,無事退班。咬金上殿俯伏,天子一見,龍顏大悅。說:“程王兄,有何奏聞?”咬金說:“老臣並無別奏,單奏周青等八總兵,願與薛仁貴同守山西等處;再就是薛仁貴欲請封柳、樊二夫人,貞靜、幽嫻、淑德,王茂生夫妻之義俠。”天子說:“悉依程王兄所奏。”卷簾退班,龍袖—轉,駕退還宮,文武散班。咬金出朝,周青等聞知,大家不勝之喜,到衙門,收拾領憑。八個總兵官,辭王起程,文武送行,離了長安,徑到絳州王府,與薛大哥相會。王茂生奉旨實授轅門都總管,妻毛氏夫人封總管夫人;柳、樊二氏,封護定一品貞靜夫人。仁貴領眾謝恩,王府備酒,弟兄暢飲,自有一番敘闊之情,不必細表。次日傳令八總兵各分衙門地方鎮守,自有副總、參將、都司、千把等官,迎接上任,好不威武。平遼王到任之後,果然盜賊寧息,全省太平,年豐歲稔,百姓感德。正是:
聖天子百靈相助,大將軍八麵威風。
此回書單講薛仁貴跨海征東,平定大唐天下,四海升平,滿門榮貴團圓。詩曰:
鳳舞麟生慶太平,唐王福澤最為深。
每邦歲歲奇珍獻,宇內時時祥瑞生。
治國魏征賢宰相,靖邊薛禮小將軍。
英豪屢見功勳立,天賜忠良輔聖君。
詩曰:
金繡雙花福分商,赤繩緣巧配英豪。
一朝得受藩王爵,鸞鳳和鳴瑞聖朝。
再說那程咬金下了轎,見了柳剛父子,嗬嗬笑道:“親翁不必拘禮,今日來迎侄媳,快快請令媛上轎。”那員外父子連聲答應,迎進大廳,父子下拜,咬金扶起。敘及寒溫,三盞香茗,柳剛父子在傍相陪。柳剛說:“承老千歲下降,隻恐小女消受不起。請回鑾駕,老夫親送小女到王府,還有薄儀相送。”咬金大悅,說:“這也不必費心。本藩先回,致意令嬡,舍侄候令嬡到王府團圓。”說罷,起身別了員外,大門上轎,吩咐各官同護國夫人送歸王府。各官跪下說:“是。”咬金先自回去。然後各官同柳剛到大廳見過禮,一麵小姐轉身,本宅家人婦女,半副鑾駕,前呼後擁,兵丁護從,放炮起身。然後那各官同員外起身,離了柳家莊,前往絳州城。一路風光,不必細說。
來到轅門,三通奏樂,一聲炮響,兩旁各官,跪接夫人。進了王府,直到後殿下轎。仁貴接見,然後出轎拜見父親,夫妻相見。柳員外過來賠罪。仁貴說:“嶽父,何出此言,少不得一同受享榮華。小婿命內所招。”員外辭別出府,回家去了。平遼王與夫人後堂設宴共酌,敘其久闊之情,不必細講。少刻傳令出來,令文武官各回衙署,不必伺候。外麵一聲答應,回衙不表。
再講員外回去,與院君商議,整備銀子三千兩與程千歲,各官送銀三百兩,兵丁各役俱有賞賜。嫁妝備不及,折銀一萬兩。程咬金見了禮單,對仁貴說:“令嶽送我三千銀子,再不敢受。”仁貴說:“有勞貴步,自然請收,不必過謙。”咬金說:“又要令嶽費心,老夫隻得收了。”
再講王茂生見金花出門之後,窯中剩下這些破家夥,收拾好了,顧氏乳娘跟隨小姐也進王府去了,弄得冷冷清清,回到自己家中,對毛氏說:“薛禮無恩無義,做了王位,忘記了我王茂生。他說著人前來接我,怎麽今日還不見人來?”走門出戶,東一望,西一望。毛氏大娘見了,倒也好笑,說:“官人,他不來,我們到要去駕他。”王茂生道:“這也說得有理。拿甚東西去駕他?也罷,將兩個空酒壇放下兩壇水,隻說送酒與他,他眼睛最高,決不來看,就好進去見他,自然有好處的。”夫妻二人商議已定,次日果然挑了兩壇水,同了毛氏,徑望絳州而來。到得轅門,隻見送賀禮的紛紛不絕,都到號房掛號,然後稟知中軍,中軍送進裏麵,收不收,裏麵傳出來。王茂生夫妻立在轅門外,眾人睬也不去睬,理也不去理,卻被巡風官大喝一聲說:“這是什麽所在,把這牢擔放在這裏。快些挑開去。”王茂生道:“將爺,我與千歲爺是結義弟兄,煩通報一聲,說我王茂生夫妻要見。”巡風聽見說:“瞎眼的奴才,難道我千歲爺與你這花子結義。不要在這裏討打,快快挑開去。”王茂生無可奈何,今日才曉得做官這樣尊重。隻得將擔子挑在旁首,叫妻子看守,自己來到簽房,看見投帖子的甚多,不來細查,茂生就將帖子混在當中。簽房送與中軍,中軍遞與裏麵去了。仁貴正與咬金言談,相謝接夫人之事。傳宣官稟上說:“外麵各府行台、節度、族中具有手本帖子禮單,送上千歲爺觀看。”仁貴看了,對傳宣說:“各府等官三日後相見,族中送禮,原帖打還。你去對他說,千歲不是這裏人,是東遼國人,沒有什麽族分,回複他們這班人去。”咬金說:“住著,平遼公,這些都是盛族,禮也不受,說什麽東遼國人,不明不白,說與我知道。”仁貴說:“老千歲不知,晚侄未遇之時,到叔父家中借五鬥米,都不肯的,反叫莊客打我轉身。虧了王茂生夫妻,救了性命,與他結義在破窯中。”即將當時受苦之事,說了一遍。咬金道:“這也怪你不得,老夫少年時,也曾打死了人,監在牢中,沒有親人看顧,後來遇赦出來,同結義哥哥尤俊達做成事業。這樣勢利的人,我就不睬他。如今貴族中也有勢利人,禮物不要收他,傳他進來,每人罰他三碗糞清水,打發他回去。”仁貴道:“禮物不收就夠了,糞清水罰他,使不得的。”傳令一概不收。咬金說:“你拿帖子再看一看,內中也有好的,也有歹的,難道一概回絕不成?”仁貴見說:“老千歲高見。”就將帖子看過,內中有一帖,上寫著:“眷弟王茂生,拜送清香美酒二壇。”仁貴見了帖子大喜,對咬金說:“方才晚侄說恩哥恩嫂,正要去接他,不想今日倒來拜我。”咬金說:“如何?我說好歹不同。”
仁貴一麵傳令,回絕合族眾人,一麵吩咐開正門,迎接王老爺。這一聲傳話,外麵都知道了。巡風把總聽得千歲出來接王老爺,大家都嚇得膽戰心驚,走上前見了王茂生,跪下說:“小人們不知,多多得罪。求王老爺在千歲麵前不要提起。”竟亂磕頭,一連磕了好幾個。王茂生說:“請起,我說結義弟兄,你不信呀,磕頭無益。”巡風看來不答對,連忙袖子裏拿出一封銀子,送與茂生。茂生接了,放在身邊,說:“發利市了。”隻聽得裏邊擊鼓三通,報說:“千歲出來,接王老爺。”王茂生摸不著頭路,黑膝皮燈籠,冬瓜撞木鍾,迎將進去。仁貴一見,叫聲:“恩哥,兄弟正要差官去接,不想哥哥先到,恕兄弟失接之罪。”茂生說:“不敢。”同進銀鑾殿,到後堂見過了禮。茂生說:“你嫂嫂毛氏也在外麵。”吩咐打轎。即有數名婦女隨轎,毛氏在外麵上轎,來到後堂。這兩壇酒也挑進來。仁貴夫妻拜謝哥嫂,請嫂嫂裏麵去。金花同毛氏來到裏麵不表。
再講仁貴吩咐,將王老爺酒取上來。王茂生看見,滿麵通紅,想道:“這不是酒,是兩壇清水,不打開便好。”好似天打一般。仁貴吩咐家將,將王老爺酒打開來。家將答應,將泥壇打開一看,沒有酒氣,是水。稟道:“不是酒,是水。”仁貴嗬嗬大笑,說:“取大碗來,待本藩立飲三碗。叫做人生情義重,吃水也清涼。”仁貴忙將水喝了,王茂生置身無地。仁貴吃完水,封王茂生轅門都總管,一應大小事情,以下文武官員,俱要手本稟明王茂生,然後行事。如今王茂生一腳踏在青雲裏,好不快活。請程千歲相見。王茂生見了咬金,跪將下去。咬金說:“如今,平遼王恩哥,就是我子侄一樣,以後不必行此禮。”吩咐設酒,與哥哥賀喜。此話不表。
另回言說那傳宣官到外麵,對送禮人說:“千歲不是這裏人,是東遼國人,禮物一概不收。請回,不必在此伺候。”薛氏族中一聞此言,大家沒興,商議送銀三千與程千歲,不知此事允否。又聽得傳宣官言是東遼國人,禮單一概不收,將信將疑。聽得擊鼓開門,接王茂生。薛雄員外說:“他是賣小菜背簍子,妻子做賣婆,倒開正門出接,無疑是我侄兒。我是他嫡親叔父,怕他不認?”內中有一人姓薛名定,開言說:“王小二夫妻尚然接見,叔父頭頂一字,無有不見之理。”員外想起前事,懊悔不已,隻得去央王茂生了。忙打點三千銀子,到次日用衙門使費,央傳宣官先送銀子給王茂生,然後送禮單進去。傳宣官說:“這個使不得,王爺出令如山,不敢再稟。”巡風道:“昨日王老爺得罪了他,幾乎弄出事來。他是千歲的叔父,就是通報也無妨。現今王老爺得了銀子,怕他則甚。”
卻說王茂生是個窮人,不曾見過銀子麵的,今見了許多銀子,心中想道:“我沒有這宗膽量得這注財喜,必要與程千歲商議,況且他是前輩老先生,與仁貴合得來的。”算計已定,來到咬金麵前,說:“程老千歲,我有句話上達。”咬金道:“茂生,你有什麽話,說便了。”茂生道:“那薛雄員外要認侄兒,送禮來慶賀不收;如今特地請我,送銀子三千兩,要我在千歲麵前幫襯。我一人得不得許多銀子,特來與老千歲計議。”咬金說:“老王不要哄我。這銀要對分,不要私下藏過,有對會的。”茂生道:“若要獨吞,我不來對老千歲說了。”即一同來見仁貴。那仁貴正在大怒,說:“狗官,昨日已經發還,今日又拿禮單來。混帳,要斬,要打!”傳宣官在地磕頭。咬金說:“平遼王為何大氣?”仁貴說:“老柱國不知,昨日寒族來送禮,要認本藩。已經將禮單發出,不認他們這班勢利小人。今日又來混稟,你道可惱不可惱。”咬金說:“世態炎涼,乃是常事。如今做了王位,族中不相認,覺得量小了些。”仁貴說:“這些是無情無義之物。那恩哥送來水,吾也吃三碗。這官兒一定要正法。”茂生跪下說:“這個使不得,要說兄弟不近人情,做了藩王,欺滅親族,這是一定要受的。”仁貴連忙扶起,說:“既承老千歲、哥哥二位指教,吩咐將禮物全收了,與我多拜上各位老爺,千歲爺改日奉謝。”“是,得令!”傳宣官傳出外麵去,那薛氏合族見收了禮,大家歡喜回家。這是仁貴明曉咬金、茂生二人在內做鬼,落得做人情。此話不表。那王茂生做了轅門都總管,冠帶榮身,這些大小文武官員,那一個不奉承,個個稱他王老爺,千歲言聽計從,文武各官要見,必先要打關節與茂生,然後進見,足足摸了幾萬餘金。咬金完工複命,仁貴送程儀三千兩,設酒送行。次日清晨,送出十裏長亭,文武百官都送出境外,滿載而歸。一路風光,徑望長安而去,不必細表。
再講風火山樊家莊樊洪海員外,對院君潘氏說:“你我年紀都老了,膝下無兒,隻生女兒繡花,十二年前被風火山強盜強娶,被薛仁貴擒了三盜,救了女兒。我就將繡花許配他,說投軍要緊,將五色鸞帶為定,一去許久,並無音信。我欲將女兒另對,後來有靠。女兒誓不重婚,終身守著薛禮,這也強她不得。若沒有薛禮相救,失身於盜,終無結局,所以忍耐到今。但是老來無靠,這兩天聞得三三兩兩說薛仁貴跨海征東,在海灘救駕有功,平了東遼,班師回朝,封為山西全省平遼王之職,上管軍,下管民,文武官員,先斬後奏。手下雄兵十萬,鎮守絳州。前日程千歲到家中,接取護國夫人,難道忘記了我女兒不成?”院君聽了,大喜說:“此言真的麽?”員外說:“我不信,差人到絳州打聽,句句是真。指望他來接,半月有餘,不來迎接,卻是為何?”院君說:“員外不要想癡了,前年薛禮原說有妻子的,你對他說願做偏房,故將鸞帶為定。止有女兒嫡親一脈,你我兩副老骨頭,要他埋葬,做了王府偏房,決非辱沒了你。不要執之一見,要他來接到絳州,路又不遠,備些妝奩,親送到王府,難道他見了鸞帶,不收留不成?”員外點頭說:“此言倒也有理。”吩咐莊客備齊嫁妝,叫了大船,一麵報與小姐。繡花聞知大喜,連忙打扮。果然天姿國色,猶如月裏嫦娥。打扮停當,員外取了五色鸞帶,同了院君、小姐下船,一路來到絳州,泊船碼頭,在館驛安頓,扯起了旗:“王府家眷”四字。府縣聞知,忙來迎接。員外說起因由,府縣官好不奉承。一同員外來到轅門,隻見弓上弦,刀出鞘,扯起二麵大黃旗,上書“平遼王”三字,有許多官員來往。員外心中倒覺害怕,不敢上前。府縣官說:“你到奏事房中坐坐,待我稟知都總管王老爺,然後來見。你將鸞帶待吾拿去。”員外將鸞帶付與府縣官。府縣官見了,連忙來到總管房內稟明,說:“樊家莊樊洪海,向年有女繡花,曾與千歲爺有婚姻之約,現有五色鸞帶為定,如今親送到此,未知是否有因。卑職們不敢擅專,求總管老爺轉達千歲。”王茂生聽了,說:“二位老爺請回,待本總見千歲便了。”府縣官打一拱辭出,回複員外,此話不表。
單講王茂生拿了鸞帶,到裏麵見了仁貴,叫聲:“千歲恭喜,今有樊家莊樊洪海員外夫妻,親送小姐到此,與兄弟成親。”仁貴竟忘懷了,聽了此言,便叫:“恩哥,哪一個樊員外送小姐到此,此話從何而來?”王茂生說:“向年在樊家莊降了大盜三人,員外將女繡花許配,現有五色鸞帶為定。方才府縣官問,果有此事麽?”仁貴低頭一想:“嗄,果有其事。出去十多年,此事竟忘了。如今員外在哪?”茂生說:“大船泊在碼頭,員外在奏事廳相候,兄弟差人去接。”仁貴說:“我道他年遠另行改嫁,到任之後,自有原配夫人,所以不放在心上。今日他親送小姐到此,難道不去接麽?須要與夫人商議,夫人若肯收留,差官前去相接;若不收留,隻好打發他們回去。”叫聲:“哥哥,待我見過夫人,然後對你講。”仁貴來到後堂,叫聲:“夫人,下官有一件事,要與夫人商議。”夫人說:“相公有甚言語,要與妾身商議?”仁貴說:“夫人不知,那年出門投軍不遇,回來打從樊家莊經過,員外相留待飯,問起因由,說是風火山強盜三人,內有一個薑興霸,要逼他女兒成親。我因路見不平,降了三寇。那三人見我本事高強,結為兄弟,員外竟將女兒許配與我,我彼時原說家中已有妻房,不好相允。他說我救了他女兒,願為偏房。我將鸞帶為定。隻道年遠,自然改嫁,不料樊員外夫妻親送女兒到來。夫人,你道好笑不好笑,我今欲要打發她回去,夫人意下如何?”夫人說:“相公,你說哪裏話來。既然定下樊小姐,員外夫妻親送到此,豈有不接之理。就是妻子,也當姊妹相稱,相公不差官去接待,妾身自去相接。”吩咐侍女們打轎,同我去接樊小姐。左右答應一聲。仁貴說:“不勞夫人貴步,煩恩哥同府縣官前去接便了。”王茂生帶了千百戶把總執事,先到奏事廳叫道:“府縣官在麽?”那絳州府龍門縣官立起身來說:“卑職在。” “千歲有令,著你二位同我去接樊小姐。”府縣官答應道:“是。”員外抬頭一看,這人是王小二,肩簍子的阿好闊綽,圓翅烏紗,圓領紅袍,隨了數十名家丁,昂昂然。員外叫聲:“王茂生,你認得我麽?”茂生回轉頭一看,說:“是員外,小官不知,多多得罪。”茂生做生意時,常到樊家莊去買賣,所以認得。
閑話休講,再言王府差出許多衙役,兩乘大轎,丫環婦女不記其數。王茂生帶了兵丁千百戶府縣官,都有執事,員外也乘了轎子,好不鬧熱。一路行來,已到碼頭,府縣官侍立兩旁,然後院君上轎,隨後小姐上轎,放炮三聲,一路迎來。前呼後擁,百姓看者如市。來到轅門,放炮一聲,開了正門,三吹三打,抬到銀鑾殿下轎。姊妹相見,又過來見了院君。樊小姐再三不肯,上前說:“夫人在上,賤妾樊氏拜見。”夫人見小姐一貌如花,滿心大悅,說:“賢妹何出此言。”正該姊妹相稱,同拜了。選定吉日,看曆本說,今日正當黃道天喜,忙喚儐相,就在後殿成親。仁貴大悅,好一個賢德夫人,成就好事。分為東、西兩房,修表進京,旨下封為定國夫人,拜謝聖恩,此言不表。次日清晨,拜見恩哥、恩嫂,請員外、院君相見。仁貴稱為嶽父、嶽母,留在王府養老終身,受享榮華。又接柳員外夫妻到來,仁貴夫妻同了樊氏一起拜見,吩咐設宴慶賀。外麵文武官都來賀喜,此話不表。
再講柳員外夫妻,在王府三日,告辭回家。仁貴夫妻再三留不住,隻得送出轅門。你道柳員外夫妻為何不肯住在王府?他有萬貫家財,又有兒媳侍奉,在家安享,可以過得,所以必欲回去。這樊老夫妻單生小姐,無有子媳,故靠女婿、女兒養老。薛雄員外同了合族也來賀喜,薛爺此番留進私衙,款待筵席,盡醉而散別去。來日千歲,出了關防告示,不許親族往來,恐有嫌疑人情。禁約已出,誰人敢進來混擾,就是欽差察院衙門,有了關防禁約,尚不容情出入,何況這是王府,非當小可。管下有五百多員文武,難道倒不要謹密麽。
不表仁貴山西安享之事,再說程咬金進京複旨,君臣相會,朝見已畢,朝廷自有一番言語,也不必細表。單言咬金退朝回府,有裴氏夫人接見,夫妻敘禮已畢,分賓坐定,夫人說:“相公,皇事多忙,辛苦了。”咬金笑道:“夫人有所說的,若無辛苦事,難賺世間財。方才這樁差使做著了,果然好欽差,賺了三萬餘金的銀子,這樣差使再有個把便好。”夫人亦笑道:“相公,有所說有利不可再往。你如今年紀高大,將就些罷了。”吩咐備酒接風。程鐵牛過來拜見父親,孫兒程立本也來拜見祖父。立本年紀止得十三歲,倒也勇力非凡,今日老夫妻同了兒孫家宴,也算十分之樂。此話不表。
次日,各位公爺來相望,就是秦懷玉、羅通、段林等這一班。那徐茂功往河南賑濟去了,不在京中;尉遲恭真定府鑄銅佛,也不在京。魏丞相雖在朝,他是文官,不相往來。惟有程咬金是長輩,坐滿一殿,上前相見。咬金一一答禮,程鐵牛出來相陪,把平遼王事細說一遍,眾小公爺相辭起身,各歸府中。又有周青輩八個總兵官,一同到來問安。問起薛大哥消息,咬金道:“那平遼王好不興頭,他有兩個老婆,兩個丈人都有萬貫家財,發跡異常,不須你們掛念。”周青對薑興霸、李慶紅、薛賢徒、王新溪、王新鶴、周文、周武說:“如今我們在長安伴駕,不十分有興。薛大哥在山西鎮守,要老柱國到駕前奏知,保舉我們往山西,一同把守,豈不是弟兄不時相敘手足之情,好不快活麽。”咬金說:“好弟兄聚首,最是有興的事。我老千歲也是過來的人,當初秦大哥在日,與三十六家弟兄猜拳吃酒,好不鬧熱,如今他們都成仙去了,單留我一個老不死的在此,甚覺孤孤伶伶,不十分暢快,這是成人之美,老夫當得與你們方便方便。”各人大悅,起身叩謝辭去。
次日五更三點上朝,天子駕坐金鑾,文武朝見已畢,傳旨有事啟奏,無事退班。咬金上殿俯伏,天子一見,龍顏大悅。說:“程王兄,有何奏聞?”咬金說:“老臣並無別奏,單奏周青等八總兵,願與薛仁貴同守山西等處;再就是薛仁貴欲請封柳、樊二夫人,貞靜、幽嫻、淑德,王茂生夫妻之義俠。”天子說:“悉依程王兄所奏。”卷簾退班,龍袖—轉,駕退還宮,文武散班。咬金出朝,周青等聞知,大家不勝之喜,到衙門,收拾領憑。八個總兵官,辭王起程,文武送行,離了長安,徑到絳州王府,與薛大哥相會。王茂生奉旨實授轅門都總管,妻毛氏夫人封總管夫人;柳、樊二氏,封護定一品貞靜夫人。仁貴領眾謝恩,王府備酒,弟兄暢飲,自有一番敘闊之情,不必細表。次日傳令八總兵各分衙門地方鎮守,自有副總、參將、都司、千把等官,迎接上任,好不威武。平遼王到任之後,果然盜賊寧息,全省太平,年豐歲稔,百姓感德。正是:
聖天子百靈相助,大將軍八麵威風。
此回書單講薛仁貴跨海征東,平定大唐天下,四海升平,滿門榮貴團圓。詩曰:
鳳舞麟生慶太平,唐王福澤最為深。
每邦歲歲奇珍獻,宇內時時祥瑞生。
治國魏征賢宰相,靖邊薛禮小將軍。
英豪屢見功勳立,天賜忠良輔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