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邊國西遼強悍邦,英雄既沒複猖狂。
幹戈蜂起從今日,退敵興師誰可當。
話說狄太後母子心懷狄青身亡,但太後的心腸甚好,因嫡侄死了,嫂嫂必然苦切,所以常常打發官娥到狄府探望。有時接到宮中敘話,多言解勸,實有一段親親之情。狄母太後想來,娘娘如此厚情,必然他為著我兒也慘切了,不如實告了,免此心煩,他母子斷然不泄漏的。遂將龐洪計害狄爺之仇,師命埋名原故,細細說明。太後此時喜從天降。是日,多談龐洪計毒。
話分兩頭,慢題姑娘之言,京中多事。再說這西遼國狼主誌在大宋江山,此心不息。單忌著狄青五人,並又傷了飛龍公主,此仇越結深了。故前日依了度羅空之計,當時又往新羅國借取雄兵猛將,所以先差禿狼牙私進中原,把數件寶貝金寶錨珠,送與龐洪,說明旗是假的,害了狄青。一則與駙馬公主報仇,二則中原戰將再無狄青之勇,興師奪取宋氏江山垂手可得。隻等候禿狼牙回國,方知狄青下落,才發好兵。忽一日狼主早朝,傳報得勝將軍回朝。狼主即宣上殿。禿狼牙將狄青陷害情由細細奏明,狼主大悅,說:“勞動卿家,升官三級,免朝一月。”禿狼牙謝恩出朝。遼王正要退朝,忽報到新羅國王命鐵金鋼麻麻罕為元帥,外有四員猛將,一名通迷,一名達脫,一名哈天順,一名石天豹,統領雄兵十萬,在午朝門外候旨。狼主大喜,請進親賜禦酒三杯。又命他兼領本國人馬十萬,偏將百員,共來兵二十萬。重托麻麻罕領兵,定於明年三月初旬黃道吉日提兵往取中原,麻麻罕領旨。
不覺光陰似箭,已是此年三月初旬,元帥即日拜辭狼主,與眾臣一路長短,發兵殺氣騰騰,已至中原境界,勢如破竹。拿了雄關外多少地方,直殺至三關,無人抵擋。若說雄關孫秀,乃是酒色之徒,無謀無勇,如何抵敵交鋒?還虧得楊青,雖然年老,原是上陣英雄,老當益壯,幾次開關抵敵住遼兵,雄關堅固難攻。此時孫秀心中著急,叩聲:“楊老將軍、範大人,下官隻道幹戈寧息,豈料西遼複又猖狂,倘若雄關一失,必被遼兵殺進京了。這件急事如何處置?須要大眾酌裁好。”範仲淹說聲:“孫大人,你是雄關之主,凡事多要大人主裁,如何要我們定奪起來?下官之言平日間也準信不得。”孫秀聽了範仲淹之言,心煩意間,實是著忙。又說:“楊老將軍,我與你同是宋朝臣子,受了國恩,須當報效才行。怎樣退敵,須要細共商量如何?”楊青聽了,嗬嗬冷笑說:“孫大人,老夫也是這句話,你我一殿之臣,同受皇恩,理當有效。大人做了一個關大王,平日間大小事情多是大人作主,我們有了說話,插不落的,因何今日沒主張,來要我兩人做主商量?若不是老夫連日抵敵,三關早已付西遼了。老夫做了武將,不過拿幾筋力氣,前去苦命鬥爭,那遼將聲聲說‘狄青身亡,必然定要攻破三關,占奪三軍,取了中原,若然狄青提兵到來,我國依然投降,除了狄青多不肯畏懼的。’孫大人,你道狄青死得好不好?”範大人說道:“這些奸臣,巴不得他早死了,然而據我的意思,狄青永遠不死,方能穩保宋室江山。今日狄青死去不久,西遼複又猖狂,孫大人須要自定良謀,方能免得玉石俱焚之患。”
孫秀正欲開言,忽有小卒報說:“有個將討戰來,說若然沒有對手的,休要出陣,他就要殺進關中了。”孫兵部此時擺布不來,隻得吩咐:“連掛免戰牌,待本官拜本進京,請旨發兵便了。”範爺叫聲:“孫大人,當初楊延昭始守此關,邊夷喪膽,以後楊宗保繼守三關之日,有勝無輸,從不曾掛過免戰牌。為何今日尚未開兵,先要高挑免戰?”楊青說:“中原銳氣掃盡了,長他人誌氣,滅上國威風,前輩英雄眉毛倒盡了!範大人啊,不出前輩守關威振,就是今狄青在此關,西遼屢敗,掌了雄關,必要上陣立功。既然大人這膽怯怕,掌不得雄關之主。”這幾句把孫秀麵光掃盡,隻得急備本章,說西遼兵犯三關,又求萬歲掣他回朝。孫秀一則為著雄關危急之際,二來聽不得範、楊譏消之言。即差人進京,報本去了。傳令兵丁嚴加把守。又幸得其時乃是初夏,天氣炎熱,倒應停征。所以番兵不來十分攻擊。況且三關堅固,所以無礙,按下慢表。
再說龐洪一自狄青死後,心無掛礙,終日與著同黨厚交,開懷樂飲,你來我往。又說:“幹戈寧息,我輩正該樂飲娛情。”忽一日,接得邊關來信,心中大驚,“老夫隻道西遼王隻要與女兒報仇,殺害狄青便罷了,豈知狄青一死,就興兵侵擾,今日殺至雄關,孫賢婿無人代勞拒敵,免戰高懸,今有告急本章,求請救兵。想來朝內沒有英雄,不知何人退得遼兵罷了。我也不管他,來日奏聞聖上,聽憑他定奪便了。”次日見駕,就將孫秀本章呈奏。天子看了此本,心內大驚,想了一回,並無主意,降旨眾文武共議退兵策。百官個個推著龐洪,說他極品之尊,朝綱統領,豈無出師退敵之計。龐洪說:“列位大人,我為文事,不識武略,還有眾位王兄,曾經上陣交鋒,可以提兵前往,救解三關。”王子正要開言,武班首閃出靜山王爺呼延讚,俯伏說:“陛下啊,臣等身為武職,義不容辭,若能殺退遼兵保社稷,以報國恩,何為不是!況且在前王侯除了潞花王之外,多是南征北討之人,在少年強壯時,誰敢推委?今日無奈俱已年老力衰,將為就木,縱然提兵前往,非但遼兵難返,徒費兵糧,而且又誤國家軍情事,況且三關乃汴京首重之方,倘有疏虞,禍關非小,前虧得狄青五將殺他片甲不回,後來又征服他邦。狄青在日,兵戈不起,如今狄青壽夭已亡故,所以遼王複又猖狂,說要狄青出敵,仍複投降,狄青不有,必要占奪中原。誇張恐嚇,欺我大宋無人。今日雄關外地盡皆失去,可知遼將勇猛,番兵厲害,望我主早定良謀,挑選智勇雙全為督兵主帥,發旨意往遊龍驛,著天王廟四虎不必守柩,暫且回朝,調他挑選精兵前往,我主龍意如何?”仁宗天子聽罷,開言說:“朕固體諒卿等年老力衰,難當此任,說也徒然,狄青已死,言之無益。今朕依卿所奏,文著龐洪、武著老卿家會同各大臣議當。如別方有勇將,即為保舉本奏,協同四虎將提兵退敵便了。”眾臣領旨。
天子退朝,龍顏不悅,回至東宮,有曹王後娘娘接駕,坐下繡墩,曹娘娘看萬歲顏容似有不樂之色,便問:“陛下,為何似有重懮光景?”天子說:“禦妻啊,目下西遼番兵犯界,直抵三關,虧得狄青殺遇。不想狄青一死,遼王複叛,占去三關外多少地方。雄關孫秀無能抵敵,請旨掣回。寡人欲待有將出師,然後掣回孫秀。朝中武將多是年老力衰,不中用的。寡人因此煩悶,思算何人提兵前去拒敵。倘若失了三關,朕的江山難得了!”曹娘娘說:“臣妾請問陛下,從前已有狄青征複西遼,至今未久因何又起兵戈?”天子說:“禦妻啊,你有所不知,狄青不是等閑之勇,深通武略,年少英雄,還有四虎將幫助。前時西遼兵雄將猛,侵犯三關,卻被五虎將殺得膽喪魂消。如今一聞狄青已死,故西遼複興兵前來。”曹後娘娘說:“陛下啊,若然說起狄青,臣妾也曾思量過,想他前往征西受盡多少辛苦,才得取旗回國,滿朝文武多已共目。後來龐妃說出旗是假的,算來不是狄青欺騙陛下,實乃西遼王用追兵之計,欺騙陛下了。當時何不複差五將再去責伐西遼,取了珍珠真旗回朝有何不可?為何陛下反將這小英雄押出西郊斬首?若非狄太後出朝救了,險些屈斬了這有功之臣,陛下問心何安?”曹後說此一番,不知嘉佑王如何答說了,且聽下回分解,正是:
國寧隻有文臣顯,世亂還須武將高。
邊國西遼強悍邦,英雄既沒複猖狂。
幹戈蜂起從今日,退敵興師誰可當。
話說狄太後母子心懷狄青身亡,但太後的心腸甚好,因嫡侄死了,嫂嫂必然苦切,所以常常打發官娥到狄府探望。有時接到宮中敘話,多言解勸,實有一段親親之情。狄母太後想來,娘娘如此厚情,必然他為著我兒也慘切了,不如實告了,免此心煩,他母子斷然不泄漏的。遂將龐洪計害狄爺之仇,師命埋名原故,細細說明。太後此時喜從天降。是日,多談龐洪計毒。
話分兩頭,慢題姑娘之言,京中多事。再說這西遼國狼主誌在大宋江山,此心不息。單忌著狄青五人,並又傷了飛龍公主,此仇越結深了。故前日依了度羅空之計,當時又往新羅國借取雄兵猛將,所以先差禿狼牙私進中原,把數件寶貝金寶錨珠,送與龐洪,說明旗是假的,害了狄青。一則與駙馬公主報仇,二則中原戰將再無狄青之勇,興師奪取宋氏江山垂手可得。隻等候禿狼牙回國,方知狄青下落,才發好兵。忽一日狼主早朝,傳報得勝將軍回朝。狼主即宣上殿。禿狼牙將狄青陷害情由細細奏明,狼主大悅,說:“勞動卿家,升官三級,免朝一月。”禿狼牙謝恩出朝。遼王正要退朝,忽報到新羅國王命鐵金鋼麻麻罕為元帥,外有四員猛將,一名通迷,一名達脫,一名哈天順,一名石天豹,統領雄兵十萬,在午朝門外候旨。狼主大喜,請進親賜禦酒三杯。又命他兼領本國人馬十萬,偏將百員,共來兵二十萬。重托麻麻罕領兵,定於明年三月初旬黃道吉日提兵往取中原,麻麻罕領旨。
不覺光陰似箭,已是此年三月初旬,元帥即日拜辭狼主,與眾臣一路長短,發兵殺氣騰騰,已至中原境界,勢如破竹。拿了雄關外多少地方,直殺至三關,無人抵擋。若說雄關孫秀,乃是酒色之徒,無謀無勇,如何抵敵交鋒?還虧得楊青,雖然年老,原是上陣英雄,老當益壯,幾次開關抵敵住遼兵,雄關堅固難攻。此時孫秀心中著急,叩聲:“楊老將軍、範大人,下官隻道幹戈寧息,豈料西遼複又猖狂,倘若雄關一失,必被遼兵殺進京了。這件急事如何處置?須要大眾酌裁好。”範仲淹說聲:“孫大人,你是雄關之主,凡事多要大人主裁,如何要我們定奪起來?下官之言平日間也準信不得。”孫秀聽了範仲淹之言,心煩意間,實是著忙。又說:“楊老將軍,我與你同是宋朝臣子,受了國恩,須當報效才行。怎樣退敵,須要細共商量如何?”楊青聽了,嗬嗬冷笑說:“孫大人,老夫也是這句話,你我一殿之臣,同受皇恩,理當有效。大人做了一個關大王,平日間大小事情多是大人作主,我們有了說話,插不落的,因何今日沒主張,來要我兩人做主商量?若不是老夫連日抵敵,三關早已付西遼了。老夫做了武將,不過拿幾筋力氣,前去苦命鬥爭,那遼將聲聲說‘狄青身亡,必然定要攻破三關,占奪三軍,取了中原,若然狄青提兵到來,我國依然投降,除了狄青多不肯畏懼的。’孫大人,你道狄青死得好不好?”範大人說道:“這些奸臣,巴不得他早死了,然而據我的意思,狄青永遠不死,方能穩保宋室江山。今日狄青死去不久,西遼複又猖狂,孫大人須要自定良謀,方能免得玉石俱焚之患。”
孫秀正欲開言,忽有小卒報說:“有個將討戰來,說若然沒有對手的,休要出陣,他就要殺進關中了。”孫兵部此時擺布不來,隻得吩咐:“連掛免戰牌,待本官拜本進京,請旨發兵便了。”範爺叫聲:“孫大人,當初楊延昭始守此關,邊夷喪膽,以後楊宗保繼守三關之日,有勝無輸,從不曾掛過免戰牌。為何今日尚未開兵,先要高挑免戰?”楊青說:“中原銳氣掃盡了,長他人誌氣,滅上國威風,前輩英雄眉毛倒盡了!範大人啊,不出前輩守關威振,就是今狄青在此關,西遼屢敗,掌了雄關,必要上陣立功。既然大人這膽怯怕,掌不得雄關之主。”這幾句把孫秀麵光掃盡,隻得急備本章,說西遼兵犯三關,又求萬歲掣他回朝。孫秀一則為著雄關危急之際,二來聽不得範、楊譏消之言。即差人進京,報本去了。傳令兵丁嚴加把守。又幸得其時乃是初夏,天氣炎熱,倒應停征。所以番兵不來十分攻擊。況且三關堅固,所以無礙,按下慢表。
再說龐洪一自狄青死後,心無掛礙,終日與著同黨厚交,開懷樂飲,你來我往。又說:“幹戈寧息,我輩正該樂飲娛情。”忽一日,接得邊關來信,心中大驚,“老夫隻道西遼王隻要與女兒報仇,殺害狄青便罷了,豈知狄青一死,就興兵侵擾,今日殺至雄關,孫賢婿無人代勞拒敵,免戰高懸,今有告急本章,求請救兵。想來朝內沒有英雄,不知何人退得遼兵罷了。我也不管他,來日奏聞聖上,聽憑他定奪便了。”次日見駕,就將孫秀本章呈奏。天子看了此本,心內大驚,想了一回,並無主意,降旨眾文武共議退兵策。百官個個推著龐洪,說他極品之尊,朝綱統領,豈無出師退敵之計。龐洪說:“列位大人,我為文事,不識武略,還有眾位王兄,曾經上陣交鋒,可以提兵前往,救解三關。”王子正要開言,武班首閃出靜山王爺呼延讚,俯伏說:“陛下啊,臣等身為武職,義不容辭,若能殺退遼兵保社稷,以報國恩,何為不是!況且在前王侯除了潞花王之外,多是南征北討之人,在少年強壯時,誰敢推委?今日無奈俱已年老力衰,將為就木,縱然提兵前往,非但遼兵難返,徒費兵糧,而且又誤國家軍情事,況且三關乃汴京首重之方,倘有疏虞,禍關非小,前虧得狄青五將殺他片甲不回,後來又征服他邦。狄青在日,兵戈不起,如今狄青壽夭已亡故,所以遼王複又猖狂,說要狄青出敵,仍複投降,狄青不有,必要占奪中原。誇張恐嚇,欺我大宋無人。今日雄關外地盡皆失去,可知遼將勇猛,番兵厲害,望我主早定良謀,挑選智勇雙全為督兵主帥,發旨意往遊龍驛,著天王廟四虎不必守柩,暫且回朝,調他挑選精兵前往,我主龍意如何?”仁宗天子聽罷,開言說:“朕固體諒卿等年老力衰,難當此任,說也徒然,狄青已死,言之無益。今朕依卿所奏,文著龐洪、武著老卿家會同各大臣議當。如別方有勇將,即為保舉本奏,協同四虎將提兵退敵便了。”眾臣領旨。
天子退朝,龍顏不悅,回至東宮,有曹王後娘娘接駕,坐下繡墩,曹娘娘看萬歲顏容似有不樂之色,便問:“陛下,為何似有重懮光景?”天子說:“禦妻啊,目下西遼番兵犯界,直抵三關,虧得狄青殺遇。不想狄青一死,遼王複叛,占去三關外多少地方。雄關孫秀無能抵敵,請旨掣回。寡人欲待有將出師,然後掣回孫秀。朝中武將多是年老力衰,不中用的。寡人因此煩悶,思算何人提兵前去拒敵。倘若失了三關,朕的江山難得了!”曹娘娘說:“臣妾請問陛下,從前已有狄青征複西遼,至今未久因何又起兵戈?”天子說:“禦妻啊,你有所不知,狄青不是等閑之勇,深通武略,年少英雄,還有四虎將幫助。前時西遼兵雄將猛,侵犯三關,卻被五虎將殺得膽喪魂消。如今一聞狄青已死,故西遼複興兵前來。”曹後娘娘說:“陛下啊,若然說起狄青,臣妾也曾思量過,想他前往征西受盡多少辛苦,才得取旗回國,滿朝文武多已共目。後來龐妃說出旗是假的,算來不是狄青欺騙陛下,實乃西遼王用追兵之計,欺騙陛下了。當時何不複差五將再去責伐西遼,取了珍珠真旗回朝有何不可?為何陛下反將這小英雄押出西郊斬首?若非狄太後出朝救了,險些屈斬了這有功之臣,陛下問心何安?”曹後說此一番,不知嘉佑王如何答說了,且聽下回分解,正是:
國寧隻有文臣顯,世亂還須武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