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
“阿奕,我好累,我走不動了……”
魏舒泠氣若遊絲,汗水淋漓,她被齊奕半摟在懷裏,腳步踉蹌地艱難往前走著,山路崎嶇不平,她的腳底似乎起了水泡,又被磨破,火辣辣的疼。
她雖是庶女,卻也是魏家的女兒,嬌生慣養,一輩子都沒有走過那麽長的路。
齊奕心疼地給她擦了擦汗,聲音虛弱又沙啞,道:“阿泠忍一忍,忍一忍啊,就快到了。”
他們是私奔的,魏舒泠雖然是魏氏的庶女,但魏氏一門顯赫,自然不可能讓魏家的女兒嫁給齊奕這樣一個敗落家族的後人。兩人私奔的路上,魏氏一路阻撓,他為了保護魏舒泠,受了好些傷,衣衫上沾滿了暗紅的幹涸血漬。他此刻也是虛弱不堪。
“阿泠,來,我背你。”齊奕將魏舒泠背起來,繼續往山上走去。
魏舒泠靠在他寬闊堅實的背上,漸漸地睡了過去。不知道走了多久,天色也漸漸暗了下去,疲憊不堪的齊奕才叫醒她。
“阿泠,到了,看,那是我們以後的家。”齊奕的聲音微微帶著喜悅。
魏舒泠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幽暗的天色下,一間新修的小院出現在不遠處。傍晚的山間幽深寂靜,魏舒泠在一路奔逃中慌亂不堪的心緒忽然就平靜了下來。
屋前有石頭圍起的院牆,在這山中防止山獸侵擾,倒也安全。齊奕在大門前把魏舒泠放了下來,拿出鑰匙,打開了銅鎖。又遞給魏舒泠一把,溫柔笑道:“這是你的,以後,你就是這裏的女主人啦。”
魏舒泠握著手裏的鑰匙,這雖不是什麽甜言蜜語,心裏頭卻一陣甜蜜。
這房子是齊奕請人秘密新修的,那時他與阿泠苦苦相戀,奈何魏氏一直阻撓,他心裏就有了和阿泠私奔隱居山間的打算,便悄悄做了這些。隱居,倒也是這個紛繁亂世裏的好去處。
兩人將院門的門栓插上,進了屋,點亮了油燈,屋裏的一切都是新置的,簡單樸素,卻也結實耐用。
桌子上放著紅紙紅燭,還有幾個箱子和幾個食盒,魏舒泠好奇地打開看了,食盒裏放著喜餅喜點,她拿指尖碰了碰,放到嘴裏嚐了,很甜,一直甜到她心底。
打開箱子,箱子裏放著的她和阿奕的大紅喜服,還有一些紅綢,另一個箱子裏裝著精致一套精致的鳳冠,那流光溢彩的寶石,幾乎晃花了她的眼。
原來阿奕早就準備好了,他們的婚禮。
她甜蜜地輕喃:“阿奕,你真好……”沒有人回答她。
轉過頭來看齊奕,他早就倒在床上睡著了。他累極了,睡得很沉,呼吸均勻。眉頭卻是舒展的,唇角微微勾起,像是夢到了什麽令他愉悅的事情。
魏舒泠和他一樣,也笑了。
昏黃的油燈令人心緒寧靜,她到院子裏的水井打了半桶水,星星和月光映在清澈的井水裏,她到廚房生火裏把水燒熱了,用木盆端到床邊給齊奕擦身。
阿奕身上的傷口大大小小有好幾處,幸而沒有傷到要害。那些傷口當時隻草草地包紮了一下,凝固的血將布粘在了傷口上,不管怎麽樣,把阿奕的衣服全都脫掉,把所有傷口清理幹淨重新包紮這樣好些。
想到這裏,魏舒泠紅了臉。
但兩人都私奔了,也不在乎這個了?她咬咬唇,然後輕手輕腳地解開了齊奕的衣衫。
她仔仔細細地給齊奕擦了身,將傷口清理幹淨包紮好,給他在屋裏備好的衣櫃裏,找了套幹淨的衣褲套上,最後給他蓋好被子。她將盆裏的汙水端出去倒掉,臉被山間清涼無比的夜風一吹,這才感覺到,自己臉脹熱得不行。
她舀了鍋裏剩下的熱水給自己清洗了一下,回到屋裏,才驚覺隻有一張床。看著床上安睡的齊奕,想到剛才看到的畫麵,魏舒泠的臉又燙了幾分。
她猶豫著,最後疲憊不堪的她還是在齊奕身側躺了下來。
……
過了半月,齊奕的傷差不多養好了,兩人也適應了在這山間隱居的日子。這些日子,二人雖一直同床共枕,但兩人都出身世家,一直守禮,在為正式成親之前,誰也沒有越過那一步。
這也到了該成親的時候了,這個日子還是當時兩人一起坐在門檻上挑的。
前一晚,兩人親手布置了這個溫馨的院落,齊奕給院子掛上紅綢,魏舒泠用紅紙剪了喜字貼在窗上門上,屋裏擺上了紅燭喜餅,被褥也換成了大紅的鴛鴦被。
第二天兩人一大早就起來了,換上了大紅的喜服,齊奕親手給魏舒泠梳了妝,那套鳳冠是齊奕的母親留下來的,華美異常。
齊奕凝視著魏舒泠的美麗容顏,親手給她蓋上了蓋頭。
儀式非常簡單,他用紅綢牽著她,拜完天地之後,用喜秤挑起了紅蓋頭,喝完交杯酒,她成了他的妻子,他成了她的丈夫。
一切簡陋至極,但兩個人的心裏從沒有什麽時候像此刻一樣甜蜜了。
寧靜的夏夜,蛐蛐為他們唱歌,洞房花燭,*帳暖。
日子一天天過去。
秋天的時候,他帶著她在山間打獵,捉到的兔子和野雞她把它們抱回院子裏養起來,他們去小河裏捉魚,到山裏摘野果。
冬天的時候,大雪給山覆上一層雪白,出門的時候踩著嘎吱嘎吱地響,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屋裏生著火爐烤火,她依偎在他溫暖的懷抱裏,用她笨拙的手藝,給他歪歪扭扭地縫著衣袍。
春天到了,天暖了起來,雪漸漸化去,山裏的花兒開了。魏舒泠在山上見到了美麗的桃花,她央著齊奕移了一株小的,到家裏的院子裏種著。
齊奕笑著說好。
幾個月來,日子雖然過得簡單,再沒有以前的她在魏氏的奢華,卻也充滿了情趣,相愛之人在一起,怎麽樣都是甘之如飴的。
兩人於山間作樂,卻不知本就搖搖欲墜的天下這時候已經大亂,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四處起義不斷。齊氏是前朝皇室的後裔,亦趁此機會名正言順地舉起反旗。
齊家的人找到了隱居於此齊奕,他是齊氏的嫡係子孫,亦身懷天下之才,齊家的舊人們希望他能夠領導齊家,爭奪天下。
齊奕看著放棄一切,與他私奔來此的妻子,於心不忍。他們成親還不到一月,他怎麽能就此離開他摯愛的妻子,出征在外?
可是魏舒泠卻溫柔地鼓勵他說:去吧,我會在家裏等你回來。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身懷天下之才,怎麽忍心因為自己將他就此束縛於與世隔絕的山野間?
她想到當時丈夫上門提親時,魏氏對他的羞辱,心中亦是為丈夫不平。
“齊家早已敗落,你不過是個要身份沒身份,要錢財沒錢財的窮小子,雖然舒泠小姐是庶女,但你覺得你配得上她嗎?”
“就憑你,還想攀上我們魏家?做我們魏家的女婿?”
那時候兩個人都還很年輕,以為未來的日子還很長,還有很多的光陰可以長相廝守。以為分別在以後相伴的光陰裏會是短暫的,以為總是可以再見。
所以魏舒泠親手送走了齊奕。
她看著策馬而去的丈夫,心中卻難免不舍,在小院門口對著空蕩蕩的小道駐足了許久,才慢慢回屋去。
她才和阿奕在院子裏種了一棵桃樹,她想著等阿奕回來的時候,桃樹會長到多大呢?阿奕回來時會不會看見滿樹的桃花?但她還是更希望他早早地回來,早到桃樹還沒有長大,他們可以一起澆灌這棵樹,看著它生長。
……
軍中,齊奕每月都會給家中的妻子寄去家書。既是報平安,更是傾訴對妻子的的滿腔思念。
一月又一月,轉眼過了一年,起義軍一呼百應,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攻陷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屢戰屢勝。齊奕,成為了亂世中最有可能奪得天下之人。
魏氏後悔了。
這個人本來該是他們的女婿。
而作為本朝貴族的魏氏,隨著王朝的傾塌,已經搖搖欲墜,他們必需選擇新的依仗。
想到家中與齊奕私奔的那個庶女,受盡了齊奕的寵愛,他們找到了隱居於山間小院中的魏舒泠,想要借此挽回齊奕,通過魏舒泠的這一層關係和齊奕合作。
魏舒泠想到之前魏氏對丈夫的種種羞辱,和對他們相戀相愛再到私奔的種種阻撓,怎麽可能還會和魏氏合作?
所以毫無餘地地直接拒絕了他們。
魏氏的人來勸了她幾次未果之後,就不再來找她了。
戰場上,起義軍再度取得大捷,戰事也告一段落,軍中一片歡聲,但作為起義軍領導者的齊奕心底的相思已經穿腸入骨,他想念著自己家中等待他的妻子,他想著找個機會回去見見她。
照例,他又給妻子寫了家書,在家書中告訴妻子他將歸去的打算。
又是一場大捷後,齊奕終於踏上了歸程,但途中,他的行蹤不知為何被暴露了,他遭到了敵軍和一群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窮追不舍的追殺。
……
魏舒泠這個月沒有收到丈夫的家書,她一直惴惴不安,眼皮跳個不停,晚上也睡不好,一直擔憂著。
她隱居於這個山間茅屋裏,山下也隻有一個小鎮,消息閉塞,無法得知起義的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她打算著什麽時候下山打探一下關於戰事的消息,但她的嫡姐魏舒雅卻來了。
魏舒雅帶來了齊奕的衣物,衣服上染著血,魏舒泠認得出,那是她親手給齊奕縫的!
魏舒雅趾高氣昂地告訴她,她的丈夫齊奕已經戰死了,現在她隻是個無依無靠的寡婦,魏氏念著親情,還願意收留她,問她要不要回魏氏。
看著手中染血的衣物,聯想到那一直未來的家書,這一切都告訴她,魏舒雅說的也許就是事實了,魏舒泠肝腸寸斷、傷心欲絕。
但她當然不可能離開這裏,去什麽魏家,她自欺欺人地想著也許魏舒雅是騙她的,她要守在這裏,守在這充滿了她和丈夫的愛和回憶的地方,也許有一天,他就回來了呢。
她用魏舒雅帶回的衣物給丈夫在院子裏立了個衣冠塚,她日日坐在院子裏,唱著那首妻子悼念亡夫的《葛生》。
“阿奕,我好累,我走不動了……”
魏舒泠氣若遊絲,汗水淋漓,她被齊奕半摟在懷裏,腳步踉蹌地艱難往前走著,山路崎嶇不平,她的腳底似乎起了水泡,又被磨破,火辣辣的疼。
她雖是庶女,卻也是魏家的女兒,嬌生慣養,一輩子都沒有走過那麽長的路。
齊奕心疼地給她擦了擦汗,聲音虛弱又沙啞,道:“阿泠忍一忍,忍一忍啊,就快到了。”
他們是私奔的,魏舒泠雖然是魏氏的庶女,但魏氏一門顯赫,自然不可能讓魏家的女兒嫁給齊奕這樣一個敗落家族的後人。兩人私奔的路上,魏氏一路阻撓,他為了保護魏舒泠,受了好些傷,衣衫上沾滿了暗紅的幹涸血漬。他此刻也是虛弱不堪。
“阿泠,來,我背你。”齊奕將魏舒泠背起來,繼續往山上走去。
魏舒泠靠在他寬闊堅實的背上,漸漸地睡了過去。不知道走了多久,天色也漸漸暗了下去,疲憊不堪的齊奕才叫醒她。
“阿泠,到了,看,那是我們以後的家。”齊奕的聲音微微帶著喜悅。
魏舒泠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幽暗的天色下,一間新修的小院出現在不遠處。傍晚的山間幽深寂靜,魏舒泠在一路奔逃中慌亂不堪的心緒忽然就平靜了下來。
屋前有石頭圍起的院牆,在這山中防止山獸侵擾,倒也安全。齊奕在大門前把魏舒泠放了下來,拿出鑰匙,打開了銅鎖。又遞給魏舒泠一把,溫柔笑道:“這是你的,以後,你就是這裏的女主人啦。”
魏舒泠握著手裏的鑰匙,這雖不是什麽甜言蜜語,心裏頭卻一陣甜蜜。
這房子是齊奕請人秘密新修的,那時他與阿泠苦苦相戀,奈何魏氏一直阻撓,他心裏就有了和阿泠私奔隱居山間的打算,便悄悄做了這些。隱居,倒也是這個紛繁亂世裏的好去處。
兩人將院門的門栓插上,進了屋,點亮了油燈,屋裏的一切都是新置的,簡單樸素,卻也結實耐用。
桌子上放著紅紙紅燭,還有幾個箱子和幾個食盒,魏舒泠好奇地打開看了,食盒裏放著喜餅喜點,她拿指尖碰了碰,放到嘴裏嚐了,很甜,一直甜到她心底。
打開箱子,箱子裏放著的她和阿奕的大紅喜服,還有一些紅綢,另一個箱子裏裝著精致一套精致的鳳冠,那流光溢彩的寶石,幾乎晃花了她的眼。
原來阿奕早就準備好了,他們的婚禮。
她甜蜜地輕喃:“阿奕,你真好……”沒有人回答她。
轉過頭來看齊奕,他早就倒在床上睡著了。他累極了,睡得很沉,呼吸均勻。眉頭卻是舒展的,唇角微微勾起,像是夢到了什麽令他愉悅的事情。
魏舒泠和他一樣,也笑了。
昏黃的油燈令人心緒寧靜,她到院子裏的水井打了半桶水,星星和月光映在清澈的井水裏,她到廚房生火裏把水燒熱了,用木盆端到床邊給齊奕擦身。
阿奕身上的傷口大大小小有好幾處,幸而沒有傷到要害。那些傷口當時隻草草地包紮了一下,凝固的血將布粘在了傷口上,不管怎麽樣,把阿奕的衣服全都脫掉,把所有傷口清理幹淨重新包紮這樣好些。
想到這裏,魏舒泠紅了臉。
但兩人都私奔了,也不在乎這個了?她咬咬唇,然後輕手輕腳地解開了齊奕的衣衫。
她仔仔細細地給齊奕擦了身,將傷口清理幹淨包紮好,給他在屋裏備好的衣櫃裏,找了套幹淨的衣褲套上,最後給他蓋好被子。她將盆裏的汙水端出去倒掉,臉被山間清涼無比的夜風一吹,這才感覺到,自己臉脹熱得不行。
她舀了鍋裏剩下的熱水給自己清洗了一下,回到屋裏,才驚覺隻有一張床。看著床上安睡的齊奕,想到剛才看到的畫麵,魏舒泠的臉又燙了幾分。
她猶豫著,最後疲憊不堪的她還是在齊奕身側躺了下來。
……
過了半月,齊奕的傷差不多養好了,兩人也適應了在這山間隱居的日子。這些日子,二人雖一直同床共枕,但兩人都出身世家,一直守禮,在為正式成親之前,誰也沒有越過那一步。
這也到了該成親的時候了,這個日子還是當時兩人一起坐在門檻上挑的。
前一晚,兩人親手布置了這個溫馨的院落,齊奕給院子掛上紅綢,魏舒泠用紅紙剪了喜字貼在窗上門上,屋裏擺上了紅燭喜餅,被褥也換成了大紅的鴛鴦被。
第二天兩人一大早就起來了,換上了大紅的喜服,齊奕親手給魏舒泠梳了妝,那套鳳冠是齊奕的母親留下來的,華美異常。
齊奕凝視著魏舒泠的美麗容顏,親手給她蓋上了蓋頭。
儀式非常簡單,他用紅綢牽著她,拜完天地之後,用喜秤挑起了紅蓋頭,喝完交杯酒,她成了他的妻子,他成了她的丈夫。
一切簡陋至極,但兩個人的心裏從沒有什麽時候像此刻一樣甜蜜了。
寧靜的夏夜,蛐蛐為他們唱歌,洞房花燭,*帳暖。
日子一天天過去。
秋天的時候,他帶著她在山間打獵,捉到的兔子和野雞她把它們抱回院子裏養起來,他們去小河裏捉魚,到山裏摘野果。
冬天的時候,大雪給山覆上一層雪白,出門的時候踩著嘎吱嘎吱地響,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屋裏生著火爐烤火,她依偎在他溫暖的懷抱裏,用她笨拙的手藝,給他歪歪扭扭地縫著衣袍。
春天到了,天暖了起來,雪漸漸化去,山裏的花兒開了。魏舒泠在山上見到了美麗的桃花,她央著齊奕移了一株小的,到家裏的院子裏種著。
齊奕笑著說好。
幾個月來,日子雖然過得簡單,再沒有以前的她在魏氏的奢華,卻也充滿了情趣,相愛之人在一起,怎麽樣都是甘之如飴的。
兩人於山間作樂,卻不知本就搖搖欲墜的天下這時候已經大亂,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四處起義不斷。齊氏是前朝皇室的後裔,亦趁此機會名正言順地舉起反旗。
齊家的人找到了隱居於此齊奕,他是齊氏的嫡係子孫,亦身懷天下之才,齊家的舊人們希望他能夠領導齊家,爭奪天下。
齊奕看著放棄一切,與他私奔來此的妻子,於心不忍。他們成親還不到一月,他怎麽能就此離開他摯愛的妻子,出征在外?
可是魏舒泠卻溫柔地鼓勵他說:去吧,我會在家裏等你回來。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身懷天下之才,怎麽忍心因為自己將他就此束縛於與世隔絕的山野間?
她想到當時丈夫上門提親時,魏氏對他的羞辱,心中亦是為丈夫不平。
“齊家早已敗落,你不過是個要身份沒身份,要錢財沒錢財的窮小子,雖然舒泠小姐是庶女,但你覺得你配得上她嗎?”
“就憑你,還想攀上我們魏家?做我們魏家的女婿?”
那時候兩個人都還很年輕,以為未來的日子還很長,還有很多的光陰可以長相廝守。以為分別在以後相伴的光陰裏會是短暫的,以為總是可以再見。
所以魏舒泠親手送走了齊奕。
她看著策馬而去的丈夫,心中卻難免不舍,在小院門口對著空蕩蕩的小道駐足了許久,才慢慢回屋去。
她才和阿奕在院子裏種了一棵桃樹,她想著等阿奕回來的時候,桃樹會長到多大呢?阿奕回來時會不會看見滿樹的桃花?但她還是更希望他早早地回來,早到桃樹還沒有長大,他們可以一起澆灌這棵樹,看著它生長。
……
軍中,齊奕每月都會給家中的妻子寄去家書。既是報平安,更是傾訴對妻子的的滿腔思念。
一月又一月,轉眼過了一年,起義軍一呼百應,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攻陷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屢戰屢勝。齊奕,成為了亂世中最有可能奪得天下之人。
魏氏後悔了。
這個人本來該是他們的女婿。
而作為本朝貴族的魏氏,隨著王朝的傾塌,已經搖搖欲墜,他們必需選擇新的依仗。
想到家中與齊奕私奔的那個庶女,受盡了齊奕的寵愛,他們找到了隱居於山間小院中的魏舒泠,想要借此挽回齊奕,通過魏舒泠的這一層關係和齊奕合作。
魏舒泠想到之前魏氏對丈夫的種種羞辱,和對他們相戀相愛再到私奔的種種阻撓,怎麽可能還會和魏氏合作?
所以毫無餘地地直接拒絕了他們。
魏氏的人來勸了她幾次未果之後,就不再來找她了。
戰場上,起義軍再度取得大捷,戰事也告一段落,軍中一片歡聲,但作為起義軍領導者的齊奕心底的相思已經穿腸入骨,他想念著自己家中等待他的妻子,他想著找個機會回去見見她。
照例,他又給妻子寫了家書,在家書中告訴妻子他將歸去的打算。
又是一場大捷後,齊奕終於踏上了歸程,但途中,他的行蹤不知為何被暴露了,他遭到了敵軍和一群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窮追不舍的追殺。
……
魏舒泠這個月沒有收到丈夫的家書,她一直惴惴不安,眼皮跳個不停,晚上也睡不好,一直擔憂著。
她隱居於這個山間茅屋裏,山下也隻有一個小鎮,消息閉塞,無法得知起義的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她打算著什麽時候下山打探一下關於戰事的消息,但她的嫡姐魏舒雅卻來了。
魏舒雅帶來了齊奕的衣物,衣服上染著血,魏舒泠認得出,那是她親手給齊奕縫的!
魏舒雅趾高氣昂地告訴她,她的丈夫齊奕已經戰死了,現在她隻是個無依無靠的寡婦,魏氏念著親情,還願意收留她,問她要不要回魏氏。
看著手中染血的衣物,聯想到那一直未來的家書,這一切都告訴她,魏舒雅說的也許就是事實了,魏舒泠肝腸寸斷、傷心欲絕。
但她當然不可能離開這裏,去什麽魏家,她自欺欺人地想著也許魏舒雅是騙她的,她要守在這裏,守在這充滿了她和丈夫的愛和回憶的地方,也許有一天,他就回來了呢。
她用魏舒雅帶回的衣物給丈夫在院子裏立了個衣冠塚,她日日坐在院子裏,唱著那首妻子悼念亡夫的《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