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自命偉大或自命清高的人,交友也很難。他們心比天高,對別人非常嚴酷,有一種以我畫線的味道。
我卻認為對於知己不必要求得那麽苛刻,非得莫逆、默契、心相印、心重疊不可。人與人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朋友之間沒有永遠與絕對要相互保持一致的義務,永遠與絕對一致,夫妻父子之間也難以做到。而且各人的處境不同,不可能事事一致。其實保持一致雲雲,已經包含了不盡一致的意思,絕對的一致,是用不著費力保持的。比如有一些自己可以不予理睬的惡人,但是自己的朋友恰恰在此人的手下供職,就不能與你采取同樣的置若罔聞的態度。你的朋友也許還要虛與委蛇,你的朋友不敢得罪你心目中的極不好的家夥。你怎麽辦?因而與你的朋友斷交嗎(那隻能證明你是一個法西斯主義者)?還是抱一個諒解的態度呢?世上有許多事,心中有數是可以的,錙銖必較卻是不可取的。那種一句話不投機就割席絕交的故事總是令我難以接受。
對於一個人、一件事、一個觀點的看法與做法也許你的某個朋友與你不一致,但是還有別的大量的人、大量的事、大量的觀點呢,也許在更廣闊得多的領域你們有著合作至少是交流的可能,為什麽要采取一種極端的態度,把自己的圈子搞得愈來愈小呢?再說那種要求別人是朋友就得永遠忠於自己,隻能從一而終的做法,是不是暴露了某些黑手黨的習氣,而太缺乏現代、民主、理性、客觀的與容忍的人生態度了呢?
再想一想,你的朋友都是忠於你的人,那是朋友還是你經營的小集團呢?你的朋友都是永遠同意你、讚成你、歌頌你、緊跟你的人,你在他們中間聽到的隻有“是是是”“好好好”“對對對”,英明啊、正確呀、太棒啦、妙極啦的一套,你什麽時候能聽到逆耳的忠言,能聽到不愉快的真實,能得知自己的失誤與外界對自己的不良反映,能得到全麵的與客觀的信息反饋呢?那不是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嗎?世上最可笑複可悲的莫過於拚湊一個小圈子,關起門來互相吹捧、同仇敵愾、訴苦喊冤、捶胸頓足,直到變成哭哭啼啼地自封偉大正確的鬧劇了。這樣的人自己被自己鬧昏了頭,弄假成真,真以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正確的代表曆史的中流砥柱了,這不跟吃錯了藥一樣難辦嗎?
還有,你能百分之百地保證你的一切選擇都是最正確而且是千年不變的嗎?如果你對某人、某事、某理論、某學派的態度與處置並非足金成色,如果你的對待本身就留下了可爭議之處,如果你很正確、很偉大,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情勢的變化,你的做法不無需要調整出新之處,就是說你也像眾人一樣有需要與時俱進之處,那麽那些與你在此人、此事、此觀點上不甚一致的朋友,不正是你的最合適的幫手嗎?相反,如果你一上來就把事做絕、把話說絕、把與自己意見或做法不盡一致的人“滅絕”,你將使自己處於何等困難的境地!
友誼不是絕對的,友誼不承擔法律義務也不受法律保護,真正的友誼不需要也不喜歡指天發誓、結拜金蘭,更不需要推出一個首領大家為他賣命,更可厭的是搞那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利益共同體。那是黑社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把戲。有些人就是喜歡搞這一套,所謂要有自己的人,結果呢,成也圈子敗也圈子,“自己人”不斷地向你伸手要好處,你變得名譽掃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後變成過街老鼠臭名昭著,你還覺得冤枉呢,你說可笑不可笑!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這一總結很有深刻意義。我的外祖母不識字,不知所據何來,她每逢講到“淡如水”時還要補充一句“小人之交甜如蜜”。
友誼永遠是雙向的、自然而然的,不需表白也不需要證明的,不需要培養也不需要經營的。需要培養和經營的不是友誼,而是準備加以利用的後備力量。我有一首小詩寫到友誼:
友誼不必碰杯,
友誼不必友誼,
友誼隻不過是,
我們不會忘記。
過分表白、過分強調的友誼,使人覺得可疑,給人以表演和另有目的的味道。
有時你會發現某個原來很親密的朋友最近與你聯係來往得比過去少了,有的人遇到這種狀況就起了疑心,動起小心眼兒來,這實在是極無聊的事。交流多、來往多、聯係多固然可喜,交流少、聯係少、來往少亦頗不可憂。大家都很忙,用不著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各人有各人的情況,難以一一向朋友說清。一時有一時的考慮,一天有一天的情況,也許是為了節省電話費和郵資,也許正忙於跑什麽事情,也許心情不好,也許身體欠佳,他或她不可能對你永遠隨叫隨到滿臉微笑,那樣去要求、那樣去設想本身就是與實際的分離。
因此即使有朋友做了我認為不好的事,背後講了我的壞話,我從來都拒絕使用“背叛”友誼這樣的字眼兒,說背叛,就等於說你與你的朋友有互相效忠的任務或協議,那成了什麽啦?
有朋友特別是諍友和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前者比較經得起折騰,能得到信息、得到忠告,能調劑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困境、逆境中也比較能保持健康與樂觀的生活態度。而後者就很可悲,很容易成為社會的一個消極因素了。
在中國的典籍《大學》中有一個命題,叫作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什麽叫“知止而後有定”呢?我缺少考據的功夫不能做出確解,但從字麵上,我主觀地願意它可以做兩方麵的解釋。第一是目標,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麽,就有了穩定的追求穩定的方向了,這很容易理解,不贅。另一個我願意做出的解釋,止是限度,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你即使對最好的朋友也應該知道自己能說能做的限度,任何超過這種限度的言行都是對他人的不尊重,都涉嫌以己為尺度強加於人。己所欲必施於人,與己所不欲卻施於人,都是不好的。對友如此,對諸事又何嚐不如此?知止而後有定,不知止呢?可就不是有定,而是沒了準、沒了譜啦。
我卻認為對於知己不必要求得那麽苛刻,非得莫逆、默契、心相印、心重疊不可。人與人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朋友之間沒有永遠與絕對要相互保持一致的義務,永遠與絕對一致,夫妻父子之間也難以做到。而且各人的處境不同,不可能事事一致。其實保持一致雲雲,已經包含了不盡一致的意思,絕對的一致,是用不著費力保持的。比如有一些自己可以不予理睬的惡人,但是自己的朋友恰恰在此人的手下供職,就不能與你采取同樣的置若罔聞的態度。你的朋友也許還要虛與委蛇,你的朋友不敢得罪你心目中的極不好的家夥。你怎麽辦?因而與你的朋友斷交嗎(那隻能證明你是一個法西斯主義者)?還是抱一個諒解的態度呢?世上有許多事,心中有數是可以的,錙銖必較卻是不可取的。那種一句話不投機就割席絕交的故事總是令我難以接受。
對於一個人、一件事、一個觀點的看法與做法也許你的某個朋友與你不一致,但是還有別的大量的人、大量的事、大量的觀點呢,也許在更廣闊得多的領域你們有著合作至少是交流的可能,為什麽要采取一種極端的態度,把自己的圈子搞得愈來愈小呢?再說那種要求別人是朋友就得永遠忠於自己,隻能從一而終的做法,是不是暴露了某些黑手黨的習氣,而太缺乏現代、民主、理性、客觀的與容忍的人生態度了呢?
再想一想,你的朋友都是忠於你的人,那是朋友還是你經營的小集團呢?你的朋友都是永遠同意你、讚成你、歌頌你、緊跟你的人,你在他們中間聽到的隻有“是是是”“好好好”“對對對”,英明啊、正確呀、太棒啦、妙極啦的一套,你什麽時候能聽到逆耳的忠言,能聽到不愉快的真實,能得知自己的失誤與外界對自己的不良反映,能得到全麵的與客觀的信息反饋呢?那不是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嗎?世上最可笑複可悲的莫過於拚湊一個小圈子,關起門來互相吹捧、同仇敵愾、訴苦喊冤、捶胸頓足,直到變成哭哭啼啼地自封偉大正確的鬧劇了。這樣的人自己被自己鬧昏了頭,弄假成真,真以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正確的代表曆史的中流砥柱了,這不跟吃錯了藥一樣難辦嗎?
還有,你能百分之百地保證你的一切選擇都是最正確而且是千年不變的嗎?如果你對某人、某事、某理論、某學派的態度與處置並非足金成色,如果你的對待本身就留下了可爭議之處,如果你很正確、很偉大,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情勢的變化,你的做法不無需要調整出新之處,就是說你也像眾人一樣有需要與時俱進之處,那麽那些與你在此人、此事、此觀點上不甚一致的朋友,不正是你的最合適的幫手嗎?相反,如果你一上來就把事做絕、把話說絕、把與自己意見或做法不盡一致的人“滅絕”,你將使自己處於何等困難的境地!
友誼不是絕對的,友誼不承擔法律義務也不受法律保護,真正的友誼不需要也不喜歡指天發誓、結拜金蘭,更不需要推出一個首領大家為他賣命,更可厭的是搞那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利益共同體。那是黑社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把戲。有些人就是喜歡搞這一套,所謂要有自己的人,結果呢,成也圈子敗也圈子,“自己人”不斷地向你伸手要好處,你變得名譽掃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後變成過街老鼠臭名昭著,你還覺得冤枉呢,你說可笑不可笑!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這一總結很有深刻意義。我的外祖母不識字,不知所據何來,她每逢講到“淡如水”時還要補充一句“小人之交甜如蜜”。
友誼永遠是雙向的、自然而然的,不需表白也不需要證明的,不需要培養也不需要經營的。需要培養和經營的不是友誼,而是準備加以利用的後備力量。我有一首小詩寫到友誼:
友誼不必碰杯,
友誼不必友誼,
友誼隻不過是,
我們不會忘記。
過分表白、過分強調的友誼,使人覺得可疑,給人以表演和另有目的的味道。
有時你會發現某個原來很親密的朋友最近與你聯係來往得比過去少了,有的人遇到這種狀況就起了疑心,動起小心眼兒來,這實在是極無聊的事。交流多、來往多、聯係多固然可喜,交流少、聯係少、來往少亦頗不可憂。大家都很忙,用不著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各人有各人的情況,難以一一向朋友說清。一時有一時的考慮,一天有一天的情況,也許是為了節省電話費和郵資,也許正忙於跑什麽事情,也許心情不好,也許身體欠佳,他或她不可能對你永遠隨叫隨到滿臉微笑,那樣去要求、那樣去設想本身就是與實際的分離。
因此即使有朋友做了我認為不好的事,背後講了我的壞話,我從來都拒絕使用“背叛”友誼這樣的字眼兒,說背叛,就等於說你與你的朋友有互相效忠的任務或協議,那成了什麽啦?
有朋友特別是諍友和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前者比較經得起折騰,能得到信息、得到忠告,能調劑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困境、逆境中也比較能保持健康與樂觀的生活態度。而後者就很可悲,很容易成為社會的一個消極因素了。
在中國的典籍《大學》中有一個命題,叫作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什麽叫“知止而後有定”呢?我缺少考據的功夫不能做出確解,但從字麵上,我主觀地願意它可以做兩方麵的解釋。第一是目標,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麽,就有了穩定的追求穩定的方向了,這很容易理解,不贅。另一個我願意做出的解釋,止是限度,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你即使對最好的朋友也應該知道自己能說能做的限度,任何超過這種限度的言行都是對他人的不尊重,都涉嫌以己為尺度強加於人。己所欲必施於人,與己所不欲卻施於人,都是不好的。對友如此,對諸事又何嚐不如此?知止而後有定,不知止呢?可就不是有定,而是沒了準、沒了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