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線天:鄉土文學的旋渦
文學江湖:回憶錄四部曲之四 作者:王鼎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鄉土文學論戰”是七十年代台灣文學版圖的地標,我決心不沾鍋,可是仍然卷入旋渦。
對鄉土文學,我的感受是本省籍同胞要說話,他們壯大了,多年來蓄積了許多意見要自己說出來,本土政論家還沒有成熟,小說家出類拔萃了,於是先用小說代言。
在我看來,王拓、陳映真、黃春明、楊青矗、王禎和、鄭清文、宋澤萊、曾心儀、洪醒夫這些人的小說都寫得很好,“本土意識”高漲是可以接受的,麵對當下疾苦,他們心中沒有“此善於彼”或“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格言,也是可以諒解的。
台灣在“平時和戰時的矛盾”裏出現許多新的文學題材,需要有文學作品來表現,從“鄉土文學”中可以看見本省籍作家的角度和視野,他們當然和外省籍作家有差別,就文學論文學,這些差別應該是受歡迎的。身為小說讀者,我更期待外省作家也有作品提出他們對現況的反映。
可是“一代正宗才力薄”,那些眾人矚目的小說家大都改了行,放棄了創作,或者指指點點希望別人照著他們的是非標準來創作,說個比喻,他們由工人升格為監工或包商了,真正的文學創作何能由別人代替?這種現象我曾在作家的小型集會裏提出批評。
會後有一個人約我見麵,這人號稱文壇的“新當權派”,有一番抱負,他說他要約一些作家深入農村漁村,搜集寫作資料,推出“我們的鄉土文學”。他對國民政府在台灣的政績有信心,生產線上的勞苦大眾並不像某些鄉土小說寫得那樣陰沉絕望。我告訴他,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經常邀請作家寫“省政文學”,出版叢書,你先把過去的成果找來看看。我說你對政績有信心,我對作家沒有信心,有人批評某些作家不愛台灣,錯了,他們一直愛台灣,可是已經不愛文學。
後來聽說果然有一組作家下鄉去了,也聽說他們回來了,可是沒有聽說他們交出什麽樣的作品。
“鄉土小說”對負麵現象有興趣,本來也沒有什麽關係,七十年代文網鬆弛,大家對小說尤其漫不經心。一九六三年,聯合副刊因為“一艘船在大海裏漂了很久很久,最後漂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生活陷於困境之中”,形成文藝界的重大事件。七十年代,江彤晞寫了一篇小說,背景也放在海島上,他寫海島現代化以後,一個癡呆的老漁夫(他也曾經是一個船長)和他的船都成為曆史的殘件遺跡,列為觀光客“參觀”的一個項目,他本人在地層下陷的預感中淒涼死去。我卻沒聽見有人對這篇小說有過一句閑言,“政治正確”的文壇名流符兆祥總結那段時期的小說成就,編了一套選集,他把這篇小說收進去,使人眼界一寬。
還有一個例子。我在《中國時報》地方版寫不具名的小方塊,要求公務人員“犧牲享受、享受犧牲”,我的意思是先苦後甜,先耕耘後收獲。《中國時報》的一位主筆看中了這八個字,他在社論中告訴黨政核心分子:“現在最應該犧牲享受的是你們,因為將來最有資格享受犧牲的也是你們。”蔣經國的幕僚也看中了這八個字,寫進文告當做口號,以蔣氏的地位,他的調子應該拔高,他把“享受犧牲”解釋為“犧牲”的本身就是道德上的快樂。沒過多久,台大的顏元叔教授發表文章,他以犀利無比的文筆把蔣氏版本的“享受犧牲”狠狠地挖苦了一番,他差一點沒說出來這是騙局。他寫了,報紙也登了,這可是踩虎尾捋虎須哪,可是“老虎”沒有任何反應。那時蔣經國說一句話抵七千句,他的嘉言照例有人引用複述,惟有這八個字卻從此消失了。
鄉土文學的小說明星升起以後,隨著出現理論詮釋,我讀了幾篇,開始覺得不安,他們怎麽不談小說藝術,怎麽專談小說中反映的社會病態,他們怎麽采取馬列主義的觀點,檢視台灣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有時還使用中共的詞匯。冷戰二十年,美國動員學術界的力量破解“共產符咒”,指出“馬克思的學說已經落伍”,對資本主義的出路重新作出設計,鄉土文學的理論家怎麽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鄉土文學何苦往三十年代的陰影裏鑽。小說這玩意兒,在很大的程度上你說它是什麽它就是什麽,你把鄉土文學說成什麽玩意了?
自一九五○年以來,情報治安機關致力消滅共產黨思想的影響,處處設防,時時消毒,自以為台灣是“世間惟一的幹淨土”,鄉土文學的理論使他們大吃一驚,怎麽“人間猶有未燒書”!
自一九五三年以來,國民政府推出一個又一個經濟計劃,國民所得年年增加,中國大陸的人民大眾則陷入嚴重的貧困,隔海比賽,國民黨人自認為是贏家。鄉土文學的理論一出,二十年努力全是負數,我聽見一位黨官自歎:“在‘他們’眼裏,‘我們’原來是這副德行!”
一九七七年八月,小說作家、新聞學者彭歌發表論文《不談人性何有文學?》,對鄉土文學提出批駁,代表了相反的看法。緊接著詩人、文學教授餘光中發表雜文《狼來了》,反映了外省籍反共人士的驚慌。在我看來,這兩人都是文壇清流,一向與“八股”切割,他們的代表性是很自然的。後來知道,這兩篇文章並無官方授意,他們是在一位作家請客的席上談論現象,引起動機,請客的主人原是“本土”作家!
這兩篇文章點燃了一桶火藥,鄉土文學得到了切入點,迅速擴大戰場。彭歌本來是個“單幹戶”,軍方欣賞他的“義舉”,打算順應形勢,添風助火。政戰係統對“工農兵”文學深有戒心,以鄉土文學小說家的才能,如果挑戰軍人天職,揭露軍中矛盾,擴大厭戰心理,軍中推行的政戰教育可能前功盡棄。鄉土文學的理論家矢言他們從未以“工農兵文學”為標題,確實沒有,奈何有人提過鄉土文學的題材可以擴大到“社會其他方麵”,引起某些人的戒備。
我那時還是《中國時報》主筆,那時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的負責人瘂弦出國進修,我去替他守攤子,照顧救國團創辦的四個雜誌,別人認為我總還有點用處。終於有一位資深作家來找我,他和軍方關係密切,軍方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加(王昇日日升),他也成了文壇人士口中的新當權派,他在笑談中也說自己是“台灣一霸”。
他問我對鄉土文學論爭的看法,我說自政府遷台以來,本省外省之間從未發生這樣大的爭執,此事非同小可。我說經國先生尊崇本土,傾聽台籍人士發言,拉攏彌縫惟恐不及,鄉土論戰可能加深地域鴻溝,有一天政府追究責任,誰也承受不起,你老兄有什麽免死金牌,亮出來給兄弟看看。他矢言大家都是自發自動。我說既然自發自動,我就不發不動,我是老牛破車,引擎熄火。
他怫然不悅,還是耐著性子提出“大義”來號召,我說這等事自發自動就是輕舉妄動,時報的事你要找董事長餘紀忠,幼獅的事你要找救國團的執行長宋時選,他們點頭我才好辦。“為何不在職務以外,自己以作家的身份獨立發言呢?”那也要當局發布一個宣言,或者主持一次座談,堂堂正正宣布政策,我再響應。他未讚一詞,起身告辭。
幾天以後,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是某某雜誌邀請作家開會,我依約前往,那地方不像會議室,台上有講桌,台下一排一排座位,像是上課的地方。“新當權派”的那一霸也來了,他安排我坐在第一排,他自己去坐最後一排,第一排隻坐了我一個人,後麵第二排起全是空位,大約七八排以後才坐了二十幾個人,我坐在那裏周身都不舒服。
然後台上來了一位軍人,他穿著軍便服,沒戴符號領章,看不出軍種和官階。然後有一個作家上來說話,講了一些什麽福利之類,他也沒介紹旁邊站立的軍人是誰,就下台去了。那位軍人自動站到台中央講話,他隻說了一句:“鄉土文學的事情你們注意一下。”注意和諧?注意壓製?語焉不詳,徑自揚長而去,會議就散了,全部過程大概十分鍾。“新當權派”走過來問我:“你聽見了吧?”我問他:“聽見了什麽?”再無交集,各走各的路回家。
我很反感,但是我仍然得鄭重報告老板,我參加了這樣一個“會議”。救國團宋執行長恂恂如牧師,他的回應是:“大家罵來罵去,沒什麽意思!”理性的討論才有意思?還是根本不必參與?“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宋先生已內定要做台灣省黨部主任,他要的是人和,我據以作出解讀。
《中國時報》編輯部在一層大樓內聯合作業,各部門之間沒有隔間,餘董事長來編輯部的時候總是站著走來走去,舉手投足都是指示,“眼波才動被人猜”,他聽了我的報告,向我揮了一下手,走開了。算了吧,別理他?你看著辦好了?“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餘老板行事風格特殊,蔣經國是他惟一的後台,他卻十分輕視政戰人馬(所有跟政工係統作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隻有餘先生聖眷日隆,事業蒸蒸日上)。何況以這樣層級的人物、用這樣的方式、向他傳遞這樣的訊息,他不屑理會,我也作出自己的解讀。
我自己能否在職位之外,以作家的身份參戰呢,我到中央黨部謁見一位副秘書長探聽口氣,他說“現在隻能團結,不能分裂”。我該怎樣解讀這句話呢,如果鄉土文學是在搞分裂,批判它就是維持團結,如果批判鄉土文學足以造成分裂,隱忍包容就是維持團結。我察言觀色,斟酌再四,不論黨團顯然都對新當權派的活動沒有興趣。
依不成文的“夥計守則”,我不能抬出老板來做擋箭牌,我隻能把一切藏在心裏,自己承擔“新當權派”的壓力,如果發生後果,我也得自己為自己的解讀負責。這件事我想我是得罪了他們。
論戰期間,雙方都舉行座談會鼓潮造勢,雙方都廣發英雄帖,我不參加,我坐在辦公室裏仔細讀他們的新聞。批判鄉土的座談會未見“鄉土作家”出席,支持鄉土的座談會,彭歌和王文興都到場,新聞報道說,彭歌、王文興發言的時候,聽眾喧嘩鼓噪,淹沒了他們的聲音,鄉土派人士抓住麥克風長篇演說,然後把麥克風直接傳給自己人,封殺反麵的意見,彭歌憤而退席。我那時尚未聽說“不對稱戰爭”,我惋惜這種作風難成大器。後來“立法委員”朱高正大鬧“立法院”,他跳上議事桌,踢掉麥克風,以少勝多,轉弱為強,也許是跟這裏一脈相承,發揚光大。
我的定力有限,還是忍不住寫了一篇短文,我說鄉土文學的作家、評論家如果對政治有異議、有抱負,還是去辦政論雜誌吧,去競選縣市長縣市議員吧,大鳴大放說個痛快。這是一個互相猜疑的時代,何況國民黨“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政治上的異議通過文學創作的手法來圖解,容易升高當局對所有文藝作品的敏感,增加作家處境的艱難。今天看有關論述,沒見有人提到我這篇短文,言語造作必有業果,我總懷疑有幾句話印在某幾個人的心上,他們撤出文學陣地,投入美麗島事件。
我定力有限,還是在茶餘酒後別人議論紛紜的時候難以緘默。記得舊金山州立大學名教授許芥昱訪問台灣,“純文學出版社”創辦人名作家林海音設宴招待,我有機會見識到許氏那一把有名的山羊胡子。席間無可避免地觸及這個熱門話題,我說鄉土文學實際上是一種民怨,現在黨政機構作風腐化,民怨很深。我說一九七七年的國民黨和一九五○年不同,那時他們念念“離此一步、即無死所”,今天他們都在陽明山買好了墓地,當年中央改造委員謙恭下士,今天一個幹事目中無人。我說民怨的發泄不會到此為止,今天我們覺得王拓太過分,將來有一天會說還是王拓不錯。主人有些著急了,高聲問怎麽辦,我說我隻有禱告,大家一笑而罷。遠來的貴賓掏出剛剛收到的一疊名片,翻看我的名字。
論戰期間,鄉土作家都麵色嚴肅,望之儼然,我沒有辦法對他們說什麽,但是我知道怎樣把意見傳給他們,“傳話”是人的天性。我惋惜鄉土文學的理論沒有自己的語言,現代主義理論家有全套語言,國民黨的理論家有半套語言,鄉土文學理論家沒有(那時候還沒有)。語言不是自動步槍,誰都可以拿來用,語言好比製服,“他們”穿了,“咱們”不能再穿。我說論戰發生前,鄉土文學理論如此詮釋自己人的作品,倒很像是警備總部的構陷,小說家們居然沒有人立即鄭重否認,以致理論和作品綁在一起。(後來胡秋原、徐複觀、尉天聰幾位大家出麵辯解,對他們很有幫助,但是這時雙方攻守互有奇正。恩怨糾結已深,難以刹住戰車。)
我說文學作品的價值還是要看它含有多大的藝術成分,單單強調意識如何正確,題材如何真實,無法說服讀者大眾,五十年代的反共文學殷鑒不遠。我說藝術“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陳映真、黃春明自有千秋,如果完全依附一時政策,政策成功了,作品固然報廢,政策失敗了,作品也殉葬。國民黨人和本土作家都宣示熱愛台灣,我完全相信,可是誰熱愛文學?我覺得十分悲涼。
我也有一些話傳給批判者,我說鄉土文學是國民政府三十年語文教育的成果,可以列入政績。我說教數學,你教大代數他學到大代數,你教微積分他會微積分,教文學,你教寫實主義他學會浪漫主義,你教三民主義他學會存在主義,可是沒有教育,你什麽也沒有!“要是被敵人利用了怎麽辦?”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些詩都曾被政治利用,“富人要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也曾被政治利用,你難道從此開除白居易、杜甫、鄭板橋和耶穌?國民黨也利用過陳勝、吳廣、洪秀全啊。
我說話太多,七十年代我染上饒舌的壞習慣,我想不沾鍋,實際上每一麵鍋都沾了,沾一下掉一塊皮,我把每一邊都得罪了,你選邊站才有朋友。
一九七八年一月,王昇上將在國軍文藝大會發表演說,正式對鄉土文學拍板定性,那是我最後一次參加這個盛會,九月我就出國了。他的演說很精彩,他說“純正的鄉土文學沒什麽不對”,愛鄉土是人的自然感情,鄉土之愛擴大了就是國家民族之愛,“我們基本上應該團結鄉土”。散會時我特地朝“新當權派”望了一眼,他眼皮沉沉下垂,好像打了通宵麻將沒有和牌。
那年代,蔣經國說話一句抵七千句,王大將說話一句抵六千句,他說“團結鄉土”,批判的文章立刻絕跡,鄉土文學的支持者認為得勝了,其實王昇對鄉土文學僅僅作了有條件的支持,當時鄉土文學的主流樣板並不符合他的條件。我揣度他們高層內部有過討論,“黨”的意見占了上風,“隻能團結不能分裂!”王大將的演說使我想起新約裏的彼拉多:“我在眾人麵前洗手,使這罪不歸於我。”
《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以“發展報道文學”為宗旨,刊出許多文章,不啻是鄉土文學的異軍。這一招,聯合報不能使用,高信疆在戰術上絕對正確,餘老板是九段高手,他支持高信疆,擋住警總的壓力,向本土布下一顆棋子,亦有其戰略上的意義。
論戰平息後,王大將座前有一次座談,座中有人批判副刊中的分離主義傾向,隱有所指。座談是按次序一個個發言,誰也不能緘默,輪到我,我決心表明態度,以免裹入那種上綱上線的論述。我說今天政策決定了傳播工具商業化,我們在報刊工作都是政策的動物,老板隻對銷路有興趣,他的聲望地位前途都建築在銷路的數字上。我說如果報紙每天行銷一百萬份,報老板隨時可以和化公見麵,如果嘩啦一聲,報紙的銷路掉下三十萬份,他要見化公就得預約排隊。如果嘩啦一聲,再掉下三十萬份,他也許隻能見到化公的代表。我們的心裏隻能有銷路,不可能有別的,報紙的市場在台灣,我們的心裏隻能有台灣,不可能有別處。副刊上登些本土文學,也無非吸引讀者增加銷路而已。我沒忘記鄭重加上一句:“除非情治單位另有資料!”最後我說,現在到了認真檢討“傳播工具商業化”的時候了。
出乎意料之外,王大將說了一句“你講得很好”。
對鄉土文學,我的感受是本省籍同胞要說話,他們壯大了,多年來蓄積了許多意見要自己說出來,本土政論家還沒有成熟,小說家出類拔萃了,於是先用小說代言。
在我看來,王拓、陳映真、黃春明、楊青矗、王禎和、鄭清文、宋澤萊、曾心儀、洪醒夫這些人的小說都寫得很好,“本土意識”高漲是可以接受的,麵對當下疾苦,他們心中沒有“此善於彼”或“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格言,也是可以諒解的。
台灣在“平時和戰時的矛盾”裏出現許多新的文學題材,需要有文學作品來表現,從“鄉土文學”中可以看見本省籍作家的角度和視野,他們當然和外省籍作家有差別,就文學論文學,這些差別應該是受歡迎的。身為小說讀者,我更期待外省作家也有作品提出他們對現況的反映。
可是“一代正宗才力薄”,那些眾人矚目的小說家大都改了行,放棄了創作,或者指指點點希望別人照著他們的是非標準來創作,說個比喻,他們由工人升格為監工或包商了,真正的文學創作何能由別人代替?這種現象我曾在作家的小型集會裏提出批評。
會後有一個人約我見麵,這人號稱文壇的“新當權派”,有一番抱負,他說他要約一些作家深入農村漁村,搜集寫作資料,推出“我們的鄉土文學”。他對國民政府在台灣的政績有信心,生產線上的勞苦大眾並不像某些鄉土小說寫得那樣陰沉絕望。我告訴他,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經常邀請作家寫“省政文學”,出版叢書,你先把過去的成果找來看看。我說你對政績有信心,我對作家沒有信心,有人批評某些作家不愛台灣,錯了,他們一直愛台灣,可是已經不愛文學。
後來聽說果然有一組作家下鄉去了,也聽說他們回來了,可是沒有聽說他們交出什麽樣的作品。
“鄉土小說”對負麵現象有興趣,本來也沒有什麽關係,七十年代文網鬆弛,大家對小說尤其漫不經心。一九六三年,聯合副刊因為“一艘船在大海裏漂了很久很久,最後漂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生活陷於困境之中”,形成文藝界的重大事件。七十年代,江彤晞寫了一篇小說,背景也放在海島上,他寫海島現代化以後,一個癡呆的老漁夫(他也曾經是一個船長)和他的船都成為曆史的殘件遺跡,列為觀光客“參觀”的一個項目,他本人在地層下陷的預感中淒涼死去。我卻沒聽見有人對這篇小說有過一句閑言,“政治正確”的文壇名流符兆祥總結那段時期的小說成就,編了一套選集,他把這篇小說收進去,使人眼界一寬。
還有一個例子。我在《中國時報》地方版寫不具名的小方塊,要求公務人員“犧牲享受、享受犧牲”,我的意思是先苦後甜,先耕耘後收獲。《中國時報》的一位主筆看中了這八個字,他在社論中告訴黨政核心分子:“現在最應該犧牲享受的是你們,因為將來最有資格享受犧牲的也是你們。”蔣經國的幕僚也看中了這八個字,寫進文告當做口號,以蔣氏的地位,他的調子應該拔高,他把“享受犧牲”解釋為“犧牲”的本身就是道德上的快樂。沒過多久,台大的顏元叔教授發表文章,他以犀利無比的文筆把蔣氏版本的“享受犧牲”狠狠地挖苦了一番,他差一點沒說出來這是騙局。他寫了,報紙也登了,這可是踩虎尾捋虎須哪,可是“老虎”沒有任何反應。那時蔣經國說一句話抵七千句,他的嘉言照例有人引用複述,惟有這八個字卻從此消失了。
鄉土文學的小說明星升起以後,隨著出現理論詮釋,我讀了幾篇,開始覺得不安,他們怎麽不談小說藝術,怎麽專談小說中反映的社會病態,他們怎麽采取馬列主義的觀點,檢視台灣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有時還使用中共的詞匯。冷戰二十年,美國動員學術界的力量破解“共產符咒”,指出“馬克思的學說已經落伍”,對資本主義的出路重新作出設計,鄉土文學的理論家怎麽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鄉土文學何苦往三十年代的陰影裏鑽。小說這玩意兒,在很大的程度上你說它是什麽它就是什麽,你把鄉土文學說成什麽玩意了?
自一九五○年以來,情報治安機關致力消滅共產黨思想的影響,處處設防,時時消毒,自以為台灣是“世間惟一的幹淨土”,鄉土文學的理論使他們大吃一驚,怎麽“人間猶有未燒書”!
自一九五三年以來,國民政府推出一個又一個經濟計劃,國民所得年年增加,中國大陸的人民大眾則陷入嚴重的貧困,隔海比賽,國民黨人自認為是贏家。鄉土文學的理論一出,二十年努力全是負數,我聽見一位黨官自歎:“在‘他們’眼裏,‘我們’原來是這副德行!”
一九七七年八月,小說作家、新聞學者彭歌發表論文《不談人性何有文學?》,對鄉土文學提出批駁,代表了相反的看法。緊接著詩人、文學教授餘光中發表雜文《狼來了》,反映了外省籍反共人士的驚慌。在我看來,這兩人都是文壇清流,一向與“八股”切割,他們的代表性是很自然的。後來知道,這兩篇文章並無官方授意,他們是在一位作家請客的席上談論現象,引起動機,請客的主人原是“本土”作家!
這兩篇文章點燃了一桶火藥,鄉土文學得到了切入點,迅速擴大戰場。彭歌本來是個“單幹戶”,軍方欣賞他的“義舉”,打算順應形勢,添風助火。政戰係統對“工農兵”文學深有戒心,以鄉土文學小說家的才能,如果挑戰軍人天職,揭露軍中矛盾,擴大厭戰心理,軍中推行的政戰教育可能前功盡棄。鄉土文學的理論家矢言他們從未以“工農兵文學”為標題,確實沒有,奈何有人提過鄉土文學的題材可以擴大到“社會其他方麵”,引起某些人的戒備。
我那時還是《中國時報》主筆,那時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的負責人瘂弦出國進修,我去替他守攤子,照顧救國團創辦的四個雜誌,別人認為我總還有點用處。終於有一位資深作家來找我,他和軍方關係密切,軍方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加(王昇日日升),他也成了文壇人士口中的新當權派,他在笑談中也說自己是“台灣一霸”。
他問我對鄉土文學論爭的看法,我說自政府遷台以來,本省外省之間從未發生這樣大的爭執,此事非同小可。我說經國先生尊崇本土,傾聽台籍人士發言,拉攏彌縫惟恐不及,鄉土論戰可能加深地域鴻溝,有一天政府追究責任,誰也承受不起,你老兄有什麽免死金牌,亮出來給兄弟看看。他矢言大家都是自發自動。我說既然自發自動,我就不發不動,我是老牛破車,引擎熄火。
他怫然不悅,還是耐著性子提出“大義”來號召,我說這等事自發自動就是輕舉妄動,時報的事你要找董事長餘紀忠,幼獅的事你要找救國團的執行長宋時選,他們點頭我才好辦。“為何不在職務以外,自己以作家的身份獨立發言呢?”那也要當局發布一個宣言,或者主持一次座談,堂堂正正宣布政策,我再響應。他未讚一詞,起身告辭。
幾天以後,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是某某雜誌邀請作家開會,我依約前往,那地方不像會議室,台上有講桌,台下一排一排座位,像是上課的地方。“新當權派”的那一霸也來了,他安排我坐在第一排,他自己去坐最後一排,第一排隻坐了我一個人,後麵第二排起全是空位,大約七八排以後才坐了二十幾個人,我坐在那裏周身都不舒服。
然後台上來了一位軍人,他穿著軍便服,沒戴符號領章,看不出軍種和官階。然後有一個作家上來說話,講了一些什麽福利之類,他也沒介紹旁邊站立的軍人是誰,就下台去了。那位軍人自動站到台中央講話,他隻說了一句:“鄉土文學的事情你們注意一下。”注意和諧?注意壓製?語焉不詳,徑自揚長而去,會議就散了,全部過程大概十分鍾。“新當權派”走過來問我:“你聽見了吧?”我問他:“聽見了什麽?”再無交集,各走各的路回家。
我很反感,但是我仍然得鄭重報告老板,我參加了這樣一個“會議”。救國團宋執行長恂恂如牧師,他的回應是:“大家罵來罵去,沒什麽意思!”理性的討論才有意思?還是根本不必參與?“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宋先生已內定要做台灣省黨部主任,他要的是人和,我據以作出解讀。
《中國時報》編輯部在一層大樓內聯合作業,各部門之間沒有隔間,餘董事長來編輯部的時候總是站著走來走去,舉手投足都是指示,“眼波才動被人猜”,他聽了我的報告,向我揮了一下手,走開了。算了吧,別理他?你看著辦好了?“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餘老板行事風格特殊,蔣經國是他惟一的後台,他卻十分輕視政戰人馬(所有跟政工係統作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隻有餘先生聖眷日隆,事業蒸蒸日上)。何況以這樣層級的人物、用這樣的方式、向他傳遞這樣的訊息,他不屑理會,我也作出自己的解讀。
我自己能否在職位之外,以作家的身份參戰呢,我到中央黨部謁見一位副秘書長探聽口氣,他說“現在隻能團結,不能分裂”。我該怎樣解讀這句話呢,如果鄉土文學是在搞分裂,批判它就是維持團結,如果批判鄉土文學足以造成分裂,隱忍包容就是維持團結。我察言觀色,斟酌再四,不論黨團顯然都對新當權派的活動沒有興趣。
依不成文的“夥計守則”,我不能抬出老板來做擋箭牌,我隻能把一切藏在心裏,自己承擔“新當權派”的壓力,如果發生後果,我也得自己為自己的解讀負責。這件事我想我是得罪了他們。
論戰期間,雙方都舉行座談會鼓潮造勢,雙方都廣發英雄帖,我不參加,我坐在辦公室裏仔細讀他們的新聞。批判鄉土的座談會未見“鄉土作家”出席,支持鄉土的座談會,彭歌和王文興都到場,新聞報道說,彭歌、王文興發言的時候,聽眾喧嘩鼓噪,淹沒了他們的聲音,鄉土派人士抓住麥克風長篇演說,然後把麥克風直接傳給自己人,封殺反麵的意見,彭歌憤而退席。我那時尚未聽說“不對稱戰爭”,我惋惜這種作風難成大器。後來“立法委員”朱高正大鬧“立法院”,他跳上議事桌,踢掉麥克風,以少勝多,轉弱為強,也許是跟這裏一脈相承,發揚光大。
我的定力有限,還是忍不住寫了一篇短文,我說鄉土文學的作家、評論家如果對政治有異議、有抱負,還是去辦政論雜誌吧,去競選縣市長縣市議員吧,大鳴大放說個痛快。這是一個互相猜疑的時代,何況國民黨“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政治上的異議通過文學創作的手法來圖解,容易升高當局對所有文藝作品的敏感,增加作家處境的艱難。今天看有關論述,沒見有人提到我這篇短文,言語造作必有業果,我總懷疑有幾句話印在某幾個人的心上,他們撤出文學陣地,投入美麗島事件。
我定力有限,還是在茶餘酒後別人議論紛紜的時候難以緘默。記得舊金山州立大學名教授許芥昱訪問台灣,“純文學出版社”創辦人名作家林海音設宴招待,我有機會見識到許氏那一把有名的山羊胡子。席間無可避免地觸及這個熱門話題,我說鄉土文學實際上是一種民怨,現在黨政機構作風腐化,民怨很深。我說一九七七年的國民黨和一九五○年不同,那時他們念念“離此一步、即無死所”,今天他們都在陽明山買好了墓地,當年中央改造委員謙恭下士,今天一個幹事目中無人。我說民怨的發泄不會到此為止,今天我們覺得王拓太過分,將來有一天會說還是王拓不錯。主人有些著急了,高聲問怎麽辦,我說我隻有禱告,大家一笑而罷。遠來的貴賓掏出剛剛收到的一疊名片,翻看我的名字。
論戰期間,鄉土作家都麵色嚴肅,望之儼然,我沒有辦法對他們說什麽,但是我知道怎樣把意見傳給他們,“傳話”是人的天性。我惋惜鄉土文學的理論沒有自己的語言,現代主義理論家有全套語言,國民黨的理論家有半套語言,鄉土文學理論家沒有(那時候還沒有)。語言不是自動步槍,誰都可以拿來用,語言好比製服,“他們”穿了,“咱們”不能再穿。我說論戰發生前,鄉土文學理論如此詮釋自己人的作品,倒很像是警備總部的構陷,小說家們居然沒有人立即鄭重否認,以致理論和作品綁在一起。(後來胡秋原、徐複觀、尉天聰幾位大家出麵辯解,對他們很有幫助,但是這時雙方攻守互有奇正。恩怨糾結已深,難以刹住戰車。)
我說文學作品的價值還是要看它含有多大的藝術成分,單單強調意識如何正確,題材如何真實,無法說服讀者大眾,五十年代的反共文學殷鑒不遠。我說藝術“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陳映真、黃春明自有千秋,如果完全依附一時政策,政策成功了,作品固然報廢,政策失敗了,作品也殉葬。國民黨人和本土作家都宣示熱愛台灣,我完全相信,可是誰熱愛文學?我覺得十分悲涼。
我也有一些話傳給批判者,我說鄉土文學是國民政府三十年語文教育的成果,可以列入政績。我說教數學,你教大代數他學到大代數,你教微積分他會微積分,教文學,你教寫實主義他學會浪漫主義,你教三民主義他學會存在主義,可是沒有教育,你什麽也沒有!“要是被敵人利用了怎麽辦?”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些詩都曾被政治利用,“富人要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也曾被政治利用,你難道從此開除白居易、杜甫、鄭板橋和耶穌?國民黨也利用過陳勝、吳廣、洪秀全啊。
我說話太多,七十年代我染上饒舌的壞習慣,我想不沾鍋,實際上每一麵鍋都沾了,沾一下掉一塊皮,我把每一邊都得罪了,你選邊站才有朋友。
一九七八年一月,王昇上將在國軍文藝大會發表演說,正式對鄉土文學拍板定性,那是我最後一次參加這個盛會,九月我就出國了。他的演說很精彩,他說“純正的鄉土文學沒什麽不對”,愛鄉土是人的自然感情,鄉土之愛擴大了就是國家民族之愛,“我們基本上應該團結鄉土”。散會時我特地朝“新當權派”望了一眼,他眼皮沉沉下垂,好像打了通宵麻將沒有和牌。
那年代,蔣經國說話一句抵七千句,王大將說話一句抵六千句,他說“團結鄉土”,批判的文章立刻絕跡,鄉土文學的支持者認為得勝了,其實王昇對鄉土文學僅僅作了有條件的支持,當時鄉土文學的主流樣板並不符合他的條件。我揣度他們高層內部有過討論,“黨”的意見占了上風,“隻能團結不能分裂!”王大將的演說使我想起新約裏的彼拉多:“我在眾人麵前洗手,使這罪不歸於我。”
《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以“發展報道文學”為宗旨,刊出許多文章,不啻是鄉土文學的異軍。這一招,聯合報不能使用,高信疆在戰術上絕對正確,餘老板是九段高手,他支持高信疆,擋住警總的壓力,向本土布下一顆棋子,亦有其戰略上的意義。
論戰平息後,王大將座前有一次座談,座中有人批判副刊中的分離主義傾向,隱有所指。座談是按次序一個個發言,誰也不能緘默,輪到我,我決心表明態度,以免裹入那種上綱上線的論述。我說今天政策決定了傳播工具商業化,我們在報刊工作都是政策的動物,老板隻對銷路有興趣,他的聲望地位前途都建築在銷路的數字上。我說如果報紙每天行銷一百萬份,報老板隨時可以和化公見麵,如果嘩啦一聲,報紙的銷路掉下三十萬份,他要見化公就得預約排隊。如果嘩啦一聲,再掉下三十萬份,他也許隻能見到化公的代表。我們的心裏隻能有銷路,不可能有別的,報紙的市場在台灣,我們的心裏隻能有台灣,不可能有別處。副刊上登些本土文學,也無非吸引讀者增加銷路而已。我沒忘記鄭重加上一句:“除非情治單位另有資料!”最後我說,現在到了認真檢討“傳播工具商業化”的時候了。
出乎意料之外,王大將說了一句“你講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