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批人員入駐之後,之後的每天基地都會迎來一大批新人,每天都處於迎新的氣氛當中。
海邊小鎮每天都能看到許多車輛不停通過,居民們都議論紛紛。
王倩和她所掌管的行政部忙活得半死,陳神也不輕鬆。
每天不是跟工程部開會,就是跟科研部開會,再不然就是兩個部門一起開會。
“我的報告內容就是這些,我們現在的工程機械和人員已經全部到位了,隻需要等待機甲部件的到來,我們就可以馬上展開測試和組裝的工作。”項目的總工程師李言講完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報告。
陳神點點頭,對於李言的報告十分滿意,工程方麵的問題他經曆得少,並不擅長,但是能被派到這裏來協助他的人不可能是一個草包,所以各種問題李言都理得非常順。
原本極為複雜的組裝和測試工作,在他的方案安排中,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這是顯而易見的。
接下來就是科研部的工作,跟以往的慣例一樣,科研人員一邊對技術資料進行研究,一邊由他指導開展工作,所以他對於各個部門的進度都很了解。
在陳神的項目裏麵,科研部都是有點名不符實的,因為這些研究人員前期根本不需要進行研究任務,隻需要把陳神拋出來的技術資料吃透,順便到造出來的實物上麵進行實驗就可以了。
比如石奕等人就是這樣,在研究液化神經元連接技術的時候,實體的連接裝置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之後他們都是一邊做著實驗,一邊靠著裝置實物進行學習研究的,直到現在才開展自己的研究課題。
至於有些人擔心這種做法會不會影響這些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什麽的……
那純屬瞎扯蛋,這本質上是一種對先進技術和理念進行學習的過程,如果學習也能摧毀一個人的創新能力,那麽國內就沒必要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經驗了。
已經被摸禿的某鷹會在河中間流下高興的淚水。
況且在場的研究人員都老大不小的了,不是小學生了,陳神沒必要為他們考慮這些問題。
陳神同樣對這些情況作了報告,會議桌上的其他人都仔細聽著。
一邊聽都不禁嘖嘖稱奇,這種一人幹活,萬人學習的科研奇觀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
而一邊的王倩以及屬下也在仔細記錄著,這個項目涉及的領域太多太廣太雜,數量盤算下來已經超過一千個,他們這些人需要協調好這背後一千多個科研和工程單位的工作。
這個工作量可不止是讓人頭大那麽簡單!
會議開完,陳神剛剛走出會議室,進入總控室,就看到在地麵上,三架巨大的裝置被貨車送了進來。
他仔細一看,上麵放置著的正是赤紅暴風身後要安裝的巨型矢量發動機。
前一段時間才完成了試車,今天就給送過來了,看來是沒有問題了。
坐著電梯下到底層,陳神看著技術隊小心地把發動機卸下來,安置在組裝區裏麵。
它們需要在這裏再進行一次簡單的測試,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暫時封存起來,等待安裝了。
這些巨大的發動機看起來好像一個巨大的管子,每一架都有八米多的長度,加上它們表麵材質光滑油亮,莫名讓人想起通油煙的大煙囪。
陳神知道它們的體型還不止現在這麽大,它們發動的時候,噴口位置還會再往外麵伸出一截,也就是能拐彎的那一截。
那一截的長度也有三米左右。
巨大的發動機很快也吸引了基地裏麵其他人的目光。
“那是什麽東西,看起來好大!”
“怎麽感覺有點像是航空發動機?”
“不可能吧,我們這不是造機甲的嗎?”
人們看著眼前的矢量發動機議論紛紛,陳神和旁邊的技術人員都沒有趕人的意思。
赤紅暴風這個項目針對圖紙和具體的技術是進行高度保密的,但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卻不會。
一來,因為項目參與的人數太多了,如果保密係統要往最高等級去設計,保證每個人隻能接觸到與自己相關的項目信息,那樣的做法是非常不現實也不經濟的。
這樣會導致各個研究團隊之間的脫節,人力資源的大量浪費,項目研究和工程效率的急劇降低。
如果不是什麽拯救世界的大項目,一般都不會采用這種密級。
二來,這些基本信息和部件,哪怕讓基地裏麵的人看見了,他們也隻能看到一個外殼,又看不穿裏麵的技術,也看不到發動機的性能,實物和技術資料都有人負責保密。
就比如現在,基地裏麵的人們看到了這幾架矢量發動機,知道了有三架巨型矢量發動機要安裝到赤紅暴風上麵,又能產生什麽影響?
發動機實物都已經造出來了。
懂王知道了這個信息,還能隔著太平洋發功,把這三架矢量發動機所有存在痕跡都抹除掉?
而且這些被選拔進來的人,自身也簽署了保密條約,有著保密意識,同時也處於監控之下,如果真的口無遮攔,自然會有人處理。
負責矢量發動機的技術隊對三台發動機進行了基礎檢測,確認它們並沒有受到損壞,之後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封存起來,用車子牽引到配件區域裏麵保存起來。
而隨著矢量發動機的率先到來,其他的零部件也都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從全國各地的工廠裏麵運達新基地。
這期間,工程部的技術員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快遞”。
部件當天運到,當天就要做好歸類和標簽,存放到相對應的房間裏麵去。
機甲抵達的零件越來越多,總工程師李言看著時機正好,很快就下達了開始組裝的指令。
雖然現在有的零部件還沒有生產完,但是可以先進行安裝,再等待後麵的零件。
首先組裝的是赤紅暴風的小腿和腳部。
組裝區的車間關上大門,頭頂也拉上頂棚,變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裏麵的組裝平台被迅速利用起來,頭頂上的龍門架被利用起來,大大小小的零部件都吊裝到組裝平台上麵放好。
平台的周圍圍著一層又一層的腳手架,一個個工程師和技術員在上麵對著圖紙施工。
叉車在配件區和組裝區裏麵來回穿梭,大量的設備和零件被轉運……
整個基地裏麵頓時一片熱火朝天的模樣!
海邊小鎮每天都能看到許多車輛不停通過,居民們都議論紛紛。
王倩和她所掌管的行政部忙活得半死,陳神也不輕鬆。
每天不是跟工程部開會,就是跟科研部開會,再不然就是兩個部門一起開會。
“我的報告內容就是這些,我們現在的工程機械和人員已經全部到位了,隻需要等待機甲部件的到來,我們就可以馬上展開測試和組裝的工作。”項目的總工程師李言講完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報告。
陳神點點頭,對於李言的報告十分滿意,工程方麵的問題他經曆得少,並不擅長,但是能被派到這裏來協助他的人不可能是一個草包,所以各種問題李言都理得非常順。
原本極為複雜的組裝和測試工作,在他的方案安排中,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這是顯而易見的。
接下來就是科研部的工作,跟以往的慣例一樣,科研人員一邊對技術資料進行研究,一邊由他指導開展工作,所以他對於各個部門的進度都很了解。
在陳神的項目裏麵,科研部都是有點名不符實的,因為這些研究人員前期根本不需要進行研究任務,隻需要把陳神拋出來的技術資料吃透,順便到造出來的實物上麵進行實驗就可以了。
比如石奕等人就是這樣,在研究液化神經元連接技術的時候,實體的連接裝置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之後他們都是一邊做著實驗,一邊靠著裝置實物進行學習研究的,直到現在才開展自己的研究課題。
至於有些人擔心這種做法會不會影響這些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什麽的……
那純屬瞎扯蛋,這本質上是一種對先進技術和理念進行學習的過程,如果學習也能摧毀一個人的創新能力,那麽國內就沒必要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經驗了。
已經被摸禿的某鷹會在河中間流下高興的淚水。
況且在場的研究人員都老大不小的了,不是小學生了,陳神沒必要為他們考慮這些問題。
陳神同樣對這些情況作了報告,會議桌上的其他人都仔細聽著。
一邊聽都不禁嘖嘖稱奇,這種一人幹活,萬人學習的科研奇觀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
而一邊的王倩以及屬下也在仔細記錄著,這個項目涉及的領域太多太廣太雜,數量盤算下來已經超過一千個,他們這些人需要協調好這背後一千多個科研和工程單位的工作。
這個工作量可不止是讓人頭大那麽簡單!
會議開完,陳神剛剛走出會議室,進入總控室,就看到在地麵上,三架巨大的裝置被貨車送了進來。
他仔細一看,上麵放置著的正是赤紅暴風身後要安裝的巨型矢量發動機。
前一段時間才完成了試車,今天就給送過來了,看來是沒有問題了。
坐著電梯下到底層,陳神看著技術隊小心地把發動機卸下來,安置在組裝區裏麵。
它們需要在這裏再進行一次簡單的測試,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暫時封存起來,等待安裝了。
這些巨大的發動機看起來好像一個巨大的管子,每一架都有八米多的長度,加上它們表麵材質光滑油亮,莫名讓人想起通油煙的大煙囪。
陳神知道它們的體型還不止現在這麽大,它們發動的時候,噴口位置還會再往外麵伸出一截,也就是能拐彎的那一截。
那一截的長度也有三米左右。
巨大的發動機很快也吸引了基地裏麵其他人的目光。
“那是什麽東西,看起來好大!”
“怎麽感覺有點像是航空發動機?”
“不可能吧,我們這不是造機甲的嗎?”
人們看著眼前的矢量發動機議論紛紛,陳神和旁邊的技術人員都沒有趕人的意思。
赤紅暴風這個項目針對圖紙和具體的技術是進行高度保密的,但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卻不會。
一來,因為項目參與的人數太多了,如果保密係統要往最高等級去設計,保證每個人隻能接觸到與自己相關的項目信息,那樣的做法是非常不現實也不經濟的。
這樣會導致各個研究團隊之間的脫節,人力資源的大量浪費,項目研究和工程效率的急劇降低。
如果不是什麽拯救世界的大項目,一般都不會采用這種密級。
二來,這些基本信息和部件,哪怕讓基地裏麵的人看見了,他們也隻能看到一個外殼,又看不穿裏麵的技術,也看不到發動機的性能,實物和技術資料都有人負責保密。
就比如現在,基地裏麵的人們看到了這幾架矢量發動機,知道了有三架巨型矢量發動機要安裝到赤紅暴風上麵,又能產生什麽影響?
發動機實物都已經造出來了。
懂王知道了這個信息,還能隔著太平洋發功,把這三架矢量發動機所有存在痕跡都抹除掉?
而且這些被選拔進來的人,自身也簽署了保密條約,有著保密意識,同時也處於監控之下,如果真的口無遮攔,自然會有人處理。
負責矢量發動機的技術隊對三台發動機進行了基礎檢測,確認它們並沒有受到損壞,之後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封存起來,用車子牽引到配件區域裏麵保存起來。
而隨著矢量發動機的率先到來,其他的零部件也都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從全國各地的工廠裏麵運達新基地。
這期間,工程部的技術員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快遞”。
部件當天運到,當天就要做好歸類和標簽,存放到相對應的房間裏麵去。
機甲抵達的零件越來越多,總工程師李言看著時機正好,很快就下達了開始組裝的指令。
雖然現在有的零部件還沒有生產完,但是可以先進行安裝,再等待後麵的零件。
首先組裝的是赤紅暴風的小腿和腳部。
組裝區的車間關上大門,頭頂也拉上頂棚,變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裏麵的組裝平台被迅速利用起來,頭頂上的龍門架被利用起來,大大小小的零部件都吊裝到組裝平台上麵放好。
平台的周圍圍著一層又一層的腳手架,一個個工程師和技術員在上麵對著圖紙施工。
叉車在配件區和組裝區裏麵來回穿梭,大量的設備和零件被轉運……
整個基地裏麵頓時一片熱火朝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