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桓之之所以叮囑楊寰和崔應元,說如果有遼陽侯的消息,切莫聲張,隻告訴給他一個人,是因為遼陽侯朱載堪是在替他辦事的過程中出事的,如果讓別人知道朱載堪替季桓之辦的事是給萬羽堂送銀子,那後果難以想象。


    其實季桓之目前還不用擔心朱載堪,已經出現的很難想象的後果早已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


    就在季桓之派出楊寰和崔應元後,有一名信使來到了左都督府上。


    來人穿著很普通不顯眼的深色袍子,說有家書送給左都督大人。


    季桓之一聽就明白了,這是萬羽堂的人,因為他父母早已亡故,也沒什麽親戚,是絕不可能有家書的。所以他立刻叫信使進來,拆閱了送給他的信件。書信上隻寫著“速至永平”四個字。


    是二哥的筆跡。季桓之看得出,這四個字略有些潦草,永平的“平”字最後的那一豎也比較短,看來二哥寫這四個字的時候是相當心急的。


    “出什麽事了?”季桓之問信使。他問的同時心中已經有了隱憂。


    而信使的回答證實了他的擔憂是有必要的:“李堂主出事了。”


    很快,季桓之就知道,他敬愛的三姐李蜜,因為受到了過度的驚嚇,現在變成了呆子,魂不附體一樣。


    “找了大夫沒有?”


    “找過了,大夫也沒有辦法。蓬萊伯覺得遼陽侯出事是因為季大人,另外他覺得季大人總會有主意,所以與堂中兄弟們商量,想請季大人親自去一趟永平。”


    “很急嗎?”季桓之問。


    “總之蓬萊伯希望季大人越早到越好。”信使回答。


    季桓之略作思忖,就讓信使在院中稍候,自己反身進了正房寢室的外屋,從衣櫃裏取出一套常服準備換上,並掃視著他的幾件武器。


    寇小羅看他這副架勢,就明白丈夫又要出去冒險了,不禁有些擔心,難免要說道他幾句:“你一個堂堂的左都督,為什麽總要孤身犯險?明明手底下有那麽多錦衣衛,就不能帶上幾個?”


    季桓之剛脫掉冠服,準備套上常服,說道:“我準備去的地方可不能帶著外人一塊兒。再者說了,我隻是去探望一下老朋友,怎麽就成了孤身犯險了?”


    寇小羅責備式地冷哼一聲,說:“隻是探望一下老朋友,最後卻變成了孤身犯險,這種事情過去可沒少有過。你這個人又運氣賊差,還是多加小心的好。”


    對,他這個人運氣賊差。季桓之經夫人提醒,在套上外衣之前,將他封存多年、但保養得極好的佛郎機手臼炮拿了出來,掖進了中衣夾層,此外還帶上了三發手臼炮彈藥;接著將袖劍和袖箭兩件套戴在手臂上,然後才套上外套。穿上外套之後,他又取出一身致密的鐵環軟蝟甲,罩在外套上。這還不算完,保險起見,他又在靴子裏藏了四把飛刀,也不管自己會不會用。最後,他在武器架上挑揀一番,最終決定放棄最常用的佩刀穀雨刀,而是帶著師父留給他的棠溪寶刀天神斬——所謂的一等品,鋒利的同時還相當結實耐用。


    寇小羅幫著丈夫完成了全副武裝,臉上不由得綻放出癡迷的微笑:“看到夫君這副樣子,奴家就覺得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


    “難道不是更早一些,二十六年前的會同館、鳳鳴閣嗎?”


    寇小羅仿佛呆住了。二十六年前的會同館,那是一切開始的地方。她有那麽一瞬間的恍神,也有不經意的羞澀,最後這一切都化作了如同濃縮了歲月的一聲輕歎。


    “如果回到當初,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冒著風雨追逐我嗎?”寇小羅問道。


    季桓之也恍惚了,他看了眼鏡中那已經布滿皺紋、胡須中夾雜著灰白,寫滿滄桑的臉,說:“會的,不但會追你,還一樣會用袖箭射你,但我不會再射你的小腿了,我會盡量挑不是那麽痛的部位。”


    “為什麽?”


    季桓之深情凝望著寇小羅,道:“因為你是我的夫人呐。”


    說完這些,他提起天神斬,就準備出門。


    寇小羅叫住了他,返身回屋,翻箱倒櫃找出來了一樣東西,遞到了季桓之的手裏。


    季桓之看著手裏的東西,不免犯怔。俄頃,他問夫人:“你怎麽會還留著這樣東西的?”他手裏是一隻已經很舊的香囊,囊中放的是幾乎已經被他遺忘的、他所得到的唯一一枚鼇心。


    寇小羅說:“還是咱們成親的頭幾年,奴家注意到,夫君時常一個人坐在廊簷下,手裏捧著這香囊發呆。後來奴家知道,這是奴家的前一位留給您的。奴家不希望夫君一直心心念念想著的是另一個人,就偷偷藏了起來,但也沒舍得丟掉。今日奴家隱隱有種感覺,叫奴家情不自禁地想拿出來交給夫君,希望那一位的在天之靈,能多保佑保佑夫君吧。”


    季桓之不免道:“你這說的,怎麽感覺要死要活的?”


    寇小羅懇切地說:“總之戴上吧。”


    季桓之點頭說:“好。”就將裝有鼇心的香囊掛在了脖子上,揣在了褻衣裏頭。之後就說:“我先走了。”


    “噓——”寇小羅搖搖頭,道:“不能這麽說,應該說‘出去了’。”


    季桓之笑笑道:“好,那我先出去了。”


    “早去早回。”


    “一定。”


    說完,季桓之命家中馬夫牽出當初熊二哥送給他的一匹純種雜交汗血馬,出了門,跨上坐騎,跟著那信使出城,往永平方向而去了。


    二人並行騎馬出了城,來到郊外,季桓之才敢和信使談起關於萬羽堂的事,他問信使:“三姐知道遼陽侯的事了?”


    信使答道:“李堂主就是因為知道了遼陽侯被暴雪坊擄走,才會犯病的。”


    “喔,她是怎麽知道的?”


    “當時侯爺和幾個萬羽堂的弟兄運送裝著白銀的板車,在就快要到永平的路上被人劫了。暴雪坊的人擄走了其餘人,隻留下一個弟兄,斬去他的手腳,讓一匹老馬拖著他到了永平東邊的一個小鎮。”


    “原來是這樣。”季桓之說著,不經意地放緩了馬速。


    盡管他放緩了馬速,那信使卻依舊趕得很急,讓他不得不重新加快速度跟上。二人用了一天時間經過了通州,並在第三天路過了薊州,路上幾乎沒怎麽休息。第四天再上路的時候,由於年齡問題,季桓之難免感到疲憊。


    而那信使依舊精神抖擻,似乎對帶著季桓之去永平一事很是著急。


    兩人騎在馬上,看見眼前約數十丈處有一亭子。季桓之就像歇息一會兒。然而信使卻說:“趕路甚急,顧不得休息了。季大人多多擔待。”


    “等會兒,”季桓之勒馬喘氣,連連說:“跑不動了、跑不動了。現在不比當年了,真是一歲年紀一歲人呐。另外昨晚可能吃壞了肚子,我現在難受得很。”


    然而那信使卻一再催促:“季大人,李堂主可等著您去探望呐!”


    可季桓之依舊捂著肚子,痛苦不堪地說:“我去探望她?再不讓我解決了,她來探望我差不多!”說著,他額頭滾下豆大的汗珠,看樣子真是吃壞了肚子,這會兒難受得要死。


    那信使見狀,驅動胯下坐騎慢慢往後退了數步。


    之後,涼亭周圍樹上的雪簌簌落下來。


    季桓之猛一抬眼,就聽——


    “上!”一聲嬌叱,刃光閃閃,從亭子邊上得樹叢間躍出十數名持劍男女,季桓之未待看清,便聽見四周傳來細物劃空的尖銳聲,無數暗器從四麵八方飛射而來。


    季桓之抬起雙臂保住頭,但聽“叮叮當當”,身上的軟蝟甲幫助他擊飛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暗器。


    可軟蝟甲終究隻是軟蝟甲,鐵環之間仍有孔隙,他忽覺左臂一麻,已被一針刺中。他忙抽出佩刀左看右瞧,進行防備。然而對手人數眾多,令他防備不過來,胸前背後又同時一麻,又有兩枚暗器擊入體內。


    季桓之再運氣提刀時候已是胸口一悶。不由得暗道一句:壞了,有毒!


    暗器上的毒液已經隨著她身上的血液開始蔓延了。一咬牙,努力攥緊了刀。忽覺頭上風動,雖不及看是何物事,但估計是敵人要用網擒住她,勉強提氣準備削斷網索,卻見十餘支明晃晃的利劍疾疾刺來,不由麵色一寒,長刃呼嘯而出,轉眼便和眼前冰冷的刃群撞在了一起。


    “啊!啊!”兩聲慘哼,伏擊季桓之的最前一男一女隻覺得胸口一涼,便倒地不動。


    他刺倒兩名女子後,刀身往刺來的劍上一拍,借勢從馬背上躍起,背後卻吃了一擊飛掌。不過好在有軟蝟甲防禦,並未覺得又多疼。


    他落地就勢一滾,背靠涼亭柱子站定。心中好不氣惱,自己與這群人無怨無仇,為什麽一言不發便痛下殺手——


    其實還是發了一言的,就是那一聲“上”。


    季桓之正欲出言斥問,卻見那些男女又紛紛攻上,季桓之格開最先刺來的三支長劍,平時應不費絲毫氣力的,但現在手上仿佛注了鉛似的,每一次撞擊都使得胳膊發麻,胸口氣血翻湧,幾欲暈倒。


    他一咬舌尖,腦目一清,暴喝一聲,棠溪寶刀如電般大力砍出,頓時“當”的一聲,接著腦漿四溢。


    一名女子武器折斷,被天神斬砍進了麵門。季桓之用力拔刀,那女子上半邊腦袋就分為了兩半。


    直到這時,那些襲擊他的人才總算說話了,不過不是對他說,而是自己人互相之間的交談。


    “季桓之果然武藝卓絕,不好對付。”


    “不用怕,他中了三發毒針,很快就會沒力氣了。咱們可以等等,等到他徹底使不上力氣,再將他徹底結果了。”


    這幫人剛說完,季桓之就右手拄刀,左手扶著涼亭木柱,緩緩半坐下來了。


    那幫人見狀,亦慢慢圍上來,準備動手。


    季桓之仰天長歎,又看向來者,說道:“想不到季某人縱橫半生,會在陰溝裏翻船。在臨死之前,我想知道,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為首的一名男子道:“也好,就讓你這個狗賊死個明白。我們是湖廣瀟湘社的!”


    說罷,提劍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