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後山舉起他的刀,季桓之放下他的刀。
“三妹,別開槍!”朱後山大聲喚道。
“是你,三妹?”熊廣泰說。他丟掉了他的簧輪手槍。
李蜜把他的手銃插進束腰裏,又把刀收進了刀鞘。
“大哥,難道是你在保護成國公?”季桓之說,“我卻發過誓,要把他帶回去,不管他是活的還是死的!現在我可要身敗名裂了。”
“如果你的名聲需要我的性命,”朱後山敞開他的胸膛說,“那就殺了我吧。”
季桓之抱頭大聲叫道:“為什麽偏偏是你攔在我前進的路上,現在我怎麽向廠公交代呢?”
“季大人,你就對他說,”一個震動全場的嗓音回答說,“他派了兩個人來追我,他們是唯一能夠打翻四個人的人,是唯一能夠跟沈陽侯同侯爺夫人交手不分勝負的人,隻是遇上了五十個人他們隻好投降。”
“爵爺!”朱後山和李蜜一同叫了一聲,稍稍移了下身子,讓別人看到了成國公朱純臣。在這同時,季桓之和熊廣泰向後退了一步。
“五十個人!”季桓之和熊廣泰低聲地說。
“如果你們不相信,兩位大人,請看看你們周圍吧,”朱純臣說。這位年輕的一等公爵聲音不大,卻很有穿透力,身材不算健碩,卻繼承了祖先東平王朱能的果敢與堅毅。
季桓之和熊廣泰向四周看了看,果然他們給一群騎馬的人緊緊包圍住了。
“聽到你們交手的聲音,”朱純臣說,“我原來以為你們有二十個人,我就帶領跟我一同走的人回來,我一直奔逃已經很累了,非常想也拔出刀來稍微鬥一鬥,可是你們隻有兩個人。”
“是的,爵爺,”朱後山說,“你說他們是兩個人,可是這兩個人相當於二十個人。”
“來呀,兩位大人,你們交出刀來吧,”朱純臣說。
“我們的刀!”季桓之恢複了鎮定,抬起頭來,說,“我們的刀!永遠不行!”
“永遠不行!”熊廣泰說。
有幾個人想動手。
“等一等,爵爺,”朱後山說,“有兩句話要說。”
他走到成國公跟前,成國公向他俯下身,他對成國公低聲說了幾句話。
“就照你的意思做,侯爺,”朱純臣說,“我對你感激不盡,怎麽能拒絕你的第一個要求呢 。散開,散開,”他對他的隨行人員說。“季同知和熊登州,你們回去吧。”
他的命令立刻被執行了,季桓之和熊廣泰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個大圓圈的中心。
“現在,三妹,”朱後山說,“快下馬,過來。”
李蜜下了馬,走到熊廣泰麵前,這時候,朱後山也走到季桓之麵前。於是四個人又聚會在一起了。
“兄弟們,”朱後山說,“你們還因為沒有讓我們流血感到遺憾嗎?”
“不 ,”季桓之說,“我感到遺憾的是看到我們之間彼此對抗,而我們本來一直是十分團結的,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各自處在兩個敵對陣營裏的時候相遇了。如今看來,我們什麽事也做不成了。”
“我的爵位呀——不,是老天啊!是啊,一切都完了。”熊廣泰說。
“哪兒的話!你們來跟我們一起走吧,”李蜜說。
“別這樣說,三妹,”朱後山說,“任何人都不要對這兩位大人這樣的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如果他們加入了鄭貴妃一派那是他們的良心促使他們這樣做的,就像我們的良心促使我們站在東林人一邊一樣。”
“目前,我們彼此可是敵人呀,”熊廣泰說;“活見鬼!誰會料到這一點?”
季桓之一聲不吭,可是歎了一口氣。
朱後山望著他們,並且握住了他們的手。他說:“是的,我們分開了,這是重要的事實,也是可悲的事實,可是我們之間還沒有宣戰,也許我們有些條件要提一提,最後交談一次是很有必要的。”
“對我來說,我也要求這樣做,”李蜜說。
“我同意,”季桓之帶著高傲的神氣說。
熊廣泰低下頭,表示讚成。
“我們選一個會麵的地點吧,”朱後山繼續說,“這地點要對我們大家都感到方便。在這次最後的會晤中,我們要明確地決定我們彼此的地位,同時商定我們麵對麵時應該采取怎樣的行動。”
“好,”另外三個人說。
“你們都同意我的意見嗎?”朱後山問。
“完全同意。”
“那好!在什麽地點呢?”
“大柵欄兒,你們覺得合適不合適?”季桓之問。
“去京師?”
“是的 。”
朱後山和李蜜相互看了看,李蜜點了點頭。
“大柵欄兒,行!”朱後山說。
“什麽時間?”
“如果你們願意,就明天晚上。”
“你們能回來嗎?”
“能。”
“什麽時辰?”
“晚上戌時,大柵欄兒裏頭沒有宵禁,這個時辰對你們合適嗎?”
“可以。”
“這次會晤,”朱後山說,“將會決定是和平還是戰爭,可是,朋友們,至少我們的名聲會保全了。”
“是嗎?”季桓之低聲說,“至少我作為錦衣衛的名聲己經完蛋了。”
“季桓之,”朱後山嚴肅地說,“我向你肯定地說,你如果這樣想,會叫我覺得難受,我呢,我隻想到一件事,那便是我們之間鬥過刀。是的,”他痛苦地搖搖頭,繼續說,“是的,你己經說過,不幸降臨到我們頭上了,走把,三妹。”
“二哥,我們走,”季桓之說,“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恥辱去見廠公。”
“特別要告訴他,”一個嗓音大聲地說,“我還沒有老到不能幹一番事業。”
季桓之聽出這居然是孔定邦的聲音。
“二位大人,我能為你們做點什麽事嗎?”成國公問季桓之。
“爵爺,請您能證明,我們己經盡了我們能盡的一切力量了。”
“請放心,這會辦到的。再見啦,大人們,我希望不久以後,我們會在京師見麵,甚至也許在紫禁城中見麵,到那時候你們可以報仇。”說完,朱純臣揮手致意,然後騎馬飛馳而去,他的隨行人員緊跟在他後麵,一起消失在黑暗中,再也見不到他們,連聲音也聽不見了。
剩下季桓之和熊廣泰兩個人,站在大路上,此外還有一個人,牽著兩匹馬。
他們以為這人是周泉,連忙走過去。
“我看見誰啦!”季桓之叫起來,“是你,楊雷?”
“楊雷?”熊廣泰也叫道
沈陽侯四大護衛之首、當年的四小旗之一楊雷對這兩個朋友點點頭,表示他們沒有看錯。
“馬是給誰的?”季桓之問。
“是誰把馬給我們的?”熊廣泰問。
“是侯爺。”
“大哥啊大哥,”季桓之低聲自語,“你想得真周到。”
“好極了!”熊廣泰說“我原來擔心不得不步行回去呢。”他跨上了馬。季桓之已經先一步騎到了馬上。
“喂!楊雷你要上哪兒去呀?”季桓之問,“你離開你的主人了嗎?”
“是的,”楊雷說,“我要去找遼陽侯大人。”
他們都保待沉默.在通往京師的大路上走了幾步,突然他們聽見一陣陣呻吟聲,好像是從一條壕溝裏發出來的。
“是什麽人?”季桓之問。
“這是周泉,”熊廣泰說。
“哎!是呀,大人,是我,”一個悲哀的嗓音說,同時在大路的側麵出現了一個人影。
熊廣泰向他的管家奔過去,在經曆了生死險境後,他開始對周泉有很深的感情了。“周泉,傷得重嗎?”他問道。
“不,老爺,我相信傷得不重,可是我傷的地方太叫人不方便了。”
“那麽,你不能騎馬了?”
“啊,您怎麽還要我騎馬!”
“你能步行嗎?”
“我試著走走看,盡力走到最近的一家人家。”
“怎麽辦呢?”季桓之說,“我們要趕回京師去。,
“我來照顧他吧。”楊雷說。
“謝謝你了,楊兄弟。”熊廣泰說。
楊雷跳下馬來,去扶他的老朋友,周泉迎接他的時候兩眼充滿淚水,楊雷卻不能肯定,周泉究竟是因為得到他人的幫助感動而流淚,還是因為受了傷疼得難忍而流淚。
“三妹,別開槍!”朱後山大聲喚道。
“是你,三妹?”熊廣泰說。他丟掉了他的簧輪手槍。
李蜜把他的手銃插進束腰裏,又把刀收進了刀鞘。
“大哥,難道是你在保護成國公?”季桓之說,“我卻發過誓,要把他帶回去,不管他是活的還是死的!現在我可要身敗名裂了。”
“如果你的名聲需要我的性命,”朱後山敞開他的胸膛說,“那就殺了我吧。”
季桓之抱頭大聲叫道:“為什麽偏偏是你攔在我前進的路上,現在我怎麽向廠公交代呢?”
“季大人,你就對他說,”一個震動全場的嗓音回答說,“他派了兩個人來追我,他們是唯一能夠打翻四個人的人,是唯一能夠跟沈陽侯同侯爺夫人交手不分勝負的人,隻是遇上了五十個人他們隻好投降。”
“爵爺!”朱後山和李蜜一同叫了一聲,稍稍移了下身子,讓別人看到了成國公朱純臣。在這同時,季桓之和熊廣泰向後退了一步。
“五十個人!”季桓之和熊廣泰低聲地說。
“如果你們不相信,兩位大人,請看看你們周圍吧,”朱純臣說。這位年輕的一等公爵聲音不大,卻很有穿透力,身材不算健碩,卻繼承了祖先東平王朱能的果敢與堅毅。
季桓之和熊廣泰向四周看了看,果然他們給一群騎馬的人緊緊包圍住了。
“聽到你們交手的聲音,”朱純臣說,“我原來以為你們有二十個人,我就帶領跟我一同走的人回來,我一直奔逃已經很累了,非常想也拔出刀來稍微鬥一鬥,可是你們隻有兩個人。”
“是的,爵爺,”朱後山說,“你說他們是兩個人,可是這兩個人相當於二十個人。”
“來呀,兩位大人,你們交出刀來吧,”朱純臣說。
“我們的刀!”季桓之恢複了鎮定,抬起頭來,說,“我們的刀!永遠不行!”
“永遠不行!”熊廣泰說。
有幾個人想動手。
“等一等,爵爺,”朱後山說,“有兩句話要說。”
他走到成國公跟前,成國公向他俯下身,他對成國公低聲說了幾句話。
“就照你的意思做,侯爺,”朱純臣說,“我對你感激不盡,怎麽能拒絕你的第一個要求呢 。散開,散開,”他對他的隨行人員說。“季同知和熊登州,你們回去吧。”
他的命令立刻被執行了,季桓之和熊廣泰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個大圓圈的中心。
“現在,三妹,”朱後山說,“快下馬,過來。”
李蜜下了馬,走到熊廣泰麵前,這時候,朱後山也走到季桓之麵前。於是四個人又聚會在一起了。
“兄弟們,”朱後山說,“你們還因為沒有讓我們流血感到遺憾嗎?”
“不 ,”季桓之說,“我感到遺憾的是看到我們之間彼此對抗,而我們本來一直是十分團結的,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各自處在兩個敵對陣營裏的時候相遇了。如今看來,我們什麽事也做不成了。”
“我的爵位呀——不,是老天啊!是啊,一切都完了。”熊廣泰說。
“哪兒的話!你們來跟我們一起走吧,”李蜜說。
“別這樣說,三妹,”朱後山說,“任何人都不要對這兩位大人這樣的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如果他們加入了鄭貴妃一派那是他們的良心促使他們這樣做的,就像我們的良心促使我們站在東林人一邊一樣。”
“目前,我們彼此可是敵人呀,”熊廣泰說;“活見鬼!誰會料到這一點?”
季桓之一聲不吭,可是歎了一口氣。
朱後山望著他們,並且握住了他們的手。他說:“是的,我們分開了,這是重要的事實,也是可悲的事實,可是我們之間還沒有宣戰,也許我們有些條件要提一提,最後交談一次是很有必要的。”
“對我來說,我也要求這樣做,”李蜜說。
“我同意,”季桓之帶著高傲的神氣說。
熊廣泰低下頭,表示讚成。
“我們選一個會麵的地點吧,”朱後山繼續說,“這地點要對我們大家都感到方便。在這次最後的會晤中,我們要明確地決定我們彼此的地位,同時商定我們麵對麵時應該采取怎樣的行動。”
“好,”另外三個人說。
“你們都同意我的意見嗎?”朱後山問。
“完全同意。”
“那好!在什麽地點呢?”
“大柵欄兒,你們覺得合適不合適?”季桓之問。
“去京師?”
“是的 。”
朱後山和李蜜相互看了看,李蜜點了點頭。
“大柵欄兒,行!”朱後山說。
“什麽時間?”
“如果你們願意,就明天晚上。”
“你們能回來嗎?”
“能。”
“什麽時辰?”
“晚上戌時,大柵欄兒裏頭沒有宵禁,這個時辰對你們合適嗎?”
“可以。”
“這次會晤,”朱後山說,“將會決定是和平還是戰爭,可是,朋友們,至少我們的名聲會保全了。”
“是嗎?”季桓之低聲說,“至少我作為錦衣衛的名聲己經完蛋了。”
“季桓之,”朱後山嚴肅地說,“我向你肯定地說,你如果這樣想,會叫我覺得難受,我呢,我隻想到一件事,那便是我們之間鬥過刀。是的,”他痛苦地搖搖頭,繼續說,“是的,你己經說過,不幸降臨到我們頭上了,走把,三妹。”
“二哥,我們走,”季桓之說,“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恥辱去見廠公。”
“特別要告訴他,”一個嗓音大聲地說,“我還沒有老到不能幹一番事業。”
季桓之聽出這居然是孔定邦的聲音。
“二位大人,我能為你們做點什麽事嗎?”成國公問季桓之。
“爵爺,請您能證明,我們己經盡了我們能盡的一切力量了。”
“請放心,這會辦到的。再見啦,大人們,我希望不久以後,我們會在京師見麵,甚至也許在紫禁城中見麵,到那時候你們可以報仇。”說完,朱純臣揮手致意,然後騎馬飛馳而去,他的隨行人員緊跟在他後麵,一起消失在黑暗中,再也見不到他們,連聲音也聽不見了。
剩下季桓之和熊廣泰兩個人,站在大路上,此外還有一個人,牽著兩匹馬。
他們以為這人是周泉,連忙走過去。
“我看見誰啦!”季桓之叫起來,“是你,楊雷?”
“楊雷?”熊廣泰也叫道
沈陽侯四大護衛之首、當年的四小旗之一楊雷對這兩個朋友點點頭,表示他們沒有看錯。
“馬是給誰的?”季桓之問。
“是誰把馬給我們的?”熊廣泰問。
“是侯爺。”
“大哥啊大哥,”季桓之低聲自語,“你想得真周到。”
“好極了!”熊廣泰說“我原來擔心不得不步行回去呢。”他跨上了馬。季桓之已經先一步騎到了馬上。
“喂!楊雷你要上哪兒去呀?”季桓之問,“你離開你的主人了嗎?”
“是的,”楊雷說,“我要去找遼陽侯大人。”
他們都保待沉默.在通往京師的大路上走了幾步,突然他們聽見一陣陣呻吟聲,好像是從一條壕溝裏發出來的。
“是什麽人?”季桓之問。
“這是周泉,”熊廣泰說。
“哎!是呀,大人,是我,”一個悲哀的嗓音說,同時在大路的側麵出現了一個人影。
熊廣泰向他的管家奔過去,在經曆了生死險境後,他開始對周泉有很深的感情了。“周泉,傷得重嗎?”他問道。
“不,老爺,我相信傷得不重,可是我傷的地方太叫人不方便了。”
“那麽,你不能騎馬了?”
“啊,您怎麽還要我騎馬!”
“你能步行嗎?”
“我試著走走看,盡力走到最近的一家人家。”
“怎麽辦呢?”季桓之說,“我們要趕回京師去。,
“我來照顧他吧。”楊雷說。
“謝謝你了,楊兄弟。”熊廣泰說。
楊雷跳下馬來,去扶他的老朋友,周泉迎接他的時候兩眼充滿淚水,楊雷卻不能肯定,周泉究竟是因為得到他人的幫助感動而流淚,還是因為受了傷疼得難忍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