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日,得到物見隊通報得知發現明軍大隊蹤跡的消息,枕戈待旦的倭軍前軍先鋒立花宗茂部已經早早趕到礪石峴占領高地,一麵命士卒用飯,一麵排兵布陣,等到寅時,一切均已準備妥當。稍晚些時候,物見隊通報,明軍先頭部隊千餘人【*】即將抵達此處。
立花軍約有三千餘人,其中先陣小野和泉守鎮幸、米多比丹波守鎮久七百人,中陣十時連久、內田統續五百人,後陣宗茂與其弟高橋統增二千人。
就在明軍即將與立花軍接觸的時候,家臣十時連久找到立花宗茂說:“小野鎮幸和米多比鎮久皆為家中重臣,未防有失不可為先鋒,屬下願意承擔先鋒責任。”立花宗茂覺得此言有理,又欣慰己家勢力武士麵對強敵無所畏懼,不負西國盛名,便慨然同意。於是,十時連久於寅時率領本部五百人馬開始超越先陣進軍。半個時辰後,他們透過濃霧,與明軍騎兵先頭部隊互相發現,隨即展開激戰。
與立花軍接觸的是查大受與祖承訓等率領的精銳兵馬遼東鐵騎,他們本就是在追擊小股倭軍,爭搶軍功,現在遇到稍微大一點的肉,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啃。
在十時連久部衝上來的時候,連著三通震天聲響,正是千銃齊鳴,遼東軍的三眼神銃連續齊射,令倭軍幾乎喪膽。然而由於濃霧關係,這三輪連射之後,並未擊殺太多敵軍。遼東鐵騎便拔出馬刀,往來衝殺。
而十時連久按照既定戰略,陷陣廝殺一番後,佯裝敗退,不斷後撤。
而立花宗茂趁此機會,借助最後一點霧氣的掩護,率領兩千人繞到了明軍右翼,尋機攻打明軍騎兵陣列在移動中暴露出的薄弱部位。
此時明軍仍在十時連久部的屁股後頭緊追不舍。隨著大霧散去,他們發現眼前的日軍後撤的方向竟還有另外一隊人馬準備接應。
為此,祖承訓以防兩股人馬合流不容易吃掉,立刻下令全軍開火。明軍的攻城大炮都留在了開城,此次輕兵出擊,攜帶的火器隻有三眼神銃、神機箭和少數手持佛郎機,不過對付倭軍先鋒也是足夠了,士卒們這會兒掏出火器,填上火藥和彈丸,朝倭軍的接應人馬開炮。神機箭也接連噴射出百餘條火舌,轟出硫磺箭後硝煙繚繞,仿佛是死神吞噬性命後咂麽滋味而流出的奇怪口水。
負責接應十時連久的小野鎮幸部遭受一輪輪如風暴般的火器打擊,損失慘重,但仍然一步步接近,眼瞧就要和自己的人成功會合。
這時,明軍中突然冒出一騎,手持騎弓,腰掛箭囊,頭戴帶簷水墨鎖子護頸盔,身披黑色布麵鐵甲,像是副將打扮。他騎著馬在陣中穿行,同時將目光投向敵軍,仔細搜索甄別著什麽。很快,此將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在順手砍翻一名試圖靠近襲擊他的倭軍後,他毫不猶豫,收起馬刀,拈弓搭箭,隨著弓弦回收打在護腕上發出的“啪”一聲響,那箭便如一道光梭閃入倭軍人群之中,深深刺進了一名武士的頭顱。這名武士正是自告奮勇充當先鋒的將領十時連久,而一箭擊斃他的明軍將領,乃是李如鬆的五弟、遼東第一弓李如梅。
而朱後山等人趕到戰場附近的時候,正值明軍向小野鎮幸部開火。
看到如此壯觀的場景,朱後山不禁心生感歎,說道:“夷狄所畏中華者,火器也。”
不過現在可沒那麽多工夫感慨。他們遠遠望向戰場,很快發現了在戰陣中廝殺的大明兵馬數量不多,而與此同時稍近處已有兩倍於明軍的倭軍繞到西麵,尚未出擊。
朱後山道:“我大明兵馬隻有千餘,後麵應當還有大隊,趁主力尚未抵達戰場,我們速速趕去,將倭軍設伏的情報告知李提督。”其他人點頭稱是。於是他們離開了這片血與火的地獄,向北奔去。
事實上,李提督在向王京進軍的時候,是命查大受、祖承訓等領一千人為先鋒,自己帶兩千人跟進。等到錦衣衛們找到他時,軍隊已經到達了馬山館。
“李提督,倭軍先鋒軍數千人在礪石峴設伏,望提督大人小心應對。”趕路都趕得上氣不接下氣了,朱後山調整完氣息後所匯報的軍情,在他勞累而無意識中說錯了兩處,其一、倭軍設伏並不是在礪石峴,在礪石峴的立花軍是引誘作用;其二、設伏的兵馬可遠遠不止數千。
然而等他恢複清醒,想糾正自己的錯誤時,李提督已經重新將手中兵馬進行調整,留楊元領兵一千繼後,他自己帶李如柏、張世爵等領兵一千前行,朝礪石峴去了。
朱後山心裏叫聲:“壞了!”又忙去找後軍將領楊元,告訴他倭軍在碧蹄驛館之北設伏,兵馬不計其數。
“你方才不是還說倭軍數千人在礪石峴設伏的嗎,怎麽現在又改口說是碧蹄驛館了?”軍情,尤其是這種緊急軍情,最忌諱前後不符。楊元身為領兵多年的將軍,此刻本能地產生了懷疑。
朱後山忙解釋道:“下官適才連續奔馳十餘裏,忙中出錯,不慎出了口誤。事實上倭軍先鋒數千人的確是在礪石峴一帶,但他們並非設伏,而是作為誘餌,要將我軍引入南麵的包圍圈。”
楊元坐在馬上猶豫的工夫,李提督已經領軍跑了許多裏地了。但是猶豫的責任並不在他,如果朱後山開始沒有出現口誤,楊元也不必像現在這樣左右糾結。
“你現在的話是否屬實?”
“千真萬確。”朱後山這麽說著,卻一點也不能保證對方能真的相信他。
關鍵時刻,千戶季桓之拉著果心居士走到楊元跟前,道:“楊將軍,朱千戶所言的確不虛。我等偵察途中,還捕獲了一名倭軍哨探,他可以證明。”說著,季桓之將果心居士往前一推。
果心居士很配合地身體前傾,就勢跪下,同時“膽怯”地偷眼瞄向楊元。
楊元將他打量一番,頗有些懷疑地問:“老頭,你是倭軍哨探?”
季桓之一本正經地解釋:“既然是哨探,自然要喬裝打扮一番,正如我等都扮作朝鮮農夫一樣。”
楊元覺得有道理,又問果心居士:“倭奴,我且問你,方才朱千戶所說的話,可否屬實?”
果心居士假裝聽不懂,愣了愣神方才拚命點頭,故意用初學者的口音回答:“對滴,對滴。”
“好吧——全軍聽令——”楊元下令道:“隨我進軍,援護提督大人!”
【*】關於此部明軍的具體人數,日本的各種記載卻說法不一,《日本戰史 朝鮮役》記作二千馬軍,曾根俊虎《日本外戰史》、奧田鯨洋《日韓古跡》則均說僅有數百。此處取中間值。
立花軍約有三千餘人,其中先陣小野和泉守鎮幸、米多比丹波守鎮久七百人,中陣十時連久、內田統續五百人,後陣宗茂與其弟高橋統增二千人。
就在明軍即將與立花軍接觸的時候,家臣十時連久找到立花宗茂說:“小野鎮幸和米多比鎮久皆為家中重臣,未防有失不可為先鋒,屬下願意承擔先鋒責任。”立花宗茂覺得此言有理,又欣慰己家勢力武士麵對強敵無所畏懼,不負西國盛名,便慨然同意。於是,十時連久於寅時率領本部五百人馬開始超越先陣進軍。半個時辰後,他們透過濃霧,與明軍騎兵先頭部隊互相發現,隨即展開激戰。
與立花軍接觸的是查大受與祖承訓等率領的精銳兵馬遼東鐵騎,他們本就是在追擊小股倭軍,爭搶軍功,現在遇到稍微大一點的肉,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啃。
在十時連久部衝上來的時候,連著三通震天聲響,正是千銃齊鳴,遼東軍的三眼神銃連續齊射,令倭軍幾乎喪膽。然而由於濃霧關係,這三輪連射之後,並未擊殺太多敵軍。遼東鐵騎便拔出馬刀,往來衝殺。
而十時連久按照既定戰略,陷陣廝殺一番後,佯裝敗退,不斷後撤。
而立花宗茂趁此機會,借助最後一點霧氣的掩護,率領兩千人繞到了明軍右翼,尋機攻打明軍騎兵陣列在移動中暴露出的薄弱部位。
此時明軍仍在十時連久部的屁股後頭緊追不舍。隨著大霧散去,他們發現眼前的日軍後撤的方向竟還有另外一隊人馬準備接應。
為此,祖承訓以防兩股人馬合流不容易吃掉,立刻下令全軍開火。明軍的攻城大炮都留在了開城,此次輕兵出擊,攜帶的火器隻有三眼神銃、神機箭和少數手持佛郎機,不過對付倭軍先鋒也是足夠了,士卒們這會兒掏出火器,填上火藥和彈丸,朝倭軍的接應人馬開炮。神機箭也接連噴射出百餘條火舌,轟出硫磺箭後硝煙繚繞,仿佛是死神吞噬性命後咂麽滋味而流出的奇怪口水。
負責接應十時連久的小野鎮幸部遭受一輪輪如風暴般的火器打擊,損失慘重,但仍然一步步接近,眼瞧就要和自己的人成功會合。
這時,明軍中突然冒出一騎,手持騎弓,腰掛箭囊,頭戴帶簷水墨鎖子護頸盔,身披黑色布麵鐵甲,像是副將打扮。他騎著馬在陣中穿行,同時將目光投向敵軍,仔細搜索甄別著什麽。很快,此將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在順手砍翻一名試圖靠近襲擊他的倭軍後,他毫不猶豫,收起馬刀,拈弓搭箭,隨著弓弦回收打在護腕上發出的“啪”一聲響,那箭便如一道光梭閃入倭軍人群之中,深深刺進了一名武士的頭顱。這名武士正是自告奮勇充當先鋒的將領十時連久,而一箭擊斃他的明軍將領,乃是李如鬆的五弟、遼東第一弓李如梅。
而朱後山等人趕到戰場附近的時候,正值明軍向小野鎮幸部開火。
看到如此壯觀的場景,朱後山不禁心生感歎,說道:“夷狄所畏中華者,火器也。”
不過現在可沒那麽多工夫感慨。他們遠遠望向戰場,很快發現了在戰陣中廝殺的大明兵馬數量不多,而與此同時稍近處已有兩倍於明軍的倭軍繞到西麵,尚未出擊。
朱後山道:“我大明兵馬隻有千餘,後麵應當還有大隊,趁主力尚未抵達戰場,我們速速趕去,將倭軍設伏的情報告知李提督。”其他人點頭稱是。於是他們離開了這片血與火的地獄,向北奔去。
事實上,李提督在向王京進軍的時候,是命查大受、祖承訓等領一千人為先鋒,自己帶兩千人跟進。等到錦衣衛們找到他時,軍隊已經到達了馬山館。
“李提督,倭軍先鋒軍數千人在礪石峴設伏,望提督大人小心應對。”趕路都趕得上氣不接下氣了,朱後山調整完氣息後所匯報的軍情,在他勞累而無意識中說錯了兩處,其一、倭軍設伏並不是在礪石峴,在礪石峴的立花軍是引誘作用;其二、設伏的兵馬可遠遠不止數千。
然而等他恢複清醒,想糾正自己的錯誤時,李提督已經重新將手中兵馬進行調整,留楊元領兵一千繼後,他自己帶李如柏、張世爵等領兵一千前行,朝礪石峴去了。
朱後山心裏叫聲:“壞了!”又忙去找後軍將領楊元,告訴他倭軍在碧蹄驛館之北設伏,兵馬不計其數。
“你方才不是還說倭軍數千人在礪石峴設伏的嗎,怎麽現在又改口說是碧蹄驛館了?”軍情,尤其是這種緊急軍情,最忌諱前後不符。楊元身為領兵多年的將軍,此刻本能地產生了懷疑。
朱後山忙解釋道:“下官適才連續奔馳十餘裏,忙中出錯,不慎出了口誤。事實上倭軍先鋒數千人的確是在礪石峴一帶,但他們並非設伏,而是作為誘餌,要將我軍引入南麵的包圍圈。”
楊元坐在馬上猶豫的工夫,李提督已經領軍跑了許多裏地了。但是猶豫的責任並不在他,如果朱後山開始沒有出現口誤,楊元也不必像現在這樣左右糾結。
“你現在的話是否屬實?”
“千真萬確。”朱後山這麽說著,卻一點也不能保證對方能真的相信他。
關鍵時刻,千戶季桓之拉著果心居士走到楊元跟前,道:“楊將軍,朱千戶所言的確不虛。我等偵察途中,還捕獲了一名倭軍哨探,他可以證明。”說著,季桓之將果心居士往前一推。
果心居士很配合地身體前傾,就勢跪下,同時“膽怯”地偷眼瞄向楊元。
楊元將他打量一番,頗有些懷疑地問:“老頭,你是倭軍哨探?”
季桓之一本正經地解釋:“既然是哨探,自然要喬裝打扮一番,正如我等都扮作朝鮮農夫一樣。”
楊元覺得有道理,又問果心居士:“倭奴,我且問你,方才朱千戶所說的話,可否屬實?”
果心居士假裝聽不懂,愣了愣神方才拚命點頭,故意用初學者的口音回答:“對滴,對滴。”
“好吧——全軍聽令——”楊元下令道:“隨我進軍,援護提督大人!”
【*】關於此部明軍的具體人數,日本的各種記載卻說法不一,《日本戰史 朝鮮役》記作二千馬軍,曾根俊虎《日本外戰史》、奧田鯨洋《日韓古跡》則均說僅有數百。此處取中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