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定邦鄭聞韜等人以十分之一數量的人馬,借助山村的規劃和地形,將五百黑田軍全殲,收獲頗豐,不過自己也傷亡過半,相當慘重。為此,他們不得不盤算著帶人回李提督大營處休整,當然,砍下來的倭軍首級是必須要帶走的,這都是軍功啊。


    “聽有的人說,史同知因為上次的軍功已經被升為指揮使了。”路上,鄭聞韜還想起這件事,與孔定邦談了起來。


    “那不過是撿了個便宜。”孔定邦心說,閑山島的那次給誰辦能辦不下來?史同知——不,現在是史指揮運氣好罷了,哪有我們拚得這麽實在?當然,史世用被升為指揮使,隻是個榮譽稱號而已,正兒八經的指揮使還是駱思恭駱爺,不過政治資本和大量的賞錢倒是真的,一點也不會少。


    他們一行人,將倭軍首級放在麻袋裏,裝作農副產品命手下們扛著,順著小道一路經過瑞興、黃州,快到平安道中和的時候,前方探路校尉疾行回來報告:前方發現大股倭軍,有數千人。


    鄭聞韜覺得異常,道:“倭軍怎麽會有大股人馬集結在中和一帶?再探!”


    校尉再探回來又一次通報:“前方有數千倭軍正在原地休息,他們軍容不整,看起來疲敝不堪。”


    鄭聞韜問:“那他們的旗幟是什麽樣的?”


    校尉對著孔定邦的“寫生集”翻看,指在了一張“抱稲紋”圖案上。


    孔定邦道:“這是侵占平安道的小西軍的旗幟。”


    原來,就在昨天,小西行長在平壤城裏,遭明軍打了一天的炮後被攆了出來,損員六成半,原先一萬八千餘人的兵力,現在就剩六千多了,誰敢說自己損失慘重的,他保證頭一個不服。而他的老哥們加藤清正也很夠意思,聽說小西被幹了,二話不說,帶著自己的部隊從江原道北部趕來支援他,然後就在路上被明軍用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親切慰問了一通,丟下千餘具屍體,往江原道南部逃竄。


    “看來隻是一群殘兵敗將。”鄭聞韜說著,臉上掠過一絲不懷好意的冷笑,顯然在他眼裏,又有一份豐厚的軍功正等著他去取。鄭聞韜清點了一下己方人馬,總共加起來差不多一百五十人,經過村莊一戰,武器是根本不缺,繳獲的倭軍的盔甲倒是太小,沒幾件合身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以偷襲為主,能斬獲多少首級就斬獲多少。”


    於是,在鄭千戶的指揮下,他們一幫人悄悄摸上去——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此前曾經曆了一整天的火炮打擊,這幫倭軍聽覺早就被震得不靈敏了。


    他們一幫人摸了上去,的確看見一大群灰頭土臉的倭軍或坐或臥,癱成一片,連歎氣都沒力氣,就跟丟了半條命差不多。如果不是親眼得見,錦衣衛們都不敢相信,這支殘兵和數月前大敗遼東鐵騎的兵馬是同一群人。


    鄭聞韜待眾人各就各位,掏出短火銃衝倭軍便是連發三槍,而後將三支火銃丟給下屬命他們裝填。


    其實以他的距離是射不中倭軍的。但小西軍聽見鐵炮聲音,隨後又有箭矢射來,他們以為明軍追兵又來,叫苦不迭地爬起來,丟盔棄甲,拿出最後一點力氣繼續逃命。眾錦衣衛趁機殺出,但不緊迫,隻是砍死幾十個掉隊的倒黴蛋,割了首級丟進麻袋裏。


    而小西行長不光是帶著自己的直屬部隊逃命,平安道其餘城鎮的倭軍聽聞第一軍主力慘敗、平壤被收複的消息,也紛紛棄城而走。因此鄭聞韜孔定邦一行人在回去找李提督大軍的路上,經常能看見一隊隊個頭不高腿也不長、但跑的比兔子還歡的倭軍,想再撈幾個人頭還沒那麽容易,因為倭軍逃得實在是太快了,僅僅一個照麵之後,他們就隻能看見倭人的後腦勺了。


    然而,比倭軍跑得還快的,是李提督的二弟李如柏——


    “李將軍,有關於開城附近倭軍的情報想要通報給您。他們——”


    “不用了,我馬上就趕過去了。”


    孔定邦在馬前見到李如柏,話還沒說完,李二將軍就打斷了他,帶著八千騎兵如疾風一般一路南下,連聽錦衣衛偵察到的情報的工夫都沒有,就自己先攆著那幫倭軍逃兵到了開城北麵。這不免令孔定邦等在開城附近偷摸瞧了多日的眾人尷尬不已。情報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失去時效性了,無奈之下,他們隻得先派人將斬獲的首級送上去,然後跟在大軍周圍,等候李提督的下一個指令。


    而開城在治部少輔石田三成的分配下是屬於宇喜多秀家的領地,其中駐紮著不少宇喜多家的兵馬。但開城畢竟是重鎮,又因為小西軍戰敗的消息傳來,黑田軍和小早川軍也紛紛入駐,而且黑田家的家督黑田長政本人也親自帶兵入城,打算堅守。


    “開城堅固,明軍數量有限,采取籠城戰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攻克。我軍在此固守待援,必定可以擊退明國兵馬。”黑田長政如是告誡其他將領。


    而很快,小西行長帶著殘兵逃至開城,告訴黑田長政:“明軍擁有數量極多的大筒(火炮),而且可以連射不斷。其中尤以射程可達數裏的攻城大筒最為駭人,一發即可轟碎城門,敵軍隨後便如潮水般湧入。”


    除了小西行長本人的敘述外,還有那些老兵油子的誇張性描述:“明軍大筒放射,響振天地、山嶽皆動,大野晦冥,煙焰漲天,旁彌數十裏,火箭布空如織,火烈風猛,直衝城裏,林木皆焚。”


    說那麽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黑田長政問:“那你們自明軍進攻至平壤失守,一共堅持了多久?”


    小西行長一臉苦相地告訴他:“滿打滿算,一天一夜。”


    黑田長政正猶豫間,又有源源不斷的逃兵湧入城中,十二個時辰不間斷地在宣傳明國的火炮。黑田長政猛撓了撓後腦勺,做出了盡管他自己不這麽認為,但實際上的確是他生平最正確的一個決定:逃跑。


    李如柏行抵開城,卻發現拿到手的是燒得差不多的空城一座。空城就表明沒有人頭拿,這怎麽能忍?於是他繼續向南,窮追不舍,重創倭軍殿後人馬,斬首六百餘級方才罷休。


    至此,明軍從正式進攻開始,才剛剛過了十二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