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後山和嶽希桐唱雙簧的當日,他的兩個弟兄也沒閑著。熊廣泰和李密為了案子,等到臨近傍晚,勾欄院全部開門的時候,再一次去往了鳳鳴閣要找王嫽。
老實說,走過那排熟悉的柳樹時,李密因為豐富的聯想而回憶起了在群芳院時被妓女翠霞強逼迫著嘴對嘴喂酒的事情,他抑製住想吐的衝動,回頭看了眼因為這一條街的招牌而幾乎走不動道的熊廣泰,提醒二哥他們倆是來辦案的而不是來消費的。
“再者說了,你不是已經有了個東城的寡婦嗎?怎麽來了這種地方,還是兩腿灌鉛一樣?”李密如是指責二哥。
熊廣泰辯解道:“解小月是用來過日子的,而這裏的就純粹是為了玩的。玩不是過日子的全部,但過日子當中總少不了玩吧?”
李密冷麵白眼道:“二哥的這一番解釋,還真是無懈可擊。”
“那是自然,不要看我熊二是個粗人,但我的邏輯一向縝密、滴水不漏。”熊廣泰頗為自得地走入鳳鳴閣的大門。
小廝和野雞早已認得兩人,不阻攔但也未熱情迎接。
這自然引起了熊廣泰的不滿。但正事要緊,他也沒有過於計較,而是同李密一起走入一樓大堂,找到老鴇,向老鴇要求麵見王嫽。
怎料老鴇卻告訴他們,王嫽昨日隨人出局【*】,現在正在一位富家公子處尚未回來。
李密便問:“是哪個富家公子?”
老鴇道:“是一個姓沈的公子,聽口音像是——像是和熊百戶有些相似。”
“和我相似?”
“但又有些區別,奴家也不太清楚。”
熊廣泰是湖廣江夏人,如果說那公子和他的聲音相似,則說明此人至少是湖廣人。
李密又問老鴇:“王嫽出局出到何處了?”
老鴇搖頭:“這個奴家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熊廣泰看樣子是內行,滿是懷疑地反問老鴇:“出局的地方也不告訴你,這合規矩嗎?”
老鴇顯然是會錯意了,她答道:“王嫽有密友蔣瀟瀟在玉柳巷住處需要照顧,也不怕她會跑掉。”
王嫽與驛館案關係密切,是為了安全,她也不可能擅自離開鳳鳴閣及玉柳巷一帶。現在不是她跑不跑掉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要綁走她的問題,這老鴇混跡市井也得有十幾年了,怎麽還是如此愚鈍?李密氣得搖頭跺腳,切齒道:“王嫽和案子關係重大,你居然隨便讓她跟一個客人外出過夜,萬一是有人加害於她,耽誤了大事,你擔待得起嗎?”
老鴇這才驚醒,道:“那沈公子是外地人,又不是常客。奴家竟然讓王嫽隨他出去過夜,還沒問具體地方,奴家真是……”老鴇急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在這種時候,李密保持了冷靜,對老鴇說:“嬤嬤不要急,你好好回想一下,那個帶王嫽出去的公子相貌和打扮如何,身旁可帶著隨從?”
老鴇便開始回憶:那沈公子身長六尺,麵如冠玉,目若朗星。穿著一身漆黑的交領綢緞衫,腰佩香囊。身後隨從二人,皆是瘦削的英俊少年,穿的都是湖藍外衣。他將王嫽帶上了一輛兩匹白馬拉的車上,馬兒雄壯,車篷玄青,車窗和車窗都簾子打著一寸寬、昏黃色的邊。
李密思量道:“我還真的從未聽說過京師有這樣一個沈公子。”
“白馬、玄青篷、昏黃一寸邊。”熊廣泰沉吟後說:“不如去各大車行問問,看最近有什麽人租賃過這樣的馬車。”
李密道:“萬一不是賃的,而是人家自己的車呢?”
熊廣泰道:“就算是稍微好一點的蒙古馬,兩匹估計也要七八十兩銀子了,更不用說是向來稀少的白馬了。加上相應尺寸的車篷、車架,一整套少說也得一百四五十兩【**】;還有車夫一年的工錢至少四十兩。不是誰家都用得起馬車。更何況,哪家的公子哥,會駕著兩匹馬拉的車出來接勾欄女?一般都是用轎子才對啊。”熊廣泰一番分析後,卻發現自己說的更加佐證了李密的想法:王嫽的確是極有可能被人以出局的名義騙出去綁走了。
李密道:“不管是不是真的出局,還是盡快搜尋為上。而且京師裏白馬數量就那麽多,仔細排查下來很快就能找到線索。”
“三弟所言極是。”
熊廣泰認可李密的想法。二人隨即叫上麾下校尉與力士,去各大車行、各大富紳處查探。還沒到次日晌午,喬虎、丁勝倆人就帶來了結果:那輛駢車的確不是車行的,而是外地來的,前不久才剛剛進入京師行駛。而馬車的主人,也正如鳳鳴閣老鴇猜測的那樣來自湖廣,不過不是荊州人,而是嶽州人。
“嶽州人?來京師做什麽的?”熊廣泰問。
喬虎丁勝二人回答道:“屬下調查過了,他們來到京師,專門典當本地人的房子,然後高價轉租給別的外地人,以此牟利。”
“原來是個搞房產的。”熊廣泰似乎很感興趣,不禁自言自語道:“其實我也想過這麽搞來賺銀子,可惜就是沒那麽多銀子當本錢。”
“他們?不是一個人?”李密對此很是敏感。因為一名商人購置的土地和房舍是有限額的,喬虎丁勝說的“他們”二字,表明幹這事的並不是某一個單個的人,而是一個群體,甚至可能是一個幫會形勢的組織。
“回稟李總旗,的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商會。”
“商會?”
根據大明律,商人不得穿著苧羅綢緞,早期是嚴格執行的。當然到後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條純屬放屁,因為綾羅綢緞這類東西窮人也穿不起。所以老鴇口中的那公子及隨從穿著華麗這一信息,與現在所得知的這些人是商會成員正好匹配。
熊廣泰發問:“三弟,對此你怎麽看?”
李密考慮後道:“他們專門搞典當房租賃,總不可能把所有的房子都租賃出去,自己睡大街吧?他們總得有個住所,我們不如直接去找他們。”
【*】出局:青樓中專指有錢的客人將妓女接出妓院,送到自己的家裏或者其它地方過夜。不過這個詞的意思在古代也並不是貶義,它是風流才子的專用。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當下人民幣2000元左右。一兩等於六百元或是三百元,是很多年以前的算法,並不適用於已經通貨膨脹了很多年的現在。
老實說,走過那排熟悉的柳樹時,李密因為豐富的聯想而回憶起了在群芳院時被妓女翠霞強逼迫著嘴對嘴喂酒的事情,他抑製住想吐的衝動,回頭看了眼因為這一條街的招牌而幾乎走不動道的熊廣泰,提醒二哥他們倆是來辦案的而不是來消費的。
“再者說了,你不是已經有了個東城的寡婦嗎?怎麽來了這種地方,還是兩腿灌鉛一樣?”李密如是指責二哥。
熊廣泰辯解道:“解小月是用來過日子的,而這裏的就純粹是為了玩的。玩不是過日子的全部,但過日子當中總少不了玩吧?”
李密冷麵白眼道:“二哥的這一番解釋,還真是無懈可擊。”
“那是自然,不要看我熊二是個粗人,但我的邏輯一向縝密、滴水不漏。”熊廣泰頗為自得地走入鳳鳴閣的大門。
小廝和野雞早已認得兩人,不阻攔但也未熱情迎接。
這自然引起了熊廣泰的不滿。但正事要緊,他也沒有過於計較,而是同李密一起走入一樓大堂,找到老鴇,向老鴇要求麵見王嫽。
怎料老鴇卻告訴他們,王嫽昨日隨人出局【*】,現在正在一位富家公子處尚未回來。
李密便問:“是哪個富家公子?”
老鴇道:“是一個姓沈的公子,聽口音像是——像是和熊百戶有些相似。”
“和我相似?”
“但又有些區別,奴家也不太清楚。”
熊廣泰是湖廣江夏人,如果說那公子和他的聲音相似,則說明此人至少是湖廣人。
李密又問老鴇:“王嫽出局出到何處了?”
老鴇搖頭:“這個奴家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熊廣泰看樣子是內行,滿是懷疑地反問老鴇:“出局的地方也不告訴你,這合規矩嗎?”
老鴇顯然是會錯意了,她答道:“王嫽有密友蔣瀟瀟在玉柳巷住處需要照顧,也不怕她會跑掉。”
王嫽與驛館案關係密切,是為了安全,她也不可能擅自離開鳳鳴閣及玉柳巷一帶。現在不是她跑不跑掉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要綁走她的問題,這老鴇混跡市井也得有十幾年了,怎麽還是如此愚鈍?李密氣得搖頭跺腳,切齒道:“王嫽和案子關係重大,你居然隨便讓她跟一個客人外出過夜,萬一是有人加害於她,耽誤了大事,你擔待得起嗎?”
老鴇這才驚醒,道:“那沈公子是外地人,又不是常客。奴家竟然讓王嫽隨他出去過夜,還沒問具體地方,奴家真是……”老鴇急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在這種時候,李密保持了冷靜,對老鴇說:“嬤嬤不要急,你好好回想一下,那個帶王嫽出去的公子相貌和打扮如何,身旁可帶著隨從?”
老鴇便開始回憶:那沈公子身長六尺,麵如冠玉,目若朗星。穿著一身漆黑的交領綢緞衫,腰佩香囊。身後隨從二人,皆是瘦削的英俊少年,穿的都是湖藍外衣。他將王嫽帶上了一輛兩匹白馬拉的車上,馬兒雄壯,車篷玄青,車窗和車窗都簾子打著一寸寬、昏黃色的邊。
李密思量道:“我還真的從未聽說過京師有這樣一個沈公子。”
“白馬、玄青篷、昏黃一寸邊。”熊廣泰沉吟後說:“不如去各大車行問問,看最近有什麽人租賃過這樣的馬車。”
李密道:“萬一不是賃的,而是人家自己的車呢?”
熊廣泰道:“就算是稍微好一點的蒙古馬,兩匹估計也要七八十兩銀子了,更不用說是向來稀少的白馬了。加上相應尺寸的車篷、車架,一整套少說也得一百四五十兩【**】;還有車夫一年的工錢至少四十兩。不是誰家都用得起馬車。更何況,哪家的公子哥,會駕著兩匹馬拉的車出來接勾欄女?一般都是用轎子才對啊。”熊廣泰一番分析後,卻發現自己說的更加佐證了李密的想法:王嫽的確是極有可能被人以出局的名義騙出去綁走了。
李密道:“不管是不是真的出局,還是盡快搜尋為上。而且京師裏白馬數量就那麽多,仔細排查下來很快就能找到線索。”
“三弟所言極是。”
熊廣泰認可李密的想法。二人隨即叫上麾下校尉與力士,去各大車行、各大富紳處查探。還沒到次日晌午,喬虎、丁勝倆人就帶來了結果:那輛駢車的確不是車行的,而是外地來的,前不久才剛剛進入京師行駛。而馬車的主人,也正如鳳鳴閣老鴇猜測的那樣來自湖廣,不過不是荊州人,而是嶽州人。
“嶽州人?來京師做什麽的?”熊廣泰問。
喬虎丁勝二人回答道:“屬下調查過了,他們來到京師,專門典當本地人的房子,然後高價轉租給別的外地人,以此牟利。”
“原來是個搞房產的。”熊廣泰似乎很感興趣,不禁自言自語道:“其實我也想過這麽搞來賺銀子,可惜就是沒那麽多銀子當本錢。”
“他們?不是一個人?”李密對此很是敏感。因為一名商人購置的土地和房舍是有限額的,喬虎丁勝說的“他們”二字,表明幹這事的並不是某一個單個的人,而是一個群體,甚至可能是一個幫會形勢的組織。
“回稟李總旗,的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商會。”
“商會?”
根據大明律,商人不得穿著苧羅綢緞,早期是嚴格執行的。當然到後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條純屬放屁,因為綾羅綢緞這類東西窮人也穿不起。所以老鴇口中的那公子及隨從穿著華麗這一信息,與現在所得知的這些人是商會成員正好匹配。
熊廣泰發問:“三弟,對此你怎麽看?”
李密考慮後道:“他們專門搞典當房租賃,總不可能把所有的房子都租賃出去,自己睡大街吧?他們總得有個住所,我們不如直接去找他們。”
【*】出局:青樓中專指有錢的客人將妓女接出妓院,送到自己的家裏或者其它地方過夜。不過這個詞的意思在古代也並不是貶義,它是風流才子的專用。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當下人民幣2000元左右。一兩等於六百元或是三百元,是很多年以前的算法,並不適用於已經通貨膨脹了很多年的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