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問道:“張若麒與唐通剛才如何向皇上回奏?”
李自成說:“同二虎探得的情況一樣,吳三桂不願投降,決定頑抗。如今他沒有公然為崇禎帝後發喪,也沒有馳檄遠近,公然表明與我為敵,隻是意在緩兵,等待滿洲動靜。目前這種局勢,兩位軍師看得很透。獻策,說說你的看法。”
宋獻策對劉宗敏和牛金墾說道:“按道理,吳三桂接到我皇諭降的書信與犒軍錢物,應有一封謝表。他知道北京將於初六舉行登極大典,縱然不親自前來,也應差遣專使,恭捧賀表,隨唐通來京。然而這兩件應做的事他都沒做,隻是口頭上囑咐欽使,說他感激李王盛意,無意同李王為敵。至於降與不降,他推說他手下的文武要員連日會議,意見不一,使他不能夠在頃刻中斷然決定。他還說,他原是奉旨入關勤王,不料北京已失,崇禎皇帝殉國,全軍痛心。他若斷然降順李王,恐怕遼東將士不服,所以他請求稍緩數日,容他與手下文武們繼續商議。”
劉宗敏罵道:“他媽的,這是緩兵之計,故意拖延時間!”
牛金星接著向皇上說道:“請陛下恕臣料事不周之罪。臣以常理度之,吳三桂必降無疑,不意他憑恃山海孤城,竟敢拒降!”他轉向宋獻策和李岩說道:“吳三桂沒有差專使捧送降表來京,已是悖逆;竟然受到我皇犒軍厚賜,也不回一封書子以表感謝,殊為無禮!”
劉宗敏問:“吳三桂要投降滿洲麽?”
宋獻策回答:“他另有如意算盤。以愚見揣度,他目前還沒有投降滿洲之意。”
劉宗敏恨恨地說:“他媽的,他打的什麽鬼算盤?”
宋獻策說道:“吳三桂的如意算盤是,滿兵進長城後,在北京近郊同我大順軍發生大戰,而他在山海關按兵不動,養精蓄銳,坐收漁人之利。此為吳三桂之上策。退而求其次,他也不投降滿洲人,隻向滿洲求援,借兵複國,為君父複仇。倘若此計得逞,雖然以後得以土地、歲幣報答東虜,但他仍會得到一個明朝的複國功臣之名。當然這是中策。為吳三桂設想,最下策是投降滿洲,不但以後永遠受製東虜,且留下萬世罵名。以愚見判斷,吳三桂手中有數萬精兵,不缺軍糧,不到無路可走,他不會投降滿洲。”
劉宗敏又問:“軍師有何主張?”
宋獻策淡淡一笑,說道:“我以為此時最可慮者不是吳三桂,而是東虜南犯,所以剛才已經勸諫皇上,對吳三桂暫示寬容,不必逼得過緊。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目前我國家草創,根基未固,東虜突然乘機南犯,其誌絕不在小。去年老憨突然死去,多爾袞扶皇太極的六歲幼子繼位,自為攝政。以獻策愚見看來,多爾袞必將繼承皇太極遺誌,大舉南犯。一則可以為恢複金朝盛世的局麵打好根基,二則可以鞏固他的攝政地位。所以我反複思考,目前我國家的真正強敵是多爾袞,不是吳三桂。”
劉宗敏和大順朝的許多將領一樣,多年來總在同明軍作戰,沒有考慮過滿洲人的問題,更不能理解在崇禎亡國之後,主要對手已變成了以多爾袞為代表的滿洲朝廷。他轉向李自成:
“陛下,你如何決定?”
李自成在初聽到軍師所奏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後,確實十分震怒,將禦案一拍,罵道:“豈有此理!”但是他在盛怒之下能夠自我控製,迅速地恢複冷靜,思考了東征問題。此刻他的主意差不多已經定了,向正副軍師問道:
“你們的意見如何?”
宋獻策知道皇上的主意是出兵討伐,站起來說:“微臣望陛下對吳三桂用兵之事慎重為上,隻可容忍,施用羈縻之策。他不投降滿洲,就是我朝之利。隻要我們打敗滿洲來犯之兵,吳三桂定會來降。”
“林泉有何意見?”李自成又向李岩問道。
李岩回答說:“臣也望陛下慎重。”
李自成又問劉宗敏:“捷軒有何主張?”
劉宗敏望著宋獻策問:“據你看來,目前吳三桂同滿洲人有了勾結沒有?”
宋獻策說:“據目前探報,吳三桂同滿洲人尚無勾結。”
“既然這樣,”劉宗敏說道,“我認為滿洲人尚在沈陽,距我較遠,也尚在調集兵馬;可是吳三桂手中有數萬精兵,占據山海衛,離我隻有數百裏路,可以說近在身邊,實是我大順朝心腹之患。據我判斷,不出數日,吳三桂在山海衛準備就緒,必將傳檄各地,聲言為崇禎帝後複仇,以恢複明朝江山為號召。到那時,畿輔州縣響應,到處紛紛起兵,與我為敵,南方各省也會跟著響應。所以我的意見是,乘滿洲兵尚未南犯,先將吳三桂一戰擊潰。消滅了吳三桂,奪取了山海關,可以使滿洲人不敢南犯,明朝的南方各將領聞之喪膽,畿輔各州縣都不敢輕舉妄動。此事不可拖延,謹防夜長夢多。對吳三桂用兵之事務要火速,要趕在滿洲人來犯之前將他打敗。”
李自成頻頻點頭,又向牛金星問道:“牛先生有何主張?”
牛金星慌忙站起來說:“陛下,今日之事,所係非輕,難於倉猝決定。請容臣與兩位軍師退下後仔細討論,務求斟酌得當,然後奏聞。捷軒身經百戰,胸富韜略,剛才所言,堪稱宏論卓識,非臣所及。隻是如必要用兵,也請侯爺回去與幾位心腹大將一起密議,熟籌方略。俟文武重臣們分別討論之後,再舉行禦前會議。陛下天縱英明,遠非群臣所及,如此安危大計,總要斷自聖衷。”
李自成向劉宗敏看了一眼,見宗敏也沒有別的意見,隨即說道:
“就這樣吧,今日下午由捷軒同補之召集李友等幾位將領一起商議,丞相和兩位軍師加上喻上猷、顧君恩一起詳議,晚上一同來武英殿麵奏。”
劉宗敏問道:“皇上,原來安排初六日舉行登極大典,可是眼下應該火速部署軍事,準備大軍出征。事情千頭萬緒,哪有時間準備登極?”
李自成心中猶豫,轉望軍師。
宋獻策說:“本來四月初六、初八、初十、十二,都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擇定初六登極。如今既然軍情有變,不妨改為初八日登極。在這數日內,一邊準備,一邊等候吳三桂的消息。倘若吳三桂有了賀表,軍情緩和,初八日登極大典如期舉行,不再延期。”
李自成隻怕來北京登極的大事吹了,心中猶豫,轉望牛金星。
牛金星說:“軍師所言,頗為妥帖。既然唐通等說吳三桂正在與他手下文武商議投降之事,兩三日內應有結果,等一等消息也好。”
李自成說道:“孤同意改為初八日登極,可以由內閣傳諭各衙門文武百官知道,隻說演禮尚不很熟,不要提軍情一字。”
眾文武叩頭退出以後,吳汝義隨即進來,在禦前跪下說道:
“啟奏陛下,羅虎已經從通州來到,現同親兵們在午門前朝房中休息,等候召見。”
“他來了好,好。你先安排他們用膳。午膳後,孤須稍事休息,準在未時一刻,你帶羅虎到武英殿見我。”
吳汝義伏地叩頭之後,正要退出,李自成又吩咐說:
“將金銀寶物運回長安的事,你要火速準備,不可遲誤。幾日之內,一定得把運送金銀的事準備停當!”
吳汝義乘機問道:“為何如此火急?”
李自成小聲說:“恐怕免不了一場惡戰,不可不預作準備。不過,這話不可泄露,你自己心中有數好啦。”
吳汝義不敢再問,心情忽然沉重,恭敬退出。
進北京以來,李自成從沒有像今日上午這樣心情鬱悶和沉重。在由文華殿回武英殿的路上,他吩咐雙喜,立刻差人去兵政府職方司將京東各府州縣和山海衛一帶的輿圖取來,備他閱覽。到了武英殿西暖閣剛剛坐下,王瑞芬體態輕盈地進來,跪在他麵前奏道:
“啟奏皇爺,娘娘說皇爺昨夜睡眠欠安,如今還不到午膳時刻,請聖駕回寢宮休息。”
李自成問道:“你們剛才可服侍娘娘在右順門樓上觀看百官演禮了麽?”
王瑞芬抬起頭來含笑回答:“蒙皇上聖恩特許,奴婢率宮女們服侍娘娘在右順門樓上觀看演禮。想著後天就要舉行登極大典,舉國歡騰,天下更新,娘娘和宮女們無不心花怒放,巴不得明日就是四月初六。”
李自成聽了王瑞芬的話,想著局勢的意外變化,想著她們還不知道登極大典已經改期為初八,連初八也有些渺茫,勉強含笑說道:
“你快告訴在殿外侍候的太監們,去傳諭禦膳房,午膳孤想吃羊肉燴餅。還有,午膳時命西安來的樂工奏樂。”
王瑞芬答應一聲“遵旨”,正要叩頭退出,李自成又說道:
“你差一宮女,去壽寧宮傳諭費珍娥前來。”
王瑞芬心中一動,問道:“皇爺,是傳費珍娥沐浴熏衣,好生打扮,晚膳後來寢宮?”
“命她午膳後到武英殿來。”
“午膳後麽?”王瑞芬又問,怕自己聽錯時間。
“交未時以後前來。”
王瑞芬覺得奇怪,但是不敢再問,回到仁智殿寢宮,將皇上要在武英殿稍坐片刻以及命她去傳諭費珍娥的事,都向竇妃奏明,然後往壽寧宮去了。
竇美儀從右順門回來後,一直有一種不祥的感覺。她很想知道朝廷上到底出了什麽大事,所以才命王瑞芬去武英殿請聖駕回後宮休息,以觀動靜。如今皇上要一個人在武英殿稍坐片刻,分明是心中煩悶,需要獨自思慮大事。但是後天就要舉行登極大典,有何事忽然使皇上心中煩惱?
過了一陣,王瑞芬從壽寧宮傳旨回來,先到武英殿向皇上複命,然後回仁智殿寢宮向竇妃稟報。竇妃含笑問道:
“費珍娥接旨之後是不是十分高興?”
“娘娘,費珍娥臉上看不出有一絲笑容。”
“你回來向陛下複命,陛下又說了什麽話?”
“皇上正在用心看一本攤在禦案上的輿圖,隻是‘哦’了一聲,沒有別的吩咐。旁邊放著另一本輿圖尚未打開。娘娘,眼下皇上正忙於準備登極,怎麽有閑工夫查閱輿圖?”
竇妃很覺詫異,但是她掩飾了心中的不安,淡淡地微笑說:
“皇上是天下之主。古人說,‘四海之內,莫非王土’。他於百忙中查閱輿圖,也是應有之事。……啊,我們隻管說話,皇上用午膳的時候到了。”
李自成已經從西暖閣出來。大案上已經擺了二十幾樣葷素菜肴。丹墀上開始奏樂。今天由西安來的樂工奏樂,不但用了大鑼大鼓、鐃、鈸、笛,還用了嗩呐。演奏起來,樂聲雄壯,高亢嘹亮,很像凱旋時在原野上奏的軍樂。竇妃對這樣的音樂很不習慣,尤其感到嗩呐聲刺耳。但是她裝作很願欣賞的神情,桃花色的麵頰上掛著微笑。本來妃子服侍禦膳,一般是立在身邊,李自成特命她坐下陪膳。
“這鼓樂你喜歡聽麽?”
“臣妾生長於深宮之中,今日有幸聽關中來的樂工演奏此樂,可以想象陛下百戰雄風,所以十分愛聽。”
“不知為何,孤今日忽然思念故鄉,所以命西安來的樂工奏樂。”
“陛下大功告成,猶念念不忘故鄉,這也是人之常情。漢高祖大功告成之後,回到故鄉,大宴十日。一日他乘著酒興,親自擊築,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隨即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此事千古傳為美談。陛下成功不忘故鄉,正是英雄本色,也必會千古傳為美談。”
李自成想起去冬進西安及回米脂祭祖時的情景,笑著問道:“漢劉邦功成還鄉,大會家鄉父老兄弟,歡笑宴飲,為何會慷慨傷懷,流出熱淚?”
“以臣妾想來,當時西漢國家草創,四夷未服,尤其北方的匈奴,兵勢強大,威逼中國。劉邦深知創業艱難,守成也很不易,所以安不忘危,樂極忽悲,泣數行下,唱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詩句。”
“你解得好,解得好。給娘娘斟酒!”
李自成因竇妃講起漢高祖《大風歌》的故事,登時就想起了滿洲兵即將南犯的警訊,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竇美儀從皇上的神色變化猜到可能是遼東有了重大軍情。她突然明白了為何今日上午皇上未到左順門樓上觀看演禮,而劉宗敏和牛金星正觀看演禮時匆匆離去。她不敢詢問一字,隻是在心中說道:
“天啊,可千萬不要出重大事故!”
又上了幾道菜,緊跟著端上來一個禦用平鍋。揭開平鍋蓋子,竇美儀和眾宮女看見裏邊盛的東西,都覺新奇。李自成又一次麵露笑容,輕聲說道:
“這就是陝西的羊肉燴餅!”
宮女們盛了兩小碗,放在皇上和竇妃麵前。李自成一聲吩咐,宮女們立刻為他換了一隻大碗。竇美儀既嫌羊肉湯的氣味太膻,也嫌那烙餅掰成的小塊太硬。但是她裝作很喜歡的樣子,麵帶微笑,好像吃得很香。她猜想著皇上必是為什麽事動了思鄉之情。當快要用畢午膳時,她用溫柔的聲音試探著問道:
“陛下,臣妾愚昧無知,今日提起來漢高祖回故鄉的事,引動了陛下的鄉思,所以比往日多飲了幾杯酒。請恕臣妾隨口妄言之罪。”
“這不怪你,孤確實思念關中。”停頓一下,他不覺帶著牢騷地說:“十個北京抵不上一個長安!”
竇美儀猛吃一驚,不明白皇上為何說出此話,但她不敢詢問,反而故作理解的樣子嫣然一笑,輕輕說道:
“陛下愛長安,定都長安,必將如唐太宗那樣成為千古開國英主!”
午膳很快結束。李自成漱口以後,隻留下王瑞芬和四個宮女侍候,回到西暖閣的裏間,坐在龍椅上,輕輕對王瑞芬吩咐一句:
“傳諭武英門內的傳宣官,羅虎來到,立刻召見。你也去壽寧宮,傳費珍娥來!”
羅虎在李自成腳前三尺遠的地方跪下,將背誦了多遍的兩句話琅琅說出:
“臣威武將軍羅虎奉召進宮,參見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含笑說道:“羅虎,又到你為孤建立大功的時候啦。孤想你已經二十一歲了……”
羅虎忽然聽見門簾響動,同時看見皇上將未說完的話停住,向門口望去。他仍然恭敬地跪在地上,不敢回頭,隨即聽見站在他背後的宮女向皇上說道:
“啟奏皇爺,待選都人費珍娥已經來到,現在殿外候旨。”
“帶她進來!”
羅虎趕快說道:“陛下有事召見宮人,臣請回避。”
“你不用回避,暫且平身,站在一旁等候。”
羅虎叩頭遵命平身,退立一旁,不敢抬頭。
片刻之間,羅虎聽見一陣環佩叮咚之聲隨著清雅的香氣,從外邊進來。羅虎更加不敢抬頭,隻看見費宮人的紅羅長裙和半遮在長裙下的繡鞋,但是他已經感到這位費宮人必有驚人之美。他頭垂得更低了。
王瑞芬退到一旁,像鴻臚官讚禮一般,嬌聲說道:
“費珍娥向皇上行禮!”
費珍娥跪下,向皇上叩頭行禮,略帶緊張地柔聲說道:
“奴婢費珍娥恭頌陛下萬壽無疆!”
李自成含笑問道:“費珍娥,你知道孤今日召見你為了何事?”
“奴婢不知。”
“你抬起頭來,聽孤口諭。”
費珍娥遵命抬起頭來,大膽地讓李自成端詳她的麵容。李自成又一次為她的美貌吃驚,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心中說道:
“將她留下!留在身邊!封她貴人!”
費珍娥迅速低下頭,避開了李自成的炯炯目光。盡管她似乎看見了對方臉上那種不同尋常的神情和溫和的微笑,但是沒有改變她的刻骨仇恨,心中暗想:
“你得意吧,你貪戀女色吧,我豈是竇美儀之輩!我為皇上和皇後報仇的日子快到了,即使被剁成肉醬也不後悔!”
李自成向低著頭的費宮人又望了一陣,轉眼瞥見禦案上攤開的山海衛一帶的輿圖,心情一變,瞟了羅虎一眼,對費珍娥說道:
“一二日內,孤對你將有重要諭旨,總望你今後不要忘孤的眷愛才好。”
費氏叩頭:“恭謝皇恩!”
召見完畢,本應命被召見者退出,但李自成一則想多看看費珍娥,一則想著向山海衛出兵的事,竟忘了命費氏退出。
王瑞芬見皇上繼續看費珍娥,在心中歎道:“又一個命中注定要在新皇上麵前蒙恩受封的人!”她輕輕地走到李自成身邊,悄悄地問:
“皇爺,請吩咐,要賞賜什麽東西?”
李自成從複雜的情緒中突然醒來,對王瑞芬輕輕搖一下頭,隨即對費珍娥說道:
“你可以回壽寧宮了,兩三天內,孤將有豐厚賞賜。”
王瑞芬提醒費珍娥:“謝恩!”
“謝恩!”費珍娥趕快說道,叩了一個頭。
趁著起身時候,費珍娥又一次大膽地抬頭向李自成看了一眼,也向旁邊站立的青年將軍的臉上掃了一眼,然後在環佩聲中轉身向外,體態婀娜地走出暖閣,而王瑞芬和隨身服侍的宮女也跟著出暖閣了。
聽見環佩聲出了暖閣,乍然間李自成心中有一種惘然若失之感,但是他馬上對自己說:“已經決定將她賞給羅虎了,縱然是天仙也不能留下!”他從片刻的茫然中醒來,命窗外的宮女去向傳宣官傳旨,速叫吳汝義進宮,然後轉望羅虎,親切地輕輕叫道:
“小虎子!”
羅虎趕快到禦前跪下,俯首聽旨。
李自成問道:“孤今日召你進宮,你知道是為了何事?”
“臣不知道,請陛下明示,有錯即改。”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道:“不是為你有錯才召見你,是為你應該褒揚。孤聽說你在通州,每日勤於練兵,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還聽說你每日練兵之暇,讀書寫字,也常與當地文士往還,向他們虛心求教。你的這些情況,在目前大順軍將領中十分難得。孤聽說後十分高興,所以特召你進宮一見。”
羅虎感動地說:“臣自幼跟隨陛下起義,所有練兵之事,整飭軍律的事,都是遵照陛下往日教導,不敢忽忘。”
李自成含笑問道:“聽說有次你的一哨人馬移防,你下令必須將駐地屋內院外打掃幹淨,又將百姓家的水缸添滿,方許離開,這件事深為百姓交口稱道。小虎子,從前孤不曾教過你,咱們老八隊可沒有這樣好,你是如何想到的?”
“陛下,臣去年進了西安,買到戚繼光的《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認真讀了,悟出許多道理。臣在通州,又從老人們口中聽到不少戚家軍的故事。前人做過的事,走過的路,俺從前不知道,現在跟著學唄。”
李自成點點頭,心中稱讚:“真好!”隨即又問道:“那替老百姓打掃清潔的事,也是跟戚繼光學的?”
“這是跟嶽飛學的。”
“跟嶽飛學的?”
“臣在西安時,有一位讀書人對臣講嶽武穆治軍的故事。他說書上記載[1],嶽飛征討群盜,夜宿什麽市鎮。第二天天色未明,將士們為主人打掃門庭,洗淨碗盆,挑滿水缸,然後開拔。這故事被臣記在心中,在通州有一哨移營時照樣行事,果然老百姓因久受官兵騷擾之苦,對這次移營的事傳為美談。”
“什麽書上寫的?”
“臣不知道。”
李自成在心中歎道:“可惜我大順軍像小虎子這樣的後生太少啦!”此時,吳汝義不知皇上叫他何事,匆匆進來跪下。李自成命他平身,在一旁坐下,然後向羅虎含笑問道:
“你知道孤為何召你進宮?”
“臣不知道。在通州哄傳吳三桂不肯投降,是不是又要打仗?”
“打仗的事今日不談,孤今日召見你是為著你的婚事!”
羅虎臉色一紅,低下頭去,心中奇怪:“皇上為什麽提到此事?”
李自成接著說:“你是孤的得力愛將,義屬君臣,情同父子。你的父親早死,母親遠在陝西。如今孤為你選擇德容兼備女子,完成你的終身大事。小虎子,你意下如何?”
羅虎俯首不言,等候皇上繼續說話。
李自成又說道:“孤方才召見的那個費宮人,才貌雙全,在數千宮女中十分罕見。孤將她賜你為妻,就在這幾天內為你成親。今日叫你進宮,就是為著此事。孤剛才故意讓你看見費宮人,可滿意麽?”
羅虎沒有做聲。李自成略感奇怪,轉過頭向吳汝義望了一眼。
吳汝義本來以為皇上很看重費珍娥,必會將費選在身邊,沒想到將她許配給羅虎為妻。皇上近一兩天命他為羅虎趕快準備一處富麗堂皇的宅第,原來就為此事!他便對羅虎說道:
“羅虎,陛下恩賜你美女為妻,還不趕快叩頭謝恩!”
羅虎繼續沉默,想著那花白頭發、從年輕就守寡、吃盡了苦難的母親,不由得兩眼充滿熱淚。
李自成以為羅虎是年輕害羞,不好意思說話,會心地微微一笑,又說道:
“自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恰好我大順軍又進了北京,由孤主持為你完婚,正是時候。國恩家慶,雙喜臨門,何況孤念你在孤身邊長大,自幼忠心耿耿,屢立戰功,所以將宮中一位仙女般模樣的美女賜你為妻。像這樣如花美眷,世上少有。你心中可喜歡麽?”
羅虎不怕皇上對他怪罪,大膽回奏:“請陛下恕罪,臣知道費宮人十分貌美,又有文才,隻因臣為孝順寡母著想,寧願娶一個不美也不醜的農家女子為妻,也不要娶一個從皇宮中出身的天仙美女。”
李自成笑道:“常言道,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費珍娥雖然有花容月貌,可是一嫁給你,便成了你家媳婦,如何敢不孝順你的母親?”
“陛下知道,臣家是幾代佃戶。臣母早年討飯時,右腿被狼狗咬傷,走路一瘸一瘸,臉上還有一些麻子。自古兒不嫌娘醜,可是費宮人能尊敬臣母麽?她肯行孝麽?她肯洗衣做飯麽?臣母隻有我這一個兒子,我可不能讓她受媳婦的白眼。這妻子臣不敢要!請陛下恕臣違命之罪!”
李自成聽了羅虎的誠懇陳詞不能不心中感動,但是轉念一想,不覺大笑。
“小虎子,孤既欽賜婚配,這事豈不想到?你放心,孤定要使你母親享福,使費宮人在你母親前做一個孝順媳婦!”他轉望吳汝義:“子宜,孤命你為小虎子準備一處很好的公館,一應陳設,都要講究。你可準備得有了眉目?”
吳汝義站起來說:“為羅虎尋找的公館已經就緒,是一處世襲侯府的新蓋府第。各種陳設,都會在三四天內布置齊備。”
“你果然會辦事兒!你今日趕快差人去壽寧宮問明費珍娥的生辰八字,再將羅虎的生辰八字,都告宋軍師,由軍師手下的官兒們替他們合一合八字,明日就換庚帖,擇定拜堂吉日,越快越好。”說著,李自成又轉向羅虎,“小虎子,你對母親有如此孝心,實在可嘉。自古道: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所以真正的忠臣必是孝子,從你的身上可以證明。但你的擔心可以不必。你立過許多大功。孤昨日在心中已經決定,提前封你為潼關伯,同時晉升你為製將軍。在賜你封爵時,也封你母親為相應品級的誥命夫人。你是新朝伯爺,你母親是誥命夫人。費宮人縱然美如天仙,豈敢輕視婆母?”李自成忽然哈哈大笑,問道,“小虎子,你還怕新媳婦不肯孝順貧窮的婆母嗎?”
羅虎俯地叩頭,哽咽說:“陛下想得如此周到,臣不敢再有顧慮。臣母如蒙誥封,臣縱然戰死沙場,也難報皇恩於萬一!”
李自成聽羅虎說出“戰死沙場”的話,微微覺得不吉,望著吳汝義說道:
“子宜,你帶羅虎下去,速去準備一切!”
這天下午,關於是否應該對吳三桂用兵的事,分別在兩個地方進行密商。一個是劉宗敏住的地方,統共不到十個人,都是製將軍。李侔既是製將軍,又是李岩的兄弟,在劉宗敏眼中是一位文武雙全、較有分量的人物,自然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另一個地方是在軍師府的一座小院中。堂屋裏坐著宋獻策、李岩、牛金星和兵政府尚書喻上猷、文諭院掌院學士顧君恩。按照一般道理,文諭院與軍事無關,顧君恩參預會議卻是另有道理。在襄陽時,顧的“先占西安”之策,被李自成采納了。在西安建立大順朝時,李自成命喻上猷做兵政府尚書,而沒有用顧君恩。這是因為喻上猷在明朝做過兵科給事中和高級官吏,聲望較高,而顧在明朝僅僅是一個生員,沒有官職,同喻的資曆和聲望不能相比。另外李自成看出他生性浮躁,不宜做兵政府尚書;作為彌補,命他做文諭院掌院學士,特準他參預重要的軍事密議。
當兩個地方舉行機密會議時,李自成自己也在不停地想著對策。他有時細看京東各州縣和山海衛一帶的地圖,有時從禦案邊突然站起,在暖閣中走來走去,有時不自覺地從心中發出來無聲的問話:
“立刻就東征麽?趁東虜來犯之前就打敗吳三桂麽?……”
他正想差人分別去首總將軍府和軍師府詢問會議結果,忽然雙喜進來跪下,雙手將一個密封的緊急文書呈上。李自成問道:
“是什麽緊急文書?”
“回陛下,兒臣聽說是吳三桂給軍師府送來一封火急文書,宋軍師和牛丞相看過以後,立刻命書記官抄一份轉給汝侯,將原件密封,差一中軍,送來宮中,囑兒臣立即轉呈禦前。”
一聽說是吳三桂從山海關來的緊急文書,李自成馬上就想著是不是關於投降的事?是降還是不降?……他一邊胡亂猜想,一邊匆匆拆封。他從大封套中抽出來一個略小的封套,上邊用恭楷書寫:
敬請
宋軍師大人閱後賜轉
吳兩環老將軍大人鈞啟
大明關寧總兵平西伯行轅緘
李自成一看信封上所用的稱謂就不禁動怒,但是還猜不到信的內容。他一邊匆匆打開吳三桂給他父親吳襄的家書,一邊在心中說道:
“他仍自稱大明平西伯,十分可惡。分明是已無投降之意,又給他父親來封信,何意?”
他抽出吳三桂給他父親的家書,看了一遍,氣得臉色都變了,手指也微微打顫。他又將要緊的話重看一遍。雖然信中用了一些典故,他不能全懂,但基本意思是明白的:他要造反!他將書信向案上一拋,猛捶一拳,脫口而出地罵了一句:
“可惡!膽敢如此不恭!”
李雙喜猛吃一驚,抬起頭來。李自成不等他開口說話,命他叫傳宣官分頭去叫正在商議軍事機密的文武大臣火速進宮,都來禦前議事。
“遵旨!”
李自成重新拿起吳三桂的書信,再看一遍。那信上寫道:
不肖男三桂泣血再拜,謹上父親大人膝下:兒以父蔭,熟聞義訓,得待罪戎行,日夜勵誌,冀得一當,以酬聖眷。近日邊警方急,寧遠巨鎮,為國門戶,附近衛所淪陷幾盡。兒方嚐膽臥薪,力圖恢複,不意李賊猖獗,犯我神京。兒奉先皇密詔,棄地勤王。無奈先皇有棄地不棄民之嚴旨,兒隻得攜遼民數十萬眾入關,士民顛沛於道路,將士遲滯於荒原,使兒不能率輕騎星夜趕程,坐失戎機。兒竊思居庸天險,可為屏障,而京師藉天子威靈,朝野奮起,必可堅守待援。不意我國無人,望風而靡。迨兒進山海關時,賊已過居庸而南矣,良可痛心!
吾父督理禦營,勢非小弱;巍巍萬雉,何至一二日內便已失墮?兒欲卷甲赴闕,事已後期,可悲,可恨!
側聞聖主晏駕,臣民戮辱,不勝眥裂。竊意吾父素負忠義,大勢雖去,猶當奮椎一擊,誓不俱生。不則刎頸闕下,以殉國難,使兒縞素號慟,誓複不共戴天之仇,不濟則以死繼之,豈非忠孝媲美乎!不料我父隱忍偷生,負君降賊,來書諄諄,訓以非義,既無孝寬禦寇之才,複愧平原罵賊之勇。夫元直柔弱,為母罪人;王陵、趙苞二公,並著英烈。我父赫赫宿將,矯矯王臣,反愧巾幗女子!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男三桂再百拜。
李自成看畢,在心中對自己說:“不能再等待啦,馬上出兵!趁東虜來犯之前……”
他轉望禦案,“砰”的一聲,又在吳三桂的家書上捶了一拳。 <hr/>
[1]書上記載——見於南宋周密所著《齊東野語》卷二十《嶽武穆禦軍》條中。
李自成說:“同二虎探得的情況一樣,吳三桂不願投降,決定頑抗。如今他沒有公然為崇禎帝後發喪,也沒有馳檄遠近,公然表明與我為敵,隻是意在緩兵,等待滿洲動靜。目前這種局勢,兩位軍師看得很透。獻策,說說你的看法。”
宋獻策對劉宗敏和牛金墾說道:“按道理,吳三桂接到我皇諭降的書信與犒軍錢物,應有一封謝表。他知道北京將於初六舉行登極大典,縱然不親自前來,也應差遣專使,恭捧賀表,隨唐通來京。然而這兩件應做的事他都沒做,隻是口頭上囑咐欽使,說他感激李王盛意,無意同李王為敵。至於降與不降,他推說他手下的文武要員連日會議,意見不一,使他不能夠在頃刻中斷然決定。他還說,他原是奉旨入關勤王,不料北京已失,崇禎皇帝殉國,全軍痛心。他若斷然降順李王,恐怕遼東將士不服,所以他請求稍緩數日,容他與手下文武們繼續商議。”
劉宗敏罵道:“他媽的,這是緩兵之計,故意拖延時間!”
牛金星接著向皇上說道:“請陛下恕臣料事不周之罪。臣以常理度之,吳三桂必降無疑,不意他憑恃山海孤城,竟敢拒降!”他轉向宋獻策和李岩說道:“吳三桂沒有差專使捧送降表來京,已是悖逆;竟然受到我皇犒軍厚賜,也不回一封書子以表感謝,殊為無禮!”
劉宗敏問:“吳三桂要投降滿洲麽?”
宋獻策回答:“他另有如意算盤。以愚見揣度,他目前還沒有投降滿洲之意。”
劉宗敏恨恨地說:“他媽的,他打的什麽鬼算盤?”
宋獻策說道:“吳三桂的如意算盤是,滿兵進長城後,在北京近郊同我大順軍發生大戰,而他在山海關按兵不動,養精蓄銳,坐收漁人之利。此為吳三桂之上策。退而求其次,他也不投降滿洲人,隻向滿洲求援,借兵複國,為君父複仇。倘若此計得逞,雖然以後得以土地、歲幣報答東虜,但他仍會得到一個明朝的複國功臣之名。當然這是中策。為吳三桂設想,最下策是投降滿洲,不但以後永遠受製東虜,且留下萬世罵名。以愚見判斷,吳三桂手中有數萬精兵,不缺軍糧,不到無路可走,他不會投降滿洲。”
劉宗敏又問:“軍師有何主張?”
宋獻策淡淡一笑,說道:“我以為此時最可慮者不是吳三桂,而是東虜南犯,所以剛才已經勸諫皇上,對吳三桂暫示寬容,不必逼得過緊。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目前我國家草創,根基未固,東虜突然乘機南犯,其誌絕不在小。去年老憨突然死去,多爾袞扶皇太極的六歲幼子繼位,自為攝政。以獻策愚見看來,多爾袞必將繼承皇太極遺誌,大舉南犯。一則可以為恢複金朝盛世的局麵打好根基,二則可以鞏固他的攝政地位。所以我反複思考,目前我國家的真正強敵是多爾袞,不是吳三桂。”
劉宗敏和大順朝的許多將領一樣,多年來總在同明軍作戰,沒有考慮過滿洲人的問題,更不能理解在崇禎亡國之後,主要對手已變成了以多爾袞為代表的滿洲朝廷。他轉向李自成:
“陛下,你如何決定?”
李自成在初聽到軍師所奏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後,確實十分震怒,將禦案一拍,罵道:“豈有此理!”但是他在盛怒之下能夠自我控製,迅速地恢複冷靜,思考了東征問題。此刻他的主意差不多已經定了,向正副軍師問道:
“你們的意見如何?”
宋獻策知道皇上的主意是出兵討伐,站起來說:“微臣望陛下對吳三桂用兵之事慎重為上,隻可容忍,施用羈縻之策。他不投降滿洲,就是我朝之利。隻要我們打敗滿洲來犯之兵,吳三桂定會來降。”
“林泉有何意見?”李自成又向李岩問道。
李岩回答說:“臣也望陛下慎重。”
李自成又問劉宗敏:“捷軒有何主張?”
劉宗敏望著宋獻策問:“據你看來,目前吳三桂同滿洲人有了勾結沒有?”
宋獻策說:“據目前探報,吳三桂同滿洲人尚無勾結。”
“既然這樣,”劉宗敏說道,“我認為滿洲人尚在沈陽,距我較遠,也尚在調集兵馬;可是吳三桂手中有數萬精兵,占據山海衛,離我隻有數百裏路,可以說近在身邊,實是我大順朝心腹之患。據我判斷,不出數日,吳三桂在山海衛準備就緒,必將傳檄各地,聲言為崇禎帝後複仇,以恢複明朝江山為號召。到那時,畿輔州縣響應,到處紛紛起兵,與我為敵,南方各省也會跟著響應。所以我的意見是,乘滿洲兵尚未南犯,先將吳三桂一戰擊潰。消滅了吳三桂,奪取了山海關,可以使滿洲人不敢南犯,明朝的南方各將領聞之喪膽,畿輔各州縣都不敢輕舉妄動。此事不可拖延,謹防夜長夢多。對吳三桂用兵之事務要火速,要趕在滿洲人來犯之前將他打敗。”
李自成頻頻點頭,又向牛金星問道:“牛先生有何主張?”
牛金星慌忙站起來說:“陛下,今日之事,所係非輕,難於倉猝決定。請容臣與兩位軍師退下後仔細討論,務求斟酌得當,然後奏聞。捷軒身經百戰,胸富韜略,剛才所言,堪稱宏論卓識,非臣所及。隻是如必要用兵,也請侯爺回去與幾位心腹大將一起密議,熟籌方略。俟文武重臣們分別討論之後,再舉行禦前會議。陛下天縱英明,遠非群臣所及,如此安危大計,總要斷自聖衷。”
李自成向劉宗敏看了一眼,見宗敏也沒有別的意見,隨即說道:
“就這樣吧,今日下午由捷軒同補之召集李友等幾位將領一起商議,丞相和兩位軍師加上喻上猷、顧君恩一起詳議,晚上一同來武英殿麵奏。”
劉宗敏問道:“皇上,原來安排初六日舉行登極大典,可是眼下應該火速部署軍事,準備大軍出征。事情千頭萬緒,哪有時間準備登極?”
李自成心中猶豫,轉望軍師。
宋獻策說:“本來四月初六、初八、初十、十二,都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擇定初六登極。如今既然軍情有變,不妨改為初八日登極。在這數日內,一邊準備,一邊等候吳三桂的消息。倘若吳三桂有了賀表,軍情緩和,初八日登極大典如期舉行,不再延期。”
李自成隻怕來北京登極的大事吹了,心中猶豫,轉望牛金星。
牛金星說:“軍師所言,頗為妥帖。既然唐通等說吳三桂正在與他手下文武商議投降之事,兩三日內應有結果,等一等消息也好。”
李自成說道:“孤同意改為初八日登極,可以由內閣傳諭各衙門文武百官知道,隻說演禮尚不很熟,不要提軍情一字。”
眾文武叩頭退出以後,吳汝義隨即進來,在禦前跪下說道:
“啟奏陛下,羅虎已經從通州來到,現同親兵們在午門前朝房中休息,等候召見。”
“他來了好,好。你先安排他們用膳。午膳後,孤須稍事休息,準在未時一刻,你帶羅虎到武英殿見我。”
吳汝義伏地叩頭之後,正要退出,李自成又吩咐說:
“將金銀寶物運回長安的事,你要火速準備,不可遲誤。幾日之內,一定得把運送金銀的事準備停當!”
吳汝義乘機問道:“為何如此火急?”
李自成小聲說:“恐怕免不了一場惡戰,不可不預作準備。不過,這話不可泄露,你自己心中有數好啦。”
吳汝義不敢再問,心情忽然沉重,恭敬退出。
進北京以來,李自成從沒有像今日上午這樣心情鬱悶和沉重。在由文華殿回武英殿的路上,他吩咐雙喜,立刻差人去兵政府職方司將京東各府州縣和山海衛一帶的輿圖取來,備他閱覽。到了武英殿西暖閣剛剛坐下,王瑞芬體態輕盈地進來,跪在他麵前奏道:
“啟奏皇爺,娘娘說皇爺昨夜睡眠欠安,如今還不到午膳時刻,請聖駕回寢宮休息。”
李自成問道:“你們剛才可服侍娘娘在右順門樓上觀看百官演禮了麽?”
王瑞芬抬起頭來含笑回答:“蒙皇上聖恩特許,奴婢率宮女們服侍娘娘在右順門樓上觀看演禮。想著後天就要舉行登極大典,舉國歡騰,天下更新,娘娘和宮女們無不心花怒放,巴不得明日就是四月初六。”
李自成聽了王瑞芬的話,想著局勢的意外變化,想著她們還不知道登極大典已經改期為初八,連初八也有些渺茫,勉強含笑說道:
“你快告訴在殿外侍候的太監們,去傳諭禦膳房,午膳孤想吃羊肉燴餅。還有,午膳時命西安來的樂工奏樂。”
王瑞芬答應一聲“遵旨”,正要叩頭退出,李自成又說道:
“你差一宮女,去壽寧宮傳諭費珍娥前來。”
王瑞芬心中一動,問道:“皇爺,是傳費珍娥沐浴熏衣,好生打扮,晚膳後來寢宮?”
“命她午膳後到武英殿來。”
“午膳後麽?”王瑞芬又問,怕自己聽錯時間。
“交未時以後前來。”
王瑞芬覺得奇怪,但是不敢再問,回到仁智殿寢宮,將皇上要在武英殿稍坐片刻以及命她去傳諭費珍娥的事,都向竇妃奏明,然後往壽寧宮去了。
竇美儀從右順門回來後,一直有一種不祥的感覺。她很想知道朝廷上到底出了什麽大事,所以才命王瑞芬去武英殿請聖駕回後宮休息,以觀動靜。如今皇上要一個人在武英殿稍坐片刻,分明是心中煩悶,需要獨自思慮大事。但是後天就要舉行登極大典,有何事忽然使皇上心中煩惱?
過了一陣,王瑞芬從壽寧宮傳旨回來,先到武英殿向皇上複命,然後回仁智殿寢宮向竇妃稟報。竇妃含笑問道:
“費珍娥接旨之後是不是十分高興?”
“娘娘,費珍娥臉上看不出有一絲笑容。”
“你回來向陛下複命,陛下又說了什麽話?”
“皇上正在用心看一本攤在禦案上的輿圖,隻是‘哦’了一聲,沒有別的吩咐。旁邊放著另一本輿圖尚未打開。娘娘,眼下皇上正忙於準備登極,怎麽有閑工夫查閱輿圖?”
竇妃很覺詫異,但是她掩飾了心中的不安,淡淡地微笑說:
“皇上是天下之主。古人說,‘四海之內,莫非王土’。他於百忙中查閱輿圖,也是應有之事。……啊,我們隻管說話,皇上用午膳的時候到了。”
李自成已經從西暖閣出來。大案上已經擺了二十幾樣葷素菜肴。丹墀上開始奏樂。今天由西安來的樂工奏樂,不但用了大鑼大鼓、鐃、鈸、笛,還用了嗩呐。演奏起來,樂聲雄壯,高亢嘹亮,很像凱旋時在原野上奏的軍樂。竇妃對這樣的音樂很不習慣,尤其感到嗩呐聲刺耳。但是她裝作很願欣賞的神情,桃花色的麵頰上掛著微笑。本來妃子服侍禦膳,一般是立在身邊,李自成特命她坐下陪膳。
“這鼓樂你喜歡聽麽?”
“臣妾生長於深宮之中,今日有幸聽關中來的樂工演奏此樂,可以想象陛下百戰雄風,所以十分愛聽。”
“不知為何,孤今日忽然思念故鄉,所以命西安來的樂工奏樂。”
“陛下大功告成,猶念念不忘故鄉,這也是人之常情。漢高祖大功告成之後,回到故鄉,大宴十日。一日他乘著酒興,親自擊築,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隨即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此事千古傳為美談。陛下成功不忘故鄉,正是英雄本色,也必會千古傳為美談。”
李自成想起去冬進西安及回米脂祭祖時的情景,笑著問道:“漢劉邦功成還鄉,大會家鄉父老兄弟,歡笑宴飲,為何會慷慨傷懷,流出熱淚?”
“以臣妾想來,當時西漢國家草創,四夷未服,尤其北方的匈奴,兵勢強大,威逼中國。劉邦深知創業艱難,守成也很不易,所以安不忘危,樂極忽悲,泣數行下,唱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詩句。”
“你解得好,解得好。給娘娘斟酒!”
李自成因竇妃講起漢高祖《大風歌》的故事,登時就想起了滿洲兵即將南犯的警訊,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竇美儀從皇上的神色變化猜到可能是遼東有了重大軍情。她突然明白了為何今日上午皇上未到左順門樓上觀看演禮,而劉宗敏和牛金星正觀看演禮時匆匆離去。她不敢詢問一字,隻是在心中說道:
“天啊,可千萬不要出重大事故!”
又上了幾道菜,緊跟著端上來一個禦用平鍋。揭開平鍋蓋子,竇美儀和眾宮女看見裏邊盛的東西,都覺新奇。李自成又一次麵露笑容,輕聲說道:
“這就是陝西的羊肉燴餅!”
宮女們盛了兩小碗,放在皇上和竇妃麵前。李自成一聲吩咐,宮女們立刻為他換了一隻大碗。竇美儀既嫌羊肉湯的氣味太膻,也嫌那烙餅掰成的小塊太硬。但是她裝作很喜歡的樣子,麵帶微笑,好像吃得很香。她猜想著皇上必是為什麽事動了思鄉之情。當快要用畢午膳時,她用溫柔的聲音試探著問道:
“陛下,臣妾愚昧無知,今日提起來漢高祖回故鄉的事,引動了陛下的鄉思,所以比往日多飲了幾杯酒。請恕臣妾隨口妄言之罪。”
“這不怪你,孤確實思念關中。”停頓一下,他不覺帶著牢騷地說:“十個北京抵不上一個長安!”
竇美儀猛吃一驚,不明白皇上為何說出此話,但她不敢詢問,反而故作理解的樣子嫣然一笑,輕輕說道:
“陛下愛長安,定都長安,必將如唐太宗那樣成為千古開國英主!”
午膳很快結束。李自成漱口以後,隻留下王瑞芬和四個宮女侍候,回到西暖閣的裏間,坐在龍椅上,輕輕對王瑞芬吩咐一句:
“傳諭武英門內的傳宣官,羅虎來到,立刻召見。你也去壽寧宮,傳費珍娥來!”
羅虎在李自成腳前三尺遠的地方跪下,將背誦了多遍的兩句話琅琅說出:
“臣威武將軍羅虎奉召進宮,參見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含笑說道:“羅虎,又到你為孤建立大功的時候啦。孤想你已經二十一歲了……”
羅虎忽然聽見門簾響動,同時看見皇上將未說完的話停住,向門口望去。他仍然恭敬地跪在地上,不敢回頭,隨即聽見站在他背後的宮女向皇上說道:
“啟奏皇爺,待選都人費珍娥已經來到,現在殿外候旨。”
“帶她進來!”
羅虎趕快說道:“陛下有事召見宮人,臣請回避。”
“你不用回避,暫且平身,站在一旁等候。”
羅虎叩頭遵命平身,退立一旁,不敢抬頭。
片刻之間,羅虎聽見一陣環佩叮咚之聲隨著清雅的香氣,從外邊進來。羅虎更加不敢抬頭,隻看見費宮人的紅羅長裙和半遮在長裙下的繡鞋,但是他已經感到這位費宮人必有驚人之美。他頭垂得更低了。
王瑞芬退到一旁,像鴻臚官讚禮一般,嬌聲說道:
“費珍娥向皇上行禮!”
費珍娥跪下,向皇上叩頭行禮,略帶緊張地柔聲說道:
“奴婢費珍娥恭頌陛下萬壽無疆!”
李自成含笑問道:“費珍娥,你知道孤今日召見你為了何事?”
“奴婢不知。”
“你抬起頭來,聽孤口諭。”
費珍娥遵命抬起頭來,大膽地讓李自成端詳她的麵容。李自成又一次為她的美貌吃驚,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心中說道:
“將她留下!留在身邊!封她貴人!”
費珍娥迅速低下頭,避開了李自成的炯炯目光。盡管她似乎看見了對方臉上那種不同尋常的神情和溫和的微笑,但是沒有改變她的刻骨仇恨,心中暗想:
“你得意吧,你貪戀女色吧,我豈是竇美儀之輩!我為皇上和皇後報仇的日子快到了,即使被剁成肉醬也不後悔!”
李自成向低著頭的費宮人又望了一陣,轉眼瞥見禦案上攤開的山海衛一帶的輿圖,心情一變,瞟了羅虎一眼,對費珍娥說道:
“一二日內,孤對你將有重要諭旨,總望你今後不要忘孤的眷愛才好。”
費氏叩頭:“恭謝皇恩!”
召見完畢,本應命被召見者退出,但李自成一則想多看看費珍娥,一則想著向山海衛出兵的事,竟忘了命費氏退出。
王瑞芬見皇上繼續看費珍娥,在心中歎道:“又一個命中注定要在新皇上麵前蒙恩受封的人!”她輕輕地走到李自成身邊,悄悄地問:
“皇爺,請吩咐,要賞賜什麽東西?”
李自成從複雜的情緒中突然醒來,對王瑞芬輕輕搖一下頭,隨即對費珍娥說道:
“你可以回壽寧宮了,兩三天內,孤將有豐厚賞賜。”
王瑞芬提醒費珍娥:“謝恩!”
“謝恩!”費珍娥趕快說道,叩了一個頭。
趁著起身時候,費珍娥又一次大膽地抬頭向李自成看了一眼,也向旁邊站立的青年將軍的臉上掃了一眼,然後在環佩聲中轉身向外,體態婀娜地走出暖閣,而王瑞芬和隨身服侍的宮女也跟著出暖閣了。
聽見環佩聲出了暖閣,乍然間李自成心中有一種惘然若失之感,但是他馬上對自己說:“已經決定將她賞給羅虎了,縱然是天仙也不能留下!”他從片刻的茫然中醒來,命窗外的宮女去向傳宣官傳旨,速叫吳汝義進宮,然後轉望羅虎,親切地輕輕叫道:
“小虎子!”
羅虎趕快到禦前跪下,俯首聽旨。
李自成問道:“孤今日召你進宮,你知道是為了何事?”
“臣不知道,請陛下明示,有錯即改。”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道:“不是為你有錯才召見你,是為你應該褒揚。孤聽說你在通州,每日勤於練兵,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還聽說你每日練兵之暇,讀書寫字,也常與當地文士往還,向他們虛心求教。你的這些情況,在目前大順軍將領中十分難得。孤聽說後十分高興,所以特召你進宮一見。”
羅虎感動地說:“臣自幼跟隨陛下起義,所有練兵之事,整飭軍律的事,都是遵照陛下往日教導,不敢忽忘。”
李自成含笑問道:“聽說有次你的一哨人馬移防,你下令必須將駐地屋內院外打掃幹淨,又將百姓家的水缸添滿,方許離開,這件事深為百姓交口稱道。小虎子,從前孤不曾教過你,咱們老八隊可沒有這樣好,你是如何想到的?”
“陛下,臣去年進了西安,買到戚繼光的《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認真讀了,悟出許多道理。臣在通州,又從老人們口中聽到不少戚家軍的故事。前人做過的事,走過的路,俺從前不知道,現在跟著學唄。”
李自成點點頭,心中稱讚:“真好!”隨即又問道:“那替老百姓打掃清潔的事,也是跟戚繼光學的?”
“這是跟嶽飛學的。”
“跟嶽飛學的?”
“臣在西安時,有一位讀書人對臣講嶽武穆治軍的故事。他說書上記載[1],嶽飛征討群盜,夜宿什麽市鎮。第二天天色未明,將士們為主人打掃門庭,洗淨碗盆,挑滿水缸,然後開拔。這故事被臣記在心中,在通州有一哨移營時照樣行事,果然老百姓因久受官兵騷擾之苦,對這次移營的事傳為美談。”
“什麽書上寫的?”
“臣不知道。”
李自成在心中歎道:“可惜我大順軍像小虎子這樣的後生太少啦!”此時,吳汝義不知皇上叫他何事,匆匆進來跪下。李自成命他平身,在一旁坐下,然後向羅虎含笑問道:
“你知道孤為何召你進宮?”
“臣不知道。在通州哄傳吳三桂不肯投降,是不是又要打仗?”
“打仗的事今日不談,孤今日召見你是為著你的婚事!”
羅虎臉色一紅,低下頭去,心中奇怪:“皇上為什麽提到此事?”
李自成接著說:“你是孤的得力愛將,義屬君臣,情同父子。你的父親早死,母親遠在陝西。如今孤為你選擇德容兼備女子,完成你的終身大事。小虎子,你意下如何?”
羅虎俯首不言,等候皇上繼續說話。
李自成又說道:“孤方才召見的那個費宮人,才貌雙全,在數千宮女中十分罕見。孤將她賜你為妻,就在這幾天內為你成親。今日叫你進宮,就是為著此事。孤剛才故意讓你看見費宮人,可滿意麽?”
羅虎沒有做聲。李自成略感奇怪,轉過頭向吳汝義望了一眼。
吳汝義本來以為皇上很看重費珍娥,必會將費選在身邊,沒想到將她許配給羅虎為妻。皇上近一兩天命他為羅虎趕快準備一處富麗堂皇的宅第,原來就為此事!他便對羅虎說道:
“羅虎,陛下恩賜你美女為妻,還不趕快叩頭謝恩!”
羅虎繼續沉默,想著那花白頭發、從年輕就守寡、吃盡了苦難的母親,不由得兩眼充滿熱淚。
李自成以為羅虎是年輕害羞,不好意思說話,會心地微微一笑,又說道:
“自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恰好我大順軍又進了北京,由孤主持為你完婚,正是時候。國恩家慶,雙喜臨門,何況孤念你在孤身邊長大,自幼忠心耿耿,屢立戰功,所以將宮中一位仙女般模樣的美女賜你為妻。像這樣如花美眷,世上少有。你心中可喜歡麽?”
羅虎不怕皇上對他怪罪,大膽回奏:“請陛下恕罪,臣知道費宮人十分貌美,又有文才,隻因臣為孝順寡母著想,寧願娶一個不美也不醜的農家女子為妻,也不要娶一個從皇宮中出身的天仙美女。”
李自成笑道:“常言道,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費珍娥雖然有花容月貌,可是一嫁給你,便成了你家媳婦,如何敢不孝順你的母親?”
“陛下知道,臣家是幾代佃戶。臣母早年討飯時,右腿被狼狗咬傷,走路一瘸一瘸,臉上還有一些麻子。自古兒不嫌娘醜,可是費宮人能尊敬臣母麽?她肯行孝麽?她肯洗衣做飯麽?臣母隻有我這一個兒子,我可不能讓她受媳婦的白眼。這妻子臣不敢要!請陛下恕臣違命之罪!”
李自成聽了羅虎的誠懇陳詞不能不心中感動,但是轉念一想,不覺大笑。
“小虎子,孤既欽賜婚配,這事豈不想到?你放心,孤定要使你母親享福,使費宮人在你母親前做一個孝順媳婦!”他轉望吳汝義:“子宜,孤命你為小虎子準備一處很好的公館,一應陳設,都要講究。你可準備得有了眉目?”
吳汝義站起來說:“為羅虎尋找的公館已經就緒,是一處世襲侯府的新蓋府第。各種陳設,都會在三四天內布置齊備。”
“你果然會辦事兒!你今日趕快差人去壽寧宮問明費珍娥的生辰八字,再將羅虎的生辰八字,都告宋軍師,由軍師手下的官兒們替他們合一合八字,明日就換庚帖,擇定拜堂吉日,越快越好。”說著,李自成又轉向羅虎,“小虎子,你對母親有如此孝心,實在可嘉。自古道: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所以真正的忠臣必是孝子,從你的身上可以證明。但你的擔心可以不必。你立過許多大功。孤昨日在心中已經決定,提前封你為潼關伯,同時晉升你為製將軍。在賜你封爵時,也封你母親為相應品級的誥命夫人。你是新朝伯爺,你母親是誥命夫人。費宮人縱然美如天仙,豈敢輕視婆母?”李自成忽然哈哈大笑,問道,“小虎子,你還怕新媳婦不肯孝順貧窮的婆母嗎?”
羅虎俯地叩頭,哽咽說:“陛下想得如此周到,臣不敢再有顧慮。臣母如蒙誥封,臣縱然戰死沙場,也難報皇恩於萬一!”
李自成聽羅虎說出“戰死沙場”的話,微微覺得不吉,望著吳汝義說道:
“子宜,你帶羅虎下去,速去準備一切!”
這天下午,關於是否應該對吳三桂用兵的事,分別在兩個地方進行密商。一個是劉宗敏住的地方,統共不到十個人,都是製將軍。李侔既是製將軍,又是李岩的兄弟,在劉宗敏眼中是一位文武雙全、較有分量的人物,自然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另一個地方是在軍師府的一座小院中。堂屋裏坐著宋獻策、李岩、牛金星和兵政府尚書喻上猷、文諭院掌院學士顧君恩。按照一般道理,文諭院與軍事無關,顧君恩參預會議卻是另有道理。在襄陽時,顧的“先占西安”之策,被李自成采納了。在西安建立大順朝時,李自成命喻上猷做兵政府尚書,而沒有用顧君恩。這是因為喻上猷在明朝做過兵科給事中和高級官吏,聲望較高,而顧在明朝僅僅是一個生員,沒有官職,同喻的資曆和聲望不能相比。另外李自成看出他生性浮躁,不宜做兵政府尚書;作為彌補,命他做文諭院掌院學士,特準他參預重要的軍事密議。
當兩個地方舉行機密會議時,李自成自己也在不停地想著對策。他有時細看京東各州縣和山海衛一帶的地圖,有時從禦案邊突然站起,在暖閣中走來走去,有時不自覺地從心中發出來無聲的問話:
“立刻就東征麽?趁東虜來犯之前就打敗吳三桂麽?……”
他正想差人分別去首總將軍府和軍師府詢問會議結果,忽然雙喜進來跪下,雙手將一個密封的緊急文書呈上。李自成問道:
“是什麽緊急文書?”
“回陛下,兒臣聽說是吳三桂給軍師府送來一封火急文書,宋軍師和牛丞相看過以後,立刻命書記官抄一份轉給汝侯,將原件密封,差一中軍,送來宮中,囑兒臣立即轉呈禦前。”
一聽說是吳三桂從山海關來的緊急文書,李自成馬上就想著是不是關於投降的事?是降還是不降?……他一邊胡亂猜想,一邊匆匆拆封。他從大封套中抽出來一個略小的封套,上邊用恭楷書寫:
敬請
宋軍師大人閱後賜轉
吳兩環老將軍大人鈞啟
大明關寧總兵平西伯行轅緘
李自成一看信封上所用的稱謂就不禁動怒,但是還猜不到信的內容。他一邊匆匆打開吳三桂給他父親吳襄的家書,一邊在心中說道:
“他仍自稱大明平西伯,十分可惡。分明是已無投降之意,又給他父親來封信,何意?”
他抽出吳三桂給他父親的家書,看了一遍,氣得臉色都變了,手指也微微打顫。他又將要緊的話重看一遍。雖然信中用了一些典故,他不能全懂,但基本意思是明白的:他要造反!他將書信向案上一拋,猛捶一拳,脫口而出地罵了一句:
“可惡!膽敢如此不恭!”
李雙喜猛吃一驚,抬起頭來。李自成不等他開口說話,命他叫傳宣官分頭去叫正在商議軍事機密的文武大臣火速進宮,都來禦前議事。
“遵旨!”
李自成重新拿起吳三桂的書信,再看一遍。那信上寫道:
不肖男三桂泣血再拜,謹上父親大人膝下:兒以父蔭,熟聞義訓,得待罪戎行,日夜勵誌,冀得一當,以酬聖眷。近日邊警方急,寧遠巨鎮,為國門戶,附近衛所淪陷幾盡。兒方嚐膽臥薪,力圖恢複,不意李賊猖獗,犯我神京。兒奉先皇密詔,棄地勤王。無奈先皇有棄地不棄民之嚴旨,兒隻得攜遼民數十萬眾入關,士民顛沛於道路,將士遲滯於荒原,使兒不能率輕騎星夜趕程,坐失戎機。兒竊思居庸天險,可為屏障,而京師藉天子威靈,朝野奮起,必可堅守待援。不意我國無人,望風而靡。迨兒進山海關時,賊已過居庸而南矣,良可痛心!
吾父督理禦營,勢非小弱;巍巍萬雉,何至一二日內便已失墮?兒欲卷甲赴闕,事已後期,可悲,可恨!
側聞聖主晏駕,臣民戮辱,不勝眥裂。竊意吾父素負忠義,大勢雖去,猶當奮椎一擊,誓不俱生。不則刎頸闕下,以殉國難,使兒縞素號慟,誓複不共戴天之仇,不濟則以死繼之,豈非忠孝媲美乎!不料我父隱忍偷生,負君降賊,來書諄諄,訓以非義,既無孝寬禦寇之才,複愧平原罵賊之勇。夫元直柔弱,為母罪人;王陵、趙苞二公,並著英烈。我父赫赫宿將,矯矯王臣,反愧巾幗女子!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男三桂再百拜。
李自成看畢,在心中對自己說:“不能再等待啦,馬上出兵!趁東虜來犯之前……”
他轉望禦案,“砰”的一聲,又在吳三桂的家書上捶了一拳。 <hr/>
[1]書上記載——見於南宋周密所著《齊東野語》卷二十《嶽武穆禦軍》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