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從高台上跳下。


    哢。。。


    手起刀落,人屠刀依舊是殺人不沾血。


    象征性的,給三眼刀兒來了一個人頭落地。


    “打倒羽縉之!”


    “打倒羽縉之!”


    。。。


    反對的聲浪依舊是一波一波地湧來,令得逐日也是有些頭皮發麻。


    “唉。。。”


    一聲長歎。逐日忽然是感到蒼涼。為了三眼刀兒,也是為陳縉之。


    三眼刀兒。


    算是庶民出身的修行者中,一個不算是典型的例子吧。


    不知道有多少庶民出身的修行者。縱然有絕佳的天賦。然而無人指導,更沒有功法與武技供他們修煉。


    正如千裏馬之不遇伯樂。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


    向三眼刀兒這樣,大概是很多庶民出身的修行者非常普遍的道路。


    傾盡家財,才得以進入大城市的武館學習。


    然而武館的功法,當然是比不過被大家族所壟斷的功法要來得好的。


    為什麽說大家族壟斷功法?


    就像是曾經,陳縉之曾獻《分魂功》和《散魂功》給羽氏,那麽,羽氏一定會壟斷這兩部功法。按照獻功法這種事情的規矩,陳縉之本人,一樣是不能亂傳的。


    都說。


    匹夫無罪,而懷璧其罪。


    不少修為低下,或是沒有修為的人。可能是運氣好找到了什麽很強的功法,武技之類的。幾乎是百分百的概率,他們會把得到的功法獻給大家族來尋求庇護,或是為了獲取一些利益。陳縉之獻出《分魂功》和《散魂功》也是這個道理。


    這也就是為什麽。


    長此以往。


    好的功法和武技。都被大家族給壟斷了。


    那麽回過頭來。


    武館提供的功法。


    就可以理解為,大眾款式,隻要交錢,人手一份的。


    當然是可以用的。


    不過這些功法的強度。。。


    那就一言難盡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


    每當要開戰的時候,各大家族開始統計戰力,都說隻有幾個王階,十幾個大騎士境而已。


    然而實際一看,往往是遠遠不止這個數。


    就好比玉月花。


    她是這帝都。也就是鐵山城。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還是個王階。然而之前西部氏族聯軍在秦綽的帶領下大舉入侵,她並沒有參戰。


    問題不在她為什麽不參戰。


    而是在於,她去參戰也沒有用。


    玉月花也隻有人手一份的大眾功法。至於特長,似乎就是《墮羽之光》。這也不是多強的功法。


    所以,她的戰力,說白了,其實僅僅是修為高罷了。擁有王階的修為,但或許打不過一個大家族出身的大騎士境。


    同理。


    陳縉之座下的這些大騎士境。


    除了林辰。因為他曾經是碎空宗的弟子。這也算是沾了大家族的光吧。算是戰力正常。然而剩下這些人,比如邵雄,張茂,三眼刀兒還有高文藍這些,幾乎就是烏合之眾了。


    這就是為什麽。


    看起來沒幾個大騎士境。


    但在民間。


    大騎士境“滿地走”的原因了。


    當然。


    “滿地走”。這也是誇張的說法。


    這也就是逐日感到蒼涼的原因了。若是像三眼刀兒這樣的人,投靠某個大家族來換取功法。


    這樣的行為,說得好聽些,這叫作客卿。


    實際上這樣的人,往往失去了一生的自由。甚至連他們的下一代,命運也幾乎是如此。


    不是每一個所謂的客卿。都可以像陳縉之那樣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許氏留不住他,羽氏也不例外。他真要走,羽榣也是攔不住的。正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畢竟,人家是有人屠刀的男人。


    寶刀在手,橫掃天下,何有所懼?


    然而,逐日不僅為三眼刀兒感到蒼涼,似乎更為陳縉之感到蒼涼了。


    曾經是四海為家,雖然這是他自己作死,但漂泊不定,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然而,陳縉之坐上首相這個位置。那真是活脫脫的人名公仆了。


    在雙元帝國,這個社會雖然說不上很穩定,但至少不動蕩。


    你有手有腳,至少也能有口飯吃。


    好笑的是。


    自從陳縉之發布了增稅十倍的行政令之後,有流民自稱是農民,不堪賦稅而流離失所。


    於是輾轉去了鄰國。


    也就是西部一些氏族所建立的諸多小國家。


    然而沒上路幾天,就灰頭土臉地跑回來了。


    這不是說,邊境的關隘不放行。


    而是在途中,就聽說,那些小國家的賦稅。似乎還比陳縉之增稅之後的帝國賦稅高了十倍左右。


    荒唐嗎。。。


    太荒唐了。。。


    這也就是說。


    增稅以前。陳縉之主導的帝國政府,根本就沒收什麽稅。


    陳縉之總是自詡說:這人間,他真正走過。他自幼流離失所,更能體恤百姓之苦。


    當然。這似乎也不是自詡,而是不爭的事實了。


    沒有收稅。那有該如何維持這個國家呢?


    在陳縉之的主導下。動用了不少強製手段,將鹽鐵專賣的特權收回國有,這也就是剝奪了大多數小貴族,或是地方性貴族的利益。同時強製收回了除歐陽氏和羽氏之外其他任何家族的鑄幣權,穩定了經濟。


    由政府幹預市場經濟的發展,變相阻止了許多剝削百姓的行為。


    然而,這些是不夠的。


    政府依然沒有錢。當然,陳縉之自己也貪汙,這也是事實。


    於是乎,裁軍。


    一批又一批的。


    剛開始幾萬幾萬的裁軍。到後來,則是十萬十萬地裁軍了。


    裁官。


    高效的行政體係,也是他一手所締造的。很難想象。一個十三歲之後,幾乎再沒有怎麽讀過書的人,能做到這些。


    但再怎麽說。


    陳縉之也是無比致力於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了。


    然而。


    人民群眾。卻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陳縉之對於“人民群眾”這四個字的認識。


    好吃懶做,遊手好閑。


    一有錢,就在賭場裏輸個精光,回過頭來,就來像政府訴苦,向政府要飯吃的,不要驚訝,這大有人在。


    以“阿希”為首的一幫所謂“熱血青年”,所謂“憤青”。還有所謂的長期被壓迫被奴役的工人。


    說是,以陳縉之為首的政府拒絕任用庶民出身的官員。


    然而,這是有事實依據的。拋開庶民出身的官員是牆頭草見風倒遠不如貴族出身的官員來得可靠的問題不說。


    說點兒實際的。庶民出身的官員大多因為付不起太學所需的學費,所以根本沒有進入太學深造過。於是乎,這就從能力上,就被刷下來了。


    再者。


    這一幫“熱血青年”,借著反對陳縉之專政的旗號,到處打砸,擾亂社會秩序,這就是所謂,要發出屬於人民群眾真正的聲音嗎?


    在逐日看來,太可笑了。


    “打倒羽縉之!”


    “打倒羽縉之!”


    。。。


    這聲浪是依舊。一浪高過一浪。逐日欲言又止,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他感到蒼涼。


    或許,這就是為什麽。


    陳縉之最終提出了,這就是這些刁民的劣根性。最終,陳縉之徹底倒向了貴族這一邊,


    他承認了。


    本座,是貴族的首相,


    蒼涼麽。。。


    蒼涼。


    後記:


    一,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出自韓愈(唐)的《馬說》。原文如下: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如下: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隻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裏馬著稱。


    (日行)千裏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裏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裏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麵。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麽能夠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不按照(驅使千裏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裏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麵對它,說:天下沒有千裏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裏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裏馬吧!


    二,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完整的應該是: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賣豆腐。”


    ——ss白衣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s白衣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s白衣長安並收藏亂世三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