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明隻覺四周光亮一片,卻無實物。自己隻能在這一片白茫茫的環境裏漫無目的前行。


    忽然,張子明似乎聽見有河流流淌的聲音,往下一看,竟然見下方有一條金色的河流。


    張子明好奇,身子飛到河流邊上。隻見金色大河猶如天上之水,不知源頭從何處來,又流往何處,隻是如此靜靜流淌。


    張子明心中暗道,早年聽錢淼少爺說過,每一個人的識海之中所化之物皆不相同。如今這還是我第一次見自己識海之中的模樣,當真是大開眼界,就是不知這金色大河是何意義。


    張子明抬起頭來一望,又見河流對岸上似乎有六個黑點聳立。張子明本打算縱身一躍,飛到對岸之上。


    卻忽然發現這躍身之法竟然失效。


    張子明心中一陣疑惑,自己身處自己的識海之中,按理來說,這去往何處,不都是縱身一躍的事情嗎,為何會突然失效呢。


    正當張子明疑惑時,金色大河緩緩分開,露出一條道路來。


    張子明見狀,大笑道,“還有些講究。”


    說罷,通過道路,往河岸對麵走去。


    張子明走近時,才發現之前自己遠處所見的六個黑點竟然是六塊三丈高的石碑。


    這六塊石碑環繞成一圓形圖像,表麵光滑,無字。


    張子明繞著這六塊石碑走了一圈,隻見石碑底部所刻花紋各異,且手法古樸,勁道蒼茫。


    張子明心中好奇,自己的識海之中演化出一條金色大河還屬平常,可這眼前的六塊無字石碑卻又作何解釋,難怪修行之人講究悟字,若無這悟性,光是識海之謎,便如何參悟得透。


    此時張子明還不知這六道石碑乃外物,還以為是自己識海所化。


    張子明伸出手去,觸碰到一塊石碑之上,隻覺眼前金光一閃,張子明連忙閉上雙眼,耳中傳來一聲莊嚴的聲音。


    這聲音猶如洪鍾大鼓一般,攝人心魂。


    “茫茫人世,凜凜蒼蒼!自陰陽二分,上化為天,下沉為地...”


    張子明心中大驚,忙將手撤回,這聲音便戛然而止,抬頭一看,隻見石碑之上緩緩的浮現出一段字跡來,正是之前那聲音所讀。


    張子明喃喃念道石碑上的話,隻感覺天靈之處有一清涼之處,漸漸朝著周身發散。


    張子明默默閉上雙眼,感悟其中話語,陰陽二分,上化為天,下沉為地...


    良久,張子明睜開雙眼,雙目中精光一閃,氣息似與之前更為沉穩。


    張子明看著這一石碑,心中暗道,這石碑上所刻,莫非是一感悟心得?


    在來靈雲仙門的路上,張子明曾與溪相討過修行之法。


    溪當時曾言,世間修行之法萬千,唯有一種法門最為難得,而這法門便是感悟之法。


    感悟之法不同於其它修行之法,它亦不能與其它修行功法同等對比。


    它能讓人以其身之本體為基石,建立起與天地法則的橋梁,打通這天地之道。


    要知,世間修行功法之中,有引氣入體,也有天人感應,亦有以力證道。


    而修行法術中,有五行法術,亦有奇門遁甲,更有法陣符篆。


    可每一個人在這之上的造詣卻都不同,這其中與個人努力程度有關,但起著關鍵性作用的卻是個人天賦。


    而這個人天賦,便就是感悟!


    越是珍貴難得的修行功法,其中所含的感悟之說就更為深重。


    甚至在修行之人中,甚至有修行大成者認為,修行,都當以感悟入道,所有法術威能,不過皆是外力。


    此言說出時,震驚整個修行仙門。


    而這番言論,卻有實例為證。


    溪曾言,王朝時期,有一奇才,便是以感入道,周身真氣不過爾爾,卻能催動天地真氣,演化天地法則,隻手鎮壓高階修行者。


    而那一戰,亦是被寫入《修行史學》之中,被無數後來者觀摩。


    但數百年間過去,如今卻極少有人能真正的實現以感悟入道,大多修行者皆都是引氣入體,輔以法術、陣法等,共同修行。


    而這溪的後續解釋中,自然也有所提及為何修行之人極少能有以感悟入道之人。


    其原因便在於,這以感悟入道,對於修行者而言,要求極高,不但講究個人機緣,更需要日複一日的磨練心性。


    張子明看著這石碑,內心激動中又有一絲冷靜。


    若這石碑上所刻字樣真是感悟之法,那自己卻不是如有神助,那日後為平安鎮、為少爺等人報仇,豈不是大大增加了勝算。


    但若是自己天資不夠,機緣不足,這眼前哪怕是再精妙的感悟學說,怕是自己也不能理解絲毫。


    張子明心中糾結,看著石碑上的字,嘴裏又喃喃念道,“茫茫人世,凜凜蒼蒼!自陰陽二分,上化為天,下沉為地。”


    這石碑之上僅僅隻是浮現了這幾個字,身下的依舊有大半的空白。


    張子明反複讀過,猜想必定其後還有文章,隻是不知該如何使它浮現出來。


    思索片刻,張子明將手掌又重新放在石碑之上,果然那洪鍾大鼓一般的聲音又在張子明耳邊響起。


    張子明沉心靜聽,隻聽那聲音說道。


    “四象而分,八卦乃成。卦卦乾坤,六十有四。一二八轉,大同於道。”


    這聲音過後,良久,再也無言。


    張子明方才睜開雙眼,那石碑之上果然又接著浮現出剛才所言的字樣。但張子明再將手掌放在石碑上時,石碑卻無絲毫反應了。


    張子明納悶,心中猜測,莫非這石碑有一種考核機製,需要我領悟通這一段文字,才能讓我學習剩下的不成。


    張子明又試了試其餘幾塊石碑,卻絲毫無反應。


    無奈之下,張子明隻得走回到這石碑麵前,靜靜領悟其中的字樣。


    “四象而分,八卦乃成...”


    張子明緩緩讀著石碑上的字樣,隻覺天靈之中清涼之意更甚,全身有一種通透之感,忍不出低聲叫了一聲。


    但清涼之感不過片刻間便又消失,張子明接著再讀石碑文字,卻再也任何異樣發生了。


    張子明心中好奇,沉思道,這石碑文字,我究竟該如何感悟才是正確呢?我通讀這幾遍,除有幾分通透之感外,便再無其它,當真是讓人抓不住頭腦。


    思索間,隻見那金色大河翻身而起,動似長龍一般,翻轉了幾個身子,竟然形成一道圓形水障,從上而下,將張子明與那六道石碑困在其中。


    張子明大驚失色,準備衝出水障,卻隻覺其中堅硬似鐵,毫無漏洞,隻能被困其中。


    張子明心下慌亂之際,轉身過來,六道石碑依舊在原處默默佇立,望去,竟有一絲古老之意。


    張子明沉下心來,心中猜測,這金色大河莫非與這石碑有關,若是如此,看來須得自己領悟出這石碑上的字意,才能破開這金色大河所形成的水障。


    於是,張子明盤腿坐在石碑之下,用心誦讀,默默感悟其間真諦。


    張子明一遍又一遍的誦讀碑上文字,腦海中浮現出一陰陽圖案。


    心下一動,兩手劃圓,竟然真將陰陽圖案演化出來。


    張子明心中暗自激動,小心演化陰陽圖案,又響起石碑上所說,“四象而分,八卦乃成...”


    隻見這一陰一陽圖案,似水魚便緩緩流動,正打算分作四方時,卻瞬間消失不見。


    張子明見陰陽圖案消失,心中也不氣餒,反而認為是自己太過於急躁,急於求成,才導致陰陽圖案消失不見。


    於是重整心境,又接著演化陰陽圖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俗世浮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魚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魚肉肉並收藏俗世浮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