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率領十萬騎兵出居庸關向東北方向行軍,很快便進入了草原。


    按照陳慶的計劃,分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完顏粘罕沒有意識到大定府方向的危險,為了殲滅陳慶所在主力大軍,金兵主力進入遼西走廊迎戰。


    如果上策得逞,楊再興的十萬大軍將迅速進入遼西走廊,切斷女真軍的退路,二十萬西軍將十萬女真軍包圍全殲,這一次不會再放過完顏粘罕了。


    中策是完顏粘罕沒有上當,死守錦州城,那麽楊再興和陳慶的兩支大軍會在錦州城下匯合,全力攻打錦州城,甚至會發生巷戰,不利的一麵,西軍傷亡較大,完顏粘罕也可能會趁亂逃走。


    而下策就是完顏粘罕的大軍聞訊而逃,直接撤退回上京,寧可丟掉土地,也要保存有生力量,這就使陳慶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的計劃落空。


    但真的這樣發生了也沒有辦法,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大軍走了三天後,便抵達了大定城北部五十裏外的恩化縣,恩化縣是一座小縣,這裏的百姓以契丹人和奚人為主,但由於奚人和契丹人的青壯男子都被金國征發殆盡,所以縣城內幾乎都是老弱婦孺,十分破敗。


    但恩化是計劃中轉交補給的地方,按照計劃,五萬頭滿載補給糧食物資駱駝就在恩化縣。


    果然,楊再興的大軍剛到恩化縣,便得到了消息,五萬頭駱駝已經在兩天前抵達,他立刻派統製趙朗率兩千騎兵前去接收了五萬頭駱駝的補給。


    楊再興隨即下令士兵在恩化縣城內休息一天,今天是二月十六,今天也是雍王陳慶率領十萬大軍出榆關北上的日子,恩化縣距離錦州大約四百裏左右,而錦州距離榆關也在三百五十裏左右,兩者距離差不多,就看完顏粘罕上不上當了。


    此時,錦州城內的完顏粘罕已經得到了燕山路的消息,雍王陳慶抵達燕山路,這就意味著西軍攻打金國的戰爭即將爆發。


    這完全在完顏粘罕的意料之中,西軍準備了一年多,應該準備完成了。


    事實上,完顏粘罕原計劃攻打榆關,但被完顏兀術的兵變阻礙了,完顏兀術燒死完顏昌,架空天子,掌握金國的軍政大權,這當然也涉及到完顏粘罕的切身利益。


    所以他最近的目光都放在金國內部朝政上去了,不太關注西軍的動向。


    不過完顏兀術對他還不錯,沒有觸犯他的利益,完顏粘罕的利益在哪裏,在遼東,遼河以西都是完顏粘罕的勢力範圍。


    當然,一旦西軍進攻,他也是首當其衝。


    這天上午,完顏粘罕得到消息,陳慶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從榆關北上,而昨晚他也得到消息,一支三萬人左右的西軍抵達大定府,準備對大定城發動攻勢。


    完顏粘罕頗為心動,居然是陳慶親自統兵,如果自己能擊潰陳慶的軍隊,甚至活捉了陳慶,那金國就徹底翻身了。


    完顏粘罕當然知道金國現在麵臨的滅國危機,無論在國力、兵力和裝備上都遠遠比不上西軍,甚至一對一的單兵作戰上,女真士兵也未必是西軍士兵對手。


    如果自己不能出奇兵打破目前的危機,那麽西軍的攻勢就像脖子上絞索,會一點點把金國勒死,最後兵臨上京城下,金國的滅亡就在眼前。


    而奇兵就是自己軍隊擊潰並殺死陳慶,或者活捉陳慶,這是唯一的機會。


    完顏粘罕也知道這裏麵的風險,他遲遲下不了決心,他最擔心的是西軍從水路截斷自己的退路,恰好這時,完顏粘罕得到消息,幾百艘戰船出現在遼河入海口,準備沿遼河北上。


    這個消息徹底解決了完顏粘罕的後顧之憂,他當即下令,十萬大軍攜帶糧食補給南下遼西走廊,迎戰陳慶的主力。


    相距遙遠,也沒有通訊工具,金兵有沒有南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知道。


    所以楊再興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嚴格按照計劃上的日期來行動,今天是二月十八日,楊再興的十萬大軍抵達了安德縣,距離錦州還有八十裏。


    大軍在休息時,楊再興得到了斥候急報,錦州十萬金兵南下迎戰西軍主力。


    這個消息讓楊再興大喜,張曉的計策果然成功了,完顏粘罕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到來,他連夜率領大軍出發,大軍加快速度向錦州殺去。


    牛皋率領三萬大軍一直駐紮在大定城五裏外,遲遲沒有攻打大定城,著實讓城內守軍驚疑不定。


    城內的主將叫蒲察阿骨,是一名萬夫長,他今年才三十餘歲,能做到今天這個位置,完全是因為他出身貴族的原故。


    比起從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前輩萬夫長們,蒲察阿骨完全沒有任何作交經驗,他其實就是來鍍一層金,所以才會安排在大定府這麽一個比較偏僻,不受戰爭波及的地方出任萬夫長。


    但他的家人們做夢也想不到,西軍這一次滅金之戰,再偏僻的大定府也難以幸免了。


    不過蒲察阿骨初生牛犢不怕虎,他自恃武藝高強,並沒有把西軍放在眼裏,他認為西軍是沒有攜帶攻城武器,所以才遲遲沒有攻城。


    西軍遲遲沒有進攻,不等於蒲察阿骨不想反擊,這天上午,蒲察阿骨忽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能不能趁西軍夜間沒有防備,夜襲敵軍大營,將他們徹底擊潰!


    盡管幾名千夫長都反對,但蒲察阿骨一意孤行。


    入夜,城門開啟,蒲察阿骨親自在前麵帶隊,手執一支六十斤的狼牙棒,率領兩萬五千大軍出城了。


    兩萬五千大軍中,女真士兵隻有五千人,其他兩萬人都是高麗士兵,距離西軍大營還有一裏,大營內一片漆黑,似乎睡得正沉,但沒有遇到外圍巡邏士兵,讓蒲察阿骨也有點疑惑不定。


    這時,一名千夫長建議道:“萬夫長,可以讓高麗士兵去衝擊大營,我們跟在後麵,若有危險,我們可以及時撤離!”


    蒲察阿骨欣然同意,這就是高麗士兵應該發揮的作用。


    他對高麗士兵許諾道:“殺進敵軍大營,裏麵的財物任你們搜取,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撤退,違令者殺!”


    他又命令三千女真士兵當督戰官,在後麵催促高麗士兵衝鋒,誰敢撤退回來,立斬!


    兩萬高麗士兵無奈,同時也被主將的許諾誘惑,他們手執長矛向西軍大營衝去,黑壓壓的兩萬士兵向西軍大營南麵衝擊。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相距隻有百步了,就在這時,營柵前的壕溝裏忽然出現一萬士兵,手執弩箭射擊,萬箭齊發,暴風驟雨般射向奔跑步而來高麗軍士兵。


    兩軍作戰,西軍並不因為對方是高麗士兵就手下留情,一樣堅決果斷的殺戮,高麗士兵的名聲極壞,雖然他們飽受士兵壓迫,但反過來,他們對普通百姓卻更加殘暴,更加毫無人性,當年參與攻打北宋,一路燒殺奸淫,比女真士兵狠毒得多。


    正因為如此,牛皋才下達了北伐原則,不準殺戮普通百姓,但對金兵一律全殲。


    高麗士兵一片慘叫,一群群士兵中箭栽倒,瞬間被射殺了三千餘人,剩下士兵嚇得掉頭便逃,卻被後麵的女真士兵刀劈斧砍,逼他們衝鋒。


    這時,蒲察阿骨也意識到不對了,西軍士兵竟然有埋伏,對方有準備,他大喊道:“撤退!撤退!”


    就在這時,兩萬西軍騎兵從四麵八方殺來,牛皋親率六千騎兵從後麵殺來,截斷了金兵的回城退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封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