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廖誌國嶽父蘇老主席從病危到去世,前後隻有短短一個月時間。


    蘇老主席的逝世,雖然是一件大不幸事,卻也給廖誌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這時,距離陽城市委換屆還有一百多天。此前,經過前一階段激烈交鋒,廖誌國以其過人的智慧與氣魄,戰勝了以“三劍客”為首的政敵,度過官場生涯又一危險期,威望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借著料理老人後事,廖誌國正好可以展示清廉、勤政、孝老的一麵,廣泛聯絡上下左右的人脈,檢驗一番各種人際關係,算是完成了一次民意、人心的大檢閱吧。


    當然啦,廖妻蘇婧婧悲傷之餘,也借機施展一番手腳,再次完美展示出權力的無窮魅力。


    接到父親病危的電話,蘇婧婧第一時間從美國趕回來,服侍父親並處理後事。


    麵對父親的亡故,蘇婧婧哭得死去活來。也難怪,蘇老主席中年喪偶,出於對亡妻的深厚感情,也出於對女兒的愛護,一直沒有續弦。平心而論,像蘇老主席當年那樣的情況,能夠具備這樣的情懷,不必說在官場,就是放在平民百姓中間,也殊為難得。較之當今這個浮躁年代,少數官員為了包二奶、養情人,動輒休了糟糠之妻,有的甚至不惜對結發妻子動殺機,蘇老主席的德行操守就更是鳳毛麟角堪稱一絕了。也因此,蘇婧婧作為獨生女兒,對父親的感情之深尤甚於平常人家。


    當然,蘇婧婧哭得傷心還有一個不可言說的原因。一年前,為了丈夫廖誌國的前程,也為了平息有關她借助丈夫權勢收受賄賂的舉報,她聽從省委梁副書記的建議,忍痛扔下年邁多病的老父遠赴大洋彼岸的美國,沒能盡到一位女兒的起碼孝道。說起來,父親雖然患老年癡呆症多年,對自己這個親生女兒也時常認不清,可畢竟父女血脈相通、骨肉相連哪!現在,父親已然撒手人寰,她能不悲痛欲絕麽?


    從妻子的悲哀中,廖誌國自然讀懂了一份別樣的哀怨。他知道,自己這個出身農村的平民子弟,盡管讀過幾年大學,可如果沒有蘇老主席的知遇之恩,哪裏會有他今天的錦繡前程。更何況,老人還將寶貝女兒托付於他,其中恩情更是無以言表,難以為報。這次老人生病去世,雖屬客觀規律使然,卻也包含了對女婿政治前途的一份犧牲。因此,於廖誌國而言,不禁感覺到對嶽父與妻子的雙重歉疚。當然啦,現在看來,這種犧牲不僅沒有白費,而且收獲頗豐。可以說,正是因為蘇婧婧這一年的銷聲匿跡,廖誌國才可能排除家庭的幹擾、牽累,騰出全部精力與手腳,一心一意展開同“三劍客”們的生死搏擊,從而止住了所謂枕邊風、貪內助傳聞的惡性蔓延,也止住了自身政治行情的急劇下滑。眼下,隨著地級市黨代會的臨近,基本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廖誌國麵臨的政治環境空前清淨,堪稱進入了又一仕途高峰。


    黃一平看著廖誌國、蘇婧婧悲情難抑,心裏也頗感難受。


    作為秘書,黃一平與廖誌國、蘇婧婧夫婦相處四五年,彼此投緣,相互信任,已然融入了這個家庭,甚至算得上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個特殊成員了。緣於此,他同蘇老主席之間,也有著一份別樣的感情。這幾年,黃一平幾乎每周都要到陽江跑一兩次,有時是接送廖誌國,有時則是特意從海北買些草雞、雞蛋、大米乃至青菜、蘿卜,以及蘇老主席喜愛的燒餅之類送過來。說來奇怪,蘇老主席患老年癡呆多年,早已喪失記憶,每逢家裏來人幾乎毫無反應,除了女兒、女婿以及服侍的兩個表姐外,唯獨對黃一平這個唯一的外人偶有感應,有時甚至還主動微笑、搭腔示好。蘇婧婧出國這一年,廖誌國因為陽城那邊工作繁忙,不能每周回陽江探望老人,黃一平卻比過去來得更頻繁了。有時,他看到老人形單影隻的樣子,再想想遠在美國的蘇婧婧,不禁對這個官宦之家心生同情。蘇婧婧回國這一個月,黃一平基本上是陽江、陽城兩頭奔波,幾乎每隔三五天就要往返一次。現在老人撒手西歸了,他有著失去親人一樣的傷痛。當然,他也知道,廖誌國、蘇婧婧夫婦心中的那根結,根子並不完全在蘇老主席的逝世本身,而在於此前那些搞得他們狼狽不堪的風言風語。如果不是因為那些流言,這個家庭斷不會搞得如此四分五裂。分離之痛,當時也許感覺不深,現在有了失去親人這個觸發點,一切委屈、難過、怨忿便容易集結,極有可能借此突然爆發且一瀉千裏。


    悲痛歸悲痛,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著手善後。廖誌國、蘇婧婧雙雙相挽上樓,關了房門,退了左右,商談了足有兩個多小時,這才由蘇婧婧出麵,向黃一平轉達了商議結果:


    “這次老人的喪事,我和你姐夫主要在靈堂接待賓客,可能沒有太多精力具體參與,也不便插手太多,就由你作為家屬代表參與治喪吧。我和你姐夫商量之後,有這樣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老人一生清貧、寂寞、孤苦,晚年又患了這種失去記憶的疾病,也算是夠不幸的了。去世之後這最後一程,我們希望能送得熱烈、隆重一些。現在,要設法在第一時間將訃告發出去,而且範圍要盡量廣一些。但是,在向省、市委和社會各界報告的時候,又要明確表示喪事從簡,說明這是老人生前意願和親屬的態度。我們是一個革命家庭,一切都要站在政治高度。


    “第二,除了必要的花圈、花籃、挽聯、挽幛外,堅決謝絕一切形式的禮品禮金,包括親戚、朋友在內一律如此。這個關口,你一定要把住,而且隻有你幫助把關我們才放心。這個是原則問題,關係到你姐夫的政治前途,也關係到我們全家的身家性命。當然啦,對於那些確是出於好意的親朋好友,也不要太生硬太絕情,告訴他們來日方長,禮尚往來的機會還很多。再說,事情辦完之後,我也不馬上就離開中國,有的是時間和機會敘親友之情。


    “第三,喪事操辦過程中,肯定會有老人不少生前親朋、同事、部下,通過各種不同方式祭奠、吊唁。這些人分布在全國各地,數量不是個小數巨,其中不少是省部、地廳級領導。對於這部分領導表達的意思,一定要高度重視,除了及時做好登記與展示之外,還要隨時向我們通報情況,防止出現禮數不周的狀況。要知道,老人的這些社會關係,現在可以用來為你姐夫服務。


    “第四,要利用這次喪儀,廣泛聯絡省和陽江、陽城兩地各級幹部群眾。一定要記住,不管來者職務、級別高低,是生臉還是熟人,既然來了都是客人,一定要讓人家感覺受到同樣的尊重,千萬不可厚此薄彼。尤其對待陽城來的同誌,更加要注意這一點。說白了,這也是在幫你姐夫拉人氣、爭選票嘛。


    “第五,要通過某種恰當的方式,向人們展示我們是個大公無私的革命家庭。你看啊,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忙的忙,分處地球兩邊,相距上萬公裏,該要做出多大犧牲?而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麽?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讓你姐夫定心工作,為了陽城六百萬人民早日實現小康!眼下是關鍵時期,這個高調必須唱,而且一定要唱得動情!


    “一平弟弟啊,這次的事情,我們就拿你當家裏人看待了。辦好了,算是對老人的在天之靈有所安慰,也算是對社會輿論有所交代吧!”


    蘇婧婧在哭泣中完成了囑托。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在如此悲傷心境中,蘇婧婧的思維居然出奇地冷靜、縝密,表述得也紋絲不亂。黃一平則一邊陪著掉眼淚,一邊認真記錄。他對蘇婧婧的一番話完全心領神會,也知道其中所蘊藏的弦外之音。他明白,蘇老主席的喪儀,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這個政治家庭舉辦的一次政治展覽,或者幹脆叫做政治秀,不是辦給死人,而是辦給活人看,其政治意義遠遠大於正常的風俗、人情。因此,他鄭重允諾道:“請婧姐放心,也請轉告廖書記,你們交代的事我一定圓滿完成!”


    蘇老主席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參加革命的老同誌,最後一個職務是陽江市政協主席,離休後享受副省級待遇,因而他的喪事,應當由陽江市委市府出麵承辦,規格比較高。


    靈堂設在陽江市殯儀館最大的吊唁廳。陽江方麵很快成立了治喪小組,正在國外考察的市委書記任名譽組長,市長馮開嶺任組長,治喪小組囊括了當地黨政要員。黃一平代表親屬一方參與其中,掛了聯絡員名義,實質是在前頂頭上司馮開嶺麾下,成為喪事活動的內務總管。


    馮開嶺的治喪組長並非掛名,而是實打實地拉開陣勢主事。堂堂一市之長,又是召開會議商量喪事日程,又是親臨現場指揮布置靈堂,忙得不亦樂乎。黃一平猜測,馮開嶺熱心此事,除了看在廖誌國份上盡些地主之誼外,還有另外一層考量——再有三四個月時間,省、地、縣一級都要相繼召開黨代會,黨委班子將全麵調整。屆時,如果省委班子變化大,陽江市委書記將很可能晉升省委領導,馮開嶺接班希望很大。馮開嶺應該知道,陽江籍包括梁副書記在內的大批幹部在省裏居要職、握重權,此番定會來陽江吊唁老領導,自己此時對一位逝者表示敬重,將會獲得他們的特別好感,也算自己勞而有功、忙而有獲吧。


    治喪小組成立後,黃一平馬上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將陽江市撰寫的那則訃告進行了改寫,而且參照了時下最流行的網絡新聞語言體係,分別發到陽城市委、市府網站以及陽城所有新聞媒體的網絡版上,同時又貼到市委、市府辦和他本人的微博、qq群裏,實現了以最快速度最大麵積的發散與覆蓋。另一件事,是以廖誌國名義寫了一份文稿,分別製作成報告與告示兩種式樣,前者上報省委及陽江、陽城市委,後者廣告各地親友、同事,主要內容是頌揚逝者豐功偉績、高風亮節,表明尊重蘇老主席生前願望,喪事一切從簡,既不搞大規模告別、追悼儀式,也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禮品、金錢,懇請組織與領導明鑒、監督,希望親朋好友與社會各界諒解,等等。其實哩,逝者患老年癡呆症多年,病前根本沒來得及想身後事,哪裏還有什麽生前遺願啊!


    報告呈到省裏,省委龔書記、關省長、梁副書記、卜副省長等皆有親自批示,要求轉發全省領導幹部效仿。省裏多家媒體也在第二天刊登專文,予以大力弘揚。


    那些發到網絡、微博、qq群裏的信息,也很快以幾何級數轉發、傳揚,革命老英雄、忠貞於愛情、甘守寂寞晚年、後事不張揚等關鍵詞,成為廣大網友、粉絲們表達個人情緒的道具,順勢就將一位平常老人的因病離世,瞬間搞成了一場規模不小的網絡追悼。也因此,蘇老主席去世的消息,馬上就廣而告之、天下皆曉了。


    52


    報告送了,告示貼了,蘇老主席的喪事,還是不以老人生前意願與家屬意誌為轉移,依然辦得轟轟烈烈。


    偌大的靈堂裏,蘇老主席久病的遺體本來就很瘦,現在靜臥在鮮花叢中,又覆蓋著闊大的黨旗,更加顯得弱小。可是,前來追悼、吊唁的人們,顯然較少注意到那具花叢中的遺體了,大家所驚歎與關注的是靈堂排場之大,布置之豪華,來賓人數之多、檔次之高。


    靈堂正中,是黃一平撰寫的巨幅挽聯:一生正氣,官品人格得百姓眾口誇讚;兩袖清風,勤政廉潔獲朝野同聲稱頌。橫批是:好人清官。


    這副挽聯,原本有幾個不同方案:陽江市政協出了一副,內容主要是歌頌政協的團結統戰政策,不太像是為個人寫的挽聯;陽江文聯某作家寫了一副,裏麵太多文言字詞,一般人讀不明白,需要作者本人在現場不停講解,而且一講就得十來分鍾;馮開嶺現任秘書、陽江市府辦副主任也寫了一副,馮開嶺看了一眼就當場否定了。結果,馮開嶺吩咐黃一平,道:“一平啊,這事恐怕還得勞你這個n大曆史係的高材生。”


    黃一平聽了,內心不免一陣激動,知道這是老領導對自己的信任,便點頭答應了。挽聯寫成後,黃一平有意顛倒了其中兩個詞的順序,果然被馮開嶺一眼看到,馬上作了糾正與修改,並提醒黃一平送與廖誌國定奪。


    這副挽聯,並不以完全工整取勝,卻也做到基本對仗,最大的特色是用語平實、貼切、準確,讀來流暢通順、朗朗上口,而且,越琢磨越感覺有味道。黃一平在陪同守靈的時候,幾次看到廖誌國、蘇婧婧夫婦對著挽聯,一邊口中默誦一邊熱淚長流。


    蘇老主席靈堂裏擺滿了花圈、花籃、挽幛,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湧來。花圈、花籃、挽幛擺放的順序,完全是按照機關大小、職務高低排列,即使機關、職務級別類同者,又依據先上後下、先客後主或者彼此隸屬關係、任職時間,顯得極其有條不紊。黃一平明白,官場中人對這種排位非常講究,當事人往往也很在意,數百上千個單位、人員,萬一排漏、錯、顛了哪怕是一個,就有可能造成不應有的後果。


    為此,他悄悄請來陽城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趙瑞星,由他幫忙指導這種排列組合,包括追悼會上需要感謝人員的名單次序。趙瑞星作為多年的老組織部長,又做過幾年老幹部局長,辦理過很多老人喪事,應付這種場麵自然得心應手。隻要他指定放好的花圈、花籃、挽幛,沒有一個錯了位置,而且,當顯者則顯,該隱者也絕不外露。


    最高級別吊唁者,是全國人大某原副委員長、全國政協某原副主席。前者當年曾經在陽江工作過,後者是陽江籍人,都同蘇老主席有不淺交情,分別通過秘書發來唁函、唁電,並囑咐陽江人大、政協代辦花籃。那些遠在京城國家機關或外省、市、區任職、養老的故舊,也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哀思。


    n省委、省府、省人大、省政協等領導機關均送了花圈,省裏所有常委、副省長、人大和政協領導都送了花籃,多數機關部門也都有所表示。按理說,蘇老隻是一個地級市的政協主席,且已經離休二十多年,本不當有這種待遇,可是,如此隆重場麵卻又包含很多原因:一來哩,蘇老主席是老革命,離休時又是陽江政協主席,還享受著副省級待遇,台麵上也說得過去。二來哩,蘇老主席為官多年,尤其又是在陽江這樣官勢旺盛之地,在省裏的老部下很多,不少人執師徒、門生之禮,且徒、生之下又有了孫輩,這些人皆是實權人物。當今官場中人,對死者表達舊誼,其實是向生者展示情義。三來,也是最主要一點,則因為廖誌國這個乘龍快婿,畢竟是正執掌陽城一方大權的主官,即使省裏領導及部門官員,多少也應當給些麵子。上對下或平級之間套近乎,沒有比喪事更合適的平台了。


    省裏梁副書記和卜副省長,親自來陽江吊唁,也是追悼現場最高職務官員。而且,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兩人竟然同車並肩前來。


    關於省裏班子變化,最近又有一些新動向。前幾天,北京剛剛來人對省委班子進行過整體考察,其中又重點考察了龔、關、梁、卜四人,據說反映之好連考察組都頗感意外。龔書記、關省長去向還是有些撲朔迷離,有說前者進京升遷,有說後者留守n省主政,但無論兩位主官動與不動,梁、卜兩人則是必然要動,而且雙雙晉升無疑。後兩人最大的可能,一個在n省與關省長搭檔,另一個到鄰省擔任省長,依然是皆大歡喜的局麵。


    看著廖誌國夫婦跪倒在老人遺體前,哭得那般傷心,旁觀者無不動容唏噓,梁副書記、卜副省長的眼睛也紅了。


    鞠躬、握手、寒暄,一套公事例行了,梁副書記、卜副省長饒有興趣地巡視起那些花圈、花籃、挽幛,主要是看上邊的落款。到末了,靈堂正中的那副挽聯引起了兩位領導的興趣。


    “不錯,寫得相當貼切,讀著也順口,而且大氣!”梁副書記頷首道。


    “嗯,確實不錯,遣詞用語樸實無華,卻又生動具體地概括了老人輝煌的一生。”卜副省長隨聲讚同。


    “誰的傑作?”兩個領導幾乎不約而同問。


    陪在旁邊的廖誌國、馮開嶺,也是幾乎同時招手叫來黃一平。


    “陽城市委副秘書長黃一平,過去是開嶺同誌的秘書,是開嶺重點培養的一個人才,現在跟我。”廖誌國介紹。


    “哪裏啊,主要是誌國同誌培養的嘛,在我身邊起步,在他手上成材。”馮開嶺謙虛道。


    “嗬嗬,看來兩個領導有相互吹捧之嫌噢!”梁副書記伸手來握黃一平。


    “也說明兩個領導都真心喜歡、愛護這個小黃嘛!”卜副省長也主動同黃一平握了手。


    黃一平臉騰的紅了。不過,他心裏卻灌了蜜似的甜。沒想到,因為一副小小的挽聯,竟然讓他出了這樣大的風頭,還受到兩位省領導的讚揚。他不禁暗自慶幸,雖然在機關多年,卻沒有荒廢讀書,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閱讀率,特別是文學方麵的修養。這倒不像有些同行,一旦做了領導秘書,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除了狐假虎威、咋咋唬唬,簡直就是一肚子大糞加稻草。


    既然省裏領導都來了,陽江、陽城官場更是幾乎傾巢出動。那個非常寬敞的陽江殯儀館內,平常可以想象多麽冷清,現在卻忽然湧滿各式汽車,全都奔向安放蘇老主席的大廳,一時間竟然有了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的意思。


    黃一平作為喪事的主要操辦人,幾乎日夜守護在靈堂,親眼巨睹了那種極度的排場與氣派,內心難免感慨萬端。他想:為人者,皆說在世時不得平等,死後赤條條還原本色,一切皆無高低貴賤之分,也就歸於平等了。其實,大謬不然也。


    別的不談,單看這蘇老主席的死後哀榮,哪裏有什麽平等可言啊!在此之前大概一個多月,黃一平參加老家一位親戚的喪葬,死者上世紀四十年代參加新四軍,抗美援朝時被美韓聯軍俘虜,遣返回國後做了普通農民。比之眼前情景,那種喪事真叫簡單、草率、可憐。


    其實,所謂哀榮,與死者已然幾乎毫無關係,主要還是做給兒女等活著的後人,特別是有權勢者看。譬如陽城一地,也有些當年的老紅軍、老八路、新四軍老戰士等,還有些曾經擔任過地市級領導職務者,有的因為沒有留下子女,或者子女並無太大出息。那些人死了也就死了,吊唁者零零星星,追悼會冷冷清清,前來的領導大多行色匆匆。人死之後,不幾年便銷聲匿跡,從此不再為人提及。可是,有些雖然官職不高、政績平平,卻由於子女做著大款、大腕、大官等,那祭奠、吊唁的場麵與氣勢就非比尋常,該來不該來的要員都爭著來,花圈花籃之類也很壯觀。況且,這些人故去很多年,還時常在報紙、電視上被人提起,甚至每有關於他們的文集、畫冊、回憶錄之類問世,逢到誕辰、逝世等紀念日,也總會有人幫他們組織追思活動。即使其骨灰同樣放在烈士陵園或公墓,上邊的鮮花、貢品也是絡繹不絕,常換常新。總而言之一句話,死者的境遇,並不完全取決於生時功績,而大多依其子女狀況而定。


    內心百般感歎,激蕩著黃一平時起時伏的仕途欲望。為了自己的錦繡前程,他起勁地在蘇老主席靈堂前忙碌著。


    53


    根據廖誌國夫婦的交代,黃一平在吊唁現場需要處理的最難一件事,便是拒絕禮品禮金。


    為了確保分文不收的底線,黃一平設計了一套全透明接待程序:靈堂裏麵不設賬房之類,來賓登記席擺在走廊裏一個眾巨睽睽之處,所有來的賓客隻記錄姓名、職務。登記的同時,每人發放一朵配了別針的白菊花,以及一張由黃一平精心撰寫、以廖誌國與蘇婧婧名義印製的《泣告賓朋書》。這份別出心裁的文告,為拒禮起到解釋、擋駕、昭示的作用,主要包括這樣幾個內容:一是報告蘇老主席從生病到去世的情況,著重反映老人如何數十年如一日,以一位老共產黨人的頑強意誌、品質,同疾病作不懈鬥爭。其中最為令人動容者,是描寫老人如何深明大義,忍受著難耐的孤獨與病痛,放手女兒獨自遠赴美國治病,同時又支持女婿在江北帶領陽城人民奔小康。二是介紹老人如何教育子女清白為人、清正做官,尤其要保持一塵不染的高度廉潔性。由此,在今天悼念、祭拜老人的特殊時刻,親屬不顧禮尚往來的人之常情,拒絕接受包括親友在內的所有賓客禮物、禮金,完全是遵從老人生前教導,希望得到大家的諒解與理解。三是表示對老人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老人紅色的革命足跡,繼續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四是對所有賓朋的光臨,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一篇隻有千字的小文章,居然讓黃一平寫得跌宕起伏、激情四射,既有革命英雄主義的大氣概,又具蕩氣回腸、催人淚下的人情味兒。其文體、風格類似於古人李密的《陳情表》,內涵、格調則與兒女情長恰恰相反,通篇充滿了催人淚下的悲壯情懷。來賓們讀了,無不讚歎叫好。梁副書記、卜副省長讓秘書特意多要了幾份,說是帶回去給身邊人看看,也算是個有創意的教材與樣本吧。


    由於把關嚴密,喪事現場確實做到分文禮金、禮品都沒有收,甚至還有些矯枉過正,將蘇老主席以及廖誌國老家親戚的被單也退了。其實,按照當地風俗,那些東西雖然最終歸為實物使用,可靈堂上卻是作為挽幛,按理本不當退。


    當然,也有些陽城、陽江前來吊唁的官員,或是出於感恩圖報心理,或是希望增進情誼,難免也有試圖悄悄私授者,一律皆由廖誌國、蘇婧婧夫婦婉言謝絕,或推給黃一平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


    此舉,足令黃一平驚訝且感懷:看來,梁副書記的告誡真起了作用,畢竟錢財事小,政治前途事大。


    不過,靈堂前也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似可稱做花絮一類,有些出乎黃一平的掌控與意料,事後想想不免趣味橫生。


    花絮之一:陽城大酒店客房部經理於麗麗,陽城市體育局副局長楊豔,雖然皆是廖誌國緋聞女友,卻雙雙於蘇老主席逝世第二天相攜來到靈堂前,與蘇婧婧三姐妹相擁而泣,持續時間長達半個小時。尤其那個於麗麗,哭得聲情並茂、淚飛如雨,若不是旁邊有人一把抱住,居然差點哭得背氣昏厥過去。後來,倒是蘇婧婧先止了哭,反過來安慰陽城來的兩姐妹,說:“人已經走了,哭了也不能複生,還是我們活著的人節哀保重吧。”


    前邊說過,一年前蘇婧婧即將赴美之際,曾經北往陽城小住,並公開邀請於麗麗和楊豔逛街、聚會,三個女人演出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戲,讓陽城官場反對派跌破眼鏡,有關廖誌國生活作風問題的種種民間傳聞戛然而止。那次聚合雖屬初演,可三人在台上皆不怯場,對於各自角色把握完全渾然天成。對此,就是黃一平這種見過些世麵的人,也不禁對蘇婧婧更加另眼相看。人家畢竟是大家閨秀、官宦世家,見識過大世麵,具備大胸懷。否則,若是換了汪若虹那樣的尋常女子,早就一吵二鬧三離婚,甚至連尋死的動靜都出來了。兩相比較,高下之別豈在天壤?


    那次聚首之後,蘇婧婧去了美國,廖誌國離開酒店搬到市委大院,一切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哩,隻有黃一平知道,廖誌國隔三差五還會在陽城大酒店的專用套間小憩,接受一下於大美女的貼身服務。或者在酒店網球場上同楊豔切磋技藝,過後再到房間溫習一下英語之類。不過,因為此前有過蘇婧婧組織的那次“姐妹會”,旁人有閑話也說不出口了。而且,於麗麗在陽城大酒店還公開宣稱,她是接受了蘇姐的委托,負責看管廖誌國的私生活,監督他少喝酒、少抽煙,同時也順帶把守蘇姐的後院。那個楊豔更有意思,其丈夫,也就是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博士,從西部支邊回來後馬上被提為院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在醫院裏開始打官腔、邁方步,每天在外邊應酬得醉眼朦朧,早已顧不上妻子陪人打球之類。據說,他還經常關照妻子,有空時應當多陪廖書記活動活動,讓領導輕鬆愉快一下。


    看著三姐妹在靈堂前親密無間的情景,廖誌國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意,甚至還朝旁邊的黃一平做了個鬼臉。


    花絮之二,設靈首日中午,黃一平正陪同廖誌國、蘇婧婧送走一批來客,準備出去吃飯,不期然又來一位官員模樣的中年漢子,咕咚一聲跪倒靈前,咚咚咚就是一串響頭,然後竟孩子般輕聲啼哭著呼喚幹爹。黃一平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即使當家女主人蘇婧婧,鬧了半天也不知這個幹弟弟姓甚名誰,從何而來,由何而哭。廖誌國則雙手抱拳,既不下跪或鞠躬還禮,也不上前勸慰,隻是遠遠冷眼看著此人表演。如此持續了好半天,廖誌國才低聲喝道:“還嫌丟人不夠,跑到這裏現眼!好啦,不要再哭了,你的事情我知道了,而且已經同馮市長說了,還回原來的工作崗位。起來吧!”


    那人一聽,果然馬上不哭,起身抹抹眼淚,本來還想再說幾句什麽,一看氣氛不對,訕訕退了。


    看著來人走出大門了,廖誌國才提醒蘇婧婧:“怎麽就忘記了?這人不是當年和我一起在鄉裏搞農技的小李,後來看我做了你們家女婿,他就死皮賴臉要認你爸做幹兒子。早些年還來看老頭子,後來老頭子喪失記憶他就不來了。這人現在是陽江農業技校的副校長,前些時候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女方丈夫抓了現行,市裏正在讓他停職檢查,本來準備撤職。”


    “哦,有點印象了。這人是個勢利鬼,從來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出這種事了,你還幫他在馮市長麵前講話,吃飽了撐的呀!”蘇婧婧責備道。


    “不是我主動講話。那天,馮開嶺來看病危的老頭子,問我是否認識這個人,我隻是順便說了當年的曆史。其實,我當時就聽出來了,一定是他也找過馮開嶺,而後者也準備網開一麵,才借了我和老頭子的名義。”廖誌國解釋。


    花絮之三:也是設靈哀悼的當日,時在深夜,呼啦啦開進三輛大巴車,車身四周披掛素幛、綴滿白花,喇叭裏鳴放著低沉的哀樂。黃一平一看是海北牌照,心裏有數了。果然,車停穩當,於樹奎帶領縣裏四套班子成員、機關部門以及鄉鎮負責人,大概將近百人的樣子,一律素色裝扮,預先佩戴了黑紗、白花,麵色莊嚴、腳步沉重,依次列隊向靈堂走來。車上抬下來十幾隻花圈花籃,上邊寫的全是“蘇老隊長千古”、“蘇老隊長永垂不朽”之類。顯然,這種稱呼不是衝著蘇老主席生前政協的職務,也不是奔著死者女婿廖誌國的麵子,而是當年老人在海北的社教工作隊長經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蘇老被省裏派往海北搞社教,前後雖隻一年左右,卻因為作風踏實、為人正派、處事公道在當地官場與民間留下極佳口碑。挖掘出這一史實且拉上這條線者,乃是秘書黃一平。前海北縣長喬維民正是循著此線索踏入廖府,受到蘇婧婧的熱情接待,及至得到廖書記恩寵。


    本來,蘇老主席的喪儀屬於官方主辦,來者又大多是政界人士,像於樹奎這類官員吊唁時,列隊鞠躬就可以了,廖誌國夫婦作為親屬也隻要鞠躬回禮。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走在隊前的於樹奎邁著徐緩、沉重的步伐,滿臉悲戚走進靈堂,先與廖誌國、蘇婧婧握手慰問,然後就帶頭跪倒靈前,咚咚咚行了叩拜大禮。站在一旁的廖誌國夫婦,愣怔片刻不知所措,後在親友提醒下欲行跪拜還禮,卻被於樹奎一把攔住,說:“我們代表海北晚輩,向曾經有恩於海北人民的前輩行禮,你們就不必多禮了。”


    海北隨行眾官員,見於樹奎如此舉動,也隻得紛紛效仿。這一來,不必說主人夫婦,就是旁觀者如黃一平等,也覺得大為感動,彼此心理、感情距離立馬拉近許多。


    當然啦,於樹奎的舉動還不止於此。回到海北之後,他還指令本縣宣傳、黨史、檔案部門,深入挖掘、整理、總結了蘇老主席當年社教的事跡,組織撰寫了回憶文章,製作了電視、廣播專題片,印製了精美畫冊,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追思、紀念活動,就連廖誌國都覺得有些過分了,悄悄讓黃一平傳話給於樹奎:“心意已領,可以收手了。”


    此是後話,容不贅敘。


    如此一場葬禮下來,於黃一平來說,不亞於多讀了幾本書。


    54


    喪事處理完畢,蘇婧婧按計劃還將返回美國,繼續她的陪讀與問病之旅。其間,可能因為過於悲傷、忙碌的緣故,她本就虛弱的身體感覺更加乏力,且失眠嚴重、食欲不振,醫生建議短期休養些日子再動身。


    其實,蘇婧婧原本也打算在國內留些日子,隻是現在有了一個更為充足的理由,正好借休養身體之名,順勢留了下來。


    既然父親剛逝世,陽江老家那塊傷心之地,不呆也罷。於是,黃一平建議:“不如在陽城休息,既方便夫妻團聚,又可以有人照顧。”


    蘇婧婧正有此意,說:“也好。那就選個環境清靜些的地方,條件倒不一定多麽好,住些時候我再去美國。”


    黃一平問:“這個地方是選擇離城市遠些的郊區呢,還是在市區找個鬧中取靜處?本市郊區倒是有一家休閑農莊,條件很不錯。”


    黃一平忽然想起,陽西境內有家休閑農莊,傍長江而建,風景特別優美,非常適宜休養。最近這一年,楊豔幾次利用星期天組織朋友聚會,約了廖誌國過去打網球、釣魚、吃飯,感覺不錯。


    “當然要方便購物、就醫,還要不影響與朋友交流。你知道,婧姐我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在美國本就寂寞夠了,回國了還住郊區休閑農莊豈不太過冷清。”蘇婧婧道。


    蘇婧婧如此一說,黃一平心裏有數了。他知道,蘇婧婧到了陽城,市委公寓那種地方條件一般,陽城大酒店太吵,又不太適宜出入那些外商投資的星級賓館,看來還是得在政府主辦的賓館裏挑選。根據她提出的要求,黃一平悄悄在安靜優雅、閑人罕至的迎賓館,尋了一處偏僻小樓。那幢小樓,傍靠護城河,推開窗戶即是粼粼河水和大片綠地,背後還有一扇小門可以進出,關了前邊的大門即可自成一體,來往不必皆置於大門保安與電子探頭的監控之下。


    蘇婧婧在陽城的休養,全部由黃一平安排與協調。那些日子,他把主要精力花在蘇婧婧身上,就連廖書記那裏都很少顧及。當然,這也是廖誌國本人的意思。


    蘇婧婧在陽城的飲食起居,有迎賓館裏的指定服務員負責。需要吃點什麽特色的家常菜之類,賓館完全按照她的要求製作。於麗麗、楊豔兩位姐妹相約著來陪她聊天,有時三人也相攜逛街。醫療方麵,由第一人民醫院仲院長親自負責,測量血壓、送藥打針之類則由汪若虹來做。


    蘇婧婧住下後,黃一平吩咐賓館方麵切勿大肆聲張,盡量縮小知情麵。開始幾天,蘇婧婧在陽城的休養還算按部就班,外邊知道的人少,打擾也少,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可是,她本不是那種甘於寂寞之人,隨著幾次同於麗麗、楊豔外出逛街,很快就被人認了出來,不久大家都知道她的行蹤了。這一來,馬上就像捅了馬蜂窩一般。


    也難怪,廖誌國在陽城五年,做了四年市長、一年書記,前些時候剛剛擺平了最大的反對派“三劍客”,此時在陽城政界的威信、聲望正如日中天。更主要的是,三個多月之後,市、縣兩級皆要迎來五年一度的黨委換屆,人事格局將麵臨又一次重大組合。當此時節,該有多少人正如饑似渴地緊盯著廖誌國,千方百計尋找機會接近。本來哩,這次蘇老主席的逝世,對那些人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按照中國社會的傳統理念與風俗,遇到這種喪葬大事,一般人家都會借機大操大辦,而作為主人不論地位多高、官職多大,來者皆客,客人為大,斷不應伸手打人笑臉。因此,很多人準備了豐厚禮金,打算借人情往來的名義,完成一次感情上的鋪墊。沒想到,廖誌國夫婦這次做得很決絕,說不收就堅決不收,有些人想悄悄行事或強行丟下,結果連機會都沒有找到。因此,不少人從陽江回來後,一直很鬱悶,也很苦惱,不知如何才能補了這一課。


    蘇婧婧突然現身陽城,並且就住在偏僻安靜的迎賓館後側小樓,又打的是養病休息旗號,故而一下子讓那些失望者複又大喜過望。


    說也奇怪,官場上人對某些事物嗅覺特別靈敏。大概也就是蘇婧婧住下的兩三天之後吧,那幢原本清靜的小樓突然熱鬧、忙碌起來。


    陽城政界的那些官員,就像預先約定好了一般,雖然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卻又絕少發生撞車現象。前來拜訪蘇婧婧的官員,基本都是前些時到蘇老主席靈前祭拜過的人,官位較高者如市長秦眾、政協主席丁鬆、副書記苗長林等,其餘多數是機關各個委、辦、局、院、行、社的領導,也有知名企業的負責人。下邊縣(市)、區各級官員更是林林總總,尤其海北幾乎囊括了科、鎮級以上幹部。


    這些人的拜訪頗有規律。市裏幾大班子領導,一般都是夫妻雙雙相攜而來,時間多在白天,即便晚上也多在七八點鍾光景。這些人,皆是從賓館正門大搖大擺而來,女人手捧花束或花籃,男人手裏拎著營養品之類,一看就是光明正大探望病人的樣子。此種探視,客人呆的時間稍長些,賓主不免談笑風生,大抵還算是例行公事般的正常人情往來吧。可是,那些機關部門負責人及其等而下之的官員,情形就大為不同。這些人,大多是晚上八九點之後才來,而且時間愈是往後,官職往往愈低,與廖、蘇夫婦之間的關係也愈陌生。他們進來,一般不走大門,而是從背後那扇小門悄然而入。來人也不帶什麽隨從,更不拎鮮花、禮品之類,基本上是輕裝簡從、獨來獨往,身上大多穿件寬鬆風衣、夾克,或者提隻上班用的公文包。這些人一般來去匆匆,同主人並無多話,有些似乎隻是看了一眼就走。


    那幾天,廖誌國照例很晚才回來,有時在外邊應酬,有時則在辦公室裏批閱文件。看得出,他是有意避開那些前來探視的官員。不過,他也反複叮囑黃一平:“婧姐那邊的安全就交給你了,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黃一平掂得出廖誌國話裏分量,也知道拜訪蘇婧婧的人很多,內心不免矛盾,同時也非常警覺。回想前些年,蘇婧婧的藏品交換發生地在陽江,居然還惹出那麽多廢話,差點壞了廖書記大事。現在到了陽城,來訪者如此密集且魚龍混雜,萬一再讓什麽人鑽了空子、抓住把柄,紕漏就大了。何況,越是離黨代會時間迫近,越是應當提高警惕。可是矛盾歸矛盾,警覺歸警覺,他卻既不能阻攔來訪者,又不便在現場監控,更不能讓場麵失控。於是,他每天晚上都丟下廖誌國,說是來陪婧姐聊天,其實哩,是將汽車悄悄停在院子角落的樹叢中,密切監視從小門進來的每一位訪客,以便一旦發現異常者,可以隨時電話提醒蘇婧婧。此舉,他事先也同蘇婧婧打了招呼:“一來是保證你在這裏的安全,二來防止有人居心不良。”


    蘇婧婧自然知道利害攸關,樂得有個值得信任的人在外邊幫助守門把關。相處這麽多年,她對黃一平的信任,絲毫也不容懷疑。


    那天晚上,政府機關事務局一位處長來訪,蘇婧婧當場退回了那人的一捆現金,並且還對其進行了一番廉政教育,因為事前黃一平電話提醒說:“此人是機關有名的大嘴,今天來了,明天一準全機關都知道。當年,老書記洪大光、老市長丁鬆都吃過他的大虧。”


    第二天夜裏,又來一位僑聯女主席,一向喜歡在領導們之間搬弄是非,曾經一度同“三劍客”貼得很緊,黃一平也立即建議蘇婧婧:“最好連門都不要讓進,否則她會主動跑到房間裏到處察看,動手翻東西都有可能。”結果,蘇婧婧以頭痛為托詞,幹脆將那個主席婉拒於門外。


    蘇婧婧高興的時候,也會告訴黃一平一些送禮者的情況,包括那些有趣的過程、細節,甚至也展示一下有特色的禮品。譬如,市委副書記苗長林夫婦送來的一支野山參,是那種典型的人形、雙雞腿,外觀完整無缺,足有一兩重,一看就是那種數十年的精品。蘇婧婧告訴黃一平:“那個苗夫人說了兩三次,讓我一定自己燉湯喝,千萬不要轉送旁人,言外之意東西太稀罕、寶貴。她以為我不識貨,會隨便將這種老參當做統貨送人哩。”再譬如,賈大雄送的一盒冬蟲夏草,隻隻整齊、飽滿。那個賈夫人也是肚腸不深,居然當場做起老師,指點蘇婧婧如何利用此物燉菜、煲湯,儼然一副好為人師的模樣。蘇婧婧笑道:“從她眉飛色舞的樣子看,平時家裏一定拿這麽精貴的東西,當了普通作料哩。”


    平常,黃一平知道晚上來客多,一般都采取回避策略。不想有兩次,卻被前來探望的人堵住了,便隻好硬坐在那裏。所幸的是,無論是當事人蘇婧婧,還是那些送禮者,皆沒有將他這個秘書當成外人。再說,人家是來看望一個病人,稍許表示一點心意純屬正常。那些人當著他的麵,照樣甩手就是一隻十萬八萬現金的大紅包,表現得氣勢如虹又氣定神閑,絲毫也沒有唐突、羞澀之態。如此,黃一平也漸漸明白,緣何市裏有些官員,逢年過節或許真不收禮金,平時有事沒事卻喜歡生病,而隻要有點小病又總喜歡住院。敢情在他們看來,黨紀國法再嚴厲,總不至於同一個病人計較吧。


    如此大約持續了一個星期,探病人流終於退潮。事後,蘇婧婧悄悄交給黃一平一張紙條,上邊開列了一串名單,說:“一平弟弟啊,有些事你姐夫不知道,我也不敢和他說。這幾個人的事,下邊黨代會前後安排人事時,姐就拜托你關心一下。”


    黃一平接過看了,足有七八十個人名,有些打了五角星,有些打了三角形。黃一平默記下來,當著蘇婧婧的麵就將名單燒了,說:“姐,你放心吧,我會放在心上。”


    事後,黃一平悄悄問了城北新區管委會主任孫健,知道送的是十萬元。他的名字前邊,隻打了個三角形。


    55


    在陽城休息得差不多了,蘇婧婧準備赴美國再呆幾個月。按照原計劃,年底黨代會開過就會回來。美國那邊,廖公子漸漸適應了大學生活,已經無須專人照顧。


    臨走前,她還有一樁事情要做:到省城看望兩戶人家,一個是梁副書記,一個是卜副省長。


    前不久,蘇老主席去世後,兩位省領導專程從省城前往陽江吊唁,算是給足了廖誌國夫婦麵子。就梁副書記而言,雖然與廖誌國年齡差不了幾歲,可按照老一輩人的交情,蘇婧婧隻能算作晚輩,按照本地風俗,事後應當登門還禮。既然如此,那與梁副書記年齡、資曆、職務相當的卜副省長,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未來省裏政治格局無論如何變化,上述兩位領導至少有一人會留在n省,另一位即使外任也未必不會再轉回來。因此,蘇婧婧此時以回禮方式上門拜望,意義絕非一般。


    周末晚上,蘇婧婧決定悄悄夜訪省城。她沒用廖誌國的司機,而是讓黃一平開車陪同。


    路上有兩個多小時的空閑,兩人就說了些七拉八扯的閑話,其中當然也不乏精彩的亮點,偶爾靈光一現。


    “一平弟弟呀,你覺得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功是什麽?最大的失敗又是什麽?”蘇婧婧忽然問。


    黃一平愣了片刻,搖頭道:“婧姐,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不過,我感覺你這樣的女人,就是成功的典範。”


    蘇婧婧聽了,哈哈一樂,說:“我知道你這是在說恭維話。可是,平心而論,作為一個女人,我還真是感覺自己挺成功。你不知道,可能因為家庭出身的緣故,我從小接受了太多政治的熏陶,對爸爸非常崇拜,感覺做人就要像他那樣,能夠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施展才華。可惜,我是一個女兒身,處在封建曆史長達幾千年的男權社會,很難像你們男同胞一樣有大作為。加上,我身體一直不太好,更加無法效仿爸爸,做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偉業。幸運的是,你姐夫沒有讓我失望,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在他身上實現了我的理想與願望。外邊不知情的人都說他怕我,其實哩,這麽多年你也看到了,不是什麽怕不怕的事兒,而是夫婦巨標一致、團結一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把你姐夫當成了一個替身,隻要他成功了,我就覺得自己也很成功,至於典範那倒也說不上。”


    蘇婧婧這一席話,倒也讓黃一平明白了一個道理:難怪蘇婧婧對官場政治熱情那麽高,原來以為完全是為了金錢利益,現在想想也不盡然。看來,她在插手幹預丈夫政務的過程中,也在享受著一份獨有的樂趣,甚至實現著某種無法直接完成的政治抱負。由此,對於社會上那些廣為詬病的夫人參政現象,還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哩。


    “一平弟,你是不是認為婧姐是個很貪心的人呢?”蘇婧婧又拋出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


    “不是啊,我覺得婧姐你已經很、很……”黃一平選擇措辭,希望盡量將違心話說得真誠一些。


    “不錯,我知道自己很貪,有時簡直有點貪得無厭。可是,這種貪並非單純滿足了自己的私欲,很多時候我也有自己的難處哪!”蘇婧婧一邊感歎,一邊從隨身包裏掏出兩樣東西,說:“喏,這兩樣東西你還記得吧?東西的價值你也心裏有數吧?”


    黃一平撣眼一看,果然認識。其中,一隻西洋式鑽戒,是蘇婧婧剛到美國沒多久,黃一平與徐曉凡悄悄前往探望,後者在拉斯維加斯花二十五萬美金所購,正宗南非鑽石、法國工藝,據說是全球限量版。一隻是祖母綠中式寶石戒,正是當初中陽集團老總儲開富所送,是其家族的祖傳之寶。


    “鑽石洋氣、時尚,寶石古典、厚重,兩隻各有特色。這種不同凡響的高貴之物,隻有戴在婧姐你的手上,才顯得大富大貴、高雅脫俗!”黃一平曆練數載,這種馬屁話無需打什麽草稿。


    “唉!這麽好的東西,可惜都不屬於你婧姐我喲!”一聲歎息中,蘇婧婧收起戒指,說,“等到你當了官就知道了,有時收人家一點東西,隻能暫時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轉眼就得轉送別人,用於再打點上邊的關係。現在官場上的情況哪個不知道,但凡做到一定職務、級別的領導,好多都是花了代價才上去,而這種花出去的代價,哪裏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想法找補回來怎麽行?再說,不論哪個層次的官員,要想保住現有的位置,或者再上個一級半級台階,還得繼續花代價才能成功。如此循環往複,官場風氣壞了,你姐夫那些官場中人被染黑,我們這些官員親屬也跟著遭罪受害。你說我這些天在陽城,說起來是休息,哪有一天得到真正休息?前後忙碌幾天,今天跑一趟省城,一切都扯平了,私底下我還落下個貪婪的惡名,你說何苦來著!因此,從婧姐我內心裏講,倒是真心擁護上邊的廉政措施,希望大家都幹幹淨淨、公平競爭,就像當初我爸爸做官那個時代一樣,雖然清貧一些,倒也落得簡單、輕鬆、快樂。”


    黃一平聞言,內心頗受震動,推斷蘇婧婧說的確是真心話。他想,道理還真是如此,隻有黨風、政風、官風真正好轉了,清明了,才能還營造一個光明磊落、生動活潑、輕鬆愉快的局麵,讓百姓信任幹部,也讓幹部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


    說話間,到了省城,先奔卜副省長家。


    在卜副省長家院門外,通過電話聯絡,很快有一名青年男子出來迎接,相互對上話。來人是省長女婿、東方公司的真正老板莊大慶。


    莊大慶態度倒也客氣,一口一聲蘇阿姨,直叫得蘇婧婧連連擺手,道:“不敢叫姨,叫聲姐姐就可以了。”


    蘇婧婧獨自進去,黃一平留在車上。


    在車上等候的時候,黃一平想起前些時候有關海北出租車的那場風波,感覺很有意思。起初,廖誌國還有點猶豫,到底是否應該采取破釜沉舟的做法,直接把事情公開,而且堅決一查到底。當時,廖誌國的猶豫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麵,他生怕因優柔寡斷而成為項羽第二,喪失了消滅對手、消除隱患的良機。另一方麵,他也想借機取悅梁副書記,等於無形中也幫梁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現在想來,多虧采取了後來的秘密查處方式且適可而止,這才起到引而不發才有的極大震懾力,也才有今天與卜副省長化敵為友的關係。官場鬥爭,雖然說起來你死我活、刀光劍影,卻並非單純以逞勇鬥狠取勝,有時更需要講究戰略戰術。試想,當初如果一味地硬上,也許果真能從政治上把“三劍客”扳倒,或許連卜副省長這棵大樹也一並栽了,可事情的性質會完全改變,相互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倘若卜副省長從此一蹶不振倒也罷了,若是一擊不能致其於死地,那便後患無窮。況且,即使卜副省長下台了,他在省裏的那些故舊、餘黨,又豈能放過你廖某人!更何況,時間過去不過短短數月,就是梁副書記與卜副省長之間,那樣貌似不可調和的競爭關係,不是也因為彼此位置漸趨錯開,馬上就成為了共榮共贏的盟友麽!


    如此一番思量之間,黃一平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大約四十分鍾左右,卜副省長夫人、女兒、女婿同時將蘇婧婧送出來。從賓主勾肩搭背的架勢看,客人受到了異乎尋常的熱情接待。


    離了卜副省長家,再奔梁副書記府上,於黃一平可謂輕車熟路。


    黃一平雖然同梁副書記一家很熟悉,平時也常與廖書記上門,可今天蘇婧婧是來送禮,而且又是分量貴重之物,黃一平還是婉拒了蘇婧婧的建議,沒有跟著進去。


    車上,黃一平依然沒有收住剛才的思緒。他想:梁副書記與廖誌國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難道僅僅是展現在大眾麵前的那樣簡單麽?


    不錯,在n省官場上,很多人都知道,蘇老主席當年身居要職時,曾經幫助、提攜過梁副書記,對後者有過知遇之恩。那麽,梁副書記後來幫助廖誌國,就有了報答的意思。但是,這個報答,同時也被人們解讀為仗義,解讀為人品好、不忘本,從而為梁副書記在官場上贏得一個好的聲譽。據說,曆次梁副書記的升遷,這一條都曾經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幫他掙得不少票數與分數。也因為這個緣故,使之得到廣大陽江籍官員的擁戴。因此,梁副書記對廖誌國的好,至少應該算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局麵。另外,過去較長一段時期,梁副書記與卜副省長處於明顯的競爭關係,而廖誌國同後者關係的不睦,除了“三劍客”這一因素外,主要就是有梁副書記的介入。現在想來,很多有關卜副省長如何反對、製約廖誌國的情況,都是從梁副書記那兒獲得。其中有些話,雖然不是由梁副書記直接講,卻大多出自梁夫人或秘書之口。由此是否可以推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梁副書記在與卜副省長的爭鬥中,也在利用廖誌國這一外力呢。事實上,廖誌國利用海北出租車事件對卜國傑的打擊,自身獲益固然是一個方麵,梁副書記不也是另一最大得益者麽?還有,梁副書記說起來對廖誌國幫助很多,可是,後者也一直在設法回報哪。自從五年前黃一平跟了廖誌國,就其耳聞巨睹所及,逢年過節或是梁副書記家的婚喪喜慶,廖家從來都出手不凡。別的不談,就說眼下,蘇婧婧送上的這份厚禮也足夠分量的了。由此而論,梁副書記與廖誌國之間的關係,還真是無法用一兩句話說清楚。


    如此一番反思,黃一平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場,很多時候並不能按常理、常情思維。有時,情感、友誼、利益、利用等等,很難說得明白、分得清楚。敵人、朋友之類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可能相互轉化。像自己這種所謂性情中人,古代闖蕩江湖倒還可以,立足當今官場恐怕還需大力改變。


    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去一個多小時,蘇婧婧也終於完成使命,歡笑著步出梁府。


    黃一平與蘇婧婧離開省城時,已經很晚了。


    也許是跑了一晚上累了,或者親手送出鍾愛之物有些不忍,蘇婧婧路上不再多話,黃一平也隻好專心開車。


    途中,路過服務區時蘇婧婧下車洗手,黃一平忍不住摸了摸那隻手袋,裏麵除了化妝用品,卻是空空蕩蕩。顯然,那兩隻貴重戒指連同精美的包裝盒,全部易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式秘書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邦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邦文並收藏中國式秘書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