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9歲的夏天,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用高地音樂論壇裏一個網友的話說就是“小資打敗了朋克信仰,邊緣文化被衝擊得上吐下泄。”如果他是說我曾經也是個朋克(或是具有朋克精神)的話,那我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我真的曾經以朋克自詡過嗎?我的“朋克蜜月”過去了嗎?虛度了嗎?反正我現在是連痛苦的信仰也不聽了,我現在聽莫文蔚。就是那個天津網上經常寫點小資文章的女生們最喜歡的歌。我每天下午起床,吃東西,去外麵溜達兩圈,偶爾去個北大的未名湖轉轉,衝著夜晚的湖水發會兒呆,有時候看看dvd,經常在首都圖書館快下班時匆忙地去還書借書。我還是那麽喜歡看古龍的小說,有時候幾個小時麵對空白的稿紙,死的心都有啊。在半夜上網,去自己的“春樹下”詩歌論壇回貼刪貼。說是詩歌論壇,但除了些原“春樹下”的老詩友以外,別的衝著我的名字來的大多數的人,素質可都不太高。曾經有一句話“你總是在早上抽煙、喝咖啡,問我喜歡莫紮特嗎?”嘿嘿,鑒於春樹下人員的素質問題,還是把“莫紮特”改成“莫文蔚”得了。


    因為簽名售書,我去了兩個沒去過的城市,大連和成都。在大連我幾乎沒有私人時間。我住的是開發區的一個小賓館。屋裏舊舊的,有種發黃的色彩。我住的鳳凰賓館外麵,是一條長滿合歡樹的小路,陽光就照在合歡樹上,粉紅色的傘狀的花被風吹散在地上,我從樹下走過,留下滿身的香氣。那兩天,陽光非常燦爛,我看到了海,還有開闊的公路。我努力用最短的時間感受到更多陌生的東西。成都相對要生活化一些。我是獨自去的大連,成都是我的幾個朋友一起陪我去的。在那裏,我見到了吉木狼格、何小竹、六回等詩人。在夜晚,獨自去了玉林路的小酒館,在裏麵遇到了鼓手毛豆,他好像是到附近的城市巡演。我靜靜聽了一首“17秒”的歌就離開了小酒館到女詩人翟永明開的“白夜”酒吧。


    這個夏天,我編完了《八十後詩選》一書。裏麵集中了幾乎所有(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八十後詩人的詩,還有些不怎麽出名80後詩人,盡量展現80後的整體麵貌。在很早以前的《北京一夜》中,我就說過有錢的好處,包括編一本自己想編的詩歌刊物。記得以前在詩江湖聊天室裏和但影、西毒何殤、抑果、什麽什麽、木樺等人討論八十後詩歌流派的問題,現在也不知道他們都在哪裏,從網絡上我認識了那麽多的人,卻忘不掉最初認識的朋友。尤其是但影。當後來我對春樹下新詩人“亡蛹”談起但影時,他不知道但影是誰。就在半年以前,但影還是詩江湖上備受矚目的新人。天才出現得太快了,時不我待。如果不發言,不常常貼詩,你會很快被別人頂替。當時他在福建一所大學讀書,有很多的想法,前途無量。除此之外我還和城中等一些寫詩的朋友通信,那時天天就談論詩,不懂也承受不了別的,每天我走二十分鍾到網吧看詩發貼,在詩江湖聊天室裏討論詩歌,包括挨罵,編網刊,甚至幻想著在凱賓斯基(北京一家五星級賓館)召開“八十後全體詩人代表大會”,幸福得要死。人活著總要有點精神的,我們那時候想好了——同誌們,為了詩歌,混死算了。在我終於編完這本詩集時,我鬆了口氣,我沒有讓八十後的詩歌兄北姐妹們失望。這對我就夠了。


    我還能求什麽呢?我處在一個飛快變化的年代,我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年齡。起碼我在做著我喜歡的事情。但我偶爾也會回憶回憶過去:天藍藍的,那時的夏天,我們一邊抽著葉子一邊聽著ska,看著河邊。唱著“it’sagoodgoodgoodgoodday”和“ilikecafeiliketea”。這真是段值得回憶的歲月。至少我可以像以前我所不屑的人一樣來一句“青春無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抬頭望見北鬥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樹並收藏抬頭望見北鬥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