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吧!”屋子裏,老趙頭放下酒杯,沉聲道。


    尹琿乖乖的坐下,偌大的場地,便隻有他們二人。


    然而老趙頭的聲音還是中氣十足:“剛下班就把你叫來,心裏若是不痛快,可以立刻就走,我不怪你。”


    尹琿心中苦笑,他早已經習慣老爺子這張臭嘴了。


    見他紋絲不動,老趙頭微微點頭道:“好,既然你沒意見,就給我用心聽,一個字也不要漏掉,因為……”說著聲音突然低沉下來道:“因為,這是我教你的最後一課了。”


    尹琿滿肚子問題,但強忍住不能出聲。


    隻聽老趙頭神色坦然道:“上課之前,有些話兒要交代。上完這堂課,就意味著我這一代對你這一代傳度的結束,你就是正式的入殮師了,但也意味著,你的人生將不再安寧,因為責任,有些事你必須要去做,百死未悔,所以,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尹琿的臉漲得通紅,終於忍不住迸出幾個字道:“這是對我的侮辱,請師傅收回這句話。”


    老趙頭有些意外的看他一眼,歎口氣道:“不要意氣用事,現在看來,跟我扯上關係不是好事,長遠來看,就更不是好事了。”


    尹琿沒有回答任何一句話,隻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心聲,隻見他推金山、倒玉柱般,緩慢而堅定地跪在了地上。


    隻聽尹琿清聲道:“我跟著師傅學習也快一年了,有師生之實質,卻無師生之名份。請師傅受弟子三拜,求師傅給弟子正名。”不待老趙頭答話,他便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然後伏地不起。


    老趙頭滿是意外地望著這個和自己緣分相投的弟子,歎口氣道:“這又是何必呢?”


    “知道我為什麽不願收你為徒嗎?”


    尹琿輕輕搖頭,隻聽他沉聲道:“因為我害怕,我害怕會給你帶來一條不幸的人生,幹我們這一行,沒幾個能全身而退,壽終正寢的。”


    尹琿恍然道:“怪不得……”


    “怪不得什麽?”老趙頭問道。


    “沒什麽。”尹琿輕聲道。


    “是不是以為,由於這個原因,我才沒有教授你全部的道術?”老趙頭似笑非笑道。


    “不敢。”尹琿也不否認。


    “你太小看我趙德水了。”老趙頭搖頭道:“師者,傳到授業解惑矣,在道術上,我並沒有一絲一毫含糊於你,相反,你的進步,我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假以時日,定能遠超於我。”


    “確實,道術講求的是對法器,符咒,以及自然力量的運用。”老趙頭沉聲道:“但道術本身也隻是形式而已,無非就是九宮八卦七十一格,陰陽五行三十六簽。畫畫符,念念咒而已。按你的聰明程度,要學會這些隻需幾個月便可,可單會這些又有什麽用?”


    “單單學會這些,就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入殮師嗎?”老趙頭沉聲道:“不可能!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一些繁文縟節,不成體統的東西,要想融會貫通,就要反過來推翻他們,統統的推翻掉!”


    “什麽?”尹琿大驚失色。


    老趙頭喝了杯酒,麵上仿佛放射出某種光芒,一字一句都敲打在尹琿的心扉上道:“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以此類推,若要大成,隻需要掌握這周天一氣足矣。”老趙頭沉聲道。


    “師傅,如何能掌握?”尹琿恭聲問道,他知道這是一位飽學之士,傳授經幾十年苦心求索,所得之寶貴經驗的時刻了。


    隻聽老趙頭緩緩地,一字一句道:“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


    “相克者,製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性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也。”說完長舒口氣,看著尹琿道:“現在明白我為什麽讓你先讀學習先前那些東西了吧?”


    “基礎。”尹琿輕聲道:“您讓我先打好基礎,才能舉一反三。”


    “不錯,一氣是本,五行是體,本是體的內涵,體是本的表現。隻有真正到了這一步,才能有所成就!”


    “我現在教你,真正的入殮術!”接下來,老趙頭便從基礎講起,把道術運用的方法、技巧和禁忌細細講給尹琿。


    老趙頭告訴尹琿,在舊社會他們這行叫做殮行,而遺體化妝隻是殮行中一個很小的部分。


    中國古人講究:“養生者不足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所以古人非常重視喪禮。


    古時喪禮主要包括訃告、招複、小殮、大殮、成服、吊祭、出殯、服喪等活動,要持續三年時間,儀軌非常的繁瑣。


    中國古人把辦理親人特別是父母的喪事,看作極為重要的大事,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嚴格的喪葬製度。


    商代以前的喪禮製度已難稽考,而周代的喪葬製度,就保存在儒家經典“三禮”之中,主要包括選墳設墓(埋葬製度)、舉辦喪事(喪禮製度)、居喪祭奠(喪服製度)三個方麵,每個方麵都分設不同等級,程序很複雜,名目各有五六十種之多,絕對是繁文縟節。根據《儀禮》中記載:古時候,將死之人一定要居於正室。彌留之際,家屬守在床邊,把很輕的絲綿新絮放在臨終者的口鼻上察驗是否還有呼吸,而且“男子不絕於婦人之手,婦人不絕於男子之手”。


    人死之後,由‘入殮師’拿著死者的衣服,麵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長聲音高呼死者名字。反複多次後由另一人接過衣服給死者慢慢穿上。《禮記》解釋道:“複,盡愛之道也。”這一儀式是表示為挽回死者的生命而做最後一次努力。


    招魂後,把死者安放在正室南窗下的床上,用角柶插入死者上下齒之間,把口撐開,以便日後飯含。用燕幾固定死者雙足,以便日後著履。用特製的斂衾覆蓋屍體。還要在屍體東側設酒食,供鬼魂飲用,明清時俗稱倒頭飯。


    在堂前西麵的牆下挖坑為灶,燒洗米水為死者潔身,給死者理發、剪指甲。表示潔淨反本。


    後來經過曆朝曆代的演變,人們逐漸舍去了很多繁瑣的細節,保留了主要的儀軌。


    一般,人在將息之時,入殮師或親人要為病人剃頭、梳理、擦洗一番,講究要幹淨。然後穿上壽衣,靜候歸天,表明不失衣。


    殮行認為人死要去陰曹地府報到,所以人死時要在嘴裏放些碎銀,說是不能空回,要在奈河橋和閻王殿門前送給護衛和把守,便於順利通過。同時還要給死者曆代祖宗帶些銀錢。


    這時殮行師已將堂屋或上房的家具騰空,將亡人頭朝門(有的頭腳靠牆)安放在堂屋。叫“停”。停放後還要準備草木灰和麩皮混在一起,從亡人停放處一邊撒一邊化紙,口裏還喊著亡人的名子或對亡人的稱號,讓陰魂跟到大門外,叫“引魂上路”。


    第一十八章 茅山傳人(2)


    “引路”後孝子才化紙舉哀,聽到哭聲後街坊近鄰都會前來幫助料理喪事。一是請風水先生(一般殮行師更專業)察看發喪墳地和發喪吉日;二是請執事者;三是請人報喪;四是請廚師。


    這時孝子悲哀之至,昏天暗地,一切由殮行師主持,廚師幫忙置辦喪飯。有頭銜的人、有功績的人去世還要組成治喪會,由部門出麵為其致悼詞。


    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


    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小斂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臥室門裏。那個時候,先把小斂衣陳列在房裏,然後鋪設好斂床,接著舉行著裝儀式。主人和主婦都要把頭上的飾物卸下來,把頭發盤束在頭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號哭,以示悲痛至極。


    殮行師開始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鋪席,再鋪絞,它們的質地,要據死者的身份而定。無論貴賤尊卑,死者都應該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後,殮行師用被子把屍體裹上,然後用絞帶捆緊。在這以後,再把布囊套在屍體上,然後蓋上被子,覆蓋好屍體。


    在民間的習俗裏,入殮的衣服和被子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諧音‘斷子’,惟恐因為這個原因遭到斷子絕孫的惡報。人們的做法一般用綢子,‘綢子’諧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後代多子多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殮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門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門老九並收藏入殮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