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謝家十分安靜, 主要是小孩子都被攆去族學上課了,家裏就隻剩一群大人。


    眾所周知, 成熟的大人都學會自己找事情打發時間,不會一天到晚跑去打擾別人。


    謝家長房本來有兩子一女,過繼了一個又嫁了一個, 目前家中隻剩下大兒子一家。


    謝家大伯與他大兒子仿佛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 瞧著都清正方直, 現在兩個人都在京為官, 倒不用特別去通知。


    謝謹行時間算得巧,今日正好是休沐日,謝家大伯父子倆在家邊討論朝中局勢邊等謝謹行帶盛景意回來,大房的婆媳二人則湊在一起挑選適合的見麵禮。


    謝家三房皆是謝老夫人所處, 不曾分家,平日裏兄友弟恭不說,婆媳妯娌之間也極少起爭執。


    有這樣好的夫家,婆媳二人哪會不清楚要怎麽對待二老萬般期待的孫女?


    二房隻謝謹行一個人,本來就怪孤單的,認回個妹妹好歹也有個伴。不管謝謹行和她處不處得來, 養個姑娘也不費什麽事, 隻有腦子有毛病的人才會去為難對方。


    誰會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跑去挑事?她們這樣的人家, 最講究的就是家和萬事興!


    婆媳二人正挑揀著,三房太太林氏找過來了,三人便一起交流起見麵禮送什麽好,最好又值錢又頂用的, 而且別送重了,送東西,就該送別人用得上的!


    “三叔回來了嗎?”商量完見麵禮的事,謝大太太隨口問林氏。


    “回來了,帶著一身泥回來的,我打發幾個小廝給他搓澡去了。”林氏是個北方人,對不洗澡這件事的容忍度還挺高的,不過今天見到闊別多時的丈夫時還是給驚了一下,差點懷疑他掉糞坑了。


    謝家三叔也有官職在身,不過不怎麽管事,整天泡在田裏研究什麽占城稻改良。


    占城稻是早些年朝廷從占婆那邊搞回來的,荒年時曾經在江南一帶推廣,謝家三叔老覺得它還可以再改良改良,所以掛了個閑置一天到晚泡田裏琢磨新稻種的事。


    這一天到晚泡田裏,突然被喊回來可不就像在泥潭裏打了個滾嗎?


    三個女人有商有量地備完禮,林氏又折返去給丈夫挑衣服。


    她生了一對雙生子,這會兒都在國子監念書,隻能請半天假,下午才回來。


    不算旁支的話,謝家到她兒子這代就五個孩子,排行都是男女混著排,算起來人丁其實有點單薄,現在多了個女孩兒,林氏心裏還挺高興,她邊給丈夫整理衣襟邊說道:“沒想到二叔還有個孩子流落在外。”


    謝三叔說道:“當年二哥和我們一起出門,別人永遠會先看到他,不知惹得多少小姑娘芳心暗許,他沒有風流債才不正常。”他說完才有些悵然,感慨道,“世事無常,誰會想到二哥會去得那麽早。”


    到中午,去國子監念書的兩個小子回來了,外嫁的謝元娘也回來了,一家人都聚在謝家二老那兒等著謝謹行把人帶回來。


    ……


    另一邊,盛景意一大早便起來了。


    雖然為謝謹行的老年化審美憂愁了一會,盛景意還是挑了條不那麽隆重的石榴裙穿上,發現大小正合適,腰上收得很巧,襯得她本就纖細的腰身隻堪盈盈一握。


    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其實很適合這種紅得鮮豔的顏色,在那豔紅衣衫的映襯下她這段時間養得白裏透紅的臉蛋顯得更為白/皙。


    衣裙可以穿,那一套套完整的頭麵卻是不能全部往頭上戴的,她從幾套首飾裏分別挑了幾樣不起眼的小配飾點綴上去,最後才挑了件能凸顯少女天真的蝴蝶珠花綴在發間。


    如此一來,也就沒有滿身大紅大金的尷尬了,反而多了幾分活潑俏麗,瞧著便是個討人喜歡的小姑娘。


    謝謹行早上看到盛景意梳妝打扮出來,眼前不由一亮,覺得自己給盛景意準備的衣裳首飾很不錯。


    隻可惜首飾看起來好像沒用上一整套,小姑娘隻戴個一兩樣都這麽好看了,整套全戴上豈不是更亮眼?


    等謝謹行掃見盛景意細細的腰,忽地想起從前有個小姑娘為了變瘦曾當眾餓暈,丟了老大的臉。當時他沒怎麽在意,現在看到盛景意腰這麽細,不由擔心她也為了這細腰餓壞自己。


    謝謹行不負所望,語重心長地對盛景意諄諄教導:“往後得多吃些,別聽別人說什麽瘦點好,小姑娘就該多長點肉才有福相。”


    小姑娘圓潤一點難道不可愛?


    盛景意:“…………”


    本以為這個哥哥有點可怕,現在看來說不準是個憨憨。


    兄妹倆跟程懷直在船上用完午飯,臨京很快出現在眼前。


    客船靠岸後程懷直向謝謹行道過謝,背著行囊與她們分別,徑直回太學報到去。


    早前盛景意已經從其他人那裏得知臨京便是後世的杭州,她以前也到過杭州,隻是沒好好逛過,隻在酒店和指定場地轉悠了一圈,這次她是來認親的,同樣不好仔細逛。


    她乖乖巧巧跟著謝謹行坐上馬車,連車簾都沒撩起來看,隻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動靜。


    朝廷南遷幾十年,已經足夠讓本就繁華富庶的臨京更上一層樓,外麵到處都是叫賣聲、交談聲,光用耳朵聽就曉得外頭有多熱鬧。


    馬車駛到謝家門前,謝謹行先下地,伸出手扶盛景意下馬車。


    府中奴仆早已得了信,邊開門相迎邊跑進去告知謝家二老,等盛景意兩人步入中庭時二老已經領著家中老小迎了出來。


    盛景意原以為隻是見見二老,不想才進門便碰到這陣仗,腳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稍稍落後於謝謹行。


    盛景意一路上都戴著麵紗,此時隻露出一雙眼睛,可隻看這麽一雙眼睛,二老已確定她確實是自家二兒子的血脈,那眉眼越看就越像!


    瞧見盛景意停下腳步小心翼翼地望過來,二老對望一眼,也停在原處,體貼地給盛景意緩衝的時間。


    謝謹行見二老停下了,轉過頭看向落在後麵的盛景意。這小孩不是事到臨頭怯場了吧?他笑著招呼道:“妹妹,這便是祖父祖母了。”


    盛景意回過神來,邁步上前,軟聲喊人:“祖父,祖母。”


    謝老夫人聽了這麽叫喚,哪裏還忍得住,上前抓住盛景意的手落下淚來:“外麵日頭毒辣,你哥也不知道給你備個帷帽,男人辦事就是這麽不仔細。來,跟祖母進屋再認人。”


    盛景意一聽就知道謝老夫人是保養行家了,再看謝老夫人今□□服首飾簡單卻不失鄭重,為數不多的幾件首飾都搭配得恰到好處,明顯是有意在她麵前收起通身富貴氣,免得她不敢親近。


    盛景意跟著謝老夫人往裏走,口裏說道:“要不是哥哥提醒,我都不敢認您。您看起來這麽年輕,哪裏像當了祖母的人?”


    對上長輩,盛景意嘴巴一向甜,還沒落座,她已經把謝老夫人精心挑選的衣裳首飾準確無誤地誇了一遍,弄得旁邊一臉威嚴的謝老爺子都忍不住豎著耳朵認真起來。


    沒辦法,剛才他接收到謝老夫人聽誇間隙投過來的目光,那意思分明是“聽聽,聽聽,學學人家是怎麽誇的”。


    到了屋裏就沒謝謹行什麽事了,謝老夫人親自教盛景意認人。


    謝家人口不複雜,莫說盛景意記性好,便是記性一般,認一遍肯定也能記下。


    接下來便是交換見麵禮的時刻,因為是頭一次見麵,還不太清楚盛景意的喜好,所以大房三房給準備的見麵禮都很實用,無非是一疊銀票和一堆精致首飾和名貴布料。


    玉佩手鐲之類比較有象征意義的見麵禮她們都當場給了盛景意,其他的則直接叫人送去二老為她準備的院子裏。


    謝謹行早已在信中說過盛景意一時半會不會離開金陵,所以二老直接給盛景意準備了一套金陵的宅子,連帶轉給她東市幾家店鋪、城郊一處田莊和一處溫泉莊子。


    盛景意被這突如其來的暴富弄懵了。


    謝老夫人還拉著她的手說道:“都說手裏有錢,心裏不慌,女孩兒手裏就該多拿點私產,這樣才不容易被人騙。我聽你哥說,你準備在金陵那邊有要緊事要做,要是缺錢你就和我們說,就當我們投點錢進去,回頭你賺了再分給我們。”


    謝大伯娘點頭應和:“對啊,我們平時手裏有閑錢也隻是幹放著,你若要用便跟我們說一聲,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氣。”


    盛景意看了眼謝謹行,沒想到他提前把事情都寫信裏了。


    現在她被謝家人這樣熱情接納,卻根本沒想過要留下來,心裏不免有些慚愧。


    這樣好的家人,是她從前不敢想的。


    怪不得謝謹行這便宜哥哥說他自己是這個家的異類。


    盛景意把自己準備的禮物也拿了出來。


    時間有些匆忙,她沒能準備太多,給謝老夫人她們的是托林老板趕做出來的五套定製版彩妝套裝,從化妝刷到口紅麵脂都很齊備;給謝老爺子他們的則是她親手題畫的折扇,她問過謝謹行家中有幾口人、各自有什麽偏好。


    相比她收到的巨額禮物,她這些禮物顯得有點寒酸。


    可送禮這事得量力而行。要知道她即使掏光千金樓的家底搜尋名貴禮物,送到謝老夫人她們麵前可能依然拿不出手,倒不如送些別處沒有的聊表心意。


    謝老夫人沒想到盛景意也準備了見麵禮,心中越發憐愛這個從小流落在外的孫女。


    聽說她小時候得了癡病,感知不了外麵的一切,她母親才把她留在身邊親自帶著,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現在這孩子病好了,不願從母親身邊離開,她這個當祖母的即使再想把孫女養在眼前,也做不出讓她們母子分離的事。


    要是這孩子聽說自己是謝家的孩子就拋棄母親回來享受榮華富貴,她還是會好好待她,為她尋個合適的好夫家。


    可那樣的話,她不會像現在這樣喜愛和憐惜這個孩子。


    這孩子病雖好了,卻仍有些“癡”。


    這種“癡”正巧就是謝家人的特質。


    比如當初她二兒子要孤身去救人,她哪怕痛不欲生,還是和丈夫一起照著二兒子的意思讓這個兒子“病逝”。


    因為他們都清楚,謝家人一旦想做什麽事是誰都攔不住的。


    真要強行把人攔下來,留下的也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餘生他都會在痛苦中度過。


    所以,他們隻能支持孩子的選擇。


    他們這孫女,不僅眉眼長得像她爹,骨子裏也是名副其實的謝家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繼承了一座青樓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溪笛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溪笛曉並收藏穿越後繼承了一座青樓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