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徐世昌的警告,袁世凱隻是半信半疑,不過他更願意相信,這是對方想要令自己盡快出山的一種策略。因此他很快就岔開了話題,把談話引向了當前的時局。


    在袁世凱看來,當前各地民眾的群情洶洶,實質上是中樞主政者在政治上出現了失誤。因此如果不在政治上糾正錯誤,那麽即便是用武力把革命壓製下去,這一點他對於北洋新軍還是有著信心的,革命也一樣會此起彼伏,最終拖垮整個王朝的。


    他之前已經同自己的親信幕僚討論過出山的問題,如楊度等人認為不如就保持現在猛虎在山的勢頭,等朝廷徹底被革命拖垮了再出來收拾河山,則他就不必做滿清的叛臣,而又不必服從於革命黨人的共和主張了。


    隻是袁世凱心中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一是擔心三年下野的生涯,是否還能讓北洋六鎮對自己俯首貼命。要是看到局勢不妙,有人幹脆投降了革命黨怎麽辦?第二十鎮和第六鎮的叛變,對於他的打擊也是相當大的。


    二是楊度等人說的確實是最為理想的一條道路,但正因為太過理想就變的有些不切實際了。誰也無法保證當清廷垮台之後,北方的軍政力量就會倒向他而不是其他人或革命黨。


    袁世凱倒是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現在他出山的話,就能盡收滿清之權,從而在朝廷和民黨之間立於不敗之地。沒有他的準許,朝廷就不能同剿滅民黨;同樣,沒有他的支持,民黨也休想獲得什麽推翻朝廷的勝利希望。


    徐世昌和袁世凱相交三十餘年,不過和袁世凱交談了幾句,就明白了對方所擔憂的什麽,所希望的又是什麽。於是在這一場深夜長談之後,徐世昌就為袁世凱總結出了六項對朝廷的建議:一明年召開國會;二組織民眾認可的責任內閣;三開放黨禁;四寬容各地起義的軍事人員;五授予袁世凱指揮前線軍事的全權;六保證軍餉糧需的充分供給。


    總而言之,袁世凱此時還是希望能夠維持住滿清朝廷的,隻不過要朝廷重新走回君憲的正道上來,試圖以此平息各地立憲派的憤怒,為各地民眾的革命情緒釜底抽薪,從而在政治上解決革命。


    第二日早上,徐世昌把這六條發電報給了北京,收到電報的攝政王載灃沉默不語,而其他看了電報的宗室成員則對袁世凱極為不滿,認為答應了這六條大清也就差不多要亡了。他們稱袁世凱就是個活曹操,勸載灃決不能答應這樣屈辱的條件。


    麵對宗室內部強大的反對聲音,加上昨日馮國璋在奉天擊潰了第二十鎮和第六鎮的勝利消息,這讓載灃並沒有立刻回複袁世凱。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馮國璋身上,假使馮國璋能夠帶著第一軍平滅了北方的叛亂,那麽搞不好還能再同袁世凱談一談條件。


    載灃打電報給馮國璋,令其盡快向北滿進軍,一舉消滅第二十鎮和第六鎮的餘黨,並進而收複長春和哈爾濱。而這一日上午,經過一晚的努力撤退,好不容易才擺脫追兵抵達鐵嶺的吳祿貞,和張紹曾匯合後立刻清點了自己這邊的人馬,結果發現昨日這一場敗仗讓他們丟掉了全部的重武器不說,人員也損失了近三分之二,現在軍中不過剩下了4、5千人。


    聽到副官對人員物資的清點報告,吳祿貞氣紅了眼拍了桌子大喝道:“潘榘楹、張建功這兩個王八蛋,要是再讓我見令他們,我非一槍崩了這兩個王八蛋不可。”


    張紹曾、伍祥禎、吳鴻昌三人聽了都是默默無語,其實昨日這場仗從一開始就非常的被動,在他們看來也不能把失敗完全怪罪於潘榘楹、張建功這些叛徒身上。


    因為城內各界代表的請求和奉天各領事館的建議,兩鎮聯軍不得不離開了奉天城,在奉天西北麵30餘裏的大石橋-馬三家子一帶構築了防線。奉天東部和北部是丘陵地帶,向西、向南則是漸漸開闊的平原地帶,大石橋-馬三家子也正是京奉鐵路經過的地區。


    自從鐵路出現之後,鐵路和戰爭的關係就越來越密切,特別是當火炮和重機槍漸漸開始主宰戰場的時候,過去那種徒步前行的陸軍進攻方式已經開始被陸軍作戰所擯棄。畢竟沒有攜帶重武器的陸軍麵對一隻擁有重武器的敵軍,這就等於是自殺行為。


    因此吳祿貞沿著京奉鐵路設防,並沒有人進行反對,假設北洋軍不利用鐵路的話,那麽他們還是可以通過鐵路先返回奉天城據守的,那個時候就不能算是他們破壞了奉天城作為非交戰區的規則。


    雖然吳祿貞被推舉為此戰的總指揮,但他並沒有保存實力,而是把自己的部隊放在了最有可能被敵軍攻擊的鐵路西麵,而令張紹曾一部鎮守鐵路東麵和蒲河之間,一部則放在中央地區。


    但是令吳祿貞沒有想到的是,第六鎮將士還在北洋軍的大炮下忍耐時,自己的右翼友軍居然讓開了通道,放了北洋軍的騎兵部隊從側麵進攻了中央陣地。鎮守右翼的正是二十鎮的協統潘榘楹,他指使張建功讓開道路後,便朝著友軍進行了進攻,導致兩軍交戰不到一個小時,兩鎮聯軍即敗北。


    若不是馮國璋還想著把兩鎮的將士收攏回北洋係,放棄了全軍出擊,而是派人上前喊話,兩鎮幾乎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不過這樣一來,許多革命意誌不夠的聯軍將士頓時就放棄了抵抗,選擇了向馮國璋的北洋第一軍投降了。


    吳祿貞、張紹曾正是趁著這個機會,才能帶著最為可靠的部隊退了下來。隻是他們好不容易跑回了奉天,卻被日本護路軍攔截在了城外,表示奉天城已經成為中立區,他們可向北麵退去,但不得入城。


    雖然攔在他們麵前的不過日軍一個大隊,但是敗退下來的聯軍根本沒有作戰的信念,吳祿貞、張紹曾隻好繞過了奉天城去了北大營,然後帶著營中的剩餘部隊繼續逃向了鐵嶺。而收攏了聯軍投降部隊的北洋第一軍終究是慢了他們一步,也沒有得到滿鐵的許可使用鐵路,最終讓他們逃到了鐵嶺。


    不過這個時候軍隊的士氣已經極為低下了,而丟失了大部分輜重的聯軍也不知道能在這裏堅持幾天。等到吳祿貞發完了脾氣,張紹曾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下來,開口對著眾人說道:“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咱們還是先說說下一步怎麽辦吧。


    現在軍中士氣全無,輜重也不多了,打肯定是打不了了。就算能打,我也不建議打。大家到底都是北洋出身,弟兄們很難向著自己人開槍,昨日這一仗就是因此而敗。而對麵的兄弟也是高抬了一手,否則大家能不能坐在這裏都是個問題。”


    吳鴻昌連連點頭說道:“張統製說的是,馮軍統過去是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我們和手下的軍官那個不是他手裏練出來的。眼下馮軍統已經放了我們一馬,我們要再繼續鬧下去,恐怕就是不識抬舉了。我覺得…”


    “你覺得什麽?吳協統難不成也想投降了?”吳祿貞冷冷的打斷了他的話說道,吳鴻昌瞧了一眼臉色鐵青的吳祿貞,終於還是閉上了嘴。


    張紹曾卻沒有理會吳祿貞,而是看著部下伍祥禎問道:“玉亭,你覺得眼下我們該怎麽辦?”


    伍祥禎皺著眉頭說道:“眼下投降過去,馮軍統也許會放我們一馬,但是朝廷會放過我們嗎?我們可是陣前起義。要是打敗了朝廷的平亂軍隊一次,估計朝廷還會法外開恩,但是現在投降過去,朝廷怎麽寬大我們?”


    這下吳鴻昌都生不起說話的意思了。他此時也想明白了,馮軍統這位老師也許會放過他們的部下,但是朝廷有什麽理由放過一群敗將,難道要鼓勵新軍造反麽,反正打敗了投降就是了。


    張紹曾顯然也被點醒了,士兵和基層軍官投降還沒什麽危險,他們這些帶兵的將領恐怕是難逃刑罰了。吳祿貞心裏也是鬆了口氣,這裏除了他之外都是北洋一係,要是這三位主官選擇投降的話,他還真是要束手無措了。


    張紹曾歎了口氣說道:“這都要怪我啊,要是不聽袁金凱和潘榘楹蠱惑,不獨自南下奉天的話,我們也就不會遭此打敗了。如今,我真是沒有麵目去見吳主席了。”


    吳祿貞見張紹曾心思有所變化,便幹脆趁熱打鐵的說道:“眼下這個狀況,我們也隻能北上去投奔吳主席了。既然要走就不如早走。既然日本人拒絕讓我們使用鐵路,我看不如走水路,先坐船去鄭家屯,然後再繞道長春。”


    吳鴻昌此時也是越想越擔心,於是跟著說道:“不錯,鐵嶺本就是遼河上的大渡口,這裏船隻多的是,用小火輪拉著木船一次能夠送走幾百人。再從騾馬市場上征用一批騾馬,坐不下船的就走陸路,不能讓士兵安靜下來胡思亂想,要不然我們連剩下的這點人馬都掌握不住。”


    伍祥禎頓時皺著眉頭說道:“強征不好吧,還是打個欠條吧,用革命委員會的名義。免得老百姓恨上我們,到時毀壞了革命的聲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熱的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富春山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富春山居並收藏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