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醫生熟門熟路的上了二樓,然後走到了西麵走廊的最後一間房,掏出鑰匙打開房門走了進去。
房間內除了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個櫃子外,就看不到其他家具了。彼得醫生坐在書桌前,打開了從車站提回來的藥物箱子,經過了一番仔細摸索,他終於找到了一個隱藏的很好的夾層。
彼得醫生掏出了一把手術刀撬開了夾層,一份印刷精美的《社會民主黨人報》就展現在了他的麵前。這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效仿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機關報創辦的報紙,這份報紙的主編正是尼.列寧。
這份報紙一麵世就受到了沙皇密探局的打擊,使得報紙的編輯和印刷不得不轉移到了巴黎,不過這對於報紙來說倒也不是壞事。因為僑居在巴黎的列寧可以對編輯部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避免了孟什維克對於報紙刊登文章內容的阻擾。
不過因為報紙在國外編輯、印刷的緣故,使得這份報紙遠離了俄國的工人階級,在對國內事件的反饋速度上往往滯後了許多,這使得工人們難以堅定的支持它。
而社會民主工黨內部的高層人士,又對列寧過於激進的政治主張感到不理解。特別是孟什維克們更是抱怨,在斯托雷平製造的白色恐怖下,列寧依舊不管不顧的在報紙上大加批評斯托雷平的反動統治,全然不顧及國內社會民主工黨成員的安全。
因此這份原本視為社會民主工黨中央機關報的報紙,現在反而在黨內被邊緣化了。國內的社會民主工黨成員,現在更為推崇托洛茨基創辦的《真理報》。
這位1905年革命期間被推選為彼得堡蘇維埃主席的前孟什維克分子,在1907年從流放途中逃亡至國外後,於1908年10月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創辦了這份報紙。
維也納同俄國的距離,可比巴黎同俄國的距離近的多。而托洛茨基出色的組織能力,加上《真理報》創辦者中阿道爾夫·越飛和馬特維·斯科別列夫兩人的財力支持,使得這份報紙很快就在俄國工人中打開了局麵。
不過彼得醫生卻是一個支持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員,他對於托洛茨基試圖團結黨內各派,以至於在《真理報》上回避任何導致黨內分歧的話題的行為,並不認同。特別是《真理報》以迎合俄國工人的興趣,而不引導俄國工人同沙皇政府做鬥爭的辦報方針,就更是讓他感到抵觸了。
雖然彼得醫生是在1905年革命失敗之後才加入布爾什維克,但他從加入布爾什維克起就認定了布爾什維克派領袖列寧的主張。不管是革命爆發之初的流血星期日,還是革命失敗時的莫斯科暴動,沙皇政府指示軍警對於人民的屠殺行動,都已經表明了這個政府的反動本質和拒絕改變的頑固性。
因此俄國人民想要贏得自身的解放,就不能同沙皇的專製政府做任何妥協,隻有徹底的打倒沙皇,建立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才能終結俄國人民的苦難。
隻不過在目前的俄國,不僅孟什維克們反對這樣激進的革命主張,就連布爾什維克們也不支持。被列寧稱之為斯托雷平的反動統治,在強硬的鎮壓了國內進步力量的同時,也確實對俄國做出了一些改變,令整個俄國的經濟正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
社會經濟的成長加上政府實施的言論管製,確實讓不少工人失去了革命的興趣,轉而主張起學習德國工人的合法鬥爭來了。倒是斯托雷平對鄉村實施的土地改革,正使得一向支持沙皇的農民們日益憤怒,開始頻繁出現鄉村暴動事件了。
隻不過在社會民主工黨眼裏,農民並不能成為革命的領導者,他們太容易被沙皇政府收買而喪失革命的熱情了。不過在工人運動陷入低潮後,不得不從莫斯科躲入鄉下的彼得醫生,卻對農民們生起了興趣。
隻是他所發表的聯合農民反對沙皇的主張,不要說在黨內,就是在布爾什維克內部都沒有得到多少支持。而他自己又找不到讓農民參加革命的方式,因此也隻能做些為貧苦農民服務的工作了。
美國記者的到來,和其想要在本縣采訪土地改革成效的想法,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彼得醫生的關注。他原本以為,這不過是聖彼得堡那幫官僚想要為自己吹噓功績的作秀之舉。
但是,吳川在自治會同葉納林.伊凡尼奇的接觸,讓彼得醫生覺得美國人的采訪恐怕並不是那麽簡單的。而吳川對於俄國工人、農民及革命的態度,加上他說出的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論,都讓彼得醫生對這個人生起了興趣,這也是他在莊園內主動向對方示好的根由。
就在彼得醫生埋頭將法文版的《社會民主黨人報》翻譯成俄文時,葉納林.伊凡尼奇抱著一些水果走進了家門。他剛進門就聽到廚房內妻子對他的喊聲:“伊凡尼奇,你上樓去叫一下彼得醫生,中飯馬上就要做好了。”
葉納林站在院門口楞了一下,方才有些慌亂的回複道:“奧,彼得醫生過來了麽。嗯,我知道了,我這就上樓去叫他。”
葉納林上樓敲開了彼得醫生的房門,向坐在書桌前寫東西的醫生有些緊張的問道:“彼得耶維奇,你見到吳了嗎?”
放下了手中的鋼筆,轉過身來的醫生看著葉納林說道:“是的。你先坐下吧,伊凡尼奇,我們應該好好的聊一聊…”
就在兩人就中國人吳川聊了許久時,在樓下等不住的米沙終於扯著嗓子向樓上喊道:“伊凡尼奇,請彼得醫生下來先吃飯吧。你們有什麽要談的,等吃完飯再談,要不然飯菜都該涼了…”
彼得醫生先高聲回了米沙一句,方才對著葉納林說道:“好吧,我們先下去吃飯,米沙看起來都等急了。你對於吳的看法還是不錯的,起碼這個中國人現在還是抱有著對於工人和農民的同情心的,但他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下去。”
葉納林跟著彼得醫生站了起來,有些莫名的向對方說道:“可吳是一個好人,我認為他對於我國的革命是有著同情心的。”
“布爾什維克是需要朋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的。至少吳說的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所以我們在革命成功之前,必須要小心再小心,不能隨意的把一個意誌不夠堅定的同情者變成我們的朋友,這隻會對黨的事業造成危害。”
說到這裏,彼得醫生看著自己在本縣的得力助手,以嚴肅的態度向他問道:“伊凡尼奇,你今天是怎麽了,情緒這麽不對頭?難道你對黨的事業失去信心了嗎?”
伊凡尼奇有些躲避了醫生的目光,向著對方坦誠的說道:“不,我隻是一直在思考,吳說的話。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究竟能不能改變這個國家,還隻是徒勞的推著石頭上山。”
彼得醫生在心裏歎了口氣,他知道自己這位助手的內心還是有些動搖了,吳對於革命的悲觀態度已經影響到了葉納林。
房間內除了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個櫃子外,就看不到其他家具了。彼得醫生坐在書桌前,打開了從車站提回來的藥物箱子,經過了一番仔細摸索,他終於找到了一個隱藏的很好的夾層。
彼得醫生掏出了一把手術刀撬開了夾層,一份印刷精美的《社會民主黨人報》就展現在了他的麵前。這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效仿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機關報創辦的報紙,這份報紙的主編正是尼.列寧。
這份報紙一麵世就受到了沙皇密探局的打擊,使得報紙的編輯和印刷不得不轉移到了巴黎,不過這對於報紙來說倒也不是壞事。因為僑居在巴黎的列寧可以對編輯部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避免了孟什維克對於報紙刊登文章內容的阻擾。
不過因為報紙在國外編輯、印刷的緣故,使得這份報紙遠離了俄國的工人階級,在對國內事件的反饋速度上往往滯後了許多,這使得工人們難以堅定的支持它。
而社會民主工黨內部的高層人士,又對列寧過於激進的政治主張感到不理解。特別是孟什維克們更是抱怨,在斯托雷平製造的白色恐怖下,列寧依舊不管不顧的在報紙上大加批評斯托雷平的反動統治,全然不顧及國內社會民主工黨成員的安全。
因此這份原本視為社會民主工黨中央機關報的報紙,現在反而在黨內被邊緣化了。國內的社會民主工黨成員,現在更為推崇托洛茨基創辦的《真理報》。
這位1905年革命期間被推選為彼得堡蘇維埃主席的前孟什維克分子,在1907年從流放途中逃亡至國外後,於1908年10月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創辦了這份報紙。
維也納同俄國的距離,可比巴黎同俄國的距離近的多。而托洛茨基出色的組織能力,加上《真理報》創辦者中阿道爾夫·越飛和馬特維·斯科別列夫兩人的財力支持,使得這份報紙很快就在俄國工人中打開了局麵。
不過彼得醫生卻是一個支持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員,他對於托洛茨基試圖團結黨內各派,以至於在《真理報》上回避任何導致黨內分歧的話題的行為,並不認同。特別是《真理報》以迎合俄國工人的興趣,而不引導俄國工人同沙皇政府做鬥爭的辦報方針,就更是讓他感到抵觸了。
雖然彼得醫生是在1905年革命失敗之後才加入布爾什維克,但他從加入布爾什維克起就認定了布爾什維克派領袖列寧的主張。不管是革命爆發之初的流血星期日,還是革命失敗時的莫斯科暴動,沙皇政府指示軍警對於人民的屠殺行動,都已經表明了這個政府的反動本質和拒絕改變的頑固性。
因此俄國人民想要贏得自身的解放,就不能同沙皇的專製政府做任何妥協,隻有徹底的打倒沙皇,建立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才能終結俄國人民的苦難。
隻不過在目前的俄國,不僅孟什維克們反對這樣激進的革命主張,就連布爾什維克們也不支持。被列寧稱之為斯托雷平的反動統治,在強硬的鎮壓了國內進步力量的同時,也確實對俄國做出了一些改變,令整個俄國的經濟正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
社會經濟的成長加上政府實施的言論管製,確實讓不少工人失去了革命的興趣,轉而主張起學習德國工人的合法鬥爭來了。倒是斯托雷平對鄉村實施的土地改革,正使得一向支持沙皇的農民們日益憤怒,開始頻繁出現鄉村暴動事件了。
隻不過在社會民主工黨眼裏,農民並不能成為革命的領導者,他們太容易被沙皇政府收買而喪失革命的熱情了。不過在工人運動陷入低潮後,不得不從莫斯科躲入鄉下的彼得醫生,卻對農民們生起了興趣。
隻是他所發表的聯合農民反對沙皇的主張,不要說在黨內,就是在布爾什維克內部都沒有得到多少支持。而他自己又找不到讓農民參加革命的方式,因此也隻能做些為貧苦農民服務的工作了。
美國記者的到來,和其想要在本縣采訪土地改革成效的想法,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彼得醫生的關注。他原本以為,這不過是聖彼得堡那幫官僚想要為自己吹噓功績的作秀之舉。
但是,吳川在自治會同葉納林.伊凡尼奇的接觸,讓彼得醫生覺得美國人的采訪恐怕並不是那麽簡單的。而吳川對於俄國工人、農民及革命的態度,加上他說出的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論,都讓彼得醫生對這個人生起了興趣,這也是他在莊園內主動向對方示好的根由。
就在彼得醫生埋頭將法文版的《社會民主黨人報》翻譯成俄文時,葉納林.伊凡尼奇抱著一些水果走進了家門。他剛進門就聽到廚房內妻子對他的喊聲:“伊凡尼奇,你上樓去叫一下彼得醫生,中飯馬上就要做好了。”
葉納林站在院門口楞了一下,方才有些慌亂的回複道:“奧,彼得醫生過來了麽。嗯,我知道了,我這就上樓去叫他。”
葉納林上樓敲開了彼得醫生的房門,向坐在書桌前寫東西的醫生有些緊張的問道:“彼得耶維奇,你見到吳了嗎?”
放下了手中的鋼筆,轉過身來的醫生看著葉納林說道:“是的。你先坐下吧,伊凡尼奇,我們應該好好的聊一聊…”
就在兩人就中國人吳川聊了許久時,在樓下等不住的米沙終於扯著嗓子向樓上喊道:“伊凡尼奇,請彼得醫生下來先吃飯吧。你們有什麽要談的,等吃完飯再談,要不然飯菜都該涼了…”
彼得醫生先高聲回了米沙一句,方才對著葉納林說道:“好吧,我們先下去吃飯,米沙看起來都等急了。你對於吳的看法還是不錯的,起碼這個中國人現在還是抱有著對於工人和農民的同情心的,但他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下去。”
葉納林跟著彼得醫生站了起來,有些莫名的向對方說道:“可吳是一個好人,我認為他對於我國的革命是有著同情心的。”
“布爾什維克是需要朋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的。至少吳說的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所以我們在革命成功之前,必須要小心再小心,不能隨意的把一個意誌不夠堅定的同情者變成我們的朋友,這隻會對黨的事業造成危害。”
說到這裏,彼得醫生看著自己在本縣的得力助手,以嚴肅的態度向他問道:“伊凡尼奇,你今天是怎麽了,情緒這麽不對頭?難道你對黨的事業失去信心了嗎?”
伊凡尼奇有些躲避了醫生的目光,向著對方坦誠的說道:“不,我隻是一直在思考,吳說的話。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究竟能不能改變這個國家,還隻是徒勞的推著石頭上山。”
彼得醫生在心裏歎了口氣,他知道自己這位助手的內心還是有些動搖了,吳對於革命的悲觀態度已經影響到了葉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