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晉陽王蕭秋宸和安遠侯龍戟,大概是大周曆史上最具有傳奇性的人物之一。


    晉陽王之前,大周的皇子隻許娶不許嫁,從來沒有下降的說法。但是晉陽王身為萬昌皇帝和端敬皇後最寵愛的兒子,偏偏就開了這個先例,下降當時的衛國公府二少爺龍戟。


    不但如此,晉陽王還成功地帶歪了他的弟弟青陽王。所以到了他最小的弟弟南陽王時,端敬皇後坐不住了,公然表示他的最後一個兒子絕對不允許嫁出去。


    然而,晉陽王的傳奇與他的婚事幾乎沒有關係,就算有,也隻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晉陽王大婚時,萬昌皇帝當著滿朝文武宣布,下降的皇子和公主一樣的待遇,即婚後保留王位和食邑,但生下的孩子不隨蕭姓,也不得繼承王位。


    對此,晉陽王和青陽王毫無異議,他們的兒女分別姓龍和姓殷。


    萬昌皇帝中期,朝廷重開海禁,大力鼓勵民間船隻下南洋、下西洋,凡是有人敢出外海做生意的,皇帝就會派遣戰船給他們保駕護航。


    繁榮的海上貿易給大周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黃金白銀,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高速增長。當皇帝的,從來不會嫌自己統治的人多,可是人多地少,也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到了景和年間,如何安置大量新增的無土地人員已經成了朝廷的一大難題。


    賦閑在家看孩子的晉陽王給他的皇帝兄長上了道折子,說是可以由朝廷出麵,進行遷民。他曾經去過南洋諸島,知道那裏有許多豐饒的無主土地,隻要有人願意耕種,不愁沒有飯吃。


    此言一出,猶如狂風過境,瞬間在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有人說晉陽王異想天開,國人長期以來的觀點就是故土難離,遷民去海外,太不現實了。


    更多人卻在想,此事並非沒有可操作度。天大地大比不上吃飯最大,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誰還有心思去想別的。朝廷要遷民,首先挑選的肯定就是那些沒有土地吃不上飯的人。


    景和皇帝很讚成弟弟的看法,他也拿得出銀子來辦這件事,隻是……


    如此重要的大事,朝廷必須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出來壓陣,而這個人選,卻不是那麽好定的。別看那些個大臣個個在朝上說得頭頭是道,真讓他們去南洋,他們肯定能找出十倍的理由來反對。


    畢竟,被遷徙的老百姓是走投無路了,他們在家一無所有,連飯都快要吃不起了,可一旦去了南洋,雖然背井離鄉,卻能從此擁有自己的土地,因而遷民的政策對他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大臣們不一樣,他們在京城過得舒舒服服的,誰都不願意一路顛簸去南洋受苦。景和皇帝固然可以強行下旨命人去,但是天高皇帝遠的,領頭的人不用心,好事也能變禍事。


    見皇帝兄長一籌莫展,晉陽王又上折子了,不是沒人願意去南洋嗎,我和駙馬去。


    後來的事情便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像蕭明川和顧渝這樣的年輕人,幾乎都是聽著這兩位的傳奇經曆長大的。顧渝為什麽那麽遺憾,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錯過了活生生的傳奇。


    見顧渝一臉向往的神情,卻遲遲沒有動筷子,蕭明川提醒道:“阿渝,你要見三叔公他們以後還有機會。可你要是再不吃,小餛飩就要涼了,涼了可沒那麽好吃了。”


    蕭明川的話打斷了顧渝的遐思,他低下頭,看了眼灑了滿滿一層辣子的小餛飩,頓覺食欲大開。再夾起一個嚐嚐,果然味道不錯,難怪老晉陽王和安遠侯千裏迢迢回來也特地來吃。


    見顧渝吃得盡興,蕭明川長手一伸,從他碗裏夾了個小餛飩走,同時笑道:“阿渝,你放那麽多的辣子,小餛飩本身的香味都被掩蓋住了。”蕭明川好像忘了,讓老板加辣子的人也是他。


    顧渝對蕭明川這種無聊的搶食行為很無語,就是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蕭明川也沒這麽幼稚過。皇帝這是怎麽了,最近的行為如此反常,他都快要覺得他不是他了。


    “呼呼,怎麽這麽辣啊,呼呼……”蕭明川單純就是好奇,顧渝那碗紅通通的小餛飩是什麽味道,吃到嘴裏才猛然意識到,論吃辣子的功力,他和顧渝不是同一水平線上的人。


    看到蕭明川辣得眼淚都要出來了,顧渝放下碗筷,好心地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蕭明川倒了碗涼茶。蕭明川接過茶碗,一口飲盡,又把碗遞了回來,呼呼吸著涼氣叫道:“再來一碗!”


    “哦。”顧渝又給蕭明川倒了碗茶,還提醒他:“二哥,喝湯比喝茶更有效。”


    蕭明川這回改成慢慢喝了,一邊喝一邊瞪大了眼睛:“熱湯喝下去更辣好不好?”


    顧渝點點頭,重新拿起碗筷,並不否認地說了句:“我知道。”


    蕭明川差點被顧渝的話嗆住了,知道更辣你還讓我喝湯,皇後你要謀殺親夫啊,誰知顧渝又道:“可是熱湯熱水喝下去,真的更能止辣。”至於這個經驗他從哪裏來的,就不告訴蕭明川了。


    連喝兩碗涼茶,蕭明川還是辣得大喘氣,他半信半疑地端起碗,輕輕抿了半口麵湯。


    剛被濃重的辣味刺激過的舌頭接觸到餘溫尚在的麵湯,感覺那叫一個酸爽,但是最辣的一陣熬過了,後麵就好受多了。蕭明川好奇地瞥了顧渝一眼,懷疑他小時候是不是也被狠狠地辣到過。


    吃過美味的小餛飩,顧渝問蕭明川,他們是不是可以換馬了。梅山距離上京城並不算多遠,他們再坐馬車走下去,說不定就要坐到梅山了,哪裏還有工夫騎馬。


    蕭明川倒是不反對顧渝的說法,他隻是說,剛吃了東西就跑馬,對身體不太好。


    於是,兩人重新登上了馬車。這回不用蕭明川苦心積慮再尋找話題了,顧渝主動向他問起了有關老晉陽王和安遠侯的事。他不明白,蕭明川和他們明明應該是沒有見過麵的,怎麽互相都認得。


    晉陽王和安遠侯去南洋的時候,先帝還不到十歲。那個時候,誰都不會想到,在未來數十年的時間裏,這對戰鬥力超級強悍的夫夫會一步一步蠶食掉南洋諸島,將其全部變成了大周的領土。


    從最初零散的幾個小村落,到如今繁華的南洋十三郡,南洋諸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景和年間,所有遷徙到南洋的百姓都是朝廷掏錢送過去的,到了地方就按人頭分土地,連續耕種五年以上,這塊地就歸個人所有,條件優厚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即便如此,願意去的人還是不多,隻有在老家真是待不下去了,好多人才會去碰碰運氣。


    到了長泰年間,這一現象反了過來。朝廷不用再大規模地組織遷民,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親戚同鄉在南洋發了財衣錦還鄉,很自覺就會出去闖一闖,南洋的機會比中原還是要多一些的。


    就算呂宋島上幾乎已經沒有無主的土地,可往呂宋島的南邊走,還有大大小小很多島。


    晉陽王和安遠侯從來沒有刻意擴張過勢力,但人口的增長天然對土地有著更多的需求。已經離家千裏的人們習慣了沒地就往更遠處走的習慣,大周在南洋的勢力範圍不知不覺就越來越大。


    換成其他皇帝,麵對這種情況一定會感到棘手。南洋諸島地盤大不假,可他們主要是自給自足,說是大周的州郡,還不如說是晉陽王的食邑,反正他是從來不上繳任何收入的。


    也有人幫景和皇帝算過賬,哪裏還用晉陽王給他繳錢,他幫他養活了那麽多在中原無田無地過不下去就要鬧事的人,已經是解決了很大的麻煩了,他不倒找朝廷要銀子就是很不錯的了。


    畢竟,南洋百廢待興,一切都要重頭開始。更重要的是,晉陽王不是普通的王爺,他是下降的,如同公主一般。晉陽王的兒子不姓蕭,而是姓龍,待他百年之後,王爵是會被朝廷收回的。


    經過這麽一算,很多人發現景和皇帝的精明之處了。


    眼下正是南洋最艱苦的時候,凡事交給晉陽王去做,好壞都得他一肩擔著。日後,晉陽王的兒子不能承爵,皇帝再封個兒子過去,順理成章就把南洋的一切收回來了,真是打得一把好算盤。


    隻可惜……


    不了解景和皇帝的人太多了,他怎麽可能是這般無情無義的人。


    別說景和皇帝隻有先帝一個獨子,不可能把他派到南洋去,就是他有其他的兒子,他也是沒有這個打算的。


    支持人們得出這一假設的是景和皇帝駕崩前留下的遺旨,他給大周新封了第五個鐵帽子王,並命晉陽王長子龍若仞改姓為蕭,入皇室玉碟,從此將晉陽王的王位永遠傳下去。


    景和皇帝此舉,徹底斷了自己的後人拿回南洋諸島的可能性。


    因為南洋不同於別的封地,它距離中原太遠,自主性太強,完全是在晉陽王的掌控之下。幾代人過去,當兩家的血統越來越遠,很多事就不好說了。


    顧渝猶豫了許久,終究問出了心中的疑問:“二哥,祖父為什麽要那麽做?”


    在顧渝看來,景和皇帝讓晉陽王的長子回歸蕭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子嗣不豐,根本就沒有第二個兒子,侄兒算是很親近的後輩了,南洋在自家人手裏總比外人好。


    如果不改晉陽王的王位為世襲罔替,到了蕭明川這一輩,皇子們完全有機會去南洋發展。


    今日的南洋可不是當初的荒涼模樣,而且它的發展前景,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計的。


    蕭明川笑了笑,眼中藏著某些顧渝看到了卻看不懂的複雜情緒,幽然道:“祖父的做法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和三叔公兄弟情深,二就是為了南洋諸島的長久平靜。”


    顧渝眨眨眼,表示理解不能,隻看蕭明川和蕭明青的關係,他就不信皇家能有真正的兄弟情,哪怕景和皇帝和老晉陽王都是端敬皇後所出,至於後麵那個解釋,聽起來也是很勉強的。


    “阿渝啊,你可是問到我們家真正的秘密了。”盡管顧渝從小在宮裏長大,可蕭家有許多往事,是他未曾聽說的。而蕭明川若不是有前世的記憶,也不會知道自家如此多的前塵往事。


    顧渝聞言一愣,抿了抿唇,低聲問道:“是我不能知道的?”不管他和蕭明川的關係如何,他都是從太極門抬進皇城的大周皇後,蕭家老祖宗的事情,為什麽他不能知道。


    難得有顧渝好奇的事,還是問自己,蕭明川怎麽可能不回答,他略顯誇張地驚呼道:“怎麽可能?我瞞著誰也不能瞞著你的。隻要是阿渝想知道的,我保證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景和皇帝堪稱蕭家史上得子最艱難的皇帝,他還是太子的時候迎娶了青梅竹馬的太子妃,兩人恩愛有加卻大婚十年無子,朝上朝下說什麽的都有,萬昌皇帝和端敬皇後也壓不住流言蜚語。


    太子無子乃是動搖國本的大事,當時就有渴望從龍之功的人提出換太子,理由是與其讓太子過繼兄弟的子嗣,還不如一步到位,不然日後嗣子登了基,沒有不給親爹爭名分的。


    就在風言風語愈演愈烈的時候,晉陽王給萬昌皇帝上書,把自己嫁出去了。


    “二哥的意思是說?晉陽王下降,根本不是傳說中的他對安遠侯愛得要死要活,愛到可以為他放棄一切?”被蕭明川這麽一說,顧渝難掩失落的情緒,為什麽浪漫的故事會有如此現實的背景。


    蕭明川笑眯眯地執起顧渝的手,修長的手指在他光滑的手背上撫了兩下,輕聲道:“怎麽不是了?阿渝,有些時候原因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果。三叔公的選擇兩全其美,不是很好嗎?”


    老晉陽王怎麽可能不愛安遠侯,就算有維護兄弟之情的原因在裏頭,可設身處地想一下,讓蕭明川為了顧渝放棄皇位,他絕對是做不到的,他更願意和他一起共享萬裏江山。


    因為那個人是景和皇帝,也因為那個人是安遠侯,促使老晉陽王做出這個選擇的,從一開始就是兩個人。


    “那麽祖父把南洋諸島給了三叔公的後人,算不算是投桃報李?”由於晉陽王退了一步,朝廷少了一場奪嫡之爭,景和皇帝作為回報,讓老晉陽王在某種意義上和他平分了天下。


    見顧渝沒有在意自己的動作,蕭明川幹脆把他的手握住了,湊到他耳邊道:“還是那句話,兩者兼顧。南洋十三郡能有今天,三叔公父子功不可沒,真讓蕭明青去了南洋,他又能做什麽?”


    顧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南洋十三郡是晉陽王父子兩代人努力經營起來的,勢力自成一統。蕭家的皇子們這個時候想過去摘桃子吃,的確是晚了點,還不如把姿態擺得高一點。


    顧渝剛剛反應過來,蕭明川說了半天,竟然沒有回答自己最初的那個問題。正要催促他,陡然發現自己的手落到了蕭明川手裏,顧渝嗖地一下把手縮了回去,朝外麵吼了聲:“停車!”


    蕭明川此行帶的馬車夫可不是真正的車夫,而是貼身影衛兼任的。白虎的武功深不可測,趕車不過是副業而已,他聽到皇後的聲音,想起皇帝之前的吩咐,立即把車停了下來。


    “二哥,我有點困了,出去騎馬轉轉。”顧渝說完落荒而逃,都沒問蕭明川去不去。


    蕭明川想著顧渝這會兒可能不好意思見他,就跟侍衛們吩咐了聲,讓他們把皇後盯緊一點,不能讓他發生絲毫意外,可又不能盯得太緊,讓他覺得自己被人監視著。


    侍衛們神色為難地領命而去,蕭明川一個人留在馬車上閉目小憩。


    蕭明川不是忽略了顧渝的問題,他是故意把話岔開的,因為他沒法向顧渝解釋,他和老晉陽王夫夫是在怎樣的場合見過麵。


    眾所周知,晉陽王去了南洋之後隻回過上京兩次,分別是為了端敬皇後薨逝和景和皇帝駕崩。而那個時候,蕭明川尚未出生,他們之間沒有見麵的可能。


    長泰三年,晉陽王上書先帝,提前將王位傳給了世子蕭殊。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以後老晉陽王和安遠侯經常回到中原,一住就是一年半載,非得蕭殊和龍若何三催四請,才會回到南洋去。


    蕭明川第一次見到老晉陽王夫夫是在他剛登基不久的時候。


    那時候,他就像是顧太後手中拎著的提線木偶,他讓他怎麽動,他就怎麽動,沒有一點自主權。每逢大朝,蕭明川都特別無奈,明明他的意見無足輕重,偏偏每個人都要問他一聲。


    如果蕭明川是個趕鴨子上架的小皇帝,也許他的心裏還會舒服點。可惜他又不是,先帝從小是把蕭明川當準太子培養的,因而他繼位時年齡雖然小,卻不是什麽都不懂。


    蕭明川就不明白了,如果那些大臣覺得他說的話沒道理,他們為什麽每次都要問他。


    可要是他們覺得他的話有可取之處吧,不管他說了什麽,顧太後都會補充完善。到了最後,也就沒有蕭明川什麽事兒,搞得他心情很不好,成天都很煩躁,覺得顧太後就是故意在逗他玩兒。


    遇到老晉陽王和安遠侯是蕭明川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他們給他指出了一條路,一條顧太後不可能插手的路。


    誠然,蕭明川沒有獨立的指揮和調動軍隊的權利,可他自己願意紮進去,南陽王是不會反對的,顧太後就更沒有理由阻止了,他手上沒有軍權。


    或許在今天的蕭明川看來,他當初認為的顧太後處處針對自己隻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顧太後從來沒在他身上投入過一絲感情,他隻是把他看成自己的責任,他又怎麽會刻意針對他呢。


    可在年少的蕭明川眼裏,顧太後就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的存在。


    能夠暫時逃離顧太後的威壓,蕭明川一點都不在意烈日軍團可以稱得上是殘酷的訓練。烈日軍團是景和皇帝親手打造的親兵,人數不多,滿編製也就千餘人,卻個個都是以一敵數十的高手。


    調動烈日軍團不需要虎符,隻要皇帝親政了,他們就無條件地聽從於他。蕭明川一度以為,先帝把烈日軍團暫時托付給了南陽王。後來他知道自己錯了,先帝更信任的人,竟然是老晉陽王。


    蕭明川見到老晉陽王夫夫的次數並不多,可每次見麵,他們都在最關鍵的時刻幫了他。


    前世,蕭明川後來能夠順利逼得顧太後還政於他,他在軍中的影響力不容忽視。畢竟,南陽王把另一半虎符交給蕭明川是在他徹底掌控朝局以後,也許那時他才認為他是個合格的皇帝了。


    而在那之前,蕭明川真正能夠調動的,有且隻有烈日軍團。


    景和皇帝本身是個高手,他身邊的影衛搞不好都打不過他,他自幼不愛讀兵書,卻對戰局的變化有著敏銳的感知和強大的控製力,屬於不當皇帝去當將軍也會非常成功的人。


    這樣一個皇帝調丨教出來的親兵,那就不單是厲害的問題了,而且非常地慕強。


    先帝卻不是景和皇帝那樣的人,他是皇家的獨苗,自幼被所有人捧在掌心,讀書理政的基本功沒問題,可對軍事,那是真不懂。烈日軍圖在先帝手裏,也不過就是普通的禁衛軍了。


    是老晉陽王告訴蕭明川,像景和皇帝那樣去用好烈日軍團的,蕭明川做到了。


    北疆激戰正酣的時候,蕭明川和烈日軍團的突然出現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他不僅救了葉錚的命,也讓手握重兵的葉鴻看到了,他的皇帝不再是顧太後手上拎著的小木偶。


    兵多將廣的大周不需要他的皇帝禦駕親征事必親躬,但是皇帝本身是個熟知軍事的人,卻是所有帶兵的將領都希望看到的。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除了剛開國的前兩代以及邊疆戰事不斷的時代,在朝堂上,都是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將,從來沒有例外的。


    讓一群根本沒有看到過真實的戰場是什麽樣的文官對自己的勝負指手畫腳,贏了說是有傷天和,輸了就說有辱國體,再要是遇上個同樣不懂行的皇帝,武將們的日子著實不好過。


    大周的前幾代皇帝對武將的地位比較尊崇,尤其是萬昌皇帝和景和皇帝,這兩位在位期間,一個徹底打垮了柔然,另一個全麵開發了南洋。


    到了先帝登基,情況變得有些不同了。先帝倒是沒有看不起武將的意思,隻是他本身不通軍事,於是很多時候,他的觀點和看法會更傾向於朝上的文官集團。


    發現小皇帝是個熟讀兵法精通軍事還能親自帶兵的人,以葉鴻為首的武將們無不歡欣鼓舞。他們不需要皇帝親自上戰場,可他們需要他明白他們到底做了什麽,而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


    蕭明川手上隻有一半虎符,他暫時還指揮不動軍隊,可他皇帝的身份是無可爭議的,不管葉鴻等人是被他哪方麵的才能征服的,他們忠於皇帝,這個出發點絕對是沒錯的。


    蕭明川確信,如果沒有老晉陽王的指點,他根本想不到曲線救國的途徑。


    除了已經退位的老晉陽王,現任晉陽王蕭殊和世子蕭明楚對蕭明川同樣忠心耿耿。當初,蕭明青勾結外賊,發動宮變,幾乎將內外交困的蕭明川逼入了絕境。


    蕭明川低估了蕭明青的野心和下限,大家都是皇子,他還是長子,不甘心可以理解,有機會要奮力搏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可蕭明青為了一己之私,竟然出賣大周的利益,實在讓人不能容忍。


    危急時刻,蕭明川讓四大影衛護著顧渝和蕭嶺蕭嵐離開皇宮。


    不是蕭明川對蕭明青毫無反手之力,而是他的行動來得太突然,打得蕭明川措手不及,隻要他和葉錚可以撐到援兵到來,一切就會好轉。


    “陛下不跟皇後和嶺兒嵐兒一起走嗎?”自從進了宮,葉錚再沒叫過蕭明川二哥。


    蕭明川搖搖頭:“青白朱玄武功高強,有他們四個在足夠了,不必再添上一個朕。”他當然明白葉錚的本意是什麽,可蕭明川怎麽做得出自己去逃命,再讓葉錚一個人麵對所有危險的舉動。


    蕭明川沒有高估四大影衛的身手,他們的確保護好了皇後和兩位皇子的安全。


    隻是那個時候,蕭嶺的身體已經很差了,如何經受得住逃亡路上的顛沛流離。


    蕭嶺病重,民間的普通大夫束手無策,四大影衛雖然各有所長,卻沒一個是擅長醫術的,他們隻能一天天地看著蕭嶺衰弱下去,誰都無能為力。


    等到蕭明川穩定了上京的局勢,再派人找到蕭嶺,一切都來不及了。


    後來,蕭明川有想過,如果當時沒讓顧渝和兩個孩子離宮,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


    然而……


    蕭明青勾結的外部勢力遠遠超出了蕭明川的估計,他根本無法想象,如果蕭明青真的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會把大周毀成什麽樣子。


    在外城告破之後,上京的內城到底沒有守住,那日的血戰就在上京的大街小巷裏發生。


    如果顧渝沒有及時帶著蕭嶺蕭嵐走,便是有四大影衛在身邊,結局如何也不好說。


    當蕭明楚終於帶著援軍趕到的時候,蕭明川已經是覺得自己輸了,他抱著葉錚尚有餘溫的身體,久久沒有起身,仿佛就當蕭明楚不存在一般。


    明知道葉錚不是個細膩的人,他就該對他的身體情況多用心的。那樣他和他們的孩子,就不會眼睜睜地死在他的麵前。


    那是個可憐的無緣塵世的孩子,他的生身之人直到臨死前才知道他的存在。


    悲痛欲絕的蕭明川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葉錚若是不在,他未必能堅持到蕭明楚來。


    看著手持長劍全身銀甲的蕭明楚身板筆直地站在自己跟前,蕭明川的腦子裏閃過了一個很可怕的想法,他覺得蕭明楚完全有機會殺了他。


    蕭明川和蕭明青殺得兩敗俱傷,整個京城目前最有戰鬥力的就是蕭明楚帶來的援兵。如果他殺了蕭明川,宣布他是蕭明青殺的,再暗中派人解決掉兩位小皇子,皇位就是蕭明楚的了。


    反正景和皇帝這一支就隻有蕭明川和蕭明青兩兄弟,他們都不在了,不說蕭明楚有勤王之功,就是按照血統遠近計算,皇位都能輪到他爹蕭殊了。


    事實上,蕭明楚什麽不該做的事都沒有做,他單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拱手道:“臣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說完就跪在原地不動了,任由蕭明川發落。


    在蕭明川的有生之年,蕭明楚對他始終如一從無異心。蕭明川對晉陽王一係,也如景和皇帝一般優厚寬待。


    一方麵,蕭明川和景和皇帝一樣子嗣單薄,不需要對南洋有多餘的想法,晉陽王一家怎麽說,都算是自家人;另一方麵,蕭明川也想知道,有個又忠心又能幹的弟弟是什麽滋味。


    蕭明川不是因為和蕭明青鬧掰了,又覺得蕭明楚和他親近,才把堂弟看成親弟弟。而是他一直懷疑,蕭明楚就是自己的親弟弟,同父異母那種。


    蕭明川很早以前就對自己的身世產生過懷疑,因為丁太後對他的態度,真是一點都不像母親對兒子的。再是宮女出身地位卑微,再是兒子生下來就被抱走,也不至於像她那樣誠惶誠恐。


    大周不是沒有出過宮女出身的聖母皇太後,哪個不是安安逸逸享著老太太的福。皇帝是親生兒子,這是什麽都比不了的,隻要太後不抽風,不幹涉朝政,皇帝什麽要求不會滿足親娘。


    偏偏丁太後就要自苦,她每天吃齋念佛撿佛豆,過得像個在家的居士。


    要說丁太後對先帝有多深的感情,蕭明川是不信的。她不過是一夕承寵,過後就被先帝拋之腦後,若不是有幸生了個兒子,像丁太後這種低品級的宮姬,在先帝駕崩後是要被送到廟裏去的。


    蕭明川最開始想的是,他的生母會不會是一個身份不夠進宮的人,先帝不欲讓他成為私生子,便說他是丁太後生的。可仔細一想,這樣的說法根本經不住推敲。


    先帝是什麽人,他是前朝後宮一言九鼎的皇帝,他看上的人身份是要有多不堪才會連進宮的資格都沒有。以先帝那種不愛留戀美色的性格,蕭明川感覺這樣的可能性太低了。


    因而他放棄了無端的揣測,把自己的出生歸結到先帝的一時興起和丁太後的命中注定。不過相處時間太少,丁太後麵對他又拘謹,蕭明川和她並無多少母子情,隻是盡到為人子的責任罷了。


    一直到顧太後薨逝,蕭明川才從伺候他多年的宮人口出打探出些許的皇室辛秘往事。


    先帝是獨子,兄弟姐妹俱無,從小玩得最好的就是兩位同齡的表兄弟,晉陽王的長子龍若仞和青陽王的長子殷容止。


    青梅竹馬,兩小……


    不對,這裏是三小無猜,又都是異姓表兄弟,中間有什麽情愫產生,完全是理所當然的。


    隻不過,三個人的感情世界裏,注定有一個人是多餘的。


    而先帝最不幸的地方就在這裏,他的一生要什麽有什麽,從來沒有任何人和東西是他得不到的。但他唯一一次愛上一個人,得到的卻是拒絕的回答。


    到底是先帝的舊事,顧太後的宮人也隻知曉大概,反正先是先帝求而不得,再是龍若仞帶著殷容止遠走南洋,而顧太後嫁入東宮,則是再後來的事情了。


    至於先帝登基後,他和改名蕭殊的晉陽王世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沒有人知道。


    人們能夠看到的事實就是,蕭殊匆匆被傳喚回南洋繼承王位,至此再未踏足中原。而先帝則在翌年新添一子,生母是乾安宮一名姓丁的宮女。


    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蕭明川沒有辦法證實自己離奇而瘋狂的想象,但是顧太後刻意的漠視,晉陽王一家對他莫名的善意,都隱隱證實著蕭明川的想法。


    前世,蕭明川知道這些事都太遲了,根本沒法求證。如今他倒是有機會了,卻深感躊躇,因為如果他的猜想是真的,那麽先帝的做法,就實在是太瘋狂了。


    就在蕭明川閉目沉思的時候,他感覺馬車頂上多了一個人的氣息,就輕聲問道:“朱雀,有什麽消息?”朱雀也是影衛,輕功特別好,最擅長打聽各種情報。


    “回主子,兩位老人家是從前麵的小青山下來的。”意外遇到老晉陽王和安遠侯,蕭明川隨即讓朱雀去打探他們之前的行蹤,他可不認為他們是特意來吃小餛飩的。


    “小青山?”蕭明川微微蹙眉,這是什麽地方,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朱雀悄聲回道:“小青山就在前麵不遠處,因山上鬱鬱青青,便被周圍的人叫了這個名字。屬下打探到,小青山上人家不多,就是山下有幾戶農家,山上有個小廟,叫做白雲寺。”


    蕭明川更不解了,小青山並非名山,老晉陽王夫夫也非信佛之人,他們去那裏做什麽。他想了想,幹脆吩咐道:“朱雀,追上皇後,讓他回來,就說我們今天不去梅山了,先去小青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皇後在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月紗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月紗依並收藏重生之皇後在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