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忽悠害死人
賈誌剛說春秋之五·吳越興亡 作者:賈誌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囊率領楚軍,浩浩蕩蕩,討伐吳國。在子囊看來,吳軍主力已經被殲滅,眼下元氣大傷,一定沒有什麽戰鬥力。
果然,楚軍挺進到了吳國的棠(今江蘇六合縣西),吳軍不敢出戰,據險自守。
“令尹,我們還是引蛇出洞吧。”養由基建議。
引蛇出洞的結果是蛇不出洞,怎麽引也不出洞。
楚軍人多,人多固然力量大,可是也吃得多、拉得多。轉眼十天過去,眼看吳軍不出戰,而楚軍又無法前進,子囊決定撤軍。
【氣死子囊】
俗話說:伏虎容易縱虎難。
跟吳國人打仗,進攻容易撤退難,因為吳國人最喜歡的就是“敵退我追”。
“令尹,要當心吳國人從後掩襲啊。”子庚提醒子囊,對付吳國人,他算有經驗。
“不礙事,吳國人已經被我們嚇破了膽,不用怕他們。你領軍先撤,我殿後。”子囊的心裏,有些瞧不起吳國人。不過,他還是決定率領精兵在後掩護大隊人馬撤退。
子庚和養由基率領大隊人馬先撤,子囊率領精兵在後。
果然不出意料,吳軍尾隨而來,不過看見楚軍保持警惕,吳軍始終不敢接近楚軍。
前麵的楚軍擔心吳軍追上來,因此撤得快;而後麵的楚軍因為時刻準備迎擊吳軍,所以走得慢。漸漸,楚軍前後兩軍拉開了距離。
子囊率領殿後的精兵小心翼翼地走著,不久來到了皋州。此處是一處山隘,兩山之間夾著一個隘口,隻能容一乘戰車通過。
“好了,過了這裏,砍伐些草木來,就在隘口點一把火,吳國人就沒辦法追了。”子囊盤算,主意是個好主意。
確實是個好主意。
天上開始掉草木了,子囊吃了一驚,難道老天爺聽見自己的自言自語了?
不僅掉草木,而且掉火把了。
很快,隘口一片火光。
山上的呐喊聲傳來,子囊這個時候知道掉草木、火把的不是老天爺,而是吳國人。
吳國人封鎖了隘口,並且從山上衝了下來。後麵,尾隨的吳軍也怪叫著,撲了上來。
子囊現在知道了,吳國人不僅僅會玩“敵退我追”,也會玩攔腰截擊、包圍聚殲了。
“狗日的吳國人,聰明!”子囊感慨一聲,他知道自己低估了吳國人。
到了這個時候,除了逃命,還能有什麽辦法?
楚軍冒著大火和吳軍的箭雨,保護著子囊從隘口向外衝,公子宜彀(音夠)斷後,拚死抵抗吳軍。
子囊棄車而行,在部下的保護之下,雖說免不了火燎眉毛、灰頭土臉,總算是出了隘口,落荒而逃。而公子宜彀被吳國人團團包圍,生擒活捉。
此戰,子囊所率斷後的楚國精兵損折過半。
子囊逃出去數裏,才遇上率領楚軍回來救援的子庚,算是又坐上了車。
連驚帶怕帶惱火,回到郢都之後,子囊就病倒了,而且病情急劇惡化。僅僅一個多月,就已經病入膏肓。
臨死之前,子囊找來了子庚,他有話要交代他。
“子庚,當今世界,雖然晉國比我們強,可是那個國家已經腐敗了,沒有人願意為國家出力,所以晉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吳國這樣的國家,他們狡猾而殘忍。我死之後,你要加固首都的城牆,因為吳國人遲早會打過來的。”子囊吩咐,說完,咽了氣。
《左傳》評價說:“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將死不忘為社稷,可不為忠乎?”
如果不知道古人說的“忠”是什麽意思,參照子囊。
【晉國人又來忽悠】
基本上,吳國和楚國現在算是打成平手了。
此後一連九年,兩國再也沒有發生過戰事。對於楚國來說,主要敵人是晉國,而且楚國內部也很腐敗;對於吳國來說,自從看清晉國人真麵目之後,打楚國人的熱情就降低了很多。
直到諸樊登基十一年(前550年),這時候晉國已經是晉平公,而中軍元帥是範匄。那一年,範家陷害欒家,欒盈出逃,晉國陡然感覺實力大損。
晉國六卿會議,除了欒盈,其餘五卿出席,晉平公也親自參加。
“各位,如今欒盈出奔到楚國邊境,而欒家的實力龐大,如果欒盈投奔楚國,到時候裏應外合,晉國就將陷入危險。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主公,商討對策。”範匄這樣開場白。
沒人發言,因為沒人真正關心這個事情,大家都關心自己家族的利益。
晉平公有點不高興了。
“那什麽,趙武,你先說說。”範匄見冷了場,指定趙武發言。
“那,那什麽,老韓,你先說說吧。”趙武沒主意,索性推給韓起。
韓起一看,好嘛,推給我了,我哪知道啊?
“那,那什麽,中行,中行有什麽看法?”韓起推給了中行吳。
中行吳一看,你們會推,我也會啊。
“那,那什麽,魏舒,你點子多,你說說。”中行吳又推給了魏舒。
魏舒左右看看,這裏就自己級別最低了,沒得推了。
“那,那什麽,我,我年齡小、資曆淺,我,我還是聽範元帥的。”魏舒沒辦法,硬著頭皮,把球踢回給了範匄。
除了晉平公,大家都想笑。
現在沒辦法了,隻好範匄先發言了。其實,他早就想好了辦法。
“各位,從前悼公的時候咱們能夠讓楚國人服軟,除了咱們自己的實力之外,很重要的是吳國人在東麵牽製楚國人。可是,最近這些年,吳國人言而無信,背信棄義,不去騷擾楚國人了,簡直就是個流氓國家。”範匄說到這裏,掃視眾人一眼。
大家都想笑,可是都忍著,大家都在想到底誰是流氓國家。
“我們晉國是個大國,是講信用、有度量的國家。我看,咱們再給他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聯絡吳國人,讓他們在東麵繼續威脅楚國,楚國人就不敢來對付我們了。”範匄的主意,就是要再利用吳國。
又說人家是流氓國家,又要利用人家。
“好主意,好主意。”大家都說是好主意,不是拍馬屁,確實認為是好主意。
好主意雖然是好主意,可是會不會有難度呢?
“範元帥,當年咱們可是忽悠過人家啊,人家還會幹嗎?”趙武提出一點顧慮來。
“咳,蠻夷國家,不就是用來忽悠的嗎?繼續忽悠啊。”
“怎麽忽悠?”
“對付蠻子,派人去說幾句好話就能讓他們分不清東西南北了。”範匄說。
好主意還是好主意,可是沒人願意去。
沒辦法,範匄最後決定派自己的兒子範鞅前往吳國,忽悠吳國人。
“狗日的,好像這個國家是我們家的一樣。”範匄暗罵,不過想想,如果這個國家真是自己家的,倒也不錯。
範匄說對了。
諸樊這些年其實也挺懷念晉國人,畢竟那也是門親戚。剛接見範鞅的時候,還拿腔拿調,說幾句風涼話。可是範鞅搞了幾首《詩經》,狠狠地拍了一頓馬屁,又說了些血濃於水之類的話之後,諸樊就有點感動了,有點雲裏霧裏了。
“嗯,嗯,對,那叫什麽?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還要聯手對付楚國人。”諸樊表態了。
範鞅很高興,心說蠻子就是好忽悠。
諸樊好忽悠,可是巫狐庸就沒有那麽好忽悠了。
“且慢啊,範鞅,十年前我們王子餘祭向你們晉國求援,結果被你爹一頓臭罵回來。你說,我們怎麽還能相信你們?”巫狐庸也沒客氣,哪壺不開提哪壺。
範鞅笑了,這個時候,除了笑,也沒有別的辦法。
“老巫,那是一場誤會。其實,我爹是無辜的,都是荀偃在後麵操縱啊,這你爹最清楚啊。再說了,彼一時,此一時,難道對抗楚國不是我們共同的利益嗎?”範鞅說得很明白,大家都是為了利益,就不要糾纏於過去的事情了。之所以要提到巫狐庸的爹,畫外音就是你不要忘了自己全家都在我們手裏,小心點。
巫狐庸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知道,既然是你們自己找上門來的,不敲詐你一下,你們會更加瞧不起我們。
“那這樣,為了表達你們的誠意,也為了吳晉兩國更加親近。這樣,我家大王的長子公子光已經到了娶親的年紀,就向貴國求親,請你轉達。”巫狐庸給範鞅出了一個難題,因為晉吳兩國同姓,按周禮不能通婚。
諸樊瞪了巫狐庸一眼,心說你這不是要讓人家笑話咱們嗎?晉國人肯定不同意。
出乎巫狐庸的意料,也出乎諸樊的意料,範鞅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親上加親,好啊,我代表我家主公應承了。”
巫狐庸和諸樊大眼瞪小眼了。
“看來,為了利益,文明人也不講文明了。”範鞅走後,諸樊和巫狐庸相顧感慨。
【晉國人繼續忽悠】
對於這樁婚事,晉平公表示反對。
“範元帥,同姓不婚啊。”晉平公有些不願意。
“主公,說起來,同姓不婚。可是,想想看,當初文公的娘也姓姬啊,不是挺好嗎?再說了,看看人家宋國,不都是同姓通婚,又怎麽樣了?退一步說,就算有什麽問題,今後生個弱智什麽的出來,那也是吳國人倒黴啊,我們怕什麽?”範匄早就想好了說辭,吳國讓兒子忽悠了,晉國這邊,就是自己來忽悠。
“這個。”晉平公還是有點猶豫,畢竟現在跟從前不一樣了,現在晉國是盟主,要以身作則才好啊。
“主公,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範匄又說。
在晉國人的眼裏,吳國根本就不是兄弟,而是狼。
“那,好吧。那就悄悄地送過去,別讓人家知道了笑話。”晉平公被說服了。
“別介,要大張旗鼓地嫁過去啊。”
“為什麽?”
範匄是什麽人?著名腐敗分子啊。
腐敗分子的最大特點是什麽?他的是他的,別人的也是他的。所以,他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範匄派人去齊國和宋國求媵,請兩國派公主陪嫁。隨後大張旗鼓,將公主送去了吳國。於是,地球人都知道晉國和吳國通婚了。同時,範匄放出風聲,說是晉吳聯姻之後,吳國將從東麵發起猛烈進攻,與晉國前後夾擊楚國。
楚國駐晉國的地下辦事處很快得到情報,說是吳國將重新開始進攻楚國,於是急忙回國報告。
“令尹,吳國人又要來攻打我們了,怎麽辦?”楚康王請來令尹蒍子馮緊急商討這件事。
“這,吳國人呢,說聰明他們很聰明,跟我們打仗一套一套的;說傻他們很傻,總是讓晉國人忽悠,這事情,還真難辦。”蒍子馮也撓頭,這幾年國家搞廉政風暴,總算過了幾年安生日子,這下又不得安生了。
“你看,咱們是不是先發製人,索性先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楚康王有點沉不住氣,畢竟,他的國際鬥爭經驗不足。
“那,好吧。”蒍子馮沒有更好的辦法,同意了。
不過,蒍子馮還是有些懷疑,於是,一麵點兵攻打吳國,一麵分別派人前往吳國和晉國,繼續打探消息。
盡管很多年不跟吳國打仗,楚軍在這些年裏也沒有閑著,他們操練了一支水師,專門用來對付吳國。這次,蒍子馮率領水師順水而下,直抵楚吳邊境。
吳國人還是死守不戰,蒍子馮也命令不許冒進,等候消息。
不久,派往吳國和晉國的密探先後回來,報告了情況。
吳國方麵的情況是,吳國人根本沒有進攻楚國的打算,因此對於楚國的討伐非常意外。
晉國方麵的情況是,在他們得知楚國進攻吳國的消息後,非常高興,中軍佐範匄宴請六卿,在宴席上說:“喝我們的酒,讓楚國人和吳國人狗咬狗去吧。”
“唉。”蒍子馮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說吳國人傻,其實我們也夠傻的,防著防著,還是被晉國人忽悠了,防不勝防啊。”
蒍子馮沒猶豫,楚軍立馬撤軍。
《左傳》記載:楚子為舟師以伐吳,不為軍政,無功而還。
成語無功而還、無功而返,都出於此處。
不過,楚軍無功而還不是因為“不為軍政”,而是因為被晉國人忽悠了。而之所以有“不為軍政”的記載,那是因為楚國人不願意承認自己被忽悠了。
從士蒍、荀息到陽處父、趙盾,再到範家父子,晉國真是個忽悠大國。
蒍子馮及時撤軍,避免了一場戰爭。
在楚國,楚康王鬆了一口氣。
在吳國,吳王諸樊也舒了一口氣。
在晉國,範匄歎了一口氣:“這年頭,忽悠人越來越難了。”
“爹,那怎麽辦?”範鞅也有點失望。
“怎麽辦?接著忽悠,你再去趟吳國。”
【忽悠害死人】
範鞅又到了吳國。
吳王諸樊正納悶呢,正想不通楚國為什麽無緣無故來攻打自己。
“大王,知道楚國人為什麽攻打你們嗎?”範鞅似乎知道諸樊的困惑。
“為什麽?”
“就因為你們十年前打敗了他們,氣死了子囊,他們憋著氣要來報仇啊。”
“可是,這口氣怎麽憋了十年?”諸樊將信將疑。
“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北麵牽製他們啊,最近聽說我們兩國聯姻了,楚國才忍不住來打吳國啊。”
“嗯,有道理。”
“大王,你知道楚國人為什麽自己又撤回去了嗎?”
“為什麽?”
“因為我們出兵了,我們聽說楚國進攻吳國,我們是兄弟加親家,親上加親啊,我們能坐視不管嗎?吳國的事情就是我們晉國的事情啊。所以,沒等你們求援,我們就出兵了。要不是楚國人撤得快,我們就打到楚國國內去了。”範鞅一通忽悠,其實晉國根本沒有出兵,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兵。
“是嗎?真夠兄弟啊。”諸樊感慨,覺得範家父子真是不錯。
“那什麽,楚國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我們覺得吧,幫人幫到底,既然楚國悍然挑起了戰爭,我們相信吳國也不會就這麽忍氣吞聲,所以,我們支持吳國反抗侵略的正義鬥爭。那什麽,如果吳國發動反擊,我們晉國就陳兵晉楚邊境,隨時加入戰爭。”看著忽悠的效果不錯,範鞅繼續。
“想不到你們真夠意思啊,我們吳國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我們一定要向他們討回公道。那什麽,你幫我出出主意,怎麽收拾楚國人?”
基本上,到這個程度上,諸樊就已經被忽悠得差不多了。
“大王,辦法呢,我路上就已經想好了。在楚國境內,有一個蠻夷小國叫做舒鳩,一向是楚國的附庸,根據我們的諜報,這個國家對楚國那幫腐敗分子非常不滿。如今,隻要大王您拿出些財寶去賄賂他們,他們一定跟你們共同對付楚國。這個主意,您看怎麽樣?”範鞅這個主意,不是路上想的,而是在家裏跟他爹商量好的。
“好,就這麽定了。”諸樊不假思索,大聲叫好。
落後國家的一大特征就是:輕易相信別人,很容易被忽悠。
盡管總體上是在忽悠吳國,可是範鞅的情報還是準確的,舒鳩人確實對楚國人很不滿。
諸樊按照範鞅的指點,派人暗中聯絡舒鳩,承諾保護他們,並且拿了些財寶賄賂他們,果然舒鳩就背叛了楚國,也不進貢了,也不賄賂了。總之,不尿楚國這一壺了。
到楚國進攻吳國之後的第二年,楚國又出兵了,不過這一次不是進攻吳國,而是攻打舒鳩。舒鳩在哪裏?在現在湖北武漢的黃陂區。
吳王諸樊說話算數,立即派餘祭率領吳軍馳援舒鳩。
吳楚兩軍在舒鳩再次碰麵。
這一次,餘祭犯了當年公子黨同樣的錯誤,中了楚國人的誘敵之計,結果再次慘敗,餘祭棄車而逃,翻山越嶺逃回吳國。
隨後,楚國大軍滅掉了舒鳩國。
諸樊很惱火,現在他發現,每次進攻楚國,最終結果都是大敗。而戰勝楚國,每次都是靠遊擊戰術。
“難道我們天生就是要防守的?難道我們就不配進攻?”諸樊決定,要親自統軍進攻楚國,看看楚國人有什麽能耐。
在秋天被楚國人擊敗兩個月後,諸樊親領大軍,進攻楚國。
楚國人根本沒有料到吳國人在被擊敗之後這麽快就再次來了,因此楚國大軍來不及出動,吳國軍隊就已經攻打到了楚國的巢(今安徽巢縣)。
吳軍這次來勢洶洶,諸樊下了決心要跟楚國人決一死戰。巢地隻有楚國的邊防軍守衛,當然不是吳軍對手,隻得全軍退守巢城。
“奶奶的,說我們吳國人不會攻城,我要讓你們看看吳國人怎麽攻城。”諸樊下令攻城。
三天時間,吳軍沒有拿下巢城,反而死傷累累。
盡管守住了城池,楚國守軍知道,以吳軍這樣的架勢,守是守不了多久的。
巢城守將名叫牛臣,他知道目前擺在自己麵前的其實就是兩條路。第一條,投降,不過投降吳國蠻子既沒有麵子,而且很可能還是要死;第二條,死守,直到被攻破,也是個死。
算來算去,死路兩條。
當一個人隻有死路可走的時候,他會想什麽?拉一個墊背的。
“反正都要死,老子死,也要讓你死。”牛臣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吳軍準備攻城,卻看見巢城城門大開。
“狗日的,守不住了,要逃跑?快,攻進城門。”諸樊命令自己的禦者向城門衝去,他一向就這樣,打仗都是衝在最前麵。
諸樊的戰車衝了過去,身後是吳國的大部隊。
戰車衝進了城門,一根圓木橫躺在路中間,戰車不得不停了下來。諸樊在車上沒有動,他在等著後麵的步兵上來搬走圓木。
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的矮牆悄悄地露出了一個人頭,然後是一把弓和一枝箭,箭瞄準了諸樊,然後有力地射了出來。
這麽近的距離,不用養由基,牛臣就夠了。
箭,從諸樊的脖子穿了過去。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諸侯死在戰場了,現在,終於有了一個。
吳王諸樊就這樣倒下了。吳軍蜂擁而入,牛臣被砍成了肉醬。
諸樊死了,死在楚國人的箭下,更是死在晉國人的忽悠之下。
果然,楚軍挺進到了吳國的棠(今江蘇六合縣西),吳軍不敢出戰,據險自守。
“令尹,我們還是引蛇出洞吧。”養由基建議。
引蛇出洞的結果是蛇不出洞,怎麽引也不出洞。
楚軍人多,人多固然力量大,可是也吃得多、拉得多。轉眼十天過去,眼看吳軍不出戰,而楚軍又無法前進,子囊決定撤軍。
【氣死子囊】
俗話說:伏虎容易縱虎難。
跟吳國人打仗,進攻容易撤退難,因為吳國人最喜歡的就是“敵退我追”。
“令尹,要當心吳國人從後掩襲啊。”子庚提醒子囊,對付吳國人,他算有經驗。
“不礙事,吳國人已經被我們嚇破了膽,不用怕他們。你領軍先撤,我殿後。”子囊的心裏,有些瞧不起吳國人。不過,他還是決定率領精兵在後掩護大隊人馬撤退。
子庚和養由基率領大隊人馬先撤,子囊率領精兵在後。
果然不出意料,吳軍尾隨而來,不過看見楚軍保持警惕,吳軍始終不敢接近楚軍。
前麵的楚軍擔心吳軍追上來,因此撤得快;而後麵的楚軍因為時刻準備迎擊吳軍,所以走得慢。漸漸,楚軍前後兩軍拉開了距離。
子囊率領殿後的精兵小心翼翼地走著,不久來到了皋州。此處是一處山隘,兩山之間夾著一個隘口,隻能容一乘戰車通過。
“好了,過了這裏,砍伐些草木來,就在隘口點一把火,吳國人就沒辦法追了。”子囊盤算,主意是個好主意。
確實是個好主意。
天上開始掉草木了,子囊吃了一驚,難道老天爺聽見自己的自言自語了?
不僅掉草木,而且掉火把了。
很快,隘口一片火光。
山上的呐喊聲傳來,子囊這個時候知道掉草木、火把的不是老天爺,而是吳國人。
吳國人封鎖了隘口,並且從山上衝了下來。後麵,尾隨的吳軍也怪叫著,撲了上來。
子囊現在知道了,吳國人不僅僅會玩“敵退我追”,也會玩攔腰截擊、包圍聚殲了。
“狗日的吳國人,聰明!”子囊感慨一聲,他知道自己低估了吳國人。
到了這個時候,除了逃命,還能有什麽辦法?
楚軍冒著大火和吳軍的箭雨,保護著子囊從隘口向外衝,公子宜彀(音夠)斷後,拚死抵抗吳軍。
子囊棄車而行,在部下的保護之下,雖說免不了火燎眉毛、灰頭土臉,總算是出了隘口,落荒而逃。而公子宜彀被吳國人團團包圍,生擒活捉。
此戰,子囊所率斷後的楚國精兵損折過半。
子囊逃出去數裏,才遇上率領楚軍回來救援的子庚,算是又坐上了車。
連驚帶怕帶惱火,回到郢都之後,子囊就病倒了,而且病情急劇惡化。僅僅一個多月,就已經病入膏肓。
臨死之前,子囊找來了子庚,他有話要交代他。
“子庚,當今世界,雖然晉國比我們強,可是那個國家已經腐敗了,沒有人願意為國家出力,所以晉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吳國這樣的國家,他們狡猾而殘忍。我死之後,你要加固首都的城牆,因為吳國人遲早會打過來的。”子囊吩咐,說完,咽了氣。
《左傳》評價說:“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將死不忘為社稷,可不為忠乎?”
如果不知道古人說的“忠”是什麽意思,參照子囊。
【晉國人又來忽悠】
基本上,吳國和楚國現在算是打成平手了。
此後一連九年,兩國再也沒有發生過戰事。對於楚國來說,主要敵人是晉國,而且楚國內部也很腐敗;對於吳國來說,自從看清晉國人真麵目之後,打楚國人的熱情就降低了很多。
直到諸樊登基十一年(前550年),這時候晉國已經是晉平公,而中軍元帥是範匄。那一年,範家陷害欒家,欒盈出逃,晉國陡然感覺實力大損。
晉國六卿會議,除了欒盈,其餘五卿出席,晉平公也親自參加。
“各位,如今欒盈出奔到楚國邊境,而欒家的實力龐大,如果欒盈投奔楚國,到時候裏應外合,晉國就將陷入危險。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主公,商討對策。”範匄這樣開場白。
沒人發言,因為沒人真正關心這個事情,大家都關心自己家族的利益。
晉平公有點不高興了。
“那什麽,趙武,你先說說。”範匄見冷了場,指定趙武發言。
“那,那什麽,老韓,你先說說吧。”趙武沒主意,索性推給韓起。
韓起一看,好嘛,推給我了,我哪知道啊?
“那,那什麽,中行,中行有什麽看法?”韓起推給了中行吳。
中行吳一看,你們會推,我也會啊。
“那,那什麽,魏舒,你點子多,你說說。”中行吳又推給了魏舒。
魏舒左右看看,這裏就自己級別最低了,沒得推了。
“那,那什麽,我,我年齡小、資曆淺,我,我還是聽範元帥的。”魏舒沒辦法,硬著頭皮,把球踢回給了範匄。
除了晉平公,大家都想笑。
現在沒辦法了,隻好範匄先發言了。其實,他早就想好了辦法。
“各位,從前悼公的時候咱們能夠讓楚國人服軟,除了咱們自己的實力之外,很重要的是吳國人在東麵牽製楚國人。可是,最近這些年,吳國人言而無信,背信棄義,不去騷擾楚國人了,簡直就是個流氓國家。”範匄說到這裏,掃視眾人一眼。
大家都想笑,可是都忍著,大家都在想到底誰是流氓國家。
“我們晉國是個大國,是講信用、有度量的國家。我看,咱們再給他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聯絡吳國人,讓他們在東麵繼續威脅楚國,楚國人就不敢來對付我們了。”範匄的主意,就是要再利用吳國。
又說人家是流氓國家,又要利用人家。
“好主意,好主意。”大家都說是好主意,不是拍馬屁,確實認為是好主意。
好主意雖然是好主意,可是會不會有難度呢?
“範元帥,當年咱們可是忽悠過人家啊,人家還會幹嗎?”趙武提出一點顧慮來。
“咳,蠻夷國家,不就是用來忽悠的嗎?繼續忽悠啊。”
“怎麽忽悠?”
“對付蠻子,派人去說幾句好話就能讓他們分不清東西南北了。”範匄說。
好主意還是好主意,可是沒人願意去。
沒辦法,範匄最後決定派自己的兒子範鞅前往吳國,忽悠吳國人。
“狗日的,好像這個國家是我們家的一樣。”範匄暗罵,不過想想,如果這個國家真是自己家的,倒也不錯。
範匄說對了。
諸樊這些年其實也挺懷念晉國人,畢竟那也是門親戚。剛接見範鞅的時候,還拿腔拿調,說幾句風涼話。可是範鞅搞了幾首《詩經》,狠狠地拍了一頓馬屁,又說了些血濃於水之類的話之後,諸樊就有點感動了,有點雲裏霧裏了。
“嗯,嗯,對,那叫什麽?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還要聯手對付楚國人。”諸樊表態了。
範鞅很高興,心說蠻子就是好忽悠。
諸樊好忽悠,可是巫狐庸就沒有那麽好忽悠了。
“且慢啊,範鞅,十年前我們王子餘祭向你們晉國求援,結果被你爹一頓臭罵回來。你說,我們怎麽還能相信你們?”巫狐庸也沒客氣,哪壺不開提哪壺。
範鞅笑了,這個時候,除了笑,也沒有別的辦法。
“老巫,那是一場誤會。其實,我爹是無辜的,都是荀偃在後麵操縱啊,這你爹最清楚啊。再說了,彼一時,此一時,難道對抗楚國不是我們共同的利益嗎?”範鞅說得很明白,大家都是為了利益,就不要糾纏於過去的事情了。之所以要提到巫狐庸的爹,畫外音就是你不要忘了自己全家都在我們手裏,小心點。
巫狐庸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知道,既然是你們自己找上門來的,不敲詐你一下,你們會更加瞧不起我們。
“那這樣,為了表達你們的誠意,也為了吳晉兩國更加親近。這樣,我家大王的長子公子光已經到了娶親的年紀,就向貴國求親,請你轉達。”巫狐庸給範鞅出了一個難題,因為晉吳兩國同姓,按周禮不能通婚。
諸樊瞪了巫狐庸一眼,心說你這不是要讓人家笑話咱們嗎?晉國人肯定不同意。
出乎巫狐庸的意料,也出乎諸樊的意料,範鞅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親上加親,好啊,我代表我家主公應承了。”
巫狐庸和諸樊大眼瞪小眼了。
“看來,為了利益,文明人也不講文明了。”範鞅走後,諸樊和巫狐庸相顧感慨。
【晉國人繼續忽悠】
對於這樁婚事,晉平公表示反對。
“範元帥,同姓不婚啊。”晉平公有些不願意。
“主公,說起來,同姓不婚。可是,想想看,當初文公的娘也姓姬啊,不是挺好嗎?再說了,看看人家宋國,不都是同姓通婚,又怎麽樣了?退一步說,就算有什麽問題,今後生個弱智什麽的出來,那也是吳國人倒黴啊,我們怕什麽?”範匄早就想好了說辭,吳國讓兒子忽悠了,晉國這邊,就是自己來忽悠。
“這個。”晉平公還是有點猶豫,畢竟現在跟從前不一樣了,現在晉國是盟主,要以身作則才好啊。
“主公,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範匄又說。
在晉國人的眼裏,吳國根本就不是兄弟,而是狼。
“那,好吧。那就悄悄地送過去,別讓人家知道了笑話。”晉平公被說服了。
“別介,要大張旗鼓地嫁過去啊。”
“為什麽?”
範匄是什麽人?著名腐敗分子啊。
腐敗分子的最大特點是什麽?他的是他的,別人的也是他的。所以,他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範匄派人去齊國和宋國求媵,請兩國派公主陪嫁。隨後大張旗鼓,將公主送去了吳國。於是,地球人都知道晉國和吳國通婚了。同時,範匄放出風聲,說是晉吳聯姻之後,吳國將從東麵發起猛烈進攻,與晉國前後夾擊楚國。
楚國駐晉國的地下辦事處很快得到情報,說是吳國將重新開始進攻楚國,於是急忙回國報告。
“令尹,吳國人又要來攻打我們了,怎麽辦?”楚康王請來令尹蒍子馮緊急商討這件事。
“這,吳國人呢,說聰明他們很聰明,跟我們打仗一套一套的;說傻他們很傻,總是讓晉國人忽悠,這事情,還真難辦。”蒍子馮也撓頭,這幾年國家搞廉政風暴,總算過了幾年安生日子,這下又不得安生了。
“你看,咱們是不是先發製人,索性先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楚康王有點沉不住氣,畢竟,他的國際鬥爭經驗不足。
“那,好吧。”蒍子馮沒有更好的辦法,同意了。
不過,蒍子馮還是有些懷疑,於是,一麵點兵攻打吳國,一麵分別派人前往吳國和晉國,繼續打探消息。
盡管很多年不跟吳國打仗,楚軍在這些年裏也沒有閑著,他們操練了一支水師,專門用來對付吳國。這次,蒍子馮率領水師順水而下,直抵楚吳邊境。
吳國人還是死守不戰,蒍子馮也命令不許冒進,等候消息。
不久,派往吳國和晉國的密探先後回來,報告了情況。
吳國方麵的情況是,吳國人根本沒有進攻楚國的打算,因此對於楚國的討伐非常意外。
晉國方麵的情況是,在他們得知楚國進攻吳國的消息後,非常高興,中軍佐範匄宴請六卿,在宴席上說:“喝我們的酒,讓楚國人和吳國人狗咬狗去吧。”
“唉。”蒍子馮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說吳國人傻,其實我們也夠傻的,防著防著,還是被晉國人忽悠了,防不勝防啊。”
蒍子馮沒猶豫,楚軍立馬撤軍。
《左傳》記載:楚子為舟師以伐吳,不為軍政,無功而還。
成語無功而還、無功而返,都出於此處。
不過,楚軍無功而還不是因為“不為軍政”,而是因為被晉國人忽悠了。而之所以有“不為軍政”的記載,那是因為楚國人不願意承認自己被忽悠了。
從士蒍、荀息到陽處父、趙盾,再到範家父子,晉國真是個忽悠大國。
蒍子馮及時撤軍,避免了一場戰爭。
在楚國,楚康王鬆了一口氣。
在吳國,吳王諸樊也舒了一口氣。
在晉國,範匄歎了一口氣:“這年頭,忽悠人越來越難了。”
“爹,那怎麽辦?”範鞅也有點失望。
“怎麽辦?接著忽悠,你再去趟吳國。”
【忽悠害死人】
範鞅又到了吳國。
吳王諸樊正納悶呢,正想不通楚國為什麽無緣無故來攻打自己。
“大王,知道楚國人為什麽攻打你們嗎?”範鞅似乎知道諸樊的困惑。
“為什麽?”
“就因為你們十年前打敗了他們,氣死了子囊,他們憋著氣要來報仇啊。”
“可是,這口氣怎麽憋了十年?”諸樊將信將疑。
“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北麵牽製他們啊,最近聽說我們兩國聯姻了,楚國才忍不住來打吳國啊。”
“嗯,有道理。”
“大王,你知道楚國人為什麽自己又撤回去了嗎?”
“為什麽?”
“因為我們出兵了,我們聽說楚國進攻吳國,我們是兄弟加親家,親上加親啊,我們能坐視不管嗎?吳國的事情就是我們晉國的事情啊。所以,沒等你們求援,我們就出兵了。要不是楚國人撤得快,我們就打到楚國國內去了。”範鞅一通忽悠,其實晉國根本沒有出兵,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兵。
“是嗎?真夠兄弟啊。”諸樊感慨,覺得範家父子真是不錯。
“那什麽,楚國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我們覺得吧,幫人幫到底,既然楚國悍然挑起了戰爭,我們相信吳國也不會就這麽忍氣吞聲,所以,我們支持吳國反抗侵略的正義鬥爭。那什麽,如果吳國發動反擊,我們晉國就陳兵晉楚邊境,隨時加入戰爭。”看著忽悠的效果不錯,範鞅繼續。
“想不到你們真夠意思啊,我們吳國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我們一定要向他們討回公道。那什麽,你幫我出出主意,怎麽收拾楚國人?”
基本上,到這個程度上,諸樊就已經被忽悠得差不多了。
“大王,辦法呢,我路上就已經想好了。在楚國境內,有一個蠻夷小國叫做舒鳩,一向是楚國的附庸,根據我們的諜報,這個國家對楚國那幫腐敗分子非常不滿。如今,隻要大王您拿出些財寶去賄賂他們,他們一定跟你們共同對付楚國。這個主意,您看怎麽樣?”範鞅這個主意,不是路上想的,而是在家裏跟他爹商量好的。
“好,就這麽定了。”諸樊不假思索,大聲叫好。
落後國家的一大特征就是:輕易相信別人,很容易被忽悠。
盡管總體上是在忽悠吳國,可是範鞅的情報還是準確的,舒鳩人確實對楚國人很不滿。
諸樊按照範鞅的指點,派人暗中聯絡舒鳩,承諾保護他們,並且拿了些財寶賄賂他們,果然舒鳩就背叛了楚國,也不進貢了,也不賄賂了。總之,不尿楚國這一壺了。
到楚國進攻吳國之後的第二年,楚國又出兵了,不過這一次不是進攻吳國,而是攻打舒鳩。舒鳩在哪裏?在現在湖北武漢的黃陂區。
吳王諸樊說話算數,立即派餘祭率領吳軍馳援舒鳩。
吳楚兩軍在舒鳩再次碰麵。
這一次,餘祭犯了當年公子黨同樣的錯誤,中了楚國人的誘敵之計,結果再次慘敗,餘祭棄車而逃,翻山越嶺逃回吳國。
隨後,楚國大軍滅掉了舒鳩國。
諸樊很惱火,現在他發現,每次進攻楚國,最終結果都是大敗。而戰勝楚國,每次都是靠遊擊戰術。
“難道我們天生就是要防守的?難道我們就不配進攻?”諸樊決定,要親自統軍進攻楚國,看看楚國人有什麽能耐。
在秋天被楚國人擊敗兩個月後,諸樊親領大軍,進攻楚國。
楚國人根本沒有料到吳國人在被擊敗之後這麽快就再次來了,因此楚國大軍來不及出動,吳國軍隊就已經攻打到了楚國的巢(今安徽巢縣)。
吳軍這次來勢洶洶,諸樊下了決心要跟楚國人決一死戰。巢地隻有楚國的邊防軍守衛,當然不是吳軍對手,隻得全軍退守巢城。
“奶奶的,說我們吳國人不會攻城,我要讓你們看看吳國人怎麽攻城。”諸樊下令攻城。
三天時間,吳軍沒有拿下巢城,反而死傷累累。
盡管守住了城池,楚國守軍知道,以吳軍這樣的架勢,守是守不了多久的。
巢城守將名叫牛臣,他知道目前擺在自己麵前的其實就是兩條路。第一條,投降,不過投降吳國蠻子既沒有麵子,而且很可能還是要死;第二條,死守,直到被攻破,也是個死。
算來算去,死路兩條。
當一個人隻有死路可走的時候,他會想什麽?拉一個墊背的。
“反正都要死,老子死,也要讓你死。”牛臣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吳軍準備攻城,卻看見巢城城門大開。
“狗日的,守不住了,要逃跑?快,攻進城門。”諸樊命令自己的禦者向城門衝去,他一向就這樣,打仗都是衝在最前麵。
諸樊的戰車衝了過去,身後是吳國的大部隊。
戰車衝進了城門,一根圓木橫躺在路中間,戰車不得不停了下來。諸樊在車上沒有動,他在等著後麵的步兵上來搬走圓木。
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的矮牆悄悄地露出了一個人頭,然後是一把弓和一枝箭,箭瞄準了諸樊,然後有力地射了出來。
這麽近的距離,不用養由基,牛臣就夠了。
箭,從諸樊的脖子穿了過去。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諸侯死在戰場了,現在,終於有了一個。
吳王諸樊就這樣倒下了。吳軍蜂擁而入,牛臣被砍成了肉醬。
諸樊死了,死在楚國人的箭下,更是死在晉國人的忽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