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以前縱橫幽州的那些日子,公孫瓚也是感慨萬千,隻不過現在的他的確是沒有了當初的鬥誌,一心隻想固守求存,故而也並未多說,直接返回了樓中。
麵對變成了一隻烏龜般無從下口的公孫瓚,陳重並未急著進攻,而是先命宮家三姐妹和歐陽露露等人用其本領探查其內部情況,同時讓張遼和高順各自領兵五萬,去清剿幽州境內的其他勢力。
宮家姐妹對戰群敵並不算太過強力,不過對於這種暗中探查之事,卻很是擅長,再加上歐陽露露的魔法手段,很快就將高樓之內的情況摸清了。
公孫瓚如今很是多疑,他建造了這座高樓之後,命令自己麾下的將領和謀臣都居住在外,自己則與妻妾住在裏麵,高樓以鐵為門,斥去左右,凡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每日傳達訊息都是婦人站在鐵門內大聲呼喝。
如此一來,公孫瓚終日都見不到自己的部下,就連跟隨他的那些謀臣將領都被漸漸疏遠了。
既然知道了這些信息,那事情就好辦了,許攸當即獻上一計。
許攸自從主動降了陳重之後,不但幫助張遼拿下了渤海郡,還數次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對於這樣的功臣,陳重也是不吝獎賞,房舍、田地和錢財賞賜無數,讓貪欲頗重的許攸也很是滿足。
隻不過許攸這個人雖然智謀出眾,但的確有很多的缺點,首先就是貪,其次就是傲氣太重,對他人存有鄙視之意。
這樣的人要是放在曹操等人的麾下,那多半會有性命之憂,幸好陳重這邊缺少謀臣良將,因此對其比較容忍,才活的如此滋潤。
不過陳重也不希望自己麾下的謀臣,越發的擁功自重,自傲自大,因此暗中吩咐張遼,讓其用言語提醒於他。
許攸雖然缺點不少,但的確不傻,被張遼提點之後也有所收斂。
此次許攸的計策就是針對公孫瓚疏遠部下的情況,既然已經有了這個苗頭,那就索性在此基礎上再推他一把。
公孫瓚的防禦工事建造的極為堅固,騎兵在這樣的戰場根本毫無用處,隻能以步兵進攻。
陳重的軍隊還是以遠程打擊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此次遠來幽州,大型的投石車運輸不便,故而帶來的都是可以用馬匹拖拽的小型投石車,這種攻擊武器投射的距離遠遠比不上那些大家夥,使用的也並非是普通的石彈,而是青州特有的火藥彈。
這種小型投石機能輕鬆的將火藥彈送進對方的壕溝和其他防禦工事中,為了增強傷害,這些火藥彈中還摻雜了不少可以釋放毒煙和刺鼻味道的藥物。
一聲令下,無數的火藥彈飛射而出,隨即呼嘯聲籠罩在公孫瓚一方軍陣,再然後就是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
在此之前,公孫瓚並未跟陳重的軍隊交戰過,所以這種特殊的攻擊讓他麾下的將士都很是驚懼,當即被炸死不少人。
有一些經曆戰陣的士卒還知道用盾牌抵擋,再加上壕溝等工事的阻隔,這讓爆炸威力並不算大的火藥彈殺傷力減少了許多,不過在爆炸過後,公孫瓚一方的防禦陣地上卻冒出了黑色和紅色的濃煙。
這是青州新近研究出的火藥彈,因為其中摻假了不少的藥物,所以可以釋放出刺鼻味道的濃煙,也算是最古老的毒氣彈了。
煙霧在陣地上擴散開來,這種東西無法防禦,唯一的辦法就是衝出濃煙的範圍,但此時此刻,士卒們卻不能離開,所以隻能在原地死撐,劇烈的咳嗽聲也相繼傳來。
望著在濃煙中受苦的公孫瓚麾下士卒,陳重這邊的步卒卻並未趁機出擊,因為他們也沒有抵抗濃煙的太好辦法,隻能等待煙霧快要消散之時才會發動衝擊。
陳重軍將時間把握的非常好,注意到煙霧逐漸消散,在弩箭的掩護下,士兵們舉起盾牌向敵方的防禦工事進行了連番衝擊。
剛剛被火藥彈和濃煙折磨了半響,又被弩箭給與了極大的打擊,戰場上公孫瓚設下的防線直接被攻破數處。
在猛烈的進攻下,戰場上終於出現了一隊開始逃跑的敵人,有樣學樣,很快就出現了第二隊,見到這種情況,公孫瓚麾下的將領立刻帶人阻擋撤退的士卒,強製讓他們重新回到防禦陣地中去。
陳重和許攸等人早就定好了計劃,此次作戰並非是要直接攻破公孫瓚的防禦陣地,一舉取得勝利,因為在敵軍還有餘力的情況下,這樣做的代價也是極大,也很難成功,所以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公孫瓚麾下其中一個前來支援的將領包圍住。
計劃進行的很是順利,當這個將領被陳重軍團團圍住之後,自有人將此事急報給了公孫瓚。
其實公孫瓚早就在高樓上看到了戰局的發展,不過他卻並不打算去救此人,當高樓外請求出戰救援的部下越來越多之後,公孫瓚索性對他們說道:
“戰場之上都需要依靠自己,如果此時派兵營救,那以後再有此事,將士們再被包圍的話,一個個自然都會不肯力戰,而隻等著別人來救了。
眾將切莫如此急切,我觀情況並非太過緊急,那些被圍困的將士還有餘力,必定會自我勉勵,衝出重圍。”
公孫瓚這番話一出,高樓外聚集的眾多將士麵色各異,心中也是冰寒無比,想到要是自己落到如此險境的話,恐怕也會如此下場,故而都是悲憤無比。
目的已經達到,陳重軍索性慢慢的將被困的公孫瓚將領以及士卒,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這才收兵回去。
接下來的日子裏,陳重軍屢次使用這種辦法,每次出兵都會選取一個重點攻擊之處,隨後圍住一兩個敵軍將領猛攻。
公孫瓚見死不救的思想並未發生改變,而在陳重軍蠶食之下,他的部下戰將也是日漸減少。
三番五次之下,公孫瓚的部將也終於心寒,當陳重軍再一次困住一支軍隊後,領兵的將領當即選擇了投降。
這個將領的決定很得軍心,畢竟士卒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誰都不想為了公孫瓚而死,既然自家主公都不願意派人救援,那他們為了活命投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了。
麵對變成了一隻烏龜般無從下口的公孫瓚,陳重並未急著進攻,而是先命宮家三姐妹和歐陽露露等人用其本領探查其內部情況,同時讓張遼和高順各自領兵五萬,去清剿幽州境內的其他勢力。
宮家姐妹對戰群敵並不算太過強力,不過對於這種暗中探查之事,卻很是擅長,再加上歐陽露露的魔法手段,很快就將高樓之內的情況摸清了。
公孫瓚如今很是多疑,他建造了這座高樓之後,命令自己麾下的將領和謀臣都居住在外,自己則與妻妾住在裏麵,高樓以鐵為門,斥去左右,凡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每日傳達訊息都是婦人站在鐵門內大聲呼喝。
如此一來,公孫瓚終日都見不到自己的部下,就連跟隨他的那些謀臣將領都被漸漸疏遠了。
既然知道了這些信息,那事情就好辦了,許攸當即獻上一計。
許攸自從主動降了陳重之後,不但幫助張遼拿下了渤海郡,還數次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對於這樣的功臣,陳重也是不吝獎賞,房舍、田地和錢財賞賜無數,讓貪欲頗重的許攸也很是滿足。
隻不過許攸這個人雖然智謀出眾,但的確有很多的缺點,首先就是貪,其次就是傲氣太重,對他人存有鄙視之意。
這樣的人要是放在曹操等人的麾下,那多半會有性命之憂,幸好陳重這邊缺少謀臣良將,因此對其比較容忍,才活的如此滋潤。
不過陳重也不希望自己麾下的謀臣,越發的擁功自重,自傲自大,因此暗中吩咐張遼,讓其用言語提醒於他。
許攸雖然缺點不少,但的確不傻,被張遼提點之後也有所收斂。
此次許攸的計策就是針對公孫瓚疏遠部下的情況,既然已經有了這個苗頭,那就索性在此基礎上再推他一把。
公孫瓚的防禦工事建造的極為堅固,騎兵在這樣的戰場根本毫無用處,隻能以步兵進攻。
陳重的軍隊還是以遠程打擊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此次遠來幽州,大型的投石車運輸不便,故而帶來的都是可以用馬匹拖拽的小型投石車,這種攻擊武器投射的距離遠遠比不上那些大家夥,使用的也並非是普通的石彈,而是青州特有的火藥彈。
這種小型投石機能輕鬆的將火藥彈送進對方的壕溝和其他防禦工事中,為了增強傷害,這些火藥彈中還摻雜了不少可以釋放毒煙和刺鼻味道的藥物。
一聲令下,無數的火藥彈飛射而出,隨即呼嘯聲籠罩在公孫瓚一方軍陣,再然後就是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
在此之前,公孫瓚並未跟陳重的軍隊交戰過,所以這種特殊的攻擊讓他麾下的將士都很是驚懼,當即被炸死不少人。
有一些經曆戰陣的士卒還知道用盾牌抵擋,再加上壕溝等工事的阻隔,這讓爆炸威力並不算大的火藥彈殺傷力減少了許多,不過在爆炸過後,公孫瓚一方的防禦陣地上卻冒出了黑色和紅色的濃煙。
這是青州新近研究出的火藥彈,因為其中摻假了不少的藥物,所以可以釋放出刺鼻味道的濃煙,也算是最古老的毒氣彈了。
煙霧在陣地上擴散開來,這種東西無法防禦,唯一的辦法就是衝出濃煙的範圍,但此時此刻,士卒們卻不能離開,所以隻能在原地死撐,劇烈的咳嗽聲也相繼傳來。
望著在濃煙中受苦的公孫瓚麾下士卒,陳重這邊的步卒卻並未趁機出擊,因為他們也沒有抵抗濃煙的太好辦法,隻能等待煙霧快要消散之時才會發動衝擊。
陳重軍將時間把握的非常好,注意到煙霧逐漸消散,在弩箭的掩護下,士兵們舉起盾牌向敵方的防禦工事進行了連番衝擊。
剛剛被火藥彈和濃煙折磨了半響,又被弩箭給與了極大的打擊,戰場上公孫瓚設下的防線直接被攻破數處。
在猛烈的進攻下,戰場上終於出現了一隊開始逃跑的敵人,有樣學樣,很快就出現了第二隊,見到這種情況,公孫瓚麾下的將領立刻帶人阻擋撤退的士卒,強製讓他們重新回到防禦陣地中去。
陳重和許攸等人早就定好了計劃,此次作戰並非是要直接攻破公孫瓚的防禦陣地,一舉取得勝利,因為在敵軍還有餘力的情況下,這樣做的代價也是極大,也很難成功,所以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公孫瓚麾下其中一個前來支援的將領包圍住。
計劃進行的很是順利,當這個將領被陳重軍團團圍住之後,自有人將此事急報給了公孫瓚。
其實公孫瓚早就在高樓上看到了戰局的發展,不過他卻並不打算去救此人,當高樓外請求出戰救援的部下越來越多之後,公孫瓚索性對他們說道:
“戰場之上都需要依靠自己,如果此時派兵營救,那以後再有此事,將士們再被包圍的話,一個個自然都會不肯力戰,而隻等著別人來救了。
眾將切莫如此急切,我觀情況並非太過緊急,那些被圍困的將士還有餘力,必定會自我勉勵,衝出重圍。”
公孫瓚這番話一出,高樓外聚集的眾多將士麵色各異,心中也是冰寒無比,想到要是自己落到如此險境的話,恐怕也會如此下場,故而都是悲憤無比。
目的已經達到,陳重軍索性慢慢的將被困的公孫瓚將領以及士卒,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這才收兵回去。
接下來的日子裏,陳重軍屢次使用這種辦法,每次出兵都會選取一個重點攻擊之處,隨後圍住一兩個敵軍將領猛攻。
公孫瓚見死不救的思想並未發生改變,而在陳重軍蠶食之下,他的部下戰將也是日漸減少。
三番五次之下,公孫瓚的部將也終於心寒,當陳重軍再一次困住一支軍隊後,領兵的將領當即選擇了投降。
這個將領的決定很得軍心,畢竟士卒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誰都不想為了公孫瓚而死,既然自家主公都不願意派人救援,那他們為了活命投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了。